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20678B - 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20678B
CN114020678B CN202111324816.6A CN202111324816A CN114020678B CN 114020678 B CN114020678 B CN 114020678B CN 202111324816 A CN202111324816 A CN 202111324816A CN 114020678 B CN114020678 B CN 1140206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ent
target server
server
module
s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248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20678A (zh
Inventor
苏保林
余海涛
江芳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248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206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20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0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20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0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涉及服务器管理技术领域,缓解了集中管理步骤繁琐和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响应第一操作指令,建立与第一客户端的会话连接,并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针对目标服务器的第一验证信息;若第一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则与目标服务器建立串行连接通道;将针对第一客户端的第二操作指令重定向到串行连接通道,并通过串行连接通道读取目标服务器针对第二操作指令的输出结果,将输出结果通过会话连接发送到第一客户端。

Description

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服务器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数据中心服务器运维人员要使用服务器的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Management Controller,BMC)提供的串行控制台功能,广泛采用的是手动命令行方案。在该手动命令行建立操作之前需要查询到服务器的带外IP、账户密码等,如果服务器的带外网络是隔离的网络,还需要登陆跳板机或者建立VPN才能访问。成功访问后,运维人员需要使用智能平台管理接口(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IPMI)命令行工具,比如ipmi tool,以实现手动输入命令行建立连接。
此种操作方式较为不便,在服务器数量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对服务器的集中管理,且运维人员操作过程中可能泄露服务器带外IP、账户密码信息等重要信息,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用户通过服务端即可实现客户端与目标服务器的串行控制操作,以缓解集中管理步骤繁琐和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第一操作指令,建立与第一客户端的会话连接,并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针对目标服务器的第一验证信息;
若所述第一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则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建立串行连接通道;
将针对第一客户端的第二操作指令重定向到所述串行连接通道,并通过所述串行连接通道读取所述目标服务器针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输出结果,将所述输出结果通过所述会话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客户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验证信息包括目标服务器信息,在将第二操作指令重定向到所述串行连接通道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服务器信息建立所述第一客户端与所述目标服务器的映射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第三操作指令,建立与第二客户端的会话连接,并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针对目标服务器的第二验证信息;
若所述第二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则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映射关系;
若存在,则将所述第二客户端与所述目标服务器的映射加入所述映射关系中;
若不存在,则执行建立与目标服务器的映射关系的步骤。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验证信息还包括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在将第二操作指令重定向到所述串行连接通道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身份认证信息标记所述第一客户端针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一权限。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
基于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相应的第一权限以及所述用户身份认证信息,标记所述第二客户端针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二权限。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针对第一客户端的第二操作指令重定向到所述串行连接通道,并通过所述串行连接通道读取所述目标服务器针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输出结果;
根据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
