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2967B - 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2967B
CN113992967B CN202111242981.7A CN202111242981A CN113992967B CN 113992967 B CN113992967 B CN 113992967B CN 202111242981 A CN202111242981 A CN 202111242981A CN 113992967 B CN113992967 B CN 1139929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projection
data
projection data
data transmission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29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2967A (zh
Inventor
余振华
沈显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429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29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2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296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9533 priority patent/WO2023071605A1/zh
Priority to EP22885492.3A priority patent/EP4284004A1/en
Priority to US18/549,068 priority patent/US2024017149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2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29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94Packet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29Packet loss
    • H04L43/0841Round trip packet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 H04N21/44026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by altering the spatial resolution, e.g. for displaying on a connected PD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 H04N21/440281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by altering the temporal resolution, e.g. by frame ski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27Monitoring of local network, e.g. connection or bandwidth variations; Detecting new devices in the local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management, e.g. creating a master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from data receiv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a Head-end, 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a video stream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 H04N21/4621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ntent stream or additional data, e.g. lower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of the video stream for a mobile client with a small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3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0/00Solving problems of bandwidth in display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接收目标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投屏数据发出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中的TCP头部信息中的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信息内容确定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根据数据往返时间的数值变化进行网络带宽预估,基于网络带宽预估结果和当前数据发送带宽确定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调整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编码参数对待发送投屏数据进行编码,并传输。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实现了监测基于TCP协议进行投屏数据交互的双方之间的网络状态,根据网络状态调整投屏数据编码的策略并进行投屏数据传输,减少在投屏过程中由于网络问题带来的视频卡顿和暂停。

Description

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常,在投屏数据源端和视频播放端之间投屏数据的传输均是在无线局域网下的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会碰到网络带来的延迟、抖动、丢包等不稳定情况,会造成视频播放卡顿,甚至投屏中断,给用户的体验是非常糟糕的。
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动态监控网络状态,以控制投屏数据传输的过程,通常会采用基于UDP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的数据传输方式。但是,从应用开发者的角度来说,应用开发者会优先选择基于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的数据传输,能够更加稳定的进行数据传输,在设备运行开销上获得更大的投入产出比。然而,基于TCP协议的数据传输无法根据传统的丢包率、重传率来感知网络状态,控制投屏数据传输过程,以改善投屏用户的视频观看体验。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监测基于TCP协议进行投屏数据交互的双方之间的网络状态,根据网络状态调整投屏数据编码的策略并进行投屏数据传输,减少在投屏过程中由于网络问题带来的视频卡顿和暂停,提升用户的投屏视频观看体验。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投屏数据发出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信息中的TCP头部信息中的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信息内容确定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
根据所述数据往返时间的数值变化进行网络带宽预估,并基于网络带宽预估结果和当前数据发送带宽确定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
按照所述调整策略调整所述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编码参数对待发送投屏数据进行编码,并完成数据传输。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投屏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数据传输监测模块,用于接收目标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投屏数据发出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信息中的TCP头部信息中的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信息内容确定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
