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6322A - 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6322A
CN114066322A CN202111473227.4A CN202111473227A CN114066322A CN 114066322 A CN114066322 A CN 114066322A CN 202111473227 A CN202111473227 A CN 202111473227A CN 114066322 A CN114066322 A CN 114066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evaluation
grade
grad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732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刁宇
孙勇
李秋娟
崔涛
陈朋超
赵国辉
游泽彬
蔡永军
刘朝阳
宋静晗
迟胜梅
何淼
关键
马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Oil and Gas Pipeline Network Corp
National Pipe Network Group North Pipel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Oil and Gas Pipeline Network Corp
National Pipe Network Group North Pipel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Oil and Gas Pipeline Network Corp, National Pipe Network Group North Pipel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Oil and Gas Pipeline Network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47322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663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66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63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2Agriculture; Fishing; Forestry; Min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根据数据采集装置对输油气管道进行数据采集,获得第一采集数据信息;构建多维评估模型;将第一采集数据信息输入多维评估模型中进行多维评估,获得第一输出信息;生成第一多维指标评分;通过对第一多维指标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第二多维指标评分;根据第一评分指令从等级计算模块中调用预设等级计算公式对第二多维指标评分进行等级计算,获得多维评分等级;根据多维评分等级,生成第一评分等级;获得第一评估报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对输油气管道行业施行无人站管理的条件进行智能化评估,同时存在无法有效识别无人站管理风险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长输油气管道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进步不断的推动着管理模式的变革,由传统的值班模式、待班模式,向区域化、无人站的管理模式进行转化,无人站管理模式是优化劳动组织结构,实现降本增效,推动油气管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无人站管理模式的深入推进,站场在软硬件条件、管理界面、人员能力要求方面均发生变革,与此同时风险也会伴随而来,使站场存在风险不受控的可能。因此,如何客观、全面和科学的评价输油气管道站场施行无人站管理的能力现状、识别输油气管道站场由传统管理模式向无人站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会产生的风险,成为推行无人站管理模式的重要部分。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对输油气管道行业施行无人站管理的条件进行智能化评估,同时存在无法有效识别无人站管理风险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对输油气管道行业施行无人站管理的条件进行智能化评估,同时存在无法有效识别无人站管理风险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和风险防控评价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系统实现,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根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对输油气管道进行数据采集,获得第一采集数据信息;构建多维评估模型,其中,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的所述每一维度都具有多个指标;将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输入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进行多维评估,根据所述多维评估模型获得第一输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出信息为多维评估信息;根据所述多维评估信息,生成第一多维指标评分;通过对所述第一多维指标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第二多维指标评分;根据第一评分指令从等级计算模块中调用预设等级计算公式对所述第二多维指标评分进行等级计算,获得多维评分等级;根据所述多维评分等级,生成第一评分等级,其中,所述第一评分等级为所述多维评分等级中的最低等级;根据所述第一评分等级,获得第一评估报告。