CN114070873A - 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0873A
CN114070873A CN202111321777.4A CN202111321777A CN114070873A CN 114070873 A CN114070873 A CN 114070873A CN 202111321777 A CN202111321777 A CN 202111321777A CN 114070873 A CN114070873 A CN 114070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age
target
equipment
information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217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旭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217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08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0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08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其中,目标联动事件为目标物联网络中的第一目标设备与第二目标设备之间的联动事件,第一联动路径为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的最短路径;为第一联动路径上的多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其中,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每个第一设备所执行的联动操作,多个第一设备包括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将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每个第一设备,以控制每个第一设备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Description

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联网联动业务中,为了保证联动控制的效率,可以将联动信息预配置在设备端,通过设备间的点对点通讯实现设备的直接联动。在设备联动的过程中,联动的触发设备可以将联动通知在网络中广播或者组播,中继点收到广播或者组播的联动通知之后,进行联动通知的转发。
在小型化的应用场景中,设备间的组网简单,可以实现设备间点到点的通信。但是在复杂的应用场景中,设备间的组网复杂,甚至设备间是异构的网络,通过广播或者组播联动通知的方式容易造成网络洪范,无法保证设备联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需要进行复杂的联动配置信息规划后才能实现设备间的联动。
也就是说,相关技术中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存在由于设备间的组网复杂导致的设备联动的有效性差和时效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存在由于设备间的组网复杂导致的设备联动的有效性差和时效性差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包括:根据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其中,目标联动事件为所述目标物联网络中的第一目标设备与第二目标设备之间的联动事件,所述第一联动路径为所述第一目标设备至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最短路径;为所述第一联动路径上的多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其中,所述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所述每个第一设备所执行的联动操作,所述多个第一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和所述第二目标设备;将所述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所述每个第一设备,以控制所述每个第一设备在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其中,所述目标联动事件为所述目标物联网络中的第一目标设备与第二目标设备之间的联动事件,所述第一联动路径为所述第一目标设备至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最短路径;第一生成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一联动路径上的多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其中,所述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所述每个第一设备所执行的联动操作,所述多个第一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和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所述每个第一设备,以控制所述每个第一设备在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拓扑信息,将所述第一目标设备至所述第二目标设备传输耗时最短的路径,确定为所述第一联动路径;或者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拓扑信息,将所述第一目标设备至所述第二目标设备包含的设备数最少的路径,确定为所述第一联动路径;或者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拓扑信息,将所述第一目标设备至所述第二目标设备不存在负载超过负载阈值的设备、并且传输耗时最短的路径,确定为所述第一联动路径;或者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拓扑信息,将所述第一目标设备至所述第二目标设备不存在负载超过负载阈值的设备、并且包含的设备数最少的路径,确定为所述第一联动路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所述目标物联网络为异构网络,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和所述第二目标设备在不同的网络中,根据所述网络拓扑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所在的第一网络和第二目标设备所在的第二网络的融合点设备,其中,所述融合点设备同时属于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第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中所述第一目标设备至所述融合点设备的第一最短路径、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中所述融合点设备至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第二最短路径;拼接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最短路径和所述第二最短路径进行拼接,得到所述第一联动路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生成单元包括:第一生成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生成第一联动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联动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联动事件的触发条件、以及用于指示在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所需联动的下一个设备;第二生成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生成第二联动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所需执行的目标设备操作;第三生成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联动路径上的中转设备生成第三联动信息,其中,所述中转设备为所述多个第一设备中除了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和所述第二目标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所述第三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所述中转设备所需联动的下一个设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生成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目标设备上,用于在所述将所述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所述每个第一设备之后,在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联动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的情况下,生成第一联动指令,并向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下一个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联动指令,其中,所述第一联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下一个设备进行基于所述目标联动事件的联动;第三生成单元,位于目标中转设备上,用于在目标中转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联动指令、或者除了所述目标中转设备以外的其他所述中转设备发送的联动指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联动信息,生成第二联动指令,并将向所述目标中转设备的下一个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其中,所述第二联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中转设备的下一个设备进行基于所述目标联动事件的联动;执行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目标设备上,用于在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上一个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