数据编码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往返时间的数值变化进行网络带宽预估,并基于网络带宽预估结果和当前数据发送带宽确定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
数据编码和传输模块,用于按照所述调整策略调整所述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编码参数对待发送投屏数据进行编码,并完成数据传输。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公开实施例任一所述的投屏数据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本公开实施例任一所述的投屏数据传输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进行投屏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在接收到目标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投屏数据发出的反馈信息时,根据反馈信息中的TCP头部信息中的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信息内容确定各投屏数据包的数据往返时间;进而,根据数据往返时间的数值变化进行网络带宽预估,并基于网络带宽预估结果和当前数据发送带宽确定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按照确定的调整策略调整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编码参数对待发送投屏数据进行编码,并完成数据传输。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基于TCP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无法直接监测网络状态以控制投屏数据传输过程的问题,实现了监测基于TCP协议进行投屏数据交互的双方之间的网络状态,根据网络状态调整投屏数据编码的策略并进行投屏数据传输,减少在投屏过程中由于网络问题带来的视频卡顿和暂停,提升用户的投屏视频观看体验。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投屏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数据编码参数配置表;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投屏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适用于对投屏数据的传输过程进行监控的情形。该方法可以由投屏数据传输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形式实现,该装置可配置于电子设备中,例如配置于移动终端或服务器设备中。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投屏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10、接收目标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投屏数据发出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信息中的TCP头部信息中的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信息内容确定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
具体的,在投屏数据传输的场景下,目标数据接收端即投屏数据显示装置。目标数据接收端与投屏源端会基于预设的通信协议建立通信通道,并通过通信通道接收投屏源端发送的投屏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投屏源端与目标数据接收端的通信协议采用的TCP协议,目标数据接收端在接收到投屏数据之后,还会发出反馈信息,告知投屏源端已经成功接受到相应的投屏数据。
投屏源端与目标数据接收端在执行连接、收发、断开等各阶段的操作中,双方交互的数据均是被封装成包进行传输的。包是由头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其中,头部包含数据发送目的地等通信控制信息,数据即数据发送方要发给数据接收方的具体数据内容。特别的,在本实施例中,TCP头部信息中设置有一个预设数据传输字段,该字段可命名为PAYLOAD(载荷)字段,在该字段中可展示被发送的投屏数据更多的信息。示例性的,在PAYLOAD字段中,第0个字节表示视频数据,第1个字节表示音频数据,第2个字节表示投屏数据发送的第一计数值,第3个字节表示投屏数据接收反馈的第二计数值。其中,第一计数值和第二计数值用于确定被发送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也即数据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RTT)。
在投屏源端发送数据时,会在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投屏数据发送的第一计数值位置处,写入数据包计数值,计数值通常从1开始,第二计数值字段为空。目标数据接收端接收到投屏源的包后,发送接收确认反馈信息时,会在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第二计数值位置处写入与第一计数值相同的数值。当投屏源端接收到目标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投屏数据发出的反馈信息时,便可以解析反馈信息的TCP头部中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信息,识别预设数据传输字段中的投屏数据发送的第一计数值和投屏数据接收反馈的第二计数值;当第一计数值和第二计数值相同时,根据投屏数据的发送时间和接收到反馈信息的接收时间,确定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
S120、根据所述数据往返时间的数值变化进行网络带宽预估,并基于网络带宽预估结果和当前数据发送带宽确定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
其中,网络带宽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从投屏源端到目标数据接收端所能够通过的最大数据率。对网络带宽预估可以理解为确定网络带宽在接下来的时间中的变化趋势。网络带宽与数据往返时间有着相反的变化趋势。当数据往返时间变长时,网络带宽便会减小。数据往返时间变长的程度越高,网络带宽减小的程度也越大。因此,便可以根据预估的网络带宽变化趋势调整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减少待发送数据对网络带宽的占用,从而减少投屏数据显示的卡顿。
当前数据发送带宽是指发送接收到的反馈信息对应的投屏数据时的数据发送带宽,在发送投屏数据的过程中,可以对调用数据发送接口并发送投屏数据的时间进行计时,确定投屏数据发送时长;然后,根据所述投屏数据发送时长和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量确定当前数据发送带宽,具体可以是用投屏数据的数据量除以投屏数据发送时长,确定当前数据发送带宽。
通常来说,可以控制的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包括数据编码码率、帧率和编码分辨率等。其中,码率是指编码器每秒编出的数据大小,单位是kbps,比如800kbps代表编码器每秒产生800kb(或100KB)的数据。帧率是指每秒钟播放的图像帧数。编码分辨率是指单位英寸图像中所包含的像素点数。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是根据网络带宽预估的变化程度而制定的不同的参数调整方式。例如,在不影响用户极限主观清晰度体验和卡顿体验情况的前提下,如帧率不小于30帧每秒,可以设定参数调整的优先级,当预估网络带宽减小的程度较小时,优先调整数据编码码率;当预估网络带宽减小的程度较大时,便可以同时调整编码码率和分辨率,从而达到降低带宽占用的效果,以降低投屏视频的卡顿。各参数调整的具体数值可以预先建立一个参数值与网络带宽变化值的相关函数关系,依据函数确定具体的参数调整数值。可以理解的是,采用上述调整策略的前提是,当前数据发送带宽是大于或等于未调整的当前数据编码码率。当当前数据发送带宽是小于未调整的当前数据编码码率,则会直接暂停对待发送的投屏数据进行编码,直到发送数据缓冲队列中的数据全部发送完毕,网络带宽恢复正常状态,这是因为在该网络状态下,调整数据编码参数后,也不能满足网络带宽的需求。
S130、按照所述调整策略调整所述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编码参数对待发送投屏数据进行编码,并完成数据传输。
