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24898B -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24898B
CN114024898B CN202111322298.4A CN202111322298A CN114024898B CN 114024898 B CN114024898 B CN 114024898B CN 202111322298 A CN202111322298 A CN 202111322298A CN 114024898 B CN114024898 B CN 1140248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interface
local area
message
area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222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24898A (zh
Inventor
代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opse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Software Co Ltd
Hubei Topsec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opse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Software Co Ltd
Hubei Topsec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opse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Software Co Ltd, Hubei Topsec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opse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222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248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24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4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24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48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基于第一目标报文中的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用于传输第一目标报文的目标虚拟局域网络;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对于通过目标路由接口接收第一目标报文的情况,在通过目标路由接口接收到报文后,可以通过查找到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将第一目标报文转发至第二设备,也就是说,可以将路由接口接收到的报文,通过虚拟局域网络进行转发,因此,提高了路由接口的多用性,避免丢失过多报文,可以适应更多的报文传输场景。

Description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网络报文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路由功能是指路由器从一个接口接收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进行定向转发到另一个接口的过程。
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中,路由接口接收到携带tag(标签)的报文时,基于接收到的报文,查找与该报文的tag匹配的路由接口,如果查找到与携带tag的报文匹配的路由接口,则可以通过路由接口将该报文传输出去,否则,将携带tag的报文全部丢弃。因此,这种报文传输方式在查找到与该报文的tag匹配的路由接口的情况下才能成功传输报文,使得报文传输的可靠性较差,容易丢失报文,报文传输的适应场景较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基于第一目标报文中的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用于传输第一目标报文的目标虚拟局域网络;
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目标虚拟局域网络查找模块,用于基于第一目标报文中的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用于传输第一目标报文的目标虚拟局域网络;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设备,该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在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之后,能够基于第一目标报文中的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用于传输第一目标报文的目标虚拟局域网络,使得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因此,对于通过目标路由接口接收第一目标报文的情况,在通过目标路由接口接收到报文后,可以通过查找到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将第一目标报文转发至第二设备,也就是说,可以将路由接口接收到的报文,通过虚拟局域网络进行转发,因此,提高了路由接口的多用性,避免丢失过多报文,可以适应更多的报文传输场景。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逻辑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逻辑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路由功能是指路由器从一个接口接收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进行定向转发到另一个接口的过程。
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中,路由接口接收到携带tag的报文时,在查找到与该报文的tag匹配的路由接口的情况下,才能成功传输报文,因此,该报文传输方式的可靠性较差,容易丢失报文,报文传输的适应场景较少。因此,提高路由接口的多用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提高报文传输的适应场景。
为了提高路由接口的多用性,相关技术中利用单臂路由实现跨虚拟局域网络(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通信。但是,单臂路由必须在路由接口的路由子接口上配置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地址)。并且,单臂路由必须通过路由表进行转发,单臂路由转发过程中路由、VLAN功能是相互独立隔离的,使得路由接口收到的报文不能直接通过VLAN接口转发,仅能通过路由子接口转发报文,导致报文对应的路由子接口没有配置IP时只能丢弃报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路由接口的多用性的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下面,首先结合图1至图7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报文传输方法可以由报文传输设备执行。该报文传输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路由器、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以及软路由软件等。
如图1所示,该报文传输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10、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第一设备想要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时,报文传输设备可以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然后,报文传输设备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使得第一设备与报文报送端通过报文传输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目标路由接口可以是报文传输设备上用于传输第一目标报文的端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路由接口可以用于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目标报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路由接口可以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目标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是第一目标报文的发送设备。
可选的,第一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PAD)、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可穿戴设备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智能家居设备等的固定终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需要传输的报文。
