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9861A - 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9861A
CN114039861A CN202111560430.5A CN202111560430A CN114039861A CN 114039861 A CN114039861 A CN 114039861A CN 202111560430 A CN202111560430 A CN 202111560430A CN 114039861 A CN114039861 A CN 114039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node
service address
current communication
tipc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604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39861B (zh
Inventor
李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Cisco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pur Cisco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pur Cisco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pur Cisco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604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98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9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9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39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98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2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updates or upgrades of network functiona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设备及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额外增加的设计链路感知协议容易与TIPC协议的功能产生冗余,且开发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根据若干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分别设置对应的服务地址;将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同时存储至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通过当前通信节点与目的通信节点之间的转发通信节点,对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进行偏移,得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以对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进行更新,并实现目的通信节点对当前通信节点的链式拓扑感知。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透明进程间通信(Transparent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TIPC)协议是目前新兴的集群网络通信协议。TIPC协议作为透明进程间通信协议,配合硬件端口支持,可用于构建高效的底层通信链路。在通信设备的堆叠功能中,链式拓扑作为常见拓扑而被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
目前,处于TIPC协议中的通信设备支持报文的透明传输,通信设备与通信设备之间能够建立正常的TIPC通信链路,但是通信设备无法根据TIPC协议中的链式拓扑结构感知到直连邻居的位置,TIPC协议对特定链式拓扑场景的感知能力和维护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设备及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设计链路感知协议,使通信节点感知到对方节点是否为直连邻居,但是额外增加的设计链路感知协议容易与TIPC协议的功能产生冗余,并且额外设计的开发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包括:分别确定出TIPC协议中若干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以根据所述对应的TIPC地址,为所述若干通信节点分别设置对应的服务地址;将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同时存储至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以及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通过所述当前通信节点与所述目的通信节点之间的转发通信节点,对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进行偏移,得到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其中,所述服务地址类型号默认设置为预设值,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为所述预设值与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偏移量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对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进行更新,以通过所述目的通信节点更新后的名称表,实现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所述当前通信节点的链式拓扑感知。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地址中还包括服务地址实例号;所述根据所述对应的TIPC地址,为所述若干通信节点分别设置对应的服务地址,具体包括:根据若干通信节点对应的索引信息,分别获取所述若干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确定出所述对应的TIPC地址中的NODE字段值,以将所述NODE字段值设置为对应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实例号。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同时存储至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以及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之后,还包括:查询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若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类型号为所述预设值,则确定所述目的通信节点与所述当前通信节点为直连邻居。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当前通信节点与所述目的通信节点之间的转发通信节点,对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进行偏移时,还包括:将所述转发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存储至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以及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分别确定出TIPC协议中若干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之前,还包括:根据预设的配置规则,分别为所述TIPC协议中的若干通信节点分配唯一的TIPC地址。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在所述TIPC协议中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启动服务后,向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发送服务发布报文;其中,所述服务发布报文中包括: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源地址以及目的地址。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对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进行更新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目的通信节点,查询所述目的通信节点更新后的名称表;若所述当前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类型号为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则确定所述目的通信节点与所述当前通信节点为非直连邻居。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当前通信节点、所述目的通信节点以及所述转发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中均包括: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以及所述转发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设备,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分别确定出TIPC协议中若干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以根据所述对应的TIPC地址,为所述若干通信节点分别设置对应的服务地址;将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同时存储至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以及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通过所述当前通信节点与所述目的通信节点之间的转发通信节点,对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进行偏移,得到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其中,所述服务地址类型号默认设置为预设值,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为所述预设值与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偏移量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对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进行更新,以通过所述目的通信节点更新后的名称表,实现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所述当前通信节点的链式拓扑感知。