联动信息执行所述目标设备操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将所述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所述每个第一设备之后,在检测到所述网络拓扑信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根据变化后的所述网络拓扑信息,重新确定与所述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二联动路径,其中,所述第二联动路径为所述第一目标设备至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最短路径;第四生成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二联动路径上的多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其中,所述每个第二设备的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所述每个第二设备所执行的联动操作,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和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每个第二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所述每个第二设备,以控制所述每个第二设备在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根据变化后的所述网络拓扑信息,重新确定与所述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二联动路径之前,用于周期性地接收所述每个第一设备上报的设备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设备状态信息用于指示与所述每个第一设备的连接状态;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多个第一设备中的目标设备上报的所述设备状态信息的次数达到目标次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网络拓扑信息发生变化。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处理器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根据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触发设备到动作设备的最短路径、并将联动信息发送给最短路径上的每个设备的方式,通过根据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其中,目标联动事件为目标物联网络中的第一目标设备与第二目标设备之间的联动事件,第一联动路径为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的最短路径;为第一联动路径上的多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其中,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每个第一设备所执行的联动操作,多个第一设备包括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将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每个第一设备,以控制每个第一设备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由于根据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确定与联动事件的触发设备(即,第一目标设备)和动作设备(即,第二目标设备)对应的最短路径,为最短动路径上的联动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并发送至联动设备,使得当联动事件被触发时,联动设备可以根据事先存储的联动信息进行联动,可以实现联动通知准确、快速传输的目的,还可以避免通过广播、组播方式联动通知的网络洪范,达到了提高设备联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优化网络性能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存在由于设备间的组网复杂导致的设备联动的有效性差和时效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的硬件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最短联动路径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异构网络联动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联动规则信息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触发设备的联动信息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执行设备的联动信息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中转设备的联动信息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联动规则配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触发设备联动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中转设备和操作设备联动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网络拓扑动态变化适配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网络拓扑动态变化适配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子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由物联网设备102和服务器104所构成的硬件环境中。如图1所示,服务器104通过网络与物联网设备102进行连接,可用于为物联网设备或物联网设备上安装的客户端提供服务(如应用服务等),可在服务器上或独立于服务器设置数据库,用于为服务器104提供数据存储服务。
上述网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上述有线网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上述无线网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蓝牙。物联网设备102可以但不限定于为智能家居设备,例如,智能电视机、智能冰箱、智能热水器等。
可选地,在服务器104还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网关(图1中未标出)。本申请实施例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可以由服务器104、物联网设备102、或者网关单独来执行,还可以是由服务器104、物联网设备102和网关中的至少两者共同执行。其中,物联网设备102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也可以是由安装在其上的客户端来执行。
以由网关来执行本实施例中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为例,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的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根据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目标联动事件为目标物联网络中的第一目标设备与第二目标设备之间的联动事件,第一联动路径为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的最短路径。
本实施例中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可以应用到物联网络中不同的物联网设备之间进行设备联动(即,物联网联动业务)的场景中。上述的物联网设备可以是位于用户家庭中的智能家居设备,可以为传感器(例如,红外传感器)、智能电视机、智能冰箱、智能热水器等安装有智能芯片的电子设备。相比于传统的家居设备,智能家居设备中增加了计算模块、网络接口、输入输出装置等,从而使得本实施例中的智能家居设备具有智能分析和智能服务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家庭可以是目标对象(例如,家庭主人)通过其终端设备运行的目标应用所创建的。该目标对象或者其他对象可以通过该目标应用绑定属于该家庭的设备,例如,智能家居设备。此外,除了目标对象以外,还可以通过目标应用绑定家庭的关联对象(例如,家庭成员),上述关联对象可以是家庭内的长期居住者,也可以是不经常来家中拜访的客人。上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例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PAD等终端设备。本实施例中对于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不做限定。
对于物联网的联动业务,可以采用中心化的联动控制方式,例如,可以在云平台配置联动信息,并作为中枢实现设备间联动,也可以在网关类设备配置联动信息,并作为中枢,实现设备间联动。然而,由中心化的控制设备进行设备联动控制方式,联动效率较差。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去中心化的物联网联动控制方案,可以应用在物联网联动控制,在设备联动之前,由网关基于网络拓扑等特征信息,规划最短联动路径,为最短联动路径上的每个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并发送给对应的设备,从而可以在联动事件触发时,基于与存储的联动信息直接进行设备间的联动,提升联动效率。
对于目标联动事件,目标网关可以获取目标联动事件的联动规则配置(限定了目标联动事件如何进行设备联动),确定目标联动事件,还可以首先获取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这里,目标联动事件是指目标物联网络中的第一目标设备与第二目标设备之间的联动事件,第一目标设备为目标联动事件的触发设备,而第二目标设备为目标联动事件的动作设备;网络拓扑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物联网络的多个设备之间的拓扑关系,多个设备中的每个设备可以是目标物联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或者说,节点设备。
例如,在用户家庭的门口等位置可以布设有人体传感器,在检测到有人(可以是特定的人,例如,家人主人)进入到家中时,可以控制家庭中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联动:点亮灯光,打开窗帘,打开电视等。