S120、基于第一目标报文中的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用于传输第一目标报文的目标虚拟局域网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报文传输设备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之后,具体是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从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报文之后,可以从第一目标报文中查找目标标签,使得基于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用于传输第一目标报文的目标虚拟局域网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目标标签可以是用于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即VLAN)网络传输的请求标签。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可以根据虚拟局域网的配置请求配置得到。具体的,每个虚拟局域网络对应不同的媒体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可以是用于传输第一目标报文的虚拟局域网络。
具体的,在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从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报文之后,可以基于目标标签,从目标路由接口中查找与第一目标报文匹配的子接口,若子接口为交换子接口,则进一步查找与交换子接口匹配的虚拟局域网络,得到目标虚拟局域网络,使得报文传输设备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S130、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报文传输设备查找到目标虚拟局域网络之后,可以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即将完成第一目标报文的传输过程。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可以是第一目标报文的接收设备。
可选的,第二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PDA、PAD、PMP、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可穿戴设备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智能家居设备等的固定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报文传输设备可以通过虚拟局域网络接口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目标报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报文传输设备可以通过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目标报文。
具体的,报文传输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设备与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之间的地址映射关系,通过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之后,能够基于第一目标报文中的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用于传输第一目标报文的目标虚拟局域网络,使得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因此,对于通过目标路由接口接收第一目标报文的情况,在通过目标路由接口接收到报文后,可以通过查找到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将第一目标报文转发至第二设备,也就是说,可以将路由接口接收到的报文,通过虚拟局域网络进行转发,因此,提高了路由接口的多用性,避免丢失过多报文,可以适应更多的报文传输场景。
在本公开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报文传输设备准确的查找到用于传输第一目标报文的虚拟局域网络,在S110之前,该报文传输方法还可以配置路由接口的交换子接口、虚拟局域网络以及交换子接口和虚拟局域网络之间的标识映射关系。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同2所示,该报文传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02、接收接口标识对应的路由接口的配置操作、模式设置操作和匹配操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第一设备想要与第二设备传输报文时,报文传输设备可以接收接口标识对应的路由接口的配置操作、模式设置操作和匹配操作,使得基于配置操作,配置路由接口的子接口、基于模式设置操作,设置子接口的模式类型,以及基于匹配操作,将设置后模式类型的子接口与虚拟局域网络进行匹配。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接口标识可以是报文传输设备上的至少一个路由接口的身份标识号(Identity Document,ID)。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配置操作可以是用于配置路由接口的子接口的操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模式设置操作可以是用于设置子接口的模式类型的操作。具体的,模式设置操作可以是路由类型设置操作或交换类型设置操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匹配操作可以是用于将设置后模式类型的子接口与虚拟局域网络进行匹配的操作。
S204、响应于配置操作,配置接口标识对应的路由接口的子接口。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报文传输设备接收到配置操作之后,可以响应于配置操作,配置接口标识对应的路由接口的子接口,以得到路由接口的子接口。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路由接口是报文传输设备的物理接口。也就是说,路由接口的地址为物理地址。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子接口可以是路由接口的虚拟子接口。也就是说,子接口的地址为虚拟地址。
S206、响应于模式设置操作,将模式设置操作对应的子接口的模式设置为交换模式,得到路由接口的交换子接口。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报文传输设备配置接口标识对应的路由接口的子接口之后,可以响应于模式设置操作,将路由接口的子接口的模式设置为交换模式,以得到路由接口的交换子接口。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交换子接口可以是能够将报文转发给虚拟局域网络接口的子接口,以进一步通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转发第一目标报文。
S208、响应于匹配操作,将交换子接口对应的第一标识和虚拟局域网络的第二标识进行匹配,得到交换子接口和虚拟局域网络之间的标识映射关系。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报文传输设备配置好路由接口的交换子接口之后,可以响应于匹配操作,将交换子接口对应的第一标识和虚拟局域网络的第二标识进行匹配,得到交换子接口和虚拟局域网络之间的标识映射关系,使得在通过第一标识对应的交换子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报文时,可以通过第二标识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该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标识可以是交换子接口的ID标识,第二标识可以是虚拟局域网络的ID标识。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标识映射关系可以是交换子接口的第一标识和虚拟局域网络的第二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具体的,报文传输设备可以在配置路由接口的交换子接口的同时,配置虚拟局域网络,也就是说,在配置路由接口的交换子接口时,不检测虚拟局域网络是否存在,无需限定创建交换子接口和虚拟局域网络的先后顺序,只需要在配置好路由接口的交换子接口和虚拟局域网络之后,将交换子接口对应的第一标识和虚拟局域网络的第二标识进行匹配,得到交换子接口和虚拟局域网络之间的标识映射关系。
由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配置操作、模式设置操作和匹配操作,配置路由接口的交换子接口,并将交换子接口与虚拟局域网络进行标识映射,使得在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时,可以查找到目标路由接口的交换子接口,以及交换子接口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并通过该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转发报文。因此,对于通过目标路由接口接收第一目标报文的情况,在通过路由接口接收到报文后,可以通过与路由接口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将报文转发至第二设备。
S210、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其中,S210与S110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S220、基于第一目标报文中的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用于传输第一目标报文的目标虚拟局域网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选的,S120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201、基于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目标路由接口的子接口中查找目标交换子接口;
