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6654A -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6654A
CN114006654A CN202010737273.XA CN202010737273A CN114006654A CN 114006654 A CN114006654 A CN 114006654A CN 202010737273 A CN202010737273 A CN 202010737273A CN 114006654 A CN114006654 A CN 114006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ource
sequence
data packet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72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毅博
李旭
张军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372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0665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3652 priority patent/WO2022022210A1/zh
Priority to EP21849882.2A priority patent/EP4181425A4/en
Publication of CN114006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6654A/zh
Priority to US18/158,762 priority patent/US20230163847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6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40Transcei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传输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发送端确定的待发送的数据包包括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第一信息序列包括信源信息,第二信息序列包括该信源信息中的部分信源信息,第二信息序列用于对光源进行亮度控制。由于使用部分信源信息进行亮度控制,可以保证实现VLC系统的亮度可调性。由于发送端向接收端额外传输了部分信源信息,接收端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用于还原信源原始信息,有利于对数据包进行译码处理,从而有助于提高VLC系统的通信可靠性。

Description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传输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无线光通信(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OWC)系统中的一个子类,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系统中,选择白光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灯作为照明光源与信号发射源,能以较低的成本完成照明与通信两大功能。VLC系统需要能在多种场景(例如,商场、写字楼、博物馆、路灯周围、广告牌、运动场以及交通工具内等)以及环境下(例如,白天、黑夜和雨天等)提供稳定可靠的照明与通信服务。这样,就对VLC系统的亮度可调性和通信可靠性提出了要求。
因此,如何同时保证VLC系统的亮度可调性和通信可靠性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能够同时保证VLC系统的亮度可调性和通信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所述第一信息序列包括信源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序列包括所述信源信息中的部分信源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序列用于对光源进行亮度控制;通过所述光源输出所述数据包。
在本申请中,将信源原始信息和信源原始信息经过信源编码后的信息统称为信源信息。即信源信息可以为信源原始信息,也可以为信源编码后的信息,也可以为至少部分信源原始信息和至少部分信源编码后的信息的结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使用部分信源信息进行亮度控制,可以保证实现VLC系统的亮度可调性。由于发送端向接收端额外传输了部分信源信息,接收端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用于还原信源原始信息,有利于对数据包进行译码处理,从而有助于提高VLC系统的通信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包括:获取第一信息序列;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序列、预设的亮度率、以及所述部分信源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序列;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序列和所述第二信息序列,确定所述数据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述预设的亮度率可以为VLC系统要求的亮度率,从而保证在传输数据的同时不会使用户感到光源的亮度变化。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序列、预设的亮度率、以及所述部分信源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序列,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序列中1的数量、所述第一信息序列中0的数量、以及所述亮度率,确定待补充的1的数量和待补充的0的数量;根据所述待补充的1的数量、所述待补充的0的数量、以及所述部分信源信息,确定第二信息序列,所述第二信息序列用于补充所述待补充的1和所述待补充的0。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信源信息进行分块,得到至少一个子块;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块中每个子块中1的数量、所述每个子块中0的数量、所述待补充的1的数量和所述待补充的0的数量,从所述至少一个子块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子块,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子块包括所述部分信源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对信源信息进行分块,并从得到的各分块中抽取至少一个目标子块用于补充0和1,以便调整整个数据包中0和1的比例。由于使用部分信源信息进行亮度控制,可以保证实现VLC系统的亮度可调性。由于发送端向接收端额外传输了部分信源信息,接收端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用于还原信源原始信息,有利于对数据包进行译码处理,从而有助于提高VLC系统的通信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包还包括同步序列、所述信源信息中0和1的比例、以及包头信息,所述包头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子块中每个目标子块的序列号和/或数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数据包中增加信源信息中0和1的比例、至少一个目标子块中每个目标子块的序列号和/或数量等信息,以便接收端恢复信源原始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第一信息序列,包括:获取所述信源信息;对所述信源信息进行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得到所述第一信息序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信息序列为经过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后的信息,这样有助于提高VLC系统的通信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信源信息进行信源编码,包括:对所述信源信息进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项:离散余弦变换处理、量化处理、排序处理和压缩处理;或者,将所述信源信息与压缩矩阵进行矩阵乘法运算。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源信息为图像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通过光源传输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所述第一信息序列包括信源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序列包括所述信源信息的部分信源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序列用于辅助译码;采用联合信源信道译码方法,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译码。