联动规则配置可以是目标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系统默认配置的,也可以是用户手动配置的。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或者直接在物联网设备上设置目标联动事件的联动规则(可以是手动配置的,也可以是从推荐的联动事件中选取的)之后,终端设备或物联网设备可以将目标联动事件的联动规则配置发送至目标网关(例如,家庭网关)。目标网关可以获取到目标联动事件的联动规则配置。网络拓扑信息可以是预先保存在目标网关中的,网络拓扑信息可以基于目标网关与目标物联网络中的物联网设备的交互状态、接收到物联网设备上报的设备状态信息等进行更新。
在获取到联动规则配置和网络拓扑信息之后,目标网关可以根据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这里,第一联动路径为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的最短路径。第一联动路径上可以包含多个第一设备,多个第一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还可以包含其他的设备,例如,至少一个中转设备,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的过程也可以是在第一目标设备或者服务器(物联网平台中的服务器)上进行的。对于由第一目标设备执行的场景,第一目标设备可以直接获取或者接收服务器转发的上述联动规则配置,并采用与前述类似的方式获取网络拓扑信息并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对于由服务器执行的场景,服务器可以采用与前述类似的方式获取联动规则配置和网络拓扑信息,并采用与前述类似的方式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在此不做赘述。
例如,在针对复杂组网场景下的联动,可以根据设备组网拓扑等特征信息,规划最短联动路径。如图3所示,当设备A(第一目标设备的一种示例)需要联动设备E(第二目标设备的一种示例)时,可以有A-B-E、A-C-D-E两种网络传输路径,根据如图3所示的网络拓扑特性信息(可以包含网络拓扑信息),物联网关(目标网关的一种示例)计算出设备A联动设备E的最短网络传输路径(第一联动路径的一种示例)是A-B-E。
步骤S204,为第一联动路径上的多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其中,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每个第一设备所执行的联动操作,多个第一设备包括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
在确定出第一联动路径之后,目标网关可以为多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生成联动信息,上述的联动信息用于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每个第一设备需要执行的联动操作。联动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的信息:联动事件,条件信息,联动设备信息,动作信息。多个第一设备中的不同设备,其对应的联动信息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在联动信息相同的情况下,每个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目标联动事件的事件标识、每个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与所需执行的联动操作的匹配关系,确定其所需执行的联动操作。
例如,如图3所示,在计算出设备A联动设备E的最短网络传输路径是A-B-E之后,物联网关可以为设备A、设备B和设备E生成联动信息。
步骤S206,将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每个第一设备,以控制每个第一设备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目标网关可以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每个第一设备。对于各第一设备,在收到本设备的联动信息之后,可以将其保存在本地。在确定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之后,按照保存的联动信息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从而实现第一目标设备与第二目标设备的高效联动。
例如,如图3所示,物联网关可以将联动信息下发到设备A、设备B和设备E(每个设备可以只含有设备自身的联动信息)。当设备A触发联动时,A可以联动B,B可以转发联动到E,从而实现最短的联动控制路径。
通过上述步骤S202至步骤S206,根据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其中,目标联动事件为目标物联网络中的第一目标设备与第二目标设备之间的联动事件,第一联动路径为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的最短路径;为第一联动路径上的多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其中,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每个第一设备所执行的联动操作,多个第一设备包括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将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每个第一设备,以控制每个第一设备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存在由于设备间的组网复杂导致的设备联动的有效性差和时效性差的问题,提高了设备联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优化了网络性能。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包括:
S11,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将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传输耗时最短的路径,确定为第一联动路径;或者
S12,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将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包含的设备数最少的路径,确定为第一联动路径;或者
S13,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将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不存在负载超过负载阈值的设备、并且传输耗时最短的路径,确定为第一联动路径;或者
S14,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将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不存在负载超过负载阈值的设备、并且包含的设备数最少的路径,确定为第一联动路径。
目标网关可以基于网络拓扑特征信息,规划最短的点到点网络拓扑,实现设备间联动。上述网络拓扑特征信息可以包括网络拓扑信息,还可以包含其他的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设备的网络状态,设备的负载状态,设备间的传输耗时。在规划最短联动路径时,可以基于网络拓扑特征信息,以第一目标设备为起点,采用预设的路径查找规则查找至第二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基于不同的用户要求,可以采用与之相对应的路径查找规则来确定第一联动路径,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上述路径查找操作可以是针对特定的设备进行的,例如,对于目标联动事件,可以基于网络拓扑特征信息,以第一目标设备为起点,采用预设的路径查找规则查找至第二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也可以是针对所有设备执行的,例如,可以基于网络拓扑特征信息,采用预设的路径查找规则查找目标物联网络中的每个设备至目标物联网络中除了本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的最短路径。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保证联动通知传输的时效性,可以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将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传输耗时最短的路径,确定为第一联动路径,以节省联动通知在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间传输所需的时间开销。
这里,不同设备间的传输耗时可以是预先确定的,例如,目标网关通过接收到的消息中所携带时间戳,确定消息在不同设备间的传输耗时,上述的消息可以是为了计算最短联动路径发送的,也可以是目标设备在日常进行消息处理的过程中记录的,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执行联动的过程中,发生错误的概率与联动路径上的联动设备的设备数存在关联。为了降低设备联动发送错误的概率,可以将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包含的设备数最少的路径,确定为第一联动路径,以提高第一目标设备与第二目标设备进行联动的成功率。
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设备负载过大的情况下,联动通知可能会长时间的停滞在负载过大的设备处,导致设备处理联动的效率是不稳定的,甚至可能会造成联动失败。为了提高设备联动的稳定性,降低设备联动发送错误的概率,可以将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不存在负载超过负载阈值的设备、并且传输耗时最短的路径(或者包含的设备数最少的路径),确定为第一联动路径。。
可选地,在确定最短联动路径之前,可以首先移除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中,负载超过负载阈值的设备,得到更新的网络拓扑信息,并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将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传输耗时最短的路径或者包含的设备数最少的路径,确定为第一联动路径。
通过本实施例,采用不同的路径查找规则确定最短联动路径,可以提高最短联动路径确定的灵活性以及适用性。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目标物联网络为异构网络,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在不同的网络中,其中,第一目标设备可以处于第一网络中,第二目标设备可以处于第二网络中。例如,如图4所示,设备A处于网络1中,设备E处于网络2中,设备A与设备E处于不同的网络中,无法直接给设备A和设备E下发联动信息,构建设备A到设备E的点到点联动。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异构网络,根据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包括:
S21,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第一目标设备所在的第一网络和第二目标设备所在的第二网络的融合点设备,其中,融合点设备同时属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
S22,确定第一网络中第一目标设备至融合点设备的第一最短路径、以及第二网络中融合点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的第二最短路径;
S23,将第一最短路径和第二最短路径进行拼接,得到第一联动路径。
由于无法直接确定异构网络中的不同设备之间的最短联动路径,可以根据组网情况,找到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所在两种网络的融合点设备,可以利用融合点设备来实现第一目标设备到第二目标设备之间的联动,可以实现在异构网络环境中,用户配置联动规则时,无需关心设备网络因素,由系统自动匹配完成,优化联动配置方式。
目标网关可以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第一目标设备所在的第一网络和第二目标设备所在的第二网络的融合点设备。这里的融合点设备同时属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也就是说,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交点设备。
在确定出融合点设备之后,目标网关可以分别确定在第一网络中第一目标设备至融合点设备的第一最短路径、以及在第二网络中融合点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的第二最短路径。计算第一最短路径和第二最短路径的方式与前述类似,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再赘述。
当确定出第一最短路径以及第二最短路径之后,目标网关可以将第一最短路径和第二最短路径进行拼接,得到第一联动路径。上述的拼接过程可以是基于融合点设备执行第一最短路径和第二最短路径的合并操作,也可以是其他的拼接方式。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融合点设备可以有一个为多个,在融合点设备为多个时,可以分别确定经由各个融合点设备的最短联动路径,得到多个最短联动路径,再从多个最短联动路径中选取出第一联动路径。也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融合点设备,得到多个设备组合,每个设备组合包含多个融合点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连通设备,分别确定经由各个设备组合的最短联动路径,得到多个最短联动路径,再从多个最短联动路径中选取出第一联动路径。
例如,如图4所示,根据组网情况,找到设备A和设备E所在两种网络的融合点设备,并向该设备下发联动信息,实现设备A到设备E的点到点联动。换句话说,当配置设备A到设备E的联动时,可以根据网络拓扑信息,自动识别添加设备C到联动路径中,找到A-C-E的网络路径,将联动规则转换为设备A、C、E的设备联动信息并下发给设备A、C、E,从而实现异构网络中设备A到设备E的去中心化的联动。
通过本实施例,在异构网络的场景下,通过融合点设备来实现不同网络下的设备之间的联动,可以提高设备联动的成功率,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为第一联动路径上的多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包括:
S31,为第一目标设备生成第一联动信息,其中,第一联动信息用于指示目标联动事件的触发条件、以及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第一目标设备所需联动的下一个设备;
S32,为第二目标设备生成第二联动信息,其中,第二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第二目标设备所需执行的目标设备操作;
S33,为第一联动路径上的中转设备生成第三联动信息,其中,中转设备为多个第一设备中除了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第三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中转设备所需联动的下一个设备。
上述联动规则配置可以是联动规则信息,联动规则信息是用于描述触发设备联动动作设备的相关信息,如图5所示,联动规则信息可以包含以下至少之一的信息:
(1)联动触发信息,可以包含某设备(触发设备)的设备属性和该设备属性的属性值,用于描述当该设备的设备属性为该属性值时,触发联动控制;
(2)联动触发条件信息,用于描述联动触发条件,在联动触发满足联动触发条件时,才认为触发有效,可以是时间、或者设备的某个属性值;
(3)联动控制信息,可以包含需要操作的动作设备的设备信息、以及动作设备所要执行的联动动作的动作信息。
为了减少设备端的存储消耗,设备端可以只存储与本设备相关的联动信息。目标网关可以根据设备在联动流程中的角色,为各个设备生成对应的联动信息,对应的联动信息内容可以分为触发设备、中转设备、动作设备三类结构化数据。
对于第一目标设备,第一目标设备作为目标联动事件的触发设备,可以用于检查目标联动事件是否被触发,以及当确定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之后,控制下一个设备进行联动。基于此,目标网关可以为第一目标设备生成第一联动信息,第一联动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目标联动事件的触发条件、以及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第一目标设备所需联动的下一个设备。可选地,第一联动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联动触发条件。
第一联动信息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目标联动事件的触发条件的联动触发信息,用于标识目标联动事件的联动事件标识,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第一目标设备所需联动的下一个设备的联动设备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联动触发条件的联动触发条件信息。
例如,触发设备的联动信息如图6所示,其可以包含:触发联动事件的触发属性值,指示触发有效的时间或者属性条件组合,输出事件ID(Identifier,标识),触发设备的操作设备及操作值,操作设备可以是触发设备的下一个设备,操作值可以用于标识该下一个设备所需执行的操作。
第二目标设备作为目标联动事件的动作设备,只需要执行相对应的联动操作,而不需要与下一个设备进行联动。基于此,目标网关可以为第二目标设备生成第二联动信息,第二联动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第二目标设备所需执行的目标设备操作。
第二联动信息可以包括:用于标识目标联动事件的联动事件标识,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第二目标设备所需执行的目标设备操作的设备操作信息。例如,动作设备的联动信息如图7所示,其可以包含:事件ID,操作值用于标识本设备所需执行设备操作。
除了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以外,多个第一节点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中转设备。由于中转设备位于第一联动路径的中间位置,其主要的作用是进行联动通知的转发,已将联动通知传递至第二目标设备。基于此,目标网关可以为第一联动路径上的中转设备生成第三联动信息,第三联动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中转设备所需联动的下一个设备。
第三联动信息可以包括:用于标识目标联动事件的联动事件标识,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中转设备所需联动的下一个设备的联动设备信息。例如,中转设备的联动信息如图8所示,其可以包含:事件ID,目标设备为中转设备的下一个设备,其可以为中转设备,也可以为动作设备。
通过本实施例,根据设备在联动中的角色配置不同联动信息,可以优化设备端联动配置存储,减少设备存储消耗,实现设备端联动信息的最小化存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将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每个第一设备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
S41,在第一目标设备根据第一联动信息确定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的情况下,第一目标设备生成第一联动指令,并向第一目标设备的下一个设备发送第一联动指令,其中,第一联动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目标设备的下一个设备进行基于目标联动事件的联动;
S42,在目标中转设备接收到第一联动指令、或者除了目标中转设备以外的其他中转设备发送的联动指令的情况下,目标中转设备根据第三联动信息,生成第二联动指令,并将向目标中转设备的下一个设备发送第二联动指令,其中,第二联动指令用于指示目标中转设备的下一个设备进行基于目标联动事件的联动;
S43,在第二目标设备接收到第二目标设备的上一个设备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的情况下,第二目标设备根据第二联动信息执行目标设备操作。
基于接收到的联动信息,第一联动路径上的不同角色的设备可以执行不同的操作,即,触发设备、中转设备和动作设备可以根据各自收到的联动信息,执行不同的联动操作,以实现第一目标设备与第二目标设备的联动。
对于第一目标设备,其可以根据第一联动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触发联动,即,是否需要触发目标联动事件。当根据第一联动信息确定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第一目标设备可以生成第一联动指令(即,联动通知),并向第一目标设备的下一个设备发送第一联动指令,第一联动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目标设备的下一个设备进行基于目标联动事件的联动。
例如,对于如图3所示的联动路径。在根据联动信息确定联动事件被触发时,设备A可以生成联动通知1,,并将联动通知1发送至设备B,以指示设备B进行基于联动事件的联动。
对于目标中转设备(如果第一联动路径上包含中转设备,其可以是任一个中转设备),在第一联动路径上目标中转设备的上一个设备可以是第一目标设备,也可以是另一个中转设备。目标中转设备可以接收其上一个设备发送的联动指令,基于该联动指令确定是对应的联动事件为目标联动事件,从而匹配出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联动信息,即,第三联动信息。
