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40481B - 频点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频点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40481B
CN114040481B CN202111396238.7A CN202111396238A CN114040481B CN 114040481 B CN114040481 B CN 114040481B CN 202111396238 A CN202111396238 A CN 202111396238A CN 114040481 B CN114040481 B CN 1140404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point
smtc
measured
scheduling
det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962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40481A (zh
Inventor
李淑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9623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404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40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048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0830 priority patent/WO202309325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40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0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频点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通过在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将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实现对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其中,由于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在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即延后了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因此,上述频点调度方法使UE可以在一个不连续周期内进入一个较长时段的睡眠状态,或者减少UE在一个不连续周期内唤醒与睡眠的转化频次,以此降低UE的功率消耗,延长了UE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频点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频点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技术(New Radio,NR)的正式商用组网,无论是在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下,还是在NR系统下均需要邻小区测量。
在LTE系统下实现邻区测量时,由于终端在收到的每个半帧数据中都有同步信号,所以终端可以按照确定的周期(比如5ms)去测量邻区频点。而在NR系统中空闲状态下邻区测量要基于基站提供的某些周期性的同步信号(Single Side Band,SSB)所在具体位置上进行,这是由于不同基站发送SSB同步信号的周期,偏移和持续时间可以不同,也即SSB同步信号块的位置是灵活可配的。而且基站可以通过在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Block,SIB)消息中下发SSB测量时间配置(SSB Measurement Timing Configuration,SMTC)参数来通知UE按照SMTC对邻区频点进行调度。
但是,随着邻区频点数量的增加,在空闲状态下对各邻区频点进行调度时会存在终端功耗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用户终端UE的功率消耗,以延长UE使用寿命的频点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一种频点调度方法,对多个待测频点进行调度,所述待测频点包括第一待测频点与第二待测频点,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所述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第二方面,一种频点调度装置,所述频点调度装置用于对多个待测频点进行调度,所述待测频点包括第一待测频点与第二待测频点,所述装置包括:
调度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所述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第三方面,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上述频点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在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将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实现对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其中,由于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在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即延后了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因此,上述频点调度方法可以实现UE在调度各待测频点时拉长一定时长进行调度,使UE可以在一个不连续周期内进入一个较长时段的睡眠状态,或者减少UE在一个不连续周期内唤醒与睡眠的转化频次,以此降低UE的功率消耗,延长了UE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用户使用UE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频点调度方法的应用系统的示意图;
图1A为现有一个不连续周期内频点调度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频点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为一个实施例中测量间隙的示意图;
图2B为一个实施例中频点调度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频点调度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频点调度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频点调度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频点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A为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终端与基站/网络侧交互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频点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A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当前不连续周期内频点调度的示意图;
图8为图7实施例中S303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频点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A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当前不连续周期内频点调度的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频点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A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当前不连续周期内频点调度的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频点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频点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A为不同不连续周期内频点调度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实施例中S803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13A为不同不连续周期内频点调度的示意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频点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一个实施例中频点调度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6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频点调度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系统。其中,用户终端UE102与至少一个基站/网络侧104通过网络进行通信,该应用系统可适用于NR系统。其中每个基站/网络侧104可以向UE102下发SIB消息,UE基于接收到SIB消息获取所有待测频点,并对所有待测频点进行调度,实现邻区频点的测量。其中,用户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基站104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基站,比如微基站、皮基站等。网络侧104可以使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应用系统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应用系统的限定,具体的应用系统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现有的邻区频点调度过程中,基站/网络侧可以通过在系统信息块SIB消息中下发SMTC参数来通知UE进行相应频点调度。一般情况下,SMTC测量窗口的测量周期有以下几个可能的值:5ms,10ms,20ms,40ms,80ms,160ms。具体的可以在如下协议进行描述,比如,3GPP协议38.331中的字段:Section6.3.2 Radio resource control informationelements实现对SMTC的具体配置如下:
–SSB-MTC
The IE SSB-MTC is used to configure measurement timingconfigurations,i.e.,timing occasions at which the UE measures SSBs.
SSB-MTC information element
--ASN1START
--TAG-SSB-MTC-START
SSB-MTC::=SEQUENCE{
periodicityAndOffset CHOICE{
sf5 INTEGER(0..4),
sf10 INTEGER(0..9),
sf20 INTEGER(0..19),
sf40 INTEGER(0..39),
sf80 INTEGER(0..79),
sf160 INTEGER(0..159)
},
duration ENUMERATED{sf1,sf2,sf3,sf4,sf5}
}
在现有的NR系统的空闲状态下,在一个不连续接收周期(DiscontinuousReception,DRX)内调度所有待测频点,具体的流程包括:
步骤1,收集当前DRX cycle n内所有待测频点的SMTC相关的参数。
步骤2,在测量间隙中尽可能的调度所有待测频点,示例性说明该步骤所述调度方法,如图1A所示,需要进行调度的测量间隙为图1A中的gap2,即,在测量间隙gap2期间调度DRX cycle n内所有待测频点,具体在调度时,从P0之后遍历所有待测频点,依次按照各待测频点SMTC周期的大小顺序升序排列待测频点,比如,在DRX cycle n中gap2内待测频点有F1、F2、F3、F4、F5,这几个频点的SMTC周期分别为5ms,10ms,10ms,80ms,160ms,具体在调度时,以SMTC周期为5ms的频点F1的第一个SMTC位置为起点,按照顺序以SMTC周期从小到大的顺序逐个调度待测的5个频点,完成当前DRX cycle n内所有待测频点的调度。对于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比如DRX cycle n+1中待测频点的调度方式可以采用和DRX cycle n一样的调度方式进行频点调度,此处不赘述。
