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25278A - 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25278A
CN114025278A CN202111413792.1A CN202111413792A CN114025278A CN 114025278 A CN114025278 A CN 114025278A CN 202111413792 A CN202111413792 A CN 202111413792A CN 114025278 A CN114025278 A CN 114025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earphone
sound source
magne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137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彦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1379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252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25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52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到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其中,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或者,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第二耳机的播放方向与第一耳机的播放方向一致,且第二耳机与第一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采用本方法无需改变现有耳机的结构,也无需增加耳机的体积,通过控制耳机中的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位,实现音响功能,该方案实现简单,设备轻巧,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耳机技术的发展,耳机和音响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目前将蓝牙耳机和蓝牙音响合二为一的设备,受到人们的青睐。
现有的将蓝牙耳机和蓝牙音响合二为一的设备,是在蓝牙耳机充电设备(如充电盒)中内置一个音响,通过使用同一个充电设备实现蓝牙耳机和蓝牙音响合二为一。然而,在充电设备中内置音响会大大增加充电设备的体积。
因此,如何在不增加设备体积的前提下,实现耳机和音响合二为一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增加设备体积的前提下,实现耳机和音响合二为一的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耳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
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其中,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
或者,
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所述第二耳机的播放方向与所述第一耳机的播放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二耳机与所述第一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声源的声波起始时间与所述第一声源的声波起始时间的时间差值的绝对值为t,以实现音响功能;
其中,t为所述第二声源与所述第一声源之间的距离与声速的比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所述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声源的声波、所述第二声源的声波、第三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其中,所述第三声源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耳机中除所述第一声源之外的磁体;
所述第二耳机中除所述第二声源之外的磁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
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为蓝牙耳机且位于充电设备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到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包括:
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输入,所述第一控件为所述第一耳机上用于开启音响模式的控件;
或者,
接收到目标设备发送的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所述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对第二控件的输入生成的,所述第二控件为所述目标设备上用于开启音响模式的控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
在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声源的声波与所述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或者,
在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所述第二耳机中的磁体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且所述第二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声源的声波与所述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
在确定所述第一耳机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声源的声波与第一声源泄露的声波反相位且振幅相同,以实现降低漏音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其中,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
或者,
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所述第二耳机的播放方向与所述第一耳机的播放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二耳机与所述第一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第二声源的声波起始时间与所述第一声源的声波起始时间的时间差值的绝对值为t,以实现音响功能;
其中,t为所述第二声源与所述第一声源之间的距离与声速的比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声源的声波、所述第二声源的声波、第三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其中,所述第三声源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耳机中除所述第一声源之外的磁体;
所述第二耳机中除所述第二声源之外的磁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
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为蓝牙耳机且位于充电设备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输入,所述第一控件为所述第一耳机上用于开启音响模式的控件;
或者,
接收到目标设备发送的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所述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对第二控件的输入生成的,所述第二控件为所述目标设备上用于开启音响模式的控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之前,检测所述第一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所述第一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声源的声波与所述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所述第二耳机中的磁体;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之前,检测所述第一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所述第一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且所述第二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声源的声波与所述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所述第一耳机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声源的声波与第一声源泄露的声波反相位且振幅相同,以实现降低漏音