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3240B -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3240B
CN113993240B CN202111177247.7A CN202111177247A CN113993240B CN 113993240 B CN113993240 B CN 113993240B CN 202111177247 A CN202111177247 A CN 202111177247A CN 113993240 B CN113993240 B CN 1139932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resistor
capacitor
dimming
whit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772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3240A (zh
Inventor
昝金林
曲志华
张川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ainaib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ainaib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ainaib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ainaib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7724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32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3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3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32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32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20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4Voltage stabilisation; Maintaining constant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40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5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responsive to malfunctions or undesirable behaviour of LEDs; responsive to LED life; Protective 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光调色电路,包括:切换电路,根据一切换指令在一智能模式、一微波模式及一手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第一驱动电路,获取一第一调节信号调节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的电流值;第二驱动电路,获取一第二调节信号调节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的电流值;智能模式:一冷白光负载根据第一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值进行功率调节;一暖白光负载根据第二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值进行功率调节;微波模式:冷白光负载及暖白光负载均根据第二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值进行功率调节;手动模式:根据一调光指令对冷白光负载及暖白光负载进行功率调节。有益效果是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用户可选择调光调色的操作模式,提高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二极管调控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光调色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装置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其中,支持照明亮度调节及照明色温调节的照明装置尤为人们青睐。
照明亮度调节即调光,通过调节照明装置中的灯具负载的功率实现;照明色温调节即调温,灯具负载包括冷白色负载及暖白色负载,通过分别调节冷白色负载及暖白色负载的功率,来实现色温调节,譬如:当冷白色负载的功率较高,而暖白色负载的功率较低时,此时灯具负载照明的色温偏低。
大多照明装置围绕单片机系统及烧录于单片机系统内的复杂程序来实现照明装置的调光调色的目的。一方面,存在控制照明装置进行调光调色的电路较为复杂的缺陷;另一方面,当照明装置发生故障时,既需要对单片机系统内的程序进行检查,又需要对硬件设施进行排查,而单片机系统的硬件设施为集成电路,不便于维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调光调色电路,包括:
切换电路,用于根据用户的切换指令在一智能模式、一微波模式及一手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第一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用于获取外部输入的一第一调节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调节信号调节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的电流值;
第二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用于获取外部输入的一第二调节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调节信号调节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的电流值;
第一通讯电路,用于获取外部输入的一第一冷白调光信号及一第一暖白调光信号,则在所述智能模式下,所述第一冷白调光信号作为所述第一调节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暖白调光信号作为所述第二调节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第二通讯电路,用于获取外部输入的一第二暖白调光信号,则在所述微波模式下,所述第二暖白调光信号作为所述第二调节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灯具负载,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输出端,包括一冷白光负载及一暖白光负载;
则当所述切换电路根据用户的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智能模式时:
所述冷白光负载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切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冷白光负载根据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值进行功率调节,进而实现所述冷白光负载的调光;
所述暖白光负载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切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暖白光负载根据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值进行功率调节,进而实现所述暖白光负载的调光;
当所述切换电路根据用户的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微波模式时:
所述冷白光负载的输出端及所述暖白光负载的输出端均通过所述切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冷白光负载及所述暖白光负载均根据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值进行功率调节,进而实现所述冷白光负载的调光及所述暖白光负载的调光;
当所述切换电路根据用户的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手动模式时:
所述冷白光负载的输出端及所述暖白光负载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切换电路中的一手动调光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手动调光电路根据用户输入的一调光指令对所述冷白光负载及所述暖白光负载进行功率调节,进而实现所述冷白光负载的调光及所述暖白光负载的调光。
优选的,还包括一恒压供电电路,所述恒压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通讯电路的供电端及所述第二通讯电路的供电端,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一启动指令分别向所述第一通讯电路及所述第二通讯电路输出一恒压信号以供电。
优选的,所述恒压供电电路包括一恒压驱动芯片,所述恒压驱动芯片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一第一电容器的负极、一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及一电感器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恒压驱动芯片的第二引脚、所述恒压驱动芯片的第三引脚及一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接地设置,所述电感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一第二电容器的正极、一第一电阻器的一端、一第三电容器的正极,所述第二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所述第一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设置,所述第三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所述恒压驱动芯片的第四脚分别连接一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及一第四电容器的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入所述启动指令,所述第四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所述恒压驱动芯片的第五脚连接一第二电阻器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恒压驱动芯片的第一脚。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讯电路包括一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一第三电阻器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一微波发生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微波发生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分别连接一第四电阻器的一端、一第五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四电容器的正极,所述第四电阻器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二通讯电路的供电端并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器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所述第五电阻器与所述第四电容器之间引出一节点以输出所述第二暖白调光信号。
优选的,还包括一驱动电源电路,所述驱动电源电路的输入端接入一供电电压,所述驱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供电端及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供电端。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源电路包括一第五电容器、一第六电容器及一第六电阻器,所述第五电容器的正极接入所述供电电压,所述第五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所述第六电容器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容器的正极,所述第六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所述第六电阻器的一端作为所述驱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并连接所述第六电容器的正极,所述第六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一第一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一脚分别连接一第七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八电阻器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一冷白调光信号,所述第八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二脚分别连接一第九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十电阻器的一端、一第七电容器的正极,所述第九电阻器的另一端及所述第十电阻器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驱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七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三脚分别连接一第十一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十二电阻器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四脚,所述第十一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设置并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五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六脚及一第一续流单元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续流单元包括一第一磁芯电感器,所述第一磁芯电感器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五脚、一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磁芯电感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第八电容器的负极、所述切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供电电压、所述第八电容器的正极。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一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一脚分别连接一第十三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十四电阻器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一暖白调光信号或所述第二暖白调光信号,所述第十四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二脚分别连接一第十五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十六电阻器的一端、一第九电容器的正极,所述第十五电阻器的另一端及所述第十六电阻器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驱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九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三脚分别连接一第十七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十八电阻器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四脚,所述第十七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设置并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五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六脚及一第二续流单元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续流单元包括一第二磁芯电感器,所述第二磁芯电感器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五脚、一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磁芯电感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第十电容器的负极、所述切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供电电压、所述第十电容器的正极。