上述现有的在一个DRX cycle内调度所有待测频点的调度方法虽然实现简单,但是当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差别较大且待测频点的数量较多时,上述调度方式会导致调度的待测频点在测量间隙中的分布离散,比如,参见图1A中gap2中的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比较分散,最终会导致UE的功耗上升。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频点调度方法,通过优化各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使各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各待测量频点的调度位置集中调度,进而达到降低UE功耗,以及延长UE使用寿命的目的。下面实施例将具体说明本申请所述的频点调度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频点调度方法,该方法对多个待测频点进行调度,待测频点包括第一待测频点和第二待测频点,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用户终端UE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将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通常UE都是在一个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一个测量间隙中调度所有待测频点,比如,如图2A所示的空闲状态下的测量间隙的示意图,图2A中,P0为各不连续接收周期DRXcycle内的寻呼时刻,p0之前存在一个测量间隙gap1,P0之后存在一个测量间隙gap2,在实际应用中,UE可以在gap1中调度所有待测频点,也可以在gap2中调度所有待测频点。本实施例中,UE可以在gap1中调度第一待测频点和第二待测频点,也可以在gap2中调度第一待测频点和第二待测频点,其中的第一待测频点和第二待测频点可以是同频的待测频点,也可以是异频的待测频点。第一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和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其中,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为与寻呼时刻重合的第一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或者,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为在寻呼时刻之后第一待测频点的第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可选的,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可以由第一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的帧号或子帧号确定,该帧号或子帧号的定义在3GPP 38.331有相关说明,比如,参见如下描述:
根据3GPP 38.331
Section 5.5.2.10Reference signal measurement timing configuration具体方法如下:
The UE shall setup the first SS/PBCH block measurement timingconfiguration(SMTC)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ceived periodicityAndOffsetparameter(providing Periodicity and Offset value fo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in the smtc1 configuration.The first subframe of each SMTC occasion occurs atan SFN and subframe of the NR SpCell meeting the following condition:
SFN mod T=(FLOOR(Offset/10));
if the Periodicity is larger than sf5:
subframe=Offset mod 10;
else:
subframe=Offset or(Offset+5);
with T=CEIL(Periodicity/10).
其中,subframe表示帧号或子帧号。
本实施例中,UE可以先根据寻呼时刻确定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第一待测频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本实施例中以寻呼时刻之后的测量间隙为例进行说明,UE可以将与寻呼时刻重合的第一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以及相对于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比如,如图2B所示,其中的smtc n为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smtc n+1为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
当UE具体调度第一待测频点和第二待测频点时,UE可以先判断在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是否包含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并在包含的情况下,直接将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具体的,可以将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任一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比如,如图2B所示的F1为第一待测频点,F2为第二待测频点,smtc n为F1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smtcn+1为F1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若smtc n和smtc n+1之间包含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图中的a),则可以进一步的将F1的smtc n之后的任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F1的调度位置(图中的虚线框中的任一SMTC周期性位置)。
可选的,UE可以在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和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不同,将第二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二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频点调度方法,通过在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将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实现对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其中,由于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在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即延后了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因此,上述频点调度方法可以实现UE在调度各待测频点时拉长一定时长进行调度,使UE可以在一个不连续周期内进入一个较长时段的睡眠状态,或者减少UE在一个不连续周期内唤醒与睡眠的转化频次,以此降低UE的功率消耗,延长了UE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用户使用UE体验。
可选的,当UE具体确定将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时,可以具体将第一待测频点的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第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比如,如图2B所示的F1为第一待测频点,F2为第二待测频点,smtc n为F1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smtc n+1为F1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若smtc n和smtc n+1之间包含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图中的a),则可以进一步的将F1的smtc n之后的第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F1的调度位置(图中的虚线框中的b指向的SMTC周期性位置)。将第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则可以集中第一待测频点和第二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比如,如图2B所示的图中,若将第二待测频点(F2)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二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图中a指向的SMTC周期性位置),将第一待测频点(F1)当前的SMTC周期性之后的第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则F1的调度位置和F2的调度位置是比较集中的(如图中的a和b的位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确定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时因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本身分散而导致确定的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极易分散的问题,提高了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集中度,达到了优化待测频点调度位置的目的,进而降低了UE的功率消耗。
在实际应用中,UE还可以在一个不连续周期内调度第一待测频点、第二待测频点和第三待测频点,接着上述S101的方法,UE可以先判断在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是否包含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第三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且在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第三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由于包含了两个待测频点,因此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第三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可能重合,也可能不重合,基于这两种情况,各待测频点的调度方法也是不同的,下面分别说明这两种不同的调度方法:
第一,若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第三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不重合,说明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和第三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不相同,基于此,UE将第二待测频点的当前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二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将第三待测频点的当前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三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比如,如图3所示的F1为第一待测频点,F2为第二待测频点,F3为第三待测频点,F1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F2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F3的SMTC周期性位置,且包含的F2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F3的SMTC周期性位置不重合,则将F2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图中b指示的位置)确定为F2的调度位置,将F3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图中c指示的位置)确定为F3的调度位置。F1的调度位置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确定,即将F1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第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F1的调度位置,图3中a指示的位置即为F1的调度位置。