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耳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耳机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到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其中,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或者,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第二耳机的播放方向与第一耳机的播放方向一致,且第二耳机与第一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该方法通过控制耳机中的主副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位来实现音响功能,或者,通过控制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中的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位,使得其中一个耳机的声波被加强,同样可以放大声音,使耳机具备音响功能;该方案不会改变现有耳机的结构并且也不会增加耳机或者目标设备(充电盒、手机等)的体积,通过控制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位就可以使耳机具备音响功能,实现简单,设备轻巧,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波的干涉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耳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耳机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耳机来举例说明,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具有音响功能的耳机。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第一耳机检测到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
其中,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可以是第一耳机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指令,也可以是第一耳机从其他设备(如充电设备)接收到的指令,还可以是其他可行性的指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地,上述步骤101具体可以通过下述步骤101a或步骤101b实现。
101a、第一耳机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输入。
其中,第一控件为第一耳机上用于开启音响模式的控件。
101b、第一耳机接收到目标设备发送的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
其中,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为: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对第二控件的输入生成的,第二控件为目标设备上用于开启音响模式的控件。
可选地,目标设备可以是与耳机连接(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或者蓝牙耳机的充电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当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为第一耳机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指令时,具体地,第一控件可以为第一耳机上设置的机械式或感应式的控件,该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为第一耳机接收到的用户对第一控件的输入。
示例性地,当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为从目标设备接收到的指令时,具体地,第二控件可以为目标设备上设置的机械式或感应式的控件,也可以为具有显示屏的目标设备上的虚拟控件,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该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为目标设备接收到的用户对第二控件的输入。
可选地,第一耳机上设置有第一控件,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第一控件来控制音响的打开或者关闭。
可选地,目标设备上设置有第二控件,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第二控件来控制音响的打开或者关闭。
可选地,第一耳机上设置有第一控件并且目标设备上设置有第二控件,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第一控件或者第二控件来控制音响的打开以及关闭。
可以理解,第一耳机上设置有第一控件或者目标设备上设置有第二控件,也可以在第一耳机上设置第一控件并且在目标设备上设置第二控件;但无论是第一控件还是第二控件都可以控制耳机的音响模式,这样用户可以通过耳机或者目标设备控制耳机的音响模式,这样操作更简单方便,提升用户体验。
102、第一耳机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可以理解,如图2所示,根据波的干涉原理,两个同相位波源在标记“201”指示的三角区域和标记“202”指示的三角区域内整体增强。因此,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两个声源产生的声波相位相同,那么在声波加强区域,两个声源产生的声波被加强,从而用户听到的声音被放大,实现了音响功能。
可选地,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
可以理解,根据波的干涉原理,主磁体产生的声波与副磁体产生的声波相位相同时,主磁体产生声波会被副磁体产生的声波加强,或者,副磁体产生声波会被主磁体产生的声波加强,从而放大声音,实现音响功能。
可选地,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第二耳机的播放方向与第一耳机的播放方向一致,且第二耳机与第一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可以理解,根据波的干涉原理,通过控制第一耳机的磁体产生的声波与第二耳机的磁体产生的声波相位相同,第一耳机的磁体产生的声波会被第二耳机的磁体产生的声波加强,或者,第二耳机的磁体产生的声波会被第一耳机的磁体产生的声波加强,从而放大声音,实现音响功能。
可以理解,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音响功能,通过控制两个耳机的距离可以避免因距离过大导致出现杂音等影响音响效果的问题。示例性地,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间的距离建议不超过一米,本申请实施例中对预设距离不做具体限定,每种耳机性能不同,视实际情况确定。
可以理解,第二耳机的播放方向与第一耳机的播放方向一致,是实现第二耳机的磁体产生的声波与第一耳机的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位的条件,如果第二耳机的播放方向与第一耳机的播放方向不一致,会导致声音被放大的效果不佳、出现杂音等问题,因此,通过控制第二耳机的播放方向与第一耳机的播放方向一致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示例性地,第一耳机为一副耳机中的左耳机,第二耳机为一副耳机中的右耳机,确保左右耳机的播放方向一致,设置右耳机产生的声波与左耳机产生的声波相位相同,这时左耳机的声波被加强,声音变大,由此实现音响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到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实现了音响功能。该方案中,通过控制耳机中的主副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位来实现音响功能,或者,通过控制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中的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位,使得其中一个耳机的声波被加强,同样可以放大声音,使耳机具备音响功能;该方案不会改变现有耳机的结构并且也不会增加耳机或者目标设备的体积,通过控制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位,实现音响功能,实现简单,设备轻巧,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声音大小可以通过声波的振幅体现,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声波的振幅大小,来控制声音的大小。
可以理解,声波的振幅越大,声音越大,声波的振幅越小,声音越小;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声波的振幅增大,来实现声音的增大,以进一步增大耳机播放的声音,从而更好地实现音响功能,而且,也可以通过控制声波的振幅大小,来实现调整音响的音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耳机中磁体产生声波的振幅来控制音量增大,进一步扩大声音,并且也可以通过控制声波的振幅大小,来调整音响的音量的大小,该功能的实现无需加入其他设备,操作简单、容易实现。
可选地,上述步骤102具体可以通过下述步骤102a实现。
