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2262B - 物联网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2262B
CN113992262B CN202111647749.1A CN202111647749A CN113992262B CN 113992262 B CN113992262 B CN 113992262B CN 202111647749 A CN202111647749 A CN 202111647749A CN 113992262 B CN113992262 B CN 1139922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gs
satellite
internet
satellite internet
end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477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2262A (zh
Inventor
石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rong Xink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rong Xink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rong Xink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rong Xink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477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22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2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22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2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22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04B7/18532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transmission, i.e. for transporting data or a signalling message
    • H04B7/18534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transmission, i.e. for transporting data or a signalling message for enhancing link reliablility, e.g. satellites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物联网通信系统,涉及无线传输领域,其中,卫星通过TDM网络向至少一个卫星物联网端站发送信号,每个卫星物联网端站通过TDMA网络向卫星发送信号,卫星物联网主站通过TDM网络向卫星发送信号,卫星通过TDMA网络向卫星物联网主站发送信号,每个卫星物联网端站,包括卫星物联网终端和Ku波段卫星天线,其中,卫星物联网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单元、信道单元和中频单元,Ku波段卫星天线,包括射频单元和天线传输单元,提升了宽带利用率,降低了无线传输成本,且无需地面网络即可传输物联网数据,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物联网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物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卫星物联网作为整个物联网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备不受地理位置限制、传输距离远、传输可靠的特点,广泛应用在农业、海上运输、林业、矿业和石油等行业。
相关技术中,卫星物联网终端由于一般都部署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因此,为了保证卫星可以成功接收到有关信号,需要架设中继基站来向卫星传递卫星物联网终端的有关信号。
然而,上述需要架设中继基站来向卫星传递卫星物联网终端的有关信号的方式,不但影响了信号的传输效率,而且提高了通信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开提供了一种物联网通信系统,提升了通信可靠性降低了通信成本。
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物联网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卫星物联网端站、卫星和卫星物联网主站,其中,
所述卫星通过TDM网络向所述至少一个卫星物联网端站发送信号,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通过TDMA网络向所述卫星发送信号,所述卫星物联网主站通过TDM网络向所述卫星发送信号,所述卫星通过TDMA网络向所述卫星物联网主站发送信号,
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包括卫星物联网终端和Ku波段卫星天线,其中,所述卫星物联网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单元、信道单元和中频单元,所述Ku波段卫星天线,包括射频单元和天线传输单元,
所述CPU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检测到的传感器数据;
所述信道单元,用于将所述传感器数据进行信号调制处理,并向所述中频单元发送调制处理后的信号;
所述中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制处理后的信号生成L波段的候选传感信号,并通过上变频功率放大器BUC向所述射频单元发送所述候选传感信号;
所述射频单元,用于将所述候选传感信号由所述L波段转换为Ku波段的目标传感信号;