第二,若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第三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重合,说明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和第三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相同,基于此,UE将第二待测频点的当前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二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将第三待测频点的当前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第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三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比如,如图4所示的F1为第一待测频点,F2为第二待测频点,F3为第三待测频点,F1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F2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F3的SMTC周期性位置,且包含F2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F3的SMTC周期性位置重合,则将F2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图中d指示的位置)确定为F2的调度位置,将F3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第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图中e指示的位置)确定为F3的调度位置。F1的调度位置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确定,即将F1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第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F1的调度位置,图3中a指示的位置即为F1的调度位置。
上述实施例给出了重合SMTC周期性位置的待测频点的调度方法,使UE根据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进行调度时,避免重合的待测频点进行冲突调度的同时,还可以集中调度重合的待测频点,进而达到降低UE功耗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均是基于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的各待测频点的调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也可能不包含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在该情况下,将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更新为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并返回执行在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将第一待测频点的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不包含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滑动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具体的将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滑动至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以及将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滑动至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比如,如图5所示的F1为第一待测频点,F2为第二待测频点,F1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未包含F2的SMTC周期性位置,则将F1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图中B指示的位置)更新为F1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F1原来的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为A指示的位置),并将F1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图中C指示的位置)更新为F1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F1原来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为B指示的位置)。
当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得到更新后,UE即可重新判断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是否包含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并在包含的情况下,基于S101所述的方法,确定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进行频点调度。这种只有在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才确定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以及在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不包含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不确定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可以提高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的集中度,进而降低UE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UE接收到多个待测频点时,比如5个待测频点时,UE还可以对多个待测频点进行分组,然后确定各组中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使各组的调度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时长大于预设时长,以拉长各组的调度位置之间的时间长度。基于此,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调度方法,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根据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多个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对多个待测频点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两个待测频点组。
其中,各待测频点组的调度位置之间的间隔时长大于预设时长。
本实施例中,UE可以根据从基站或网络侧接收到的系统信息块SIB确定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所有待测频点,具体的,如图6A所示,基站或网络侧(NW)可以向UE下发SIB2信息和SIB4信息,UE在接收到SIB2信息时,可以从中提取出同频的待测频点的SMTC相关参数,以及在接收到SIB2信息时,可以从中提取出异频的待测频点的SMTC相关参数,即可确定出多个待测频点,并将确定的多个待测频点作为在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需要测量的所有待测频点。另外,UE可以预先根据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和寻呼时刻确定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可用的测量间隙,再进一步的从可用的测量间隙中筛选出一个测量间隙作为目标测量间隙,比如,在图2A所示的DRX cycle n内确定gap2为目标测量间隙,之后在该目标测量间隙内调度所有待测频点。
当UE确定了多个待测频点和目标测量间隙时,在对各待测频点进行调度前,需要先确定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本实施例中,UE在确定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的过程中,可以先对所有待测频点进行分组,使分组后的各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之间的间隔时长较长,比如大于预设时长,具体的分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三种方法:
第一种,UE在对多个待测频点进行分组时,可以根据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分别将SMTC周期较短的待测频点分为一组,将SMTC周期较长的待测频点分为一组,得到两组待测频点组,比如,待测频点包括F1、F2、F3、F4、F5、,这5个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分别为5ms、10ms、20ms、80ms、160ms,则将这5个待测频点按照第一种方法进行分组后,可以得到两组待测频点组,分别为[5ms、10ms、20ms],[80ms、160ms]。按照上述方法分组后,分组后的各待测频点组的SMTC周期之间的间隔时长比较长,在后期调度各组中的待测频点时,UE可以在该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各待测频点组之间进入一个较长时段的睡眠状态。需要说明的是,SMTC周期的长短的衡量标准可以预先由UE根据分组需求确定,上述例子是将待测频点分为了两组,仅是举例说明,实际分组中还以将SMTC周期中等的待测频点分为一组,因此分组数量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确定,此处不限定。
第二种,UE在对多个待测频点进行分组时,可以根据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之间的间隔时长,分别将SMTC周期之间的间隔时长较短的待测频点分为一组,将剩余的待测频点分为一组,得到两组待测频点组,比如,待测频点包括F1、F2、F3、F4、F5,这5个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分别为5ms、10ms、20ms、80ms、160ms,则将这5个待测频点按照第二种方法进行分组,且设定间隔时长小于40ms时确定该间隔时长较短,可以得到两组待测频点组,分别为[5ms、10ms、20ms],[80ms、160ms]。按照上述方法分组后,分组后的各待测频点组的SMTC周期之间的间隔时长比较长,在后期调度各组中的待测频点时,UE可以在该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各待测频点组之间进入一个较长时段的睡眠状态。需要说明的是,SMTC周期之间的间隔时长的长短的衡量标准可以预先由UE根据分组需求确定。
第三种,UE在对多个待测频点进行分组时,UE可以先按照第一种方法对所有待测频点进行分组,之后可以进一步的按照第二种方法对每组中的待测量频点进行二次分组,得到至少一个待测频点组。按照上述方法分组后,分组后的各待测频点组的SMTC周期之间的间隔时长比较长,在后期调度各组中的待测频点时,UE可以在该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各待测频点组之间进入一个较长时段的睡眠状态,而且,每组中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之间的间隔时长比较短,在后期确定每组中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时,可以提高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的集中度,进而降低UE功耗。
S202,确定各待测频点组中的第一待测频点和第二待测频点。
其中,第一待测频点为待测频点组中SMTC周期最小的待测频点,第二待测频点为待测频点组中其他待测频点,可选的,第二待测频点可以为待测频点组中其他待测频点中的任一待测频点,比如,第二待测频点可以为其他待测频点中SMTC周期最小的待测频点,也可以为其它待测频点中SMTC周期最大的待测频点。
本实施例中,当UE对多个待测频点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两个待测频点组时,可以确定各待测频点组中的第一待测频点和第二待测频点,再根据前述S101的方法进一步的确定各待测频点组中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和第二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最后基于各待测频点组的调度位置进行各组待测频点的调度。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频点调度方法,通过根据在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根据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对待测频点进行分组,实现对每组中的待测频点的调度。而且,UE在确定多个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之前,对多个待测频点进行分组,使各组中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分布比较集中,克服了现有技术确定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时因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本身分散而导致确定的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极易分散的问题,提高了各组中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集中度,达到了优化各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的目的,进而降低了UE的功率消耗,延长了UE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用户使用UE体验。
