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25400A - 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及会话状态保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及会话状态保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25400A
CN114025400A CN202111289854.2A CN202111289854A CN114025400A CN 114025400 A CN114025400 A CN 114025400A CN 202111289854 A CN202111289854 A CN 202111289854A CN 114025400 A CN114025400 A CN 114025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terminal
amf
tunnel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98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25400B (zh
Inventor
张伦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98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254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25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5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25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54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及会话状态保持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的注册请求;获取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第一网络的第一标识;向终端返回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以使终端将入口地址转发给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响应于由第一AMF根据入口地址触发的隧道建立请求,与第一AMF建立隧道,并通过隧道使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以使终端在切换后的第二网络中保持终端在切换前的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本方法能够使终端离开第一网络进入第二网络后能够在第二网络保持会话状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离开第一网络的覆盖范围后会话被中断的问题。

Description

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及会话状态保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及会话状态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5G R16版本中引入一种新型的网络,NPN(Non-public network,非公共网络),可以使用虚拟和物理设备进行部署。NPN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部署,NPN可以被部署为完全独立的网络,也可以由(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托管或者作为PLMN的一部分提供。完全独立部署的NPN称为SNPN(Stand alone Non PublicNetwork,独立非公众网络),而由PLMN托管或者作为PLMN的一部分提供的NPN称为PNI-NPN(Public Network Integrated Non-Public Network,基于公众网络的NPN)。PNI-NPN或者通过指定特定的DNN(Data Network Name,数据网络)实现,或者通过分片方式在PLMN上为NPN划分出独立的网络资源。
由于SNPN不依赖网络运营商的公共网络提供的功能,与PLMN分离,因此SNPN与PLMN无法互相切换。从而一个终端位于SNPN与PLMN的共同覆盖范围内,且接入SNPN进行通话的情况下,当终端在通话时离开SNPN的覆盖范围进入PLMN的覆盖范围时,终端无法直接切换至PLMN,因此终端在SNPN上的会话状态会被中断。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及会话状态保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离开第一网络的覆盖范围后会话状态被中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会话状态保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的注册请求;
获取所述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第一网络的第一标识;其中,所述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为所述第一网络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
向所述终端返回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以使所述终端将所述入口地址转发给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AMF;
响应于由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根据所述入口地址触发的隧道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并通过所述隧道使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通过所述隧道使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包括:
通过所述隧道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上下文数据;
根据所述上下文数据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分配网络资源,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响应于由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根据所述入口地址触发的隧道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连接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转发的由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根据所述入口地址触发的隧道建立请求;
根据所述隧道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向所述终端返回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以使所述终端将所述入口地址转发给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AMF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判断是否接受所述注册请求;
若是,则向所述终端返回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并为所述终端分配用于转发来自所述第一AMF的信息的网络资源。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网络为独立非公众网络SNPN;所述第二网络为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所述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为网络分片选择辅助信息NSSAI中的一个单网络分片选择辅助信息S-NSSAI,所述S-NSSAI用于在所述PLMN中请求为所述SNPN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会话状态保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转发的来自第二AMF的、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其中,所述入口地址为第二AMF接收终端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的注册请求,并获取所述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第一网络的第一标识后发送的;
根据所述入口地址,向所述终端发送建立隧道请求,以使所述终端转发给所述第二AMF,使所述第二AMF响应于所述隧道建立请求,与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并通过所述隧道使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入口地址还携带所述终端的第三标识;所述根据所述入口地址,向所述终端发送建立隧道请求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三标识,判断是否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中请求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对应的网络资源;