所述天线传输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增益通过所述TDMA网络向所述卫星发送所述Ku波段的目标传感信号;
所述卫星,用于通过所述TDMA网络向所述卫星物联网主站发所述Ku波段的目标传感信号。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卫星物联网主站,还用于通过所述TDM网络向所述卫星发送携带卫星物联网端站标识的候选控制信号;
所述卫星,用于确定卫星物联网端站标识对应的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并所述通过所述TDM网络向所述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天线传输单元发送所述候选控制信号;
所述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天线传输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射频单元发送所述候选控制信号;
所述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射频单元,用于将所述候选控制信号由Ku波段转换为L波段生成目标控制信号,并通过下变频低噪声功率放大器LNB向所述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中频单元发送所述目标控制信号;
所述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中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控制信号获取基带传输信号,并向所述信道单元发送所述基带传输信号;
所述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信道单元,用于对所述基带传输信号解调处理并向所述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CPU单元发送解调处理后的信号;
所述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CPU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解调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传感数据的传输。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还包括:智能控制器、风力发电组件,
其中,所述风力发电组件和所述智能控制器连接,
所述智能控制器,用于检测对应的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的风力强度,在所述风力强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向所述风力发电组件发送风力供电指令;
所述风力发电组件,还用于响应于所述风力供电指令,进行风力发电处理。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还包括:光伏发电组件,
其中,所述光伏发电组件均与所述智能控制器连接,
所述智能控制器,用于检测对应的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的光线强度,在所述光线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光伏发电组件发送光伏供电指令;
所述光伏发电组件,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光伏供电指令,进行光伏发电处理。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还包括:蓄电池组件,
所述蓄电池组件与所述智能控制器连接,其中,
所述蓄电池组件用于存储所述风力发电组件转换的电能,和/或,存储所述光伏发电组件转换的电能。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还用于在当前待发送的目标传感信号的数据量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预设范围内其他卫星物联网端站的状态,并确定所述状态为空闲状态的其他卫星物联网端站;
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还用于将所述目标传感器信号拆分为多个目标传感器子信号,并通过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和所述状态为空闲状态的其他卫星物联网端站发送所述多个目标传感器子信号。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终端,包括:
多个数据接口,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接口,用于与物联网应用终端,和/或,传感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数据接口,包括:
RJ45数据接口、RS232数据接口、RS422数据接口、RS485数据接口中的多种。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物联网控制服务器,
其中,所述物联网控制服务器与所述至少一个卫星物联网端站通信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Ku波段的上行波段大于等于14GHz且小于等于14.5GHz;
所述Ku波段的下行波段大于等于12.25GHz且小于等于12.75GHz。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采用TDM/TDMA工作体制,针对物联网应用设计,物联网通信系统在通信时的带宽利用率高,数据速率最高支持56Kbps,适合大规模网络管理,百万级终端数量的应用。且采用Ku频段通信传输,不受地理位置与环境影响,无需地面网络即可传输物联网数据,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物联网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卫星物联网主站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卫星物联网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物联网通信系统的通信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卫星物联网端站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物联网通信系统的通信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物联网通信系统的通信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物联网通信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出的物联网通信系统中,基于时分复用技术(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通信机制保证通信的可靠性,且基于Ku波段提升卫星物联网端站通信速率,无需架设中继基站等其他设备,降低了通信成本