在确定了具体的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之后,便采用调整后的新的数据编码参数待还未进行编码的投屏数据进行编码,并在编码后发送到目标数据接收端。当然,在每一个发送数据的包中,其TCP头部的预设数据传输字段中都会写入相应的信息,包括用于计算RTT的数据发送第一计数值。以便投屏源端持续的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进行RTT数值观测,进而对网络带宽进行预估,及时的调整数据编码参数,让投屏因为网络不可控的突发不稳定得以快速恢复,减少投屏卡顿、甚至投屏中断的情况,提升用于体验。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在进行投屏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在接收到目标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投屏数据发出的反馈信息时,根据反馈信息中的TCP头部信息中的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信息内容确定各投屏数据包的数据往返时间;进而,根据数据往返时间的数值变化进行网络带宽预估,并基于网络带宽预估结果和当前数据发送带宽确定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按照确定的调整策略调整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编码参数对待发送投屏数据进行编码,并完成数据传输。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基于TCP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无法直接监测网络状态以控制投屏数据传输过程的问题,实现了监测基于TCP协议进行投屏数据交互的双方之间的网络状态,根据网络状态调整投屏数据编码的策略并进行投屏数据传输,减少在投屏过程中由于网络问题带来的视频卡顿和暂停,提升用户的投屏视频观看体验。
实施例二
本公开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投屏数据传输方法中各个可选方案可以结合。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进一步描述了投屏数据传输的完整过程,以及具体的投屏参数调整的具体策略。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投屏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210、在投屏数据的TCP头部信息中,添加预设数据传输字段对应的信息内容,并依据TCP传输协议将所述投屏数据发送到目标数据接收端。
具体的,投屏实现的完整过程可参考图3所示投屏数据传输过程。在图3中的显示内容是具体要通过投屏显示装置显示的内容,显示内容经过编码器编码后会被发送单元进行数据打包,并在数据包上增加发送目的地等通信控制信息作为TCP头部信息,从而形成投屏源端发送的投屏数据。投屏源端的发送单元通过网络和TCP通信协议与目标数据接收端建立网络连接,并将投屏数据发送到目标数据接收端。
在本实施例中,TCP头部信息中设置有一个预设数据传输字段,字段中的信息用于参考确定投屏数据的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RTT)。示例性的,在预设数据传输字段中,有两个字节,一个字节用于记录投屏数据发送的第一计数值,一个字节用于表示投屏数据接收反馈的第二计数值。其中,第一计数值在发送单元进行数据打包时,会写入确定的计数信息,第二计数值为空。
S220、接收所述目标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投屏数据发出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信息中的TCP头部信息中的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信息内容确定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
目标数据接收端在接收到投屏数据之后,还会基于与投屏源端建立连接网络通道发出反馈信息,告知投屏源端已经成功接受到相应的投屏数据。同时,反馈信息的TCP头部信息中有相同的预设数据传输字段,会按照投屏数据的TCP的头部信息的第一计数值,将第二计数值信息写入。对于一个投屏数据的包来说,第一计数值和第二计数值通常是相同的数值,从1开始计数。
从而,投屏源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对投屏源端和目标数据接收端的网络状态进行检测。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目标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投屏数据发出的反馈信息时,便可以解析反馈信息的TCP头部中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信息,识别预设数据传输字段中的投屏数据发送的第一计数值和投屏数据接收反馈的第二计数值;当第一计数值和第二计数值相同时,根据投屏数据的发送时间和接收到反馈信息的接收时间,确定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
S230、根据所述数据往返时间的数值变化进行网络带宽预估,并基于网络带宽预估结果和当前数据发送带宽确定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
该步骤参照图3,即投屏源端在进行网络状态检测后,采用对应的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对编码器进行编码器控制的过程。
网络带宽与数据往返时间有着相反的变化趋势。当数据往返时间变长时,网络带宽便会减小。数据往返时间变长的程度越高,网络带宽减小的程度也越大。因此,可以通过RTT数值的变化程度反映网络带宽的变化趋势。
一般情况下,投屏源端解析出的RTT值是较为固定的稳定值,比如常见的局域网wifi下,典型值为5ms以内。当RTT值稳定不变化,同时,计算出的当前发送带宽和当前数据编码码率一致,则暂时先不对编码器的编码参数进行调整。
具体的,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可以根据网络带宽预估变化趋势,也即响应的RTT数值变化程度,指定不同的参数调整方案。各调整策略的设定均是在不影响用户极限的竖线清晰度体验和卡顿体验的前提下进行设置的。
为了方便描述,直接采用RTT数值的变化来表示网络带宽的变化。示例性的,在一些可选的实时方式中,当RTT值开始逐渐增大,而当前发送带宽和当前数据编码码率仍然一致时,优先进行数据编码码率调整,暂时不调整分辨率和帧率的数值。比如,投屏数据分辨率为1920x1080,上行带宽(当前发送带宽)为12Mbps,在投屏过程中,RTT数值增大到稳定值的两倍时,则调控编码器的数据编码码率降至原发送带宽的一半,也就是6Mbps,分辨率和帧率不进行调整。当RTT数值变化的程度增加,持续增大至稳定值的三倍时,此时则降低分辨率至1280x720,帧率保持不变,码率调整至5Mbps。而当计算出的当前发送带宽小于当前数据编码码率时,则暂停对显示内容进行编码,直至发送单元的发送缓冲队列发送完毕。
进一步的,当RTT值开始逐渐减小时,表明网络带宽正在恢复或增大,则增大编码码率、分辨率和帧率的数值。各参数调整的数值可参考图4所示的编码参数参考表。表中的各数值是根据经验或测试结果确定的较优的参数配置结果。
在图4所示的数据表中,包括实际发送码率、RTT、预设码率、分辨率和帧率共计5个数据项。其中,实际发送码率即为当前的未调整的数据编码码率,预设码率为数据编码码率要调整的目标数值。当实际发送的码率和预设码率是一样的,数据编码参数则不做调整,当实际发送的码率和预设码率不一致时,则将编码参数的各个参数值调整到预设码率对应的各个参数值。
进一步的,在进行编码参数调整策略时,还可以参考不同的编码压缩方式下的参数关系,例如数据编码码率、分辨率和帧率的关系,可表示为数据编码码率=分辨率*帧率*A,其中,参数A表示一个压缩率,比如采用h264压缩格式或者mpeg2压缩格式时,压缩比是不一样的。A不是固定的参数,可以调整,但是调整是有个范围的,比如5~20;因此,在一定情况下需要通过减小分辨率、帧率来实现码率的降低
S240、按照所述调整策略调整所述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编码参数对待发送投屏数据进行编码,并完成数据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描述了更加完整的投屏数据传输过程,通过在进行投屏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在接收到目标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投屏数据发出的反馈信息时,根据反馈信息中的TCP头部信息中的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信息内容确定各投屏数据包的数据往返时间;进而,根据数据往返时间的数值变化进行网络带宽预估,并基于网络带宽预估结果和当前数据发送带宽确定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并对具体的调整策略进行了举例说明;按照确定的调整策略调整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编码参数对待发送投屏数据进行编码,并完成数据传输。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基于TCP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无法直接监测网络状态以控制投屏数据传输过程的问题,实现了监测基于TCP协议进行投屏数据交互的双方之间的网络状态,根据网络状态调整投屏数据编码的策略并进行投屏数据传输,减少在投屏过程中由于网络问题带来的视频卡顿和暂停,提升用户的投屏视频观看体验。
