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47840A - 屏幕刷新定位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屏幕刷新定位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47840A
CN114047840A CN202111327218.4A CN202111327218A CN114047840A CN 114047840 A CN114047840 A CN 114047840A CN 202111327218 A CN202111327218 A CN 202111327218A CN 114047840 A CN114047840 A CN 114047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bead
touch
refreshing
binary number
strate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272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朝
朱卫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um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u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um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u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272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478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47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78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2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xchanging data with external devices, e.g. smart pens, via the digitiser sensing hard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屏幕刷新定位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屏幕刷新定位方法,包括获取触控位置信息;触控位置信息为触控对象基于刷新策略显示的灯珠数据经触控笔采集得到;刷新策略包含用于指示触控对象的当前刷新内容为灯珠位置的驱动指令;灯珠数据包括用于表达灯珠位置的灯珠灰度;解析触控位置信息,确定触控笔的当前触点位置。本申请利用触控对象的灰度刷新传递灯珠位置,进而能够在较短时间范围内,刷新出灯珠的准确坐标,占用的延时极短。

Description

屏幕刷新定位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控交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屏幕刷新定位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动辄上百寸的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来说,要实现触控,目前其最低成本的实现方式是利用红外触摸边框。包括红外触摸边框和触控笔,其方式是利用屏幕边沿安置一系列的红外探头,探头会照射到触控笔笔尖,产生反光。通过对不同探头的反射光的检测,计算出当前落点的准确坐标。然而红外触摸边框的方式,当发出的光线受遮挡,触控功能就会丧失,另外屏幕边沿位置的触控灵敏度较低。架设在屏幕边沿部分的探头位置也难以忽略,屏幕边沿的大黑边无法避免。
而其他的显示屏触控方案,包括电容式、向量压力传感式、表面声波式、金属网格式、压敏电阻式和红外式等,普遍受限于成本和全尺寸控制的矛盾,难以在较低成本的情况下,以较低的延迟实现全尺寸的触屏控制。即在实现过程中,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的触控方式,存在延时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延迟的屏幕刷新定位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刷新定位方法,包括:
获取触控位置信息;触控位置信息为触控对象基于刷新策略显示的灯珠数据经触控笔采集得到;刷新策略包含用于指示触控对象的当前刷新内容为灯珠位置的驱动指令;灯珠数据包括用于表达灯珠位置的灯珠灰度;
解析触控位置信息,确定触控笔的当前触点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珠位置包括灯珠精确位置;
解析触控位置信息,确定触控笔的当前触点位置的步骤,包括:
获取灯珠灰度对应的灰度级数,识别出灯珠灰度对应的灰度级数于驱动指令中所对应的二进制数;
采用相应的解析策略处理二进制数得到灯珠精确位置,并将灯珠精确位置确定为当前触点位置;解析策略包括高低位解码策略与奇偶位解码策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珠精确位置包括灯珠坐标;二进制数为16位二进制数;在解析策略为高低位解码策略的情况下:
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高位字节得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低位字节得到;
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低位字节得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高位字节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珠精确位置包括灯珠坐标;二进制数为16位二进制数;在解析策略为奇偶位解码策略的情况下:
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偶数位得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奇数位得到;
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奇数位得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偶数位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刷新策略还包含基于前一次刷新内容所确认的当前显示区域;前一次刷新内容包括灯珠粗略位置;
