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25345B - 一种携号转网处理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携号转网处理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25345B
CN114025345B CN202010685181.1A CN202010685181A CN114025345B CN 114025345 B CN114025345 B CN 114025345B CN 202010685181 A CN202010685181 A CN 202010685181A CN 114025345 B CN114025345 B CN 1140253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ying
network
processing
block
transfe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851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25345A (zh
Inventor
王珂
杨波
杭小勇
阎军智
刘福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851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25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25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5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25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5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04W8/28Number portability ; Network address port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携号转网处理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包括:携号申请客户端,用于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由与携号转网流程处理相关的设备节点组成的;携号处理节点,用于根据该节点在携号转网流程中的权限进行处理;查询系统,用于供用户从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按权限获取号码携带数据。采用本发明能克服携号转网流程效率较低的不足,提供分布式数据一致性,为查询、统计、分析、审计提供一致的数据集,降低单点故障风险,提升查询审计时效性,减少授权码泄露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携号转网处理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携号转网处理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NP(号码携带,Number Portability)移机不改号,也即,一家电信运营商的用户,无需改变自己的手机号码,就能转而成为另一家电信运营商的用户,并享受其提供的各种服务。网间号码携带业务的实施打消了用户转网要换号的担忧,在促进电信市场的公平竞争方面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网间号码携带也因此受到各国和地区的电信管理者的重视。
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携号转网流程效率较低,不便查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携号转网处理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用以克服携号转网流程效率较低,不便查询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携号转网处理系统,包括:
携号申请客户端,用于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由与携号转网流程处理相关的设备节点组成的;
携号处理节点,用于根据该节点在携号转网流程中的权限进行以下处理之一或者其组合:
在接收到携号转网携出请求后,根据携号策略判断是否可以携号,是否可以生效,将允许生效的NP数据作为一条记录;
使用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将一段时间内获得的记录封装为新区块并在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广播发布该区块;
从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接收到新区块后,验证区块以及区块中每条记录格式是否正确完备,区块是否满足共识机制的要求,如果正确,将该新区块加入到本地保存的区块链中并转发,否则丢弃该新区块;
查询系统,用于供用户从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按权限获取NP数据。
实施中,携号申请客户端还用于供运营商节点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
实施中,携号处理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共识机制对联盟链上的区块链数据中的NP数据进行增加。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第三方数据应用企业/部门节点,用于根据所述共识机制从联盟链上的区块链数据中获取NP数据。
实施中,NP数据包括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NP号码、携出方网络、携入方网络、NP启用时间。
实施中,所述携号策略是根据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制定策略的:
允许两次携转的时间间隔、允许携转的号段、每日某运营企业发起同一号码的生效请求数量限制、生效策略。
一种携号转网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携号申请客户端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由与携号转网流程处理相关的设备节点组成的;
携号处理节点根据该节点在携号转网流程中的权限进行以下处理之一或者其组合:
在接收到携号转网携出请求后,根据携号策略判断是否可以携号,是否可以生效,将允许生效的NP数据作为一条记录;
使用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将一段时间内获得的记录封装为新区块并在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广播发布该区块;
从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接收到新区块后,验证区块以及区块中每条记录格式是否正确完备,区块是否满足共识机制的要求,如果正确,将该新区块加入到本地保存的区块链中并转发,否则丢弃该新区块;
通过查询系统从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按权限获取NP数据。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运营商节点通过携号申请客户端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携号处理节点根据所述共识机制对联盟链上的区块链数据中的NP数据进行增加。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由联盟链上的第三方数据应用企业/部门节点根据所述共识机制从联盟链上的区块链数据中获取NP数据。