实施例三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投屏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投屏数据传输装置适用于对投屏数据的传输过程进行监控的情形。
如图5所示,投屏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数据传输监测模块310、数据编码控制模块320和数据编码和传输模块330。
其中,数据传输监测模块310,用于接收目标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投屏数据发出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信息中的TCP头部信息中的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信息内容确定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数据编码控制模块320,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往返时间的数值变化进行网络带宽预估,并基于网络带宽预估结果和当前数据发送带宽确定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数据编码和传输模块330,用于按照所述调整策略调整所述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编码参数对待发送投屏数据进行编码,并完成数据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进行投屏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在接收到目标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投屏数据发出的反馈信息时,根据反馈信息中的TCP头部信息中的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信息内容确定各投屏数据包的数据往返时间;进而,根据数据往返时间的数值变化进行网络带宽预估,并基于网络带宽预估结果和当前数据发送带宽确定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按照确定的调整策略调整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编码参数对待发送投屏数据进行编码,并完成数据传输。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基于TCP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无法直接监测网络状态以控制投屏数据传输过程的问题,实现了监测基于TCP协议进行投屏数据交互的双方之间的网络状态,根据网络状态调整投屏数据编码的策略并进行投屏数据传输,减少在投屏过程中由于网络问题带来的视频卡顿和暂停,提升用户的投屏视频观看体验。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编码和传输模块330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之前,在所述投屏数据的TCP头部信息中,添加所述预设数据传输字段对应的信息内容,并依据TCP传输协议将所述投屏数据发送到所述目标数据接收端。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监测模块310具体用于:
识别所述预设数据传输字段中的第一计数值和第二计数值;
当所述第一计数值和所述第二计数值相同时,根据所述投屏数据的发送时间和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监测模块310还可用于:
在发送所述投屏数据的过程中,对调用数据发送接口并发送所述投屏数据的时间进行计时,确定投屏数据发送时长;
根据所述投屏数据发送时长和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量确定当前数据发送带宽。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编码控制模块32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数据往返时间的变化程度预估所述网络带宽的变化程度;
当所述当前数据发送带宽大于或等于当前数据编码码率时,根据所述网络带宽的变化程度,匹配对应的预设投屏数据编码参数调整策略。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包括数据编码码率、分辨率和帧率,所述预设投屏数据编码参数调整策略中,对所述数据编码码率调整的优先级高于对所述分辨率和/或所述帧率进行调整的优先级。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编码和传输模块330还用于:
当所述当前数据发送带宽小于当前数据编码码率时,暂停对所述待发送投屏数据进行编码,直到投屏数据发送缓冲队列中的已编码投屏数据发送完毕。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投屏数据传输装置,可执行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投屏数据传输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装置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四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图6中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4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6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4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4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4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406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4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4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4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401、ROM 402以及RAM403通过总线4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405也连接至总线4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4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4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4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408;以及通信装置409。通信装置4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4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6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4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4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406被安装,或者从ROM4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4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投屏数据传输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投屏数据传输方法属于同一公开构思,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并且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投屏数据传输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或闪存(FLASH)、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 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
