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3760A - 接近检测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接近检测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3760A
CN114063760A CN202010744176.3A CN202010744176A CN114063760A CN 114063760 A CN114063760 A CN 114063760A CN 202010744176 A CN202010744176 A CN 202010744176A CN 114063760 A CN114063760 A CN 114063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detection
subunit
display screen
proximity
detection sub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441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现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441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637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63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37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87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switching off individual functional units in the computer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31Monitor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movement of u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6Touch location disambigu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近检测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接近检测系统包括显示屏和位于显示屏下方的光学检测单元;光学检测单元包括多个光学检测子单元,多个光学检测子单元包括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其中,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接收经由显示屏上方的物体反射形成的并穿过显示屏的光线,以对物体的接近情况进行检测;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配合或者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接收经由显示屏上方的物体反射形成的并穿过显示屏的光线,以对物体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本公开的接近检测系统通过开启部分光学检测单元分别实现接近检测和生物特征信息识别,有效降低检测系统功耗的同时增加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接近检测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近检测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显示屏的接近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接近检测主要用于在打电话过程中,当手机贴近耳朵时,熄灭显示屏,以降低手机功耗和防止误触。目前接近检测还可以用于开发口袋防误触模式。例如,当有短信或其他app应用唤醒手机亮屏后,如果检测到有遮挡,使屏幕保持睡眠灭屏模式。
现有的接近检测一般通过接近传感器(P-sensor)实现,P-sensor通过向外界发射红外线,接收外界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并处理,以实现接近检测,但是接近检测传感器工作过程中能耗较高,同时寿命短易失效。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接近检测系统及电子设备,实现有效检测接近物的同时降低能耗,增加使用寿命。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接近检测系统,包括:
显示屏和位于显示屏下方的光学检测单元;
光学检测单元包括多个光学检测子单元,多个光学检测子单元包括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其中,
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接收经由显示屏上方的物体反射形成的并穿过显示屏的光线,以对物体的接近情况进行检测;
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配合或者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接收经由显示屏上方的物体反射形成的并穿过显示屏的光线,以对物体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
作为可选的方案,光学检测单元包括基板,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分别为多个,多个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与多个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均匀且交错设置在基板上。
作为可选的方案,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在接近检测系统处于预设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启动,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按照第一预设周期启动。
作为可选的方案,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按照第二预设周期启动,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在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检测到物体接近的情况下启动。
作为可选的方案,在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发生故障时,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对物体的接近情况进行检测;和/或,
当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发生故障时,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对物体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
作为可选的方案,还包括红外光源,红外光源设置于显示屏的下方,且靠近光学检测单元,红外光源用于向显示屏方向发射红外光,以使显示屏上方的物体能够反射红外光以形成供光学检测单元检测的红外检测光。
作为可选的方案,光学检测单元还包括滤光膜,滤光膜设置于光学检测单元用于接收红外检测光的表面上,用于屏蔽除红外检测光以外的干扰光。
作为可选的方案,光学检测单元包括红外光学传感器,红外光学传感器包括多个光电二极管形成的光感应点阵,光感应点阵至少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光感应点阵对应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第二部分光感应点阵对应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的接近检测系统。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接近检测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设置有显示屏和位于显示屏下方的光学检测单元,光学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方法包括:
检测电子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
在电子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时,控制开启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并控制关闭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以对显示屏上方物体的接近情况进行检测。
