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6942A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06942A CN114006942A CN202111272250.7A CN202111272250A CN114006942A CN 114006942 A CN114006942 A CN 114006942A CN 202111272250 A CN202111272250 A CN 202111272250A CN 114006942 A CN114006942 A CN 1140069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module
- processing
- request
- data
- regist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75—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3—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其中,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通讯模块发送的处理请求;所述处理请求包括通讯模块的处理请求或负载设备的处理请求;所述负载设备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讯;判断所述处理请求来自所述通讯模块还是来自所述负载设备;若来自所述通讯模块,按照所述通讯模块的处理规则对所述处理请求进行处理;若来自所述负载设备,按照所述负载设备的处理规则对所述处理请求进行处理。通过该方法,实现了服务器端对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的分开管理,解决了物联网中数据处理混乱的技术问题,方便进行数据维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4G/5G/NBIoT等网络以及蓝牙、ZigBee、Wifi等无线或有线通信技术共同组成的网络环境下,大量的设备/设施通过使用独立通讯模块实现物联网化,设备通过通讯模块实现与服务器的通讯。
随着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增加,系统面临的业务场景也变得愈发复杂。对于处于开发、测试、调试的设备或特种设备,存在环境、数据协议、流量消耗变化频繁的问题,对通讯模块和服务器的数据协议转换和处理灵活性存在较高的要求。通讯模块作为一个可以独立的功能单元,在同一套完善的通讯协议下能够支持无负载运行、单一负载运行或多负载运行,在目前的物联网中,存在着数据处理混乱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物联网中数据处理混乱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通讯模块发送的处理请求;所述处理请求包括通讯模块的处理请求或负载设备的处理请求;所述负载设备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讯;
判断所述处理请求来自所述通讯模块还是来自所述负载设备;
若来自所述通讯模块,按照所述通讯模块的处理规则对所述处理请求进行处理;
若来自所述负载设备,按照所述负载设备的处理规则对所述处理请求进行处理;
进一步,所述获取通讯模块发送的处理请求,包括:
获取所述通讯模块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中携带所述通讯模块的标识信息,以及用于请求对所述通讯模块进行注册的指令;
所述判断所述处理请求来自所述通讯模块还是来自所述负载设备,包括:
在从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中提取到所述通讯模块的标识信息时,判定所述第一注册请求来自所述通讯模块;
所述按照所述通讯模块的处理规则对所述处理请求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对所述通讯模块进行注册,生成第一注册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生成与所述通讯模块对应的设备影子;
进一步,所述获取通讯模块发送的处理请求,包括:
获取所述通讯模块发送的第二注册请求,所述第二注册请求中携带所述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用于请求对所述负载设备进行注册的指令;
所述判断所述处理请求来自所述通讯模块还是来自所述负载设备,包括:
在从所述第二注册请求中提取到所述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时,判定所述第二注册请求来自所述负载设备;
所述按照所述负载设备的处理规则对所述处理请求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注册请求对所述负载设备进行注册,生成第二注册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注册信息,生成与所述负载设备对应的设备影子;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通讯模块发送的自检完成信号;所述自检完成信号为所述通讯模块扫描通讯端口并确认未扫描到负载设备之后发送,或者,为所述通讯模块扫描通讯端口并确定扫描到所述负载设备,且在所述负载设备完成注册后发送;
根据所述自检完成信号,进入常规运行模式;
进一步,所述进入常规运行模式,包括:
通过消息队列或者上传服务接口获取所述通讯模块的上报数据包,所述上报数据包中包括上报数据以及上报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上报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得所述上报数据及所述标识信息;将所述上报数据传输至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影子,并通过所述设备影子对所述上报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通过下发设备的设备影子获取下发数据包,所述下发数据包中包括下发数据以及所述下发设备对应的通讯模块的标识信息;对所述下发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取所述下发数据及所述标识信息;将所述下发数据以及所述标识信息加入消息队列,通过所述消息队列下发至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通讯模块;或者,将所述下发数据以及所述标识信息通过接入服务的接口下发至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通讯模块。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通讯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处理请求至服务器;所述处理请求包括通讯模块的处理请求或负载设备的处理请求;所述负载设备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讯;