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系统,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和风险防控评价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数据采集装置对输油气管道进行数据采集,获得第一采集数据信息;第一构建单元:所述第一构建单元用于构建多维评估模型,其中,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的所述每一维度都具有多个指标;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输入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进行多维评估,根据所述多维评估模型获得第一输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出信息为多维评估信息;第一生成单元: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维评估信息,生成第一多维指标评分;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一多维指标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第二多维指标评分;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评分指令从等级计算模块中调用预设等级计算公式对所述第二多维指标评分进行等级计算,获得多维评分等级;第二生成单元: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维评分等级,生成第一评分等级,其中,所述第一评分等级为所述多维评分等级中的最低等级;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评分等级,获得第一评估报告。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通过根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对输油气管道进行数据采集,获得第一采集数据信息;构建多维评估模型,其中,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的所述每一维度都具有多个指标;将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输入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进行多维评估,根据所述多维评估模型获得第一输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出信息为多维评估信息;根据所述多维评估信息,生成第一多维指标评分;通过对所述第一多维指标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第二多维指标评分;根据第一评分指令从等级计算模块中调用预设等级计算公式对所述第二多维指标评分进行等级计算,获得多维评分等级;根据所述多维评分等级,生成第一评分等级,其中,所述第一评分等级为所述多维评分等级中的最低等级;根据所述第一评分等级,获得第一评估报告。达到了基于输油气管道实时数据采集结果,对输油气管道施行无人站管理的多方条件进行智能化评价,进而确定施行无人站管理能力的评分级别,最终生成个性化评估报告,从而促进输油气管道推行无人站管理的技术效果。
2.通过所述第一辅助评估模型,对输油气管道在向无人站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多维度、多指标的智能评价,达到了智能化识别无人站管理综合情况的技术效果,进一步基于评估结果对输油气管道行业施行无人站管理可行性评估情况进行修正,提高了系统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达到了为输油气管道向无人站管理模式转变提供客观有效理论指导的技术效果。
3.通过舍弃各维度中未达到预设指标评分数据的指标评分,避免了极端数据对整体评分结果的不良影响,达到了提高评估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中根据所述第二输出信息对所述第一评分等级进行修正,获得第二评分等级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中获得所述第一输出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中根据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将所述第一评估报告发送至第一管理人员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获得单元11,第一构建单元12,第二获得单元13,第一生成单元14,第三获得单元15,第四获得单元16,第二生成单元17,第五获得单元18,总线300,接收器301,处理器302,发送器303,存储器304,总线接口305。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对输油气管道行业施行无人站管理的条件进行智能化评估,同时存在无法有效识别无人站管理风险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基于输油气管道实时数据采集结果,对输油气管道施行无人站管理的多方条件进行智能化评价,进而确定施行无人站管理能力的评分级别,最终生成个性化评估报告,从而促进输油气管道推行无人站管理的技术效果。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申请概述
随着长输油气管道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进步不断的推动着管理模式的变革,由传统的值班模式、待班模式,向区域化、无人站的管理模式进行转化,无人站管理模式是优化劳动组织结构,实现降本增效,推动油气管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无人站管理模式的深入推进,站场在软硬件条件、管理界面、人员能力要求方面均发生变革,与此同时风险也会伴随而来,使站场存在风险不受控的可能。因此,如何客观、全面和科学的评价输油气管道站场施行无人站管理的能力现状、识别输油气管道站场由传统管理模式向无人站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会产生的风险,成为推行无人站管理模式的重要部分。
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对输油气管道行业施行无人站管理的条件进行智能化评估,同时存在无法有效识别无人站管理风险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根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对输油气管道进行数据采集,获得第一采集数据信息;构建多维评估模型,其中,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的所述每一维度都具有多个指标;将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输入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进行多维评估,根据所述多维评估模型获得第一输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出信息为多维评估信息;根据所述多维评估信息,生成第一多维指标评分;通过对所述第一多维指标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第二多维指标评分;根据第一评分指令从等级计算模块中调用预设等级计算公式对所述第二多维指标评分进行等级计算,获得多维评分等级;根据所述多维评分等级,生成第一评分等级,其中,所述第一评分等级为所述多维评分等级中的最低等级;根据所述第一评分等级,获得第一评估报告。