在本申请中,将信源原始信息和信源原始信息经过信源编码后的信息统称为信源信息。即信源信息可以为信源原始信息,也可以为信源编码后的信息,也可以为至少部分信源原始信息和至少部分信源编码后的信息的结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发送端向接收端额外传输了部分信源信息,接收端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用于还原信源原始信息,有利于对数据包进行译码处理,从而有助于提高VLC系统的通信可靠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包还包括同步序列、所述信源信息中0和1的比例、以及包头信息,所述包头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子块中每个目标子块的序列号和/或数量,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子块包括所述部分信源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数据包中增加信源信息中0和1的比例、至少一个目标子块中每个目标子块的序列号和/或数量等信息,以便接收端恢复信源原始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源信息为图像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实现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或者具有实现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并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以使通信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处理所述信号,使得如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如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被执行。
可选地,上述通信接口可以为接口电路,处理器可以为处理电路。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逻辑电路和通信接口,所述逻辑电路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确定处理,以得到上述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输出所述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可以包括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输出接口用于输出所述数据包。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逻辑电路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获取如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包,所述逻辑电路用于执行如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译码处理。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可以包括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输入接口用于获取所述数据包。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如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如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被执行。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如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如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通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VLC系统的一种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LC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信息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包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包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编码流程的示意图。
图7是解码流程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成子包结构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9是图像信息量化后数据表现形式以及“之”字形排列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成子包结构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VLC系统,VLC系统中,可以选择白光LED灯作为照明光源与信号发射源,能以较低的成本完成照明与通信两大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对于VLC系统采用的通信技术不做具体定,例如: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通信技术、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通信技术、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信技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通信技术、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技术、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技术以及未来的通信技术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为可以接收和/或发送光信号的设备。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终端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智能手表、无线数据卡、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手持设备、膝上型电脑、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终端设备、增强现实终端设备、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控制光源实现向终端设备发送光信号,和/或,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光信号,进而实现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或者可穿戴设备,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D2D通信或机器通信中承担基站功能的终端,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完成基站部分功能的模块或单元,例如,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也可以是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图1是VLC系统的一种架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10;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20。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可通过光信号进行无线链路通信。图1中的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其中下行数据经过调制可以通过光源(例如,LED灯)传输给终端设备;相应地,终端设备也可以向网络设备传输上行数据。在采用不同的通信技术的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名称和网络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更具体的描述可以参考上文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VLC系统需要完成照明与通信两大功能,并且VLC系统需要能在多种场景(例如,商场、写字楼、博物馆、路灯周围、广告牌、运动场以及交通工具内等)以及环境下(例如,白天、黑夜和雨天等)提供稳定可靠的照明与通信服务。这样,就对VLC系统的亮度可调性和通信可靠性提出了要求。
因此,如何同时保证VLC系统的亮度可调性和通信可靠性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种方案为基于亮度补偿码的亮度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OOK调制方式,这样LED的亮度将与发送的信息序列中0,1的比例直接相关。具体地,首先需要计算待发送的数据序列中0,1的比例;然后根据VLC系统的亮度率,确定亮度补充码中0,1的比例;然后将亮度补充码与待发送的数据序列相结合形成数据包,从而实现照明与通信的功能。
通过该方案,易于实现亮度控制。但是该方案中添加的亮度补充码是与待发送的数据无关的冗余序列,会降低了数据包的码率,且对于VLC系统的通信可靠性没有增益。