接收目标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投屏数据发出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信息中的TCP头部信息中的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信息内容确定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
根据所述数据往返时间的数值变化进行网络带宽预估,并基于网络带宽预估结果和当前数据发送带宽确定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
按照所述调整策略调整所述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编码参数对待发送投屏数据进行编码,并完成数据传输。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数据生成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视频数据生成模块”。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专用标准产品(Application Specific Standard Parts,ASSP)、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一】提供了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投屏数据发出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信息中的TCP头部信息中的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信息内容确定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
根据所述数据往返时间的数值变化进行网络带宽预估,并基于网络带宽预估结果和当前数据发送带宽确定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
按照所述调整策略调整所述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编码参数对待发送投屏数据进行编码,并完成数据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二】提供了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投屏数据的TCP头部信息中,添加所述预设数据传输字段对应的信息内容,并依据TCP传输协议将所述投屏数据发送到所述目标数据接收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三】提供了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息中的TCP头部信息中的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信息内容确定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包括:
识别所述预设数据传输字段中的第一计数值和第二计数值;
当所述第一计数值和所述第二计数值相同时,根据所述投屏数据的发送时间和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四】提供了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确定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发送所述投屏数据的过程中,对调用数据发送接口并发送所述投屏数据的时间进行计时,确定投屏数据发送时长;
根据所述投屏数据发送时长和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量确定当前数据发送带宽。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五】提供了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往返时间的数值变化进行网络带宽预估,并基于网络带宽预估结果和当前数据发送带宽确定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往返时间的变化程度预估所述网络带宽的变化程度;
当所述当前数据发送带宽大于或等于当前数据编码码率时,根据所述网络带宽的变化程度,匹配对应的预设投屏数据编码参数调整策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六】提供了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包括数据编码码率、分辨率和帧率,所述预设投屏数据编码参数调整策略中,对所述数据编码码率调整的优先级高于对所述分辨率和/或所述帧率进行调整的优先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七】提供了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当前数据发送带宽小于当前数据编码码率时,暂停对所述待发送投屏数据进行编码,直到投屏数据发送缓冲队列中的已编码投屏数据发送完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八】提供了一种投屏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数据传输监测模块,用于接收目标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投屏数据发出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信息中的TCP头部信息中的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信息内容确定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
数据编码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往返时间的数值变化进行网络带宽预估,并基于网络带宽预估结果和当前数据发送带宽确定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
数据编码和传输模块,用于按照所述调整策略调整所述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编码参数对待发送投屏数据进行编码,并完成数据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九】提供了一种投屏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编码和传输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之前,在所述投屏数据的TCP头部信息中,添加所述预设数据传输字段对应的信息内容,并依据TCP传输协议将所述投屏数据发送到所述目标数据接收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十】提供了一种投屏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监测模块具体用于:
识别所述预设数据传输字段中的第一计数值和第二计数值;
当所述第一计数值和所述第二计数值相同时,根据所述投屏数据的发送时间和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十一】提供了一种投屏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监测模块还可用于:
在发送所述投屏数据的过程中,对调用数据发送接口并发送所述投屏数据的时间进行计时,确定投屏数据发送时长;
根据所述投屏数据发送时长和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量确定当前数据发送带宽。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十二】提供了一种投屏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编码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数据往返时间的变化程度预估所述网络带宽的变化程度;