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系统,所述系统与一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根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对输油气管道进行数据采集,获得第一采集数据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应用于所述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系统,可以基于输油气管道实时数据采集结果,对输油气管道施行无人站管理的多方条件进行智能化评价,进而确定施行无人站管理能力的评分级别,最终生成个性化评估报告,从而促进输油气管道推行无人站管理模式。输油气管道即包括输油管道和输气管道,输油管道是由油管及其附件所组成,并按照工艺流程的需要,配备相应的油泵机组,设计安装成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输气管道指主要用于输送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的管道。所述数据采集装置是指可以实时采集输油气管道输送油、气的相关数据和输油气管道无人站管理的相关条件数据,即为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包括输油气管道无人站管理基本实现、能力维持、风险防控、后果减轻、应急管理和处置等维度的相关数据信息。此外,由于所属数据采集装置与所述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和风险防控评价系统通信连接,因此可实时传输采集的数据给系统。
通过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达到了全面、准确了解输油气管道无人站管理相关条件数据的技术效果,为后续评价对应输油气管道施行无人站管理模式可行性情况打下数据基础。
步骤S200:构建多维评估模型,其中,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的所述每一维度都具有多个指标;
具体而言,所述多维评估模型嵌入在所述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和风险防控评价系统中,用于对输油气管道施行无人站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情况进行智能评价。其中,所述多维评估模型的评价维度包括输油气管道无人站管理基本实现、能力维持、风险防控、后果减轻、应急管理和处置等维度,且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的每个维度都具有多个评价指标。举例如输油气管道无人站管理的基本实现维度的考核评价包括工艺流程、关键设备及仪表、基本过程控制系统、辅助系统、报警管理、组织和制度更新及变化等方面;输油气管道无人站管理的能力维持维度的考核评价包括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输油气管道无人站管理的风险防控维度的考核评价包括无人站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和关键风险管控等方面;输油气管道无人站管理的后果减轻维度的考核评价包括火气系统、泄放系统、消防系统等方面;输油气管道无人站管理的应急管理和处置维度的考核评价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能力、处置方案、应急保障等方面。
通过所述多维评估模型,对输油气管道无人站管理的多方面进行评价,进而得到输油气管道施行无人站管理的多个维度评价结果,达到了全方位、全覆盖综合评价的技术效果,提高了智能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步骤S300:将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输入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进行多维评估,根据所述多维评估模型获得第一输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出信息为多维评估信息;
具体而言,通过将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实时采集到的输油气管道输送油、气的相关数据和输油气管道无人站管理的相关条件数据输入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经过所述多维评估模型的智能化多维评估获得对应的第一输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出信息为包括输油气管道施行无人站管理的基本实现、能力维持、风险防控、后果减轻、应急管理和处置等多维度的无人站可行性评估结果。通过所述多维评估模型,达到了全方位、全覆盖综合评价输油气管道无人站管理可行性,进而提高智能评价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的技术效果。
步骤S400:根据所述多维评估信息,生成第一多维指标评分;
步骤S500:通过对所述第一多维指标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第二多维指标评分;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多维指标评分包括输油气管道施行无人站管理的基本实现、能力维持、风险防控、后果减轻、应急管理和处置等各个维度对应的所有评价指标结果。由于各维度均对应多个不同的评价指标,且各指标评价结果的数值大小、单位情况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所述第一多维指标评分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处理后的所有指标评价结果即为所述第二多维指标评分。其中,所述归一化处理是一种简化计算的方式,归一化方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数变为(0,1)之间的小数,另一种是把有量纲表达式变为无量纲表达式,主要是为了数据处理方便提出来的,把数据映射到0~1范围之内处理,更加便捷快速。通过所述归一化处理,降低了后续数据处理的复杂度,达到了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技术效果。
步骤S600:根据第一评分指令从等级计算模块中调用预设等级计算公式对所述第二多维指标评分进行等级计算,获得多维评分等级;
具体而言,当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和风险防控评价系统对多维评估模型的输出结果归一处理后,自动发出第一评分指令,用于从等级计算模块中调用预设等级计算公式,通过对所述第二多维指标评分进行等级计算,获得所述第二多维指标评分对应的多维评分等级。其中,所述等级计算模块同样嵌入在所述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和风险防控评价系统中,且内部存储有输油气管道施行无人站管理的可行性等级计算公式,即所述预设等级计算公式。