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用户通过向切换电路发起切换指令以自行选择智能模式、微波模式或手动模式,在智能模式下,第一驱动电路根据第一调节信号调节冷白光负载的功率、第二驱动电路根据第二调节信号调节暖白光负载的功率,以达到调光调色的目的;在微波模式下,第一驱动电路根据第一调节信号同时调节冷白光负载及暖白光负载的功率,以达到调光的目的;在手动模式下,用户通过向手动调光电路输入调光指令来对冷白光负载及暖白光负载进行功率调节,以达到调色的目的。一方面,调光调温电路中实现调光调色的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另一方面,供用户调光调色的操作方式简单,为用户的生活带来便利。
(2)、由于各个电路之间集成度较低,当照明装置发生故障时,用户可以分别对各个电路进行故障排查,为照明装置的维修提供了便利。
(3)、调光调色电路在实际使用时的适用性高,可满足具有不同电器使用习惯的用户,对于倾向智能控制的用户,可以在智能模式下对冷白光负载及暖白光负载进行调光调温;对于倾向手动控制的用户,则可以通过第一调节信号及手动输入的调光指令实现色温调节,提高了用户使用照明装置时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调光调色电路的控制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路及第二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切换电路及灯具负载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通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恒压供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发明的主旨,则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调光调温电路,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
切换电路1,用于根据用户的切换指令在一智能模式、一微波模式及一手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第一驱动电路2,连接切换电路1的第一输出端,用于获取外部输入的一第一调节信号,并根据第一调节信号调节第一驱动电路2的输出端的电流值;
第二驱动电路3,连接切换电路1的第二输出端,用于获取外部输入的一第二调节信号,并根据第二调节信号调节第二驱动电路3的输出端的电流值;
第一通讯电路4,用于获取外部输入的一第一冷白调光信号及一第一暖白调光信号,则在智能模式下,第一冷白调光信号作为第一调节信号输入至第一驱动电路2的第一输入端,第一暖白调光信号作为第二调节信号输入至第二驱动电路3的第一输入端;
第二通讯电路5,用于获取外部输入的一第二暖白调光信号,则在微波模式下,第二暖白调光信号作为第二调节信号输入至第二驱动电路3的第一输入端;
灯具负载6,连接切换电路1的输出端,包括一冷白光负载及一暖白光负载;
则当切换电路1根据用户的切换指令切换至智能模式时:
冷白光负载的输出端通过切换电路1连接第一驱动电路2的第二输入端,冷白光负载根据第一驱动电路2输出的电流值进行功率调节,进而实现冷白光负载的调光;
暖白光负载的输出端通过切换电路1连接第二驱动电路3的第二输入端,暖白光负载根据第二驱动电路3输出的电流值进行功率调节,进而实现暖白光负载的调光;
当切换电路1根据用户的切换指令切换至微波模式时:
冷白光负载的输出端及暖白光负载的输出端均通过切换电路1连接第二驱动电路3的第二输入端,冷白光负载及暖白光负载均根据第二驱动电路3输出的电流值进行功率调节,进而实现冷白光负载的调光及暖白光负载的调光;
当切换电路1根据用户的切换指令切换至手动模式时:
冷白光负载的输出端及暖白光负载的输出端均连接切换电路1中的一手动调光电路11的输入端,手动调光电路11根据用户输入的一调光指令对冷白光负载及暖白光负载进行功率调节,进而实现冷白光负载的调光及暖白光负载的调光。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冷白光负载、切换电路1及第一驱动电路2形成回路,由于冷白光负载的供电端的电流值恒定,通过调节第一驱动电路2输出的电流值即可实现调节冷白光负载的输出端的电流值,进而起到调节冷白光负载的功率实现调光效果;
暖白光负载、切换电路1及第二驱动电路3形成回路,由于暖白光负载的供电端的电流值恒定,通过调节第二驱动电路3输出的电流值即可实现调节暖白光负载的输出端的电流值,进而起到调节暖白光负载的功率实现调光效果。
一灯具负载6包括冷白光负载与暖白光负载。
而冷白光负载与暖白光负载各自的功率不同时,灯具负载6的色温随之改变,当冷白光负载的功率较大而暖白光负载的功率较小时,灯具负载6的色温偏冷,当暖白光负载的功率较大而冷白光负载的功率较小时,灯具负载6的色温偏暖。
切换电路1包括拨动开关SW1及拨动开关SW2,其中拨动开关SW1即手动调光电路11。
拨动开关SW1的5脚分别连接第一驱动电路2的第二输入端、拨动开关SW2的5脚、拨动开关SW1的7脚,拨动开关SW1的2脚连接拨动开关SW1的6脚,拨动开关SW1的6脚还连接暖白光负载的输出端,拨动开关SW1的3脚连接冷白光负载的输出端。
拨动开关SW2的5脚分别连接第一驱动电路2的第二输入端、拨动开关SW2的6脚,拨动开关SW2的8脚连接第二驱动电路3的第二输入端。
拨动开关SW1上设置有一第一滑移键,拨动开关SW2上设置一第二滑移键,第一滑移键及第二滑移键各自设置有两个金属端子,则手动模式下:调光指令即通过拨动第一滑移键使得金属端子分别连接拨动开关SW1不同的引脚,以改变冷白光负载的输出端的电流值,进而调节暖白光负载的功率。
在手动模式下,第一滑移键的输入端连接冷白光负载的输出端,第一滑移键的两个金属端子分别作为第一滑移键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一滑移键的第二输出端使用,具体如下:
手动调光包括三个调节档位,分别为冷白光档、自然光档、暖白光档;
冷白光档时,第一滑移键的输入端连接冷白光负载的输出端,第一滑移键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拨动开关SW1的4脚,第一滑移键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拨动开关SW1的2脚,使得冷白光负载导通而暖白光负载不导通,则由冷白光负载进行照明且色温偏冷,此时色温值为2700K;
自然光档时,第一滑移键的输入端连接冷白光负载的输出端,暖白光负载的输出端连接拨动开关SW1的4脚,且第一滑移键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拨动开关SW的3脚,第一滑移键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拨动开关SW1的2脚,使得冷白光负载与暖白光负载均导通,则冷白光负载与暖白光负载同时照明,此时色温偏向自然光,色温值为4000K;
暖白光档时,第一滑移键的输入端断开与冷白光负载的输出端的连接,而第一滑移键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拨动开关SW1的2脚,第一滑移键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拨动开关SW1的1脚,使得暖白光负载导通、冷白光负载不导通,则暖白光负载照明、冷白光负载不照明,此时色温偏暖,色温值为6500K。
如图3所示,A-为冷白光负载,B-为暖白光负载。
切换电路1切换至微波模式时,通过拨动第二滑移键使得第二滑移键的一个金属端子连接拨动开关SW2的1脚和2脚,使得拨动开关SW2的1脚和2脚连通,第二滑移键的另一个金属端子连接拨动开关SW2的5脚和6脚,并互相连通。
切换电路1切换至智能模式时,通过拨动第二滑移键使得第二滑移键的一个金属端子连接拨动开关SW2的2脚和4脚并互相连通,且第二滑移键的另一个金属端子连接拨动开关SW2的6脚和8脚并互相连通。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恒压供电电路,恒压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通讯电路4的供电端及第二通讯电路5的供电端,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一启动指令分别向第一通讯电路4及第二通讯电路5输出一恒压信号以供电。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启动指令为一外部输入电压,由于外部输入电压的电流值较大,通过恒压供电电路对外部输入电压进行降压稳压处理生成恒压信号,以向第一通讯电路4、第二通讯电路5稳定供电。