实施中,NP数据包括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NP号码、携出方网络、携入方网络、NP启用时间。
实施中,所述携号策略是根据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制定策略的:
允许两次携转的时间间隔、允许携转的号段、每日某运营企业发起同一号码的生效请求数量限制、生效策略。
一种携号申请客户端,包括:
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由与携号转网流程处理相关的设备节点组成的;
收发机,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实施中,携号申请客户端还用于供运营商节点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
一种携号申请客户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携号转网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由与携号转网流程处理相关的设备节点组成的。
实施中,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供运营商节点发起的携号转网请求。
一种携号申请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携号转网请求;
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由与携号转网流程处理相关的设备节点组成的。
实施中,携号申请客户端还用于供运营商节点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
一种携号处理节点,包括:
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该节点在携号转网流程中的权限进行以下处理之一或者其组合:
在接收到携号转网携出请求后,根据携号策略判断是否可以携号,是否可以生效,将允许生效的NP数据作为一条记录;
使用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将一段时间内获得的记录封装为新区块并在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广播发布该区块;
从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接收到新区块后,验证区块以及区块中每条记录格式是否正确完备,区块是否满足共识机制的要求,如果正确,将该新区块加入到本地保存的区块链中并转发,否则丢弃该新区块;
收发机,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实施中,携号处理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共识机制对联盟链上的区块链数据中的NP数据进行增加。
实施中,NP数据包括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NP号码、携出方网络、携入方网络、NP启用时间。
实施中,所述携号策略是根据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制定策略的:
允许两次携转的时间间隔、允许携转的号段、每日某运营企业发起同一号码的生效请求数量限制、生效策略。
一种携号处理节点,根据该节点在携号转网流程中的权限包括以下模块之一或者其组合:
请求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携号转网携出请求后,根据携号策略判断是否可以携号,是否可以生效,将允许生效的NP数据作为一条记录;
广播模块,用于使用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将一段时间内获得的记录封装为新区块并在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广播发布该区块;
区块处理模块,用于从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接收到新区块后,验证区块以及区块中每条记录格式是否正确完备,区块是否满足共识机制的要求,如果正确,将该新区块加入到本地保存的区块链中并转发,否则丢弃该新区块。
实施中,广播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共识机制对联盟链上的区块链数据中的NP数据进行增加。
实施中,NP数据包括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NP号码、携出方网络、携入方网络、NP启用时间。
实施中,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制定所述携号策略:
允许两次携转的时间间隔、允许携转的号段、每日某运营企业发起同一号码的生效请求数量限制、生效策略。
一种携号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该节点在携号转网流程中的权限进行以下处理之一或者其组合:
在接收到携号转网携出请求后,根据携号策略判断是否可以携号,是否可以生效,将允许生效的NP数据作为一条记录;
使用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将一段时间内获得的记录封装为新区块并在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广播发布该区块;
从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接收到新区块后,验证区块以及区块中每条记录格式是否正确完备,区块是否满足共识机制的要求,如果正确,将该新区块加入到本地保存的区块链中并转发,否则丢弃该新区块。
实施中,携号处理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共识机制对联盟链上的区块链数据中的NP数据进行增加。
实施中,NP数据包括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NP号码、携出方网络、携入方网络、NP启用时间。
实施中,所述携号策略是根据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制定策略的:
允许两次携转的时间间隔、允许携转的号段、每日某运营企业发起同一号码的生效请求数量限制、生效策略。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携号转网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是由与携号转网流程处理相关的设备节点组成的,而所述区块链数据则可以由联盟链上的各设备节点按照根据携号转网流程要求进行校验、管理、更新等,因此,通过方案实现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实现去中心携号转网处理方案,保证携号转网策略及数据一致性的协议及模型。
由于与携号转网流程处理相关的设备节点都在联盟链上的,因此可以多节点集体决策携号转网策略;多节点共同参与携号策略的判定,对是否可以携号及是否生效达成共识;多节点共同存储达成共识的NP数据。
进一步的,由于NP数据在联盟链上由各节点按照根据携号转网流程要求约定的共识机制进行处理,因此至少有如下效果之一:
提供分布式数据一致性:实现各生产企业(工信部、各运营商)提供NPDB数据同步,为查询、统计、分析、审计提供一致的数据集;
降低单点故障风险;
提高流程效率、提升透明性;
提升查询时效性,降低审计难度、提升审计时效性;