所述多维评分等级是指系统基于所述预设等级计算公式智能化计算后,对不同评分输油气管道施行无人站管理进行分级,举例如将综合多维评分结果分为五个等级,其中,多维评分≤60分为一级,此时无人站缺乏实现无人值守模式的基础条件,难以支持无人值守模式;多维评分60~70分为二级,此时无人站仅具备实现无人值守模式的部分基础条件,在现有技术和管理条件下尚不能满足无人值守模式的要求,需进行持续进行技术改造和管理升级;多维评分70~80分为三级,此时无人站能够部分满足无人值守模式的要求,无人值守模式的基本实现,能力维持、风险防控、后果减轻、应急处置等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部分基础条件需要不断的完善,相较无人值守模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多维评分80~90分为四级,此时无人站能够基本满足无人值守模式的要求,无人值守模式的基本实现,能力维持、风险防控、后果减轻、应急处置等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已具备实现基于无人值守模式的基础条件,但部分指标仍需进一步改进;多维评分90~100分为五级,此时无人站已经能够实现无人值守模式,无人值守模式的基本实现,能力维持、风险防控、后果减轻、应急处置等能力趋于完善,已具备极高的无人值守模式能力。
通过第一评分指令,系统自动调用等级计算模块中的预设等级计算公式,经计算后得到所述多维评分等级,从而明确对应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的可行性程度,达到了基于数据基础,智能化评定可行性等级的技术效果。
步骤S700:根据所述多维评分等级,生成第一评分等级,其中,所述第一评分等级为所述多维评分等级中的最低等级;
步骤S800:根据所述第一评分等级,获得第一评估报告。
具体而言,根据所述多维评分等级,生成第一评分等级。其中,依照短板影响评价法,所述第一评分等级为所述多维评分等级中的最低等级。举例如某输油气站场,经过对多维度评价后,结合权重计算确定其无人站管理的基本实现定级为四级,无人站管理的能力维持定级为三级,无人站管理的风险防控定级为四级,无人站管理的后果减轻定级为四级,无人站管理的应急管理与处置定级为五级,那么该输油气站场的最终综合评级为三级。最后针对所述第一评分等级,系统对应返回第一评估报告。
基于输油气管道实时数据采集结果,对输油气管道施行无人站管理的多方条件进行智能化评价,进而确定施行无人站管理能力的评分级别,最终生成个性化评估报告,从而达到促进输油气管道推行无人站管理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600还包括:
步骤S610:所述预设等级计算公式为
Z=∑(Y×α)
其中,Z为所有维度的加权求和;Y为每个维度评分的加权求和;α为维度权重。
具体而言,首先计算各维度中,对应各个指标的评分结果,计算公式如下:
X=∑(W×γ)
其中,W为各指标的评分,γ为各指标的权重。
进一步,计算各维度的评分结果,计算公式如下:
Y=∑(X×β)
其中,Y为每个维度评分的加权求和,β为各维度的权重。
最后,通过所述预设等级计算公式计算可以得到综合考虑所有维度、所有维度对应各指标后,对应输油气管道施行无人站运行管理的综合评分结果Z。通过基于多项指标的数据计算,达到了直观、准确获得输油气管道施行无人站运行管理可行性评价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附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700还包括:
步骤S710:构建第一辅助评估模型;
步骤S720:根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对所述无人站进行数据采集,获得第二数据采集信息;
步骤S730:将所述第二数据采集信息输入所述第一辅助评估模型中,根据所述第一辅助评估模型,获得第二输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输出信息为辅助多维评估信息;
步骤S740:根据所述第二输出信息对所述第一评分等级进行修正,获得第二评分等级。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辅助评估模型用于对所述无人站运行管理时的风险情况进行智能化评价。同样的,利用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对所述无人站的相关情况进行实时数据采集,所有采集数据组成所述第二数据采集信息。进一步的,将所述第二数据采集信息输入所述第一辅助评估模型中,根据所述第一辅助评估模型,获得第二输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输出信息为评价输油气管道施行无人站运行管理的风险情况多维评估结果。最后,基于所述第二输出信息对所述第一评分等级进行修正调整,修正后的评分等级即为所述第二评分等级。
通过所述第一辅助评估模型,对输油气管道在向无人站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多维度、多指标的智能评价,达到了智能化识别无人站管理综合情况的技术效果,进一步基于评估结果对输油气管道行业施行无人站管理可行性评估情况进行修正,提高了系统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达到了为输油气管道向无人站管理模式转变提供客观有效理论指导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附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300还包括:
步骤S310:所述多维评估模型包括多个子评估模型;
步骤S320:通过对所述多个子评估模型进行模型特征分析,获得第一映射数据特征;
步骤S330:根据所述第一映射数据特征对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进行归类,获得第一归类数据信息;
步骤S340:将所述第一归类数据信息作为输入信息输入所述多维评估模型的所述多个子评估模型中进行评估,获得所述第一输出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包括多个子评估模型,用于对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的不同类型数据分别进行评估。通过对所述多个子评估模型进行模型特征分析,获得第一映射数据特征,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一映射数据特征对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进行归类,获得第一采集数据信息对应的第一归类数据信息。最后将所述第一归类数据信息作为输入信息输入所述多维评估模型的所述多个子评估模型中,经过各子评估模型的智能化评估,获得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的评估结果,即为所述第一输出信息。通过在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设置多个子评估模型,达到了针对不同数据信息针对性进行数据评估,提高数据评估结果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400还包括:
步骤S410:根据所述多维评估信息,获得第一维度评估信息;
步骤S420:根据所述第一维度评估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维度对应的多个指标评估信息;
步骤S430:根据所述多个指标评估信息,获得第一指标对应的指标评分数据;
步骤S440:获得大于等于预设指标评分数据的N个指标评分数据;
步骤S450:将所述N个指标评分数据作为所述第一多维指标评分中所述第一维度的指标评分。