可选的,当UE接收到多个待测频点,尤其是待测频点的数量较多时,UE可以在每个不连续周期内都调度一次所有的待测频点,基于此,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在每个不连续周期内调度多个待测频点的方法,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确定在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目标测量间隙和所有待测频点。
在现有的NR系统的空闲状态下,由于可以在一个不连续接收周期DRX cycle内调度所有待测量频点,且各DRX cycle内要调度的所有待测量频点和调度方式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以一个不连续接收周期,即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目标测量间隙可以为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任意测量间隙,也可以为UE预先根据测量需求确定的测量间隙,比如,如图2A所示的空闲状态下的测量间隙的示意图,图2A中,P0为各不连续接收周期DRX cycle内的寻呼时刻,p0之前存在一个测量间隙gap1,P0之后存在一个测量间隙gap2,在实际应用中,UE可以在gap1中调度所有待测频点,也可以在gap2中调度所有待测频点。所有待测频点为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需要调度的所有待测频点。所有待测频点中可以包括同频的待测频点,也可以包括异频的待测频点。
本实施例中,UE可以根据从基站或网络侧接收到的系统信息块SIB确定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所有待测频点,具体的,如图6A所示,基站或网络侧(NW)可以向UE下发SIB2信息和SIB4信息,UE在接收到SIB2信息时,可以从中提取出同频的待测频点的SMTC相关参数,以及在接收到SIB2信息时,可以从中提取出异频的待测频点的SMTC相关参数,即可确定出所有待测频点,并将确定的所有待测频点作为在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需要测量的所有待测频点。另外,UE可以预先根据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和寻呼时刻确定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可用的测量间隙,再进一步的从可用的测量间隙中筛选出一个测量间隙作为目标测量间隙,比如,在图2A所示的DRX cycle n内确定gap2为目标测量间隙,之后在该目标测量间隙内调度所有待测频点。
S302,根据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对待测频点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两个待测频点组。
本实施例涉及对多个待测频点进行分组的方法,该方法与前述图6实施例中S201所述的分组方式一致,详细方法说明请参见前述内容,此处不赘述。
S303,根据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确定在目标测量间隙中每个待测频点组的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其中,各待测频点组的调度位置之间的间隔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待测频点组的调度位置为待测频点组中任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上述预设时长为UE预先根据实际调度需求确定的时长,用于衡量各待测频点组的调度位置之间的间隔时长的长短,当各待测频点组的调度位置之间的间隔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确定各待测频点组的调度位置之间的间隔时长较长;当各待测频点组的调度位置之间的间隔时长不大于预设时长时,确定各待测频点组的调度位置之间的间隔时长较短。
本实施例中,当UE对所有待测频点进行分组后,可以确定每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由于确定各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的方法是相同的,因此本实施例以一组待测频点组为例进行说明。当UE对一组中的各待测频点进行调度之前,需要先确定该组中各调度频点的调度位置,具体的,可以根据该组内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在目标测量间隙内依次选择各待测频点的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使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不重合即可,比如,如图7A所示的示意图中,待测频点组#1中包含3个待测频点F1、F2和F3,其SMTC周期分别为5ms、10ms、20ms,则可以确定待测频点F1的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图中的a指示的位置)作为F1的调度位置,可以确定待测频点F2的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图中的b指示的位置)作为F2的调度位置,可以确定待测频点F3的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图中的c指示的位置)作为F3的调度位置。当UE确定了每组待测频点组中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后,即可对各待测频点进行调度,以便之后实现对各待测频点的测量。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频点调度方法,通过确定在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目标测量间隙和所有待测频点,并根据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对待测频点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两个待测频点组,以及根据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确定在目标测量间隙中每个待测频点组的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实现对所有待测频点的调度。其中,由于确定的各待测频点组的调度位置之间的间隔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拉长了各待测频点组的调度位置之间的时间长度,使UE可以在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对各待测频点组中的各待测频点进行调度之后,可以进入一个较长时段的睡眠状态,以此降低UE的功率消耗。另外,UE在确定所有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之前,还对所有待测频点进行了分组,使各组中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分布比较集中,克服了现有技术确定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时因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本身分散而导致确定的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极易分散的问题,提高了各组中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集中度,达到了优化各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的目的,进而降低了UE的功率消耗,延长了UE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用户使用UE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UE确定各待测频点组中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时,可以使每个待测频点组中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能够尽可能的集中,从而使UE能够在一个短时间段内调度完成每个待测频点组中的所有待测频点,以此达到降低UE功率消耗的目的。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针对每个待测频点组的调度方法以达到上述效果,下面实施例具体说明该方法。
图8为图7实施例中S303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如图8所示,该方式包括:
S401,确定各待测频点组中的第一目标频点。
其中,第一目标频点为待测频点组中SMTC周期最小的待测频点。
本实施例中,当UE确定一个待测频点组中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时,可以先从该待测频点组中筛选出SMTC周期最小的待测频点,即第一目标频点,比如,以图7A中待测频点组#1为例,该组中待测频点F1为SMTC周期最小的频点。以便之后根据第一目标频点的SMTC周期的位置确定该待测频点组中其他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S402,根据第一目标频点的SMTC周期和待测频点组中其他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确定待测频点组的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当UE获取到待测频点组中第一目标频点的SMTC周期,以及其他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时,即可先选择第一目标频点的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一目标频点的调度位置,再相应的分别针对其他待测频点,选择各其他待测频点对应的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作为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只要使该待测频点组中的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不重合即可。
可选的,提供了UE根据第一目标频点的SMTC周期确定对应待测频点组中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如图9所示,该方式包括:
S501,根据寻呼时刻确定第一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
其中,第一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为与寻呼时刻重合的第一目标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或者,第一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为在寻呼时刻之后第一目标频点的第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可以由第一目标频点的SMTC周期的帧号或子帧号确定,该帧号或子帧号的定义在3GPP 38.331有相关说明,比如,参见如下描述:
根据3GPP 38.331
Section 5.5.2.10Reference signal measurement timing configuration具体方法如下:
The UE shall setup the first SS/PBCH block measurement timingconfiguration(SMTC)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ceived periodicityAndOffsetparameter(providing Periodicity and Offset value fo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in the smtc1 configuration.The first subframe of each SMTC occasion occurs atan SFN and subframe of the NR SpCell meeting the following condition:
SFN mod T=(FLOOR(Offset/10));
if the Periodicity is larger than sf5:
subframe=Offset mod 10;
else:
subframe=Offset or(Offset+5);
with T=CEIL(Periodicity/10).