若是,则向所述终端发送建立隧道请求。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通过所述隧道使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包括:
通过隧道将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上下文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AMF,使所述第二AMF根据所述上下文数据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分配网络资源,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会话状态保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二AMF发送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请求中包含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第一网络的第一标识,所述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为所述第一网络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
接收所述第二AMF返回的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并转发给第一AMF;
接收所述第一AMF根据所述入口地址触发的隧道建立请求,并转发给所述第二AMF,使所述第二AMF与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并通过所述隧道使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会话状态保持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其用于接收终端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的注册请求;
第一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所述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第一网络的第一标识;其中,所述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为所述第一网络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
第一发送模块,其用于向所述终端返回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以使所述终端将所述入口地址转发给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AMF;
网络切换模块,其用于响应于由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根据所述入口地址触发的隧道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并通过所述隧道使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会话状态保持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其用于接收终端转发的来自第二AMF的、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其中,所述入口地址为第二AMF接收终端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的注册请求,并获取所述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第一网络的第一标识后发送的;
第二发送模块,其用于根据所述入口地址,向所述终端发送建立隧道请求,以使所述终端转发给第二AMF,使所述第二AMF响应于所述隧道建立请求,与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并通过所述隧道使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会话状态保持装置,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其用于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二AMF发送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请求中包含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第一网络的第一标识,所述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为所述第一网络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
第三接收模块,其用于接收所述第二AMF返回的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并转发给第一AMF;
收发模块,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AMF根据所述入口地址触发的隧道建立请求,并转发给所述第二AMF,使所述第二AMF与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并通过所述隧道使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第七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和会话状态保持装置,通过在终端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二AMF发送注册请求,使第二AMF识别到注册请求中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后,向终端返回携带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终端将入口地址转发给第一AMF,第一AMF根据入口地址向第二AMF返回隧道建立请求,使第一AMF和第二AMF建立隧道,从而第一网络的第一AMF和第二网络的第二AMF能够通过隧道使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进而使终端在第二网络中保持切换前在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为SNPN和PLMN网络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特征可相互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的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与本发明无关的部分未在附图中示出。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每个单元、模块可仅对应一个实体结构,也可由多个实体结构组成,或者,多个单元、模块也可集成为一个实体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流程图和框图中所标注的功能、步骤可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流程图和框图中,示出了按照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系统、装置、设备、方法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其中,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代表一个单元、模块、程序段、代码,其包含用于实现规定的功能的可执行指令。而且,框图和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或方框的组合,可用实现规定的功能的基于硬件的系统实现,也可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可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单元、模块可位于处理器中。
在相关技术中,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是以为公众提供陆地移动通信业务为目的而建立和经营的网络。PLMN通常与公众交换电话网(PSTN)互连,形成整个地区或国家规模的通信网。
5G R16版本中引入一种新型的网络,即NPN(Non-public network,非公共网络),NPN可以使用虚拟和物理设备进行部署。NPN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部署,例如SNPN和PNI-NPN。
其中,PNI-NPN又称公共网络集成的非公共网络,即在PLMN支持下部署的NPN。PNI-NPN可以完全或部分托管在PLMN基础设施上,依赖于一些网络运营商的网络功能。PNI-NPN由一个公共网络和一个或多个非公共网络子网组成。一方面,公共子网包含PLMN提供的网络功能,这些网络功能属于移动运营商管理,通常在专用网络外部署;另一方面,专用子网包含与PLMN保持隔离的网络功能,这些网络功能在专用网络内部署。
PNI-NPN和PLMN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PNI-NPN设备(用户)具备特殊接入标识符(CAG ID),基站通过CAG ID区分公网用户和私网用户的网络接入权限。