S1202、针对目标交换子接口,基于预先配置的交换子接口与虚拟局域网络之间的标识映射关系,从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目标交换子接口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作为目标虚拟局域网络。
具体的,在报文传输设备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之后,具体是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从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报文之后,可以提取目标标签,以确定第一目标报文是否携带通过虚拟局域网络网络传输的请求标签,若提取到目标标签,可以基于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目标路由接口的子接口中查找目标交换子接口,以及查找目标交换子接口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作为目标虚拟局域网络,以进一步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其中,目标交换子接口可以是目标路由接口中传输第一目标报文的子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交换子接口可以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目标报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目标交换子接口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目标报文。
其中,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可以是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的虚拟局域网络。
由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目标标签,准确的找到目标交换子接口,并根据标识映射关系,查找目标虚拟局域网络,以进一步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S230、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选的,S230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预先配置的转发表,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转发表包括第二设备和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之间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的第一映射关系。
具体的,在报文传输设备查找到目标虚拟局域网络之后,可以查找预先配置的转发表,基于转发表中的第二设备和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之间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的第一映射关系,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具体是通过虚拟局域网络接口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目标报文。
其中,转发表可以是预先配置的局域网主机MAC地址与路由接口MAC地址的对应关系的表。也就是说,转发表可以包括第二设备和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之间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的第一映射关系。具体的,报文传输设备得到标识映射关系之后,也可以根据第二设备和虚拟局域网络接口,配置转发表,使得在确定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之后,基于转发表,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其中,虚拟局域网络接口可以是路由接口的虚拟子接口,用于通过虚拟局域网络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交换子接口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目标报文,则报文传输设备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将第一目标报文发送至第二设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目标交换子接口将第一设备发送至第一目标报文,则报文传输设备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从第一目标报文接收第二设备。
由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转发表中包括第二设备和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之间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的第一映射关系,使得在路由接口的子接口上配置媒体存取控制地址之后,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因此,使得路由接口的子接口的多用性,可以适应更多的网络环境,使得报文传输方法能够适应更多的报文传输场景。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一个示例中,报文传输设备可以通过路由接口接收第一目标报文。
针对报文传输设备,首先,可以通过路由接口接收第一目标报文;其次,基于第一目标报文中的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目标路由接口的子接口中查找目标交换子接口;接着,针对目标交换子接口,基于预先配置的交换子接口与虚拟局域网络之间的标识映射关系,从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目标交换子接口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作为目标虚拟局域网络;最后,基于预先配置的转发表,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转发表包括第二设备和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之间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的第一映射关系。
如图3所示,在另一个示例中,报文传输设备可以通过路由接口发送第一目标报文。
针对报文传输设备,首先,可以基于预先配置的转发表,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报文;其次,基于预先配置的交换子接口与虚拟局域网络之间的标识映射关系,从路由接口的子接口中查找目标交换子接口;然后,确定目标交换子接口对应的目标路由接口;最后,通过目标路由接口将第一目标报文发送至第一设备。
由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报文传输设备可以在接收端和发送端采用不同的策略双向传输报文。
在本公开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第二路由接口与第二设备可以通过路由传输方式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同4所示,该报文传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410、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S420、基于第一目标报文中的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用于传输第一目标报文的目标虚拟局域网络。
需要说明的是,若从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中未查找到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则可以丢弃第一目标报文。
S430、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其中,S410~S430与S110~S130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S440、从第一目标报文中提取目标地址。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报文传输设备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之后,具体是从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报文之后,可以从第一目标报文中提取目标地址。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目标地址可以是目标媒体存取控制地址。
S450、若目的地址为目标路由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且第一目标报文中不存在目标标签,则基于预先配置的路由表,通过第二路由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路由表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第二映射关系。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报文传输设备提取到目标地址之后,可以利用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判断目的地址是否为目标路由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若目的地址是否为目标路由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则判断第一目标报文是否存在目标标签,若第一目标报文不存在目标标签,则基于预先配置的路由表中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第二映射关系,通过第二路由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路由表可以是预先配置的记录着到不同网段的信息的表。也就是说,路由表可以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第二映射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目的地址不是目标路由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且第一目标报文中不存在目标标签,则可以丢弃第一目标报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目的地址不是目标路由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且第一目标报文中存在目标标签,且预先配置的目标路由接口的子接口中不包括交换子接口,则可以丢弃第一目标报文。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若目的地址为目标路由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且第一目标报文中存在目标标签,且目标路由接口不包括子接口,则可以丢弃第一目标报文。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逻辑示意图。