其中,subframe表示帧号或子帧号。
本实施例中,由于UE在确定目标测量间隙时,可以是寻呼时刻之前的测量间隙(比如图2A中的gap1),也可以是寻呼时刻之后的测量间隙(比如图2A中的gap2),因此UE在确定了目标测量间隙时,可以进一步的根据寻呼时刻确定第一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本实施例中以寻呼时刻之后的测量间隙为目标测量间隙为例进行说明,UE可以将与寻呼时刻重合的第一目标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一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以及相对于第一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第一目标频点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比如,如图9A所示,其中的smtc n为第一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smtc n+1为第一目标频点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
S502,判断第一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是否存在其他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得到判断结果。
当UE确定了第一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时,可以进一步的判断第一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内是否存在其他测量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并根据不同的判断结果选择不同的调度方式确定待测频点组中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比如,如图9A所示,确定smtc n和smtc n+1之间的时间间隔内是否包含其他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图9A中的smtc n和smtc n+1之间包含F2的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b和F3的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c。
S503,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待测频点组的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若判断结果为存在其他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则执行步骤S504,若判断结果为不存在其他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则执行步骤S505。
若判断结果为存在其他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则UE即可进一步的根据第一目标频点和其他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出对应待测频点组中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具体确定方式参见下面步骤S504;若判断结果为不存在其他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则具体执行下面步骤S505。
S504,将第一目标频点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一目标频点的调度位置,以及根据各其他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各其他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当上述判断结果为存在其他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时,即可将第一目标频点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一目标频点的调度位置,然后再依次确定其他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具体确定时可以将各其他待测频点的一个与第一目标频点的调度位置最近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各其他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比如,如图9A所示的待测频点组#1,F1为第一目标频点,确定第一目标频点的下一个SMTC周期的位置为第一目标频点的调度位置(图中的a指示的位置),其他待测频点F2的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b为F2的调度位置,其他待测频点F3的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c为F3的调度位置。
S505,将第一目标频点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作为第一目标频点新的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并返回执行判断第一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是否存在其他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步骤。
当上述判断结果为不存在其他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时,可以滑动第一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到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即将第一目标频点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作为第一目标频点新的当前SMTC周期性位置,再将距离该新的当前SMTC周期性位置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一目标频点的新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然后返回执行上述S502的步骤,基于第一目标频点新的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新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重新得到新的判断结果,再根据新的判断结果确定待测频点组中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可选的,UE确定其他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时,如图10所示,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S601,确定其他待测频点中是否包含重合频点,若其他待测频点中包含重合频点,则执行步骤S602,若其他待测频点中未包含重合频点,则执行步骤S603。
其中,重合频点是指其他待测频点中SMTC周期性位置相同的频点,比如,若频点F1的SMTC周期为10ms,频点F2的SMTC周期也为10ms,那么频点F1和频点F2的SMTC周期性位置相同,即频点F1和频点F2为重合频点。
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待测频点组中可能会存在重合频点,因此有必要先确定其他待测频点中是否包含重合频点,若包含重合频点,则执行步骤S602所述的方法确定重合频点的调度位置,使重合频点的调度位置之间错开分布,避免引起冲突调度问题;若不包含重合频点,则执行步骤S603所述的方法确定其他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S602,将重合频点中的第二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二目标频点的调度位置,将重合频点中的其他任一重合频点作为新的第二目标频点,以及将其他任一重合频点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作为新的第二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并返回执行将重合频点中的第二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二目标频点的调度位置的步骤,直到确定出所有冲突频点的调度位置为止;若其他待测频点中除重合频点以外还存在一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则将一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一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若其他待测频点中除所述重合频点以外还存在多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则返回执行确定各待测频点组中的第一目标频点的步骤,直到确定出各待测频点组中所有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为止。
其中,第二目标频点可以为重合频点中的任意频点。第二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为与寻呼时刻重合的第二目标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或者,第二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为在寻呼时刻之后第二目标频点的第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
示例性说明上述步骤所述的方法,如图10A所示,不连续接收周期DRX cycle n内的所有待测频点为F1、F2、F3、F4、F5和F6,对应的SMTC周期分别为5ms,10ms,10ms,40ms,80ms,160ms,将这6个待测频点分为两组:待测频点组#1和待测频点组#2,待测频点组#1中包括待测频点F1、F2、F3,待测频点组#2中包括待测频点F4、F5和F6,以待测频点组#1为例进行说明,按照S502的步骤可以确定待测频点F1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smtc n)和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smtc n+1)之间的时间间隔中包含待测频点F2和F3的SMTC周期性位置,而待测频点F2和F3由于SMTC周期性位置相同,因此F2和F3为重合频点,进一步的将F2和F3中的任意频点作为第二目标频点,图中将F2作为第二目标频点,然后即可将F2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F2的调度位置,参见如图10A中的F2中的SMTC周期性位置b,再将其他重合频点F3作为新的第二目标频点,以及将F3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作为新的第二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最后将新的第二目标频点F3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作为新的第二目标频点的调度位置,比如,参见图10A中F3为新的第二目标频点,对应的F3的调度位置为F3的SMTC周期性位置c。
当确定完其他待测频点中重合频点的调度位置后,可以进一步的确定其他待测频点中是否还包含未调度的待测频点,以及包含未调度的待测频点的数量,若包含一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则直接将这一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这一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若其他待测频点中是否还包含多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则返回执行上述S501的步骤,以确定多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使用上述方法循环往复,直到确定出待测频点组中所有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为止。
S603,将其他待测频点中SMTC周期最大的待测频点确定为第三目标频点,并将第三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三目标频点的调度位置;若其他待测频点中除第三目标频点以外还存在一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则将一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一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若其他待测频点中除第三目标频点以外还存在多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则返回执行确定各待测频点组中的第一目标频点的步骤,直到确定出各待测频点组中所有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为止。
其中,第三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为与寻呼时刻重合的第三目标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或者,第三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为在寻呼时刻之后第三目标频点的第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
示例性说明上述步骤所述的方法,如图10A所示,以其中的待测频点组#2为例进行说明,按照S501的步骤可以确定待测频点F4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smtc n)和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smtc n+1)之间的时间间隔中包含其他待测频点F5和F6的SMTC周期性位置,接下来在他待测频点F5和F6中选择SMTC周期最大的频点F6作为第三目标频点,然后将其他待测频点F6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f确定为待测频点F6的调度配置,再继续判断待测频点组#2中是否还包含未调度的待测频点,此时的待测频点组#2中还包含一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F5,则直接将该待测频点F5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待测频点F5的调度位置。