(2)PNI-NPN没有独立部署的核心网。
(3)PNI-NPN用户可以在PNI-NPN小区和PLMN小区间切换。
SNPN不依赖网络运营商的公共网络提供的功能,与公共网络PLMN完全分离。一个SNPN可以是一个隔离的、不与PLMN之间交互的NPN网络,NPN和PLMN可部署在不同的网络基础设施上。SNPN和PLMN之间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
(1)SNPN具备唯一网络标识符(NID),NID完全独立于公共网络标识PLMN ID。
(2)SNPN具有独立部署的核心网。
(3)SNPN用户只能在SNPN的覆盖范围内移动,不能和PLMN直接进行网络切换。
(4)SNPN用独立频段组网。
根据上述可知,SNPN具有独立部署的核心网,与PLMN完全分离,因此SNPN与PLMN无法直接进行网络切换。从而若一个终端位于SNPN与PLMN的共同覆盖范围内,且接入SNPN进行通话的情况下,当终端在通话时离开SNPN的覆盖范围进入PLMN的覆盖范围时,终端无法直接切换至PLMN,因此终端在SNPN上的会话状态会被中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第一网络可以为多种类型的NPN网络,例如PNI-NPN、SNPN等,在此不做限制,以下皆以第一网络为SNPN为例进行说明。第二网络可以为多种类型的公共网络,例如PLMN,在此不做限制,以下皆以第二网络为PLMN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1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方法的流程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应用在PLMN的第二AMF,该方法包括:
S11、接收终端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的注册请求。
参见图2,图2示出一种SNPN和PLMN的网络架构图。终端接入SNPN进行通话,且终端处于SNPN与PLMN的共同覆盖范围。其中,第一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为SNPN核心网侧的管理装置,用于从接入SNPN的终端接收连接和会话相关信息。第二AMF为PLMN核心网侧的管理装置,用于从接入PLMN的终端接收连接和会话相关信息。
其中,网络切换触发条件可以为终端位于SNPN和PLMN的共同覆盖范围内,且即将离开SNPN的覆盖范围,进入PLMN的覆盖范围。换言之,终端向远离SNPN的覆盖范围,靠近PLMN的覆盖范围的方向移动。具体地,可以根据终端在短时间内与SNPN的覆盖范围的中心的距离变化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SNPN的覆盖范围的边缘区域,以及终端是否即将离开SNPN的覆盖范围。具体的网络切换触发条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此不做限定。以下皆以网络切换触发条件为终端即将离开SNPN的覆盖范围,进入PLMN的覆盖范围为例进行说明。当终端检测到这种情况时,向PLMN的第二AMF发送注册请求。
S12、获取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SNPN的第一标识。其中,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为SNPN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
具体地,第二AMF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后,获取注册请求中携带的SNPN的第一标识以及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其中,第一标识用于指示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即:终端执行网络切换操作之前接入的网络。其中,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为本申请的方法定义的专用信息,其用于在PLMN中请求为SNPN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因此,当第二AMF识别到注册请求中包含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后,即可获知需要在PLMN中分配为SNPN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从而根据SNPN的第一标识进行判断,判断是否接收终端的注册请求,若接收终端的注册请求,则进行后续分配为SNPN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的相关步骤。
在一些示例中,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为NSSAI(Network Slice SelectionAssistance Information,网络分片选择辅助信息)中的一个S-NSSAI(Single Network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单网络分片选择辅助信息),S-NSSAI用于在PLMN中请求为SNPN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
在相关技术中,网络分片主要用于接纳控制、网络选择和资源分离。5G终端在接入一个网络(例如SNPN)时携带多个S-NSSAI,网络选择网络片的标准主要是通过S-NSSAI(Single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参数来进行识别。NSSAI是S-NSSAI的集合。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通过对一个S-NSSAI进行特殊定义,使该S-NSSAI作为专用于在第二网络(例如PLMN)中请求为第一网络(例如SNPN)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具体地,可以给该S-NSSAI定义一个特殊数值,或数值范围,所有5G网络对此特殊数值或数值范围定义的S-NSSAI的作用达成共识,从而在第二AMF获取注册请求中的NSSAI后,通过识别各个S-NSSAI的数值即可判断是否包含该专用S-NSSAI(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若识别到包含专用S-NSSAI,即可获知需要在PLMN中分配为SNPN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
S13、向终端返回携带PLMN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以使终端将入口地址转发给SNPN中的第一AMF。
具体地,在第二AMF识别到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并根据第一标识确定接收终端的注册请求后,向终端返回携带第二AMF所属的PLMN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该入口地址用于建立隧道,终端将该入口地址转发给SNPN的第一AMF。
S14、响应于由SNPN中的第一AMF根据入口地址触发的隧道建立请求,与SNPN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并通过隧道使终端从SNPN切换至PLMN,以使终端在切换后的PLMN中保持终端在切换前的SNPN中的会话状态。
具体地,SNPN的第一AMF接收到入口地址后,根据入口地址中的PLMN的第二标识,判断是否要为终端在PLMN中请求该终端在SNPN中对应的网络资源。所述终端在SNPN中对应的网络资源包括终端当前在SNPN中对应的网络资源或连接管理状态或无线资源控制状态等。若第一AMF判断要为终端在PLMN中请求该终端在SNPN中对应的网络资源,则向终端返回隧道建立请求,终端将隧道建立请求转发给第二AMF,第二AMF根据隧道建立请求,与第一AMF建立隧道,从而PLMN和SNPN能够通过隧道传输数据,进而SNPN下的第一AMF能够通过上下文数据把保持终端会话需要的数据传输给PLMN下的第二AMF,第二AMF根据上下文数据在PLMN中为终端分配与终端当前接入SNPN进行会话时对应的网络资源,将终端从SNPN切换至PLMN,终端使用PLMN分配的资源在PLMN中保持会话状态,从而避免会话状态被断开。
在S14后,本方法还包括,第二AMF断开与第一AMF的隧道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方法,通过在终端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二AMF发送注册请求,使第二AMF识别到注册请求中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后,向终端返回携带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终端将入口地址转发给第一AMF,第一AMF根据入口地址向第二AMF返回隧道建立请求,使第一AMF和第二AMF建立隧道,从而SNPN的第一AMF和PLMN的第二AMF能够通过隧道使终端从SNPN切换至PLMN,进而使终端在PLMN中保持切换前在SNPN中的会话状态,从而避免终端离开SNPN覆盖范围时通话中断,无法接入PLMN保持会话状态。
实施例二、
参见图3,图3示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包括:
S11、接收终端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的注册请求。
