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2647A - 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2647A
CN114062647A CN202111191356.4A CN202111191356A CN114062647A CN 114062647 A CN114062647 A CN 114062647A CN 202111191356 A CN202111191356 A CN 202111191356A CN 114062647 A CN114062647 A CN 1140626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gas
boundary point
condensate
reservo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913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62647B (zh
Inventor
陈浩
刘希良
杨冉
张超
武艺
刘海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ublication of CN114062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2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62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26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4Earth materia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方法和装置,在预设的温度条件下,通过注入氮气将驱替系统的初始地层压力提升压力至凝析气露点压力以上,然后向驱替系统中注入过量复配地层凝析气样品。对驱替系统出口连续降压,直到地层压力等于或低于气藏废弃压力,在降压过程中,获取各地层压力下的储层渗透率,地层压力大于废弃压力且小于初始地层压力,并根据储层渗透率,确定四区的压力范围,四区包括纯气区、雾状区、可动气不可动油区和可动气可动油区。确定四区的压力范围,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注气保压等方式控制地层压力处于纯气区和雾状区的压力范围,避免了在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反凝析现象的出现,提高了凝析油和凝析气的采收率。

Description

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凝析气藏反凝析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凝析气藏作为非常规油气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油气资源储量及产量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研究也已经受到重视。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烃类气体被称为凝析气藏,经采到地面后,由于温度和压力降低,反而会凝结出液态石油,这种液态的轻质油就是凝析油。
凝析气藏的开发方式分为衰竭式开发和保压开发。通过向储层中注入流体使地层压力保持在某一特定压力水平的开发方式即为保压开发。衰竭式开发是当地层压力衰竭到露点压力时,溶解在气相中的重质组分开始析出,当压力下降到最大反凝析压力时,析出的液量达到最大。衰竭开发方式中,当地层压力衰竭至露点压力下后会出现反凝析现象,该现象会导致凝析油析出并吸附滞留在储层孔隙孔道中,将对储层渗透性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使得凝析油采收率大大降低,尤其是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度和渗透率低、表面大、毛管压力高,其储层渗透性更易受到反凝析伤害的影响。
保压开发时凝析油的采收率通常较高,但是开发成本也相对较高,对凝析油含量高低、油气储量大小从及储层渗透性和连通性主要因素也有要求。采用衰竭开发方式来开发凝析气藏时,由于目前缺乏针对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在开发过程中反凝析现象出现的解除方法,那么如何避免反凝析现象的出现,是此类气藏高效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方法和装置,解决了在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无法避免反凝析现象出现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方法,包括: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通过注入氮气将驱替系统的初始地层压力提升压力至凝析气露点压力以上;
向所述驱替系统中注入过量复配地层凝析气样品;
对所述驱替系统出口连续降压,直到地层压力等于或低于气藏废弃压力;
获取不同地层压力下的储层渗透率,所述地层压力大于所述废弃压力且小于所述初始地层压力;
根据所述储层渗透率,确定四区的压力范围,所述四区包括纯气区、雾状区、可动气不可动油区和可动气可动油区。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储层渗透率,确定所述四区的压力范围,包括:
计算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所述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为所述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初始储层渗透率与不同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差值和所述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初始储层渗透率的比值;
根据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确定所述四区的压力范围。
可选的,所述根据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确定所述四区的压力范围,包括:
确定各所述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中与第一阈值差值最小的储层渗透率对应的所述地层压力为所述纯气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的第一交界点,所述纯气区的压力范围为所述初始地层压力到第一交界点的压力区间,其中初始地层压力大于第一交界点;
确定各所述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中与第二阈值差值最小的储层渗透率对应的所述地层压力为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第二交界点,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为所述第一交界点到所述第二交界点的压力区间,所述第一交界点大于所述第二交界点;
确定各所述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中与第三阈值差值最小的储层渗透率对应的所述地层压力为所述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第三交界点,所述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为所述第二交界点到所述第三交界点的压力区间,所述第二交界点大于所述第三交界点;
确定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为所述第三交界点到所述气藏废弃压力的压力区间,所述第三交界点大于所述气藏废弃压力;
其中,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且第二阈值小于第三阈值。
可选的,根据所述储层渗透率,确定四区压力的范围之后,还包括:
根据以下参数中至少一种方式,修正所述四区的压力范围: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的实验出口端的实验现象、阶段产气量和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其中,当通过多种参数修正所述四区的压力范围时,所述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用于最后一步修正,所述井流物为所述凝析气和所述凝析油的混合物。
可选的,根据所述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的实验出口端的实验现象,修正所述四区的压力范围,包括:
当所述出口端首次出现气泡时,确定此时对应的所述地层压力为所述纯气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的第四交界点,根据所述第四交界点修正所述纯气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当所述出口端出现气泡之后,且所述出口端仅能收集到凝析气时,确定此时对应的所述地层压力为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第五交界点,根据所述第五交界点修正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当所述出口端同时出现凝析气和凝析油时,确定此时对应的所述地层压力为所述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第六交界点,根据所述第六交界点修正所述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可选的,根据所述阶段产气量,修正所述四区的压力范围,包括:
确定所述阶段产气量无变化的压力区间为所述纯气区的压力范围;
确定所述阶段产气量逐步提高的压力区间为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
可选的,根据所述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修正所述四区的压力范围,包括:
通过色谱分析仪对所述各地层压力下的所述凝析气和凝析油进行组分色谱检测,得到气相组分和液相组分,所述各地层压力大于所述废弃压力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初始地层压力;
对所述气相组分和所述液相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各地层压力下的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并将所述所有组分的含量与所述初始地层压力的所述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进行差值计算;
将各所述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与所述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的差值之和与第四阈值的差值最小的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对应的所述地层压力,确定为第七交界点,根据第七交界点修正所述纯气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将各所述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与所述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的差值之和与第五阈值的差值最小的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对应的所述地层压力,确定为第八交界点,根据所述第八交界点修正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将各所述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与所述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的差值之和与第六阈值的差值最小的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对应的所述地层压力,确定为第九交界点,根据第九交界点修正所述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气相组分和所述液相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不同的所述地层压力下的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包括:
计算液相组分内每个组分的含量与所述液相在所述井流物的占比的乘积,得到第一乘积;
计算气相组分内所述组分的含量与所述气相在所述井流物的占比的乘积,得到第二乘积;
将第一乘积加上第二乘积,得到所述井流物的所述组分的含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装置,包括:
升压模块:用于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通过注入氮气将驱替系统的初始地层压力提升压力至凝析气露点压力以上;
注入模块:用于向所述驱替系统中注入过量复配地层凝析气样品;
降压模块:用于对所述驱替系统出口连续降压,直到地层压力等于或低于气藏废弃压力;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不同地层压力下的储层渗透率,所述地层压力大于所述废弃压力且小于所述初始地层压力;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储层渗透率,确定四区的压力范围,所述四区包括纯气区、雾状区、可动气不可动油区和可动气可动油区。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计算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所述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为所述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初始储层渗透率与不同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差值和所述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初始储层渗透率的比值,所述初始地层压力大于所述露点压力;
根据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确定所述四区的压力范围。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方法和装置,在预设的温度条件下,通过注入氮气将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的驱替系统的初始地层压力提升至凝析气露点压力以上,然后向驱替系统中注入过量的复配地层凝析气样品,然后对驱替系统出口连续降压,直至地层压力等于或者低于气藏废弃压力,在降压过程中,获取不同地层压力下的储层渗透率,其中,地层压力大于废弃压力且小于初始地层压力。根据获取到的储层渗透率,确定四区的压力范围,该四区包括纯气区、雾状区、可动气不可动油区和可动气可动油区。确定四区的压力范围,可以为凝析气藏开发现场提供重要参考,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注气等补充地层能量的方式控制地层压力处于纯气区和雾状区的压力范围内,避免了在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反凝析现象的出现,提高了凝析油和凝析气的采收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各个部件的连接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存渗透率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根据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确定四区的压力范围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四区的压力范围修正方法。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根据实验现象对实施例一中的四区的压力范围修正后的结果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各地层压力对应的阶段产气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根据阶段产气量对图6的四区的压力范围修正后的结果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根据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对图8的四区的压力范围修正后的结果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采用衰竭开发方式来开发凝析气藏时,反凝析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反凝析现象的出现会使得凝析油和凝析气的采收率大大降低。目前缺乏针对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在开发过程中反凝析现象出现的解决方法。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方法和装置。根据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模拟致密砂岩凝析气藏的衰竭方式开发过程,获取到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根据该渗透率确定了纯气区、雾状区、可动气不可动油区和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即确定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分布范围,为凝析气藏开发现场提供重要参考,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注气保压等补充地层能量的方式控制地层压力处于纯气区和雾状区的压力范围内,避免了在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反凝析现象的出现,提高了凝析油和凝析气的采收率。
下面对本申请所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
凝析气藏:是指在地下深处较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烃类气体,采到地面后,由于温度和压力降低,反而会凝结出部分液态石油,这种含有一定数量凝析油的气藏称为凝析气藏。