其中,第一通讯电路4包括但不限于蓝牙装置,用于从一应用程序获取第一冷白调光信号并传输至第一驱动电路2、获取第一暖白调光信号并传输至第二驱动电路3,起到通讯作用。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恒压供电电路包括一恒压驱动芯片,恒压驱动芯片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一第一电容器的负极、一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及一电感器的一端,第一电容器的正极分别连接恒压驱动芯片的第二引脚、恒压驱动芯片的第三引脚及一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接地设置,电感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一第二电容器的正极、一第一电阻器的一端、一第三电容器的正极,第二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第一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设置,第三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恒压驱动芯片的第四脚分别连接一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及一第四电容器的正极,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入启动指令,第四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恒压驱动芯片的第五脚连接一第二电阻器的一端,第二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恒压驱动芯片的第一脚。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恒压供电电路包括芯片U2、电容器CE1、电容器C10、二极管D4、二极管D7、二极管D8、电感器L4、电容器C13、电容器C17、电阻器R11、电阻器R23、插头J3。其中,芯片U2的选型为BP2525D,电容器CE1选用极性电解电容器,电感器L4选用具有磁芯的电感器。
芯片U2的1脚分别连接电容器C10的负极、二极管D7的负极、电感器L4的一端,电容器C10的正极分别连接芯片U2的2脚、芯片U2的3脚、二极管D8的负极,电感器L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8的正极、电容器C13的正极、电阻器R23的一端、电容器C17的正极,电容器C13的负极、电阻器R23的另一端、电容器C17的负极均接地设置,芯片U2的4脚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电容器CE1的正极,二极管D4的正极用于接入外部输入电压,电容器CE1的负极接地设置,芯片U2的5脚连接电阻器R11的一端,电阻器R11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2的1脚,电容器C17的正极还连接插头J3的1脚,电容器C17的负极还连接插头J3的2脚。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通讯电路5包括一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一第三电阻器的一端,第三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一微波发生器的第一输出端,微波发生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分别连接一第四电阻器的一端、一第五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四电容器的正极,第四电阻器的另一端作为第二通讯电路5的供电端并连接第五电阻器的另一端,第四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第五电阻器与第四电容器之间引出一节点以输出第二暖白调光信号。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二通讯电路5包括芯片U3、电阻器R14、电阻器R20、电阻器R27、电容器C12、插头J2,其中芯片U3即光电耦合器,芯片U3选型为EL817。
芯片U3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及一光敏晶体管,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作为芯片U3的1脚,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作为芯片U3的2脚,光敏晶体管的发射极作为芯片U3的3脚,光敏晶体管的集电极作为芯片U3的4脚。
芯片U3的1脚连接电阻器R14的一端,电阻器R14的另一端连接微波发生器的第一输出端,芯片U3的2脚连接微波发生器的第二输出端,芯片U3的3脚接地设置并连接电容器C12的负极,芯片U3的4脚分别连接电阻器R20的一端、电阻器R27的一端、电容器C12的正极、第二驱动电路3的第一输入端,电阻器R2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恒压供电电路的输出端、电阻器R27的另一端,电容器C12的负极接地设置。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驱动电源电路,驱动电源电路的输入端接入一供电电压,驱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驱动电路2的供电端及第二驱动电路3的供电端。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驱动电源电路包括一第五电容器、一第六电容器及一第六电阻器,第五电容器的正极接入供电电压,第五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第六电容器的正极连接第五电容器的正极,第六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第六电阻器的一端作为驱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并连接第六电容器的正极,第六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设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源电路用于在供电电压不稳定时通过第五电容器及第六电容器的充电及放电进行补偿,以输出稳定的电压。
具体地,驱动电源电路包括电容器CE2、电容器CE3、电阻器R21,其中电容器CE2、电容器CE3均为极性电解电容器。
电容器CE2的正极接入供电电压并分别连接电容器CE3的正极、电阻器R21的一端,电容器CE2的负极接地设置并分别连接电容器CE3的负极、电阻器R21的另一端,电容器CE2的正极作为驱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路2包括一第一驱动芯片,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一脚分别连接一第七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八电阻器的一端,第七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入第一冷白调光信号,第八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设置,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二脚分别连接一第九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十电阻器的一端、一第七电容器的正极,第九电阻器的另一端及第十电阻器的另一端均连接驱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第七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三脚分别连接一第十一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十二电阻器的一端、第一驱动芯片的第四脚,第十一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设置并连接第十二电阻器的另一端,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五脚分别连接第一驱动芯片的第六脚及一第一续流电路的输出端。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续流电路包括一第一磁芯电感器,第一磁芯电感器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五脚、一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第一磁芯电感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第八电容器的负极、切换电路1的输出端,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供电电压、第八电容器的正极。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路2包括芯片U5、电阻器R25、电阻器R25A、电阻器R22、电阻器R22A、电阻器Rc2、电阻器Rc4、电容器C14,第二续流单元包括电容器CE4、稳压二极管D9、电感器L1,其中芯片U5选型为H5112A,电容器CE4选用极性电解电容器,电感器L1的选型为具有磁芯的电感器,且磁芯的型号为DR2W 10*12,稳压二极管D9的选型为SS510。