网络切换触发条件可以为终端位于SNPN和PLMN的共同覆盖范围内,且即将离开SNPN的覆盖范围,进入PLMN的覆盖范围。换言之,终端向远离SNPN的覆盖范围,靠近PLMN的覆盖范围的方向移动。具体地,可以根据终端在短时间内与SNPN的覆盖范围的中心的距离变化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SNPN的覆盖范围的边缘区域,以及终端是否即将离开SNPN的覆盖范围。具体的网络切换触发条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此不做限定。以下皆以网络切换触发条件为终端即将离开SNPN的覆盖范围,进入PLMN的覆盖范围为例进行说明。当终端检测到这种情况时,向PLMN的第二AMF发送注册请求。
S12、获取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SNPN的第一标识。其中,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为SNPN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
具体地,第二AMF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后,获取注册请求中携带的用于指示终端所在网络为SNPN的第一标识,以及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其中,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为本申请的方法定义的专用信息,其用于请求在PLMN中分配为SNPN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因此,当第二AMF识别到注册请求中包含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后,即可获知需要在PLMN中分配为SNPN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从而根据SNPN的第一标识进行判断,判断是否接收终端的注册请求,若接收终端的注册请求,则进行后续分配为SNPN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的相关步骤。
在一些示例中,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为NSSAI(Network Slice SelectionAssistance Information,网络分片选择辅助信息)中的一个S-NSSAI(Single Network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单网络分片选择辅助信息),S-NSSAI用于在PLMN中请求为SNPN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
S131、根据第一标识判断是否接受注册请求。
具体地,终端将当前接入的SNPN的网络标识(即第一标识)携带在注册请求中发送给第二AMF。每个SNPN都具备唯一网络标识符(NID),第一标识可以为NID。第二AMF获取到注册请求中的第一标识后,根据第一标识判断是否接收注册请求,换言之,第二AMF根据第一标识确定是否为第一标识对应的SNPN分配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判断方式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判断SNPN是否合法,判断当前PLMN自身网络是否适合接入等,具体可根据需要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S132、若接受注册请求,则向终端返回携带PLMN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并为终端分配用于转发来自第一AMF的信息的网络资源。
具体地,在第二AMF识别到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并根据第一标识判断接收终端的注册请求后,向终端返回携带第二AMF所属的PLMN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该入口地址用于建立隧道,终端将该入口地址转发给SNPN的第一AMF。
并且,第二AMF会为终端分配网络资源,用于给终端转发来自第一AMF的信息,例如建立隧道相关的信息。
其中,步骤S131和步骤S132为步骤S13的一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步骤,步骤S13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在此不做限定。
S141、接收终端转发的由SNPN中的第一AMF根据入口地址触发的隧道建立请求。
具体地,在第二AMF将入口地址发送给终端,终端将入口地址转发给第一AMF,第一AMF接收到入口地址后,根据入口地址中的第二标识,判断是否要为终端在PLMN中请求该终端在SNPN中对应的网络资源。若第一AMF判断要为终端在PLMN中请求该终端在SNPN中对应的网络资源,则向终端返回隧道建立请求,终端将隧道建立请求转发给第二AMF。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AMF和第二AMF之间建立隧道之前,第一AMF和第二AMF通过终端进行通信,即终端作为第一AMF和第二AMF之间的中继,向第一AMF转发来自第二AMF的消息,向第二AMF转发来自第一AMF的消息,换言之,第一AMF把终端作为到达第二AMF的路由网关,第二AMF把终端作为到达第一AMF的路由网关。参见步骤S132,第二AMF会为终端分配用于转发的网络资源。而在第一AMF和第二AMF建立隧道后,第一AMF和第二AMF通过隧道进行通信,而不用再经过终端进行转发。
S142、根据隧道建立请求,与SNPN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连接。
终端将隧道建立请求转发给第二AMF,第二AMF根据隧道建立请求,与第一AMF建立隧道,从而PLMN和SNPN能够通过隧道传输数据,此时不再需要终端转发数据。
其中,步骤S141和步骤S142为步骤S14中响应于由SNPN中的第一AMF根据入口地址触发的隧道建立请求,与SNPN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连接的一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步骤,步骤S14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在此不做限定。
S143、通过隧道获取终端在SNPN中的上下文数据。
具体地,SNPN下的第一AMF通过隧道将终端当前接入SNPN的会话状态携带到上下文数据,并将上下文数据发送给PLMN的第二AMF。其中,上下文数据可以包括终端当前接入SNPN的连接管理状态、无线资源控制状态、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参数、会话标识等。
S144、根据上下文数据为终端在PLMN中分配网络资源,以使终端在切换后的PLMN中保持终端在切换前的SNPN中的会话状态。
具体地,第二AMF接收到上下文数据后,根据上下文数据,为终端在PLMN中分配对应于终端在执行网络切换操作前接入SNPN的网络资源。终端通过在PLMN分配的网络资源,切换至PLMN下,继续保持通话。进一步地,第二AMF建立与SNPN对外提供接入服务的N3IWF(Non-3GPP InterWorking Function,非3GPP互操作功能实体)之间的隧道连接,从而通过N3IWF接入SNPN,进而使终端在SNPN之中的会话得以保持。
其中,步骤S143和步骤S144为步骤S14中通过隧道使终端从SNPN切换至PLMN,以使终端在切换后的PLMN中保持终端在切换前的SNPN中的会话状态的具体步骤,步骤S14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方法,通过在终端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二AMF发送注册请求,使第二AMF识别到注册请求中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后,向终端返回携带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终端将入口地址转发给第一AMF,第一AMF根据入口地址向第二AMF返回隧道建立请求,使第一AMF和第二AMF建立隧道,从而SNPN的第一AMF和PLMN的第二AMF能够通过隧道使终端从SNPN切换至PLMN,进而使终端在PLMN中保持切换前在SNPN中的会话状态,从而避免终端离开SNPN覆盖范围时通话中断,无法接入PLMN保持会话状态。
实施例三、
参见图4,图4示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应用在SNPN的第二AMF,方法包括:
S21、接收终端转发的来自第二AMF的、携带PLMN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其中,入口地址为第二AMF接收终端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的注册请求,并获取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SNPN的第一标识后发送的。
具体地,在终端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向PLMN的第二AMF发送注册请求,网络切换触发条件例如可以为终端即将离开SNPN的覆盖范围,进入PLMN的覆盖范围。第二AMF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后,获取注册请求中携带的SNPN的第一标识以及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其中,第一标识用于指示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即:终端执行网络切换操作之前接入的网络。其中,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为本申请的方法定义的专用信息,其用于请求在PLMN中分配为SNPN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因此,当第二AMF识别到注册请求中包含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后,即可获知需要在PLMN中分配为SNPN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从而根据SNPN的第一标识进行判断,判断是否接收终端的注册请求,若接收终端的注册请求,则给终端分配用于转发的网络资源,并向终端返回携带第二AMF所属的PLMN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该入口地址用于建立隧道,终端将该入口地址转发给SNPN的第一AMF。