将所述输出结果通过所述会话连接分别发送到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其中,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包括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权限变更请求和用户身份认证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身份认证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客户端对应的可选权限;
根据所述可选权限和所述权限变更请求,分别更改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存在映射关系客户端的第一权限和所述第二客户端的第二权限。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权限和所述第二权限包括可写权限和只读权限。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权限发生更改,则将权限更改结果发送给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存在映射关系客户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第一客户端和/或第二客户端的关闭信号,将所述映射关系中移除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或第二客户端与所述目标服务器的关联;
若所述映射关系为空,则关闭所述串行连接通道。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将每个客户端与相应目标服务器的传输过程以及每个客户端的权限重定向到日志模块进行记录。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响应第一操作指令,建立与第一客户端的会话连接,并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针对目标服务器的第一验证信息;
连接模块,若所述第一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则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建立串行连接通道;
重定向模块,将针对第一客户端的第二操作指令重定向到所述串行连接通道,并通过所述串行连接通道读取所述目标服务器针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输出结果,将所述输出结果通过所述会话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客户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系统,包括:第一客户端和服务端,所述服务端包括复用模块、会话模块和串行连接模块;
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用户针对配置管理列表的第一操作,确定目标服务器并将第一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端,其中,所述配置管理列表中包括多个服务器;
所述会话模块,响应第一操作指令,建立与第一客户端的会话连接,并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针对目标服务器的第一验证信息;
所述复用模块,对所述第一验证信息进行验证,若所述第一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则通知所述串行连接模块建立串行连接通道,并将针对第一客户端的第二操作指令重定向到所述串行连接通道,通过所述串行连接通道读取所述目标服务器针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输出结果,以使所述会话模块将所述输出结果通过所述会话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客户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第一方面所述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运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运行时,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运行上述的第一方面所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通过服务端与第一客户端建立会话连接,并在第一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验证信息验证通过时,建立服务端与目标服务器的串行连接通道,使得用户通过第一客户端输入操作指令时,服务端能够将该操作指令重定向到串行连接通道,并于该通道读取目标服务器针对该操作指令的输出结果,以实现简化集中管理步骤和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统的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关闭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其中,服务器集成带外管理是数据中心服务器提供的一种功能,允许系统管理员远程监控和管理服务器;智能平台管理接口(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Interface,PMI)是一种带外管理的标准接口,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是2.0版本;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BMC),可以通过IPMI协议提供服务器带外管理功能,包括串行控制台、传感器监控、电源控制等功能;带外IP指服务器BMC的网络端口使用的IP地址;串行控制台是一种和计算机操作系统交互的方式,可以输入输出文本数据;局域网上串行(Serial Over LAN,SOL),是BMC提供的一种将服务器串行控制台输入输出通过BMC连接的局域网上传输的技术,一般使用IPMI2.0协议;WebSocket在本文中的特指会话连接,其是一种网络数据传输协议,可在单个TCP连接上进行全双工通信,目前大部分网络浏览器软件已经内置支持该协议;重定向在本文中的特指输入输出指令的重定向。
在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运维场景中,智能平台管理接口IPMI的局域网上串行功能(Serial Over LAN,SOL)是一项允许运维人员通过带外和服务器操作系统交互的重要手段,在服务器带内网络不可用或系统服务出错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数据中心服务器为了便于远程管理,在本身业务系统(CPU、内存、操作系统、业务网络、业务IP等)之外有一套独立的带外管理系统,一般就是服务器主板上的BMC组件,有独立的嵌入式CPU、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单独的网络接口,可以连接独立的带外网络,连接网络所使用的IP称为带外IP,带外管理系统可以对业务系统执行电源管理(硬件级别的开关机)、BIOS管理、建立SOL连接等操作,然后带外管理系统可以向运维人员提供远程操作(通过带外网络和带外IP)的接口,一个普遍支持的接口协议就是IPMI接口协议,如图1所示。