获取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处理请求返回的处理结果;
进一步,所述发送处理请求至服务器,包括:
确认所述通讯模块是否已注册;
若未注册,发送第一注册请求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中携带所述通讯模块的标识信息,以及用于请求对所述通讯模块进行注册的指令;
获取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注册请求返回的第一注册数据;
进一步,所述发送处理请求至服务器,包括:
确认所述通讯模块是否已注册;
若已注册,扫描通讯端口,识别与所述通讯端口连接的负载设备;
生成第二注册请求,并发送所述第二注册请求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注册请求中携带所述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用于请求对所述负载设备进行注册的指令;
获取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注册请求返回的第二注册数据;
进一步,所述第一注册数据包括所述通讯模块对应的影子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注册数据包括所述负载设备对应的影子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影子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影子设备与所述通讯模块或所述负载设备之间的唯一关联关系;
进一步,所述扫描通讯端口,识别与所述通讯端口连接的负载设备,包括:
扫描通讯端口,获取连接到所述通讯端口的未知设备;
根据预置协议对所述未知设备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将所述未知设备作为负载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服务器、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
所述服务器用于获取通讯模块发送的处理请求;所述处理请求包括通讯模块的处理请求或负载设备的处理请求;所述负载设备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讯;判断所述处理请求来自所述通讯模块还是来自所述负载设备;若来自所述通讯模块,按照所述通讯模块的处理规则对所述处理请求进行处理;若来自所述负载设备,按照所述负载设备的处理规则对所述处理请求进行处理;
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发送处理请求至服务器;获取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处理请求返回的处理结果;
所述负载设备连接所述通讯模块。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或第二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或第二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获取通讯模块发送的处理请求;所述处理请求包括通讯模块的处理请求或负载设备的处理请求;所述负载设备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讯;判断所述处理请求来自所述通讯模块还是来自所述负载设备;若来自所述通讯模块,按照所述通讯模块的处理规则对所述处理请求进行处理;若来自所述负载设备,按照所述负载设备的处理规则对所述处理请求进行处理。通过该方法,将通讯模块和与之连接的负载设备在服务器中由一个设备拆分为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两个概念,将涉及通讯模块的管理与负载设备的管理分离,在服务器中分别对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的数据进行维护,解决了物联网中数据处理混乱的技术问题,降低了数据维护难度,方便数据管理。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上报和下发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影子设备数据处理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影子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注册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如下:100-服务器;101-通讯模块;102-负载设备;103-接入服务;104-消息队列;105-解析服务;106-影子服务;107-业务服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该系统架构中至少包括服务器100和通讯模块101,该服务器100和通讯模块101建立通信连接,其中,通讯模块可以不连接负载设备102,也可以连接任意个数的负载设备102,负载设备102通过通讯模块101与服务器100建立通信连接。
该数据处理方法,可应用于服务器,也可应用于通讯模块。当应用于服务器时,如图2,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通讯模块发送的处理请求;处理请求包括通讯模块的处理请求或负载设备的处理请求;负载设备通过通讯模块与服务器进行通讯。
步骤202,判断处理请求来自通讯模块还是来自负载设备。
步骤203,若来自通讯模块,按照通讯模块的处理规则对处理请求进行处理;若来自负载设备,按照负载设备的处理规则对处理请求进行处理。
若处理请求来自通讯模块,其中包括通讯协议,通讯协议用于通讯模块与服务器的注册、登录、上报通讯模块的信息、响应通讯模块配置等功能编码。服务器按照处理通讯协议的规则进行处理。
若处理请求来自数据模块,其中包括数据协议,即负载设备的状态数据,服务器按照处理数据协议的规则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对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分开管理,通过识别处理请求来自通讯模块还是负载模块,分别按照各自对应的处理规则进行处理,解决了物联网中数据处理混乱的技术问题,方便进行数据维护。
其中,在通讯模块或负载设备还未在服务器注册时,处理请求可以是注册请求,服务器先根据注册请求通讯模块或负载设备进行注册。