芯片U5的1脚分别连接电阻器R25的一端、电阻器R25A的一端,电阻器R25的另一端接入第二调节信号,电阻器R25A的另一端接地设置,芯片U5的2脚分别连接电容器C14的正极、电阻器R22的一端、电阻器R22A的一端,电阻器R2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驱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电阻器R22A的另一端,电容器C14的负极接地设置,芯片U5的3脚分别连接芯片U5的4脚、电阻器Rc2的一端、电阻器Rc4的一端,电阻器Rc2的另一端接地设置并分别连接电容器C14的负极、电阻器Rc4的另一端,芯片U5的5脚分别连接芯片U5的6脚、电感器L1的一端、二极管D9的负极,电感器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切换电路1的第二输出端、电容器CE4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接入供电电压并连接电容器CE4的正极。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电路3包括一第二驱动芯片,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一脚分别连接一第十三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十四电阻器的一端,第十三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入第一暖白调光信号或所述第二暖白调光信号,第十四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设置,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二脚分别连接一第十五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十六电阻器的一端、一第九电容器的正极,第十五电阻器的另一端及第十六电阻器的另一端均连接驱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第九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三脚分别连接一第十七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十八电阻器的一端、第二驱动芯片的第四脚,第十七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设置并连接第十八电阻器的另一端,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五脚分别连接第二驱动芯片的第六脚及一第二续流单元的输出端。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续流单元包括一第二磁芯电感器,第二磁芯电感器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五脚、一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第二磁芯电感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第十电容器的负极、切换电路1的输出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供电电压、第十电容器的正极。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电路3包括芯片U4、电阻器R24、电阻器R24A、电阻器R26、电阻器R26A、电阻器Rc3、电阻器Rc1、电感器C15,第一续流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10、电感器L5、电容器CE5,其中,芯片U4选型为H5112A,稳压二极管D10的选型为SS510,电容器CE5为极性电解电容器,电感器L5为具有磁芯的电感器且磁芯选型为DR2W 10*12。
芯片U4的1脚分别连接电阻器R24的一端、电阻器R24A的一端,电阻器R24的另一端接入第一调节信号,电阻器R24A的另一端接地设置,芯片U4的2脚分别连接电容器C15的正极、电阻器R26的一端、电阻器R26A的一端,电容器C15的负极接地设置,电阻器R2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驱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电阻器R26A的另一端,芯片U4的3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4脚、电阻器Rc3的一端、电阻器Rc1的一端,电阻器Rc3的另一端接地设置并连接电阻器Rc1的另一端,芯片U4的5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6脚、稳压二极管D10的负极、电感器L5的一端,二极管D10的正极接入供电电压并连接电容器CE5的正极,电感器L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器CE5的负极、切换电路1的第一输出端。
对于灯具负载6:冷白光负载为多个可发出冷白光的发光二极管串联形成,暖白光负载为多个可发出暖白光的发光二极管串联形成,冷白光负载的输入端接入供电电压,暖白光负载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冷白光负载的输入端并接入供电电压。
综上,用户向切换电路1发起切换指令以实现自行选择智能模式或微波模式的效果,在智能模式下,第一驱动电路2根据第一调节信号调节冷白光负载的功率、第二驱动电路3根据第二调节信号调节暖白光负载的功率;在微波模式下,第二驱动电路3根据第一调节信号调节暖白光负载的功率,用户通过向手动调光电路11输入调光指令来对灯具负载进行功率调节,一方面,调光调温电路中实现调光调色的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另一方面,供用户调光调温的操作方式简单,为用户的生活带来便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换电路,用于根据用户的切换指令在一智能模式、一微波模式及一手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第一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用于获取外部输入的一第一调节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调节信号调节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的电流值;
第二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用于获取外部输入的一第二调节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调节信号调节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的电流值;
第一通讯电路,用于获取外部输入的一第一冷白调光信号及一第一暖白调光信号,则在所述智能模式下,所述第一冷白调光信号作为所述第一调节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暖白调光信号作为所述第二调节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第二通讯电路,用于获取外部输入的一第二暖白调光信号,则在所述微波模式下,所述第二暖白调光信号作为所述第二调节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灯具负载,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输出端,包括一冷白光负载及一暖白光负载;
则当所述切换电路根据用户的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智能模式时:
所述冷白光负载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切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冷白光负载根据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值进行功率调节,进而实现所述冷白光负载的调光;