一般情况下,运维人员可以使用业务IP通过ssh协议和工具连接服务器,但是在业务IP配置错误、ssh配置错误、系统崩溃等情况下,运维人员除了到数据中心现场操作之外,还有一个连接到服务器业务系统的途径,就是BMC提供的SOL功能。所谓SOL,就是BMC将业务系统中的一个虚拟串口设备的输入输出通过带外网络进行转发,一般服务器硬件厂商会专注于解决这里的技术点。
传统情况下,运维人员可以直接连接带外网络,但是数据中心带外网络的安全要求较高,一般需要跳板机或VPN。然后运维人员通过命令行工具(比如ipmitool)输入IPMI接口的账户密码,建立SOL连接。但是随着网易互娱业务的发展,运维的物理服务器数量逐步增多,这种方式的弊端也暴露出来。
比如(1)操作不便,在服务器数量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无法进行集中管理,即每连接一台服务器都需要用户手动输入命令行,目前没有发现更便于使用的软件;在服务器数量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情况下,有跳板机权限和带外账户密码的所有运维人员都可以随意使用SOL操作服务器,跳板机权限和带外账户密码等这些安全敏感的信息,无法做到集中的管理;(2)在网络隔离的情况下需要登陆到跳板机或者连接VPN才能访问,降低运维效率,即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带外管理相关的安全要求会比较高,一旦跳板机被外界攻破,服务器带外IP、IPMI账号密码就有可能泄露,就可以做硬件开关机之类的高危险操作;(3)运维人员需要直接管理带外IP、账户密码等信息,安全性低;(4)操作过程无完整记录,出现问题不可追溯,即由于BMC一般为嵌入式系统,不会存储完整的操作日志,所以运维人员使用SOL执行了什么操作,无法追溯;(5)由于IPMI SOL功能的独占性,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人通过命令行工具连接服务器,无法做到多人协作,比如人员A通过ipmitool命令行工具使用SOL,人员B再使用ipmitool连接会连接失败或者强制人员A下线,只能在A的显示器旁边或者通过屏幕共享等其他途径协作。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用户通过服务端即可实现客户端与目标服务器的串行控制操作,以缓解集中管理步骤繁琐和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地介绍。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应用场景示意图。其中,前端为客户端,即用户可感知和交互的部分,后端为服务端,用户为需要操作服务器的人员。
用户通过客户端浏览器在配置管理列表中选择所要操作的服务器设备即目标服务器,点击一个按钮或控件即可发起一次在浏览器网页中建立串口控制台的操作,其中,该配置管理列表从其他配置管理的系统(有一类统称为配置管理数据库(ConfigurationManagement Database,CMDB))获取,通过该客户端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可进行连接操作的服务器。
用户每次发起操作,前端浏览器(下文也称客户端)和后端服务(下文也称服务端)建立一个WebSocket会话连接,建立连接之后客户端发送目标服务器信息和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到服务端;服务端验证过用户身份之后,通过IPMI SOL串行连接模块和服务器BMC建立SOL连接,即打开了目标服务器的串口控制台;
用户在客户端进行文字输入操作,用户输入通过WebSocket发送到服务端,服务端将用户输入重定向到SOL连接;同时,服务端从SOL连接读取输出,并通过WebSocket发送到客户端,即实现了串口控制台重定向到浏览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支持多用户共享一个SOL连接,服务端WebSocket模块和IPMI SOL模块之间存在一个Mux(多路复用)模块,可以支持将SOL输出重定向输出到多个WebSocket连接,并且协调多个WebSocket输入,只允许一个用户(可写用户)输入,其他用户(只读用户)可以同时读取到串行控制台的输出(即可以查看到当前可写用户的操作输出),只读用户可以切换到可写用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为了支持串口控制台操作可回溯,Mux模块会将输入输出记录(即完整操作过程)发送到日志模块,日志模块将操作日志汇总后保存到数据库,系统管理员可以回溯查看。
在前述实施例基础上,对该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进行说明。
其中,该方法应用于服务端。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2,响应第一操作指令,建立与第一客户端的会话连接,并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针对目标服务器的第一验证信息。
其中,第一操作指令可理解为运维人员通过客户端操作,发送给服务端的,与此同时还基于该会话连接发送第一验证信息,该第一验证信息用于服务端对该第一客户端的身份进行识别以及判别该第一客户端是否存在与目标服务器进行串行连接的权限。
步骤S104,若第一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则与目标服务器建立串行连接通道。
其中,若该第一验证信息经服务端验证通过,即可证明该第一客户端的用户身份无误以及该第一客户端有权与该目标服务器进行串行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若该第一验证信息未验证通过,则发出警告,并提示未通过原因。
步骤S106,将针对第一客户端的第二操作指令重定向到串行连接通道,并通过串行连接通道读取目标服务器针对第二操作指令的输出结果,将输出结果通过会话连接发送到第一客户端。
其中,该第二操作指令可理解为用户通过第一客户端输入的文字操作指令等内容,在与目标服务器建立串行连接通道的基础上,能够将该第一客户端输入的第二操作指令重定向到串行连接通道,并从串行连接通道读取目标服务器针对该第二操作指令的输出结果。
在实际应用的优选实施例中,通过服务端与第一客户端建立会话连接,并在第一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验证信息验证通过时,建立服务端与目标服务器的串行连接通道,使得用户通过第一客户端输入操作指令时,服务端能够将该操作指令重定向到串行连接通道,并于该通道读取目标服务器针对该操作指令的输出结果,以实现简化集中管理步骤和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验证信息包括目标服务器信息,可通过服务端中的复用模块,实现多个客户端与其相应目标服务器的串行连接,在步骤S106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1),根据目标服务器信息建立第一客户端与目标服务器的映射关系。
其中,目标服务器信息包括带外IP、账户密码,这部分信息可以是之前做权限校验时从服务器配置管理系统获取的。