具体而言,所述多维评估信息中包括输油气管道施行无人站运行管理的多个维度评估。所述第一维度评估信息是指所述多维评估信息中的任一个维度的评估结果,基于所述第一维度评估信息,可以确定所述第一维度对应的多个指标的评估信息。进而根据所述多个指标评估信息可以得到第一指标对应的多个指标评分数据。最后,筛选满足预设指标评分数据的N个指标评分数据作为所述第一多维指标评分中所述第一维度的指标评分。其中,预设指标评分数据是指系统基于多方分析,预先设置的各维度中,各指标数据的最低标准。举例如输油气管道施行无人站管理的能力维持维度中,可靠性指标数据为9、可用性指标数据为7、可维护性指标数据为5,系统预设指标评分数据为6,那么由于可维护性指标数据低于所述预设指标评分数据,则不作为该维度的评估指标,仅将可靠性指标和可用性指标的评分数据9、7作为输油气管道施行无人站管理的能力维持维度的指标评分。
通过舍弃各维度中未达到预设指标评分数据的指标评分,避免了极端数据对整体评分结果的不良影响,达到了提高评估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附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步骤S900:
步骤S910:根据所述多维评分等级,获得第一风险系数;
步骤S920:判断所述第一风险系数是否处于预设风险阈值中;
步骤S930:若所述第一风险系数处于所述预设风险阈值中,获得第一提醒信息;
步骤S940:根据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将所述第一评估报告发送至第一管理人员。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风险系数是指所述多维评分等级中任一维度风险系数评估结果。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风险系数是否处于预设风险阈值中,当所述第一风险系数处于所述预设风险阈值中时,获得第一提醒信息。其中,所述预设风险阈值是指系统基于多方综合分析预先设置的各维度异常时的数据范围。系统自动根据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将所述第一评估报告发送至相关管理人员。通过对各维度风险情况依次智能判断,一旦异常立即对相关负责人进行提醒,为相关负责人应急措施的制定争取时间,达到了准确监测、及时提醒,避免重大风险问题发生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910还包括:
步骤S911:获得第一预设评分等级;
步骤S912:通过对所述第一预设评分等级和所述多维评分等级进行判断,获得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评分等级的M个维度评分等级;
步骤S913:根据所述M个维度评分等级,获得M个评分等级差值;
步骤S914:将所述M个评分等级差值作为输入信息输入风险评估模型中,所述风险评估模型通过数据训练至收敛获得;
步骤S915:根据所述风险评估模型,获得所述第一风险系数。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预设评分等级是指系统基于无人站需求和输油气管道实际条件综合分析,预先设置的各维度评分等级。通过对所述第一预设评分等级和所述多维评分等级对比判断,获得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评分等级的M个维度评分等级,进一步计算获得所述M个维度评分等级对应的所述M个评分等级差值,并将所述M个评分等级差值作为输入信息输入风险评估模型中,根据所述风险评估模型智能化获得所述第一风险系数。通过所述风险评估模型,可以准确甄别第一预设评分等级的维度评分,达到了通过个体化程度较高的评估措施,提高输油气管道无人站管理风险程度预测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根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对输油气管道进行数据采集,获得第一采集数据信息;构建多维评估模型,其中,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的所述每一维度都具有多个指标;将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输入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进行多维评估,根据所述多维评估模型获得第一输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出信息为多维评估信息;根据所述多维评估信息,生成第一多维指标评分;通过对所述第一多维指标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第二多维指标评分;根据第一评分指令从等级计算模块中调用预设等级计算公式对所述第二多维指标评分进行等级计算,获得多维评分等级;根据所述多维评分等级,生成第一评分等级,其中,所述第一评分等级为所述多维评分等级中的最低等级;根据所述第一评分等级,获得第一评估报告。达到了基于输油气管道实时数据采集结果,对输油气管道施行无人站管理的多方条件进行智能化评价,进而确定施行无人站管理能力的评分级别,最终生成个性化评估报告,从而促进输油气管道推行无人站管理的技术效果。
2.通过所述第一辅助评估模型,对输油气管道在向无人站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多维度、多指标的智能评价,达到了智能化识别无人站管理综合情况的技术效果,进一步基于评估结果对输油气管道行业施行无人站管理可行性评估情况进行修正,提高了系统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达到了为输油气管道向无人站管理模式转变提供客观有效理论指导的技术效果。
3.通过舍弃各维度中未达到预设指标评分数据的指标评分,避免了极端数据对整体评分结果的不良影响,达到了提高评估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同样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系统,请参阅附图5,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11,所述第一获得单元11用于根据数据采集装置对输油气管道进行数据采集,获得第一采集数据信息;
第一构建单元12,所述第一构建单元12用于构建多维评估模型,其中,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的所述每一维度都具有多个指标;
第二获得单元13,所述第二获得单元13用于将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输入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进行多维评估,根据所述多维评估模型获得第一输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出信息为多维评估信息;
第一生成单元14,所述第一生成单元14用于根据所述多维评估信息,生成第一多维指标评分;
第三获得单元15,所述第三获得单元15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一多维指标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第二多维指标评分;
第四获得单元16,所述第四获得单元16用于根据第一评分指令从等级计算模块中调用预设等级计算公式对所述第二多维指标评分进行等级计算,获得多维评分等级;
第二生成单元17,所述第二生成单元17用于根据所述多维评分等级,生成第一评分等级,其中,所述第一评分等级为所述多维评分等级中的最低等级;