结合图5具体的解释上述实施例的实现过程。
如图5所示,该报文传输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502、配置路由接口的子接口。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报文传输设备可以接收接口标识对应的路由接口的配置操作,响应于配置操作配置路由接口的子接口。
S504、将子接口的模式设置为交换模式,得到路由接口的交换子接口。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报文传输设备可以接收接口标识对应的路由接口的模式设置操作,响应于模式设置操作,将子接口的模式设置为交换模式,得到路由接口的交换子接口。
S506、将交换子接口对应的第一标识和虚拟局域网络的第二标识进行匹配。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报文传输设备可以接口标识对应的路由接口的匹配操作,响应于匹配操作,将交换子接口对应的第一标识和虚拟局域网络的第二标识进行匹配,得到交换子接口和虚拟局域网络之间的标识映射关系。
S508、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其中,S508与S110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S510、从第一目标报文中提取目标地址。
其中,S510与S440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S512、判断目的地址为目标路由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位址媒体存取控制地址,若是,则执行S514,否则,执行S524。
S514、判断第一目标报文中是否存在目标标签,若是,则执行S516,否则,执行S522。
S516、判断目标路由接口是否存在匹配的子接口,若是,则执行S518,否则,执行S520。
S518、判断子接口是否是交换子接口,若是,则执行S528,否则,执行S522。
S520、丢弃报文。
S522、通过路由转发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报文传输设备判断子接口为非交换子接口之后,基于预先配置的路由表,通过第二路由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S524、判断第一目标报文中是否存在目标标签,若是,则执行S526,否则,执行S532。
S526、判断子接口中是否存在匹配的交换子接口,若是,则执行S528,否则,执行S532。
S528、判断是否存在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若是,则执行S530,否则,执行S532。
S530、通过VLAN转发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报文转发设备可以基于预先配置的转发表,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转发表包括第二设备和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之间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的第一映射关系。
S532、丢弃报文。
由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若目的地址为目标路由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且第一目标报文中不存在目标标签,则基于预先配置的路由表中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第二映射关系,通过第二路由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使得第二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可以通过路由传输方式传输报文,由此,针对不同的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转发方式转发报文,可以适应更多的报文传输场景。如果不能通过路由传输方式传输报文,也不能通过虚拟局域网络转发第一目标报文,才丢弃第一目标报文,整体减少了丢弃报文的情况。
在本公开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报文传输设备还可以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二目标报文,并通过不同的方式,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二目标报文。
图6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报文传输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610、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S620、基于第一目标报文中的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用于传输第一目标报文的目标虚拟局域网络。
S630、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其中,S610~S630与S110~S130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S640、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二目标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之后,具体是在报文传输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发送至第二设备之后,第二设备可以向报文传输设备发送第二目标报文,使得报文传输设备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二目标报文,并将第二目标报文反馈至第一设备,使得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的反馈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目标报文可以是第二目标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S650、基于预先配置的转发表,查找用于传输第二目标报文的目标传输接口。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报文传输设备接收到第二目标报文之后,可以根据转发表,查找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接口,作为目标传输接口。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目标传输接口可以是传输第二目标报文的接口。
进一步的,在报文传输设备查找到目标传输接口之后,可以判断目标传输接口的接口类型是否为交换类型,若是,则执行S660,否则,执行S670。
S660、若目标传输接口的接口类型不是交换类型,则通过目标传输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二目标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若报文传输设备确定目标传输接口的接口类型不是交换类型,则目标传输接口不是交换子接口,则通过目标传输接口传输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二目标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目标传输接口可以是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使得报文传输设备通过虚拟局域网络转发第二目标报文。
S670、若目标传输接口的接口类型为交换类型,则查找目标传输接口对应的目标路由接口。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若报文传输设备确定目标传输接口的接口类型为交换类型,则确定目标传输接口为路由接口的子接口,则查找目标传输接口对应的目标路由接口。
S680、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二目标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报文传输设备查找到目标传输接口对应的目标路由接口之后,可以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二目标报文,具体可以将第二目标报文通过目标路由接口发送至第一设备。
图7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逻辑示意图。结合图7解释S640~S680。
如图7所示,该报文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710、通过VLAN接口收第二目标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报文传输设备可以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二目标报文,以实现通过VLAN接口收第二目标报文。