目标中转设备可以根据第三联动信息,生成第二联动指令,并向该目标中转设备的下一个设备发送第二联动指令,以指示目标中转设备的下一个设备进行基于目标联动事件的联动。例如,当设备B接收到设备A发送的联动指令1后,可以根据事先存储的联动信息,生成联动指令2,并将上述联动指令2发送至设备E。
第二目标设备,在第一联动路径上第二目标设备的上一个设备可以是第一目标设备,也可以是一个中转设备。第二目标设备可以接收其上一个设备发送的联动指令,基于该联动指令确定是对应的联动事件为目标联动事件,从而匹配出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联动信息,即,第二联动信息。
第二目标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联动信息执行目标设备操作,从而实现与第一目标设备的联动。例如,当设备E接收到设备B发送的联动指令2后,可以根据事先存储的联动信息对应的设备操作。
通过本实施例,通过联动路径上的各个联动设备基于联动信息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可以实现去中心化的设备联动控制,提高设备联动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可选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进行解释说明。在本可选示例中,上述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可以包括:联动规则配置流程、触发设备联动流程、中转设备和操作设备联动流程。
如图9所示,联动规则配置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902,获取、解析联动规则配置;
步骤S904,获取联动相关设备的组网拓扑特征信息,即,获取联动规则中描述的所有设备的特征信息,如网络拓扑等;
步骤S906,根据组网拓扑特征信息,计算出联动设备间的最短网络拓扑路径,记录该路径上每个节点信息;
步骤S908,根据联动规则,生成该路径上每个节点的联动信息,并将生成的联动信息,下发至最短路径上每个节点设备。
根据联动规则、网络拓扑特征信息,计算获取设备联动最短路径,生成设备联动信息,下发给设备,可以实现设备间高效去中心化联动。
如图10所示,触发设备联动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2,判断是否发送联动触发,如果是,执行步骤S1004;
步骤S1004,判断是否满足联动触发条件,如果是,执行步骤S1006;
步骤S1006,组建对应联动事件信息;
步骤S1008,发送该事件到操作设备。
触发设备可以根据本地存储的联动信息,判断联动是否需要触发,判断为是时,组建对应的联动事件,并将该事件发送到需要操作的设备端。
如图11所示,中转设备和操作设备联动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2,判断是否为本设备操作,如果是,执行步骤S1104,如果否,执行步骤S1106;
步骤S1104,执行本设备联动操作;
步骤S1106,转发该时间到操作设备。
中转设备和操作设备收到联动事件后,匹配本地的联动信息。若需要中转,则将该联动事件中转到对应的设备上;若为操作,则执行本设备联动操作。
通过本可选示例,对于复杂的组网环境,可以根据整体的物联网设备组成、网络拓扑等,进行合理的联动规划,获取最短联动控制路径,提升联动效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将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每个第一设备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
S51,在检测到网络拓扑信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根据变化后的网络拓扑信息,重新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二联动路径,其中,第二联动路径为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的最短路径;
S52,为第二联动路径上的多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其中,每个第二设备的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每个第二设备所执行的联动操作,多个第二设备包括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
S53,将每个第二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每个第二设备,以控制每个第二设备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由于设备故障、新增设备等原因,会导致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发生变化。网络拓扑发生变化可以可能会导致第一联动路径上的联动设备无法正常联动,或者,第一联动路径不再是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的最短路径。对此,目标网关可以对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进行实时监控,监听网络拓扑变化,并在变化后,重新规划联动最短路径,更新设备联动配置,实现联动的动态恢复。
在检测到网络拓扑信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目标网关可以获取变化后的网络拓扑信息,并基于变化后的网络拓扑信息重新计算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的最短路径,即,第二联动路径,为生成第二联动路径上的每个第二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并下发生成的联动信息,以进行设备联动。上述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目标设备或者第二目标设备出现故障导致网络拓扑信息发生变化时,不再重新生成第二联动路径,可选地,可以直接向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错误信息,该错误信息用于提示无法进行第一目标设备与第二目标设备间的联动。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12所示,网络拓扑动态变化适配的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02,检测网络拓扑是否变化,如果是,执行步骤S1204;
步骤S1204,根据新的网络拓扑特征信息,重新计算最短联动路径;
步骤S1206,将原联动规则转化为路径上每个节点设备的联动信息,并下发给对应设备,即,根据联动规则,生成该路径上每个节点的联动信息,并将生成的联动信息下发至最短路径上每个节点设备。
例如,当设备所在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发送变化时,物联网关可以识别到变化事件,并根据变化重新计算最短联动路径,更新设备上的联动信息,实现联动的动态恢复。如图13所示,当原有的最短联动路径(A-B-E)中的设备B脱离网络后,原有联动无法正常进行。物联网关在检查到该情况时,可以重新计算出设备A联动到设备E的最短路径A-F-E(即,第二联动路径),然后下发及更新设备A、设备F和设备E的联动信息,恢复设备A到设备E之间的联动。
通过本实施例,随着网络拓扑变化,动态更新设备联动信息,可以提升联动稳定性,进而提升联动体验。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根据变化后的网络拓扑信息,重新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二联动路径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S61,周期性地接收每个第一设备上报的设备状态信息,其中,设备状态信息用于指示与每个第一设备的连接状态;
S62,在未接收到多个第一设备中的目标设备上报的设备状态信息的次数达到目标次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网络拓扑信息发生变化。
为了便于目标网关及时感知网络拓扑的变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联动路径下的每个第一设备可以周期性地向目标网关上报设备状态信息(例如,心跳包),以指示目标网关与每个第一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目标网关可以周期性地接收每个第一设备上报的上述设备状态信息。
对于每个第一设备,每次接收的结果可以是接收到或者没有接收到。如果一次未接收到,目标网关可以直接确定该第一设备离线。为了避免由于网络延迟等原因导致的设备状态信息不能被及时接收,目标网关可以在多次未接收到上报的设备状态信息之后,才确定设备离线。
例如,如果未接收到多个第一设备中的目标设备上报的设备状态信息的次数达到目标次数阈值(例如,3次),可以确定目标设备离线,进而确定网络拓扑信息发生变化。或者,如果未接收到目标设备上报的设备状态信息的时间超过目标时间阈值,可以确定目标设备离线,进而确定网络拓扑信息发生变化。
通过本实施例,通过联动设备周期性上报设备状态信息,基于设备状态信息的接收情况确定网络拓扑是否发生变化,可以提高网络拓扑变化的检测速度,提高联动路径调整的及时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装置。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4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1402,用于根据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其中,目标联动事件为目标物联网络中的第一目标设备与第二目标设备之间的联动事件,第一联动路径为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的最短路径;
第一生成单元1404,与第一确定单元1402相连,用于为第一联动路径上的多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其中,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每个第一设备所执行的联动操作,多个第一设备包括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
第一发送单元1406,与第一生成单元1404相连,用于将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每个第一设备,以控制每个第一设备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的第一确定单元1402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步骤S202,该实施例中的第一生成单元1404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步骤S204,该实施例中的第一发送单元1406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步骤S206。