如图1所示,物联网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卫星物联网端站100、卫星200和卫星物联网主站300,其中,
卫星200通过TDM网络向至少一个卫星物联网端站100发送信号,每个卫星物联网端站100通过TDMA网络向卫星200发送信号,卫星物联网主站300通过TDM网络向卫星200发送信号,卫星200通过TDMA网络向卫星物联网主站300发送信号。
其中,如图2所示,卫星物联网主站300可以包括主站终端和网管模块,其中,该网关模块用于和卫星200通信,包括NCP、MSW、SWS等网络通信协议通信单元,主站终端包括CPU单元、信道单元和中频单元,其中,主站终端包括的CPU单元、信道单元和中频单元的功能,和卫星物联网端站100对应的单元的功能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每个卫星物联网端站100,包括卫星物联网终端和Ku波段卫星天线,其中,如图3所示,卫星物联网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单元、信道单元和中频单元,Ku波段卫星天线,包括射频单元和天线传输单元,其中,射频单元和天线传输单元可以看作每个卫星物联网端站100的室外单元部分,
CPU单元,用于获取卫星物联网端站检测到的传感器数据;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CPU单元除了可以负责传感器数据的获取之外,还可以获取其他物联网数据,以及有关控制指令等。比如,CPU单元可以获取采集物联网数据的采集频率的控制指令,根据该采集频率采集并发送有关物联网数据。
信道单元,用于将传感器数据进行信号调制处理,并向中频单元发送调制处理后的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信道单元将传感器数据进行信号调制处理,包括对传感器数据进行信道编码、调制等,在一些可能的场景下,该信道单元还可以获取当前待发送的传感器数据的采集时间,根据预设的哈希算法对该采集时间计算生成加密密码,根据加密密码对调制后的当前待发送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加密传输。
中频单元,用于根据调制处理后的信号生成L波段的候选传感信号,并通过上变频功率放大器BUC向射频单元发送候选传感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中频单元则主要完成基带信号到L波段信号的调制与变频,传输给射频单元,因此,控制中频单元根据调制处理后的信号生成L波段的候选传感信号,并通过上变频功率放大器BUC向射频单元发送候选传感信号。
射频单元,用于将候选传感信号由L波段转换为Ku波段的目标传感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Ku频段实现卫星物联网系统的通信交互,该Ku频段不受地理位置与环境影响,无需地面网络即可传输物联网数据,稳定可靠。因此,将候选传感信号由L波段转换为Ku波段的目标传感信号。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可以限制Ku波段的上行波段大于等于14GHz且小于等于14.5GHz,Ku波段的上行波段大于等于14GHz且小于等于14.5GHz。
天线传输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增益通过TDMA网络向卫星发送Ku波段的目标传感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传输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增益对目标传感信号放大后,通过TDMA网络向卫星发送Ku波段的目标传感信号。
进而,卫星200,用于通过TDMA网络向卫星物联网主站发Ku波段的目标传感信号。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卫星物联网主站300,还用于通过TDM网络向卫星200发送携带卫星物联网端站标识的候选控制信号;
其中,卫星物联网端站标识包括卫星物联网端站位置、编号等唯一定位物联网端站的标识信息。另外,候选控制信号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频率信号,或者,可以包括控制对应的卫星物联网端站开始信号传输或者关闭信号传输的控制信号等。
卫星200,用于确定卫星物联网端站标识对应的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并通过TDM网络向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天线传输单元发送候选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确定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所在的信道,基于该信道传输候选控制信号。
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天线传输单元,用于向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射频单元发送候选控制信号;
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射频单元,用于将候选控制信号由Ku波段转换为L波段生成目标控制信号,并通过下变频低噪声功率放大器LNB向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中频单元发送目标控制信号;