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分别确定出TIPC协议中若干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以根据所述对应的TIPC地址,为所述若干通信节点分别设置对应的服务地址;将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同时存储至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以及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通过所述当前通信节点与所述目的通信节点之间的转发通信节点,对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进行偏移,得到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其中,所述服务地址类型号默认设置为预设值,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为所述预设值与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偏移量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对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进行更新,以通过所述目的通信节点更新后的名称表,实现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所述当前通信节点的链式拓扑感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设备及介质,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通信节点在TIPC协议中的TIPC地址转换成对应的服务地址,能够通过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实例号对若干通信节点进行区分;通过转发通信节点对当前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进行偏移,能够得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从而在转发通信节点向目的通信节点发送服务发布报文时,将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发送给目的通信节点,使目的通信节点根据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更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通过查询目的通信节点更新后的名称表,实现对目的通信节点的链式拓扑感知,根据该名称表中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类型号是否进行偏移,来确定出目的通信节点与当前通信节点是否为直连邻居。本申请基于TIPC协议本身具备的链路状态感知功能加以改造,通过将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转换成服务地址类型号和服务地址实例号,增加了TIPC协议在特定链式拓扑场景下识别直连邻居和非直连邻居的能力,从而减少额外设计开发,降低了实现成本,并且还避免了额外增加的设计链路感知协议容易与TIPC协议的功能产生冗余。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节点TIPC地址与服务地址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节点的初始名称表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节点的更新名称表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设备及介质,通过将通信节点在TIPC协议中的TIPC地址转换成对应的服务地址,能够通过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实例号对若干通信节点进行区分;通过转发通信节点对当前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进行偏移,能够得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从而在转发通信节点向目的通信节点发送服务发布报文时,将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发送给目的通信节点,使目的通信节点根据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更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通过查询目的通信节点更新后的名称表,实现对目的通信节点的链式拓扑感知,根据该名称表中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类型号是否进行偏移,来确定出目的通信节点与当前通信节点是否为直连邻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设计链路感知协议,使通信节点感知到对方节点是否为直连邻居,但是额外增加的设计链路感知协议容易与TIPC协议的功能产生冗余,并且额外设计的开发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分别确定出TIPC协议中若干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以根据对应的TIPC地址,为若干通信节点分别设置对应的服务地址。
服务器在TIPC协议中,分别确定每个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从而能够根据每个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中的信息,为每个通信节点设置对应的服务地址。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在分别确定出TIPC协议中若干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之前,根据预设的配置规则,为TIPC协议中的每个通信节点配置唯一对应的TIPC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的配置规则是根据事先约定和分配确定设置的,该配置规则是根据每个通信节点在TIPC协议网络中的位置,依次配置TIPC地址的。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中还包括服务地址实例号。服务器根据若干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为若干通信节点分别设置对应的服务地址,具体是根据每个通信节点对应的索引信息,找到索引信息中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从而获取到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并从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中,找到通信节点TIPC地址的NODE字段值,并将该通信节点TIPC地址中的NODE字段值设置为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实例号。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节点的TIPC地址是由ZONE字段值、CLUSTER字段值和NODE字段值三部分依次组成。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节点TIPC地址与服务地址的对应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根据事先约定和分配对应的配置规则,约定当前通信节点、转发通信节点以及目的通信节点的TIPC地址依次为<1.10.1>、<1.10.2>、<1.10.3>。每个通信节点在TIPC协议中启动服务后,绑定对应的服务地址。每个通信节点对应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类型号默认设置为预设值1000,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实例号设置为每个通信节点对应TIPC地址中的NODE字段值,从而能够根据每个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实例号,对通信节点进行唯一标识。如图2中,当前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设置为:服务地址类型号service type为1000,服务地址实例号service instance为1;转发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设置为:服务地址类型号service type为1000,服务地址实例号service instance为2;目的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设置为:服务地址类型号service type为1000,服务地址实例号service instance为3。
并且,当前通信节点通过1-1端口与转发通信节点的2-1端口进行通信,转发通信节点通过2-2端口与目的通信节点的3-1端口进行通信。
步骤102:将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同时存储至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
在TIPC协议中,通信节点能够依据自身的服务地址,与期望的对方通信节点建立通信,并且同一个通信节点能够绑定若干个对方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建立通信的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存储至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中,能够通过每个通信节点对各自对应的名称表中的服务地址进行维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在将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同时存储至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之后,通过查询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找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若当前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类型号为预设值,则表示当前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类型号没有经过转发通信节点对其进行偏移,即当前通信节点与目的通信节点之间不存在转发通信节点,所以能够确定出目的通信节点与当前通信节点为直连邻居。本申请通过查找当前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并确定该服务地址类型号是否进行偏移,来确定目的通信节点与当前通信节点是否为直连邻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在TIPC协议中当前通信节点启动服务后,向目的通信节点发送服务发布报文。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发布报文中包括: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源地址以及目的地址。
步骤103:通过当前通信节点与目的通信节点之间的转发通信节点,对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进行偏移,得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
服务器通过当前通信节点与目的通信节点之间的转发通信节点接收到当前通信节点发送的服务发布报文时,能够根据服务发布报文中的目的地址,确定出当前服务发布报文需要通过转发通信节点转发至目的通信节点。此时,转发通信节点对当前通信节点对应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进行偏移,并得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转发通信节点根据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将服务发布报文中当前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类型号更新,从而将更新后的服务发布报文转发至目的通信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地址类型号默认设置为预设值,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为预设值与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偏移量之间的差值。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预设值选用的是1000,偏移量选用的是1。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选用的预设值以及偏移量仅为举例所用,预设值与偏移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选择,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在通过当前通信节点与目的通信节点之间的转发通信节点,对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进行偏移时,还会将转发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同时存储至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当前通信节点、目的通信节点以及转发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中均包括: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以及转发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节点的初始名称表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前通信节点经过转发通信节点向目的通信节点发送服务发布报文,当前通信节点、目的通信节点以及转发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中均包括: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和服务地址实例号、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和服务地址实例号,以及转发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和服务地址实例号。此时所有通信节点均可在本地的名称表中找到本地和其他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但是无法根据服务地址类型号和服务地址实例号进一步判断对方通信节点与自身是否为直连邻居。
