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18392A - 一种偏振衰落抑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偏振衰落抑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18392A
CN114018392A CN202111302928.1A CN202111302928A CN114018392A CN 114018392 A CN114018392 A CN 114018392A CN 202111302928 A CN202111302928 A CN 202111302928A CN 114018392 A CN114018392 A CN 1140183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ation
detection signal
detection
light beam
enve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29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18392B (zh
Inventor
张梓平
陈硕
俞恩科
胡凯
何旭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Zhoush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Zhoush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Zhoush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1113029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183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18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8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18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83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H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H9/00Measur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by using radiation-sensitive means, e.g. optical means
    • G01H9/004Measur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by using radiation-sensitive means, e.g. optical means using fibre optic sens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振衰落抑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光源输出的光束调整为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将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进行干涉检测后,得到强度周期性变化的检测信号;对检测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检波信号。通过实施本发明,通过将光源输出的光束调整为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然后将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进行干涉检测后,得到检测信号,若出现外界环境的扰动,则在周期性变化的光束上会出现非周期性变化,并体现在检测信号中,通过对其进行包络检波,可有效地提取出由相位变化导致的光强变化信号,能够消除或减弱该扰动或者说消除外界环境扰动对偏振的影响,从而避免由偏振变化导致的信号衰落。

Description

一种偏振衰落抑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感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振衰落抑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指纹以光纤为传输介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易弯曲、损耗小、抗电磁干扰、抗辐射性能好等优点,可实现基于海底光电复合缆(以下简称海缆)的声学信息感知功能。基于干涉型光纤指纹技术的海缆监测器,若将其应用于海缆监测,可以大幅提升海缆对周围环境中声学振动的感知灵敏度及频率响应范围,可识别船只发动机、起锚机、起网机及水下勘探作业等危及海缆安全的宽频微弱信号,实现海缆水域大范围危险事件预知和研判。同时,可对海缆附近船只抛锚、渔网拖拽等事件进行精确定位和预警,降低海缆受到外部破坏的风险,提高供电可靠性。
基于干涉型光纤指纹技术的海缆监测器按照原理分类有强度型、偏振型、相位干涉型等,其中相位干涉型因其灵敏度高、测量精度高而得到最广泛的应用。按照测量装置的结构和原理不同,相位干涉型又可以分为Michelson型、Mach-Zehnder型、Fabry-Perot型及Sagnac型。在干涉型仪器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制造工艺欠完善等原因造成材料分布不均匀,导致单模光纤被弯曲、扭曲而产生形变和应力,导致光纤介质的光学各向异性,产生双折射,引起光的偏振方向随机改变。目前一般都使用普通单模光纤,在其工作过程中,光的偏振方向随机变化会致使参与干涉的两束光偏振态不一致对信号产生影响。引起“偏振诱导信号衰落”现象的发生,限制了干涉型仪器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涉及一种偏振衰落抑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相位干涉型监测技术时会导致偏振诱导信号衰落现象发生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偏振衰落抑制方法,包括:将光源输出的光束调整为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将所述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进行干涉检测后,得到强度周期性变化的检测信号;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检波信号。
可选地,所述检测信号包括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检波信号,包括:对所述第一电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第一检波信号;对所述第二电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第二检波信号。
可选地,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检波信号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第一检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波信号进行互相关,得到待监测位置。
可选地,所述周期性变化的光束具有预设频率的周期性的偏振态;所述检测信号为以所述预设频率为载波的包络。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偏振衰落抑制装置,包括:光源、扰偏模块、干涉模块以及检波模块,所述扰偏模块将所述光源输出的光束调整为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所述干涉模块接收所述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将所述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进行干涉检测后,得到强度周期性变化的检测信号;所述检波模块接收所述检测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检波信号。