反凝析现象:是指在凝析气藏衰竭开发过程中,当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后,气相中的重质部分以凝析油的形式析出,使得已经致密的储层变得更加堵塞,造成储层渗透率降低的现象,会出现单井产能不断降低,甚至出现不产油不产气的情况。
渗透率:是指在一定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是表征土或岩石本身传导液体能力的参数,渗透率单位是长度的平方,即与面积的单位相同,但通常称之为达西(D),常用的单位为毫达西(mD)。
露点压力:是指气相烃类增压过程中保持单一气相的最高压力,露点是某一烃类系统的一个特征状态,在该状态下,若压力、温度有无限小量的变化,液相就会以微滴的形态从气相中分离出来,处于露点下的流体压力称为露点压力。
废弃压力:又称为枯竭压力,是指凝析气藏在衰竭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所能达到的最低的压力。
纯气区:为气相流动区,可以理解为凝析气流动区,纯气区压力范围的地层压力均高于露点压力。
雾状区:气液两相在雾状区共存,凝析油析出之初呈雾状的临界状态,雾状区压力范围的地层压力也高于露点压力,但是范围较小。由于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就会出现反凝析现象,所以在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至少将地层压力控制在雾状区的压力范围内,才可以避免反凝析现象的出现。
可动气不可动油区:凝析油析出并开始想储层底部聚集,没有达到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形成无法流动的反凝析油,可动气不可动油区压力范围的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
可动气可动油区:当地层压力处于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内时,此时凝析油析出的油滴继续增多,在储层底部形成油堆,达到临界流动饱和度,凝析油开始流动,形成气液两相同流的现象,可动气可动油区压力范围的地层压力明显小于露点压力,并且该压力范围区域的地层压力低于可动气不可动油区压力范围的地层压力。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装置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预设的温度条件下,通过注入氮气将驱替系统的初始地层压力提升压力至凝析气露点压力以上。
由于实验装置处于大气压力下,压力较低,为了使得复配地层凝析气样品可以在驱替系统里保持地层凝析气的状态(可以理解为该状态下气体和液体共存),需要将驱替系统内的压力提升至露点压力以上,才能将提前配置好的复配地层凝析气样品注入到驱替系统中。
在将驱替系统的初始地层压力提升至凝析气露点压力以上之前,需要将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的部件按照如图2所示的连接方式连接,并清洗实验设备,检查各个仪器部件的密封性,上述驱替系统为图2中的装置1,也可以称为岩心夹持器。并且,需要提前取得某凝析气藏储层岩心,将凝析储层岩放入岩心夹持器1中,将岩心夹持器1的空气抽干,形成真空。然后将烤箱13的温度提高至气藏地层温度139℃,需要加热10个小时,就可以通过注入泵12将氮气注入干气中间容器3中,最后氮气加入到岩心夹持器1中,通过观察入口压力表5的值,使得岩心夹持器1中的初始地层压力提升压至凝析气露点压力以上,由于岩心致密存在提压延误,初始地层压力达到一定的值后,在一定的时间后,例如24小时后,岩心出口端的压力才提升与初始地层压力一致,示例性的,实验中初始地层压力为40Mpa,露点压力为34Mpa。
同时,为了说明本申请的实验装置接近于实际凝析气藏的开采现场,实验人员通过注入泵12向地层水中间容器2注入饱和地层水,使得岩心夹持器1中加入饱和地层水,气/液体积计量仪11测量加入的饱和地层水的体积为V1=45.65ml后,数据分析仪10进行记录,然后在氮气注入岩心夹持器1中时,驱替地层水直至岩心出口端地层水产出,气/液体积计量仪11测量产出的地层水的体积为V2=25.11ml后,数据记录仪10进行记录,再根据以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束缚水饱和度:
Figure BDA0003301324650000091
其中,Swi为束缚饱和度,V1=为加入岩心夹持器1中的饱和地层水体积,V2为岩心出口端产出地层水的体积。计算得到Swi的值为45%,说明本申请的实验装置模拟凝析气藏的开采情况接近于实际凝析气藏的开采现场,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原理可靠。
需要模拟凝析气藏的开采现场,驱替系统中的致密岩心就需要存在过量的凝析气样品。
S102、向驱替系统中注入过量复配地层凝析气样品。
实验人员通过注入泵12向凝析气中间容器4注入过量的复配地层凝析气样品,使得复配地层凝析气样品注入到岩心夹持器1中。需要说明的是,注入过量的复配地层凝析气样品,是为了将上述步骤中注入的氮气驱除,使得岩心夹持器1中只存在复配地层凝析气样品。
当实验条件都具备后,开始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模拟实验。
S103、对驱替系统出口连续降压,直到地层压力等于或低于气藏废弃压力。
通过观察回压泵9的值,使用回压泵7按照预设的速度降低岩心夹持器1的岩心出口端的压力,例如,按照2MPa/h的速度降低岩心夹持器1的岩心出口端的压力,实验过程中,数据记录仪10对各个地层压力以及对应的气体流速进行记录,气体流速和地层压力的数值用于储层渗透率的计算。
S104、获取不同地层压力下的储层渗透率,地层压力大于废弃压力且小于初始地层压力。
示例性的,根据以下储层渗透率计算公式计算各个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
Figure BDA0003301324650000092
其中,K为储层渗透率,Q是气体流速,P0是大气压力,μ是气体粘度,L是岩心长度,S是岩心横截面积,P1是岩心入口端压力,P为地层压力(即为岩心出口端压力)。并且,大气压力P0,气体粘度μ,岩心长度L,岩心横截面积S和岩心入口端压力P1都是在衰竭实验开始之前已知的。
S105、根据储层渗透率,确定四区的压力范围,四区包括纯气区、雾状区、可动气不可动油区和可动气可动油区。
计算得到各个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存渗透率后,可以计算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存渗透率相对于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初始储存渗透率的变化率,也就是说计算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存渗透率相对于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初始储存渗透率的下降幅度。该变化率是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初始储层渗透率与不同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差值和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初始储层渗透率的比值,例如,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为0.09mD,某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为0.068,则该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相对于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初始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为(0.09-0.068)/0.09,即为24%。
示例性的,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各地层压力(39.64、36.41、33.23、28.76、25.59、21.42、17.83、14.63和11.81,单位为Mpa)对应的储存渗透率(0.09、0.089、0.088、0.081、0.068、0.057、0.046、0.038和0.035,单位为mD),根据九组数据做成地层压力与储层渗透率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由于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初始地层压力设定为40Mpa,但是在实验中实际是39.64Mpa,通过公式(2)计算得到其对应的初始储存渗透率为0.09。可以理解,在实验中,并不是针对每一个地层压力都计算其对应的储存渗透率,地层压力每下降平均1Mpa,才会计算该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存渗透率。
然后,再根据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确定四区的压力范围,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确定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中与第一阈值差值最小的储层渗透率对应的地层压力为纯气区的压力范围与雾状区的压力范围的第一交界点,纯气区的压力范围为初始地层压力到第一交界点的压力区间,其中初始地层压力大于第一交界点。