通过上述模块,根据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其中,目标联动事件为目标物联网络中的第一目标设备与第二目标设备之间的联动事件,第一联动路径为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的最短路径;为第一联动路径上的多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其中,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每个第一设备所执行的联动操作,多个第一设备包括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将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每个第一设备,以控制每个第一设备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存在由于设备间的组网复杂导致的设备联动的有效性差和时效性差的问题,提高了设备联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优化了网络性能。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将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传输耗时最短的路径,确定为第一联动路径;或者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将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包含的设备数最少的路径,确定为第一联动路径;或者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将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不存在负载超过负载阈值的设备、并且传输耗时最短的路径,确定为第一联动路径;或者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将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不存在负载超过负载阈值的设备、并且包含的设备数最少的路径,确定为第一联动路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目标物联网络为异构网络,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在不同的网络中,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第一目标设备所在的第一网络和第二目标设备所在的第二网络的融合点设备,其中,融合点设备同时属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网络中第一目标设备至融合点设备的第一最短路径、以及第二网络中融合点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的第二最短路径;
拼接单元,用于将第一最短路径和第二最短路径进行拼接,得到第一联动路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为第一目标设备生成第一联动信息,其中,第一联动信息用于指示目标联动事件的触发条件、以及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第一目标设备所需联动的下一个设备;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为第二目标设备生成第二联动信息,其中,第二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第二目标设备所需执行的目标设备操作;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为第一联动路径上的中转设备生成第三联动信息,其中,中转设备为多个第一设备中除了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第三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中转设备所需联动的下一个设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生成单元,位于第一目标设备上,用于在将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每个第一设备之后,在第一目标设备根据第一联动信息确定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的情况下,第一目标设备生成第一联动指令,并向第一目标设备的下一个设备发送第一联动指令,其中,第一联动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目标设备的下一个设备进行基于目标联动事件的联动;
第三生成单元,位于目标中转设备上,用于在接收到第一联动指令、或者除了目标中转设备以外的其他中转设备发送的联动指令的情况下,根据第三联动信息,生成第二联动指令,并将向目标中转设备的下一个设备发送第二联动指令,其中,第二联动指令用于指示目标中转设备的下一个设备进行基于目标联动事件的联动;
执行单元,位于第二目标设备上,用于在第二目标设备接收到第二目标设备的上一个设备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的情况下,根据第二联动信息执行目标设备操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将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每个第一设备之后,在检测到网络拓扑信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根据变化后的网络拓扑信息,重新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二联动路径,其中,第二联动路径为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的最短路径;
第四生成单元,用于为第二联动路径上的多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其中,每个第二设备的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每个第二设备所执行的联动操作,多个第二设备包括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每个第二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每个第二设备,以控制每个第二设备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根据变化后的网络拓扑信息,重新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二联动路径之前,用于周期性地接收每个第一设备上报的设备状态信息,其中,设备状态信息用于指示与每个第一设备的连接状态;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未接收到多个第一设备中的目标设备上报的设备状态信息的次数达到目标次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网络拓扑信息发生变化。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运行在如图1所示的硬件环境中,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其中,硬件环境包括网络环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任一项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网络中的多个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上。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根据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其中,目标联动事件为目标物联网络中的第一目标设备与第二目标设备之间的联动事件,第一联动路径为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的最短路径;
S2,为第一联动路径上的多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其中,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每个第一设备所执行的联动操作,多个第一设备包括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
S3,将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每个第一设备,以控制每个第一设备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ROM、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的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可以是服务器、终端、或者其组合。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子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5所示,包括处理器1502、通信接口1504、存储器1506和通信总线1508,其中,处理器1502、通信接口1504和存储器1506通过通信总线15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其中,
存储器1506,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502,用于执行存储器1506上所存放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S1,根据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其中,目标联动事件为目标物联网络中的第一目标设备与第二目标设备之间的联动事件,第一联动路径为第一目标设备至第二目标设备的最短路径;
S2,为第一联动路径上的多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其中,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每个第一设备所执行的联动操作,多个第一设备包括第一目标设备和第二目标设备;
S3,将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每个第一设备,以控制每个第一设备在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通信总线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电子装置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地,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作为一种示例,上述存储器1506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上述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装置中的第一确定单元1402、第一生成单元1404以及第一发送单元1406。此外,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装置中的其他模块单元,本示例中不再赘述。