可选地,偏振衰落抑制装置还包括:微处理器和电源,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电源连接所述扰偏模块,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电源输入所述扰偏模块的电压时序,使得所述扰偏模块以预设频率输出周期性的偏振态。
可选地,所述干涉模块包括:第一环形器、第二环形器、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第三耦合器、第四耦合器、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第三光纤、第一光电探测器以及第二光电探测器,所述第一耦合器接收所述扰偏模块输出的光束,将所述光束分为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所述第一光束经过第一环形器、第二耦合器后分为待检测的第一光场分量和第二光场分量,所述第一光场分量和第二光场分量分别经过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传输,并经过第四耦合器、第三光纤、第三耦合器以及第二环形器后进入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所述第二光束经过第二环形器、第三耦合器、第三光纤以及第四耦合器后分为待检测的第三光场分量和第四光场分量,第三光场分量和第四光场分量分别经过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传输,并经过第二耦合器合束后经过第一环形器进入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
可选地,所述检波模块包括:第一包络检波器和第二包络检波器,所述第一包络检波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用于将第一光电探测器探测得到的第一电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第一检波信号;所述第二包络检波器连接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探测得到的第二电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第二检波信号。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包络检波器和所述第二包络检波器,接收所述第一检波信号和第二检波信号,将所述第一检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波信号进行互相关,得到待监测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振衰落抑制方法,通过将光源输出的光束调整为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然后将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进行干涉检测后,得到检测信号,若出现外界环境的扰动,则在周期性变化的光束上会出现非周期性变化,并体现在检测信号中,通过对其进行包络检波,可有效地提取出由相位变化导致的光强变化信号,能够消除或减弱该扰动或者说消除外界环境扰动对偏振的影响,从而避免由偏振变化导致的信号衰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振衰落抑制装置,通过在光源和干涉模块之间设置扰偏模块,扰偏模块能够将光源输出的光束调整为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当该光束在干涉探测模块中进行干涉探测时,若出现外界环境的扰动,则在周期性变化的光束上会出现非周期性变化,通过检波模块的包络检波,可有效地提取出由相位变化导致的光强变化信号,能够消除或减弱该扰动或者说消除外界环境扰动对偏振的影响,从而避免由偏振变化导致的信号衰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偏振衰落抑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扰偏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邦加球上的偏振变换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外界无相位扰动时光强随扰偏模块输出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外界有相位扰动时光强随扰偏模块输出示意图;
图6(a)和图6(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络检波后的输出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偏振衰落抑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在背景技术中所述,光的偏振方向随机变化会致使参与干涉的两束光偏振态不一致对信号产生影响。具体体现在其工作过程中,光纤会受到温度等环境影响,温度升高时,光纤的纤芯受到的张力减小,双折射变小,导致偏振态发生变化,会引起干涉光强的衰落,导致传感测量不准确。
此外,该海缆监测器要对海底环境中声学振动,比如船只发动机、起锚机、起网机等振动信号进行检测。但是振动信号不仅会改变光纤中传输光的相位,同时会改变其偏振,而偏振会影响探测信号干涉后的光强幅值,导致在探测光相位引起的干涉效应变化时,会叠加由于偏振不一致引起的光强衰落,使得测量的光相位不准确。
当采用对称式马赫-泽德尔干涉仪(MZI)进行监测时,需要根据上路和下路的光强变化来找出两路光分别到达干扰信号位置处的时间,根据时间差来确定发生干扰信号的位置,因此需要两路干涉后的包络相似度最高,因此需要严格控制两路的偏振,以达到抑制偏振引起的干涉效应减小。但是由于光偏振的非互易性,不能在结构中加入偏振控制器(PC),否则即使上路的两个干涉光偏振一致,干涉较强,下路仍无法保持偏振一致。因此,无法在光纤回路中加入PC使得同时抑制上路光和下路光由于偏振不一致引起的光强衰落。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偏振衰落抑制方法,通过将所述光源输出的光束调整为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将所述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进行干涉检测后,得到强度周期性变化的检测信号;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检波信号。由此,通过实时、动态地解调出相位信号引起的光强变化,减小了由于环境、振动等引起的偏振变化导致的信号衰落。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偏振衰落抑制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光源31、扰偏模块11、干涉模块以及检波模块,所述扰偏模块11将所述光源31输出的光束调整为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所述干涉模块接收所述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将所述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进行干涉检测后,得到强度周期性变化的检测信号;所述检波模块接收所述检测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检波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振衰落抑制装置,通过在光源31和干涉模块之间设置扰偏模块11,扰偏模块11能够将光源31输出的光束调整为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当该光束在干涉探测模块中进行干涉探测时,若出现外界环境的扰动,则在周期性变化的光束上会出现非周期性变化,通过检波模块的包络检波,可有效地提取出由相位变化导致的光强变化信号,能够消除或减弱该扰动或者说消除外界环境扰动对偏振的影响,从而避免由偏振变化导致的信号衰落。