确定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中与第二阈值差值最小的储层渗透率对应的地层压力为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与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第二交界点,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为第一交界点到第二交界点的压力区间,第一交界点大于第二交界点。
确定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中与第三阈值差值最小的储层渗透率对应的地层压力为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与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第三交界点,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为第二交界点到第三交界点的压力区间,第二交界点大于第三交界点。
确定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为第三交界点到气藏废弃压力的压力区间,第三交界点大于气藏废弃压力。
其中,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且第二阈值小于第三阈值。示例性的,第一阈值可以为2%,第二阈值可以为10%,第三阈值可以为40%,由于实验存在一定的误差,本实施例对该数值不做限定,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也可以为与上述数值相近的数值。本实施例根据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确定四区的压力范围可以参考图4。
本实施例中,在预设的温度条件下,通过注入氮气将驱替系统的初始地层压力提升压力至凝析气露点压力以上,然后向驱替系统中注入过量复配地层凝析气样品,模拟凝析气藏在初始地层压力的实际情况,然后进行模拟凝析气藏衰竭开发,对驱替系统出口连续降压,直到地层压力等于或低于气藏废弃压力。在降压过程中,获取不同地层压力下的储层渗透率,地层压力大于废弃压力且小于初始地层压力,并根据储层渗透率,可以确定四区的压力范围,四区包括纯气区、雾状区、可动气不可动油区和可动气可动油区。确定了四区的压力范围后,即可在凝析气藏开发现场提供重要参考,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注气保压等补充地层能量的方式控制地层压力处于纯气区和雾状区的压力范围内,避免了在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反凝析现象的出现,提高了凝析油和凝析气的采收率。
为了使得上述实施例中得到的四区的压力范围更加准确,还可以对上诉四区的压力范围进行修正,下面对四区的压力范围的修正进行说明。
根据储层渗透率,确定四区压力的范围之后,可以根据以下参数中至少一种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的实验出口端的实验现象、阶段产气量和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其中,当通过多种参数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时,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用于最后一步修正,井流物为凝析气和凝析油的混合物。
也就是说,本申请在实施例一的四区的压力范围的基础上修正该四区的压力范围时,可以只选择一种参数,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也可以选择多种参数,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具体有以下几种的实现方式:
一、根据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的实验出口端的实验现象来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
二、根据阶段产气量来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
三、根据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来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
四、先根据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的实验出口端的实验现象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后,再根据阶段产气量来进一步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
五、先根据阶段产气量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后,再根据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的实验出口端的实验现象来进一步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
六、先根据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的实验出口端的实验现象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后,再根据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进一步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
七、先根据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后,再根据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进一步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
八、先根据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的实验出口端的实验现象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后,再根据阶段产气量进一步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最后根据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
九、先根据阶段产气量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后,再根据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的实验出口端的实验现象进一步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最后根据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
参考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四区的压力范围修正方法,本实施例在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以上述第八种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的实现方式为例进行说明,即分别使用三种参数对实施例一中的四区的压力范围进行修正,该方法可以由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装置执行。
S201、根据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的实验出口端的实验现象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
首先,实验人员分别记录实验出口端首次出现气泡、仅能收集到凝析气和同时出现凝析气和凝析油对应的地层压力。
然后,根据记录的实验现象对应的地层压力,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具体修正方法如下:
当实验出口端(即岩心出口端)首次出现气泡时,确定此时对应的地层压力为纯气区与雾状区的第四交界点,根据第四交界点修正纯气区与雾状区的交界点。
当岩心出口端出现气泡之后,且出口端仅能收集到凝析气时,确定此时对应的地层压力为雾状区与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第五交界点,根据第五交界点修正雾状区与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交界点。
当实验出口端同时出现凝析气和凝析油时,确定此时对应的地层压力为可动气不可动油区与可动气可动油区的第六交界点,根据第六交界点修正可动气不可动油区与可动气可动油区的交界点。
可以理解,根据实验现象修正的四区的压力范围可以为:将第一交界点修正为第四交界点,或者,对第四交接点进行微小的调整后,将第一交界点修正为调整后的第四交界点,或者,将第一交界点修正为第一交界点和第四交界点的中心点,这里只是举例说明,本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同理,可以采用上述方式根据第五交界点修正第二交界点,根据第六交界点修正第三交界点。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根据实验现象在实施例一中确定的四区的压力范围的基础上修正后的结果可以参考图6。
S202、根据阶段产气量进一步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
根据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的实验出口端的实验现象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之后,根据阶段产气量进一步修正由步骤S201得到的四区的压力范围,具体修正方法如下:
首先,获取各地层压力对应的阶段产气量,示例性的,获取到的各地层压力对应的阶段产气量可以参考图7。
然后,随着地层压力的降低,将阶段产气量无明显变化的压力区间修正为纯气区的压力范围,将阶段产气量逐步提高的压力区间修正为雾状区的压力范围,示例性的,根据阶段产气量在步骤S201得到的四区的压力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后的结果可以参考图8。
可以理解,由图8可知,可动气不可动油区和可动气可动油区的阶段产气量都在逐渐下降,所以根据阶段产气量来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实际上只能修正纯气区的压力范围、雾状区的压力范围和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即只能将上述第四交界点和第五交界点进行修正。
S203、根据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最后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
根据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的实验出口端的实验现象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再根据阶段产气量进一步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之后,根据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再进一步的修正由步骤S202得到的四区的压力范围,具体修正方法如下:
首先,通过色谱分析仪对各地层压力下的凝析气和凝析油进行组分色谱检测,得到气相组分和液相组分。
其次,对气相组分和液相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不同的各地层压力下的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并将所有组分的含量与露点压力之上的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进行差值计算。
对气相组分和液相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具体如下:
第一步:计算液相组分内每个组分的含量与液相在井流物的占比的乘积,得到第一乘积。
第二步:计算气相组分内组分的含量与气相在井流物的占比的乘积,得到第二乘积。
第三步:将第一乘积加上第二乘积,得到井流物的组分的含量。
示例性的,为了方便计算,以井流物中只含有C5和C9组分为例,当液相占井流物的比例为70%,气相占井流物的比例为30%,C5占气相组分的比例为50%,C9占气相组分的比例为50%,C5占液相组分的比例为40%,C9占液相组分的比例为60%,则井流物中的C5组分为C5占液相组分的比例乘以液相占井流物的比例,加上C5占气相组分的比例乘以气相占井流物的比例,即40%×70%+50%×30%,即井流物中的C5组分含量为43%,同样的,井流物中的C9组分为60%×70%+50%×30%,即井流物中的C9组分含量为57%。
得到不同的各地层压力下的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后,将所有组分的含量与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进行差值计算,例如,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的C5组分含量为40%,则C9的组分含量60%,则井流物中的C5组分与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的C5组分的差值为3%(43%-40%),井流物中的C9组分与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的C9组分的差值为3%(60%-57%),然后计算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与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的差值之和为6%(即3%+3%)。
当然,井流物的组分不止是C5和C9,具体的组分含量为CO2+N2、C1、C2-C4、C5-C9、C10+,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与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的差值之和,方法与上述类似。
最后,根据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与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的差值之和,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
将各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与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的差值之和与第四阈值的差值最小的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对应的地层压力,确定为第七交界点,根据第七交界点修正纯气区的压力范围与雾状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将各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与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的差值之和与第五阈值的差值最小的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对应的地层压力,确定为第八交界点,根据第八交界点修正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与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将各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与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的差值之和与第六阈值的差值最小的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对应的地层压力,确定为第九交界点,根据第九交界点修正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与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示例性的,第四阈值可以为2%,第五阈值可以为6%,第六阈值可以为8%,由于实验存在一定的误差,本实施例对该数值不做限定,第四阈值、第五阈值和第六阈值也可以为与上述数值相近的数值。以上述例子中的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与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的差值之和为6%为例,6%与第五阈值(6%)的差值最小,则将该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对应的地层压力确定为第八交界点,将该第八交界点修正为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与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可以理解,根据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修正的四区的压力范围可以为:将步骤S202中修正后的第四交界点修正为第七交界点,或者,对第七交界点进行微小的调整后,将步骤S202中修正后的第四交界点修正为调整后的第七交界点,这里只是举例说明,本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同理,可以采用上述方式根据第八交界点修正步骤S202中修正后的第五交界点,根据第九交界点修正步骤S201第三交界点。即最终得到的四区的压力范围中纯气区的压力范围与雾状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为第七交界点,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与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为第八交界点,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与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为第九交界点。
示例性的,根据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在步骤S202得到的四区的压力范围的基础上修正得到的最终的结果可以参考图9。