作为可选的方案,方法还包括:
在电子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为第二工作状态时,控制开启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并控制关闭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以对显示屏上方物体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或者,
在电子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为第二工作状态时,控制开启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和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以对显示屏上方物体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
本公开通过在显示屏下方设置光学检测单元,光学检测单元包括多个光学检测子单元,其中部分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对物体的接近情况进行检测,部分用于对物体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本公开的检测系统通过启动部分光学检测子单元工作,有效降低了检测系统的功耗,并且增加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接近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学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种接近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三种接近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四种接近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五种接近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接近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接近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中:1.接近物,2.红外检测光;
10.显示屏,11.背光模组,110.背光铁框,11101.透光孔,12.液晶面板,12.滤光膜,20.光学检测单元,21.光学检测子单元,211.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2.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3.基板,22.滤光膜,30.红外光源,40.透明盖板;
100.接近检测系统,200.电子设备,201.微处理器,202.存储器,203.外围设备接口,204.射频电路,205.传感器,206.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电子设备例如移动通讯终端、平板电脑等开始广泛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上一般安装有P-sensor(Proximity Sensor,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外界物体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控制电子设备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但是现有的P-sensor一般采用一个光电感应器件整体,工作时,光电感应器件整体工作,导致传感器能耗高,使用寿命短,容易失效,进而造成用户体验感差。
基于上述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一种接近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显示屏10和位于显示屏10下方的光学检测单元20;
光学检测单元20包括多个光学检测子单元21,光学检测子单元21包括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其中,
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用于接收经由显示屏10上方的物体反射形成的并穿过显示屏10的光线,以对物体的接近情况进行检测;其中,将该接近的物体命名为接近物1。
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配合或者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用于接收经由显示屏10上方的物体反射形成的并穿过显示屏10的光线,以对物体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
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的方案中,接近物1可以是靠近或按压在显示屏表面上的用户的手指、其他人体部位或衣物等。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的接近检测系统可以用于指纹识别或其他指纹认证的功能,还可以用于用户通电话时熄灭显示屏或防止脸部误触手机,还可以用于电子设备位于口袋时打开防误触模式。
其中,光学检测单元20能够用于检测手指、其他人体部位或者衣物的光学信息。此处的光学检测单元20可以是指纹传感器或者其他具有光电转换的器件,其中指纹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以及更大的受光面积,能够更加灵敏的探测显示屏上方是否有接近物。
光学检测单元20可以位于显示屏10靠近接近物的区域下方,还可以位于其他区域(例如:显示屏的顶部或者边缘区域的下方)。示例地,当电子设备为移动通讯终端时,用户需要通过指纹解锁移动通讯终端或其他指纹验证时,光学检测单元20可以设置在显示屏10上指纹操作区的下方,光学检测单元20通过接收指纹形成的光线,采集得到指纹图案,从而用于移动通讯终端的解锁或其他指纹验证。当用户将移动通讯终端放置于脸旁进行通话时,光学检测单元20可以位于显示屏上靠近脸部区域的下方,光学检测单元20通过接收脸部形成的光线,得到脸部与移动通讯终端的距离或相对位置信息,用于控制显示屏的息灭与点亮或者打开防误触模式,防止脸部误操作移动通讯终端。当用户将电子设备至于口袋中时,光学检测单元20可以位于显示屏10正面显示区域的下方,也可以位于边缘区域,光学检测单元20接收到衣物形成的光线,用以控制移动终端打开防误触模式。
光学检测单元20包括多个光学检测子单元21,光学检测子单元21可以理解为用于接收并处理光线,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其中,光学检测子单元21包括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此处的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只是用于区分多个光学检测子单元中的一部分和另外一部分。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可以只包括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也可以在包括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这两部分之外,还包括第三光学检测子单元,其中,第三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实现接近检测和生物特征识别之外的其他功能。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光学检测单元21工作时,只需要开启部分光学子单元即可,无需全部开启所有光学检测子单元,进而降低功耗。