另一种方案为基于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码的亮度控制方案,该方案同样采用OOK调制方式。具体地,首先对待发送的数据序列进行前项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码编码,得到FEC编码后的数据序列;然后对FEC编码后的数据序列进行CRC编码,得到CRC校验序列;根据VLC系统要求的亮度率,对CRC校验序列进行亮度编码得到亮度编码块,其中,亮度编码需要通过解方程组的方式计算出亮度编码的长度与码率,并根据亮度编码的长度与码率构建亮度编码码本以及与校验序列的映射关系;将FEC编码后的数据序列与亮度编码块进行结合组成数据包,从而实现照明与通信的功能。
在该方案中,通过级联CRC编码,可以额外提供了一层编码保护,有利于提升VLC系统的可靠性。但是,发送端额外进行CRC编码,接收端相应的需要进行CRC解码,会增加系统硬件复杂度;亮度编码会增加了发送端的运算复杂度;接收端需要掌握亮度编码的码本,而该码本会根据VLC系统要求的亮度率不同发生变化,因此VLC系统需要分配额外的资源来使收发端同步更新该码本。总之,该方案会引起VLC系统硬件复杂度的上升。
可知,上述两种方案尚不能很好地保证VLC系统的亮度可调性和通信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能够较好地保证VLC系统的亮度可调性和通信可靠性。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LC系统的示意性框图。图2中的发送端可以对应于图1中的网络设备,接收端可以对应于图1中的终端设备;或者发送端可以对应于图1中的终端设备,接收端可以对应于图1中的网络设备。
如图2所示,发送端首先通过信源编码器对信源原始信息进行信源编码,然后将信源编码后的信息送入信道编码器进行信道编码,得到信道编码后的信息;然后通过亮度控制模块,根据VLC系统的亮度要求,从信源原始信息(图2中未示出)或信源编码后的信息中抽取部分信源信息进行亮度控制,得到用于进行亮度控制的信息序列;为了便于接收端进行信源原始信息恢复,发送端的包头信息生成模块可以生成包头信息,包头信息包括用于指示上述部分信源信息的信息、信道编码的码率、发送端是否进行了比特求逆操作等信息;之后发送端的数据包生成模块将子包信息、信道编码后的信息、用于进行亮度控制的信息序列合并,形成待发送的数据包;然后发送端的调制模块对待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开关键控(on-off keying,OOK)调制,通过LED灯发送待发送的数据包。
接收端首先利用光检测器(例如,光电二极管等)从信道中接收光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一步通过解调模块对得到的电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数据包;然后通过同步模块和包头信息还原模块还原出包头信息;然后通过子包结构分解模块和得到的包头信息,对解调得到的数据包进行分解,分离用于进行亮度控制的信息序列和信道编码后的信息;然后对用于进行亮度控制的信息序列和信道编码后的信息进行联合信源信道译码,还原出信源原始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部分信源信息进行亮度控制,可以保证实现VLC系统的亮度可调性。由于发送端向接收端额外传输了部分信源信息,接收端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用于还原信源原始信息,有利于对数据包进行译码处理,从而有助于提高VLC系统的通信可靠性。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信息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信息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3中的第一通信装置为发送端,可以对应于图1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图1中网络设备中的模块或者单元(例如,芯片、电路或者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第二通信装置为接收端,可以对应于图1中的终端设备或者图1中终端设备中的模块或者单元。
图3所示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内容的至少部分内容。
在步骤310中,第一通信装置确定待传输的数据包。
数据包也可以被称为物理层帧,在本申请中,统一称为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传输的数据包可以包括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其中,第一信息序列包括信源信息,第二信息序列用于对光源进行亮度控制且第二信息序列包括所述信源信息中的部分信源信息。
也就是说,待传输的数据包中不仅包括原本需要传输的信源信息,还包括额外的部分信源信息,而额外的部分信源信息同时用于对光源进行亮度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信源原始信息和信源原始信息经过信源编码后的信息统称为信源信息。即信源信息可以为信源原始信息,也可以为信源编码后的信息,也可以为至少部分信源原始信息和至少部分信源编码后的信息的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序列可以为信源原始信息经过信源编码和/或信道编码后的信息,第一信息序列也可以为信源原始信息经过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后的信息,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对信源编码的具体实现方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对信源原始信息进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项:离散余弦变换处理、量化处理、排序处理和压缩处理。又例如,第一通信装置可以通过将信源信息与压缩矩阵进行矩阵乘法实现信源编码。
本申请实施例对信道编码的具体实现方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第一通信装置可以采用极化码(Polar code),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里德穆勒(Reed-Muller,RM)码,里德所罗门(Reed-Solomon,RS)码,卷积码或其他信道编码。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通信装置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获取第一信息序列,进一步根据第一信息序列、预设的亮度率、以及上述的部分信源信息,确定第二信息序列,进一步根据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序列中1的数量、所述第一信息序列中0的数量、以及预设的亮度率,确定待补充的1的数量和待补充的0的数量,进一步根据待补充的1的数量、待补充的0的数量、以及上述部分信源信息,确定第二信息序列,第二信息序列能够补充相应数量的1和0。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序列中0和1比例、以及预设的亮度率,确定第二信息序列中0和1的比例,进一步根据第二信息序列中0和1的比例以及上述部分信源信息,确定第二信息序列,第二信息序列能够补充相应数量的1和0。
上述预设的亮度率可以为VLC系统要求的亮度率,从而保证在传输数据的同时不会使用户感到光源的亮度变化。
可选地,在获得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之后,第一通信装置还可以确定是否对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进行比特求逆操作。作为一个示例,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序列中0和1的比例,确定是否对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进行比特求逆操作。例如,当系统要求的亮度率比较高,而第一信息序列中0的比例比较大,导致第一信息序列的亮度率低于系统要求的亮度率时,第一通信装置可以通过第二信息序列补充较小数量的0来提高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中0的总比例,之后再对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进行比特求逆操作,从而实现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包括较多的1,从而实现调高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二者整体的亮度率。通过该方式,可以减少第二信息序列的长度,从而有助于提高数据包的码率。
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的部分信源信息的获取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一个示例,上述的部分信源信息可以为信源信息中的特定部分。当第一通信装置需要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时,第一通信装置可以直接获取该特定部分用于亮度控制。
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根据对信源信息进行分块,得到至少一个子块,进一步根据至少一个子块中每个子块中1的数量、每个子块中0的数量、待补充的1的数量和待补充的0的数量,或者根据至少一个子块中每个子块中1的数量、每个子块中0的数量、第二信息序列中0和1的比例,从所述至少一个子块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子块,至少一个目标子块为上述部分信源信息。