需要说明的是,若该目标服务器之前并未存在与之相映射的客户端,则该第一客户端建立与之的映射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第一客户端外的其他客户端也可与目标服务器串行连接,以解决SQL独占性的问题,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1),响应于第三操作指令,建立与第二客户端的会话连接,并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针对目标服务器的第二验证信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另一用户在第二客户端发出第三操作指令,服务端通过会话连接该第二客户端,并接收该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第二验证信息。
步骤2.2),若第二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则判断是否存在与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映射关系。
其中,若此时第二客户端的用户也选择连接该目标服务器,则遍历所有的映射关系,是否存在该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映射关系。
步骤2.3),若存在,则将第二客户端与目标服务器的映射加入映射关系中。
例如,原来目标服务器与第一客户端相对应,现在目标服务器同时映射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
步骤2.4),若不存在,则执行建立与目标服务器的映射关系的步骤1.1)。
这里,若不存在该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映射关系,则进行建立。
在一些实施例中,验证信息还包括用户身份认证信息,根据该用户身份认证信息验证该客户端对目标服务器的可行使权限,保证安全性,在步骤S106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3.1),根据用户身份认证信息标记第一客户端针对目标服务器的第一权限。
其中,从该用户身份认证信息中能够知晓该对应客户端是否具有与目标服务器进行串行连接的权限,以及具有针对目标服务器的哪些操作权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多个客户端与服务器串行连接时,新连接客户端的权限还与已与服务器映射的客户端的权限有关,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4.1),根据与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映射关系,确定与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
例如,目标服务器原来与第一客户端存在映射关系,即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包括第一客户端。
步骤4.2),基于与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相应的第一权限以及用户身份认证信息,标记第二客户端针对目标服务器的第二权限。
这里,为了进一步保证安全性,第二客户端针对目标服务器的权限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用户身份认证信息,还取决于已经与目标服务器具有映射关系的客户端针对目标服务器的权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多个客户端与服务器串行连接,则目标服务器针对操作指令输出结果,可同时输出给各个客户端,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将针对第一客户端的第二操作指令重定向到串行连接通道,并通过串行连接通道读取目标服务器针对第二操作指令的输出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若与服务器关联的有多个客户端,其中一个或多个客户端发送的操作指令,均可通过串行连接通道读取相应输出结果。
步骤5.2),根据与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映射关系,确定与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
其中,根据前述实施例,可知与目标服务器存在映射关系的多个客户端。
步骤5.3),将输出结果通过会话连接分别发送到与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其中,与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包括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一个或多个客户端发送的操作指令,服务器的输出结果可同时传输至该一个或多个客户端知晓,进而解决SQL独占性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用户可请求变更针对目标服务器的权限,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6.1),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权限变更请求和用户身份认证信息;
步骤6.2),根据用户身份认证信息,确定第二客户端对应的可选权限;
其中,虽然用户可请求对权限进行变更,但该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同样具有限制变更的效用。例如,该客户端的用户身份认证信息不具有变更权限,或者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只具有单项权限,则服务端无法也对该客户端针对目标服务器的权限进行变更。
步骤6.3),根据可选权限和权限变更请求,分别更改与目标服务器存在映射关系客户端的第一权限和第二客户端的第二权限。第一权限和第二权限包括可写权限和只读权限。
例如,若之前与目标服务器存在映射关系客户端的第一权限中包括可写权限,则当前新加入该映射关系的客户端只能具有只读权限;若将当前新加入该映射关系的客户端的只读权限变更为可写权限,与此同时还需将与目标服务器存在映射关系客户端的第一权限中的可写权限变更为只读权限。一般来说,仅有一台客户端具有只读权限,以保证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目标服务器可能与多个客户端串行连接,任意客户端均有可能对权限进行变更,为了便于多个客户端的用户及时获知权限的变更情况,以保证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7.1),若权限发生更改,则将权限更改结果发送给与目标服务器存在映射关系客户端。
其中,若第一客户端变更其针对目标服务器的权限,除第一客户端外,与该目标服务器具有映射关系的第二客户端、第三客户端也能够接收到第一客户端的权限变更情况以及第二客户端和第三客户端变更后的权限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根据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操作指令,对串行连接进行关闭,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8.1),响应第一客户端和/或第二客户端的关闭信号,将映射关系中移除第一客户端和/或第二客户端与目标服务器的关联;