S22、根据入口地址,向终端发送建立隧道请求,以使终端转发给第二AMF,使第二AMF响应于隧道建立请求,与SNPN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并通过隧道使终端从SNPN切换至PLMN,以使终端在切换后的PLMN中保持终端在切换前的SNPN中的会话状态。
具体地,SNPN的第一AMF接收到入口地址后,根据入口地址中的PLMN的第二标识,判断是否要为终端在PLMN中请求该终端在SNPN中对应的网络资源。若第一AMF判断要为终端在PLMN中请求该终端在SNPN中对应的网络资源,则向终端返回隧道建立请求,终端将隧道建立请求转发给第二AMF,第二AMF根据隧道建立请求,与第一AMF建立隧道,从而PLMN和SNPN能够通过隧道传输数据,进而SNPN下的第一AMF能够通过上下文数据把保持终端会话需要的数据传输给PLMN下的第二AMF,第二AMF根据上下文数据在PLMN中为终端分配与终端当前接入SNPN进行会话时对应的网络资源,将终端从SNPN切换至PLMN,终端使用PLMN分配的资源在PLMN中保持会话状态,从而避免会话状态被断开。
在一些示例中,入口地址还携带终端的第三标识,即入口地址包含PLMN的第二标识和终端自身的第三标识。S22中,根据入口地址,向终端发送建立隧道请求包括多个子步骤:
子步骤一、根据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判断是否为终端在PLMN中请求终端在SNPN中对应的网络资源。
具体地,第一AMF根据第三标识识别接入SNPN的终端,再根据第二标识识别该终端要切换的PLMN,再判断是否接收该网络切换请求,若接收该网络切换请求,则需要在PLMN中请求终端在SNPN中对应的网络资源。
子步骤二、若要为终端在PLMN中请求终端在SNPN中对应的网络资源,则向终端发送建立隧道请求。
具体地,第一AMF向终端发送建立隧道请求,终端将建立隧道请求转发给第二AMF,则第二AMF根据建立隧道请求与第一AMF建立隧道,第一AMF和第二AMF可以通过隧道传输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AMF和第二AMF之间建立隧道之前,第一AMF和第二AMF通过终端进行通信,即终端作为第一AMF和第二AMF之间的中继,向第一AMF转发来自第二AMF的消息,向第二AMF转发来自第一AMF的消息,换言之,第一AMF把终端作为到达第二AMF的路由网关,第二AMF把终端作为到达第一AMF的路由网关。参见步骤S132,第二AMF会为终端分配用于转发的网络资源。而在第一AMF和第二AMF建立隧道后,第一AMF和第二AMF通过隧道进行通信,而不用再经过终端进行转发。
在一些示例中,S22中,通过隧道使终端从SNPN切换至PLMN,以使终端在切换后的PLMN中保持终端在切换前的SNPN中的会话状态具体包括:
通过隧道将终端在SNPN中的上下文数据发送给第二AMF,使第二AMF根据上下文数据为终端在PLMN中分配网络资源,以使终端在切换后的PLMN中保持终端在切换前的SNPN中的会话状态。
具体地,SNPN的第一AMF通过隧道将终端当前接入SNPN的会话状态放入上下文数据,并将上下文数据发送给PLMN下的第二AMF。其中,上下文数据可以包括终端当前接入SNPN的连接管理状态、无线资源控制状态、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参数、会话标识等。第二AMF接收到上下文数据后,根据上下文数据,为终端在PLMN中分配对应于终端在执行网络切换操作前接入SNPN的网络资源。终端通过在PLMN分配的网络资源,切换至PLMN下,继续保持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方法,通过在终端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二AMF发送注册请求,使第二AMF识别到注册请求中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后,向终端返回携带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终端将入口地址转发给第一AMF,第一AMF根据入口地址向第二AMF返回隧道建立请求,使第一AMF和第二AMF建立隧道,从而SNPN的第一AMF和PLMN的第二AMF能够通过隧道使终端从SNPN切换至PLMN,进而使终端在PLMN中保持切换前在SNPN中的会话状态,从而避免终端离开SNPN覆盖范围时通话中断,无法接入PLMN保持会话状态。
实施例四、
参见图5,图5示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应用在终端,方法包括:
S31、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二AMF发送注册请求,其中,注册请求中包含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SNPN的第一标识,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为SNPN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
具体地,网络切换触发条件可以为终端位于SNPN和PLMN的共同覆盖范围内,且即将离开SNPN的覆盖范围,进入PLMN的覆盖范围。换言之,终端向远离SNPN的覆盖范围,靠近PLMN的覆盖范围的方向移动。具体地,可以根据终端在短时间内与SNPN的覆盖范围的中心的距离变化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SNPN的覆盖范围的边缘区域,以及终端是否即将离开SNPN的覆盖范围。具体的网络切换触发条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此不做限定。以下皆以网络切换触发条件为终端即将离开SNPN的覆盖范围,进入PLMN的覆盖范围为例进行说明。当终端检测到这种情况时,向PLMN的第二AMF发送注册请求,注册请求中包含终端当前接入的SNPN的第一标识和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为NSSAI(Network Slice SelectionAssistance Information,网络分片选择辅助信息)中的一个S-NSSAI(Single Network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单网络分片选择辅助信息),S-NSSAI用于在PLMN中请求为SNPN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
S32、接收第二AMF返回的携带PLMN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并转发给第一AMF。
具体地,第二AMF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后,获取注册请求中携带的SNPN的第一标识以及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其中,第一标识用于指示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即:终端执行网络切换操作之前接入的网络。。当第二AMF识别到注册请求中包含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后,即可获知需要在PLMN中分配为SNPN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从而根据SNPN的第一标识进行判断,判断是否接收终端的注册请求,若接收终端的注册请求,则向终端返回携带PLMN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终端将自身的第三标识(终端标识)携带到入口地址后,将入口地址发送给第一AMF。
S33、接收第一AMF根据入口地址触发的隧道建立请求,并转发给第二AMF,使第二AMF与SNPN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并通过隧道使终端从SNPN切换至PLMN,以使终端在切换后的PLMN中保持终端在切换前的SNPN中的会话状态。
SNPN的第一AMF接收到入口地址后,根据入口地址中的PLMN的第二标识,判断是否要为终端在PLMN中请求该终端在SNPN中对应的网络资源。若第一AMF判断要为终端在PLMN中请求该终端在SNPN中对应的网络资源,则向终端返回隧道建立请求,终端将隧道建立请求转发给第二AMF。第二AMF根据隧道建立请求,与第一AMF建立隧道,从而PLMN和SNPN能够通过隧道传输数据。SNPN下的第一AMF通过隧道将终端在SNPN下当前的状态放入上下文数据,并将上下文数据发送给PLMN下的第二AMF。第二AMF接收到上下文数据后,根据上下文数据,为终端在PLMN中分配对应于终端当前SNPN进行会话时对应的网络资源,终端通过在PLMN分配的网络资源,切换至PLMN下,继续保持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方法,通过在终端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二AMF发送注册请求,使第二AMF识别到注册请求中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后,向终端返回携带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终端将入口地址转发给第一AMF,第一AMF根据入口地址向第二AMF返回隧道建立请求,使第一AMF和第二AMF建立隧道,从而SNPN的第一AMF和PLMN的第二AMF能够通过隧道使终端从SNPN切换至PLMN,进而使终端在PLMN中保持切换前在SNPN中的会话状态,从而避免终端离开SNPN覆盖范围时通话中断,无法接入PLMN保持会话状态。