102a、第一耳机控制第二声源的声波起始时间与第一声源的声波起始时间的时间差值的绝对值为t,以实现音响功能。
其中,t为第二声源与第一声源之间的距离与声速的比值。
可选地,可以控制第二声源的声波起始时间比第一声源的声波起始时间早t,这时,则第一声源的声波会被第二声源的声波加强;也可以控制第二声源的声波起始时间比第一声源的声波起始时间晚t,则第二声源的声波会被第一声源的声波加强;但无论是第一声源还是第二声源的起始时间早,起始时间晚的声源产生的声波都会被起始时间早的声源产生的声波加强,从而声音被放大,实现音响功能。
示例性的,为了保证第一耳机中的主副磁体同相位,可以将内置在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与副磁体的播放方向设置成一致,并控制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产生的声波比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产生的声波提前一个固定时间t,这样就使得主磁体产生的声波被副磁体产生的声波加强,或者,控制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产生的声波比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产生的声波晚一个固定时间t,这样就使得副磁体产生的声波被主磁体产生的声波加强,实现了音响功能。
可选地,t可以是预先计算出的固定值,存储于第一耳机中;t也可以是依据第二声源与第一声源之间的距离实时计算得来的。
可以理解,在一个耳机中,因为主副磁体内置在耳机中,位置固定不变,因此可以预先测量主副磁体的距离计算出t,将t存储于耳机中,每次使用音响功能时默认设置副磁体的起始声波比主磁体的起始声波提前t,使得主副磁体的声波相位相同,主磁体产生的声波被副磁体产生的声波加强;在一副耳机中,每次使用音响功能时,可以实时测量左右耳机(即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的距离计算出t,实时改变左耳机的起始声波比右耳机的起始声波提前t,使得左右耳机产生的声波相位相同,右耳机的声波被左耳机的声波加强;在一个耳机中控制主副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位,声波会被加强,进一步,在两个耳机中设置两个耳机产生的声波同相位,声波被再次加强,使得音响功能更佳。
示例性地,实时测量第二声源与第一声源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在第一耳机中内置距离传感器检测,也可以通过其他可行的方法检测,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两个磁体产生的声波的起始时间不同,来实现控制两个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位,无需改变耳机的结构,实现简单,操作方便。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可以处于入耳状态,也可以处于外界可放置耳机的物体上,对于蓝牙耳机也可以置于充电设备中。
可选地,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为蓝牙耳机且位于充电设备中。
可以理解,因为充电设备中两个耳机放置的位置固定,所以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的距离固定,因此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的距离和声速的比值是一个确定的值t,那么控制第一耳机产生的声波的起始时间和第二耳机产生的声波的起始时间的时间差值的绝对值为一个定值,即为t,使得第一耳机中的磁体和第二耳机中的磁体产生的声波相位相同,达到声音增强的效果,实现音响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蓝牙耳机处于充电设备中,可以更方便的控制两个耳机的播放方向一致,也可以确保两个耳机的距离不超过预设距离且是一个固定值,这样更方便控制两个耳机中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位,使得声波被放大更好实现,音响功能的实现更简单且易操作。
可选地,下面以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为例,在步骤101之前或步骤102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103至步骤104。结合图1,如图3所示,以在步骤101之前为例示出。
103、第一耳机确定第一耳机处于入耳状态。
示例性地,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第一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或者也可以通过任意可行的方法进行检测,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104、第一耳机控制第二声源的声波与第一声源泄露的声波反相位且振幅相同,以实现降低漏音的功能。
可以理解,耳机漏音是因为播放入耳的声波泄露到外界,本申请实施例通控制副磁体的声波与泄露到外界的声波振幅相同,相位相反,使得泄露到外界的声波被抵消掉,从而降低了漏音。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副磁体的声波与泄露到外界的声波振幅相同,相位相反,来实现降低耳机漏音,无需改变耳机结构,操作简单,可行性高,可以有效改善在耳机入耳播放时出现漏音的问题。
可选地,下面以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为例,上述步骤102具体可以通过下述步骤102b实现。
102b、第一耳机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第二声源的声波、第三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其中,第三声源为以下至少一项:第一耳机中除第一声源之外的磁体;第二耳机中除第二声源之外的磁体。
可选地,第三声源可以为第一耳机中除第一声源之外的磁体、第二耳机中除第二声源之外的磁体或者第一耳机中除第一声源之外的磁体和第二耳机中除第二声源之外的磁体。
示例性的,第一声源为一副耳机中左耳机的主磁体,第二声源为一副耳机中右耳机的主磁体,第三声源为左耳机的副磁体。
示例性的,第一声源为一副耳机中左耳机的主磁体,第二声源为一副耳机中右耳机的主磁体,第三声源为右耳机的副磁体。
示例性的,第一声源为一副耳机中左耳机的主磁体,第二声源为一副耳机中右耳机的主磁体,第三声源为左耳机的副磁体和右耳机的副磁体。
示例性的,控制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比第二耳机中的主磁体提前t1,使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的声波与第二耳机中的主磁体的声波同相位,第二耳机的主磁体产生的声波被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产生的声波加强;进一步的,控制第二耳机中的副磁体产生的声波比第二耳机中的主磁体产生的声波提前t2,使。。。。。同相位,第二耳机中的主磁体产生的声波被第二耳机中的副磁体产生的声波加强;最终,第二耳机中的主磁体产生的声波被两次加强,音响效果更好;其中,t1和t2依据磁体之间的距离计算得来,具体计算可以参考步骤102a,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的相位相同,可以起到增强声音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音响效果,可以加入第三声源,第三声源的声波和第一声源的声波、第二声源的声波相位相同,进一步的增大了声音,更好的实现了音响效果,使得用户体验更佳。
可选地,下面以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为例,结合图1,如图4所示,上述步骤102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105,上述步骤102具体可以通过下述步骤102c实现。
105、第一耳机检测第一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
其中,检测是否处于入耳状态的方法可以参考步骤103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第一耳机若检测到第一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则执行下述步骤102c;若检测到第一耳机处于入耳状态,则执行上述步骤104或者不响应开启音响功能的指令(不执行任意操作)。
102c、第一耳机确定第一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根据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执行不同的操作。在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下,则执行上述步骤102c;在耳机处于入耳状态下,打开音响模式会被认为是误操作,此时,耳机可以执行入耳状态下的降噪功能或者不响应开启音响功能的指令。因为耳机处于入耳状态,开启音响模式会对听力有损伤,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通过检测打开音响模式是否是用户误操作,确保在入耳状态不会开启音响,有效地保护了用户的听力不受损伤,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可选地,下面以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为例,结合图1,如图5所示,上述步骤102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106,上述步骤102具体可以通过下述步骤102d实现。
106、第一耳机检测第一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