第五获得单元18,所述第五获得单元18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评分等级,获得第一评估报告。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所述第一设置单元用于预设等级计算公式为Z=∑(Y×α),其中,Z为所有维度的加权求和;Y为每个维度评分的加权求和;α为维度权重。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构建单元,所述第二构建单元用于构建第一辅助评估模型;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对所述无人站进行数据采集,获得第二数据采集信息;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采集信息输入所述第一辅助评估模型中,根据所述第一辅助评估模型,获得第二输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输出信息为辅助多维评估信息;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输出信息对所述第一评分等级进行修正,获得第二评分等级。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设置单元,所述第二设置单元用于所述多维评估模型包括多个子评估模型;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多个子评估模型进行模型特征分析,获得第一映射数据特征;
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数据特征对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进行归类,获得第一归类数据信息;
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归类数据信息作为输入信息输入所述多维评估模型的所述多个子评估模型中进行评估,获得所述第一输出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维评估信息,获得第一维度评估信息;
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维度评估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维度对应的多个指标评估信息;
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指标评估信息,获得第一指标对应的指标评分数据;
第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五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大于等于预设指标评分数据的N个指标评分数据;
第三设置单元,所述第三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N个指标评分数据作为所述第一多维指标评分中所述第一维度的指标评分。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维评分等级,获得第一风险系数;
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风险系数是否处于预设风险阈值中;
第十七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七获得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风险系数处于所述预设风险阈值中,获得第一提醒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将所述第一评估报告发送至第一管理人员。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十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八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预设评分等级;
第十九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九获得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一预设评分等级和所述多维评分等级进行判断,获得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评分等级的M个维度评分等级;
第二十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M个维度评分等级,获得M个评分等级差值;
第四设置单元,所述第四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M个评分等级差值作为输入信息输入风险评估模型中,所述风险评估模型通过数据训练至收敛获得;
第二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风险评估模型,获得所述第一风险系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系统,通过前述对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系统,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示例性电子设备
下面参考图6来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图6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系统,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所述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图6中,总线架构(用总线300来代表),总线3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300将包括由处理器3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3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305在总线300和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302负责管理总线3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3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3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根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对输油气管道进行数据采集,获得第一采集数据信息;构建多维评估模型,其中,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的所述每一维度都具有多个指标;将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输入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进行多维评估,根据所述多维评估模型获得第一输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出信息为多维