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5252B - 一种棱镜膜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棱镜膜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5252B
CN114035252B CN202111432243.9A CN202111432243A CN114035252B CN 114035252 B CN114035252 B CN 114035252B CN 202111432243 A CN202111432243 A CN 202111432243A CN 114035252 B CN114035252 B CN 1140352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line segments
edge
display device
pr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322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35252A (zh
Inventor
殷志远
陈黎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322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52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5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5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35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52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02B5/045Prism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liquid cryst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棱镜膜及显示装置,所述棱镜膜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棱镜结构,每个所述棱镜结构的横截面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两条侧边,所述第一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的长度,其中,每条所述侧边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多条线段,各所述线段在所述第一边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叠,且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的倾斜角度不同。本申请通过在显示装置中增加棱镜膜的方式改善所述显示装置的大视角显示效果,并且所述棱镜膜的每条所述侧边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多条线段,且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线段相对于第一边的倾斜角度不同,从而能够实现对显示装置各出光方向的精细调控,实现精细分光,进一步提升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棱镜膜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棱镜膜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等平面显示器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与此同时,提升面板尺寸与分辨率是LCD与OLED等显示器的主要发展方向,但随着面板尺寸以及分辨率的提升,其大视角显示效果表现的则越来越差。
为提升大视角显示效果,行业内通常采用的是增加视角改善膜片的解决方案。但是,现有的视角改善膜学微结构形状都较为单一,也较为规则,无法实现对出光的精细调控,导致实际显示效果较差,此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棱镜膜及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对显示装置出射光的精细调控,提升显示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棱镜膜,所述棱镜膜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棱镜结构,每个所述棱镜结构的横截面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两条侧边,所述第一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的长度,其中,每条所述侧边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多条线段,各所述线段在所述第一边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叠,且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的倾斜角度不同。
可选的,两条所述侧边轴对称设置。
可选的,所述侧边的远离所述第一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边的中点的连线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的倾斜角度为Z,其中,60°≤Z<90°。
可选的,每条所述侧边中,与所述第二边相连的所述线段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边的中点的连线所成的夹角为a,其他各所述线段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边的中点的连线所成的夹角均为b,每条所述侧边包括n条所述线段,a≥b=60°/n,n为大于2的整数。
可选的,n等于3、4或5。
可选的,每条所述侧边中的n条所述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的倾斜角度均不同。
可选的,沿远离所述第一边方向依次排列的n条所述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的倾斜角度依次减小或增大。
可选的,每条所述侧边中,与所述第一边相连的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的倾斜角度为50°至80°。
可选的,所述棱镜膜还包括基材,所述多个棱镜结构设置于所述基材上。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棱镜膜,所述棱镜膜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本申请通过在显示装置中增加棱镜膜的方式改善所述显示装置的大视角显示效果,并且所述棱镜膜的每条所述侧边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多条线段,且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线段相对于第一边的倾斜角度不同,从而能够实现对显示装置各出光方向的精细调控,实现精细分光,进一步提升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棱镜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棱镜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棱镜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棱镜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棱镜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实施例一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棱镜膜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及应用于所述显示装置100中的棱镜膜110,所述显示装置100可以为LCD显示装置、OLED显示装置、Mini LED显示装置或Micro LED显示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100包括:棱镜膜110和显示面板120,所述棱镜膜110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20的出光侧,用于对所述显示面板120的出射光进行调节,以改善所述显示面板120在大视角下的显示效果。