在采用相应的解析策略处理二进制数得到灯珠精确位置,并将灯珠精确位置确定为当前触点位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获取触控对象于当前显示区域中的预显示内容,检测预显示内容中预设数量的帧的灰度,并获取预设数量的帧的灰度所对应的灰度级数;
比较预设数量的帧的灰度所对应的灰度级数与灯珠灰度对应的灰度级数,并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采用高低位解码策略或奇偶位解码策略作为解析策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解析触控位置信息,确定触控笔的当前触点位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若检测到灯珠数据中存在换帧标记、且换帧标记满足换帧条件,则确认触控对象在触控笔的本次触控采集时刻已完成换帧;
根据换帧标记确定灯珠数据的刷新时序,并基于刷新时序确定出灯珠数据中的灯珠灰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灯珠数据为一帧数据;驱动指令包含对应灯珠数据的预设位数的二进制数;
换帧标记包括低灰数据;换帧条件包括对应二进制数的预设位次时隙用于刷新低灰数据。
一种屏幕刷新定位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触控位置信息;触控位置信息为触控对象基于刷新策略显示的灯珠数据经触控笔采集得到;刷新策略包含用于指示触控对象的当前刷新内容为灯珠位置的驱动指令;灯珠数据包括用于表达灯珠位置的灯珠灰度;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触控位置信息,确定触控笔的当前触点位置。
一种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和驱动装置;
其中,显示屏作为触控笔的触控对象;驱动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的触控位置信息为触控对象基于刷新策略显示的灯珠数据经触控笔采集得到,而刷新策略包含用于指示触控对象的当前刷新内容为灯珠位置的驱动指令,且灯珠数据包括用于表达灯珠位置的灯珠灰度,进而通过解析该触控位置信息确定触控笔的当前触点位置。本申请利用触控对象的灰度刷新传递灯珠位置,进而能够在较短时间范围内,刷新出灯珠的准确坐标,占用的延时极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屏幕刷新定位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屏幕刷新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屏幕刷新控制关系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解析策略中高低位解码策略及奇偶位解码策略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屏幕刷新定位触控的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屏幕刷新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屏幕刷新定位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对象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LED显示屏的屏幕触控一直以来主要受到三个问题限制。第一是要实现全尺寸LED显示屏的屏幕触控,需要付出很大的硬件成本,且对这些硬件的控制占用了系统很大的内存。第二是大尺寸显示屏的触控要维持较低的延迟,即完成一次触控交互所用时间要极低。第三是触控传感器的排布和隐藏,减少在屏幕表面出现的缝隙以及对显示屏显示质量可能造成的影响。
传统外接红外边框的方案是在屏幕边沿架设红外对管传感器,利用红外光和反光,检测屏幕表面的触控输入位置。但存在至少如下问题:①屏幕边沿位置必须要预留出一定位置,供红外对管传感器及其模组的安放,屏幕始终会有黑色边界。②屏幕边沿部分,由于出射光和入射光差异较小,故触控的灵敏度相对中间较低,并不是全屏一致的灵敏度。③不同的搭建环境下,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在红外光线收到遮挡返射回去后,其后面的触控需求被屏蔽。
而在其他传统方案中,利用采用向量压力传感器,即细密的应变片来对屏幕触控坐标进行反馈,则整屏需要架设的应变片甚多;采用金属网格,网格贴附在屏幕表面会造成屏幕的遮挡;采用电容控制则难以实现低延迟交互。各种屏幕触控方法在LED显示屏上,都有所缺陷。而对于触控交互来说,核心的工作就是确定触点相对于屏幕的位置坐标,确定触点坐标的方法,是触控交互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LED显示屏当前要实现触控交互的首要问题。此外,高分辨率的LED显示屏,其封装结构的加工工艺,对一致性的要求极高。轻易的改变其内部组成构件特征,容易降低屏幕的显示质量。
对此,目前提出了一类触控定位方案,其并不需要屏幕结构有明显的改动,只需要按照相应的刷新策略,实现在触控笔的操作下的屏幕触控交互,低成本、低延时。该方案能够基于现有的显示屏封装形式,适用于LED显示屏,可以实现显示触控,且成本极低,全尺寸触控灵敏度一致。该触控定位方案,利用屏幕高速的动态刷新特征,将交互所需要的数据,如参考坐标位置等,插入在屏幕的待刷新画面中,占用屏幕的部分画面刷新时间,用以刷新参考坐标的位置信息。同时,配合可以采集刷新特征的触控笔,以较高的采样频率,实现对当前触控位置信息的采集,进而将所采集的信息反送至交互系统,实现显示屏的内容交互。
然上述触控定位方案中,触控对象所采用的刷新模式是多级刷新,例如将灯珠的位置坐标,由粗到精,逐级递进的刷新给触控笔,即对灯珠粗略坐标和灯珠精确坐标进行分级排序后刷新(定位分级)。其中,灯珠粗略坐标的刷新次序优于灯珠精确坐标,即优先刷新灯珠粗略坐标,以便触控对象可逐渐缩减显示区域,并逐步定位至触控笔的触点位置所在的灯珠坐标。例如,上述方案针对灯珠位置坐标的定位分级,可以包括以下方式:①模组编号+模组上灯珠的精确坐标;②模组编号+模组上显示区域编号+显示区域内精确坐标。
但是,在分级触控形式下,屏幕的刷新被分为粗略坐标和精确坐标。粗略坐标要表达的内容简单,例如一个简单编号,左右范围的划分等。故粗略坐标占用的数据量小,刷新周期短。然而精确坐标的刷新,涉及了一定区域内每个灯珠的具体位置坐标。随着触控笔的移动,这个位置坐标是实时变化的,数据量大,刷新周期长,且留给每个像素点的反应时间很小,易造成显示屏的低延时交互。
对此,本申请提出的屏幕刷新定位方法,应用于基于显示屏高效的精确坐标刷新,可以在不影响屏幕显示质量的前提下,延迟较低,还能够保证灯珠或者像素点的坐标能够被及时输出。本申请可以用于表示灯珠的精确位置坐标的输出。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屏幕刷新定位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交互系统用于显示屏的触控交互。屏幕以极高的刷新率不断刷新显示画面,触控笔以极高的采样频率来获取画面信息。具体的,显示屏保持高速刷新,其所刷新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特征,一部分是显示内容,另一部分是交互信息。而触控笔以极高的采样率,将显示屏在每一次刷新的时间片段的工作状态都记录下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特征识别,获取其中用于交互的信息,例如灯珠坐标、偏移距离、移动速度等。即利用显示屏的高速刷新能力和视频源的低帧率差异,可实现屏幕的低延时触控交互。