当所述当前数据发送带宽大于或等于当前数据编码码率时,根据所述网络带宽的变化程度,匹配对应的预设投屏数据编码参数调整策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十三】提供了一种投屏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包括数据编码码率、分辨率和帧率,所述预设投屏数据编码参数调整策略中,对所述数据编码码率调整的优先级高于对所述分辨率和/或所述帧率进行调整的优先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十四】提供了一种投屏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编码和传输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当前数据发送带宽小于当前数据编码码率时,暂停对所述待发送投屏数据进行编码,直到投屏数据发送缓冲队列中的已编码投屏数据发送完毕。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9)

1.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目标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投屏数据发出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信息中的TCP头部信息中的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信息内容确定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
根据所述数据往返时间的数值变化进行网络带宽预估,并基于网络带宽预估结果和当前数据发送带宽确定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
按照所述调整策略调整所述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编码参数对待发送投屏数据进行编码,并完成数据传输;
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投屏数据的TCP头部信息中,添加所述预设数据传输字段对应的信息内容,并依据TCP传输协议将所述投屏数据发送到所述目标数据接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息中的TCP头部信息中的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信息内容确定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包括:
识别所述预设数据传输字段中的第一计数值和第二计数值;
当所述第一计数值和所述第二计数值相同时,根据所述投屏数据的发送时间和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发送所述投屏数据的过程中,对调用数据发送接口并发送所述投屏数据的时间进行计时,确定投屏数据发送时长;
根据所述投屏数据发送时长和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量确定当前数据发送带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往返时间的数值变化进行网络带宽预估,并基于网络带宽预估结果和当前数据发送带宽确定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往返时间的变化程度预估所述网络带宽的变化程度;
当所述当前数据发送带宽大于或等于当前数据编码码率时,根据所述网络带宽的变化程度,匹配对应的预设投屏数据编码参数调整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包括数据编码码率、分辨率和帧率,所述预设投屏数据编码参数调整策略中,对所述数据编码码率调整的优先级高于对所述分辨率和/或所述帧率进行调整的优先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当前数据发送带宽小于当前数据编码码率时,暂停对所述待发送投屏数据进行编码,直到投屏数据发送缓冲队列中的已编码投屏数据发送完毕。
7.一种投屏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传输监测模块,用于接收目标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投屏数据发出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信息中的TCP头部信息中的预设数据传输字段的信息内容确定所述投屏数据的数据往返时间;
数据编码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往返时间的数值变化进行网络带宽预估,并基于网络带宽预估结果和当前数据发送带宽确定投屏数据编码参数的调整策略;
数据编码和传输模块,用于按照所述调整策略调整所述投屏数据编码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编码参数对待发送投屏数据进行编码,并完成数据传输;
所述数据编码和传输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之前,在所述投屏数据的TCP头部信息中,添加所述预设数据传输字段对应的信息内容,并依据TCP传输协议将所述投屏数据发送到所述目标数据接收端。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投屏数据传输方法。
9.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投屏数据传输方法。
CN202111242981.7A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9929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2981.7A CN113992967B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19533 WO2023071605A1 (zh) 2021-10-25 2022-09-19 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2885492.3A EP4284004A1 (en) 2021-10-25 2022-09-19 Screen projectio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8/549,068 US20240171492A1 (en) 2021-10-25 2022-09-19 Screen projectio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2981.7A CN113992967B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2967A CN113992967A (zh) 2022-01-28
CN113992967B true CN113992967B (zh) 2022-11-01

Family

ID=79741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2981.7A Active CN113992967B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71492A1 (zh)
EP (1) EP4284004A1 (zh)
CN (1) CN113992967B (zh)
WO (1) WO20230716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1122B (zh) * 2022-01-30 2023-04-07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音视频数据的投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投屏器
CN114389975B (zh) * 2022-02-08 2024-03-08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带宽预估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86060A (zh) * 2022-02-28 2022-07-22 长沙朗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安卓平台无线投屏实现帧率控制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5134641B (zh) * 2022-07-05 2023-10-27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278319A (zh) * 2022-07-13 2022-11-0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42759B (zh) * 2022-07-14 2024-05-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云游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7278538B (zh) * 2023-11-22 2024-04-1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调整编码器的参数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9439A (zh) * 2019-01-11 2019-05-07 北京三体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实时视频传输方法