一个实施例中,当处理请求是通讯模块的注册请求时,包括:
获取通讯模块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第一注册请求中携带通讯模块的标识信息,以及用于请求对通讯模块进行注册的指令;
判断处理请求来自通讯模块还是来自负载设备,具体流程包括:
在从第一注册请求中提取到通讯模块的标识信息时,判定第一注册请求来自通讯模块;
按照通讯模块的处理规则对处理请求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第一注册请求对通讯模块进行注册,生成第一注册信息;
根据第一注册信息,生成与通讯模块对应的设备影子。具体的,设备影子可以是缓存中的一个数据包,通过设备影子,可以实现设备和应用程序解耦,具有减少应用程序直接访问设备的次数,减轻网络压力和设备压力,在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保证应用程序还能实时获取到设备的状态等一系列的优点。
一个实施例中,当处理请求是负载设备的注册请求时,具体流程包括:
获取通讯模块发送的第二注册请求,第二注册请求中携带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用于请求对负载设备进行注册的指令;
判断处理请求来自通讯模块还是来自负载设备,包括:
在从第二注册请求中提取到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时,判定第二注册请求来自负载设备;
按照负载设备的处理规则对处理请求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第二注册请求对负载设备进行注册,生成第二注册信息;
根据第二注册信息,生成与负载设备对应的设备影子。
其中,服务器根据第一注册请求或第二注册请求中携带的标识信息判断是注册信息来自通讯模块,还是来自负载设备,标识信息可以是唯一标识,比如可以是设备ID、MAC、IMEI、Serial、程序版本、产品类型等其中至少一种可以起到唯一标识作用的信息。
通讯模块还可以在向服务器发送的处理请求进行封装时中使用功能码,选用不同的功能码分别封装通讯模块的处理请求和负载设备的处理请求。比如,使用功能码0x81封装负载设备的处理请求,使用功能码0x41封装通讯模块的处理请求,当服务器解析到功能码为0x81即可认为该处理请求来自于负载设备,当然,服务器再根据其携带的标识信息进一步确认其身份,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的稳定性。
通过服务器对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的分开注册,实现了对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的分开管理,方便进行数据维护。
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通讯模块发送的自检完成信号;自检完成信号为通讯模块扫描通讯端口并确认未扫描到负载设备之后发送,或者,为通讯模块扫描通讯端口并确定扫描到负载设备,且在负载设备完成注册后发送;根据自检完成信号,进入常规运行模式。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收到通讯模块自检完成信号后,再进入常规运行模式,可以确保系统中的设备(包括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都加入系统中,并且,系统中的每一个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都在服务器中存在一个对应的设备影子。通讯模块的设备影子中保存有其对应的通讯模块的唯一标识,并且,也保存着该通讯模块连接的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同样,负载设备的设备影子保存有其对应的负载设备的唯一标识,以及保存着该负载设备连接的通讯模块的标识信息。一般情况下,系统中具有多个通讯模块,服务器与每个自检完成的通讯模块进入常规运行模式。
其中,进入常规运行模式,包括:上报数据包和下发数据包两种情况。
上报数据包的过程如下:通过消息队列或者上传服务接口获取通讯模块的上报数据包,上报数据包中包括上报数据以及上报设备的标识信息;对上报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得上报数据及标识信息;将上报数据传输至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影子,并通过设备影子对上报数据进行处理。其中,上报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功能码以及上报设备的唯一标识(唯一标识可以是设备ID、MAC、IMEI或Serial中的一种或多种),由于服务器与通讯模块连接,负载设备也是通过通讯模块与服务器连接,所以,当上报设备为负载设备时,上报设备的标识信息中既包括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也包括该负载设备连接的通讯模块的标识信息。
对上报数据包进行解析,通过通讯协议的功能码区分该上报数据包中是否包含数据协议,如果功能码为0x41,则为通讯模块上报的,上报数据为通讯协议(即通讯模块相关的业务数据),如果为0x81,则为负载设备上报的,上报数据实际格式为由通讯协议的数据段包装负载设备的数据协议(即负载设备相关的业务数据)。由解析服务对上报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上报设备的唯一标识将上报设备数据传输至对应的设备影子。
解析服务通过对上报数据进行处理,或者将上报数据解析后以对应格式保存至设备影子并通知其他服务进行处理。举例说明,当上报设备为负载设备时,上报设备的标识信息为负载设备的唯一标识,比如可以是负载设备的地址(当然,也可以是设备ID、MAC、Serial等,只要能起到唯一标识的作用即可),上报数据包中携带有负载设备的唯一标识以及该负载设备连接的通讯模块的唯一标识。
下发数据包的过程如下:通过下发设备的设备影子获取下发数据包,下发数据包中包括下发数据以及下发设备对应的通讯模块的标识信息;对下发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取下发数据及标识信息;将下发数据以及标识信息加入消息队列,通过消息队列下发至标识信息对应的通讯模块;或者,将下发数据以及标识信息通过接入服务的接口下发至标识信息对应的通讯模块。其中,涉及标识信息与解析的过程与上报数据包的过程类似,不再赘述。
具体的,上报数据包和下发数据包的过程,可以如图3所示。服务器的功能经过简化后至少包含:接入服务103、消息队列(MQ)104、解析服务105、影子服务106和业务服务107五种类型的服务,由于侧重点不同,并未将网络和系统分层划入本实施例中。