本申请对所述显示面板120的类型不作限制,也即本申请下文中描述的任意一种棱镜膜110均能够与LCD显示面板、OLED显示面板、Mini LED显示面板或Micro LED显示面板中的任一种搭配,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类型显示面板的发光结构或发光原理存在差异,某一类型的显示面板在搭配特定结构的棱镜膜时,可具有更优的大视角显示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棱镜膜110包括基材10和阵列设置于所述基材10上的多个棱镜结构20。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材10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基材10的第一表面直接附着于所述显示面板120上,所述基材10的第二表面上承载有阵列设置的多个所述棱镜结构20,所述基材10可以与所述棱镜结构20一体成型,所述成型方式包括压印,当然,所述基材10还可以与所述棱镜结构20分体制作而成,本申请对基材10和棱镜结构20的组合形成方式不作限定。优选的,所述基材10为长方体,所述基材10的横截面为矩形。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棱镜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棱镜结构20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棱镜结构20的第一表面直接附着于所述基材10的第二表面上。优选的,所述棱镜结构20为棱柱,所述棱镜结构20的横截面为类梯形,即与梯形相似的形状。具体的,每个所述棱镜结构20的横截面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边21和第二边22,所述第一边21为所述棱镜结构20的第一表面的截面,所述第二边22为所述棱镜结构20的第二表面的截面,且所述第一边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22的长度,所述第二边22的长度大于0。也即所述棱镜结构20沿所述显示面板120的出光方向逐渐收缩,从而实现对所述显示面板120出现光线的聚光作用,并且由于所述第二边22的长度大于0,从而能够使得所述棱镜结构20相较于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棱柱结构而言,大视角的可视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棱镜结构20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边21和第二边22的两条侧边23,每条侧边23的两端分别连接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边21的端点和所述第二边22的端点。每条所述侧边23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多条线段,各所述线段在所述第一边21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叠,且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某一物相对于另一物的倾斜角度指所述某一物相对于所述某一物在所述另一物上的垂直投影所成的夹角。
由于各所述线段在所述第一边21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叠,从而能够保证来自所述显示面板120的各角度范围的出射光在所述棱镜结构20上均有相应的独立分区进行对应,所述独立分区包括第二边22及各侧边23上的各个线段,也即各个线段均对应显示面板120各不同角度范围的出射光。并且,由于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不同,从而能够实现对显示面板120个不同角度范围的出射光的精细调控,以实现精细分光,提升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本实施例中,两条所述侧边23轴对称设置,从而能够均衡所述棱镜结构20的左右两侧的调光效果,提升所述显示装置100的均一化显示效果。具体地,两条所述侧边23的对称轴为所述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
本实施例中,每条所述侧边23包括n条所述线段,n≥3,且n为整数。也即每条所述侧边23至少包括三个独立的分光区,从而能够更加精细化的控制所述显示装置100的出光效果。实际应用中,每条所述侧边23包括的线段越多,则每条所述侧边23包括的独立的分光区更多,从而能够对所述显示装置100的出光效果进行更加进行化的控制,但当每条所述侧边23包括的线段越多时,对应的制作工艺难度也便更为复杂,加工成本更高。因此,为了兼顾成本和分光效果,n等于3、4或5,也即每条所述侧边23包括三至五条所述线段。
下面以每条所述侧边23包括四条所述线段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每条所述侧边23包括第一线段231、第二线段232、第三线段233和第四线段234,所述第一线段231、第二线段232、第三线段233和第四线段234沿远离所述第一边21且逐渐靠近所述对称轴的的方向依次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边23的远离所述第一边21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边21的中点A的连线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为Z,也即所述第四线段234与所述第二边22连接的端点和所述第一边21的中点A的连线与所述连线在所述第一边21上的垂直投影所成的夹角为Z。其中,60°≤Z<90°。当Z=90°时,所述第二边22的长度为0,为了均衡所述棱镜结构20的聚光效果,提升所述显示装置100的大视角显示效果,Z<90°;当Z≥60°时,与所述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的倾斜角度在30°-90°范围内的显示面板120的出射光均会照射到所述侧边23上,这样设计的原因在于,在进行光学设计时,棱镜结构20对与所述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的倾斜角大于或等于某一阈值角度的显示面板120的出射光的视角调节作用更为明显,所以为了保证高效的对所述显示面板120的出射光进行调节,Z≥60°。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60°只是为了实现高效调节而设定的一阈值角度,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阈值角度还可以是除60°以外的其他角度,如60°至65°之间的其他角度。
下面继续以所述阈值角度为60°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每条所述侧边23中,与所述第二边22相连的所述线段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边21的中点A的连线所成的夹角为a,其他各所述线段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边21的中点A的连线所成的夹角均为b。也即所述第四线段234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边21的中点A的连线所成的夹角为a,所述第一线段231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边21的中点A的连线所成的夹角为b,所述第二线段232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边21的中点A的连线所成的夹角为b,所述第三线段233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边21的中点A的连线所成的夹角为b。其中,每条侧边23所包含的线段条数为n,则Z=n*b+a,且a≥b=60°/n,即b等于所述阈值角度除以每条侧边23所包含的线段条数。这样设计的原因在于,在阈值角度范围(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在0°-60°)内的显示面板120的出射光能够被均分成n份,并对应到所述侧边23的各所述n条线段上,也即相对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的倾斜角度在30°-90°范围内的出射光能够被均分成n份,并对应到所述侧边23的各所述n条线段上,从而实现对阈值角度范围内的显示面板120的出射光的精细分光,提高所述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