减少授权码泄露风险。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网间号码携带系统总体架构及内部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携号转网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联盟链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携号转网处理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携号申请客户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携号申请处理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携号处理节点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在发明过程中注意到:
CSMS(集中业务管理系统,Central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实现对号码携带信息的集中管理和集中发布,具体负责接收、处理运营企业的号码携带相关申请,管理号码携带受理流程,存储用户的号码携带数据,同步每个运营企业号码携带的数据库系统,提供整体号码携带情况的查询和统计等。CSMS的内部数据库CNPDB(集中号码携带数据库,Centralized Number Portability Database),主要用于保存号码携带数据和历史信息,可供数据应用企业/部门及CSMS衍生的应用系统使用。
图1为网间号码携带系统总体架构及内部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集中业务管理系统通过外部接口分别和NP区域内所有参与NP的运营企业的业务受理系统(SOA)和本地业务管理系统(LSMS)相连,从任何运营企业网络中发起NP申请,都应经过集中业务管理系统。携出方判断用户符合携出条件后向集中业务管理系统申请授权码,系统可以根据管理办法要求发放授权码或拒绝申请。携入方收到用户携入申请后向集中业务管理系统申请查验(可选)及生效请求,集中业务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管理办法要求接受或拒绝申请。集中业务管理系统还负责向区域内的相关运营企业网络发送生效、注销、审计广播等。
在整个NP区域内,任何网络上存储的NP数据都应以集中业务管理系统数据库的NP数据为准。集中业务管理系统负责定期按时间审计各运营企业LSMS中的NP数据,及按号码审计各运营企业网内的NP数据。
集中业务管理系统通过内部接口和第三方应用系统、查询系统及其他系统相连,在向LSMS广播NP数据的同时将号码携带数据同步给第三方应用系统,供数据应用企业/部门使用;定期将受理数据同步给查询系统,供监管部门、运营企业及公众查询统计号码携带受理情况。
集中业务管理系统中应能够设置区域内所有的SOA、LSMS对应的访问地址。访问地址可以为IP(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地址或者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 Locator)方式。集中业务管理系统应能够将SOA、LSMS的访问地址与区域内的运营企业网络ID(标识)号对应起来。集中业务管理系统收到SOA或LSMS发来的消息时,集中业务管理系统应检查消息发端IP地址与消息内的运营企业网络ID号是否对应,如果不对应则认为鉴权未通过。如果消息发送端的IP地址在集中业务管理系统中没有记录,则集中业务管理系统应该拒绝此消息。
集中业务管理系统存储的数据包括:NP数据、策略设置、访问地址及ID关系。
携号转网流程如下:
1、请求携出:用户向携出方网络提出携出申请;
2、携出方判断:携出方网络的业务受理系统(SOA)和本地业务管理系统(LSMS)判断用户是否符合携出条件;
3、携出方请求授权码:若是,则向集中业务管理系统(CSMS)发起NP申请向集中业务管理系统申请授权码;
4、授权码授予:在收到携出方网络SOA发起的正常授权码申请或快速携回授权码申请后,应能够根据设置的预置条件接受或拒绝此申请。对于接受的申请,给予分配相应的授权码并启动该号码的NP流程;
5、请求携入:用户向携入方发起携入请求;
6、携入方请求查验:携入方网络SOA向集中业务管理系统申请查验(可选)及生效请求,集中业务管理系统根据对应的授权码请求信息返回查验信息;
7、携入方请求生效:携入方网络SOA向集中业务管理系统发起生效请求,后者应能够根据设置的预置条件接受或拒绝此申请;
8、配置生效:对于接受的申请,集中业务管理系统写入或更新NP数据至号码携带数据库,按照预定的生效策略进行广播生效。集中业务管理系统应可以根据号码携带相关管理规定的要求及业务管理需求,灵活配置生效时间和生效范围等;
9、携号查询:始发网络或拥有网络查询NP数据库,判断携号是否生效及携出方网络等信息,用于携号接收网络判断;
10、集中业务管理系统还负责向区域内的相关运营企业网络发送生效、注销、审计广播等。SOA也可以取消或注销。
对于终端用户来说,携号转网的流程为:
1、确认携入资格,例如,按当前营运商规定可以编辑短信CXXZ#用户名#证件号码,发送至10086(移动)/10001(电信)/10010(联通),查询是否具备携入资格,并获取授权码。
2、提交携入申请:确认具备资格后,填写号码信息选择心仪套餐等,提交入网申请。
3、激活号卡:拿着“授权码”,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前往需要转入的运营商网点办理新卡。有些运营商会有工作人员上门配送新SIM卡,并协助完成激活工作。
现有技术至少有以下不足之一:
现有方案的携号转网流程需要用户串行向携出方运营商和携入方运行商提出携出和携入请求,经过携出判断-授权-授权码验证-业务生效判断才能完成携号转网数据写入,效率较低,需要用户和不同运营商的两次交互;
由于授权码需发给用户,使得用户持有授权码有泄露风险;
集中业务管理系统和号码携带集中数据库遭遇单点故障或攻击后,不能处理携号转网流程;
集中业务管理系统、运营企业的LSMS要求实时同步不超过5分钟和数据应用企业/部门定时要求保持NP数据一致,这使得实际上并不能随时可以查询到准确的NP数据。
综上,现有方案至少有以下需求之一:
提供分布式数据一致性:实现各生产企业(工信部、各运营商)提供NPDB数据同步,为查询、统计、分析、审计提供一致的数据集;
降低单点故障风险;
提高流程效率、提升透明性;
提升查询时效性,降低审计难度、提升审计时效性;
减少授权码泄露风险。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实现携号转网的方案,使得NP数据写入能够支持现有携号转网业务实现,NP数据读取支持现有寻呼业务实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说明过程中,将会涉及运营商节点、携号申请客户端、携号处理节点、其他相关节点、查询系统、第三方数据应用企业/部门节点的实施进行说明,还会给出它们配合实施的实例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给出的方案的实施。这样的说明方式并不意味着它们必须配合实施、或者必须单独实施,实际上,当它们分开实施时,其也各自解决自身一侧的问题,而它们结合使用时,会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
图2为携号转网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
携号申请客户端,用于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由与携号转网流程处理相关的设备节点组成的;
携号处理节点,用于根据该节点在携号转网流程中的权限进行以下处理之一或者其组合:
在接收到携号转网携出请求后,根据携号策略判断是否可以携号,是否可以生效,将允许生效的NP数据作为一条记录;
使用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将一段时间内获得的记录封装为新区块并在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广播发布该区块;
从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接收到新区块后,验证区块以及区块中每条记录格式是否正确完备,区块是否满足共识机制的要求,如果正确,将该新区块加入到本地保存的区块链中并转发,否则丢弃该新区块;
查询系统,用于供用户从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按权限获取NP数据。
具体的,通过方案实现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实现去中心携号转网判定方案,保证携号转网策略及数据一致性的协议及模型。