其中消息队列(MQ)104和接入服务103用于接受来自于通讯模块101的连接请求和数据,当然通讯模块至少包括一个,一般的应用场景包括多个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不限于使用4G、5G、NBIoT、有线网络等网络(通讯模块用于接入本系统,通讯模块与负载设备相连)或者网络通讯能力的物联网终端(设备本身集成通讯功能单元)。我们的网络数据通讯主要依靠TCP和/或UDP传输层协议实现。在业务服务107、影子服务106以及解析服务105之间的通讯方式不限于远程调用,也可以是通过消息队列传递消息以提高应对突发流量的适应能力。通讯模块不限于独立带有天线和通讯端口的通讯模块,或封装好的小型集成电路。对于通讯模块101可以连接任意实际硬件允许数量的负载设备102,常见的通讯模块连接0至2个负载设备(如:电子测量表、空调机组、传感器等)。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消息队列直接获取通讯模块的请求和数据,再通过解析服务解析后将数据传输至影子服务处理,也可以通过接入服务获取通讯模块的请求和数据,再通过消息队列传输至解析服务解析,再传输至影子服务处理。具体可以根据通讯模块的请求和数据的不同来确认选用哪种方式,数据下发时同理,不再赘述。
对于家用/商用的电器的开发、测试、调试、监控以及线上的大数据及AI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方面,都需要对设备/机组的大量即时数据进行采集,与大多数方案不同的是,接入服务端的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因季节、数据需求、功能启停等因素通讯的数据量存在周期性或长期的变化特征,需要对通讯模块通讯参数调整。这使得我们需要将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分开管理。通过将通讯模块和与之连接的负载设备在系统中由一个管理单元拆分为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两个概念。将涉及通讯模块的管理与负载设备的管理从协议开始进行分离,在服务器端分别对其数据进行维护,进而简化对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的管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服务器中的设备影子由影子服务来实现统一管理。
设备影子(Device Shadow)也被称为设备孪生(Device Twin),在本系统中我们通过影子服务管理所有的设备影子。每一个通讯模块或负载设备与设备影子都是一一对应的。通讯模块的设备影子与负载设备的设备影子结构相同,均由基础数据(Base)、业务数据(Business)、属性、指令和事件五部分组成。
其中,基础数据(Base)是通讯模块/负载设备在服务器软件中记录的属性,仅供系统维护维护,包含:接入服务实例ID、连接ID(Channel ID)、最后通讯时间、在线状态、模块ID/负载设备ID、产品ID、会话秘钥等内容。在这里,通讯模块的设备影子会保存与之关联的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具体的,可以是负载设备的唯一标识,同样,负载设备的设备影子会保存与之关联的通讯模块的标识信息,具体的,可以是通讯模块的唯一标识。
业务数据(Business)为系统服务自行维护的业务数据。
对于“属性”支持不同的数据类型如JSON、ProtoBuf、msgpack以及纯粹二进制数据等,通过基础数据(Base)中属性的描述字段的数据类型(type)和协议ID(Protocol ID)区分。属性即通讯模块或负载设备的状态参数、配置参数等属性信息,为通讯模块或负载设备自身的状态或配置数据在设备影子中的体现。站在服务器角度可分为终端可读、终端可读写两类。终端设备(通讯模块/负载设备)的数据与服务器中设备影子的数据同步主要由通讯模块进行适配处理,分为主动同步和被动同步,主动同步为通讯模块周期性或特定阶段将自身或负载设备的属性进行集中上报更新或主动拉取更新;被动同步为由服务端下发同步指令后由模块响应同步指令对属性进行上传或下载。
指令为服务端向通讯模块或负载设备主动发出的数据。系统服务通过将设定写入属性后通过下发指令(CMD:DTU_CMD或UNIT_CMD)触发通讯模块同步,进行下发数据包,或直接通过指令(CMD:DTU_CMD或UNIT_CMD)携带编码后的设定属性进行下发。
事件为负载设备或通讯模块向服务端主动发出的数据,即服务器通过事件获取上报数据包。通讯模块通过向服务端发送事件实现更多的功能,如模块注册(Event:DTU_REGIST)、负载设备注册(Event:UNIT_REGIST)以及负载设备扩展事件(Event:UNIT_EXT)等。所有负载设备相关的事件或指令使用UNIT前缀表示,且此类事件或指令必然携带设备地址,默认起始地址可以设置为1,系统通过设备地址区分模块下的不同设备。
通过将影子设备划分为基础数据(Base)、业务数据(Business)、属性、指令和事件五部分,可以对事件和指令进行快速执行,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而属性部分又可以确保数据的集中更新,提高系统的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负载设备数据的更新方式可以如图5所示。
负载设备的状态主要通过通讯模块轮训获取后,由通讯模块包装(编码)后上报或同步到服务器。
在服务器,经过解析服务解析后的数据/事件,使用通讯模块唯一标识和设备地址通过影子服务实现负载设备的属性更新或事件上报更新。
当系统内部服务修改负载设备属性或产生需要下发的指令时,将相关设定或内容通过影子服务提供的接口写入到设备影子。由设备影子负责设定或属性的同步,即先通过负载设备持有的通讯模块唯一标识和负载设备的地址,构建需要下发的指令包,经由消息队列和接入服务实现指令的下发。其中,下发的指令包是下发数据包的一种。
通过这种数据更新方式,可以实现对负载设备和通讯模块的数据分开,降低了数据维护难度,方便数据管理。
一个实施例中,该数据处理方法,当应用于通讯模块时,如图6,方法包括:
步骤601,发送处理请求至服务器;处理请求包括通讯模块的处理请求或负载设备的处理请求;负载设备通过通讯模块与服务器进行通讯。
步骤602,获取服务器基于处理请求返回的处理结果。
其中,处理请求可以是注册请求,当然,在进行注册请求之前,需先确认通讯模块是否在服务器中已注册。
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处理请求至服务器,包括:确认通讯模块是否已注册;若未注册,发送第一注册请求至服务器,第一注册请求中携带通讯模块的标识信息,以及用于请求对通讯模块进行注册的指令;获取服务器基于第一注册请求返回的第一注册数据。
若已注册,扫描通讯端口,识别与通讯端口连接的负载设备;生成第二注册请求,并发送第二注册请求至服务器;第二注册请求中携带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用于请求对负载设备进行注册的指令;获取服务器基于第二注册请求返回的第二注册数据。其中,通讯端口为通讯模块的通讯端口。
通过对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的单独注册,可在服务器中对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的数据分开管理,方便进行数据维护。