图1中的交互系统可以为独立的驱动系统,用于给显示屏配置相应的刷新策略(例如,驱动指令),并与触控笔进行交互;在一些示例中,交互系统也可以是包括包含屏幕和驱动装置的显示设备以及触控笔的系统,进而触控笔与该显示设备中的驱动装置进行交互,此外,该驱动装置可以独立于屏幕设置,也可以与屏幕同属于显示设备,该驱动装置可以用于给显示屏配置相应的刷新策略(例如,驱动指令),并与触控笔进行交互。其中,本申请屏幕刷新定位方法即可以应用在交互系统中,也可以应用在驱动装置中,还可以应用在触控笔中(由触控笔采集并解析触控位置信息、反馈相应的刷新策略等,即触控笔与屏幕交互的同时执行触控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触控对象可以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可以是LED显示屏。进一步的,该显示屏可以基于现有的miniLED、microLED(微米发光二极管)或者进行过表面强化处理的SMD(Surface MountedDevices,表面贴装器件)封装LED(即表面贴装型封装结构LED)予以实现,并不需要屏幕结构有明显的改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屏幕刷新定位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交互系统或触控笔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获取触控位置信息。
其中,触控位置信息为触控对象基于刷新策略显示的灯珠数据经触控笔采集得到;刷新策略包含用于指示触控对象的当前刷新内容为灯珠位置的驱动指令;灯珠数据包括用于表达灯珠位置的灯珠灰度。
具体而言,触控笔可以指用于与触控对象进行触控交互的设备。在一些示例中,触控笔可以是笔形工具,用来输入指令到电脑屏幕、移动设备、绘图板等具有触摸屏的设备,用户可以通过触控笔点击触控屏幕来选取文件或绘画。需要说明的是,触控笔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使用能够与触控对象进行触控交互的高速采样设备予以实现,该高速采样设备可以是例如触控笔、镜头等设备。
触控对象(例如,显示屏)经触控笔进行数据采样,该数据可以是显示屏中灯珠的光线。在一些示例中,该数据采样可以是显示屏的亮灭状态经触控笔以较高频率进行监控得到,即通过检测灯珠的亮灭状态来实现屏幕触控。需要说明的是,以显示屏为LED屏幕为例,LED屏幕在显示画面内容的时候,并不是通过灯珠的常亮变化,来实现内容显示的,而是通过灯珠的高频率亮灭变换,来体现不同内容差异,而这一显示特征被称之为动态扫描,是LED显示屏重要的显示特征。而在动态扫描驱动下,对于单颗灯珠来说,其并不会保持常亮状态,而是以极高的频率变换,在亮灭交替中,实现不同的内容显示。灯珠通过高频的亮灭交替所展示的光效,是从亮到灭,逐层递进的,最终表现的效果被称之为灰度。LED灯珠从亮到灭所用到的灰度通常有256级,单颗像素上有3颗灯珠,分别是红灯、绿灯和蓝灯。3颗灯珠通过不同的亮度配比,来实现不同的色彩显示。故LED显示屏在显示画面的时候,对于单颗灯珠来说,主要是依靠灰度刷新来实现的。
为了保证色彩和亮度变化的均匀稳定,LED显示屏会尽可能的提高屏幕灰度刷新的速率。通常,一块LED显示屏能够实现的3840HZ的屏幕刷新率,这就意味着在播放一个60HZ的显示画面时,其显示的每一帧画面,都会通过LED显示屏64次的刷新来体现。而这64次的刷新就是灰度的刷新。可见LED显示屏的屏幕刷新能力,远高于视频源信息。
其中,灯珠数据可以是通过如下方式获取:触控笔中的采光组件对触控对象进行采集,获取到灯珠的光线后,可以经由触控笔中的光通断组件、感光模组以及数据处理模块等依次处理,进而将其转化成可读取的数据流,供交互系统处置。例如,显示屏每秒刷新3840次,触控笔则至少实现每秒3840次的数据采样。将采样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获取准确的坐标或者运动过程中的参考偏移,并将其反馈给交互系统,更新下一帧的显示数据。其中,具体数值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灯珠数据可以是单颗灯珠和/或单一像素经触控笔进行采样得到。触控笔中的光通断组件可以在有进光时打开,进而让光线能够进入到感光模组上;其中,光通断组件可以指用来控制光线照射感光元件时间的装置,光通断组件的通断时钟可以与触控对象(例如,显示屏)的刷新时钟一致。在一些示例中,采光组件可以采用采光透镜予以实现,光通断组件可以采用曝光阀予以实现,感光模组可以采用感光模块,即感光传感器(例如,光敏传感器)予以实现;而当采集单一像素时,感光模组可以包含多个感光传感器,而该触控笔可以包括连接在光通断组件和感光模组之间的光分路模块,光分路模块将光线分成红、绿、蓝光,分别射到感光模组包含的多个感光模块中,使得光通断组件的一次曝光检测,能够同时检测单颗像素上的三颗灯珠的亮灭情况,灯珠检测更为高效。在一些示例中,光分路模块可以采用分光折射透镜予以实现。此外,触控笔还可以包括数据发送模块,用于与交互系统进行通信。
交互系统基于显示屏(例如,LED显示屏)的动态刷新实现与触控笔之间的触控交互。其中,单颗灯珠在不同时隙的工作状态,具体可以包括如下两个指标:一个是灯珠发光的有无,另一个是发光的时间,均可以由触控笔进行记录。此外,触控笔的采样频率,可以与LED显示屏显示刷新的频率对应,对于灯珠来说,在例如一帧的时间内,每一次的时隙的刷新,都会被触控笔所记录,对于在这个时隙当中,灯珠亮的状态和时间,输出对应的数字信号编码,供相应系统处理,并从中提取出有助于实现屏幕交互的,包括灯珠坐标等的数据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触控笔的具体结构并无限定,能够以较高采样率获取触控对象的触控位置信息的触控笔均可。在一些示例中,触控笔可以采用灯珠触控笔和/或像素触控笔予以实现。
该灯珠触控笔用于对单颗灯珠进行采样,即单颗灯珠的亮灭可以经触控笔进行判断,进而采集当前该灯珠的坐标。灯珠的工作状态为亮和灭两种,在刷新一帧画面时,灯珠的工作周期会被分64个时间片段,并在这64个时间片段中刷新亮灭的状态。这一情况可以看成是触控笔对像素点采集的精度有限,无法识别到单颗像素点上的三颗灯珠的亮度状态,而是将整个像素点作为一个整体的灯珠进行亮灭判断;也可以看成是对一块素质极高的显示屏,其上的灯珠排布及其细密,像素的概念是通过任意三颗不同颜色灯珠组成的。其中,触控笔读到的数据,可以是在这64个时间片段内,单颗灯珠的状态数据。即触控笔一次读得的信息是一颗灯珠在一帧时间内的一个时间片段;而触控笔的结构样式,可以应用上述举例的灯珠触控笔的结构(包括采光透镜,曝光阀,光敏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数据发送模块等)。