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偏振衰落抑制装置还包括:微处理器和电源,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电源连接所述扰偏模块11,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电源输入所述扰偏模块11的电压时序,使得所述扰偏模块11以预设频率输出周期性的偏振态。具体地,通过设计扰偏模块11的输入电压时序,可以使得扰偏模块11以某一确定频率输出周期性的偏振态,从而使得干涉模块的输出是以该频率为载波的包络,然后通过包络检波技术解调出随载波变化的光强包络。并且该载波速率只需高于被测振动速率即可。同时通过设计扰偏模块11的电压时序,在消偏的同时保留了100%的振动信号,不会影响通过振动信号确定待监测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扰偏模块11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扰偏仪或者其他扰偏结构。具体地,在对扰偏模块11控制时,通过合理控制扰偏模块11的电压V1、V2和V3时,可改变输出光的偏振,使其遍历邦加球上的每个点,如图3所示。其中,赤道上的点对应线偏振光,两极点对应圆偏振光,其余点对应椭圆偏振光。由此,可以使得扰偏模块11的输出呈现周期性的偏振态。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干涉模块包括:第一环形器、第二环形器33、第一耦合器34、第二耦合器35、第三耦合器36、第四耦合器37、第一光纤41、第二光纤42、第三光纤43、第一光电探测器13以及第二光电探测器12,所述第一耦合器34接收所述扰偏模块11输出的光束,将所述光束分为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所述第一光束经过第一环形器、第二耦合器35后分为待检测的第一光场分量和第二光场分量,所述第一光场分量和第二光场分量分别经过第一光纤41和第二光纤42传输,并经过第四耦合器37、第三光纤43、第三耦合器36以及第二环形器33后进入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12;所述第二光束经过第二环形器33、第三耦合器36、第三光纤43以及第四耦合器37后分为待检测的第三光场分量和第四光场分量,第三光场分量和第四光场分量分别经过第一光纤41和第二光纤42传输,并经过第二耦合器35合束后经过第一环形器进入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13。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检波模块包括:第一包络检波器20和第二包络检波器10,所述第一包络检波器20连接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13,用于将第一光电探测器13探测得到的第一电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第一检波信号;所述第二包络检波器10连接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12,用于将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12探测得到的第二电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第二检波信号。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包络检波器20和所述第二包络检波器10,接收所述第一检波信号和第二检波信号,将所述第一检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波信号进行互相关,得到待监测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光电探测器13检测到的分量包括第四耦合器37分路后,在第一光纤41中传输的第一光场分量E1和在第二光纤42中传输的第二光场分量E2。当两束光的偏振相同时,干涉作用最强,第一光电探测器13所探测到的交流信号最大;当两束光的偏振垂直时,不发生干涉作用,第一光电探测器13所探测到的交流信号最小。由于所有光纤均为普通单模光纤,不具备保偏特性,易受环境温度和振动等影响使得E1和E2的偏振在随机变化,不能保持偏振一直相同,导致第一光电探测器探测的交流发生变化,引起光强的衰落。图1中,第三光场分量E′1和第四光场分量E′2于第二光电探测器12发生干涉的原理同上。
由此,若未设置扰偏模块11和检波模块,则当出现外界环境出现扰动时,即光纤中光束偏振变化时,2个光电探测器输出的光强的交流分量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338421260000091
Figure BDA0003338421260000092
其中A1、A2、A′1和A′2分别是是第一光场分量E1、第二光场分量E2、第三光场分量E′1和第四光场分量E′2的振幅,
Figure BDA0003338421260000093
是由于振动引起的相位变化,τ是与振动位置相关的信号时延,是需要解算的未知量。η1(t)可认为是E1分量和E2分量的偏振夹角,由于外界环境温度慢变和振动等的影响,η1(t)随时间变化。当E1分量和E2分量的偏振一致时,η1(t)为零,交流分量最强;当E1分量和E2分量的偏振垂直时,η1(t)为90°,交流分量为零,会影响传感测量结果。η2(t)对I的影响与上述原理相同。
对于上述偏振衰落抑制装置,外界环境的扰动主要体现在对光纤的扰动,或者说对光纤中传输光束的偏振态的扰动。具体地,每段光纤(包括第一光纤41以及第二光纤42对偏振的影响可视为一个确定的琼斯矩阵(JonesMatrices)。例如,第一光纤41和第二光纤42代表的琼斯矩阵JA(t)和JB(t)会由于外界的扰动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当通过第四耦合器37进入到第一光纤41和第二光纤42的光偏振发生变化时,经过JA(t)和JB(t)后,E1和E2的偏振夹角也会发生变化,即η1(t)发生变化,cos[η1(t)]也对应改变。
当外界环境无扰动时,即E1和E2的相位差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上述公式可简化为下列公式,其中
Figure BDA0003338421260000094
是由于E1和E2所经历的光程差不同而引入的固定相位差,
Figure BDA0003338421260000095
同理。
Figure BDA0003338421260000096
Figure BDA0003338421260000097
通过控制扰偏模块11的输入电压,可使得cos[η1(t)]周期性快速变化。此时I和I的输出如图4(a)和图4(b)所示,该示例图中假设该周期函数的频率为1MHz。
当外界出现扰动后,E1和E2的相位差发生变化。假设在t=10μs时发生外界扰动,则I和I的输出如图5(a)和图5(b)所示。当第一光电探测器13和第二光电探测器12检测到I和I的输出后,分别通过第一包络检波器20和第二包络检波器10,可得到检波后的波形如图6(a)和图6(b)所示。由图6(a)和图6(b)可知,通过包络检波后,可消除偏振对信号的相似度的影响,将检波后信号进行互相关,找到互相关函数的峰值点,继而反解出信号时延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振衰落抑制装置,利用扰偏模块产生单频周期的偏振变化,通过包络检波器解调出由相位变化引起的光强变化,可有效的减小偏振变化引起的光强衰落。由此,该偏振衰落抑制装置解决了由于环境、振动等引起的偏振变化导致的光强衰落问题,可有效地提取出由相位变化导致的光强变化信号。同时,该偏振衰落抑制装置实现了光纤环路实时、动态地解调相位引起的光强变化,无需额外的偏振控制元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偏振衰落抑制方法,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将所述光源输出的光束调整为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具体地,该偏振衰落抑制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偏振衰落抑制装置中,也可以应用于现有的其他光纤干涉仪中。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光源之后连接扰偏模块例如扰偏仪等将光源输出的光束调整为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具体地,可以通过控制扰偏模块电压时序,使得扰偏模块的输出具有预设频率的周期性的偏振态。