在获得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之后,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合并,形成待发送的数据包。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为了便于接收端恢复信源原始信息,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在待发送的数据包中增加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信息序列包括的部分信源信息。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在数据包中的增加上述至少一个目标子块的序列号和/或数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待发送的数据包中还可以包括信源信息中0和1的比例。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包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数据包包括但不限于同步序列、包头信息、第一信息序列、第二信息序列。其中,包头信息、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构成子包结构,图4所示的数据包结构中仅包含一个子包结构。
1)数据包由同步序列作为开始,该同步序列用于解调过程中的包同步、时钟同步以及相位同步。
2)包头信息是由子包结构信息经过信道编码得到。子包结构信息中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固定符号、长短包结构标志、子包序号、信源信息中0和1的比例、包头补充比特、至少一个目标子块的序列号、至少一个目标子块的数量、至少一个目标子块中每个子块中0和1的比例、子块的长度、至少一个子块中每个子块中0和1的比例、信道码字长度、码率、删除冗余比特的位置、以及是否比特求逆。其中,固定符号用来识别包头信息部分,包头补充比特用于调整包头信息部分的0和1比例。
可选地,子包结构信息还可以包括每个子块中0和1的比例。
3)部分信源信息对应于上文的第二信息序列。图4中以部分信源信息由m个子块S构成为例。
4)信道码字对应于上文的第一信息序列。可选地,信道码字还包括可删除冗余比特。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数据包还可以包括信源压缩方式。例如,该字段用于指示是否采用以下各方法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方法进行压缩:离散余弦变换、小波变换、熵编码和稀疏矩阵乘法等。
需要说明的是,图4仅为示例,图4所示的各部分的位置可以发生改变。例如,部分信源信息的位置与信道码字的位置可以互换。又例如,包头信息中除了固定符号的位置,其余各个符号的位置也可以相互调换。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包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的数据包结构中包括多个子包结构,多个子包结构之间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插入其他固定序列。图5中的子包结构与图4中的子包结构类似,可以参见图4的相关描述。
在步骤320中,第一通信装置通过光源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步骤310中确定的数据包。相应地,第二通信装置接收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数据包。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对数据包进行OOK调制,从而通过光源发送数据包。第二通信装置将从信道中接收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解调得到数据包。
在步骤330中,第二通信装置采用联合信源信道译码方法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译码。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二通信装置利用数据包中同步序列进行包同步、时钟同步和相位同步等操作;利用数据包中的固定符号进行子包同步,并统计整个数据包中子包的个数,并分离出各个子包;对包头信息进行译码,得到子包结构信息;根据子包结构信息,分离子包中的部分信源信息和信道码字,同时根据子包结构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对部分信源信息和信道码字进行比特求逆操作;对得到的部分信源信息和信道码字进行联合信源信道译码,还原信源原始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图3中的第一通信装置对应于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对应于网络设备时,传输信息的方法与第一通信装置对应于网络设备、第二通信装置对应于终端设备时传输信息的方法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图6和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信息的方法的可能流程进行详细描述。图6和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信息的方法流程的一个示例。其中,图6是编码流程的示意图。图7是解码流程的示意图。
图6中的流程可以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
如图6所示,在步骤601中,初始化设置,子包序号归零。
在步骤602中,获取信源原始信息,然后对其等长分块得到至少一个子块,并统计各个子块中的0和1个数,子包序号加1。
在步骤603中,对信源原始信息进行编码,得到信源码字。
在步骤604中,对信源码字进行编码,得到信道码字,并统计信道码字中的0和1个数。
可选地,如果需要对信道码字进行删除冗余操作,则需要记录删除冗余比特所处的位置。
在步骤605中,根据VLC系统亮度率、以及信道码字中0和1的个数,确定需要补充的0和1的个数。
在步骤606中,根据各个子块中的0和1的个数、以及需要补充的0和1的个数,选取合适的信源子块充当部分信源信息。
在步骤607中,根据部分信源信息、信道码字中0和1的个数、以及VLC系统的亮度率,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比特取逆操作,以实现0、1比例的翻转。当需要进行比特取逆操作时,执行步骤608;当不需要进行比特取逆操作时,执行步骤609。
在步骤608中,对部分信源信息和信道码字进行比特取逆操作。
在步骤609中,根据子包序号、信源信息中0和1的比例、选取的信源子块序号、信道编码码长、码率以及删除冗余比特所处的位置等信息生成子包结构信息,并对子包结构信息进行信道编码,然后将编码结果与固定符号、补充比特合并形成包头信息。
在步骤610中,将包头信息、部分信源信息与信道码字合并形成子包结构。
在步骤611中,判断子包数量是否满足包长要求。若采用如图4所示的数据包结构,子包结构数量为1;若采用如图5所示的数据包结构,子包结构数量为N,N为大于1的整数。如果子包结构数量满足要求,则执行步骤612;反之,则返回步骤602。
在步骤612中,将同步序列与各子包结构合并形成数据包。
在步骤613中,完成流程,将数据包送入后续模块。
图7中的流程可以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
如图7所示,在步骤701中,接收光信号,并通过光电二极管或光探测器将其转为电域信号,准备开始译码操作。
在步骤702中,对电域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完整的数据包。
在步骤703中,利用数据包的同步序列进行包同步、时钟同步和相位同步等操作,同时利用数据包包头信息中的固定符号完成子包同步,统计数据包中子包结构的个数,并分离出各个子包结构。
在步骤704中,对包头信息进行译码,还原出子包结构信息。
在步骤705中,根据子包结构信息,分离子包结构,得到部分信源信息和信道码字。
在步骤706中,根据子包结构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对部分信源信息和信道码字进行比特求逆操作。若需要进行比特求逆操作,执行步骤707;否则,执行步骤708。
在步骤707中,对部分信源信息和信道码字进行比特取逆操作。
在步骤708中,利用数据包的同步序列或子包结构中的固定符号进行信道估计,并根据信道估计结果、以及子包结构信息中信源信息中0和1比例,计算部分信源信息的初始外信息。
在步骤709中,对部分信源信息的初始外信息和信道码字进行联合信源信道译码。
在步骤710中,译码完成后,判断是否所有子包结构均已译码完成。若均已译码完成,则执行步骤711;否则,返回步骤704。
在步骤711中,完成信源原始信息恢复。
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信息的方法进行描述。
示例1
本示例为面向图像数据的联合信源编码-亮度方案,其系统框架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系统框架,其中,待发送的数据包中的子包结构的具体生成方式如图8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示例中,将图片数据和视频数据统称为图像数据。
(一)发送端
1)图像数据经过分块、离散余弦变换和量化操作后,数据会明显地分为高频与低频两大类。其中,高频部分具有大量的0比特,而在低频部分具有较多的1比特。如图9的(a)图所示,从二维矩阵来看,低频部分靠近矩阵左上角,即图像数据更多的集中存在矩阵左上角。如图9的(b)图所示,采用“之”字型排列方式,将图像数据的量化矩阵转为一维信源序列。此时图像数据将集中在信源信息序列S的头部子块中,而尾部子块则更多是全0比特。此时需要对信源信息序列S的各个子块进行0和1比例的统计。
对信源信息序列S进行压缩操作,完成整个图片数据的信源编码操作,得到信源码字。在本示例中,可以利用Huffman编码方法等熵编码方案对信源信息序列S进行压缩,也可以采用其他信源信息序列压缩方法。
2)然后对信源码字进行信道编码得到信道码字C。在本示例中,可以利用可以采用Polar码、LDPC码、RM码、RS码、卷积码或其他信道编码方法。
进一步地,如果该信道码字可以采用删除冗余的方式变化编码码率,需要记录被删除的冗余比特的位置。
3)然后统计信道码字中0和1的个数,根据系统亮度率、信道码字的0和1个数以及信源信息子块的长度,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应该补充的0和1的个数:
Figure BDA0002605555450000101
其中RDim是系统亮度率,CS1是信道码字中1的个数,CS0是信道码字中0的个数,PS1是需要补充的1比特的个数,PS0是需要补充的0比特的个数,RPS是需要添加的0和1的比例。
根据RPS、以及信源信息子块中0和1的比例,确定信源信息子块。
然后根据信源信息子块的长度K,确定该信源信息子块重复的次数m,m满足以下公式:
PS1+PS0≈mK,1≤m<N
最后,这些重复的信源信息子块构成部分信源信息。
4)若判断需要进行比特求逆操作,可以通过比特求逆运算更改部分信息与信道码字中0和1的比例,进行比特求逆操作后的亮度率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605555450000111
其中,
Figure BDA0002605555450000112
是比特求逆运算后的亮度率。
5)由信源信息序列S的各个子块的0和1的比例、选定的信源子块序号、重复的次数、信道编码码长、码率、删除冗余比特的位置、以及是否采用比特求逆操作等信息组成子包结构信息,可以采用Polar码、RM码、RS码、或其他纠错编码方法对子包结构信息进行编码,然后将编码后的结果、固定符号、以及包头补充比特合并形成包头信息。
6)将包头信息、部分信源信息与信道码字结合,组成子包结构。单个或多个子包结构与同步序列合并形成数据包。
(二)接收端
1)首先需要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同步以及分离出子包结构,通过对包头信息进行译码,得到信源信息中0和1的分布、信源信息的子块序号、信道编码的码率和码长、以及删除冗余比特的位置等信息,便于后续译码操作。
2)利用数据包中固有的符号进行信道估计,例如,利用同步序列或固定符号进行信道估计。
3)计算信道码字、部分信源信息、以及未经信道传递的信源比特所对应的初始外信息。
具体地,假设信源信息中0出现的概率为p0,1出现的概率为p1,同时假设通过信道估计后可以得到信道的SNR值,便可以根据以下公式得出噪声的功率:
Figure BDA0002605555450000113
接收端可以通过包头信息中包含的信源子块中0和1比例计算得出p0和p1
假设接收端得到一个接收信号rj,其对应了发送端发送的第j个信号bj,接收端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的对数似然值的正负判决还原信号
Figure BDA0002605555450000114
等于0还是1:
Figure BDA0002605555450000115
当bj是信道码字部分比特时,有P(bj=0)=P(bj=1),此时其初始外信息为:
Figure BDA0002605555450000121
当bj是部分信源信息比特时,则其初始外信息为:
Figure BDA0002605555450000122
而对于那些未经信道传输的信源信息比特而言,其初始外信息为:
Figure BDA0002605555450000123
其中,定义
Figure BDA0002605555450000124
为信源边信息。
4)得到信道码字、部分信源信息、以及未经信道传递的信源比特所对应的初始外信息后,采用信源信道迭代译码方法,完成译码操作。
具体的译码方法可以采用Chase-Like译码算法、BCJR算法、信度传播(beliefpropagation)算法、维特比(Viterbit)译码、或者最大似然(maximum-likelihood)译码算法等。
具体的流程:首先进行信道译码,然后利用信道译码之后的软信息进行信源软译码,并将信源译码得到的外信息反馈给信道译码器再次进行信道译码,经过信道译码器与信源译码器之间的反复迭代,最后输出基于信源软译码结果的应判决比特序列,该序列就是还原的图像数据。
5)当译码完成后,判断是否数据包中所有子包结构都已经译码完成。如果完成,则输出所有译码得到的图像数据;反之,则重复进行子包结构分离、包头信息译码、联合信源信道译码等操作。
在本示例中,根据图像数据高低频数据0和1分布不同,可以利用信源信息子块完成系统亮度率的调整功能,并且因为数据包中有部分信源信息合并信道码字共同传输,方便接收端采用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法。
示例2
本示例是基于矩阵压缩方法的联合信源信道-亮度控制方案。
对于发送端,与示例1不同的是,本示例中将采用序列矩阵相乘的方式进行信源压缩,具体的信源压缩方法如以下公式所示:
SI*HSC=SC
其中,HSC是用于信源压缩的矩阵。
假设信源信息SI为1×L的序列,HSC为L×M的矩阵,则可知SC是1×M的信源码字序列。因此,当M<L时则完成了信源压缩功能。
HSC矩阵可以是LDPC码的校验矩阵、稀疏生成矩阵、Polar码生成矩阵或其他矩阵形式。
因此,本示例中子包结构生成环节中信源编码操作会得到简化,即只包含信源分块和信源信息序列压缩两步,具体的子包结构生成方法如图10所示。
对于接收端,同样可以采用联合信源信道译码方法,具体地描述可以参见示例1,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示例中,利用矩阵和信源信息序列相乘的方式完成信源压缩,并利用部分信源信息完成系统亮度率的调整功能,并且因为数据包中有部分信源信息合并信道码字共同传输,方便接收端采用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法。
以上对本申请提供的传输信息的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下面介绍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通信装置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装置1100具有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的各个功能模块。具体地,装置1100包括处理单元1120和输出单元1130。
处理单元1120,用于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所述第一信息序列包括信源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序列包括所述信源信息中的部分信源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序列用于对光源进行亮度控制。
输出单元1130,用于通过所述光源输出所述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120具体用于:获取第一信息序列;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序列、预设的亮度率、以及所述部分信源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序列;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序列和所述第二信息序列,确定所述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1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序列中1的数量、所述第一信息序列中0的数量、以及所述亮度率,确定待补充的1的数量和待补充的0的数量;根据所述待补充的1的数量、所述待补充的0的数量、以及所述部分信源信息,确定第二信息序列,所述第二信息序列用于补充所述待补充的1和所述待补充的0。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120还用于:对所述信源信息进行分块,得到至少一个子块;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块中每个子块中1的数量、所述每个子块中0的数量、所述待补充的1的数量和所述待补充的0的数量,从所述至少一个子块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子块,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子块包括所述部分信源信息。
可选地,所述数据包还包括同步序列、所述信源信息中0和1的比例、以及包头信息,所述包头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子块中每个目标子块的序列号和/或数量。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120具体用于:获取所述信源信息;对所述信源信息进行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得到所述第一信息序列。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120具体用于:对所述信源信息进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项:离散余弦变换处理、量化处理、排序处理和压缩处理;或者,将所述信源信息与压缩矩阵进行矩阵乘法运算。
可选地,所述信源信息为图像信息。
在以上各实现方式中,当处理单元1120可以由处理器实现,输出单元1130可以由发送器实现。
可选地,发送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是具有接收和发送功能的收发器中的一部分,这里不作限定。
可选地,作为一个示例,通信装置1100可以为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装置。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示例,通信装置1100可以为安装在第一通信装置中的芯片或集成电路。在这种情况下,输出单元1130可以为通信接口或者接口电路。例如,输出单元1130为输出接口或输出电路。
在各示例中,处理单元1120用于执行除了发送和接收的动作之外由第一通信装置内部实现的处理和/或操作。
可选地,处理单元1120可以为处理装置。其中,处理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例如,处理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通信装置1100执行各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