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中频单元,用于根据目标控制信号获取基带传输信号,并向信道单元发送基带传输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中频单元,具体用于把射频单元传输来的有关信号放大、变频和正交混频,得到接收基带传输信号,传输给有关设备。
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信道单元,用于对基带传输信号解调处理并向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CPU单元发送解调处理后的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信道单元,用于对基带传输信号解调处理并向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CPU单元发送解调处理后的信号,若是基带传输信号是根据预先约定的加密方式加密的,则还可以对基带传输信号进行解密处理。
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CPU单元,用于根据解调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传感数据的传输。
当然,若是解调处理后的信号不是用于控制传感数据的传输,则可以响应于解调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有关控制。
由此,基于上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物联网通信系统在运行时,卫星物联网主站发送前向TDM载波信号,卫星物联网端站发送TDMA体制载波实现端站与主站之间的数据交互。TDM属于静态划分信道的方式,各结点分时使用信道,不会发生碰撞,TDMA为时分多址,各个端站在主站规划的时隙发送数据,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以及系统终端容量。
具体而言,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预先分配每个发送周期内每个卫星物联网端站对应的信号传输时隙,比如,可以将发送周期拆分为多个时隙,将多个时隙分配至多个卫星物联网端站,将每个卫星物联网端站待发送的信号排队,在当前时隙与预先分配的时隙匹配时,按照信号队列发送对应的信号,直至下一个时隙到来。
为了进一步提升信号发送效率,还可以为一个卫星物联网端站分配多个时隙,比如,根据每个卫星物联网端站待发送的信号的数量或者数据量对卫星物联网端站排序,按照排序结果逐个为每个卫星物联网端站分配时隙,基于每个卫星物联网端站待发送的信号的数量或者数据量查询预设对应关系,分配对应的时隙数量。比如,为有关卫星物联网端站分配连续的多个时隙。
若是当前发送周期内有些卫星物联网端站没有分配到时隙,则顺延到下个发送周期进行时隙的分配,若是连续预设个数周期有些卫星物联网端站没有分配到时隙,若是没有分配到时隙卫星物联网端站为一个,则直接在下个发送周期首先为对应的卫星物联网端站分配到时隙。若是没有分配到时隙卫星物联网端站为多个,则对该多个若是没有分配到时隙卫星物联网端站排序后,先对该排序结果中的卫星物联网端站分配时隙。
参照图4,若是物联网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所有卫星物联网端站(A、B、C、D等)都向同一个频点发射载波,由于预先分配的时隙,这些载波不是同时发出的,而是在时间上相互错开,从各个站点中分别发射到不同的时隙中,即卫星上的带宽和功率资源在“时”间上被划“分”给了“多”个不同的站“址”使用。图中的载波波形用虚线表示,指的就是该波形是由一个个来自于多个站点的、不连续的、时有时无的TDMA突发形成的。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的物联网通信系统,采用TDM/TDMA工作体制,针对物联网应用设计,物联网通信系统在通信时的带宽利用率高,数据速率最高支持56Kbps,适合大规模网络管理,百万级终端数量的应用。且采用Ku频段通信传输,不受地理位置与环境影响,无需地面网络即可传输物联网数据,稳定可靠。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若是卫星物联网端站100设置在较为偏远的地方,为其架设供电电源线等较为复杂,因此,为了保证卫星物联网端站100长时间可靠续航,保障物联网数据稳定传输,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为卫星物联网端站100提供自发电组件。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每个卫星物联网端站,还包括:智能控制器(图中未示出)、风力发电组件,其中,智能控制器、风力发电组件均设置在卫星物联网端站的杆体上,风力发电组件和智能控制器连接。
其中,风力发电组件中还包括风力传感器,将该风力传感器检测到的风力数据发送给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根据风力数据判断风向,控制风力发电组件旋转到对应的风向,进行电能的转化。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风力发电组件的启动风速可以为:1.0m/s,切入风速可以为:1.9m/s,风机额定功率100W,风机额定转速:150r/min,风能转化系数为0.2,由此,可以广谱捕捉微风风能,综合效率高,不需追风,无噪音,整齐划一,动感非常好。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控制器,用于检测对应的卫星物联网端站的风力强度,在风力强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向风力发电组件发送风力供电指令。其中,第一预设阈值根据风力发电组件的风能利用系数标定。
风力发电组件,还用于响应于风力供电指令,进行风力发电处理。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卫星物联网端站的续航,继续参照图5,每个卫星物联网端站,还包括:光伏发电组件,其中,光伏发电组件也设置在卫星物联网端站的杆体上,
光伏发电组件均与智能控制器连接。
其中,光伏发电组件可以为转换效率高,衰减小的多晶硅太阳能板,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该光伏发电组件可以配备260W光伏板。
智能控制器,用于检测对应的卫星物联网端站的光线强度,在光线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向光伏发电组件发送光伏供电指令;