本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一确定的四区压力的基础上,先根据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的实验出口端的实验现象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然后根据阶段产气量进一步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最后根据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修正得到最终的四区的压力范围,结合了实验现象、阶段产气量和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对根据储层渗透率得到的四区的压力范围进行修正,最后得到准确的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为凝析气藏开发现场提供重要参考,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注气保压等补充地层能量的方式控制地层压力处于纯气区和雾状区的压力范围内,避免了在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反凝析现象的出现,提高了凝析油和凝析气的采收率。
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100包括升压模块11、注入模块12、降压模块13、获取模块14和确定模块15。
升压模块11,用于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通过注入氮气将驱替系统的初始地层压力提升压力至凝析气露点压力以上。
注入模块12,用于向驱替系统中注入过量复配地层凝析气样品。
降压模块13,用于对驱替系统出口连续降压,直到地层压力等于或低于气藏废弃压力。
获取模块14,用于获取不同地层压力下的储层渗透率,地层压力大于废弃压力且小于初始地层压力。
确定模块15,用于根据储层渗透率,确定四区的压力范围,四区包括纯气区、雾状区、可动气不可动油区和可动气可动油区。
可选的,确定模块15具体用于:计算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为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初始储层渗透率与不同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差值和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初始储层渗透率的比值,初始地层压力大于露点压力。
根据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确定四区的压力范围。
可选的,确定模块15还用于:
根据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确定四区的压力范围,包括:
确定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中与第一阈值差值最小的储层渗透率对应的地层压力为纯气区的压力范围与雾状区的压力范围的第一交界点,纯气区的压力范围为初始地层压力到第一交界点的压力区间,其中初始地层压力大于第一交界点。
确定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中与第二阈值差值最小的储层渗透率对应的地层压力为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与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第二交界点,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为第一交界点到第二交界点的压力区间,第一交界点大于第二交界点。
确定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中与第三阈值差值最小的储层渗透率对应的地层压力为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与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第三交界点,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为第二交界点到第三交界点的压力区间,第二交界点大于第三交界点。
确定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为第三交界点到气藏废弃压力的压力区间,第三交界点大于气藏废弃压力。
其中,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且第二阈值小于第三阈值。
可选的,根据储层渗透率,确定四区压力的范围之后,还包括:
根据以下参数中至少一种方式,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的实验出口端的实验现象、阶段产气量和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其中,当通过多种参数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时,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用于最后一步修正,井流物为凝析气和凝析油的混合物。
可选的,根据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的实验出口端的实验现象,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包括:
当出口端首次出现气泡时,确定此时对应的地层压力为纯气区的压力范围与雾状区的压力范围的第四交界点,根据第四交界点修正纯气区的压力范围与雾状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当出口端出现气泡之后,且出口端仅能收集到凝析气时,确定此时对应的地层压力为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与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第五交界点,根据第五交界点修正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与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当出口端同时出现凝析气和凝析油时,确定此时对应的地层压力为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与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第六交界点,根据第六交界点修正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与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可选的,根据阶段产气量,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包括:
确定阶段产气量无变化的压力区间为纯气区的压力范围。
确定阶段产气量逐步提高的压力区间为雾状区的压力范围。
可选的,根据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修正四区的压力范围,包括:
通过色谱分析仪对各地层压力下的凝析气和凝析油进行组分色谱检测,得到气相组分和液相组分。
对气相组分和液相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地层压力下的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并将所有组分的含量与初始地层压力的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进行差值计算。
将各地层压力中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与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的差值之和与第四阈值的差值最小的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对应的地层压力,确定为第七交界点,根据第七交界点修正纯气区的压力范围与雾状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将各地层压力中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与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的差值之和与第五阈值的差值最小的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对应的地层压力,确定为第八交界点,根据第八交界点修正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与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将各地层压力中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与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的差值之和与第六阈值的差值最小的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对应的地层压力,确定为第九交界点,根据第九交界点修正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与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可选的,对气相组分和液相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地层压力下的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包括:
计算液相组分内每个组分的含量与液相在井流物的占比的乘积,得到第一乘积。
计算气相组分内组分的含量与气相在井流物的占比的乘积,得到第二乘积。