CN110602548A (zh) * 2019-09-20 2019-12-20 北京市博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清视频高质量无线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11741248A (zh) * 2020-05-26 2020-10-0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36079A (zh) * 2019-04-18 2020-10-27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码流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203138A (zh) * 2020-10-16 2021-01-08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udp协议的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12137A (zh) * 2020-10-27 2021-02-02 唐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38180A (zh) * 2021-02-26 2021-06-2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镜像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94294A1 (en) * 2015-09-28 2017-03-30 Cybrook Inc. Video encoding and decoding with back channel message management
US20170094296A1 (en) * 2015-09-28 2017-03-30 Cybrook Inc. Bandwidth Adjustment For Real-time Video Transmission
CN108769716A (zh) * 2018-06-08 2018-11-06 四川乐望崇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智能手机投屏方法
CN109819322A (zh) * 2019-03-15 2019-05-28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视频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259760B (zh) * 2021-07-06 2021-11-30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局域网投屏的通信协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9439A (zh) * 2019-01-11 2019-05-07 北京三体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实时视频传输方法
CN111836079A (zh) * 2019-04-18 2020-10-27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码流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602548A (zh) * 2019-09-20 2019-12-20 北京市博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清视频高质量无线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11741248A (zh) * 2020-05-26 2020-10-0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03138A (zh) * 2020-10-16 2021-01-08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udp协议的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12137A (zh) * 2020-10-27 2021-02-02 唐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38180A (zh) * 2021-02-26 2021-06-2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镜像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2967A (zh) 2022-01-28
EP4284004A1 (en) 2023-11-29
US20240171492A1 (en) 2024-05-23
WO2023071605A1 (zh) 2023-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92967B (zh) 一种投屏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28847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7940653B2 (en) Audiovisual data transport protocol
WO2019154221A1 (zh) 发送流数据的方法及数据发送设备
CN111147606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KR101693564B1 (ko) 미디어 품질 평가 방법 및 장치
CN111225209B (zh) 视频数据推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312137A (zh) 一种视频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12229A (zh) 一种视频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121455A1 (en) Metho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video bitrate switching
CN112954402B (zh) 视频显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40886A (zh) 自适应带宽的音视频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3891132A (zh) 一种音视频同步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2190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862400B (zh) 一种流媒体传输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CN112929704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259729B (zh) 数据切换的方法、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242446B (zh) 视频帧的缓存方法、转发方法、通信服务器及程序产品
CN112153322A (zh) 数据分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34641B (zh) 投屏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50326861A1 (e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video compens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7412140A (zh) 用于视频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US20230362856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8138776A (zh) 一种视频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810155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