步骤8.2),若映射关系为空,则关闭串行连接通道。
其中,目标服务器关联关系中的客户端可根据用户的指示进行关闭,直至该目标服务器映射的客户端的数目为0,关闭服务端与该目标服务器的串行连接通道,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对客户端与服务器操作指令以及输入输出结果的安全可回溯性能,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9.1),实时将每个客户端与相应目标服务器的传输过程以及每个客户端的权限重定向到日志模块进行记录。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建立串行控制台重定向的流程和数据重定向方法流程还包括:
步骤a),客户端建立WebSocket连接,发送目标设备信息和身份验证信息;
步骤b),WebSocket模块接收WebSocket连接,判断用户权限,如果通过,则新建立WS Session,否则反馈用户失败信息;如果不通过,则反馈失败;
步骤c),新建WS Session之后,客户端可以开始用户交互进程,同时WebSocket模块会请求Mux复用模块建立Mux映射;
步骤d),Mux复用模块判断是否存在到目标服务器的SOL Session映射,如果存在,则添加WS Session到SOL Session的映射,如果不存在则调用IPMI SOL模块发起SOLSession,成功建立SOL Session之后,再初始化Mux映射关系并加入WS Session,同时开启Mux输入输出进程;
其中,如果存在,则说明之前已经有至少一个WS Session在使用一个SOLSession,则后续的算法就是复用这个SOL Session不需要建立新的SOL Session。
步骤e),每个新建立的SOL Session会开启一个SOL输入输出进程。
步骤f),在开启了WS输入输出进程、Mux输入输出进程、SOL输入输出进程之后,即建立了从BMC串口控制台到浏览器的输入输出重定向,图4为下半部分为数据重定向的流程,说明如下:
步骤g),用户输入通过WebSocket发送到WebSocket模块,WebSocket模块输入输出进程读取WS输入发送到Mux模块,Mux模块输入输出进程读取输入判断用户是否可写,如果可写,则发送到IPMI SOL模块和日志模块,SOL模块输入输出进程读取输入数据,通过IPMI协议发送到BMC;
步骤h),SOL模块从BMC读取SOL输出,并发送到Mux模块;Mux模块输入输出进程读取SOL输出并发送到Mux映射的所有WS Session,同时发送到日志模块,WebSocket模块输入输出进程将数据通过WebSocket发送到客户端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为关闭一次串行控制台重定向的流程图,说明如下:
用户在前端结束交互操作,关闭浏览器页面;WebSocket模块结束对应的WSSession的输入输出进程,并且调用Mux模块移除到该WS Session的映射;Mux模块移除到WSSession的映射后,判断到该SOL Session的列表是否为空,如果不为空,则无需任何操作,如果为空,则调用IPMI SOL模块结束SOL Session的输入输出进程,最后结束Mux输入输出进程。
本发明实施例浏览器前端通过WebSocket协议连接到后端服务,后端进行用户权限校验、IPMI SOL连接、输入输出重定向、多人读写控制、日志记录等操作,为数据中心服务器运维人员使用服务器BMC的串行控制台功能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可以集中管理、多人协作、操作可追溯的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通道,允许运维人员在浏览器上即可打开串行控制台操作服务器,为此需要解决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到浏览器、IPMI SOL共享、日志记录等技术问题。
图6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服务端。如图6所示,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装置600包括:
接收模块601,用于响应第一操作指令,建立与第一客户端的会话连接,并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针对目标服务器的第一验证信息;
连接模块602,用于若所述第一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则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建立串行连接通道;
重定向模块603,用于若所述第一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则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建立串行连接通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系统,包括:第一客户端和服务端,所述服务端包括复用模块、会话模块和串行连接模块;
第一客户端,响应用户针对配置管理列表的第一操作,确定目标服务器并将第一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端,其中,所述配置管理列表中包括多个服务器;
其中,用户使用浏览器可以发起串口控制台网页会话(下文简写为Web Session),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发起多个会话,关于浏览器前端如何渲染出串口控制台界面,目前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开源方案(Xterm.js等),这里不再赘述;
所述会话模块,响应第一操作指令,建立与第一客户端的会话连接,并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针对目标服务器的第一验证信息;
其中,每个Web Session通过WebSocket协议连接到后端服务,将用户输入通过WebSocket发送到后端,并从后端读取输出展示给用户;
后端服务分为WebSocket模块、Mux模块、IPMI SOL模块、日志模块四个模块,需要强调的是,为了适用于不同服务器数量规模和网络架构,各个模块之间可以组合为单独的一个应用程序,也可以拆分为多个子服务进行分布式部署,各个模块之间的消息通信可以通过进程间通信、消息队列中间件等多种方式;
WebSocket模块的主要功能为:接收客户端Web Session的WebSocket连接请求,验证用户身份和权限,并将每个Web Session映射到一个WebSocket会话(WebSocketSession,下文简写为WS Session),每个WS Session读取WebSocket传输的用户输入,重定向到Mux模块,并从Mux模块获取输出,重定向到WebSocket输出;
所述复用模块,对所述第一验证信息进行验证,若所述第一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则通知所述串行连接模块建立串行连接通道,并将针对第一客户端的第二操作指令重定向到所述串行连接通道,通过所述串行连接通道读取所述目标服务器针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输出结果,以使所述会话模块将所述输出结果通过所述会话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客户端。