上述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可以包含但不限于: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NP(Network Processor,网络处理器)等;还可以是DSP(Digital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5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实施上述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的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PAD等终端设备。图15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电子装置还可包括比图15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如网络接口、显示装置等),或者具有与图15所示的不同的配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终端设备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述实施例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客户端,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其中,所述目标联动事件为所述目标物联网络中的第一目标设备与第二目标设备之间的联动事件,所述第一联动路径为所述第一目标设备至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最短路径;
为所述第一联动路径上的多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其中,所述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所述每个第一设备所执行的联动操作,所述多个第一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和所述第二目标设备;
将所述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所述每个第一设备,以控制所述每个第一设备在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拓扑信息,将所述第一目标设备至所述第二目标设备传输耗时最短的路径,确定为所述第一联动路径;或者
根据所述网络拓扑信息,将所述第一目标设备至所述第二目标设备包含的设备数最少的路径,确定为所述第一联动路径;或者
根据所述网络拓扑信息,将所述第一目标设备至所述第二目标设备不存在负载超过负载阈值的设备、并且传输耗时最短的路径,确定为所述第一联动路径;或者
根据所述网络拓扑信息,将所述第一目标设备至所述第二目标设备不存在负载超过负载阈值的设备、并且包含的设备数最少的路径,确定为所述第一联动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物联网络为异构网络,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和所述第二目标设备在不同的网络中;所述根据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拓扑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所在的第一网络和第二目标设备所在的第二网络的融合点设备,其中,所述融合点设备同时属于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
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中所述第一目标设备至所述融合点设备的第一最短路径、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中所述融合点设备至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第二最短路径;
将所述第一最短路径和所述第二最短路径进行拼接,得到所述第一联动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第一联动路径上的多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包括:
为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生成第一联动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联动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联动事件的触发条件、以及用于指示在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所需联动的下一个设备;
为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生成第二联动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所需执行的目标设备操作;
为所述第一联动路径上的中转设备生成第三联动信息,其中,所述中转设备为所述多个第一设备中除了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和所述第二目标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所述第三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所述中转设备所需联动的下一个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所述每个第一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联动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生成第一联动指令,并向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下一个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联动指令,其中,所述第一联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下一个设备进行基于所述目标联动事件的联动;
在目标中转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联动指令、或者除了所述目标中转设备以外的其他所述中转设备发送的联动指令的情况下,所述目标中转设备根据所述第三联动信息,生成第二联动指令,并将向所述目标中转设备的下一个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其中,所述第二联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中转设备的下一个设备进行基于所述目标联动事件的联动;
在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上一个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联动信息执行所述目标设备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所述每个第一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网络拓扑信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根据变化后的所述网络拓扑信息,重新确定与所述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二联动路径,其中,所述第二联动路径为所述第一目标设备至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最短路径;
为所述第二联动路径上的多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其中,所述每个第二设备的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所述每个第二设备所执行的联动操作,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和所述第二目标设备;
将所述每个第二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所述每个第二设备,以控制所述每个第二设备在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变化后的所述网络拓扑信息,重新确定与所述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二联动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周期性地接收所述每个第一设备上报的设备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设备状态信息用于指示与所述每个第一设备的连接状态;
在未接收到所述多个第一设备中的目标设备上报的所述设备状态信息的次数达到目标次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网络拓扑信息发生变化。