其中,检测是否处于入耳状态的方法可以参考步骤103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第一耳机若检测到第一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则执行下述步骤102d;若检测到第一耳机处于入耳状态,则执行上述步骤104或者不响应开启音响功能的指令(不执行任意操作)。
102d、第一耳机确定第一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且第二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可以理解,第一耳机可以通过与第二耳机通信,确定第二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例如,第一耳机向第二耳机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耳机检测第二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第二耳机接收到第一消息之后,检测第二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若检测到第二耳机处于入耳状态,向第一耳机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耳机处于入耳状态,然后第一耳机根据第二消息,确定第二耳机处于入耳状态;若检测到第二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向第一耳机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然后第一耳机根据第三消息,确定第二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
示例性的,第二耳机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第二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或者也可以通过其他任意可行的方法进行检测,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两个耳机,检测两个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根据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执行不同的操作。在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下,则执行上述步骤102d;在耳机处于入耳状态下,打开音响模式会被认为是误操作,此时,耳机可以执行入耳状态下的降噪功能或者不响应开启音响功能的指令。因为耳机处于入耳状态,开启音响模式会对听力有损伤,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通过检测打开音响模式是否是用户误操作,确保在两个耳机任一个处于入耳状态都不会开启音响,有效地保护了用户的听力不受损伤,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耳机的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601和控制模块602,其中:
检测模块601,用于检测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
控制模块602,用于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可选地,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
可选地,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第二耳机的播放方向与第一耳机的播放方向一致,且第二耳机与第一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可选地,该控制模块602,具体用于:
控制第二声源的声波起始时间与第一声源的声波起始时间的时间差值的绝对值为t,以实现音响功能;其中,t为第二声源与第一声源之间的距离与声速的比值。
可选地,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该控制模块602,具体用于:
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第二声源的声波、第三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其中,第三声源为以下至少一项:第一耳机中除第一声源之外的磁体;第二耳机中除第二声源之外的磁体。
可选地,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为蓝牙耳机且位于充电设备中。
可选地,该检测模块601,具体用于:
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输入,第一控件为第一耳机上用于开启音响模式的控件;或者,接收到充电设备发送的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为:充电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对第二控件的输入生成的,第二控件为目标设备上用于开启音响模式的控件。
可选地,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
该检测模块601,还用于:
在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之前,检测第一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
该控制模块602,还用于:
在确定第一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可选地,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
该检测模块601,还用于:
在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之前,检测第一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
该控制模块602,具体用于:
在确定第一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且第二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可选地,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
该控制模块602,还用于:
在确定第一耳机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一声源泄露的声波反相位且振幅相同,以实现降低漏音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耳机中的主副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位来实现音响功能,或者,通过控制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中的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位,使得其中一个耳机的声波被加强,同样可以放大声音,使耳机具备音响功能;该方案不会改变现有耳机的结构并且也不会增加耳机或者目标设备的体积,通过控制耳机中的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位,实现音响功能,实现简单,设备轻巧,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关于耳机的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耳机的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耳机的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耳机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耳机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3-5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3-5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耳机,该耳机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耳机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耳机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耳机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耳机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近场通信(NFC)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该耳机的输入装置可以是耳机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耳机的限定,具体的耳机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耳机的控制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7所示的耳机上运行。耳机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该耳机的控制装置的各个程序模块,比如,图6所示的检测模块601和控制模块602。