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频点调度方法,考虑了存在重合频点的调度场景,也考虑了不存在重合频点的调度场景,即充分考虑了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任何调度场景,所以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调度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场景下的频点调度,应用范围更广。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在前述图2实施例中S201或S302的说明中,提供了三种分组方法,针对第一种分组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了上述S201或S302的一种实现方式,以S302举例说明,即上述S302“根据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对待测频点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两个待测频点组”,包括:根据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和至少一个预设周期阈值,对待测频点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两个待测频点组。
其中,预设周期阈值可以由UE预先根据分组需求确定。
本实施例中,当UE获取到所有待测频点时,可以进一步的根据预先设定的预设周期阈值,将所有待测频点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两个待测频点组。比如,如图10A所示,假设设置预设周期阈值可以为30ms,则将SMTC周期小于30ms的待测频点F1、F2和F3分为一组,得到待测频点组#1;将SMTC周期大于30ms的待测频点F4、F5和F6分为一组,得到待测频点组#2。使用上述方法进行分组,可以使待测频点组#1或待测频点组#2中的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都比较相近,也就可以使各待测频点组中的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更为集中,比如参见图10A中待测频点组#1中的F1的调度位置a、F2的调度位置b和F3的调度位置c更为集中,待测频点组#2中的F4的调度位置d、F5的调度位置e和F6的调度位置f更为集中,进而可以使待测频点组#1的调度位置和待测频点组#2的调度位置之间相隔较长的时长,从而使UE可以在待测频点组#1的调度位置和待测频点组#2的调度位置之间进入一个较长的睡眠时间,以降低UE的功率消耗。而且,还可以减少UE唤醒与睡眠的转化频次,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低UE的功率消耗。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UE可以在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任意测量间隙进行待测频点的调度,但是在面对一次调度多个待测频点时,选择一个合适的测量间隙可以提高待测频点的调度效率,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体确定目标测量间隙的方法,如图11所示,上述S301中的“确定在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目标测量间隙”,包括:
S701,接收SIB1信息,并根据SIB1信息确定寻呼时刻。
其中,寻呼时刻即为不连续接收周期内接收寻呼消息的时刻,可以由UE根据相关配置参数计算得到。本实施例中,UE可以接收基站/网络侧发送的系统信息块SIB1信息,再进一步的从SIB1信息中提取出相关配置参数,以及根据相关配置参数计算得到寻呼时刻。
S702,根据寻呼时刻和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确定至少两个候选测量间隙。
其中,候选测量间隙为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可用于进行频点调度的测量间隙。本实施例中,UE在确定了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和寻呼时刻时,可以选择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寻呼时刻之前的时间段,以及寻呼时刻之后的时间段为候选测量间隙。比如,如图2A所示的示意图中,P0为计算得到的寻呼时刻,gap1和gap2为可用的测量间隙,即为两个候选测量间隙。
S703,将候选测量间隙中时长最长的测量间隙确定为目标测量间隙。
当UE确定了多个候选测量间隙时,可以进一步的将其中时长最长的测量间隙确定为目标测量间隙。由于目标测量间隙的时长较长,易于一次完成所有待测频点的调度,进而提高所有待测频点的调度效率,而且在待测频点的数量较多时,可以相应的避免有些待测频点无法正常进行调度的问题。
在现有的NR系统的空闲状态下,可能存在两种频点的调度类型,一种是在一个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多个频点,另一种是在不同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不同的频点,上述图2-图11实施例所述的频点调度方法对应上述第一种调度类型,而本申请还提供了第二种频点调度方法对应上述第二种调度类型,下面实施例说明第二种调度类型对应的频点调度方法,即,在图7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上述301中的“确定在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所有待测频点”,包括:
S801,获取频点调度类型,若频点调度类型为在一个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多个频点,则执行步骤S802,若频点调度类型为在不同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不同的频点,则执行步骤S803。
若频点调度类型为在一个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多个频点,说明UE需要在一个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完所有待测频点,且在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内也调度相同的所有待测频点,比如,如图2A所示的示意图,UE在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DRX cycle n内调度F1、F2、F3、F4和F5这5个频点,在下一个不连续接收周期DRX cycle n+1内也调度F1、F2、F3、F4和F5这5个频点。在此场景下,执行上述图2-图11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调度方法完成所有不连续接收周期内各待测频点的调度。
若频点调度类型为在不同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不同的频点,说明UE需要利用不同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共同完成所有的待测频点的调度,即不同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的待测频点不同,比如,如图12A所示,待测频点F1、F2和F3分别在不同的不连续接收周期DRX cycle n、DRX cycle n+1、DRX cycle n+2中进行调度。
S802,将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待测频点确定为所有待测频点。
本实施例涉及频点调度类型为在不同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不同的频点的场景,在此场景下,UE可以使用前述图2-11任意实施例所述的频点调度方法对任何一个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各待测频点进行调度,直到完成所有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各待测频点的调度工作。
S803,获取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之后的多个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待测频点,根据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和多个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确定需要在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的所有待测频点。
本实施例涉及频点调度类型为在不同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不同的频点的场景,在此场景下,由于所有待测频点分散在不同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内,所以为了降低UE功耗,可以将分散的不同待测频点集中在一个不连续接收周期或数量较少的不连续接收周期进行调度,以使UE能够在有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内不进行频点调度,进而降低UE功耗,所以UE可以重新确定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的所有待测频点,使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移动到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进行调度,进而空闲出一个或多个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在具体确定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的所有待测频点时,可以先获取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之后的多个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待测频点,再根据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和多个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确定需要在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的所有待测频点。
进一步的,上述S803步骤,如图13所示,包括:
S901,获取各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与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之间的时间差值。
当UE确定了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以及各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时,可以进一步的计算每一个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与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之间的时间差值,以确定每一个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与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之间相隔的时长的长短,然后根据该时长的长短确定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
S902,将时间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和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确定为需要在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的所有待测频点。
其中,预设阈值用于衡量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之间的间隔时长的长短,若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之间的间隔大于该预设阈值,则表示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之间的间隔较长,若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之间的间隔不大于该预设阈值,则表示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之间的间隔短。预设阈值可又UE预先根据调度需求确定。
本实施例中,当UE计算得到每一个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与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之间的时间差值时,可以进一步的将该时间差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并将时间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移动到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与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原本的待测频点共同确定为需要在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的所有待测频点。