该像素触控笔的采集范围是单颗像素点,即单颗像素点上灯珠的亮灭经由触控笔进行判断触控笔,进而采集当前像素的坐标。一个像素点上有3颗灯珠,分别为红、绿、蓝灯。这样,触控笔停留在一颗像素点的正上方时,就能够采集到该像素内的红、绿、蓝三颗灯珠的光。这3颗灯珠,在刷新一帧视频画面时,会进行64刷新,这里还不是单纯的亮灭64次,而是可以理解为灯珠在这一帧的工作时间,即16.67ms内,又被分成了64个工作片段,每个工作片段,灯珠有对应的工作状态(亮、灭)。3颗灯珠在同一时间内,对应有192个工作片段。触控笔读到的数据,是在这64个时间片段内,3颗灯珠的状态数据。具体的,触控笔一次读得的信息是三颗灯珠的三个时间片段在同一帧刷新的组合
进一步的,像素触控笔可以一次对单颗像素内的三颗灯珠采样,将沿曝光阀提供的光通路进入的光线作为入射光,触控笔可以采用一个分光折射镜,将红、绿、蓝光分别折射到3个感光传感器上,分3路信号,分别输出到触控笔的处理系统上。进而触控笔在一帧的画面信息内,就能够读的3帧的画面数据。即像素触控笔的结构可以是在前述灯珠触控笔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分光折射透镜,同时,可以采用三个感光传感器。
本申请中的触控位置信息为触控对象基于刷新策略显示的灯珠数据经触控笔采集得到;即触控对象采用了相应的刷新策略,该刷新模式可以是指触控对象基于交互系统提供的驱动指令,通过高速刷新以相应时长的灯亮灯灭的形式发送高速数据信息以传递位置信息。其中,灯珠数据包括用于表达灯珠位置的灯珠灰度。
本申请通过简单的灯珠亮灭来表达完整的数据;关于灯珠灰度,以触控对象为LED显示屏为例予以说明;LED显示屏的灰度刷新,指的是显示屏在一帧的时间范围内,通过高频率的亮灭变换,实现的内容刷新。直观的体现是一帧的时间内,单颗灯珠的总亮度或者总能量。而256级灰度,就是灯珠在一帧的时间内,有256种不同的亮度,这个亮度从全亮到暗递进,分为了256个级别。人眼对灯珠的亮度变换感知,并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从亮到暗的敏感变换,基本遵从于一条曲线,叫做伽马曲线。在这条伽马曲线上选用恰当的灰度,就需要灯珠从更大的灰度范围内选择所需要的恰当的灰度。即灯珠的256级灰度是从65536级灰度中片选出来的。
本申请中触控笔可以检测灯珠灰度,而触控对象是根据驱动指令进行灯珠灰度刷新的。其中,驱动指令可以是驱动装置根据当前刷新内容传输给显示屏的指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珠数据可以为一帧数据,驱动指令可以包含对应灯珠数据的预设位数的二进制数,即对于灯珠来说,其刷新一帧的灰度,主要依靠一个预设位数的二进制数控制。
以16位的二进制数为例,本申请中灯珠的灰度刷新遵循的可以是一个16位的二进制数,该二进制数记录了灰度刷新的具体数值,也是灯珠在一帧的时间内具体该刷新什么样的灰度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预设位数的二进制数还可以是8位或12位的,从16位的高位开始裁切,主要区别在最小的灰度不同。
在一些示例中,以16位的二进制数为例,该16位的二进制数可以是通过驱动装置(例如,驱动IC)所接收的对灯珠的8位二进制数查表所得,表示的是灯珠在这一帧的时间范围内所要刷新的具体灰度。
具体来说,假设第n级的调用灰度是16383级,将这个数转换成二进制数是:11111111 1111 1100;从左往右看,对应灯珠的刷新规律可以如图3所示。图3中的每个位次上的1,对应的都是灯珠的刷新时隙。从第7位开始,使能信号开始工作,灯珠刷新占用一个时隙,但是灯珠亮度受使能控制不会亮满整个时隙,从而使得整个一帧的灰度,无限的接近于灯珠的64次刷新,又可以无限的将亮度细分下去。
触控笔能够检测到当前灯珠的灰度,进而本申请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应位数的数据,每级灰度相当于一个该位数的存储器。例如,触控笔检测到当前灯珠灰度,本申请得到一个16位的数据,而每级灰度就相当于一个16位的存储器。
在一些示例中,本申请中的刷新策略可以包含交互系统输出的驱动指令,该驱动指令用于指示触控对象的当前刷新内容为灯珠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珠位置可以包括灯珠精确位置;
具体而言,刷新内容可以包括灯珠粗略位置和灯珠精确位置,本申请可应用在刷新内容为灯珠精确位置的情况,即灯珠位置可以包括灯珠精确位置。在一些示例中,对灯珠粗略位置和灯珠精确位置进行分级排序后刷新(定位分级)的场景中,灯珠粗略位置的刷新次序先于灯珠精确位置的刷新次序;在优先刷新灯珠粗略位置后,触控对象可逐渐缩减显示区域,并逐步刷新至触控笔的当前触点所在的灯珠精确位置,本申请适用于该灯珠精确位置的刷新。在一些示例中,灯珠精确位置可以为灯珠坐标,而灯珠粗略位置可以包括灯珠所属的模组编号和/或模组所属的显示区域编号
步骤204,解析触控位置信息,确定触控笔的当前触点位置。
具体而言,在获取触控位置信息后,可以解析触控位置信息中的灯珠灰度,以获取灯珠灰度所传递的灯珠位置,进而确定触控笔的当前触点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珠位置可以包括灯珠精确位置;
解析触控位置信息,确定触控笔的当前触点位置的步骤,可以包括:
获取灯珠灰度对应的灰度级数,识别出灯珠灰度对应的灰度级数于驱动指令中所对应的二进制数;
采用相应的解析策略处理二进制数得到灯珠精确位置,并将灯珠精确位置确定为当前触点位置;解析策略包括高低位解码策略与奇偶位解码策略。
具体而言,首先可以获取灯珠灰度所对应的灰度级数,以便识别出该灯珠灰度对应的灰度级数于驱动指令中所对应的二进制数。然后采用相应的解析策略处理二进制数得到灯珠精确位置,并将灯珠精确位置确定为当前触点位置。
本申请中将灰度级数于驱动指令中所对应的二进制数作为灯珠精确位置(例如,灯珠坐标)的存储器。而关于解析策略,本申请中的解析策略可以包括高低位解码策略与奇偶位解码策略。即本申请利用显示屏的灰度刷新,存储一个多位的二进制数,可以按照高低位区分来表示精确坐标,也可以按照奇偶帧来区分X轴和Y轴。
如图4所示,以16位的二进制数据为例,可以将这一个16位的数据中,高8位作为X轴的坐标值,低8位作为Y轴的坐标值;或者偶数位为X轴坐标值,奇数位为Y轴坐标值;进而本申请能表示(256,256)的坐标,可以表示一个范围的灯珠精准坐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珠精确位置可以包括灯珠坐标;二进制数为16位二进制数;在解析策略为高低位解码策略的情况下:
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高位字节得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低位字节得到
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低位字节得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高位字节得到。
具体而言,在采用高低位解码策略的情况下,可以基于二进制数中的高位字节得到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基于二进制数中的低位字节得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