S720、查询预先配置的MAC表,查找匹配的出接口。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报文传输设备可以基于预先配置的转发表,查找用于传输第二目标报文的目标传输接口,以实现查询预先配置的MAC表,查找匹配的出接口。
S730、判断出接口是否是交换子接口,若是,在执行S740,否则,执行S750。
S740、通过交换子接口找到对应的物理路由口,再发送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报文传输设备可以查找目标传输接口对应的目标路由接口,并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二目标报文,以实现通过交换子接口找到对应的物理路由口,再发送报文。
S750、通过VLAN转发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报文传输设备可以通过目标传输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二目标报文,以实现通过VLAN转发报文。
由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二目标报文,对于通过虚拟局域网络接口接收第二设备传输发送第二目标报文的情况,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转发表,查找用于传输第二目标报文的目标传输接口,使得根据目标传输接口的不同接口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式,将第二目标报文发送至第一设备,完成第二设备的信息反馈过程。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的报文传输方法的报文传输装置,下面结合图8进行说明。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该报文传输装置可以为报文传输设备。其中,该报文传输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路由器、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以及软路由软件等。
图8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报文传输设备800可以包括:第一传输模块810、目标虚拟局域网络查找模块820和第二传输模块830。
第一传输模块810,用于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目标虚拟局域网络查找模块820,用于基于第一目标报文中的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用于传输第一目标报文的目标虚拟局域网络;
第二传输模块830,用于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
在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之后,能够基于第一目标报文中的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用于传输第一目标报文的目标虚拟局域网络,使得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因此,对于通过目标路由接口接收第一目标报文的情况,在通过目标路由接口接收到报文后,可以通过查找到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将第一目标报文转发至第二设备,也就是说,可以将路由接口接收到的报文,通过虚拟局域网络进行转发,因此,提高了路由接口的多用性,避免丢失过多报文,可以适应更多的报文传输场景。
可选的,目标虚拟局域网络查找模块820包括:目标交换子接口查找单元和目标虚拟局域网络查找单元;
目标交换子接口查找单元,用于基于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目标路由接口的子接口中查找目标交换子接口;
目标虚拟局域网络查找单元,用于针对目标交换子接口,基于预先配置的交换子接口与虚拟局域网络之间的标识映射关系,从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目标交换子接口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作为目标虚拟局域网络。
可选的,第二传输模块830具体用于,基于预先配置的转发表,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转发表包括第二设备和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之间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的第一映射关系。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目标地址提取模块和第一路由传输模块;
目标地址提取模块,用于从第一目标报文中提取目标地址;
第一路由传输模块,用于若目的地址为目标路由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且第一目标报文中不存在目标标签,则基于预先配置的路由表,通过第二路由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路由表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第二映射关系。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路由子接口判断模块和第二路由传输模块;
路由子接口判断模块,用于若目的地址为目标路由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且第一目标报文中存在目标标签,则判断预先配置的目标路由接口的子接口中是否包括路由子接口;
第二路由传输模块,用于若目标路由接口的子接口中包括路由子接口,则基于预先配置的路由表,通过第二路由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操作接收模块、第一响应模块、第二响应模块和第三响应模块;
操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口标识对应的路由接口的配置操作、模式设置操作和匹配操作;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配置操作,配置接口标识对应的路由接口的子接口;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模式设置操作,将模式设置操作对应的子接口的模式设置为交换模式,得到路由接口的交换子接口;
第三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匹配操作,将交换子接口对应的第一标识和虚拟局域网络的第二标识进行匹配,得到交换子接口和虚拟局域网络之间的标识映射关系。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一丢弃模块;
第一丢弃模块,用于若从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中未查找到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则丢弃第一目标报文。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二丢弃模块和第三丢弃模块;
第二丢弃模块,用于若目的地址不是目标路由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且第一目标报文中不存在目标标签,则丢弃第一目标报文;
或者,
第三丢弃模块,用于若目的地址不是目标路由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且第一目标报文中存在目标标签,且预先配置的目标路由接口的子接口中不包括交换子接口,则丢弃第一目标报文。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四丢弃模块;
第四丢弃模块,用于若目的地址为目标路由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且第一目标报文中存在目标标签,且目标路由接口不包括子接口,则丢弃第一目标报文。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三传输模块、第一目标传输接口查找模块和第四传输模块;
第三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二目标报文;
第一目标传输接口查找模块,用于基于预先配置的转发表,查找用于传输第二目标报文的目标传输接口;
第四传输模块,用于若目标传输接口的接口类型不是交换类型,则通过目标传输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二目标报文。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二目标传输接口查找模块和第五传输模块;
第二目标传输接口查找模块,用于若目标传输接口的接口类型为交换类型,则查找目标传输接口对应的目标路由接口;
第五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二目标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图8所示的报文传输装置800可以执行图1至图7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并且实现图1至图7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和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图9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该数据采集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90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902。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9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902可以包括用于信息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902可以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及其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90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902可在综合网关设备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9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902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PROM(Electrical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lectrically Alterable 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及其以上这些的组合。