示例性说明图13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如图12A所示,所有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待测频点包括F1、F2和F3,SMTC周期分别为5ms、10ms、80ms,且现有的调度方法如图12A所示,在不连续接收周期DRX cycle n内调度待测频点F1,在DRX cycle n+1内调度待测频点F2、在DRXcycle n+2内调度待测频点F3。使用图13实施例所述方法重新确定DRX cycle n内的所有待测频点,假设预设阈值为10ms,待测频点F1和F2的SMTC周期之间的时间差值为5ms,待测频点F1和F3的SMTC周期之间的时间差值为75ms,待测频点F2和F3的SMTC周期之间的时间差值为70ms,待测频点F1和F2的SMTC周期之间的时间差值小于20ms,所以将原本在DRX cycle n+1内调度的待测频点F2移动到不连续接收周期DRX cycle n内调度,参见如图13A所示的示意图,对应的DRX cycle n内调度待测频点F1和F2,对应的DRX cycle n+1内不进行任何频点调度,即可降低UE功耗。而且,DRX cycle n内对待测频点F1和F2的调度方法可参见前述图2-11任意实施例所述的频点调度方法。需要说明的是,使用上述方法将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移动到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进行调度后,由于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内待测频点均为一个待测频点(参见图13A中DRX cycle n+2内的待测频点F3),即可直接将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的当前SMTC周期的位置确定为该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而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的当前SMTC周期的位置为与寻呼时刻重合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的位置,或者,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的当前SMTC周期的位置为在寻呼时刻之后待测频点的第一个SMTC周期的位置。
上述实施例实现了将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移动到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进行调度的方法,使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出现空闲不连续接收周期,UE则不需要在空闲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任何待测频点,可以达到降低UE功耗的效果。
综合上述所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频点调度方法,如图1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01,接收SIB1信息,并根据SIB1信息确定寻呼时刻。
S1002,根据寻呼时刻和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确定至少两个候选测量间隙。
S1003,将候选测量间隙中时长最长的测量间隙确定为目标测量间隙。
S1004,获取频点调度类型,若频点调度类型为在一个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多个频点,则执行步骤S1005,若频点调度类型为在不同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不同的频点,则执行步骤S1006-S1007。
S1005,将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待测频点确定为所有待测频点。
S1006,获取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之后的多个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待测频点,获取各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与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之间的时间差值。
S1007,将时间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和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确定为需要在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的所有待测频点。
S1008,根据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各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和至少一个预设周期阈值,对待测频点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两个待测频点组。
S1009,确定各待测频点组中的第一目标频点。
S1010,根据寻呼时刻确定第一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
S1011,判断第一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是否存在其他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若存在其他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则执行步骤S1012,若不存在其他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则执行步骤S1023。
S1012,将第一目标频点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一目标频点的调度位置,以及确定其他待测频点中是否包含重合频点,若其他待测频点中包含重合频点,则执行步骤S1013-S1017,若其他待测频点中未包含重合频点,则执行步骤S1018-S1022。
S1013,将重合频点中的第二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二目标频点的调度位置,将重合频点中的其他任一重合频点作为新的第二目标频点,以及将其他任一重合频点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作为新的第二目标频点的当前SMTC周期性位置,并返回执行将重合频点中的第二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二目标频点的调度位置的步骤,直到确定出所有重合频点的调度位置为止。
S1014,判断其他待测频点中除重合频点以外是否存在其他未调度的待测频点,以及其他未调度的待测频点的数量,若其他待测频点中除重合频点以外还存在一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则执行步骤S1015,若其他待测频点中除重合频点以外还存在多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则执行步骤S1016,若其他待测频点中除重合频点以外不存在未调度的待测频点,则执行步骤S1017。
S1015,将一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一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S1016,返回执行确定各待测频点组中的第一目标频点的步骤,直到确定出各待测频点组中所有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为止。
S1017,停止调度。
S1018,将其他待测频点中SMTC周期最大的待测频点确定为第三目标频点,并将第三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第三目标频点的调度位置;若其他待测频点中除第三目标频点以外还存在一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则将一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一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S1019,判断其他待测频点中除第三目标频点以外是否存在其他未调度的待测频点,以及其他未调度的待测频点的数量,若其他待测频点中除第三目标频点以外还存在一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则执行步骤S1020,若其他待测频点中除第三目标频点以外还存在多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则执行步骤S1021,若其他待测频点中除第三目标频点以外不存在未调度的待测频点,则执行步骤S1022。
S1020,将一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一个未调度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S1021,返回执行确定各待测频点组中的第一目标频点的步骤,直到确定出各待测频点组中所有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为止。
S1022,停止调度。
S1023,将第一目标频点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作为第一目标频点新的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并返回执行判断第一目标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是否存在其他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步骤。
上述各步骤在前述各实施例中均有对应说明,详细内容请参见前述说明,此处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调度方法使用于NR系统的空闲状态中的多种调度场景,即在一个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多个频点的调度场景,以及在不同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不同的频点的调度场景,所以该频点调度方法应用更广。而且,在一个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多个频点时,通过优化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使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各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更加集中,且每组待测频点之间的调度位置拉长较长的时长,增加了UE进而睡眠状态的时长,同时也减少了UE唤醒和睡眠转换的频次,进而极大的降低了UE的功率消耗;而在不同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调度不同的频点时,通过将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待测频点移动到当前不连续接收周期内进行调度,使其他不连续接收周期出现空闲不连续接收周期,减少了UE的调度消耗,进而降低了UE的功率消耗。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14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14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提供了一种频点调度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11,用于在所述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所述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关于频点调度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频点调度的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频点调度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待测频点的SMTC相关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频点调度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所述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所述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频点调度方法,对多个待测频点进行调度,所述待测频点包括第一待测频点与第二待测频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所述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包括:
将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第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所述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第三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所述第三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不重合,则将所述第二待测频点的当前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二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将所述第三待测频点的当前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三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所述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第三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和所述第三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重合,则将所述第二待测频点的当前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二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将所述第三待测频点的当前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第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三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不包含所述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更新为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并返回执行在所述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所述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多个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对所述多个待测频点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两个待测频点组;