其中,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用于实现对接近物1的接近情况检测,即就是,当接近物靠近显示屏10时,只需启动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工作即可,有利于降低功耗;第二检测子单元212可以单独用于实现生物特征信息的识别,例如: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考虑到对于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指纹识别)需要更高的精确度,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可以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配合实现生物特征信息识别。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还可以用于对物体的生物特征信息,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还可以用于对物体的接近情况进行检测。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光学检测单元设置在显示屏下方,光学检测单元包括多个光学检测子单元,通过开启部分光学检测子单元分别实现接近检测或生物特征信息识别,进而控制电子设备显示屏的熄灭与点亮或者防误触模式的打开与关闭,并且还可有效进行生物特征信息识别。相比现有技术,本公开的实施例有效降低接近检测的能耗,从而有利于增加检测单元的使用寿命,改善用户体验。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光学检测单元21包括基板213,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分别为多个,多个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与多个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均匀且交错设置在基板213上。其中,基板213可以理解为载体,用于承载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为多个,进行接近检测或生物特征信息识别时可以只启动部分以降低功耗。由于显示屏上方的接近物或者生物特征信息与靠近显示屏的面积大小不同,为了能够保证光学检测单元有效接收物体反射形成的光线,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应当均匀交错分布在基板上,均匀交错分布有利于在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的感应区域面积一定时,有利于增加检测范围接收更广范围的光线。
此处,进行物体接近情况检测时,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可以全部启动或者部分启动,根据识别精度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同样地,进行物体的生物特征信息识别时,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可以全部启动或部分启动,也可以是部分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和部分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同时启动,还可以是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或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其中一个全部启动,另一个部分启动。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用于在接近检测系统处于预设工作状态(可以是后续所述的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启动,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用于按照第一预设周期启动。
具体的,预设工作状态可以但不限于是电子设备处于通话模式,当电子设备处于通话模式时,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启动,通过检测人脸靠近显示屏产生的光线,从而实现在电子设备靠近人脸时,熄灭显示屏,远离人脸时点亮显示屏。预设工作状态还可以是电子设备处于熄屏模式,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启动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口袋中,从而控制电子设备启动防误触模式。
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用于按照第一预设周期启动,其中,第一预设周期为预先设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每隔5s第二光学检测单元启动,进行生物特征信息识别,有利于在降低光学检测单元能耗的同时有效对进行生物特征信息识别。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用于按照第二预设周期启动,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用于在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检测到物体接近的情况下启动。
具体的,第二预设周期为预先设定,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是2s,有利于保证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可以有效对接近物检测,避免了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一直处于工作状态造成能耗过高。当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检测到物体接近时,此时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启动,进行生物特征信息识别,无需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始终处于开启状态,有利于降低能耗,增加光学检测单元使用寿命。示例地:用户设置安全支付需要通过人脸识别,当用户通过手机支付时,拿起手机正对人脸时,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按照预设的周期启动,检测到人脸靠近,此时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采集人脸光线进行人脸识别。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用于在接近检测系统处于另一预设工作状态(可以是后续所述的第二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启动。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在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发生故障时,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用于对物体的接近情况进行检测;和/或,
当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发生故障时,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用于对物体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本实施方式有利于接近检测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增加接近检测系统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接近检测系统还包括红外光源30,红外光源30用于向显示屏10上方的接近物1发射红外光,以在显示屏10上方的接近物1上形成红外检测光。
需要说明的是,红外光源30可以是红外LED灯,红外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VCSEL)或者红外激光二极管(LaserDiode)。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红外光源30设置显示屏10的下方,且靠近光学检测单元20。红外光源30的位置有利于更好的提供光学检测单元20的激励光,能够有效的在显示屏10上方的接近物1上形成红外检测光2,提高检测性能。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红外光源30采用940nm的红外光。940nm的红外光具有更高的透射率,能够有效的穿过显示屏10,实现接近物1的检测。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如图3所示,光学检测单元20还包括滤光膜22,滤光膜22设置于光学检测单元20用于接收红外检测光2的表面上,用于屏蔽除红外检测光2以外的干扰光。由于光学检测单元20位于显示屏10的下方,因此光学检测单元20可能会接收到其他可见光之类的干扰光从而影响检测性能。滤光膜22设置在光学检测单元20的表面上,能够滤除来自显示屏10上接近物形成的红外检测光中的其他干扰光。具体的,滤光膜22可以是红外滤光膜,能够仅允许红外光透过,屏蔽其他干扰光。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光学检测单元20包括红外光学传感器,红外光学传感器包括多个光电二极管形成的光感应点阵以及与多个光电二极管电连接的电路,光电二极管用于感应接收到的红外检测光2。光感应点阵至少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光感应点阵对应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211,第二部分光感应点阵对应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212。在具体的一个实施例中,红外光学传感器的检测区域包括320*220个光电二极管形成的光感应点阵,能够有效的检测指纹、脸部或衣物等其他接近物,实现指纹解锁或其他指纹认证、熄屏或防误触的应用。