步骤S102:将所述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进行干涉检测后,得到强度周期性变化的检测信号。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干涉模块对光束进行干涉检测,由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第二光电探测器分布探测得到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其中,在干涉模块,可以会受到外界环境的扰动,导致光偏振发生变化,从而使得进入到光电探测器中的两个光场分量的偏振夹角发生变化。由于扰偏模块对光源输出光束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光束具有预设频率的周期性的偏振态。由此,当进入到光电探测器中的两个光场分量的偏振夹角发生变化时,得到的检测信号为以所述预设频率为载波的包络。
步骤S103: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检波信号。具体地,可以采用两个包络检波器分别对两个光电探测器探测的电信号进行包络检波,由于输入至光电探测器中的两个光场分量的偏振夹角发生了变化,则光电探测器探测的第一电信号中包含了该变化。由此,通过包络检波器分别对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可有效地提取出由相位变化导致的光强变化信号,从而消除偏振对信号的影响。
具体地,当采用两个包络检波器通过包络检波技术解调得到随载波变化的光强包络,即得到第一检波信号和第二检波信号后,可以找到互相关函数的峰值点,可反解出信号时延τ,从而可以推算出外部扰动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振衰落抑制方法,通过将光源输出的光束调整为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然后将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进行干涉检测后,得到强度周期性变化的检测信号,若出现外界环境的扰动,则在周期性变化的光束上会出现非周期性变化,并体现在检测信号中,通过对其进行包络检波,可有效地提取出由相位变化导致的光强变化信号,能够消除或减弱该扰动或者说消除外界环境扰动对偏振的影响,从而避免由偏振变化导致的信号衰落。
虽然关于示例实施例及其优点已经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化、替换和修改,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对于其他例子,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容易理解在保持本发明保护范围内的同时,工艺步骤的次序可以变化。
此外,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不局限于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实施例的工艺、机构、制造、物质组成、手段、方法及步骤。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作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对于目前已存在或者以后即将开发出的工艺、机构、制造、物质组成、手段、方法或步骤,其中它们执行与本发明描述的对应实施例大体相同的功能或者获得大体相同的结果,依照本发明可以对它们进行应用。因此,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将这些工艺、机构、制造、物质组成、手段、方法或步骤包含在其保护范围内。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偏振衰落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光源输出的光束调整为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
将所述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进行干涉检测后,得到强度周期性变化的检测信号;
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检波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衰落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信号包括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
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检波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一电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第一检波信号;
对所述第二电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第二检波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振衰落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检波信号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检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波信号进行互相关,得到待监测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衰落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具有预设频率的周期性的偏振态;
所述检测信号为以所述预设频率为载波的包络。
5.一种偏振衰落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偏振衰落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扰偏模块、干涉模块以及检波模块,
所述扰偏模块将所述光源输出的光束调整为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
所述干涉模块接收所述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将所述偏振周期性变化的光束进行干涉检测后,得到强度周期性变化的检测信号;
所述检波模块接收所述检测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检波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振衰落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处理器和电源,
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电源连接所述扰偏模块,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电源输入所述扰偏模块的电压时序,使得所述扰偏模块以预设频率输出周期性的偏振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振衰落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模块包括:第一环形器、第二环形器、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第三耦合器、第四耦合器、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第三光纤、第一光电探测器以及第二光电探测器,
所述第一耦合器接收所述扰偏模块输出的光束,将所述光束分为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所述第一光束经过第一环形器、第二耦合器后分为待检测的第一光场分量和第二光场分量,所述第一光场分量和第二光场分量分别经过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传输,并经过第四耦合器、第三光纤、第三耦合器以及第二环形器后进入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