携出方运营商发起携号转网请求;联盟链上的多节点集体决策携号转网策略;联盟链上的多节点共同参与携号策略的判定,对是否可以携号及是否生效达成共识;多节点共同存储达成共识的NP数据。
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由与携号转网流程处理相关的设备节点组成的,例如,图3为联盟链示意图,如图所示,这些相关的设备节点可以包含如下组成部分:
携号申请客户端:通过携号申请客户端发起携号转网请求;
携号处理节点:以P2P方式互联构成区块链网络,负责按照策略处理接收的携号请求,以及存储达成共识的NP数据,可以是运营商本地业务管理系统节点、第三方数据应用企业/部门节点等;
查询系统:可供监管部门、运营企业及公众等接入查询统计号码携带受理情况,实践中可以进行访问权限限定。
实施中,携号申请客户端还用于供运营商节点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
实施中,携号处理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共识机制对联盟链上的区块链数据中的NP数据进行增加。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第三方数据应用企业/部门节点,用于根据所述共识机制从联盟链上的区块链数据中获取NP数据。具体的,对于第三方数据应用企业/部门节点,比如,微信支付宝淘宝等应用需要向客户发验证码短信,需要跟相应的运营商交互,需要知道号码归属,因此微信支付宝淘宝等可视为第三方数据应用企业/部门节点。
实施中,NP数据包括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NP号码、携出方网络、携入方网络、NP启用时间。
实施中,所述携号策略是根据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制定策略的:
允许两次携转的时间间隔、允许携转的号段、每日某运营企业发起同一号码的生效请求数量限制、生效策略。
具体的,系统的主要流程可以分为携号写入、携号查询两个部分,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划分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与理解方案的实施,并不意味着对方案或者特征有限定,下面进行说明。
1、携号写入:
携出方运营商通过携号申请客户端发起携号转网请求;
区块链节点处理接收的携号请求,共识节点根据携号策略(如,设置允许两次携转的时间间隔、允许携转的号段、每日某运营企业发起同一号码的生效请求数量限制等,生效策略等),判断是否可以携号,是否可以生效,将允许生效的NP数据作为一条记录,记录包括:NP号码、携出方网络、携入方网络、NP启用时间等数据。节点使用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将一段时间内获得的记录封装为新区块并广播发布该区块;
网络中其他节点接收到新区块后,验证区块以及区块中每条记录格式是否正确完备,区块是否满足共识机制的要求,如果正确,那么将该新区块加入到本地保存的区块链中并转发;否则丢弃该新区块。
2、携号查询:
通过查询系统查看存储在区块链上的NP数据,判断携号在查询时间段内是否生效及携出方网络等信息。查询系统可以进行访问权限限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携号转网处理方法、携号申请客户端、携号申请处理方法、携号处理节点、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由于这些设备、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携号转网处理系统相似,因此这些设备、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系统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4为携号转网处理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401、通过携号申请客户端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由与携号转网流程处理相关的设备节点组成的;
步骤402、携号处理节点根据该节点在携号转网流程中的权限进行以下处理之一或者其组合:
在接收到携号转网携出请求后,根据携号策略判断是否可以携号,是否可以生效,将允许生效的NP数据作为一条记录;
使用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将一段时间内获得的记录封装为新区块并在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广播发布该区块;
从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接收到新区块后,验证区块以及区块中每条记录格式是否正确完备,区块是否满足共识机制的要求,如果正确,将该新区块加入到本地保存的区块链中并转发,否则丢弃该新区块;
步骤403、通过查询系统从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按权限获取NP数据。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运营商节点通过携号申请客户端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携号处理节点根据所述共识机制对联盟链上的区块链数据中的NP数据进行增加。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由联盟链上的第三方数据应用企业/部门节点根据所述共识机制从联盟链上的区块链数据中获取NP数据。
实施中,NP数据包括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NP号码、携出方网络、携入方网络、NP启用时间。
实施中,所述携号策略是根据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制定策略的:
允许两次携转的时间间隔、允许携转的号段、每日某运营企业发起同一号码的生效请求数量限制、生效策略。
图5为携号申请客户端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客户端中包括:
处理器500,用于读取存储器5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由与携号转网流程处理相关的设备节点组成的;
收发机510,用于在处理器5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实施中,携号申请客户端还用于供运营商节点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
其中,在图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5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5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5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520可以存储处理器5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携号申请客户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携号转网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由与携号转网流程处理相关的设备节点组成的。
实施中,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供运营商节点发起的携号转网请求。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所述装置的各部分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图6为携号申请处理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601、接收携号转网请求;