将第一乘积加上第二乘积,得到井流物的组分的含量。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用于执行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中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预设的温度条件下,通过注入氮气将驱替系统的初始地层压力提升压力至凝析气露点压力以上;
向所述驱替系统中注入过量复配地层凝析气样品;
对所述驱替系统出口连续降压,直到地层压力等于或低于气藏废弃压力;
获取不同地层压力下的储层渗透率,所述地层压力大于所述废弃压力且小于所述初始地层压力;
根据所述储层渗透率,确定四区的压力范围,所述四区包括纯气区、雾状区、可动气不可动油区和可动气可动油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储层渗透率,确定所述四区的压力范围,包括:
计算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所述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为所述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初始储层渗透率与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差值和所述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初始储层渗透率的比值;
根据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确定所述四区的压力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确定所述四区的压力范围,包括:
确定各所述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中与第一阈值差值最小的储层渗透率对应的所述地层压力为所述纯气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的第一交界点,所述纯气区的压力范围为所述初始地层压力到第一交界点的压力区间,其中所述初始地层压力大于所述第一交界点;
确定各所述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中与第二阈值差值最小的储层渗透率对应的所述地层压力为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第二交界点,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为所述第一交界点到所述第二交界点的压力区间,所述第一交界点大于所述第二交界点;
确定各所述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中与第三阈值差值最小的储层渗透率对应的所述地层压力为所述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第三交界点,所述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为所述第二交界点到所述第三交界点的压力区间,所述第二交界点大于所述第三交界点;
确定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为所述第三交界点到所述气藏废弃压力的压力区间,所述第三交界点大于所述气藏废弃压力;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储层渗透率,确定四区压力的范围之后,还包括:
根据以下参数中至少一种方式,修正所述四区的压力范围: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的实验出口端的实验现象、阶段产气量和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其中,当通过多种参数修正所述四区的压力范围时,所述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用于最后一步修正,所述井流物为所述凝析气和所述凝析油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岩心衰竭实验测试装置的实验出口端的实验现象,修正所述四区的压力范围,包括:
当所述出口端首次出现气泡时,确定此时对应的所述地层压力为所述纯气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的第四交界点,根据所述第四交界点修正所述纯气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当所述出口端出现气泡之后,且所述出口端仅能收集到凝析气时,确定此时对应的所述地层压力为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第五交界点,根据所述第五交界点修正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当所述出口端同时出现凝析气和凝析油时,确定此时对应的所述地层压力为所述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第六交界点,根据所述第六交界点修正所述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阶段产气量,修正所述四区的压力范围,包括:
确定所述阶段产气量无变化的压力区间为所述纯气区的压力范围;
确定所述阶段产气量逐步提高的压力区间为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分析,修正所述四区的压力范围,包括:
通过色谱分析仪对所述各地层压力下的所述凝析气和所述凝析油进行组分色谱检测,得到气相组分和液相组分;
对所述气相组分和所述液相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各地层压力下的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并将各所述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与所述初始地层压力的所述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进行差值计算;
将各所述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与所述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的差值之和与第四阈值的差值最小的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对应的所述地层压力,确定为第七交界点,根据所述第七交界点修正所述纯气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将各所述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与所述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的差值之和与第五阈值的差值最小的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对应的所述地层压力,确定为第八交界点,根据所述第八交界点修正所述雾状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将各所述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与所述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凝析气所有组分的含量的差值之和与第六阈值的差值最小的井流物的组分含量对应的所述地层压力,确定为第九交界点,根据第九交界点修正所述可动气不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与所述可动气可动油区的压力范围的交界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气相组分和所述液相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各地层压力下的井流物的所有组分的含量,包括:
计算所述液相组分内每个组分的含量与所述液相在所述井流物的占比的乘积,得到第一乘积;
计算所述气相组分内所述组分的含量与所述气相在所述井流物的占比的乘积,得到第二乘积;
将所述第一乘积加上所述第二乘积,得到所述井流物的所述组分的含量。
9.一种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压模块:用于在预设的温度条件下,通过注入氮气将驱替系统的初始地层压力提升压至凝析气露点压力以上;
注入模块:用于向所述驱替系统中注入过量复配地层凝析气样品;
降压模块:用于对所述驱替系统出口连续降压,直到地层压力等于或低于气藏废弃压力;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不同地层压力下的储层渗透率,所述地层压力大于所述废弃压力且小于所述初始地层压力;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储层渗透率,确定四区的压力范围,所述四区包括纯气区、雾状区、可动气不可动油区和可动气可动油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计算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所述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为所述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初始储层渗透率与不同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差值和所述初始地层压力对应的初始储层渗透率的比值,所述初始地层压力大于所述露点压力;