一个实施例中,通讯模块及负载设备的注册流程,具体的,可以如图7所示。
步骤701,通讯模块自检注册状态。通讯模块在上电并完成硬件自检后,首先检查自身是否已注册,已注册的模块将会保存有服务器颁发/应答的通讯模块系统内唯一标识(服务端软件程序参考设备相关信息生成颁发的唯一标识)以及通讯秘钥等信息。如果未注册,执行步骤702,如果已注册,执行步骤704。
步骤702,通讯模块连接服务器进行模块注册。如果通讯模块未注册,则通讯模块先连接服务端进行模块注册,通讯模块将自身的标识数据如:MAC、IMEI、Serial、程序版本、产品类型等信息提交到服务器进行注册(Event:DTU_REGIST)。服务器根据通讯模块提供的注册信息对通讯模块进行相关数据的创建和更新,并生成通讯模块系统内唯一标识、通讯秘钥和秘钥类型,并连同其他注册应答数据一同下发到通讯模块。
步骤703,通讯模块保存注册应答数据。通讯模块在收到注册应答数据后将通讯模块系统内唯一表示和通讯秘钥等信息保存。此时模块即可被认为已注册。
步骤704,通讯模块使用注册信息连接服务器。如果模块已注册,则直接使用通讯模块系统内唯一标识和通讯秘钥等信息尝试连接服务器。
步骤705,通讯模块尝试扫描自身通讯端口,并尝试预置协议匹配识别。在成功连接到服务器后,通讯模块尝试扫描自身通讯端口,并尝试预置协议匹配识别(例如在RS485/RS232上识别特定于厂商的ModBus数据、在CAN上识别特定于厂商的协议数据等)。
步骤706,扫描负载设备。如果扫描到负载设备,执行步骤707,如未扫描到负载设备,执行步骤708。
步骤707,通讯模块向服务器注册负载设备。如果通讯模块扫描到了负载设备,且能够通过设备协议识别,则向服务器注册负载设备。注册“负载设备”的相关特征信息不限于设备型号(机型)、设备序列号(Serial)、协议(Protocol)、设备地址等信息。通讯模块将识别到的负载设备分次或一同发送到服务端进行负载设备注册(Event:UNIT_REGIST),服务器程序将维护负载设备的数据保存和更新并维护通讯模块与负载设备的关联关系。
步骤708,上报注册完成,进入常规运行模式。如果通讯模块未扫描到负载设备,或完成了负载设备的注册后,通讯模块向服务器发送Ready事件(Event:DTU_READY),进入常规运行模式能够进行数据同步、事件上报、控制指令应答等行为。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通讯模块以及负载设备分别注册,在服务器端分别生成通讯模块的设备影子和负载设备的设备影子,可以对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分开进行管理,方便进行数据维护。
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注册数据包括通讯模块对应的影子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二注册数据包括负载设备对应的影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影子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影子设备与通讯模块或负载设备之间的唯一关联关系。
第一注册数据,可以包括服务器对通讯模块注册后生成的第一注册信息和注册后生成的影子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二注册数据,可以包括服务器对负载设备注册后生成的第二注册信息和注册后生成的影子设备的标识信息,标识信息为影子设备的唯一标识。通讯模块或负载设备根据对应的影子设备的唯一标识可以与影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一个实施例中,扫描通讯端口,识别与通讯端口连接的负载设备,包括:扫描通讯端口,获取连接到通讯端口的未知设备;根据预置协议对未知设备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将未知设备作为负载设备。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通讯模块的通讯端口进行扫描,并对扫描结果按照预置协议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则将该设备作为该通讯模块连接的负载设备,若预置协议中不存在与该设备匹配的协议,则标记该设备为未知设备,在数据传输时忽略该设备的存在。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服务器、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
服务器用于获取通讯模块发送的处理请求;处理请求包括通讯模块的处理请求或负载设备的处理请求;负载设备通过通讯模块与服务器进行通讯;判断处理请求来自通讯模块还是来自负载设备;若来自通讯模块,按照通讯模块的处理规则对处理请求进行处理;若来自负载设备,按照负载设备的处理规则对处理请求进行处理。
通讯模块用于发送处理请求至服务器;获取服务器基于处理请求返回的处理结果。
负载设备连接通讯模块。
本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实现物联网中服务器对物联网设备(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的分开管理,解决物联网中数据处理混乱的问题,方便进行数据维护。
如图8所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11、通信接口112、存储器113和通信总线114,其中,处理器111,通信接口112,存储器113通过通信总线11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11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11,用于执行存储器11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前述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通讯模块发送的处理请求;所述处理请求包括通讯模块的处理请求或负载设备的处理请求;所述负载设备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讯;
判断所述处理请求来自所述通讯模块还是来自所述负载设备;
若来自所述通讯模块,按照所述通讯模块的处理规则对所述处理请求进行处理;
若来自所述负载设备,按照所述负载设备的处理规则对所述处理请求进行处理。
应用于通讯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处理请求至服务器;所述处理请求包括通讯模块的处理请求或负载设备的处理请求;所述负载设备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讯;
获取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处理请求返回的处理结果。