所述第二光束经过第二环形器、第三耦合器、第三光纤以及第四耦合器后分为待检测的第三光场分量和第四光场分量,第三光场分量和第四光场分量分别经过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传输,并经过第二耦合器合束后经过第一环形器进入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偏振衰落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波模块包括:第一包络检波器和第二包络检波器,
所述第一包络检波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用于将第一光电探测器探测得到的第一电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第一检波信号;
所述第二包络检波器连接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探测得到的第二电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得到第二检波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偏振衰落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包络检波器和所述第二包络检波器,接收所述第一检波信号和第二检波信号,将所述第一检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波信号进行互相关,得到待监测位置。
CN202111302928.1A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偏振衰落抑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0183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2928.1A CN114018392B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偏振衰落抑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2928.1A CN114018392B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偏振衰落抑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8392A true CN114018392A (zh) 2022-02-08
CN114018392B CN114018392B (zh) 2024-03-01

Family

ID=80061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2928.1A Active CN114018392B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偏振衰落抑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18392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38810A1 (de) * 1992-11-17 1994-05-19 Siemens Ag Polarisationsregelung für optischen Überlagerungsempfang
US6856401B1 (en) * 1999-06-23 2005-02-15 Optoplan As Elimination of polarization fading in unbalanced optical measuring interferometers
US20050147341A1 (en) * 2004-01-05 2005-07-07 Patel Jayantilal S. Distributed fiber sensor with interference detection and polarization state management
CN101464166A (zh) * 2009-01-08 2009-06-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光纤分布式扰动传感器及其实现扰动定位的方法
CN101526374A (zh) * 2009-02-13 2009-09-09 上海大学 抗偏振衰落及偏振相位噪声的全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
CN101852645A (zh) * 2010-06-25 2010-10-06 北京奥普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确定位型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器
CN102322880A (zh) * 2011-08-18 2012-01-18 天津大学 偏振敏感的分布式光频域反射扰动传感装置和解调方法
CN102538845A (zh) * 2011-12-08 2012-07-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多点扰动定位方法、光纤分布式扰动传感器
CN102720949A (zh) * 2012-06-11 2012-10-10 天津大学 一种光纤管道泄漏监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997945A (zh) * 2011-09-16 2013-03-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光纤分布式扰动传感器的多点扰动定位方法
CN103148872A (zh) * 2013-02-26 2013-06-1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光纤分布式扰动传感器定位方法
CN103149639A (zh) * 2012-12-28 2013-06-12 宁波诺可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马赫-泽德干涉仪系统及其偏振态调节方法
CN204007655U (zh) * 2014-05-12 2014-12-10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实现抗偏振衰落的光纤周界传感装置
CN105788123A (zh) * 2016-04-18 2016-07-20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动态实时监测森林砍伐的方法及其系统
US20180058886A1 (en) * 2016-08-30 2018-03-01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ptical fiber sensor device and vibration position specifying method
US20180283935A1 (en) * 2017-03-28 2018-10-04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Vibration sensing optical fiber sensor and vibration sensing method
JP2019148465A (ja) * 2018-02-26 2019-09-05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振動検知光ファイバセンサ及び振動検知方法
CN111609918A (zh) * 2020-06-09 2020-09-01 重庆大学 基于包络检波电路的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38810A1 (de) * 1992-11-17 1994-05-19 Siemens Ag Polarisationsregelung für optischen Überlagerungsempfang
US6856401B1 (en) * 1999-06-23 2005-02-15 Optoplan As Elimination of polarization fading in unbalanced optical measuring interferometers