本实施例中,a=b,也即每条所述侧边23中的任意一条线段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边21的中点A的连线所成的夹角为一固定角度。以Z等于阈值角度为例,每条所述侧边23中的任意一条线段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边21的中点A的连线所成的夹角均为15°。从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棱镜结构20能够将自显示面板120出射的与所述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成30°-45°的光精准对应到所述第四线段234,将自显示面板120出射的与所述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成45°-60°的光精准对应到所述第三线段233,将自显示面板120出射的与所述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成60°-75°的光精准对应到所述第二线段232,将自显示面板120出射的与所述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成75°-90°的光精准对应到所述第一线段231,进而实现了对自显示面板120出射的与所述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成30°-90°的光的精准控制,实现了精准分光,提升了所述显示面板120的显示效果。
本实施例中,每条所述侧边23中,各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均不同。优选的,所述第一线段231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为c,所述第二线段232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为d,所述第三线段233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为e,所述第四线段234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为f。其中,c和d小于e和f,且所述显示装置100为OLED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120为OLED显示面板,从而能够在保证精细分光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所述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下面进行举例说明,在不设置所述棱镜膜110的情况下,OLED显示面板的出射光线与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所成的角度较小时,其显示效果较好,OLED显示面板的出射光线与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所成的角度较大时,其显示效果较差。为了改善所述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自显示面板120出射的与所述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成30°-60°的光对应的所述线段为第四线段234和第三线段233,自显示面板120出射的与所述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成60°-90°的光对应的所述线段为第二线段232和第一线段231,由于第一线段231和第二线段232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更小,相应便增长了所述第二线段232和第一线段231在所述第一边21上的投影长度,扩大了自显示面板120出射的与所述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成60°-90°的光的出光范围,从而改善显示效果。当然,当所述显示装置100为OLED显示装置时,本实施例对各线段相对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的大小并不作限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c和d还可以大于e和f。
本实施例中,沿远离所述第一边21方向依次排列的多条所述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依次减小,也即c<d<e<f,以进一步优化所述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
本实施例中,每条所述侧边23中,与所述第一边21相连的线段和所述第一边21所成的夹角的角度为50°至80°,也即50°≤c≤80°。
实施例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棱镜结构的截面示意图。结合图1、图2和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棱镜膜110,所述棱镜膜11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棱镜膜110结构相类似,所述棱镜膜110同样够应用于一显示装置100中,所述棱镜膜110设置于显示面板120的出光侧,所述棱镜膜110包括基材10和设置于所述基材10上的多个棱镜结构20,每个棱镜结构20的横截面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边21和第二边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边21和第二边22的两条侧边23,所述第一边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22的长度,其中,每条所述侧边23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多条线段,各所述线段在所述第一边21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叠,且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不同。在此,本实施例对于相同部分不再赘述。
下面继续以阈值角度为60°,且Z等于阈值角度,每条侧边23包括四条线段为例进行说明,不同的是,每条所述侧边23中,所述第一线段231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为c,所述第二线段232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为d,所述第三线段233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为e,所述第四线段234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为f。其中,c和d大于e和f,且所述显示装置100为Micro LED显示装置或Mini LED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120为Micro LED显示面板或Mini LED显示面板,从而能够在保证精细分光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所述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下面进行举例说明,Micro LED显示面板的出射光线与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所成的角度较小时,其显示效果较差,Micro LED显示面板的出射光线与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所成的角度较大时,其显示效果较好。为了改善所述Micro LED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自显示面板120出射的与所述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成30°-60°的光对应的所述线段为第四线段234和第三线段233,自显示面板120出射的与所述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成60°-90°的光对应的所述线段为第二线段232和第一线段231,由于第一线段231和第二线段232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更大,相应便缩短了所述第二线段232和第一线段231在所述第一边21上的投影长度,减小了自显示面板120出射的与所述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成60°-90°的光的出光范围,从而改善显示效果。当然,当所述显示装置100为Micro LED显示装置或Mini LED显示装置时,本实施例对各线段相对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的大小并不作限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c和d还可以小于e和f。
本实施例中,沿远离所述第一边21方向依次排列的多条所述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依次减小,也即c>d>e>f,以进一步优化所述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