进一步的,在采用高低位解码策略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二进制数中的低位字节得到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基于二进制数中的高位字节得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珠精确位置包括灯珠坐标;二进制数为16位二进制数;在解析策略为奇偶位解码策略的情况下:
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偶数位得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奇数位得到
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奇数位得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偶数位得到。
具体而言,在采用奇偶位解码策略的情况下,可以基于二进制数中的偶数位得到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基于二进制数中的奇数位得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
进一步的,在采用奇偶位解码策略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二进制数中的奇数位得到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基于二进制数中的偶数位得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
为了进一步阐释本申请的解码策略,下面以16位二进制数、触控笔已获知灯珠粗略位置的情况为例,采用具体示例对本申请方案进行说明:
假设模组编号已知,灯珠分布在模组的左侧还是右侧已知(即触控对象已通过灯珠数据传递了灯珠粗略位置),以P1的模组为例,若求灯珠精确的坐标,需要的范围值就是(160,160),基于本申请方案完全能够覆盖该范围。
从中任意选择一个坐标(34,63),其中,34对应的二进制数是100010。63对应的二进制数是111111。则与该位置坐标对应的灯珠(或像素)需要精确的刷新位置坐标时,其一帧刷新的灰度的二进制数,按照上述不同解析策略,可以如下表1所示:
表1-解析策略
策略 指令 灰度级数
高八位X坐标,低八位Y坐标 00100010 00111111 8767
奇数位Y坐标,偶数位X坐标 0000111010101110 3758
解析策略与刷新策略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即按照不同的刷新策略,所刷新的灰度不同,其中采用高低位区分的与奇偶位区分的对应的灰度级数差了5000级,故亮度上会有明显的差异。对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刷新策略还可以包含基于前一次刷新内容所确认的当前显示区域;前一次刷新内容包括灯珠粗略位置;
在采用相应的解析策略处理二进制数得到灯珠精确位置,并将灯珠精确位置确定为当前触点位置的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
获取触控对象于当前显示区域中的预显示内容,检测预显示内容中预设数量的帧的灰度,并获取预设数量的帧的灰度所对应的灰度级数;
比较预设数量的帧的灰度所对应的灰度级数与灯珠灰度对应的灰度级数,并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采用高低位解码策略或奇偶位解码策略作为解析策略。
具体而言,本申请中刷新策略还可以包含基于前一次刷新内容所确认的当前显示区域,如前文所述,本次刷新的刷新内容的是灯珠精确位置,而前一次刷新内容可以是灯珠粗略位置,即经过前一次刷新内容的作用,已经能够确定灯珠坐标所属的模组编号,和/或该模组上显示区域编号。即确定本次刷新的当前显示区域。进而,本申请提出可以根据当前显示区域中的预显示内容,确定解析所采用的具体策略。
其中,可以检测预显示内容中预设数量的帧的灰度,并获取预设数量的帧的灰度所对应的灰度级数;例如,预设数量的帧的灰度可以是当前灯珠在未来几帧的灰度。并比较预设数量的帧的灰度所对应的灰度级数与灯珠灰度对应的灰度级数。
本申请中采用哪种刷新策略,可以取决于当前灯珠在未来几帧的灰度来判断,如果未来几帧的灰度与8767级灰度接近,就可以采用高低位区分,如果与3758接近,就可以采用奇偶位区分。触控笔在对灯珠灰度解码前,首先可以对此进行校验核对。
本申请能够在较短时间范围内,刷新出灯珠的准确坐标,占用的延时极短;以灯珠刷新的对应的灰度为第8767级灰度为例,对于这颗灯珠来说,在刷新8767级灰度的时候,事实上就是在刷新其位置坐标。位置坐标是固定不变的,而显示坐标是实时变换的。在接收到触控笔的触发指令,向外输出位置信息时,该灯珠就会在一帧的时间片段内刷新这一级灰度,告知触控笔自身的精确坐标。包含位置坐标的灰度与灯珠本身的显示内容,按照特定的时间间隔来刷新,可以减小对显示的质量的影响。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示例予以说明:如图5所示,从帧进行的角度,本申请屏幕刷新定位方法能够在一帧的时间范围内,将灯珠的准确坐标刷新出来,占用的延时极短。具体地,触控笔在针对触控对象的触控操作中可以输出刷新屏幕坐标指令给交互系统(即图5中的显示系统),进而由交互系统输出相应的驱动指令至显示屏,即当触控笔点击到屏幕时,触控笔可以告知屏幕“开始刷新屏幕坐标”。
显然,若此前触控笔并未接收到触控对象刷新的第一个精确坐标,则上述过程并不能立刻就能获取精确坐标,即触控笔无法确定本体相对于触控对象的位置,进而触控对象也不知道触控笔的准确位置。此时,触控对象在接收到“开始刷新屏幕坐标”时,可以整屏遍历一遍位置坐标,而该位置坐标可以是粗略坐标也可以是精确坐标,在一些示例中,整屏刷新的是粗略坐标。若此前触控笔已经确认了触控对象中触点的大致位置(粗略坐标),则在后续的精确坐标刷新中,无需采用整屏刷新的模式。即图5中的‘整屏刷新’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每次刷新精确坐标都必须将整屏作为显示区域。
进一步的,当触控笔在确定了灯珠的精确坐标后,可以指示屏幕继续执行如下事件:①预判笔的移动方向,并在可能的方向上刷新精确坐标;②预判笔的移动方向,并在可能的方向上刷新相较于精确坐标的偏移量;③预判笔的移动方向,并在可能的方向上刷新相较于基准的偏移角度和偏移距离。
以上,本申请屏幕刷新定位方法,可以在不影响屏幕显示质量的前提下,延迟较低,还能够保证灯珠或者像素点的坐标能够被及时输出。本申请能够在一帧的时间范围内,将灯珠的准确坐标刷新出来,占用的延时极短。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屏幕刷新定位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交互系统或触控笔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2,获取触控位置信息。
其中,触控位置信息为触控对象基于刷新策略显示的灯珠数据经触控笔采集得到;刷新策略包含用于指示触控对象的当前刷新内容为灯珠位置的驱动指令;灯珠数据包括用于表达灯珠位置的灯珠灰度。