需要说明的是,光感应点阵的至少部分感应区域对应于红外光学传感器的检测区域,光感应点阵的至少部分感应区域用于感应红外检测光2,即就是红外光学传感器每接收到一次红外检测光2可以只通过一部分光电二极管进行感应处理,无需打开全部的光电二极管,从而可以降低红外光学传感器的功耗,并且可以增加红外光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本实施方式中的红外传感器的检测区域还能够收显示屏10上方较大区域内接近物形成的红外检测光,检测灵敏度高。示例地,红外光学传感器的检测区域设计为1.6*1.1mm,投影到显示屏10表面至少为直径8mm的圆形,即就是红外光学传感器可以检测到该直径8mm区域内的接近物。该实施方案有利于有效地提高检测性能。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光学检测单元20还可以采用显示屏10自身的光源来提供用于进行检测接近物的光信号。此时,显示屏10可以采用具有自发光显示单元的显示屏,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或者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屏。以采用OLED显示屏为例,光学检测单元20可以利用所述OLED显示屏位于光学检测单元20的显示单元(即OLED光源)来作为接近物检测的激励光源。当接近物靠近或按压在OLED显示屏上的感应区域时,OLED显示屏向感应区域上方的接近物发出一束光,该光在接近物表面发生反射形成反射光或者经过接近物内部散射而形成散射光,在本实例中,为便于描述,上述反射光和散射光统称为红外检测光。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红外检测光2与显示屏10提供的光源相互影响,红外光源30设置于OLED显示屏30的下方。
作为其他可实现的方式,显示屏10可以是非自发发光显示屏,比如液晶显示屏(LCD)或者其他的被动发光显示屏。以LCD显示屏为例,如图4所示LCD显示屏包括背光模组11和液晶面板12,红外光源30设置在背光模组11下方,光学检测单元20设置在背光模组11下方。一般的,背光模组11包括反射膜、扩散膜、增量膜等膜层。可以通过对背光模组11中各膜层的光学设计使得其在为液晶面板12提供可见光源的同时,对特定波段的非可见光具有较高的透过率,例如,允许红外检测光2穿过液晶面板12和背光模组11并到达红外光学传感器11。当显示屏为LCD显示屏时,其接近检测系统的检测原理与上面描述内容一致。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背光模组11还包括背光铁框110,背光铁框110位于背光模组11朝向光学检测单元20的表面上,光学检测单元位于背光铁框110的下方,背光铁框110上对应光学检测单元的感光区域的部位开设有透光孔1101。其中背光铁框用于遮光,仅允许红外检测光将透光孔1101传输至光学检测单元20。
应当理解的是,在具体实现上,如图6所示,显示屏10的上方还设置有透明保护盖板40,透明保护盖板40覆盖显示屏10表面。因此,本公开实施例中,接近物1的按压或靠近在显示屏10实际上是指接近物按压或靠近在显示屏10上方的透明保护盖板40层表面。需要说明的是,透明盖板40材质透明且抗应力能力强,能够保护显示屏10,比如其可以为玻璃盖板或者蓝宝石盖板。
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接近检测系统,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如图7所示,红外光源30与显示屏10并排设置在透明保护盖板40的下方。具体可以是,透明保护盖板40除了包括覆盖显示屏10的区域外,还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可以位于靠近电子设备中框的边缘区域,红外光源30位于延伸部的下方。其中红外光源30和显示屏10之间可以设置遮光材料或者涂层,遮光材料或涂层可以透过非可见光,例如红外光,还可以隔离可见光,以避免用户通过透明保护盖板40看到红外光源30。
结合上述实施例,应当理解,本公开的一种接近检测系统的一种具体应用可以是接近物的光学检测,当电子设备为移动通讯终端时,用户在使用移动通讯终端通话时,接近检测系统向外界发射红外线,当脸部靠近移动通讯终端的显示屏时,接近检测系统接收用户的脸部反射回的红外线判断用户脸部是否靠近显示屏。当确定用户将脸部贴近屏幕时,移动通讯终端可以将屏幕的状态设置为熄屏状态或者设置为防误触模式;当确定用户将脸部远离屏幕时,移动通讯终端可以将屏幕的状态置为点亮状态。本公开的接近检测系统还可以用于口袋防误触模式或指纹检测。
本公开提供的接近检测系统,通过在显示屏下方设置光学检测单元,光学检测单元包括多个光学检测子单元,其中一部分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物体的接近情况,一部分光学检测单元用于识别物体的生物特征信息。本公开的接近检测系统工作时仅通过启动部分光学检测子单元工作,降低接近系统的功耗,增加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感。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接近检测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设置有显示屏和位于显示屏下方的光学检测单元,光学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如图8所示,所述接近检测方法包括:
S101、检测电子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
S102、在电子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时,控制开启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并控制关闭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以对显示屏上方物体的接近情况进行检测。
具体的,电子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包括但不限于需要获取物体接近的所有状态,例如,通话状态、支付状态、熄屏状态等。检测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有利于根据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判断电子设备的接近检测。
其中,第一工作状态可以是通话状态,当检测到电子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则可控制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启动,同时关闭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实现对显示屏上方接近物的检测。本实施例的检测方法有利于降低检测功耗。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在电子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为第二工作状态时,控制开启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并控制关闭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以对显示屏上方物体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或者,
在电子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为第二工作状态时,控制开启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和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以对显示屏上方物体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
其中,第二工作状态可以是待支付状态。示例地,用户设置安全支付需要通过人脸识别,检测到电子设备处于待支付状态,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启动的同时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关闭,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采集人脸光线进行人脸识别。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用户通过设置指纹识别认证进行安全支付,当电子设备处于待支付状态时,用户手指按压显示屏,当电子设备内部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手指压力满足第一条件时,第一条件具体指的是预设的压力阈值,即就是当手指压力达到预设的压力阈值时,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开启,采集手指反射的光线进行指纹识别并认证。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200包括上述的接近检测系统100,接近检测系统100用于检测靠近或按压在显示屏上方的目标物体,控制显示屏10的点亮与熄灭、电子设备防误触模式的打开与关闭或者电子设备的指纹认证的功能。显示屏用于显示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该用户界面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材质制备。