各个程序模块构成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耳机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例如,图7所示的耳机可以通过如图6所示的耳机的控制装置中的检测模块601模块执行检测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耳机可通过控制模块602执行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检测到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其中,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或者,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第二耳机的播放方向与第一耳机的播放方向一致,且第二耳机与第一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包括:控制第二声源的声波起始时间与第一声源的声波起始时间的时间差值的绝对值为t,以实现音响功能;其中,t为第二声源与第一声源之间的距离与声速的比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包括: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第二声源的声波、第三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其中,第三声源为以下至少一项:第一耳机中除所述第一声源之外的磁体,第二耳机中除所述第二声源之外的磁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为蓝牙耳机且位于充电设备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检测到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包括: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输入,第一控件为第一耳机上用于开启音响模式的控件;或者,接收到目标设备发送的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为: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对第二控件的输入生成的,第二控件为目标设备上用于开启音响模式的控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之前,还包括:检测所述第一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在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包括:在确定第一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或者,在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包括:在确定第一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且第二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在确定第一耳机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第二声源的声波与第一声源泄露的声波反相位且振幅相同,以实现降低漏音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到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实现了音响功能。该方案中,通过控制耳机中的主副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位来实现音响功能,或者,通过控制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中的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位,使得其中一个耳机的声波被加强,同样可以放大声音,使耳机具备音响功能;该方案不会改变现有耳机的结构并且也不会增加耳机或者目标设备的体积,通过控制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相位,实现音响功能,实现简单,设备轻巧,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检测到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其中,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或者,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第二耳机的播放方向与第一耳机的播放方向一致,且第二耳机与第一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包括:控制第二声源的声波起始时间与第一声源的声波起始时间的时间差值的绝对值为t,以实现音响功能;其中,t为第二声源与第一声源之间的距离与声速的比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包括: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第二声源的声波、第三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其中,第三声源为以下至少一项:第一耳机中除所述第一声源之外的磁体,第二耳机中除所述第二声源之外的磁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为蓝牙耳机且位于充电设备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检测到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包括: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输入,第一控件为第一耳机上用于开启音响模式的控件;或者,接收到目标设备发送的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为: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对第二控件的输入生成的,第二控件为目标设备上用于开启音响模式的控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之前,还包括:检测所述第一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在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包括:在确定第一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或者,在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包括:在确定第一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且第二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第一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第二声源为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在确定第一耳机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第二声源的声波与第一声源泄露的声波反相位且振幅相同,以实现降低漏音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到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实现了音响功能。该方案中,通过控制耳机中的主副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位来实现音响功能,或者,通过控制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中的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位,使得其中一个耳机的声波被加强,同样可以放大声音,使耳机具备音响功能;该方案不会改变现有耳机的结构并且也不会增加耳机或者目标设备的体积,通过控制耳机中的磁体产生的声波同相位,实现音响功能,设备轻巧,实现简单,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耳机,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
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其中,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
或者,
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所述第二耳机的播放方向与所述第一耳机的播放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二耳机与所述第一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声源的声波起始时间与所述第一声源的声波起始时间的时间差值的绝对值为t,以实现音响功能;
其中,t为所述第二声源与所述第一声源之间的距离与声速的比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
所述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声源的声波、所述第二声源的声波、第三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其中,所述第三声源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耳机中除所述第一声源之外的磁体;