IPMI SOL模块的主要功能为:使用IPMI协议和服务器BMC建立SOL连接,每个连接表示为一个SOL会话(SOL Session),每个SOL Session读取Mux模块的输入重定向到SOL,同时读取SOL输出重定向到Mux模块。关于如何建立SOL连接已有较为成熟的开源方案(freeipmi等),这里不再赘述;
Mux模块的主要功能为:管理WS Session到SOL Session的映射(下文称为Mux映射),并标记WS Session的读写权限,将一个有写入权限的WS Session的输入重定向到一个SOL Session,同时将一个SOL Session输出重定向到一个或多个WS Session,并且将两边的重定向数据发送到日志模块;
此外,还包括日志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为:将Mux模块的重定向数据进行汇总收集,并按照时间顺序记录进数据库(DB)。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参见图8,电子设备包括:总线803和通信接口804,处理器802、通信接口804和存储器801通过总线803连接;处理器802用于执行存储器801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801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804(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元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
总线803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存储器801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802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前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揭示的过程定义的装置所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802中,或者由处理器802实现。
处理器8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8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801,处理器802读取存储器8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对应于上述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运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运行时,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运行上述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装置可以为设备上的特定硬件或者安装于设备上的软件或固件等。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前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均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再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 一种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端会话连接模块和IPMI SOL模块之间存在多路复用模块,可以支持将SOL输出重定向输出到多个会话连接,并且协调多个客户端的输入,同一时刻唯一客户端进行输入,余下客户端用于读取到串行控制台输出的所述唯一客户端的输入;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第一操作指令,建立与第一客户端的会话连接,并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针对目标服务器的第一验证信息;
若所述第一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则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建立串行连接通道;
将针对第一客户端的第二操作指令重定向到所述串行连接通道,并通过所述串行连接通道读取所述目标服务器针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输出结果,将所述输出结果通过所述会话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客户端;
将用户在第一客户端的文字输入操作,通过会话连接发送到所述目标服务器,所述目标服务器将所述用户在第一客户端的文字输入操作重定向到SOL连接;所述目标服务器从SOL连接读取输出,并通过会话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信息包括目标服务器信息,在将第二操作指令重定向到所述串行连接通道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服务器信息建立所述第一客户端与所述目标服务器的映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第三操作指令,建立与第二客户端的会话连接,并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针对目标服务器的第二验证信息;
若所述第二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则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映射关系;
若存在,则将所述第二客户端与所述目标服务器的映射加入所述映射关系中;
若不存在,则执行建立与目标服务器的映射关系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信息还包括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在将第二操作指令重定向到所述串行连接通道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身份认证信息标记所述第一客户端针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一权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
基于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相应的第一权限以及所述用户身份认证信息,标记所述第二客户端针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二权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针对第一客户端的第二操作指令重定向到所述串行连接通道,并通过所述串行连接通道读取所述目标服务器针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输出结果;