根据各地层压力对应的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率,确定所述四区的压力范围。
CN202111191356.4A 2021-06-07 2021-10-13 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40626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4351 2021-06-07
CN2021106343518 2021-06-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2647A true CN114062647A (zh) 2022-02-18
CN114062647B CN114062647B (zh) 2022-07-26

Family

ID=80234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91356.4A Active CN114062647B (zh) 2021-06-07 2021-10-13 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264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50491A (zh) * 2024-02-29 2024-05-1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确定凝析气藏雾状流压力区间的装置和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6371A (zh) * 2016-12-12 2017-04-26 西南石油大学 饱和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近井区反凝析伤害实验评价方法
CN108595875A (zh) * 2018-05-08 2018-09-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边水凝析气藏见水时间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U2020101365A4 (en) * 2019-08-06 2020-08-20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overburden of injected gas in cyclic gas injection development of condensate gas reservoi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6371A (zh) * 2016-12-12 2017-04-26 西南石油大学 饱和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近井区反凝析伤害实验评价方法
CN108595875A (zh) * 2018-05-08 2018-09-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边水凝析气藏见水时间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U2020101365A4 (en) * 2019-08-06 2020-08-20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overburden of injected gas in cyclic gas injection development of condensate gas reservoir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强汉等: "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伤害评价及解除方法",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
杨雪: "注CO_2解堵后注干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以中原油田某区块凝析气藏为例",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50491A (zh) * 2024-02-29 2024-05-1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确定凝析气藏雾状流压力区间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2647B (zh) 2022-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ing et al. Oil recovery from a CO2 injection in heterogeneous reservoirs: The influence of permeability heterogeneity, CO2-oil miscibility and injection pattern
US108453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capillary pressure and foam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US802496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valuating flow parameters and electric parameters of porous medium
CN105547961B (zh) 衰竭式开发砂岩凝析气藏储层中反凝析油饱和度确定方法
US1070506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 flow property of a fluid in a porous medium
US10633969B2 (en) Dynamic in-situ measurement of reservoir wettability
CN106884635A (zh) 一种低、特低渗透油藏co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测定方法
US11408811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residual fluid saturation of a subsurface formation
CN104330344A (zh) 岩心气水两相渗流动态测试方法与装置
Iraji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CO2 huff and puff in a matrix-fracture system
CN109357986B (zh) 高含水储层长岩心堵调全过程相渗曲线的测定方法
CN107725046A (zh) 一种评价油藏注水过程中毛管力的设备和方法
CN114062647B (zh) 确定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四区的压力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EP3006538A1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co2 injectivity by reducing irreducible water saturation around wellbore in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layer
Pe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essure control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waterflooding potentials in a heavy oil-methane system
CN111255444B (zh) 一种地层油气相对渗透率测定方法
CN115791565B (zh) 测量致密气藏岩心渗透率的实验方法
Jeong et al. Analysis of CO 2 and brine relative permeability of in-situ core samples with employing double separator
CN108717036B (zh) 一种油藏注水过程中动态相渗曲线的实验评价方法
CN114755149A (zh) 评价含水饱和度及矿化度对混相压力影响的装置及方法
CN114397228A (zh) 一种评价驱油用聚合物在地层长期运移性能的方法
Sohrabi et al. Performance of near-miscible gas and swag injection in a mixed-wet core
Thomas et al. A comparison of primary depletion and GCEOR in the montney formation: Volatile oil and rich gas condensate
CN116559052B (zh) 一种二氧化碳—地层水两相渗流特征实验装置及方法
DK181152B1 (en) A method for subjecting at least one sample to a dynamic liquid CO2 or a supercritical CO2 environment and a test system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