确定各所述待测频点组中的所述第一待测频点和所述第二待测频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测频点为所述待测频点组中SMTC周期最小的待测频点,所述第二待测频点为所述待测频点组中其他待测频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当前SMTC周期性位置为与所述不连续接收周期内的寻呼时刻重合的第一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的位置,或者,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当前SMTC周期的位置为在所述寻呼时刻之后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第一个SMTC周期性位置。
9.一种频点调度装置,所述频点调度装置用于对多个待测频点进行调度,所述待测频点包括第一待测频点与第二待测频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调度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与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下一SMTC周期性位置之间包含所述第二待测频点的SMTC周期性位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待测频点当前的SMTC周期性位置之后的SMTC周期性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待测频点的调度位置。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1396238.7A 2021-11-23 2021-11-23 频点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040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6238.7A CN114040481B (zh) 2021-11-23 2021-11-23 频点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22/120830 WO2023093258A1 (zh) 2021-11-23 2022-09-23 频点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6238.7A CN114040481B (zh) 2021-11-23 2021-11-23 频点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0481A CN114040481A (zh) 2022-02-11
CN114040481B true CN114040481B (zh) 2023-07-14

Family

ID=80138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96238.7A Active CN114040481B (zh) 2021-11-23 2021-11-23 频点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40481B (zh)
WO (1) WO20230932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1548A (zh) * 2021-11-23 2022-04-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频点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40481B (zh) * 2021-11-23 2023-07-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频点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226022A1 (en) * 2022-05-27 2023-11-30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of a power saving mechanism for xr traffic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7976A (zh) * 2018-03-30 2019-12-10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于间隔的小区测量
WO2020019333A1 (zh) * 2018-07-27 2020-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频测量时延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913444A (zh) * 2019-12-25 2020-03-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待机态的nr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2514440A (zh) * 2018-07-31 2021-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强度指示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13133029A (zh) * 2021-03-09 2021-07-16 杭州红岭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Gap的配置方法
CN113329421A (zh) * 2021-05-18 2021-08-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频点测量方法及装置、芯片、设备、存储介质
CN113381847A (zh) * 2021-06-01 2021-09-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调度方法、终端及芯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23216A1 (en) * 2016-05-26 2019-07-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ue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 in gaps in presence of lbt
CN111294832B (zh) * 2019-05-31 2022-07-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小区测量方法及用户终端、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67028A (zh) * 2019-11-28 2021-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065119B (zh) * 2019-12-25 2022-09-1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在连接态cdrx配置下的nr小区测量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132198B (zh) * 2019-12-25 2022-09-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在连接态NonDRX配置下的NR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3271665A (zh) * 2020-02-14 2021-08-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040481B (zh) * 2021-11-23 2023-07-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频点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7976A (zh) * 2018-03-30 2019-12-10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于间隔的小区测量
WO2020019333A1 (zh) * 2018-07-27 2020-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频测量时延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514440A (zh) * 2018-07-31 2021-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强度指示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10913444A (zh) * 2019-12-25 2020-03-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待机态的nr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3133029A (zh) * 2021-03-09 2021-07-16 杭州红岭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Gap的配置方法
CN113329421A (zh) * 2021-05-18 2021-08-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频点测量方法及装置、芯片、设备、存储介质
CN113381847A (zh) * 2021-06-01 2021-09-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调度方法、终端及芯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scussion on measurement gap configuration in multiple frequency layers for NR;LG Electronics;《3GPP TSG-RAN WG4 Meeting #84bis》;第1-3页 *
Report of [post113-e][108][NTN] SMTC and measurement gap (Intel);Intel Corporation;《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13bis-e》;第1-3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93258A1 (zh) 2023-06-01
CN114040481A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40481B (zh) 频点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493553B (zh) 用于在wwan中控制来自对等体发现的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EP3217756A1 (en) Channel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15113391A1 (zh) 一种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CN109963339A (zh) 控制信道配置及检测方法和装置、程序及介质
CN111373806A (zh) 寻呼
WO2020143789A1 (zh) 分组唤醒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EP2666313A1 (en) Adaptive peer discovery based on non peer discovery transmissions and device density for wi-fi
US11382086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method and device of detec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EP3836576A1 (en) Wake-up signal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wake-up signal sending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0506577A (ja) タイマ設定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3916879A (zh) 设备发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EP4017133A1 (en) Energy-saving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8632982B (zh) 基站、同步信号块配置方法、用户设备及其同步方法
CN102595612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2625359A (zh) 一种确定同步小区的方法和设备
CN115280882A (zh) 启用能力降低的新无线电(nr)设备的接入
US916760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ed access messag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23093268A1 (zh) 频点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94832B (zh) 小区测量方法及用户终端、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74729A (zh) 非授权频谱中同步信号块组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用户设备
CN103875293B (zh) 用于对等网络中的自适应寻呼的方法和装置
JP2022546670A (ja) 通信システム
CN113994740B (zh) 用于处理pdcch跳过和唤醒信令的机制
EP3419355A1 (en)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