可选地,处理装置可以仅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位于处理装置之外。处理器通过电路/电线与存储器连接,以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
在一些示例中,处理装置还可以为芯片或集成电路。例如,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电路/逻辑电路和接口电路,所述处理电路/逻辑电路用于执行各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确定处理,以得到待发送的数据包,接口电路用于通过光源输出所述数据包。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1120和输出单元113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这里不加赘述。
图1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装置1200具有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的各个功能模块。具体地,装置1200包括获取单元1210和处理单元1220。
获取单元1210,用于获取通过光源传输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所述第一信息序列包括信源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序列包括所述信源信息的部分信源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序列用于辅助译码。
处理单元1220,用于采用联合信源信道译码方法,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译码。
可选地,所述数据包还包括同步序列、所述信源信息中0和1的比例、以及包头信息,所述包头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子块中每个目标子块的序列号和/或数量,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子块包括所述部分信源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源信息为图像信息。
在以上各实现方式中,获取单元1210可以由接收器实现。
可选地,接收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是具有接收和发送功能的收发器中的一部分,这里不作限定。
可选地,作为一个示例,通信装置1200可以为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通信装置。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示例,通信装置1200可以为安装在第二通信装置中的芯片或集成电路。在这种情况下,获取单元1210可以为通信接口或者接口电路。例如,获取单元730为输入接口或输入电路。
在各示例中,处理单元1220用于执行除了发送和接收的动作之外由第二通信装置内部实现的处理和/或操作。
可选地,处理单元1220可以为处理装置。其中,处理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例如,处理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通信装置1200执行各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
可选地,处理装置可以仅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位于处理装置之外。处理器通过电路/电线与存储器连接,以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
在一些示例中,处理装置还可以为芯片或集成电路。例如,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电路/逻辑电路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输入所述数据包,所述处理电路/逻辑电路用于执行各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的译码处理。
有关上述获取单元1210和处理单元12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这里不加赘述。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3所示,装置1300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1310和一个或者多个接口电路1320。处理器1310和接口电路13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3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地,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1330,用于存储处理器13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3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3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装置1300用于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的功能时,处理器1310用于执行上述处理单元1120的功能,接口电路1320用于执行上述输出单元1130的功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装置1300可以为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装置。
图1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4所示,装置1400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1410和一个或者多个接口电路1420。处理器1410和接口电路14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4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地,装置14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1430,用于存储处理器14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4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4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装置1400用于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的功能时,接口电路1210用于执行上述获取单元1210的功能,处理器1410用于执行上述处理单元1220的功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装置1400可以为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通信装置。
可选的,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的存储器与处理器可以是物理上相互独立的单元,或者,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文不做限定。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本申请各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和/或流程被执行。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本申请各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和/或流程被执行。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代码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本申请各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和/或流程被执行。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代码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本申请各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和/或流程被执行。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独立于芯片而设置,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第一通信装置执行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也可以为接口电路等。进一步地,所述芯片还可以包括所述存储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独立于芯片而设置,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第二通信装置执行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也可以为接口电路等。进一步地,所述芯片还可以包括所述存储器。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例如,可以为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信号并将所述信号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处理所述信号,以使得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被执行。