除此之外,该电子设备200还包括微处理器201和存储器202,其中微处理器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微处理器、8核心微处理器等。微处理器2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
微处理器2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
另外,微处理器201可以集成有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GPU用于对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渲染和绘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处理器201还可以包括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202还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外围设备接口2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微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外围设备接口2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203相连。
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射频电路204、接近检测系统100、传感器205和电源206。外围设备接口203可以被用于将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微处理器201和存储器202。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外围设备接口2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微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外围设备接口2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射频电路204用于接收和发射射频(Radio Frequency,RF)信号,也称电磁信号。射频电路204通过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射频电路204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进行发送,或者,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选地,射频电路204包括天线系统、RF收发器、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编解码芯片组、用户身份模块卡等。射频电路204可以通过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来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该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城域网、各代移动通信网络(2G、3G、4G及5G)、无线局域网和/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电路204还可以包括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有关的电路。
传感器205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电子设备2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其中,传感器205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比如,传感器205可以检测到电子设备200的打开/关闭状态,还可以检测电子设备200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电子设备2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电子设备2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电子设备2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205还可以包括光学传感器,比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或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感光成像元件,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205还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和磁传感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2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电话,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移动电话,视频电话,电子书阅读器,台式PC,上网本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移动医疗设备,照相机或可穿戴设备(例如,诸如电子眼镜的头戴式设备(HMD)),电子服装,智能手表等。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1)

1.一种接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和位于所述显示屏下方的光学检测单元;
所述光学检测单元包括多个光学检测子单元,所述多个光学检测子单元包括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接收经由所述显示屏上方的物体反射形成的并穿过所述显示屏的光线,以对所述物体的接近情况进行检测;
所述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和所述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配合或者所述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接收经由所述显示屏上方的物体反射形成的并穿过所述显示屏的光线,以对所述物体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检测单元包括基板,所述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和所述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与多个所述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均匀且交错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接近检测系统处于预设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启动,所述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按照第一预设周期启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按照第二预设周期启动,所述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检测到所述物体接近的情况下启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发生故障时,所述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物体的接近情况进行检测;和/或,
当所述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发生故障时,所述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物体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接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外光源,所述红外光源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下方,且靠近所述光学检测单元,所述红外光源用于向所述显示屏方向发射红外光,以使所述显示屏上方的物体能够反射所述红外光以形成供所述光学检测单元检测的红外检测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检测单元还包括滤光膜,所述滤光膜设置于所述光学检测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红外检测光的表面上,用于屏蔽除所述红外检测光以外的干扰光。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接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检测单元包括红外光学传感器,所述红外光学传感器包括多个光电二极管形成的光感应点阵,所述光感应点阵至少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光感应点阵对应所述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所述第二部分光感应点阵对应所述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近检测系统。