所述第二耳机中除所述第二声源之外的磁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
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为蓝牙耳机且位于充电设备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包括:
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输入,所述第一控件为所述第一耳机上用于开启音响模式的控件;
或者,
接收到目标设备发送的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所述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对第二控件的输入生成的,所述第二控件为所述目标设备上用于开启音响模式的控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
在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声源的声波与所述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或者,
在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所述第二耳机中的磁体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且所述第二耳机未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声源的声波与所述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
在确定所述第一耳机处于入耳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声源的声波与第一声源泄露的声波反相位且振幅相同,以实现降低漏音的功能。
8.一种耳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开启音响模式的指令;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声源的声波与第二声源的声波同相位,以实现音响功能;
其中,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主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副磁体;
或者,
所述第一声源为所述第一耳机中的磁体,所述第二声源为第二耳机中的磁体,所述第二耳机的播放方向与所述第一耳机的播放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二耳机与所述第一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9.一种耳机,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1413792.1A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0252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3792.1A CN114025278A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3792.1A CN114025278A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5278A true CN114025278A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66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13792.1A Pending CN114025278A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2527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5252A (zh) * 2008-09-16 2009-02-11 郑国书 具有音箱功能的耳机
CN101453677A (zh) * 2007-12-06 2009-06-10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和耳机用缆线
CN107682773A (zh) * 2017-11-28 2018-02-09 深圳市率先电器有限公司 外响颈挂式蓝牙耳机
CN109327758A (zh) * 2018-11-29 2019-02-1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播放设备及其播放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10274463U (zh) * 2019-09-29 2020-04-0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放式耳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3677A (zh) * 2007-12-06 2009-06-10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和耳机用缆线
CN101365252A (zh) * 2008-09-16 2009-02-11 郑国书 具有音箱功能的耳机
CN107682773A (zh) * 2017-11-28 2018-02-09 深圳市率先电器有限公司 外响颈挂式蓝牙耳机
CN109327758A (zh) * 2018-11-29 2019-02-1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播放设备及其播放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10274463U (zh) * 2019-09-29 2020-04-0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放式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464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head movement for user interface
CN111225346B (zh) 无线耳机的连接切换方法、无线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08391205B (zh) 左右声道切换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US9924255B2 (en) On/off head detection using magnetic field sensing
WO2020007221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arphone switching, earphone, and earphone system
JP2023101519A (ja) ウェアラブルデバイスの状態に基づいたコンパニオン通信デバイスの動作の変更
WO2018156257A1 (en) Off-head detection of in-ear headset
CN108540900B (zh) 音量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0805708B2 (en) Headset sound channel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
US11006202B2 (en) Automatic user interface switching
CN108668009B (zh) 输入操作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05189A (zh) 双耳助听操作
US11445285B2 (en) Interactiv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of an earphone case, earphone cas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147557A (zh) 一种翻译方法、系统及无线耳机的充电盒和存储介质
CN111800696B (zh) 听力辅助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002645A1 (en) Wireless headphone system
CN114071308A (zh) 耳机自适应调音方法、装置、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US9100821B2 (en) Anti-eavesdr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3973249B (zh) 耳机通话方法及耳机
CN106657621B (zh) 一种声音信号自适应调节装置及方法
CN114025278A (zh) 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CN109828738B (zh) 一种音量调节控制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66744B (zh) 近距离通信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WO2020118496A1 (zh) 音频通路切换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757211B (zh) 降噪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