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例如,可以为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信号并将所述信号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处理所述信号,以使得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被执行。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与至少一个存储器耦合,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被执行。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与至少一个存储器耦合,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被执行。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并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以使第一通信装置执行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并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以使第二通信装置执行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集成电路芯片,具有处理信号的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编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编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RAM,DR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以及C均可以为单数或者复数,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编号“第一”、“第二”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并不对数量和先后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所述第一信息序列包括信源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序列包括所述信源信息中的部分信源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序列用于对光源进行亮度控制;
通过所述光源输出所述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包括:
获取第一信息序列;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序列、预设的亮度率、以及所述部分信源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序列;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序列和所述第二信息序列,确定所述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序列、预设的亮度率、以及所述部分信源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序列中1的数量、所述第一信息序列中0的数量、以及所述亮度率,确定待补充的1的数量和待补充的0的数量;
根据所述待补充的1的数量、所述待补充的0的数量、以及所述部分信源信息,确定第二信息序列,所述第二信息序列用于补充所述待补充的1和所述待补充的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信源信息进行分块,得到至少一个子块;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块中每个子块中1的数量、所述每个子块中0的数量、所述待补充的1的数量和所述待补充的0的数量,从所述至少一个子块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子块,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子块包括所述部分信源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还包括同步序列、所述信源信息中0和1的比例、以及包头信息,所述包头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子块中每个目标子块的序列号和/或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信息序列,包括:
获取所述信源信息;
对所述信源信息进行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得到所述第一信息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信源信息进行信源编码,包括:
对所述信源信息进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项:离散余弦变换处理、量化处理、排序处理和压缩处理;或者,
将所述信源信息与压缩矩阵进行矩阵乘法运算。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源信息为图像信息。
9.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通过光源传输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所述第一信息序列包括信源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序列包括所述信源信息的部分信源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序列用于辅助译码;
采用联合信源信道译码方法,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译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还包括同步序列、所述信源信息中0和1的比例、以及包头信息,所述包头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子块中每个目标子块的序列号和/或数量,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子块包括所述部分信源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源信息为图像信息。
1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所述第一信息序列包括信源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序列包括所述信源信息中的部分信源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序列用于对光源进行亮度控制;
输出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光源输出所述数据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第一信息序列;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序列、预设的亮度率、以及所述部分信源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序列;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序列和所述第二信息序列,确定所述数据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序列中1的数量、所述第一信息序列中0的数量、以及所述亮度率,确定待补充的1的数量和待补充的0的数量;
根据所述待补充的1的数量、所述待补充的0的数量、以及所述部分信源信息,确定第二信息序列,所述第二信息序列用于补充所述待补充的1和所述待补充的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对所述信源信息进行分块,得到至少一个子块;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块中每个子块中1的数量、所述每个子块中0的数量、所述待补充的1的数量和所述待补充的0的数量,从所述至少一个子块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子块,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子块包括所述部分信源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还包括同步序列、所述信源信息中0和1的比例、以及包头信息,所述包头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子块中每个目标子块的序列号和/或数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信源信息;
对所述信源信息进行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得到所述第一信息序列。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信源信息进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项:离散余弦变换处理、量化处理、排序处理和压缩处理;或者,