步骤602、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由与携号转网流程处理相关的设备节点组成的。
实施中,携号申请客户端还用于供运营商节点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
图7为携号处理节点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节点中包括:
处理器700,用于读取存储器7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该节点在携号转网流程中的权限进行以下处理之一或者其组合:
在接收到携号转网携出请求后,根据携号策略判断是否可以携号,是否可以生效,将允许生效的NP数据作为一条记录;
使用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将一段时间内获得的记录封装为新区块并在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广播发布该区块;
从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接收到新区块后,验证区块以及区块中每条记录格式是否正确完备,区块是否满足共识机制的要求,如果正确,将该新区块加入到本地保存的区块链中并转发,否则丢弃该新区块;
收发机710,用于在处理器7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实施中,携号处理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共识机制对联盟链上的区块链数据中的NP数据进行增加。
实施中,NP数据包括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NP号码、携出方网络、携入方网络、NP启用时间。
实施中,所述携号策略是根据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制定策略的:
允许两次携转的时间间隔、允许携转的号段、每日某运营企业发起同一号码的生效请求数量限制、生效策略。
其中,在图7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7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7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7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7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720可以存储处理器7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携号处理节点,根据该节点在携号转网流程中的权限包括以下模块之一或者其组合:
请求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携号转网携出请求后,根据携号策略判断是否可以携号,是否可以生效,将允许生效的NP数据作为一条记录;
广播模块,用于使用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将一段时间内获得的记录封装为新区块并在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广播发布该区块;
区块处理模块,用于从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接收到新区块后,验证区块以及区块中每条记录格式是否正确完备,区块是否满足共识机制的要求,如果正确,将该新区块加入到本地保存的区块链中并转发,否则丢弃该新区块。
实施中,广播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共识机制对联盟链上的区块链数据中的NP数据进行增加。
实施中,NP数据包括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NP号码、携出方网络、携入方网络、NP启用时间。
实施中,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制定所述携号策略:
允许两次携转的时间间隔、允许携转的号段、每日某运营企业发起同一号码的生效请求数量限制、生效策略。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所述装置的各部分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携号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该节点在携号转网流程中的权限进行以下处理之一或者其组合:
在接收到携号转网携出请求后,根据携号策略判断是否可以携号,是否可以生效,将允许生效的NP数据作为一条记录;
使用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将一段时间内获得的记录封装为新区块并在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广播发布该区块;
从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接收到新区块后,验证区块以及区块中每条记录格式是否正确完备,区块是否满足共识机制的要求,如果正确,将该新区块加入到本地保存的区块链中并转发,否则丢弃该新区块。
实施中,携号处理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共识机制对联盟链上的区块链数据中的NP数据进行增加。
实施中,NP数据包括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NP号码、携出方网络、携入方网络、NP启用时间。
实施中,所述携号策略是根据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制定策略的:
允许两次携转的时间间隔、允许携转的号段、每日某运营企业发起同一号码的生效请求数量限制、生效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携号转网、携号申请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具体实施可以参见携号转网处理方法、携号转网处理系统的实施。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是一种架构:多个运营商及第三方企业节点组成区块链网络,区块链节点执行携号转网策略并存放携号转网数据。
具体的,区块链节点集体决策携号转网策略;区块链节点接收携出方发起的携号请求,多节点共同执行携号策略判定-根据携号策略对是否可以携号及是否生效达成共识,将允许生效的NP数据作为一条记录、经共识后写入区块链。
方案至少有如下之一的效果:
提供分布式数据一致性:实现各生产企业(工信部、各运营商)提供NPDB数据同步,为查询、统计、分析、审计提供一致的数据集;
降低单点故障风险;
提高流程效率、提升透明性;
提升查询时效性,降低审计难度、提升审计时效性;
减少授权码泄露风险。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9)

1.一种携号转网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携号申请客户端,用于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由与携号转网流程处理相关的设备节点组成的;
携号处理节点,用于根据该节点在携号转网流程中的权限进行以下处理之一或者其组合:
在接收到携号转网携出请求后,根据携号策略判断是否可以携号,是否可以生效,将允许生效的号码携带NP数据作为一条记录;
使用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将一段时间内获得的记录封装为新区块并在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广播发布该区块;