所述暖白光负载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切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暖白光负载根据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值进行功率调节,进而实现所述暖白光负载的调光;
当所述切换电路根据用户的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微波模式时:
所述冷白光负载的输出端及所述暖白光负载的输出端均通过所述切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冷白光负载及所述暖白光负载均根据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值进行功率调节,进而实现所述冷白光负载及所述暖白光负载的调光;
当所述切换电路根据用户的切换指令切换至所述手动模式时:
所述冷白光负载的输出端及所述暖白光负载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切换电路中的一手动调光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手动调光电路根据用户输入的一调光指令对所述冷白光负载及所述暖白光负载进行功率调节,进而实现所述冷白光负载的调光及所述暖白光负载的调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恒压供电电路,所述恒压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通讯电路的供电端及所述第二通讯电路的供电端,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一启动指令分别向所述第一通讯电路及所述第二通讯电路输出一恒压信号以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供电电路包括一恒压驱动芯片,所述恒压驱动芯片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一第一电容器的负极、一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及一电感器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恒压驱动芯片的第二引脚、所述恒压驱动芯片的第三引脚及一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接地设置,所述电感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一第二电容器的正极、一第一电阻器的一端、一第三电容器的正极,所述第二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所述第一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设置,所述第三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所述恒压驱动芯片的第四脚分别连接一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及一第四电容器的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入所述启动指令,所述第四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所述恒压驱动芯片的第五脚连接一第二电阻器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恒压驱动芯片的第一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讯电路包括一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一第三电阻器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一微波发生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微波发生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分别连接一第四电阻器的一端、一第五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四电容器的正极,所述第四电阻器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二通讯电路的供电端并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器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所述第五电阻器与所述第四电容器之间引出一节点以输出所述第二暖白调光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驱动电源电路,所述驱动电源电路的输入端接入一供电电压,所述驱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供电端及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供电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源电路包括一第五电容器、一第六电容器及一第六电阻器,所述第五电容器的正极接入所述供电电压,所述第五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所述第六电容器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容器的正极,所述第六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所述第六电阻器的一端作为所述驱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并连接所述第六电容器的正极,所述第六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一第一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一脚分别连接一第七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八电阻器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一冷白调光信号,所述第八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二脚分别连接一第九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十电阻器的一端、一第七电容器的正极,所述第九电阻器的另一端及所述第十电阻器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驱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七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三脚分别连接一第十一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十二电阻器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四脚,所述第十一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设置并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五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六脚及一第一续流电路的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续流电路包括一第一磁芯电感器,所述第一磁芯电感器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五脚、一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磁芯电感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第八电容器的负极、所述切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供电电压、所述第八电容器的正极。