上述终端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通讯模块发送的处理请求;所述处理请求包括通讯模块的处理请求或负载设备的处理请求;所述负载设备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讯;
判断所述处理请求来自所述通讯模块还是来自所述负载设备;
若来自所述通讯模块,按照所述通讯模块的处理规则对所述处理请求进行处理;
若来自所述负载设备,按照所述负载设备的处理规则对所述处理请求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通讯模块发送的处理请求,包括:
获取所述通讯模块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中携带所述通讯模块的标识信息,以及用于请求对所述通讯模块进行注册的指令;
所述判断所述处理请求来自所述通讯模块还是来自所述负载设备,包括:
在从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中提取到所述通讯模块的标识信息时,判定所述第一注册请求来自所述通讯模块;
所述按照所述通讯模块的处理规则对所述处理请求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对所述通讯模块进行注册,生成第一注册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生成与所述通讯模块对应的设备影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通讯模块发送的处理请求,包括:
获取所述通讯模块发送的第二注册请求,所述第二注册请求中携带所述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用于请求对所述负载设备进行注册的指令;
所述判断所述处理请求来自所述通讯模块还是来自所述负载设备,包括:
在从所述第二注册请求中提取到所述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时,判定所述第二注册请求来自所述负载设备;
所述按照所述负载设备的处理规则对所述处理请求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注册请求对所述负载设备进行注册,生成第二注册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注册信息,生成与所述负载设备对应的设备影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通讯模块发送的自检完成信号;所述自检完成信号为所述通讯模块扫描通讯端口并确认未扫描到负载设备之后发送,或者,为所述通讯模块扫描通讯端口并确定扫描到所述负载设备,且在所述负载设备完成注册后发送;
根据所述自检完成信号,进入常规运行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常规运行模式,包括:
通过消息队列或者上传服务接口获取所述通讯模块的上报数据包,所述上报数据包中包括上报数据以及上报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上报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得所述上报数据及所述标识信息;将所述上报数据传输至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影子,并通过所述设备影子对所述上报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通过下发设备的设备影子获取下发数据包,所述下发数据包中包括下发数据以及所述下发设备对应的通讯模块的标识信息;对所述下发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取所述下发数据及所述标识信息;将所述下发数据以及所述标识信息加入消息队列,通过所述消息队列下发至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通讯模块;或者,将所述下发数据以及所述标识信息通过接入服务的接口下发至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通讯模块。
6.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讯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处理请求至服务器;所述处理请求包括通讯模块的处理请求或负载设备的处理请求;所述负载设备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讯;
获取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处理请求返回的处理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处理请求至服务器,包括:
确认所述通讯模块是否已注册;
若未注册,发送第一注册请求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中携带所述通讯模块的标识信息,以及用于请求对所述通讯模块进行注册的指令;
获取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注册请求返回的第一注册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处理请求至服务器,包括:
确认所述通讯模块是否已注册;
若已注册,扫描通讯端口,识别与所述通讯端口连接的负载设备;
生成第二注册请求,并发送所述第二注册请求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注册请求中携带所述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用于请求对所述负载设备进行注册的指令;
获取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注册请求返回的第二注册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册数据包括所述通讯模块对应的影子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注册数据包括所述负载设备对应的影子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影子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影子设备与所述通讯模块或所述负载设备之间的唯一关联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通讯端口,识别与所述通讯端口连接的负载设备,包括:
扫描通讯端口,获取连接到所述通讯端口的未知设备;
根据预置协议对所述未知设备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将所述未知设备作为负载设备。