从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接收到新区块后,验证区块以及区块中每条记录格式是否正确完备,区块是否满足共识机制的要求,如果正确,将该新区块加入到本地保存的区块链中并转发,否则丢弃该新区块;
查询系统,用于供用户从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按权限获取NP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携号申请客户端还用于供运营商节点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携号处理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共识机制对联盟链上的区块链数据中的NP数据进行增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三方数据应用企业/部门节点,用于根据所述共识机制从联盟链上的区块链数据中获取NP数据。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NP数据包括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NP号码、携出方网络、携入方网络、NP启用时间。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号策略是根据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制定策略的:
允许两次携转的时间间隔、允许携转的号段、每日某运营企业发起同一号码的生效请求数量限制、生效策略。
7.一种携号转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携号申请客户端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由与携号转网流程处理相关的设备节点组成的;
携号处理节点根据该节点在携号转网流程中的权限进行以下处理之一或者其组合:
在接收到携号转网携出请求后,根据携号策略判断是否可以携号,是否可以生效,将允许生效的NP数据作为一条记录;
使用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将一段时间内获得的记录封装为新区块并在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广播发布该区块;
从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接收到新区块后,验证区块以及区块中每条记录格式是否正确完备,区块是否满足共识机制的要求,如果正确,将该新区块加入到本地保存的区块链中并转发,否则丢弃该新区块;
通过查询系统从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按权限获取NP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运营商节点通过携号申请客户端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携号处理节点根据所述共识机制对联盟链上的区块链数据中的NP数据进行增加。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由联盟链上的第三方数据应用企业/部门节点根据所述共识机制从联盟链上的区块链数据中获取NP数据。
11.如权利要求7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P数据包括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NP号码、携出方网络、携入方网络、NP启用时间。
12.如权利要求7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号策略是根据以下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制定策略的:
允许两次携转的时间间隔、允许携转的号段、每日某运营企业发起同一号码的生效请求数量限制、生效策略。
13.一种携号申请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由与携号转网流程处理相关的设备节点组成的;
收发机,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14.一种携号申请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携号转网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由与携号转网流程处理相关的设备节点组成的。
15.一种携号申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携号转网请求;
向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发起携号转网请求,所述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由与携号转网流程处理相关的设备节点组成的。
16.一种携号处理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该节点在携号转网流程中的权限进行以下处理之一或者其组合:
在接收到携号转网携出请求后,根据携号策略判断是否可以携号,是否可以生效,将允许生效的NP数据作为一条记录;
使用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将一段时间内获得的记录封装为新区块并在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广播发布该区块;
从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接收到新区块后,验证区块以及区块中每条记录格式是否正确完备,区块是否满足共识机制的要求,如果正确,将该新区块加入到本地保存的区块链中并转发,否则丢弃该新区块;
收发机,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17.一种携号处理节点,其特征在于,根据该节点在携号转网流程中的权限包括以下模块之一或者其组合:
请求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携号转网携出请求后,根据携号策略判断是否可以携号,是否可以生效,将允许生效的NP数据作为一条记录;
广播模块,用于使用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将一段时间内获得的记录封装为新区块并在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广播发布该区块;
区块处理模块,用于从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接收到新区块后,验证区块以及区块中每条记录格式是否正确完备,区块是否满足共识机制的要求,如果正确,将该新区块加入到本地保存的区块链中并转发,否则丢弃该新区块。
18.一种携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该节点在携号转网流程中的权限进行以下处理之一或者其组合:
在接收到携号转网携出请求后,根据携号策略判断是否可以携号,是否可以生效,将允许生效的NP数据作为一条记录;
使用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将一段时间内获得的记录封装为新区块并在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广播发布该区块;