评估信息;根据所述多维评估信息,生成第一多维指标评分;通过对所述第一多维指标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第二多维指标评分;根据第一评分指令从等级计算模块中调用预设等级计算公式对所述第二多维指标评分进行等级计算,获得多维评分等级;根据所述多维评分等级,生成第一评分等级,其中,所述第一评分等级为所述多维评分等级中的最低等级;根据所述第一评分等级,获得第一评估报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对输油气管道行业施行无人站管理的条件进行智能化评估,同时存在无法有效识别无人站管理风险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基于输油气管道实时数据采集结果,对输油气管道施行无人站管理的多方条件进行智能化评价,进而确定施行无人站管理能力的评分级别,最终生成个性化评估报告,从而促进输油气管道推行无人站管理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软件实施例、完全硬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实施例的形式。此外,本申请为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而所述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0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盘存储器、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简称CD-ROM)、光学存储器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是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系统。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系统的制造品,该指令系统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系统,所述系统与一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对输油气管道进行数据采集,获得第一采集数据信息;
构建多维评估模型,其中,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的所述每一维度都具有多个指标;
将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输入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进行多维评估,根据所述多维评估模型获得第一输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出信息为多维评估信息;
根据所述多维评估信息,生成第一多维指标评分;
通过对所述第一多维指标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第二多维指标评分;
根据第一评分指令从等级计算模块中调用预设等级计算公式对所述第二多维指标评分进行等级计算,获得多维评分等级;
根据所述多维评分等级,生成第一评分等级,其中,所述第一评分等级为所述多维评分等级中的最低等级;
根据所述第一评分等级,获得第一评估报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设等级计算公式为
Z=∑(Y×α)
其中,Z为所有维度的加权求和;Y为每个维度评分的加权求和;α为维度权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构建第一辅助评估模型;
根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对所述无人站进行数据采集,获得第二数据采集信息;
将所述第二数据采集信息输入所述第一辅助评估模型中,根据所述第一辅助评估模型,获得第二输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输出信息为辅助多维评估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输出信息对所述第一评分等级进行修正,获得第二评分等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输入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进行多维评估,根据所述多维评估模型获得第一输出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多维评估模型包括多个子评估模型;
通过对所述多个子评估模型进行模型特征分析,获得第一映射数据特征;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数据特征对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进行归类,获得第一归类数据信息;
将所述第一归类数据信息作为输入信息输入所述多维评估模型的所述多个子评估模型中进行评估,获得所述第一输出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多维评估信息,生成第一多维指标评分,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多维评估信息,获得第一维度评估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维度评估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维度对应的多个指标评估信息;
根据所述多个指标评估信息,获得第一指标对应的指标评分数据;
获得大于等于预设指标评分数据的N个指标评分数据;
将所述N个指标评分数据作为所述第一多维指标评分中所述第一维度的指标评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多维评分等级,获得第一风险系数;
判断所述第一风险系数是否处于预设风险阈值中;
若所述第一风险系数处于所述预设风险阈值中,获得第一提醒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将所述第一评估报告发送至第一管理人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多维评分等级,获得第一风险系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第一预设评分等级;
通过对所述第一预设评分等级和所述多维评分等级进行判断,获得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评分等级的M个维度评分等级;
根据所述M个维度评分等级,获得M个评分等级差值;
将所述M个评分等级差值作为输入信息输入风险评估模型中,所述风险评估模型通过数据训练至收敛获得;
根据所述风险评估模型,获得所述第一风险系数。
8.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数据采集装置对输油气管道进行数据采集,获得第一采集数据信息;