11.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通讯模块和负载设备;
所述服务器用于获取通讯模块发送的处理请求;所述处理请求包括通讯模块的处理请求或负载设备的处理请求;所述负载设备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讯;判断所述处理请求来自所述通讯模块还是来自所述负载设备;若来自所述通讯模块,按照所述通讯模块的处理规则对所述处理请求进行处理;若来自所述负载设备,按照所述负载设备的处理规则对所述处理请求进行处理;
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发送处理请求至服务器;获取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处理请求返回的处理结果;
所述负载设备连接所述通讯模块。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或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或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72250.7A CN114006942B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72250.7A CN114006942B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06942A true CN114006942A (zh) | 2022-02-01 |
CN114006942B CN114006942B (zh) | 2022-11-11 |
Family
ID=79925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72250.7A Active CN114006942B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06942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82633A (zh) * | 2022-09-13 | 2022-12-16 | 珠海市新德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兼容不同设备通讯交互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设备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220028A1 (en) * | 2006-03-15 | 2007-09-20 | Masami Hikawa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load balancing in data-processing system |
CN101938467A (zh) * | 2010-08-04 | 2011-01-05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支持跨网络的实现多媒体会话拆分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
CN108762738A (zh) * | 2018-04-23 | 2018-11-06 | 北京兰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平台化的数据采集系统 |
CN108848025A (zh) * | 2018-06-26 | 2018-11-2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网关、物联网设备及系统、注册方法和信息处理方法 |
CN109257237A (zh) * | 2018-11-14 | 2019-01-22 |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工业设备物联网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
US20190137980A1 (en) * | 2017-11-03 | 2019-05-09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Iiot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
CN112600881A (zh) * | 2020-12-01 | 2021-04-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提供物联网服务的方法、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US20210216893A1 (en) * | 2020-01-10 | 2021-07-15 | Live Nation Entertainment, Inc. | Enhanced validity modeling using machine-learning techniques |
-
2021
- 2021-10-29 CN CN202111272250.7A patent/CN11400694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220028A1 (en) * | 2006-03-15 | 2007-09-20 | Masami Hikawa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load balancing in data-processing system |
CN101938467A (zh) * | 2010-08-04 | 2011-01-05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支持跨网络的实现多媒体会话拆分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
US20190137980A1 (en) * | 2017-11-03 | 2019-05-09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Iiot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
CN108762738A (zh) * | 2018-04-23 | 2018-11-06 | 北京兰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平台化的数据采集系统 |
CN108848025A (zh) * | 2018-06-26 | 2018-11-2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网关、物联网设备及系统、注册方法和信息处理方法 |