从携号转网处理联盟链上接收到新区块后,验证区块以及区块中每条记录格式是否正确完备,区块是否满足共识机制的要求,如果正确,将该新区块加入到本地保存的区块链中并转发,否则丢弃该新区块。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7至12、或15、18任一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010685181.1A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携号转网处理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4025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5181.1A CN114025345B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携号转网处理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5181.1A CN114025345B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携号转网处理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5345A CN114025345A (zh) 2022-02-08
CN114025345B true CN114025345B (zh) 2024-05-07

Family

ID=80053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85181.1A Active CN114025345B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携号转网处理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2534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7371A (zh) * 2010-11-05 2011-02-1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查询用户归属网络信息的方法、平台和系统
CN102480721A (zh) * 2010-11-22 2012-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运营商路由号码的获取方法及服务器
CN109639715A (zh) * 2019-01-04 2019-04-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避免双花攻击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56889A (zh) * 2019-01-04 2019-05-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集团号码携号转网的方法及系统
WO2020140667A1 (zh) * 2019-01-04 2020-07-09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联盟链节点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0001B (zh) * 2017-07-26 2021-12-14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证书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7371A (zh) * 2010-11-05 2011-02-1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查询用户归属网络信息的方法、平台和系统
CN102480721A (zh) * 2010-11-22 2012-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运营商路由号码的获取方法及服务器
CN109639715A (zh) * 2019-01-04 2019-04-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避免双花攻击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56889A (zh) * 2019-01-04 2019-05-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集团号码携号转网的方法及系统
WO2020140667A1 (zh) * 2019-01-04 2020-07-09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联盟链节点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5345A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4459B (zh) 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10326345B (zh) 一种配置网络切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519085B (zh) 一种配置更改方法及区块链平台
CN112217793B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物联网的跨体系信任管理系统
CN112449316B (zh) 一种漫游计费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79134A (zh) 保护与无线通信系统内的多播通信会话相关联的消息
CN111338906B (zh) 终端设备、边缘节点及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监管方法和系统
CN102143487A (zh) 一种端对端会话密钥协商方法和系统
CN109743699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WO2009070394A1 (en) Federated virtual network of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CN105007164A (zh) 一种集中式安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203276A (zh) 一种携号转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254129B (zh) 临近业务发现的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1168829A1 (zh) 一种用户标识的验证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2037756A (zh) 在号码可移植性的情况下的li/dr服务连续性
CN114025345B (zh) 一种携号转网处理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9548021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2217344B (zh) 号码携带实现方法和互联互通网关
CN111835754A (zh) 行业消息管理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76855B (zh) 携号转网方法、携号转网服务器、运营商服务器
WO202222274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055354A (zh) 业务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09030156A1 (fr) Système et procédé réalisant un service de portabilité de numéro et base de données de portabilité de numéros
CN110290488B (zh) 呼叫转移上报方法、寄存器、终端和区块链网络系统
CN114554487A (zh) 通信系统、通信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