8.一种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物联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确定与目标联动事件对应的第一联动路径,其中,所述目标联动事件为所述目标物联网络中的第一目标设备与第二目标设备之间的联动事件,所述第一联动路径为所述第一目标设备至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最短路径;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一联动路径上的多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生成联动信息,其中,所述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所述每个第一设备所执行的联动操作,所述多个第一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和所述第二目标设备;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每个第一设备的联动信息发送给所述每个第一设备,以控制所述每个第一设备在所述目标联动事件被触发时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9.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321777.4A 2021-11-09 2021-11-09 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40708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1777.4A CN114070873A (zh) 2021-11-09 2021-11-09 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1777.4A CN114070873A (zh) 2021-11-09 2021-11-09 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0873A true CN114070873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73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21777.4A Pending CN114070873A (zh) 2021-11-09 2021-11-09 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08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9265A (zh) * 2022-11-18 2022-12-20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的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6146A (zh) * 2015-12-30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终端联网方法及装置和终端
CN105807618A (zh) * 2014-12-29 2016-07-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第一中控设备
KR20180131716A (ko) * 2017-05-31 2018-12-11 (주)베스트케이에스 IoT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클라우드 기반의 사용자 인증을 통한 건물 내의 LED조명제어 시스템
CN109936488A (zh) * 2019-03-12 2019-06-25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联动方案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981424A (zh) * 2019-03-12 2019-07-05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联动方案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976172A (zh) * 2019-03-11 2019-07-05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集合条件生成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163442A (zh) * 2019-12-27 2020-05-15 咻享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无线物联网路径规划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367259A (zh) * 2021-01-15 2021-02-12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数据报文分发方法及装置
CN112511393A (zh) * 2021-02-08 2021-03-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联动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419439A (zh) * 2021-07-08 2021-09-21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联动控制方法、终端、网关设备、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7618A (zh) * 2014-12-29 2016-07-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第一中控设备
CN105636146A (zh) * 2015-12-30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终端联网方法及装置和终端
KR20180131716A (ko) * 2017-05-31 2018-12-11 (주)베스트케이에스 IoT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클라우드 기반의 사용자 인증을 통한 건물 내의 LED조명제어 시스템
CN109976172A (zh) * 2019-03-11 2019-07-05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集合条件生成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936488A (zh) * 2019-03-12 2019-06-25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联动方案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981424A (zh) * 2019-03-12 2019-07-05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联动方案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163442A (zh) * 2019-12-27 2020-05-15 咻享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无线物联网路径规划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367259A (zh) * 2021-01-15 2021-02-12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数据报文分发方法及装置
CN112511393A (zh) * 2021-02-08 2021-03-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联动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419439A (zh) * 2021-07-08 2021-09-21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联动控制方法、终端、网关设备、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9265A (zh) * 2022-11-18 2022-12-20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的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99265B (zh) * 2022-11-18 2023-03-10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的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3191B (zh) 信息系统、控制装置、通信方法
CN102821414B (zh) 基于gui图形交互界面的cwsn通讯数据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2045192A (zh) 网络结构的假定所用的装置及系统
CN104301436A (zh) 待显示内容推送、订阅、更新方法及其相应的装置
CN105049299A (zh) 时延状态信息的检测方法及装置、网络架构
KR102299161B1 (ko) 네트워크 구성 정보 생성 방법 및 통신 기기
CN108900982B (zh) 数据转发方法与装置
CN114070873A (zh) 物联网络中的设备联动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KR102470122B1 (ko) 사물인터넷에서 멀티 프로토콜을 지원하는 디바이스 연동 처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100002A (zh) 属性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US10536368B2 (en) Network-aware routing in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ing
CN117424638B (zh) 基于星地融合的网络切片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95876A (zh) 广播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9621656B2 (en) Distributed deployment device and method
CN111404786A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3944779B (zh) 一种wap业务性能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5323128A (zh) 前端设备接入服务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282025A (zh) 一种确定端到端路由的方法及装置
CN115333943B (zh) 确定性网络资源配置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8012457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member resource processing
US20220360524A1 (en) Controller, network system, and flow management method
CN114500651B (zh) 一种区块链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44686B (zh) 通讯故障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90114126A (ko) 메시지의 처리 완료 지연 시간을 기초로 스위치로의 메시지 송신을 제어하는 sdn 컨트롤러 및 그 방법
CN110611620B (zh) 一种链路更新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