CN109257237A (zh) * | 2018-11-14 | 2019-01-22 |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工业设备物联网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
US20210216893A1 (en) * | 2020-01-10 | 2021-07-15 | Live Nation Entertainment, Inc. | Enhanced validity modeling using machine-learning techniques |
CN112600881A (zh) * | 2020-12-01 | 2021-04-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提供物联网服务的方法、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QoS Enhancement In VoD Systems: Load Management And Replication Policy Optimization Perspectives", 《 THE COMPUTER JOURNAL》 * |
RAJENDRA KUMAR: "NOVEL MULTIRECEIV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CONFIGURATIONS BASED ON OPTIMAL ESTIMATION THEORY.",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 |
张峰等: "基于ATCA平台管理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第十八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四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 * |
曹强等: "网络存储系统中I/O请求响应时间的研究",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 |
闫佼: "面向物联网设备的通用云平台接入服务研究及实现", 《数字技术与应用》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82633A (zh) * | 2022-09-13 | 2022-12-16 | 珠海市新德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兼容不同设备通讯交互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06942B (zh) | 2022-1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77405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15021905A1 (zh) | 软件更新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10413418B (zh) | 缓存同步装置及方法,缓存同步系统、电子设备 | |
CN110912782B (zh) |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9639536A (zh) | 一种智能无线设备参数提取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
CN113794652B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23004591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evice in internet of things, and gateway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4006942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448686A (zh) |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跨网络通信装置与方法 | |
CN114500305B (zh) | 设备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
CN112105026B (zh) | 一种授权控制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
WO2024183449A1 (zh) | 楼宇协议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7978888A (zh) | 一种网关及应用该网关的数据传输方法 | |
CN109600254A (zh) | 全链路日志的生成方法及相关系统 | |
WO2017107903A1 (zh) | 一种语义验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447273A (zh) | 云处理系统及基于云处理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 | |
CN111045928A (zh) | 一种接口数据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0505075B (zh) | 设备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3347239B (zh) | 通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980286A (zh) | 设备配置方法、设备控制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 |
CN110611678B (zh) | 一种识别报文的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 |
CN114726905A (zh) | 一种Tbox网络接入Android系统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1121175A1 (zh) | 一种sim卡分配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15149530A1 (zh) | M2m应用服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KR20210128096A (ko) | 사물인터넷 플랫폼 간 연동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