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24592A - 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24592A
CN114024592A CN202111293683.0A CN202111293683A CN114024592A CN 114024592 A CN114024592 A CN 114024592A CN 202111293683 A CN202111293683 A CN 202111293683A CN 114024592 A CN114024592 A CN 114024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satellite
multiple access
orthogonal multipl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936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万伟
韩国峰
王丽侠
马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2936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245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24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459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4340 priority patent/WO2023077776A1/zh
Priority to ZA2023/01747A priority patent/ZA202301747B/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9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5Transmission equipment in satellites or space-based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包括信道确认、信号预处理、二次处理和完成接入四个步骤,该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通过对需要通信的设备进行数量统计,并根据统计的结果来确认信道状态,以确保通信的通道可以满足多个通信设备的连接需求,同时根据信道状态来确定对应的编码调制模式,有利于提升对信号处理的效率,且无需再进行二次转换,再通使通信设备与卫星设备之间利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接入,不仅能够有效的区分通信设备,降低系统的干扰,同时还支持大量的通信设备接入,从而使得卫星通信能够满足更多连接数的连接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
背景技术
卫星通信简单地说就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卫星通信的特点是:通信范围大;只要在卫星发射的电波所覆盖的范围内,从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可靠性高);只要设置地球站电路即可开通(开通电路迅速);
随着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卫星通信也面临着海量连接数的需求,而传统的多址方法,比如时分多址和频分多址,已经不能满足后续的需求,而非正交多址技术目前备受业界关注,非正交多址技术已经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该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使通信设备与卫星设备之间利用非正交多址的方法进行接入,不仅能够有效的区分通信设备,降低系统的干扰,同时还支持大量的通信设备接入。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信道确认
由需要进行通信的设备来对卫星设备发送连接请求,卫星设备收到请求后,对需要进行通信的设备作数量统计,根据统计的设备数量来确定卫星设备的信道状态;
步骤二、信号预处理
步骤一中,通信的设备所发送的信号,送入编码器中进行编码处理,编码器内采用的是交织编码的技术,继而通过编码器得到新的信号数据;
步骤三、二次处理
对步骤二中得到新的信号数据,送入调制器中进行调制,通过调制器将低频数字信号调制到高频数字信号,之后采用功率复用技术来对经过调制后的信号数据进行功率分配,分配后的信号数据再通过无线信道发送至卫星设备的接收端;
步骤四、完成接入
在卫星设备的接受端,利用SIC接收机对接收到的设备信号进行处理,SIC接收机内设有解调器,利用解调器来将接收到的信号数据进行还原操作,再采用SIC技术对还原后的信号数据依次进行处理,直至将统计的设备都处理完毕后,完成接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同一时隙内,发送连接请求的设备有多组,且每组设备均发送一个请求连接的信号。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编码器内预设有多组编码调制模式。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根据步骤一种确定卫星设备的信道状态来选择对应的编码调制模式。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在功率分配的过程中,根据设备的信号增益来进行功率分配,其中信道增益高的设备会少分配功率资源,信道增益低的设备会多分配功率资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SIC技术会根据不同设备信号功率大小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干扰消除,达到区分不同设备的目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再对还原后的信号数据依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是按照信号功率大小的顺序进行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通过对需要通信的设备进行数量统计,并根据统计的结果来确认信道状态,以确保通信的通道可以满足多个通信设备的连接需求,同时根据信道状态来确定对应的编码调制模式,有利于提升对信号处理的效率,且无需再进行二次转换,再通使通信设备与卫星设备之间利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接入,不仅能够有效的区分通信设备,降低系统的干扰,同时还支持大量的通信设备接入,从而使得卫星通信能够满足更多连接数的连接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信道确认
由需要进行通信的设备来对卫星设备发送连接请求,卫星设备收到请求后,对需要进行通信的设备作数量统计,根据统计的设备数量来确定卫星设备的信道状态,步骤一中,在同一时隙(时隙为时间概念,即同一时间内)内,发送连接请求的设备有多组,且每组设备均发送一个请求连接的信号,在卫星设备(接收端)上,将通信设备的数量进行统计,根据数量来确定所需要连接的信道状态,;
步骤二、信号预处理
步骤一中,通信的设备所发送的信号,送入编码器中进行编码处理,编码器内采用的是交织编码的技术,通过交织编码的技术可以改善通信传输特性的性能,继而通过编码器得到新的信号数据,步骤二中,编码器内预设有多组编码调制模式,步骤二中,根据步骤一种确定卫星设备的信道状态来选择对应的编码调制模式,其中卫星设备的信道是含有多组的,通常的,每组信道的信道状态均会对应一个编码调制模式,继而需要根据卫星设备确认的信道状态来选择对应的编码调制模式(即为编码模式和调制模式,以控制编码器的编码方式和调制器的调制方式,分别对应编码器和调试器);
步骤三、二次处理
对步骤二中得到新的信号数据,送入调制器中进行调制,通过调制器将低频数字信号调制到高频数字信号,调制器是根据步骤二中确认的编码调制模式来进行调制,之后采用功率复用技术来对经过调制后的信号数据进行功率分配,分配后的信号数据再通过无线信道发送至卫星设备的接收端,步骤三中,在功率分配的过程中,根据设备的信号增益来进行功率分配,其中信道增益高的设备会少分配功率资源,信道增益低的设备会多分配功率资源,即是在发送端(需要通信的设备),采用功率复用(或功率分配)技术,使同一信道上的不同设备信号功率按照相关算法进行分配,使到达接收端(卫星设备)的每个设备信号功率不一样;
步骤四、完成接入
在卫星设备的接受端,利用SIC接收机对接收到的设备信号进行处理,SIC接收机内设有解调器,利用解调器来将接收到的信号数据进行还原操作,再采用SIC技术对还原后的信号数据依次进行处理,直至将统计的设备都处理完毕后,完成接入,步骤四中,SIC技术会根据不同设备信号功率大小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干扰消除,达到区分不同设备的目的,步骤四中,再对还原后的信号数据依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是按照信号功率大小的顺序进行操作。
本实施例通过对需要通信的设备进行数量统计,并根据统计的结果来确认信道状态,以确保通信的通道可以满足多个通信设备的连接需求,同时根据信道状态来确定对应的编码调制模式,有利于提升对信号处理的效率,且无需再进行二次转换,再通使通信设备与卫星设备之间利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接入,不仅能够有效的区分通信设备,降低系统的干扰,同时还支持大量的通信设备接入,从而使得卫星通信能够满足更多连接数的连接需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信道确认
由需要进行通信的设备来对卫星设备发送连接请求,卫星设备收到请求后,对需要进行通信的设备作数量统计,根据统计的设备数量来确定卫星设备的信道状态;
步骤二、信号预处理
步骤一中,通信的设备所发送的信号,送入编码器中进行编码处理,编码器内采用的是交织编码的技术,继而通过编码器得到新的信号数据;
步骤三、二次处理
对步骤二中得到新的信号数据,送入调制器中进行调制,通过调制器将低频数字信号调制到高频数字信号,之后采用功率复用技术来对经过调制后的信号数据进行功率分配,分配后的信号数据再通过无线信道发送至卫星设备的接收端;
步骤四、完成接入