将所述信源信息与压缩矩阵进行矩阵乘法运算。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源信息为图像信息。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通过光源传输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第一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息序列,所述第一信息序列包括信源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序列包括所述信源信息的部分信源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序列用于辅助译码;
处理单元,用于采用联合信源信道译码方法,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译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还包括同步序列、所述信源信息中0和1的比例、以及包头信息,所述包头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子块中每个目标子块的序列号和/或数量,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子块包括所述部分信源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源信息为图像信息。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与至少一个存储器耦合,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逻辑电路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待处理的数据和/或信息,所述逻辑电路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和/或信息处理,以及,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输出经过所述逻辑电路处理后的所述数据和/或信息。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CN202010737273.XA 2020-07-28 2020-07-28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40066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7273.XA CN114006654A (zh) 2020-07-28 2020-07-28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CT/CN2021/103652 WO2022022210A1 (zh) 2020-07-28 2021-06-30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EP21849882.2A EP4181425A4 (en) 2020-07-28 2021-06-30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8/158,762 US20230163847A1 (en) 2020-07-28 2023-01-24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7273.XA CN114006654A (zh) 2020-07-28 2020-07-28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6654A true CN114006654A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20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7273.XA Pending CN114006654A (zh) 2020-07-28 2020-07-28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63847A1 (zh)
EP (1) EP4181425A4 (zh)
CN (1) CN114006654A (zh)
WO (1) WO202202221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81494B1 (ko) * 2010-05-25 2012-09-11 영남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조명광원을 이용한 무선광통신 시스템의 송신 장치
CN102608712B (zh) * 2011-12-20 2015-01-14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长选择开关中波长漂移的补偿方法及其装置
KR101807697B1 (ko) * 2013-01-17 2017-12-1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Dmx-512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가시광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4753595B (zh) * 2015-03-02 2017-04-05 东南大学 一种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支持亮度调节的调制方法
KR102238006B1 (ko) * 2015-08-05 2021-04-0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가시광 무선통신 장치 및 방법
US10476599B2 (en) * 2016-04-18 2019-11-12 Nec Corporation Joint source and LDPC coding based coding modulation for ultra-high-speed optical transport
CN108900249B (zh) * 2018-09-12 2021-07-02 西北民族大学 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调光装置及其调光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81425A1 (en) 2023-05-17
US20230163847A1 (en) 2023-05-25
EP4181425A4 (en) 2024-01-10
WO2022022210A1 (zh) 2022-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73160B (zh) 通信系统中冗余版本的设计方案
US10461779B2 (en) Rate-compatible polar codes
CN103684680B (zh) 解码经编码的数据块
KR101606806B1 (ko) 채널 코딩 방법과 채널 코딩 장치
US8086270B2 (en) Classifying-synthesizing transmission method of multi-user feedback information at base station
EP1172959A2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 system and method
CN110800216A (zh) 用于通信和广播系统的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8737021B (zh) Polar码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02141810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のネットワーク層を横断して実現可能なチャネル誤り保護
CN108173621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8288970B (zh) 一种极化码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CN104871546A (zh) 具有应用层前向纠错的增强视频流送
US775253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linear erasure codes
CN113381838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18127234A1 (zh) 一种极化码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KR101967884B1 (ko) 방송 및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14006654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7005349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基站以及终端设备
CN115549849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547287B (zh) 基于Raptor码的图像编码方法
CN111213346B (zh) 用于促进多用户检测的方法和计算设备
KR102014710B1 (ko) 방송 및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11936476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WO202323612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ource coding and channel coding of low entropy signals
CN117335920A (zh) 编译码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