本申请在此基础上,引入偏移服务地址的概念,偏移服务地址相对于原设定的服务地址在服务地址类型号上增加了一个偏移位。例如原服务地址类型号为1000,将偏移服务地址类型号定义为999。
基于偏移服务地址的概念,链式拓扑中间的转发通信节点在转发当前通信节点的服务发布报文时,转发通信节点对服务发布报文中当前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进行偏移修改,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420352100000101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节点的更新名称表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当前通信节点向目的通信节点发送服务发布报文时,转发通信节点将服务发布报文中当前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进行偏移,得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并将服务发布报文中当前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类型号更新为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并将更新后的服务发布报文转发至目的通信节点,以使目的通信节点将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中当前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类型号更新为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
基于同样的原理,在目的通信节点向当前通信节点发送服务发布报文时,转发通信节点将服务发布报文中目的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进行偏移,得到目的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并将服务发布报文中目的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类型号更新为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并将更新后的服务发布报文转发至当前通信节点,以使当前通信节点将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中目的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类型号更新为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
根据这一新名称表,各节点便能通过偏移服务地址判断出其他节点与自身是否为直连邻居。判断信息举例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3420352100000111
处于链式拓扑中的通信节点利用事先约定的服务地址以及偏移服务地址,具备识别直连邻居和非直连邻居的感知能力。
步骤104:根据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对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进行更新,以通过目的通信节点更新后的名称表,实现目的通信节点对当前通信节点的链式拓扑感知。
服务器根据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对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进行更新,将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中当前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类型号更改为预设值与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偏移量之间的差值,得到目的通信节点更新后的名称表,使得服务器通过查询目的通信节点更新后的名称表,实现目的通信节点对当前通信节点的链式拓扑感知,确定出目的通信节点与当前通信节点是否为直连邻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根据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对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进行更新之后,能够根据目的通信节点,查询目的通信节点更新后的名称表,并在当前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类型号为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时,确定出目的通信节点与当前通信节点为非直连邻居。
以上为本申请提出的方法实施例。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设备,其结构如图5所示。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分别确定出TIPC协议中若干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以根据对应的TIPC地址,为若干通信节点分别设置对应的服务地址;将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同时存储至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通过当前通信节点与目的通信节点之间的转发通信节点,对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进行偏移,得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其中,服务地址类型号默认设置为预设值,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为预设值与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偏移量之间的差值;根据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对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进行更新,以通过目的通信节点更新后的名称表,实现目的通信节点对当前通信节点的链式拓扑感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分别确定出TIPC协议中若干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以根据对应的TIPC地址,为若干通信节点分别设置对应的服务地址;将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同时存储至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通过当前通信节点与目的通信节点之间的转发通信节点,对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进行偏移,得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其中,服务地址类型号默认设置为预设值,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为预设值与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偏移量之间的差值;根据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对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进行更新,以通过目的通信节点更新后的名称表,实现目的通信节点对当前通信节点的链式拓扑感知。
本申请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和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和介质与方法是一一对应的,因此,设备和介质也具有与其对应的方法类似的有益技术效果,由于上面已经对方法的有益技术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这里不再赘述设备和介质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确定出TIPC协议中若干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以根据所述对应的TIPC地址,为所述若干通信节点分别设置对应的服务地址;
将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同时存储至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以及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
通过所述当前通信节点与所述目的通信节点之间的转发通信节点,对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进行偏移,得到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
其中,所述服务地址类型号默认设置为预设值,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为所述预设值与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偏移量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对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进行更新,以通过所述目的通信节点更新后的名称表,实现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所述当前通信节点的链式拓扑感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地址中还包括服务地址实例号;
所述根据所述对应的TIPC地址,为所述若干通信节点分别设置对应的服务地址,具体包括:
根据若干通信节点对应的索引信息,分别获取所述若干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
确定出所述对应的TIPC地址中的NODE字段值,以将所述NODE字段值设置为对应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实例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同时存储至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以及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查询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