处理器90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9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中,该报文传输设备还可包括收发器903和总线904。其中,如图9所示,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和收发器903通过总线90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总线904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FSB)、超传输(Hyper Transport,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ow Pin Count,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icroChannel Architecture,MCA)总线、外围控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Attachment,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Association Local Bus,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9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申请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申请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以下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上述各实施例的报文传输方法属于同一个发明构思,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内容,可以参考上述报文传输方法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基于第一目标报文中的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用于传输第一目标报文的目标虚拟局域网络;
通过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当然,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公开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云平台(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云平台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公开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公开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2)

1.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报文中的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标虚拟局域网络;
通过所述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所述第一目标报文;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目标报文中的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所述目标路由接口的子接口中查找目标交换子接口;
针对所述目标交换子接口,基于预先配置的交换子接口与虚拟局域网络之间的标识映射关系,从所述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所述目标交换子接口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作为所述目标虚拟局域网络;
所述通过所述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所述第一目标报文,包括:
基于预先配置的转发表,通过所述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所述第一目标报文,所述转发表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之间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的第一映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目标报文中提取目标地址;
若所述目标地址为所述目标路由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且所述第一目标报文中不存在所述目标标签,则基于预先配置的路由表,通过第二路由接口与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所述第一目标报文,所述路由表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第二映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所述第一目标报文中提取目标地址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地址为所述目标路由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且所述第一目标报文中存在所述目标标签,则判断预先配置的所述目标路由接口的子接口中是否包括路由子接口;
若所述目标路由接口的子接口中包括所述路由子接口,则基于所述预先配置的路由表,通过第二路由接口与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所述第一目标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接口标识对应的路由接口的配置操作、模式设置操作和匹配操作;
响应于所述配置操作,配置所述接口标识对应的路由接口的子接口;
响应于所述模式设置操作,将所述模式设置操作对应的子接口的模式设置为交换模式,得到所述路由接口的交换子接口;
响应于所述匹配操作,将所述交换子接口对应的第一标识和虚拟局域网络的第二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交换子接口和所述虚拟局域网络之间的标识映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从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中未查找到所述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则丢弃所述第一目标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所述第一目标报文中提取目标地址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地址不是所述目标路由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且所述第一目标报文中不存在所述目标标签,则丢弃所述第一目标报文;
或者,
若所述目标地址不是所述目标路由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且所述第一目标报文中存在所述目标标签,且预先配置的所述目标路由接口的子接口中不包括交换子接口,则丢弃所述第一目标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所述第一目标报文中提取目标地址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地址为所述目标路由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且所述第一目标报文中存在所述目标标签,且所述目标路由接口不包括子接口,则丢弃所述第一目标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所述第一目标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第二目标报文;
基于预先配置的转发表,查找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目标传输接口;
若所述目标传输接口的接口类型不是交换类型,则通过所述目标传输接口与所述第一设备传输所述第二目标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预先配置的转发表,查找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目标传输接口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传输接口的接口类型为交换类型,则查找所述目标传输接口对应的所述目标路由接口;
通过所述目标路由接口与所述第一设备传输所述第二目标报文。
10.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目标路由接口与第一设备传输第一目标报文;
目标虚拟局域网络查找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目标报文中的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用于传输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标虚拟局域网络;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所述第一目标报文;