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一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一脚分别连接一第十三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十四电阻器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一暖白调光信号或所述第二暖白调光信号,所述第十四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二脚分别连接一第十五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十六电阻器的一端、一第九电容器的正极,所述第十五电阻器的另一端及所述第十六电阻器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驱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九电容器的负极接地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三脚分别连接一第十七电阻器的一端、一第十八电阻器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四脚,所述第十七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设置并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五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六脚及一第二续流电路的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光调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续流电路包括一第二磁芯电感器,所述第二磁芯电感器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五脚、一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磁芯电感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第十电容器的负极、所述切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供电电压、所述第十电容器的正极。
CN202111177247.7A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 Active CN1139932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7247.7A CN113993240B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7247.7A CN113993240B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3240A CN113993240A (zh) 2022-01-28
CN113993240B true CN113993240B (zh) 2024-02-27

Family

ID=79737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77247.7A Active CN113993240B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324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82087U (zh) * 2015-03-12 2015-07-15 深圳市昇润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蓝牙led集成照明设备
CN107231716A (zh) * 2016-03-23 2017-10-03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终端控制的led调光调色控制器
EP3606291A1 (en) * 2018-07-31 2020-02-05 Hangzhou Hunter Electric Co. Ltd Control circuit with adjustable led color temperature
US10582587B1 (en) * 2018-08-28 2020-03-03 Blueview Elec-Optic Tech Co., Ltd. LED dimming method, regulatable LED driver,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212992655U (zh) * 2020-09-10 2021-04-16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分段调光调色控制电路及led照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82087U (zh) * 2015-03-12 2015-07-15 深圳市昇润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蓝牙led集成照明设备
CN107231716A (zh) * 2016-03-23 2017-10-03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终端控制的led调光调色控制器
EP3606291A1 (en) * 2018-07-31 2020-02-05 Hangzhou Hunter Electric Co. Ltd Control circuit with adjustable led color temperature
US10582587B1 (en) * 2018-08-28 2020-03-03 Blueview Elec-Optic Tech Co., Ltd. LED dimming method, regulatable LED driver,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212992655U (zh) * 2020-09-10 2021-04-16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分段调光调色控制电路及led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3240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96264B1 (en) Intelligent wall panel switch
CN205142622U (zh) 可调光双输出led驱动电源
CN108712806B (zh) 一种可控硅调光调色温筒灯电路
CN208158951U (zh) 一种可调光调色温的led电源电路
CN108696967A (zh) 一种led灯的调光调色驱动电路
CN113993240B (zh) 一种调光调色电路
CN213028615U (zh) 一种多功能调光调色直播灯及直播支架
US10887965B1 (en) Double color temperature lamp
Wu et al. Smart household environment illumination dimming and control
WO2023207372A1 (zh) Led模块化驱动电路
CN206821054U (zh) Led调光电路及led模组
CN213818247U (zh) 一种基于apc控制的led电源控制器
CN214338164U (zh) Led亮度调节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1656483U (zh) 光伏太阳能灯具及其供电电路
CN211509347U (zh) 一种色温可调的led应急电源驱动电路及led灯具
CN204046879U (zh) 一种led调色控制电路
CN215379285U (zh) 一种rfid遥控和蓝牙控制的色温亮度可调智能灯
CN109922585A (zh) 一种灯光控制电路
CN111405733A (zh) 一种智能调光调色温电路
CN105338689A (zh) 一种led调色控制电路
CN110730535A (zh) 一种通过调光进行色温切换的模组和方法
CN218416733U (zh) 一种led可调功率的电路及多功能扩展插座
CN219627947U (zh) 一种彩灯控制电路及彩灯设备
CN212137968U (zh) 一种光源模组、调光调色电路及灯具
CN220830545U (zh) 一种具有0-10v隔离的led色温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22315000 Jianlan Road, Gaoxin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Ningbo sainaib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56 Keda Road, hi tech Zone,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000

Patentee before: Ningbo sainaib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