实施例五、
参见图6,图6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会话状态保持装置,该装置例如可以为PLMN的第二AMF。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01,其用于接收终端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的注册请求。
第一获取模块102,其用于获取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第一网络的第一标识。其中,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为第一网络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
第一发送模块103,其用于向终端返回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以使终端将入口地址转发给第一网络中的第一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AMF。
网络切换模块104,其用于响应于由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根据入口地址触发的隧道建立请求,与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并通过隧道使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以使终端在切换后的第二网络中保持终端在切换前的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实施例六、
参见图7,图7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会话状态保持装置,该装置例如可以为SNPN的第一AMF。该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201,其用于接收转发的来自第二AMF的、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其中,入口地址为第二AMF接收终端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的注册请求,并获取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第一网络的第一标识后发送的。
第二发送模块202,其用于根据入口地址,向终端发送建立隧道请求,以使终端转发给第二AMF,使第二AMF响应于隧道建立请求,与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并通过隧道使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以使终端在切换后的第二网络中保持终端在切换前的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实施例七、
参见图8,图8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状态保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会话状态保持装置,改装置例如可以为终端,包括手机、电话、平板电脑等。该装置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301,其用于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二AMF发送注册请求,其中,注册请求中包含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第一网络的第一标识,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为第一网络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
第三接收模块302,其用于接收第二AMF返回的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并转发给第一AMF。
收发模块303,其用于接收第一AMF根据入口地址触发的隧道建立请求,并转发给第二AMF,使第二AMF与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并通过隧道使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以使终端在切换后的第二网络中保持终端在切换前的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实施例八、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会话状态保持方法。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应用等,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参见图9,图9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电子设备800的示意性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公开的实现。
如图9所示,设备800包括计算单元8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8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8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8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803中,还可存储设备8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801、ROM 802以及RAM 803通过总线8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805也连接至总线804。
设备8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805,包括:输入单元8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8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8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8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809允许设备8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计算单元8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8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8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会话状态保持方法。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8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802和/或通信单元8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设备8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803并由计算单元8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会话状态保持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单元8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会话状态保持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实施例九、
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上述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也可以为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或者是结合了区块链的服务器。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的注册请求;
获取所述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第一网络的第一标识;其中,所述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为所述第一网络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
向所述终端返回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以使所述终端将所述入口地址转发给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AMF;
响应于由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根据所述入口地址触发的隧道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并通过所述隧道使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隧道使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包括:
通过所述隧道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上下文数据;
根据所述上下文数据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分配网络资源,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由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根据所述入口地址触发的隧道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连接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转发的由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根据所述入口地址触发的隧道建立请求;
根据所述隧道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返回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以使所述终端将所述入口地址转发给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AMF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判断是否接受所述注册请求;
若是,则向所述终端返回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并为所述终端分配用于转发来自所述第一AMF的信息的网络资源。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为独立非公众网络SNPN;所述第二网络为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所述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为网络分片选择辅助信息NSSAI中的一个单网络分片选择辅助信息S-NSSAI,所述S-NSSAI用于在所述PLMN中请求为所述SNPN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
6.一种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转发的来自第二AMF的、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其中,所述入口地址为第二AMF接收终端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的注册请求,并获取所述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第一网络的第一标识后发送的;
根据所述入口地址,向所述终端发送建立隧道请求,以使所述终端转发给所述第二AMF,使所述第二AMF响应于所述隧道建立请求,与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并通过所述隧道使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地址还携带所述终端的第三标识;所述根据所述入口地址,向所述终端发送建立隧道请求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三标识,判断是否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中请求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对应的网络资源;
若是,则向所述终端发送建立隧道请求。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隧道使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包括:
通过隧道将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上下文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AMF,使所述第二AMF根据所述上下文数据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分配网络资源,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9.一种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二AMF发送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请求中包含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第一网络的第一标识,所述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为所述第一网络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
接收所述第二AMF返回的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并转发给第一AMF;
接收所述第一AMF根据所述入口地址触发的隧道建立请求,并转发给所述第二AMF,使所述第二AMF与所述第一AMF建立隧道,并通过所述隧道使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10.一种会话状态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其用于接收终端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的注册请求;
第一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所述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第一网络的第一标识;其中,所述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为所述第一网络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
第一发送模块,其用于向所述终端返回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以使所述终端将所述入口地址转发给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AMF;
网络切换模块,其用于响应于由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根据所述入口地址触发的隧道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并通过所述隧道使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11.一种会话状态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其用于接收终端转发的来自第二AMF的、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其中,所述入口地址为第二AMF接收终端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的注册请求,并获取所述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第一网络的第一标识后发送的;
第二发送模块,其用于根据所述入口地址,向所述终端发送建立隧道请求,以使所述终端转发给所述第二AMF,使所述第二AMF响应于所述隧道建立请求,与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并通过所述隧道使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12.一种会话状态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其用于在检测到满足网络切换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二AMF发送注册请求,其中,所述注册请求中包含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以及第一网络的第一标识,所述目标网络资源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为所述第一网络提供服务的网络资源;
第三接收模块,其用于接收所述第二AMF返回的携带第二网络的第二标识的入口地址,并转发给第一AMF;
收发模块,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AMF根据所述入口地址触发的隧道建立请求,并转发给所述第二AMF,使所述第二AMF与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AMF建立隧道,并通过所述隧道使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以使所述终端在切换后的所述第二网络中保持所述终端在切换前的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会话状态。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
14.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