US20050147341A1 (en) * 2004-01-05 2005-07-07 Patel Jayantilal S. Distributed fiber sensor with interference detection and polarization state management
CN101464166A (zh) * 2009-01-08 2009-06-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光纤分布式扰动传感器及其实现扰动定位的方法
CN101526374A (zh) * 2009-02-13 2009-09-09 上海大学 抗偏振衰落及偏振相位噪声的全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
CN101852645A (zh) * 2010-06-25 2010-10-06 北京奥普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确定位型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器
CN102322880A (zh) * 2011-08-18 2012-01-18 天津大学 偏振敏感的分布式光频域反射扰动传感装置和解调方法
CN102997945A (zh) * 2011-09-16 2013-03-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光纤分布式扰动传感器的多点扰动定位方法
CN102538845A (zh) * 2011-12-08 2012-07-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多点扰动定位方法、光纤分布式扰动传感器
CN102720949A (zh) * 2012-06-11 2012-10-10 天津大学 一种光纤管道泄漏监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49639A (zh) * 2012-12-28 2013-06-12 宁波诺可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马赫-泽德干涉仪系统及其偏振态调节方法
CN103148872A (zh) * 2013-02-26 2013-06-1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光纤分布式扰动传感器定位方法
CN204007655U (zh) * 2014-05-12 2014-12-10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实现抗偏振衰落的光纤周界传感装置
CN105788123A (zh) * 2016-04-18 2016-07-20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动态实时监测森林砍伐的方法及其系统
US20180058886A1 (en) * 2016-08-30 2018-03-01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ptical fiber sensor device and vibration position specifying method
US20180283935A1 (en) * 2017-03-28 2018-10-04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Vibration sensing optical fiber sensor and vibration sensing method
JP2019148465A (ja) * 2018-02-26 2019-09-05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振動検知光ファイバセンサ及び振動検知方法
CN111609918A (zh) * 2020-06-09 2020-09-01 重庆大学 基于包络检波电路的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颖等: "马赫-曾德尔分布式光纤周界防范系统定位算法研究", 中国激光, vol. 39, no. 06, pages 0605005 - 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8392B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819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olarization insensitive signal processing for interferometric sensors
EP2373956B1 (en) Distributed optical fibre sensor
CA2802633C (en) Monitoring for disturbance of optical fiber
CN106680535B (zh) 基于光纤布喇格光栅反射谱特性实现激光拍频的差动型光学加速度计
US10670389B2 (en) Sensitive optical fiber shape sensing based on shape-related optical polarization evolution
Gao et al. Fiber-optic vibration sensor based on beat frequency and frequency-modulation demodulation techniques
MXPA05014099A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usar un metodo de senal de contra-propagacion para ubicar eventos.
WO2010136809A2 (en) Optical sensor and method of use
US5104222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nimizing input polarization-induced phase noise in an interferometric fiber-optic sensor depolarized input light
CN107085130A (zh) 采用主动温度补偿的偏振不敏感电流和磁场传感器
EP0091826B1 (en) Improved fiber optic sensor for detecting very small displacements of a surface
CN103940588B (zh) 基于光学相干偏振测量的偏振衰落抑制装置的抑制方法
CN108287056B (zh) 光纤敏感环偏振模耦合特性测评系统及测评方法
Zhu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novel dual FBG accelerometer based on lantern shape metallic shells
CN111238772A (zh) 一种基于偏振串扰原理的光纤环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07179431B (zh) 基于双折射实时测量的光纤电流传感装置及其方法
CN114018391B (zh) 一种抑制干涉光强衰落的方法及装置
Wa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some key issues on fiber-optic interferometric sensors detecting weak magnetic field
Vengsarkar et al. Fiber optic sensor for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strain and temperature
CN114018392B (zh) 一种偏振衰落抑制方法及装置
CN102032880A (zh) 交流磁光调制大角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JPS63118624A (ja) 光ファイバ測定装置および方法
AU2015201357B2 (en) Optical sensor and method of use
CN116734982A (zh) 基于改进型dmzi提升海缆监测稳定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38445A (zh) 基于光纤的变压器内部振动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