所述目标虚拟局域网络查找模块,包括:
目标交换子接口查找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标签,从预先配置的所述目标路由接口的子接口中查找目标交换子接口;
目标虚拟局域网络查找单元,用于针对所述目标交换子接口,基于预先配置的交换子接口与虚拟局域网络之间的标识映射关系,从所述虚拟局域网络中查找所述目标交换子接口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作为所述目标虚拟局域网络;
所述第二传输模块具体用于:基于预先配置的转发表,通过所述目标虚拟局域网络对应的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与第二设备传输所述第一目标报文,所述转发表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虚拟局域网络接口之间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的第一映射关系。
11.一种报文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报文传输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报文传输方法。
CN202111322298.4A 2021-11-09 2021-11-09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0248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2298.4A CN114024898B (zh) 2021-11-09 2021-11-09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2298.4A CN114024898B (zh) 2021-11-09 2021-11-09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4898A CN114024898A (zh) 2022-02-08
CN114024898B true CN114024898B (zh) 2023-06-30

Family

ID=80062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22298.4A Active CN114024898B (zh) 2021-11-09 2021-11-09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248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1268A (zh) * 2022-08-19 2022-11-18 湖北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重定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8929A (zh) * 2018-12-29 2019-05-17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pws的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702252A (zh) * 2019-10-23 2021-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WO2021169276A1 (zh) * 2020-02-27 2021-09-0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链路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2342B (zh) * 2012-10-26 2015-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隔离多用户虚拟局域网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7580077A (zh) * 2016-07-04 2018-01-12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公网ip分配方法、装置以及虚拟化数据中心系统
CN108075956B (zh) * 2016-11-16 2020-05-2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0868792B2 (en) * 2018-03-19 2020-12-15 Fortinet, Inc. Configuration of sub-interfaces to enable communication with external network devices
CN108777654B (zh) * 2018-09-18 2020-12-29 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及路由设备
CN109756411B (zh) * 2018-12-17 2021-10-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第一vtep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00326B (zh) * 2019-04-08 2021-08-24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处理节点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8929A (zh) * 2018-12-29 2019-05-17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pws的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702252A (zh) * 2019-10-23 2021-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WO2021169276A1 (zh) * 2020-02-27 2021-09-0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链路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4898A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9334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pplication migration
US20170244792A1 (en) Power-Line Carrier Terminal Control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CN108259347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EP3313033A1 (en) Device and method
CN111225074A (zh) 网络服务系统及网络服务方法
US10432578B2 (en) Client address based forwarding of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response packets
US11855894B2 (en) Control system, server, terminal device,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4024898B (zh)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472420B2 (en) Gateway device
CN105430711A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设备
US11805049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201901996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mental deployment of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
US9705903B2 (en) Call control device, call control method, and call control system
CN111404975A (zh) 一种消息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483369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虚拟交换机
CN104426816A (zh) 一种虚拟机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566897A (zh) 一种寻址路由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848202B (zh) 电子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865801B (zh) 一种基于Virtio端口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11800330B (zh) 基于无线接入点的外设网络流量的代理加速方法及系统
CN108989221B (zh) 一种sip消息的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231341B (zh) 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KR20040056378A (ko) 듀얼 스택 전환 메커니즘 라우터와 캐쉬 테이블 관리 방법
CN112584378A (zh) 一种身份证信息读取方法及系统
US20230146104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Entry, Method for Sending Packet, and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