步骤604,若检测到灯珠数据中存在换帧标记、且换帧标记满足换帧条件,则确认触控对象在触控笔的本次触控采集时刻已完成换帧;根据换帧标记确定灯珠数据的刷新时序,并基于刷新时序确定出灯珠数据中的灯珠灰度。
步骤606,解析触控位置信息,确定触控笔的当前触点位置。
具体而言,触控笔点击在屏幕上时,屏幕并不一定刚好处于换帧的时隙上,而是在任意画面刷新下的任意时隙当中。对于触控笔来说,其仅能分辨亮暗,即每次屏幕换帧时,触控笔无法确定所接收到的亮灭信息中,哪些是用于显示的,哪些是用于告知坐标的。对此,本申请提出对触控笔提供一个可供分辨换帧的依据(即可供识别的标记特征,例如,换帧标记),以确定显示屏是否换帧。
该换帧标记可以是可供识别的标记特征,以确定灯珠数据(亮灭信息)的正确刷新时序,进而确定显示屏是否换帧并识别出灯珠数据中用于表达灯珠位置的灯珠灰度;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02、步骤606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实现过程,可以参阅前文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珠数据可以为一帧数据;驱动指令可以包含对应灯珠数据的预设位数的二进制数;
换帧标记可以包括低灰数据;换帧条件可以包括对应二进制数的预设位次时隙用于刷新低灰数据。
具体而言,以16位的二进制数阐释灯珠的具体刷新方式为例,对于灯珠来说,其刷新一帧的灰度,主要依靠一个16位的二进制数控制(也由8位或12位的,从16位的高位开始裁切,主要区别在最小的灰度不同);前述实施例中罗列了16位二进制数与刷新时隙的关系,最高位的1对应32个时隙的刷新,次高位的1对应16个时隙的刷新,一直到第7位之前,都是通过控制信号来控制灯珠的具体刷新。而到第七位开始,灯珠除了受到控制信号作用,还会受到使能信号作用,即灯珠受到控制信号作用,在一个时隙上“常亮”的同时,还会受到使能信号作用,使之在这一时隙的特定时间片段“常亮”无效,故在一个时隙上只会亮一部分时间,暗一部分时间,实现低灰度显示。
由于使能信号的接入,灯珠就无法实现在64个时隙内完成64个“常亮”显示。具体来说,可以理解第64个时隙由于使能的加入,被无线的分割。假如控制信号有16位,从第7位开始,后面的控制信号就是记录这最后一位被分割的时隙。而对最后的时隙的每一次分割,都会占用一个时隙,故导致灯珠在整个一帧的时间内刷新的时隙增多。而后面的控制指令还有10位,即最后这个时隙的亮度会被分割10次,灯珠在整个一帧的时间内还需要增加10个时隙用于刷新低灰,为63+10=73个时隙。
可以确定,这73个时隙中,前面63个时隙依靠前6个控制信号控制,后面10个低灰时隙靠后面10个控制信号控制。而后面的低灰刷新中,每一帧只有一次特定的低灰,即每一帧中只有一次亮1/2时隙的,一次亮1/4时隙的等。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换帧标记可以包括低灰数据,换帧条件可以包括对应二进制数的预设位次时隙用于刷新低灰数据。即可以让触控笔判定每次刷新的低灰,按照所刷新的低灰来判断是否换到了新的一帧。例如,将1/2亮的时隙恒定的排在第64位,当触控笔检测到这个1/2亮时隙后,就能确定前63个和后9位的位置关系,进而确定哪些是事先约定好用于显示画面的,哪些可以用于确定精确位置。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十个低灰时隙中,使能的工作在一帧的时间内使每个低灰时隙都可以作为换帧标记,故可以通过鉴别,或者固定其中一个或几个低灰时隙的刷新位置;即使在不同灰度状态下,不包含低灰依然能够帮助触控笔鉴别一帧的正确刷新时序。
以上,利用本申请的屏幕刷新定位方法,能够在一帧的时间范围内,就将灯珠的准确坐标刷新出来,占用的延时极短。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5和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5和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屏幕刷新定位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710,用于获取触控位置信息;触控位置信息为触控对象基于刷新策略显示的灯珠数据经触控笔采集得到;刷新策略包含用于指示触控对象的当前刷新内容为灯珠位置的驱动指令;灯珠数据包括用于表达灯珠位置的灯珠灰度;
解析模块720,用于解析触控位置信息,确定触控笔的当前触点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珠位置包括灯珠精确位置;
解析模块720还用于获取灯珠灰度对应的灰度级数,识别出灯珠灰度对应的灰度级数于驱动指令中所对应的二进制数;以及采用相应的解析策略处理二进制数得到灯珠精确位置,并将灯珠精确位置确定为当前触点位置;解析策略包括高低位解码策略与奇偶位解码策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珠精确位置包括灯珠坐标;二进制数为16位二进制数;在解析策略为高低位解码策略的情况下:
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高位字节得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低位字节得到;
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低位字节得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高位字节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珠精确位置包括灯珠坐标;二进制数为16位二进制数;在解析策略为奇偶位解码策略的情况下:
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偶数位得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奇数位得到;
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奇数位得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为基于16位二进制数中的偶数位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刷新策略还包含基于前一次刷新内容所确认的当前显示区域;前一次刷新内容包括灯珠粗略位置;
解析模块720包括:
内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触控对象于当前显示区域中的预显示内容,检测预显示内容中预设数量的帧的灰度,并获取预设数量的帧的灰度所对应的灰度级数;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预设数量的帧的灰度所对应的灰度级数与灯珠灰度对应的灰度级数,并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采用高低位解码策略或奇偶位解码策略作为解析策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换帧确认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灯珠数据中存在换帧标记、且换帧标记满足换帧条件,则确认触控对象在触控笔的本次触控采集时刻已完成换帧;