实施例三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棱镜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棱镜膜110,所述棱镜膜11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棱镜膜110结构相类似,所述棱镜膜110同样够应用于一显示装置100中,所述棱镜膜110设置于显示面板120的出光侧,所述棱镜膜110包括基材10和设置于所述基材10上的多个棱镜结构20,每个棱镜结构20的横截面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边21和第二边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边21和第二边22的两条侧边23,所述第一边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22的长度,其中,每条所述侧边23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四条线段,各所述线段在所述第一边21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叠,且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不同。在此,本实施例对于相同部分不再赘述。
下面继续以阈值角度为60°,且Z等于阈值角度,每条侧边23包括四条线段为例进行说明,不同的是,每条所述侧边23中,所述第一线段231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为c,所述第二线段232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为d,所述第三线段233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为e,所述第四线段234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为f。其中,c等于e,d等于f,且c和e大于d和f,且所述显示装置100为LCD显示装置、OLED显示装置、MicroLED显示装置或Mini LED显示装置。由于所述棱镜结构20的侧边23的四条线段仅包括两种倾斜角度,从而可以降低开模成本,简化制作工艺。当然,本实施例对各线段相对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的大小并不作限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c、d、e、f只要满足c≠d,d≠e,e≠f即可。
实施例四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棱镜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一种棱镜膜110,所述棱镜膜11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棱镜膜110结构相类似,所述棱镜膜110同样够应用于一显示装置100中,所述棱镜膜110设置于显示面板120的出光侧,所述棱镜膜110包括基材10和设置于所述基材10上的多个棱镜结构20,每个棱镜结构20的横截面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边21和第二边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边21和第二边22的两条侧边23,所述第一边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22的长度,其中,每条所述侧边23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多条线段,各所述线段在所述第一边21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叠,且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21的倾斜角度不同。在此,本实施例对于相同部分不再赘述。
下面继续以阈值角度为60°为例进行说明,不同的是,Z>60°,每条所述侧边23均包括依次连接的五条线段,分别为第一线段231、第二线段232、第三线段233、第四线段234和第五线段235。且每条所述侧边23中,与所述第二边22相连的所述线段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边21的中点A的连线所成的夹角为a,其他各所述线段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边21的中点A的连线所成的夹角均为b,也即所述第五线段235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边21的中点A的连线所成的夹角为a,所述第一线段231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边21的中点A的连线所成的夹角为b,所述第二线段232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边21的中点A的连线所成的夹角为b,所述第三线段233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边21的中点A的连线所成的夹角为b,所述第四线段234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边21的中点A的连线所成的夹角为b。其中,a>b=60°/5=12°。本实施例中,由于Z>60°,也即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棱镜结构20依旧能够实现对自显示面板120出射的与所述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成30°-90°的光均分到各线段上,实现对出射光的精准控制,同时还可以额外控制自显示面板120出射的与所述第一边21的垂直平分线X成0°-30°的光中的部分光。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棱镜膜及显示装置,所述棱镜膜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棱镜结构,每个所述棱镜结构的横截面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两条侧边,所述第一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的长度,其中,每条所述侧边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多条线段,各所述线段在所述第一边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叠,且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的倾斜角度不同。本申请通过在显示装置中增加棱镜膜的方式改善所述显示装置的大视角显示效果,并且所述棱镜膜的每条所述侧边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多条线段,且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线段相对于第一边的倾斜角度不同,从而能够实现对显示装置各出光方向的精细调控,实现精细分光,进一步提升显示效果。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棱镜膜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棱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膜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棱镜结构,每个所述棱镜结构的横截面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两条侧边,所述第一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的长度,其中,每条所述侧边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多条线段,各所述线段在所述第一边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叠,且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的倾斜角度不同,每条所述侧边包括n条所述线段,n为大于2的整数;
其中,所述棱镜膜设置在一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显示面板为OLED显示面板或MicroLED显示面板或Mini LED显示面板;
当所述显示面板为OLED显示面板时,沿远离所述第一边方向依次排列的n条所述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的倾斜角度依次增大;