根据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
将所述输出结果通过所述会话连接分别发送到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其中,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包括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权限变更请求和用户身份认证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身份认证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客户端对应的可选权限;
根据所述可选权限和所述权限变更请求,分别更改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存在映射关系客户端的第一权限和所述第二客户端的第二权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权限和所述第二权限包括可写权限和只读权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权限发生更改,则将权限更改结果发送给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存在映射关系客户端。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第一客户端和/或第二客户端的关闭信号,将所述映射关系中移除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或第二客户端与所述目标服务器的关联;
若所述映射关系为空,则关闭所述串行连接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将每个客户端与相应目标服务器的传输过程以及每个客户端的权限重定向到日志模块进行记录。
12. 一种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服务端会话连接模块和IPMISOL模块之间存在多路复用模块,可以支持将SOL输出重定向输出到多个会话连接,并且协调多个客户端的输入,同一时刻唯一客户端进行输入,余下客户端用于读取到串行控制台输出的所述唯一客户端的输入;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响应第一操作指令,建立与第一客户端的会话连接,并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针对目标服务器的第一验证信息;
连接模块,若所述第一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则与所述目标服务器建立串行连接通道;
重定向模块,将针对第一客户端的第二操作指令重定向到所述串行连接通道,并通过所述串行连接通道读取所述目标服务器针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输出结果,将所述输出结果通过所述会话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客户端;
重定向模块,还用于将用户在第一客户端的文字输入操作,通过会话连接发送到所述目标服务器,所述目标服务器将所述用户在第一客户端的文字输入操作重定向到SOL连接;所述目标服务器从SOL连接读取输出,并通过会话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客户端。
13. 一种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客户端和服务端,所述服务端包括复用模块、会话模块和串行连接模块;服务端会话连接模块和IPMI SOL模块之间存在多路复用模块,可以支持将SOL输出重定向输出到多个会话连接,并且协调多个客户端的输入,同一时刻唯一客户端进行输入,余下客户端用于读取到串行控制台输出的所述唯一客户端的输入;
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用户针对配置管理列表的第一操作,确定目标服务器并将第一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端,其中,所述配置管理列表中包括多个服务器;
所述会话模块,响应第一操作指令,建立与第一客户端的会话连接,并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针对目标服务器的第一验证信息;
所述复用模块,对所述第一验证信息进行验证,若所述第一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则通知所述串行连接模块建立串行连接通道,并将针对第一客户端的第二操作指令重定向到所述串行连接通道,通过所述串行连接通道读取所述目标服务器针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输出结果,以使所述会话模块将所述输出结果通过所述会话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客户端;
所述服务端还用于将用户在第一客户端的文字输入操作,通过会话连接发送到所述目标服务器,所述目标服务器将所述用户在第一客户端的文字输入操作重定向到SOL连接;所述目标服务器从SOL连接读取输出,并通过会话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客户端。
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运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运行时,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324816.6A 2021-11-10 2021-11-10 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0206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4816.6A CN114020678B (zh) 2021-11-10 2021-11-10 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4816.6A CN114020678B (zh) 2021-11-10 2021-11-10 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0678A CN114020678A (zh) 2022-02-08
CN114020678B true CN114020678B (zh) 2024-05-28

Family