灰度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换帧标记确定灯珠数据的刷新时序,并基于刷新时序确定出灯珠数据中的灯珠灰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珠数据为一帧数据;驱动指令包含对应灯珠数据的预设位数的二进制数;换帧标记包括低灰数据;换帧条件包括对应二进制数的预设位次时隙用于刷新低灰数据。
关于屏幕刷新定位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屏幕刷新定位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屏幕刷新定位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和驱动装置;
其中,显示屏作为触控笔的触控对象;驱动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屏幕刷新定位方法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可以为LED显示屏。
具体而言,本申请中触控笔可以通过驱动装置与显示屏进行交互,以实现低延时的屏幕刷新定位。而驱动装置可以与显示屏分别独立设置,或者集合成显示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屏幕刷新定位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屏幕刷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触控位置信息;所述触控位置信息为触控对象基于刷新策略显示的灯珠数据经触控笔采集得到;所述刷新策略包含用于指示所述触控对象的当前刷新内容为灯珠位置的驱动指令;所述灯珠数据包括用于表达所述灯珠位置的灯珠灰度;
解析所述触控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触控笔的当前触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刷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位置包括灯珠精确位置;
所述解析所述触控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触控笔的当前触点位置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灯珠灰度对应的灰度级数,识别出所述灯珠灰度对应的灰度级数于所述驱动指令中所对应的二进制数;
采用相应的解析策略处理所述二进制数得到所述灯珠精确位置,并将所述灯珠精确位置确定为所述当前触点位置;所述解析策略包括高低位解码策略与奇偶位解码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刷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精确位置包括灯珠坐标;所述二进制数为16位二进制数;在所述解析策略为所述高低位解码策略的情况下:
所述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为基于所述16位二进制数中的高位字节得到;所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为基于所述16位二进制数中的低位字节得到;
所述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为基于所述16位二进制数中的低位字节得到;所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为基于所述16位二进制数中的高位字节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刷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精确位置包括灯珠坐标;所述二进制数为16位二进制数;在所述解析策略为所述奇偶位解码策略的情况下:
所述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为基于所述16位二进制数中的偶数位得到;所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为基于所述16位二进制数中的奇数位得到;
所述灯珠坐标的X轴坐标值为基于所述16位二进制数中的奇数位得到;所述灯珠坐标的Y轴坐标值为基于所述16位二进制数中的偶数位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刷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新策略还包含基于前一次刷新内容所确认的当前显示区域;所述前一次刷新内容包括灯珠粗略位置;
在所述采用相应的解析策略处理所述二进制数得到所述灯珠精确位置,并将所述灯珠精确位置确定为所述当前触点位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获取所述触控对象于所述当前显示区域中的预显示内容,检测所述预显示内容中预设数量的帧的灰度,并获取所述预设数量的帧的灰度所对应的灰度级数;
比较所述预设数量的帧的灰度所对应的灰度级数与所述灯珠灰度对应的灰度级数,并根据所述比较的结果确定采用所述高低位解码策略或所述奇偶位解码策略作为所述解析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刷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所述触控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触控笔的当前触点位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若检测到所述灯珠数据中存在换帧标记、且所述换帧标记满足换帧条件,则确认所述触控对象在所述触控笔的本次触控采集时刻已完成换帧;
根据所述换帧标记确定所述灯珠数据的刷新时序,并基于所述刷新时序确定出所述灯珠数据中的所述灯珠灰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幕刷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珠数据为一帧数据;所述驱动指令包含对应所述灯珠数据的预设位数的二进制数;
所述换帧标记包括低灰数据;所述换帧条件包括对应所述二进制数的预设位次时隙用于刷新所述低灰数据。
8.一种屏幕刷新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触控位置信息;所述触控位置信息为触控对象基于刷新策略显示的灯珠数据经触控笔采集得到;所述刷新策略包含用于指示所述触控对象的当前刷新内容为灯珠位置的驱动指令;所述灯珠数据包括用于表达所述灯珠位置的灯珠灰度;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触控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触控笔的当前触点位置。