若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类型号为所述预设值,则确定所述目的通信节点与所述当前通信节点为直连邻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当前通信节点与所述目的通信节点之间的转发通信节点,对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进行偏移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转发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存储至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以及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确定出TIPC协议中若干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配置规则,分别为所述TIPC协议中的若干通信节点分配唯一的TIPC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TIPC协议中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启动服务后,向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发送服务发布报文;
其中,所述服务发布报文中包括: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源地址以及目的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对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进行更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的通信节点,查询所述目的通信节点更新后的名称表;
若所述当前通信节点的服务地址类型号为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则确定所述目的通信节点与所述当前通信节点为非直连邻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通信节点、所述目的通信节点以及所述转发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中均包括: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以及所述转发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
9.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分别确定出TIPC协议中若干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以根据所述对应的TIPC地址,为所述若干通信节点分别设置对应的服务地址;
将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同时存储至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以及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
通过所述当前通信节点与所述目的通信节点之间的转发通信节点,对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进行偏移,得到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
其中,所述服务地址类型号默认设置为预设值,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为所述预设值与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偏移量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对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进行更新,以通过所述目的通信节点更新后的名称表,实现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所述当前通信节点的链式拓扑感知。
10.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分别确定出TIPC协议中若干通信节点对应的TIPC地址,以根据所述对应的TIPC地址,为所述若干通信节点分别设置对应的服务地址;
将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以及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同时存储至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以及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
通过所述当前通信节点与所述目的通信节点之间的转发通信节点,对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服务地址中的服务地址类型号进行偏移,得到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
其中,所述服务地址类型号默认设置为预设值,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为所述预设值与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对应的偏移量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当前通信节点偏移后的服务地址类型号,对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应的名称表进行更新,以通过所述目的通信节点更新后的名称表,实现所述目的通信节点对所述当前通信节点的链式拓扑感知。
CN202111560430.5A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40398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60430.5A CN114039861B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60430.5A CN114039861B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9861A true CN114039861A (zh) 2022-02-11
CN114039861B CN114039861B (zh) 2024-02-06

Family

ID=80140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60430.5A Active CN114039861B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986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4429A (zh) * 2005-05-20 2005-11-09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IPv6传感器网络中支持压缩包并行传输的实现方法
US20090161578A1 (en) * 2007-12-21 2009-06-25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Data rout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CN101478490A (zh) * 2009-02-05 2009-07-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tipc的多集群网络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71722A (zh) * 2015-01-19 2016-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构造以及标签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1510982A (zh) * 2019-01-30 2020-08-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4429A (zh) * 2005-05-20 2005-11-09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IPv6传感器网络中支持压缩包并行传输的实现方法
US20090161578A1 (en) * 2007-12-21 2009-06-25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Data rout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CN101478490A (zh) * 2009-02-05 2009-07-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tipc的多集群网络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71722A (zh) * 2015-01-19 2016-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构造以及标签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1510982A (zh) * 2019-01-30 2020-08-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9861B (zh) 202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66063B2 (en) Query routing in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EP2633668B1 (en) Distributed propagation of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3079081B (zh) 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80203866A1 (en) Distributed object storage
CN107404512B (zh) 资源订阅方法、资源订阅装置和资源订阅系統
EP1845688A1 (en) Method, system, client terminal and server for realizing data synchronization
JP2002335269A (ja) ピアツーピア名前解決プロトコル(pnrp)およびそれと共に使用するためのマルチレベルキャッシュ
CN101521575B (zh) 配置访问权限的方法、控制点、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8259346B (zh) 一种等价路由表项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9417492B (zh) 一种网络功能nf管理方法及nf管理设备
CN111935000A (zh) 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0349423C (zh) 堆叠系统中文件的访问方法
CN107493309B (zh) 一种分布式系统中的文件写入方法及装置
CN115065635A (zh) 一种双模通信方法、模块和系统
CN114710549A (zh) 一种容器平台中网卡的动态管理方法、系统及业务节点
CN114039861A (zh) 一种基于tipc协议改造的链式拓扑感知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1729390A (zh) 分布式哈希表dht网络及其构建方法、节点
CN117176796A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32666A (zh) 反向代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7231394B (zh) 一种数据源地址分发树的构造方法和用于复制数据的方法
CN113110803B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WO2021087865A1 (zh) 寻址方法、寻址系统以及寻址装置
CN109462642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63031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10542585B2 (en) Gateway using resource directo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