ID=80063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24816.6A Active CN114020678B (zh) 2021-11-10 2021-11-10 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206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2449B (zh) * 2023-09-15 2023-12-15 浪潮(山东)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串口重定向到远端设备的实现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1716A (zh) * 2012-12-25 2013-04-17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网络的串口设备重定向的方法及系统
CN112738637A (zh) * 2020-12-29 2021-04-30 南京金智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web页面实时视频播放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259342A (zh) * 2021-05-11 2021-08-13 鸬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登录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78152B2 (en) * 2004-06-29 2009-01-13 Avocent Fremont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olidating, securing and automating out-of-band access to nodes in a data network
US8234330B2 (en) * 2006-08-21 2012-07-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grammatically managing connections between servers and clients
US7930425B2 (en) * 2006-12-11 2011-04-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effectively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communication linkages with a 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
US8291481B2 (en) * 2007-09-18 2012-10-16 Microsoft Corporation Sessionless redirection in terminal services
AU2014200353A1 (en) * 2013-01-24 2014-08-07 Tadhg Kelly Inline network switch having serial ports for out-of-band serial console acces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1716A (zh) * 2012-12-25 2013-04-17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网络的串口设备重定向的方法及系统
CN112738637A (zh) * 2020-12-29 2021-04-30 南京金智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web页面实时视频播放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259342A (zh) * 2021-05-11 2021-08-13 鸬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登录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0678A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11648B (zh) 一种环境隔离方法及设备
CN108011767B (zh) 一种非侵入的可配置运维系统
CN109818742B (zh) 一种设备调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924219B (zh) 远程操作终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401883A (zh) 单点登录方法及系统
CN108322366B (zh) 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TW201509151A (zh) 具安全防護連結之遠端診斷的方法與電腦程式產品及實施該方法之資訊設備
CN104735176A (zh) Pxe启动的方法、装置和服务器单板
CN112055017A (zh) 单一账号多应用统一登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4020678B (zh) 服务器串行控制台重定向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CN110602130B (zh) 终端认证系统及方法、设备端、认证服务器
CN110278092A (zh) 基于mqtt协议的路由器远程控制方法和系统
US20220103415A1 (en) Remote network and cloud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CN111147285B (zh) 一种云安全产品统一管理方法
CN111177053B (zh)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69135A (zh) 云桌面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1726328B (zh) 用于对第一设备进行远程访问的方法、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US1097928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 solution when configuration function verification fails in a terminal
CN110190980A (zh) 支持插件化接入不同区块链联盟链网络的系统和方法
CN110955537B (zh) 一种物理机纳管方法及装置
CN111193776B (zh) 云桌面环境下客户端自动登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808943B (zh) 客户端连接应急管理方法、客户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58433A (zh) 一种基于ssh串口重定向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US9330030B2 (en) Bridge decoder for a vehicle infotainment system
CN112463083A (zh) 一种基板控制管理器信息的远程收集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