9.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和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显示屏作为触控笔的触控对象;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1327218.4A 2021-11-10 2021-11-10 屏幕刷新定位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0478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7218.4A CN114047840A (zh) 2021-11-10 2021-11-10 屏幕刷新定位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7218.4A CN114047840A (zh) 2021-11-10 2021-11-10 屏幕刷新定位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7840A true CN114047840A (zh) 2022-02-15

Family

ID=80208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27218.4A Pending CN114047840A (zh) 2021-11-10 2021-11-10 屏幕刷新定位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4784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2722A1 (zh) * 2021-11-10 2023-05-19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笔、触控定位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7453111A (zh) * 2023-12-25 2024-01-26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4045787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拾取对象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2722A1 (zh) * 2021-11-10 2023-05-19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笔、触控定位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WO2024045787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拾取对象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7453111A (zh) * 2023-12-25 2024-01-26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453111B (zh) * 2023-12-25 2024-03-15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47840A (zh) 屏幕刷新定位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47838A (zh) 屏幕刷新定位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6641269B2 (en) Indicated position detection by multiple resolution image analysis
US10169857B2 (en) Image inspection apparatus, image inspection method, image inspection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 device
CN114047837A (zh) 屏幕刷新定位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6377249B1 (en) Electronic light pen system
US8842096B2 (en) Interactive projection system
US9582118B2 (en) Optical touch system and object detec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2016771A (zh) 具有受控照明的交互输入系统
CN103649731A (zh) 测试装置
CN114047841A (zh) 屏幕刷新定位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09093388A1 (ja) 光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
CN110211518A (zh) 电路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353613A (zh) 一种交互式红外触摸一体机响应时延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9643446A (zh) 电路装置、电子设备以及错误检测方法
CN101135949A (zh) 成像和显示设备、信息输入设备、物体检测介质及方法
CN113763856A (zh) 环境光照强度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0470578C (zh)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科学仪器工作状态监测方法
CN112219110A (zh) 用于评估光照条件对于使用移动设备的相机来检测样品中的分析物的适宜性的方法
CN102667689B (zh) 交互式显示器
CN106291192A (zh) 一种交互式红外触摸一体机响应时延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216623200U (zh) 触控笔及触控系统
CN114047839A (zh) 触控定位方法、装置、触控交互系统和存储介质
KR101842535B1 (ko) 부호의 광학적 검출 방법
US854731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white correction of a backligh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