当所述显示面板为Micro LED显示面板或Mini LED显示面板时,沿远离所述第一边方向依次排列的n条所述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的倾斜角度依次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膜,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侧边轴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棱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的远离所述第一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边的中点的连线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的倾斜角度为Z,其中,60°≤Z<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棱镜膜,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侧边中,与所述第二边相连的所述线段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边的中点的连线所成的夹角为a,其他各所述线段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边的中点的连线所成的夹角均为b,其中,a≥b=60°/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棱镜膜,其特征在于,n等于3、4或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棱镜膜,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侧边中,与所述第一边相连的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的倾斜角度为50°至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膜还包括基材,所述多个棱镜结构设置于所述基材上。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棱镜膜,所述棱镜膜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显示面板为OLED显示面板或Micro LED显示面板或Mini LED显示面板;
当所述显示面板为OLED显示面板时,沿远离所述第一边方向依次排列的n条所述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的倾斜角度依次增大;
当所述显示面板为Micro LED显示面板或Mini LED显示面板时,沿远离所述第一边方向依次排列的n条所述线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的倾斜角度依次减小。
CN202111432243.9A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棱镜膜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0352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2243.9A CN114035252B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棱镜膜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2243.9A CN114035252B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棱镜膜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5252A CN114035252A (zh) 2022-02-11
CN114035252B true CN114035252B (zh) 2023-11-28

Family

ID=80139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32243.9A Active CN114035252B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棱镜膜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525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7511A (zh) * 2002-06-12 2004-0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棱镜片和具有该棱镜片的液晶显示设备
JP2007178628A (ja) * 2005-12-27 2007-07-12 Fujifilm Corp プリズムシート
JP2007199696A (ja) * 2005-12-27 2007-08-09 Fujifilm Corp プリズムシート
JP2008003245A (ja) * 2006-06-21 2008-01-10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300521A (zh) * 2005-11-04 2008-11-05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7511A (zh) * 2002-06-12 2004-0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棱镜片和具有该棱镜片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01300521A (zh) * 2005-11-04 2008-11-05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JP2007178628A (ja) * 2005-12-27 2007-07-12 Fujifilm Corp プリズムシート
JP2007199696A (ja) * 2005-12-27 2007-08-09 Fujifilm Corp プリズムシート
JP2008003245A (ja) * 2006-06-21 2008-01-10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5252A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88708B2 (en) Backlight module
US9759406B2 (en) Optical path adjusting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US10768481B2 (en) Direct type backligh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69827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30194529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9693422B2 (en) Curved display device
US10802339B2 (en) Folded reflective sheet for LCD backlight module
US9310053B2 (en) Light mixing element,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11979374U (zh) 调光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160103366A1 (en) Backlight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9581750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897741B2 (en) Light guide structur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7553061B2 (en) Side type backlight module
CN111727403B (zh) 直下式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13843580U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1408324B1 (ko) 광 확산렌즈
CN203433171U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模组
CN103742832B (zh) 背光模组
US10964644B2 (en) Array substrate, chip on film, and alignment method
CN104423116A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模组
US8964318B2 (en) Prism sheet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035252B (zh) 一种棱镜膜及显示装置
WO2023125548A1 (zh) 一种背光结构、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US20180059316A1 (en) Slim bezel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10606103B2 (en) Concave disp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