CN202111289854.2A 2021-11-02 2021-11-02 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及会话状态保持装置 Active CN1140254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9854.2A CN114025400B (zh) 2021-11-02 2021-11-02 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及会话状态保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9854.2A CN114025400B (zh) 2021-11-02 2021-11-02 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及会话状态保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5400A true CN114025400A (zh) 2022-02-08
CN114025400B CN114025400B (zh) 2023-10-03

Family

ID=80059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9854.2A Active CN114025400B (zh) 2021-11-02 2021-11-02 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及会话状态保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254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3416A (zh) * 2022-07-25 2022-09-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2591A (zh) * 2018-11-12 2020-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12489A (zh) * 2019-07-31 2021-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2399507A (zh) * 2019-08-16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437456A (zh) * 2020-12-07 2021-03-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非公共网络中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2689306A (zh) * 2019-10-17 202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12751780A (zh) * 2019-10-29 2021-05-0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95075A1 (en) * 2020-03-26 2021-09-30 Convida Wireless, Llc Snpn onboarding and obtaining snpn services from a plmn
US20230094211A1 (en) * 2020-03-19 2023-03-30 Lg Electronics Inc. Support of service continuity between snpn and plm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2591A (zh) * 2018-11-12 2020-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12489A (zh) * 2019-07-31 2021-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2399507A (zh) * 2019-08-16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689306A (zh) * 2019-10-17 202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12751780A (zh) * 2019-10-29 2021-05-0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094211A1 (en) * 2020-03-19 2023-03-30 Lg Electronics Inc. Support of service continuity between snpn and plmn
WO2021195075A1 (en) * 2020-03-26 2021-09-30 Convida Wireless, Llc Snpn onboarding and obtaining snpn services from a plmn
CN112437456A (zh) * 2020-12-07 2021-03-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非公共网络中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S2-2000290 "AMF awareness of emergency Registration/PDU Session at inter-CN node change"", 3GPP TSG_SA\\WG2_ARCH, no. 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ENA: "C1-192126 "Adding support for SNPNs (Stand-alone Non-Public Networks)"", 3GPP TSG_CT\\WG1_MM-CC-SM_EX-CN1, no. 1 *
齐飞;王秋红;朱雪田;: "基于5G切片技术的区域应急解决方案研究", 电子技术应用, no. 03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3416A (zh) * 2022-07-25 2022-09-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03416B (zh) * 2022-07-25 2023-10-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5400B (zh) 202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84010B1 (en) Network sl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for same
CN11359619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652813B2 (en) Sli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slice management method
CN110912835B (zh) 业务分流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823389B1 (en) User plane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user plane network element, and control plane network element
CN111225348B (zh) 一种应用实例迁移的方法及多接入边缘计算主机
CN110691384A (zh) 一种网络切片使用方法及装置
CN11176996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3905778A1 (en) Cell registr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2399523B (zh) 一种ursp核查方法及装置
US20210400750A1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local network, and related device
US20240073768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CN114025400B (zh) 会话状态保持方法及会话状态保持装置
EP3503609A1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slice
CN113423120A (zh) 基于专网终端的数据分流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845329B (zh) 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应用管理单元
CN114189893A (zh) O-ran能力开放方法、通信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599022A (zh) 设备选择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2449398B (zh) 一种路径选择方法和核心网设备
CN114268591A (zh) 数据分流方法和装置
CN11407145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66814A (zh) 用于对边缘计算系统中的资源分配进行管理的管理
CN114095986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86142B (zh) 呼叫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30309191A1 (en) Emergency call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