10.一种接近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显示屏和位于所述显示屏下方的光学检测单元,所述光学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和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电子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
在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时,控制开启所述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并控制关闭所述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以对显示屏上方物体的接近情况进行检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近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为第二工作状态时,控制开启所述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并控制关闭所述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以对显示屏上方物体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或者,
在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控制开启所述第二光学检测子单元和所述第一光学检测子单元,以对显示屏上方物体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
CN202010744176.3A 2020-07-29 2020-07-29 接近检测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0637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4176.3A CN114063760A (zh) 2020-07-29 2020-07-29 接近检测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4176.3A CN114063760A (zh) 2020-07-29 2020-07-29 接近检测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3760A true CN114063760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26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44176.3A Pending CN114063760A (zh) 2020-07-29 2020-07-29 接近检测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376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8464A (zh) * 2015-11-26 2016-04-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390854A (zh) * 2017-06-29 2017-11-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检测开启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7808121A (zh) * 2017-09-30 2018-03-16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方法
CN110210395A (zh) * 2019-05-31 2019-09-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静脉图像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8464A (zh) * 2015-11-26 2016-04-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390854A (zh) * 2017-06-29 2017-11-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检测开启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7808121A (zh) * 2017-09-30 2018-03-16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方法
CN110210395A (zh) * 2019-05-31 2019-09-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静脉图像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4744B2 (en) Backlight module, under-scre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7254949B2 (ja) 光電指紋識別装置、端末及び指紋識別方法
TWI621996B (zh) 指紋讀取器
KR102479462B1 (ko) 플렉서블 전자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KR101796660B1 (ko) 지문 인식 기능을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운용 방법
US20200097699A1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0077506A1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
WO2020061759A1 (zh) 基于多传感器的屏下指纹采集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0870072A (zh) 包括用于阻挡多个光接收传感器之间的干扰的遮光构件的图像传感器,以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CN108021860A (zh) 用于减小指纹传感器的噪声输入的装置
CN107077554A (zh) 电子装置
CN111052135A (zh) 具有光学传感器的电子装置
CN107992736A (zh) 电子设备、显示系统及其集成控制装置、认证方法
CN110235142B (zh) 生物特征识别装置、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775538A (zh) 电子设备及生物识别方法
US2021001208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panel, photoelectric processing unit, electronic device, and processing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10097821A (zh) 屏幕模组和配置屏幕模组的电子设备
US1104218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or changing user interface when device is under water
CN107092352A (zh) 一种基于距离感应的屏幕控制方法及终端
WO2020073166A1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7203735B (zh) 一种指纹辨识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CN106790819A (zh) 电子设备
WO2020253615A1 (zh) 指纹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11319236U (zh) 指纹检测装置、背光模组、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08601069A (zh) 一种熄屏时钟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