第一构建单元:所述第一构建单元用于构建多维评估模型,其中,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的所述每一维度都具有多个指标;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输入所述多维评估模型中进行多维评估,根据所述多维评估模型获得第一输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出信息为多维评估信息;
第一生成单元: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维评估信息,生成第一多维指标评分;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一多维指标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第二多维指标评分;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评分指令从等级计算模块中调用预设等级计算公式对所述第二多维指标评分进行等级计算,获得多维评分等级;
第二生成单元: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维评分等级,生成第一评分等级,其中,所述第一评分等级为所述多维评分等级中的最低等级;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评分等级,获得第一评估报告。
9.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1473227.4A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 Pending CN1140663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3227.4A CN114066322A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3227.4A CN114066322A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6322A true CN114066322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28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73227.4A Pending CN114066322A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632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7726A (zh) * 2022-06-30 2022-09-02 精效悬浮(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氮气鼓风机的稳定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7726A (zh) * 2022-06-30 2022-09-02 精效悬浮(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氮气鼓风机的稳定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4997726B (zh) * 2022-06-30 2024-04-09 精效悬浮(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氮气鼓风机的稳定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azdi Improving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 with consideration of uncertainty handling a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US759981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predictive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peer reviews
CN107958268A (zh) 一种数据模型的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14626615B (zh) 一种生产过程监控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2870129A (zh) 动态自适应进程发现和遵守
US2016036187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index
CN102298734A (zh) 基于视频的分析工作流建议方法和系统
CN110942086A (zh) 数据预测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KR20150018681A (ko) 생산 공정에서 데이터마이닝을 이용하여 제품 상태를 예측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20210166181A1 (en) Equipment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444608B (zh) 数据集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66322A (zh) 一种输油气管道无人站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评价方法
CN104022899A (zh) 一种网络管理系统的三维评估方法及系统
US2013033883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and Reporting Maximum Allowable Operating Pressure
CN115660859A (zh)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全链路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4529228A (zh) 一种面向电力监控系统供应链的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7786131A (zh) 一种产业链安全监测分析方法、介质及设备
CN113505980A (zh)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703148B (zh) 基于云计算的矿山企业风险画像方法
CN112700112A (zh) Rpa流程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5439296B2 (ja) 変更影響予測方法及び変更影響予測装置
CN116823164A (zh) 一种业务审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19262A (zh) 存储器、工艺管道检维修决策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3657648A (zh) 一种多维数据融合的设备健康评估方法、装置及运维系统
CN115454802A (zh) 信息系统的全栈架构的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