在卫星设备的接受端,利用SIC接收机对接收到的设备信号进行处理,SIC接收机内设有解调器,利用解调器来将接收到的信号数据进行还原操作,再采用SIC技术对还原后的信号数据依次进行处理,直至将统计的设备都处理完毕后,完成接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同一时隙内,发送连接请求的设备有多组,且每组设备均发送一个请求连接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编码器内预设有多组编码调制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根据步骤一种确定卫星设备的信道状态来选择对应的编码调制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在功率分配的过程中,根据设备的信号增益来进行功率分配,其中信道增益高的设备会少分配功率资源,信道增益低的设备会多分配功率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SIC技术会根据不同设备信号功率大小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干扰消除,达到区分不同设备的目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再对还原后的信号数据依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是按照信号功率大小的顺序进行操作。
CN202111293683.0A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 Pending CN1140245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93683.0A CN114024592A (zh)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
PCT/CN2022/094340 WO2023077776A1 (zh) 2021-11-03 2022-05-23 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
ZA2023/01747A ZA202301747B (en) 2021-11-03 2023-02-13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method applied t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93683.0A CN114024592A (zh)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4592A true CN114024592A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60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93683.0A Pending CN114024592A (zh)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24592A (zh)
WO (1) WO2023077776A1 (zh)
ZA (1) ZA20230174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7776A1 (zh) * 2021-11-03 2023-05-11 唐山学院 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9094A (zh) * 2015-04-29 2015-08-26 清华大学 联合正交多址与非正交多址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
CN110602017A (zh) * 2019-09-29 2019-12-20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解码方法
CN110808824A (zh) * 2019-11-12 2020-02-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低轨卫星星地链路的高谱效稀疏码多址接入方法
CN112020084A (zh) * 2020-07-21 2020-12-0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卫星场景下两步随机接入信道设计及信号检测方法
US20210135919A1 (en) * 2017-01-26 2021-05-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by using orthogonal or non-orthogonal code multiple access sche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73382A1 (en) * 2014-09-05 2016-03-10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024592A (zh) * 2021-11-03 2022-02-08 唐山学院 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9094A (zh) * 2015-04-29 2015-08-26 清华大学 联合正交多址与非正交多址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
US20210135919A1 (en) * 2017-01-26 2021-05-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by using orthogonal or non-orthogonal code multiple access sche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602017A (zh) * 2019-09-29 2019-12-20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解码方法
CN110808824A (zh) * 2019-11-12 2020-02-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低轨卫星星地链路的高谱效稀疏码多址接入方法
CN112020084A (zh) * 2020-07-21 2020-12-0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卫星场景下两步随机接入信道设计及信号检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7776A1 (zh) * 2021-11-03 2023-05-11 唐山学院 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ZA202301747B (en) 2023-09-27
WO2023077776A1 (zh) 2023-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1303B (zh) 终端、网络设备和通信方法
US560872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a DMT infrastructure
US549548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carrier channels
US553300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rastructure
KR100959332B1 (ko) 광대역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거 장치 및 방법
US552190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dating carrier channel allocations
US568241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frastructure call support
CN101981979B (zh) 一种下行功率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US553977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DMT receiver having a data de-formatter coupled directly to a constellation decoder
US560657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DMT transmitter having a data for matter coupled directly to a constellation encoder
CN101272615B (zh) 资源分配信令中的资源位置域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25261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andwidt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243508A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3731245A (zh) 确认/非确认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JP7253625B2 (ja) ダウンリンクデータ送信方法、受信方法、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KR20150062484A (ko) 위성 메쉬 통신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acm 제어방법
CN110831010A (zh) 一种多通道数据发送及接收方法及装置和数据传输系统
CN114024592A (zh) 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
CN104662956A (zh) 基带处理系统、基带信号处理方法和基站
CN10927519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03011812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over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 the presence of noise
CN109981227A (zh) 物联网场景中基于组通信的harq传输方法及控制系统
JPS6328145A (ja) 無線通信方式
Lyubchenko et al. An Approach to Data Transmission Process Modelling in Automated Power Accounting Systems
CN11191833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