其中,光伏发电组件中还包括光线传感器,将该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数据发送给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根据光线数据判断光照方向,控制光伏发电旋转到对应的光照方向,进行电能的转化。
光伏发电组件,还用于响应于光伏供电指令,进行光伏发电处理。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5,该卫星物联网端站还包括蓄电池组件,用于为智能控制器供电,存储风力发电组件转换的电能,或者,存储光伏发电组件转换的电能,或者,用于存储风力发电组件转换的电能,和,存储光伏发电组件转换的电能。
其中,该蓄电池组件可以为胶体蓄电池组件,设置在卫星物联网端站的杆体尾部,降低因环境导致的损耗。
由此,本公开实施例的卫星物联网端站,采用风光互补供电设计,保障物联网数据稳定可靠传输;并且不需要输电线路,随意安装,建设周期短,安装难度小,无触电与火灾隐患。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卫星物联网端站的远程控制,远程维护,远程升级等统一管理,参照图6,该系统还包括物联网控制服务器400,该物联网控制服务器400与可以看作是外部的控制中心,对卫星物联网端站进行管理控制,甚至可以为卫星物联网端站分配卫星信道及通信时隙,接收来自卫星物联网端站的物联网数据,并将其转发至业务中心,该业务中心是用户对物联网数据监视和处理的部门,在卫星物联网应用系统中,业务中心接收卫星通信控制中心转发的物联网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或者,该业务中心根据卫星物联网主站发送的有关传感器数据等进行业务管理。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上述图3,为了适配各类物联网系统,卫星物联网终端包括:
多个数据接口,其中,多个数据接口,用于与物联网应用终端,和/或,传感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卫星物联网终端外接小口径卫星天线,接受控制中心管理控制,使用控制中心分配的卫星信道将物联网数据传输至业务中心。多个数据接口,包括:RJ45数据接口、RS232数据接口、RS422数据接口、RS485数据接口中的多种。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的物联网通信系统,采用风光互补供电设计,保障物联网数据稳定可靠传输;并且不需要输电线路,随意安装,建设周期短,安装难度小,无触电与火灾隐患,另外,卫星物联网终端具备一发一收两个通道,占用卫星带宽少,带宽利用率高,该卫星物联网终端可以接入物联网控制服务器,接受统一控制,便于远程管理与维护等。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能每个卫星物联网端站承载的待发送数据量不同,为了提升通信效率,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协调卫星物联网端站的通信资源。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统计每个卫星物联网端站当前待发送的目标传感信号的数据量,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还用于在当前待发送的目标传感信号的数据量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预设范围内其他卫星物联网端站的状态,并确定所述状态为空闲状态的其他卫星物联网端站。
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还用于将所述目标传感器信号拆分为多个目标传感器子信号,其中,拆分方式可以为按照传感信号类型拆分等,也可以等量拆分,在此不作限制。
进而,通过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和所述状态为空闲状态的其他卫星物联网端站发送所述多个目标传感器子信号。
比如,如多个目标传感器子信号的数量小于等于状态为空闲状态的其他卫星物联网端站和当前卫星物联网端站的总数量,则随机为当前卫星物联网端站一个目标传感器子信号后,在状态为空闲状态的其他卫星物联网端站中,随机选择对应数量的其他卫星物联网端站随机分配对应的其他目标传感器子信号。
比如,如多个目标传感器子信号的数量大于状态为空闲状态的其他卫星物联网端站和当前卫星物联网端站的总数量,则随机为每个状态为空闲状态的其他卫星物联网端站分配一个目标传感器子信号后,将剩余的目标传感器子信号通过当前的卫星物联网端站发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其他卫星物联网端站复用当前卫星物联网端站的时隙发送对应的多个目标传感器子信号。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的物联网通信系统,若是当前卫星物联网端站当前待发送的目标传感信号的数据量较大时,可以协调其他空闲状态的卫星物联网端站辅助发送目标传感信号,进一步提升了通信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物联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卫星物联网端站、卫星和卫星物联网主站,其中,
所述卫星通过TDM网络向所述至少一个卫星物联网端站发送信号,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通过TDMA网络向所述卫星发送信号,所述卫星物联网主站通过TDM网络向所述卫星发送信号,所述卫星通过TDMA网络向所述卫星物联网主站发送信号,
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包括卫星物联网终端和Ku波段卫星天线,其中,所述卫星物联网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单元、信道单元和中频单元,所述Ku波段卫星天线,包括射频单元和天线传输单元,
所述CPU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检测到的传感器数据;
所述信道单元,用于将所述传感器数据进行信号调制处理,并向所述中频单元发送调制处理后的信号;
所述中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制处理后的信号生成L波段的候选传感信号,并通过上变频功率放大器BUC向所述射频单元发送所述候选传感信号;
所述射频单元,用于将所述候选传感信号由所述L波段转换为Ku波段的目标传感信号;
所述天线传输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增益通过所述TDMA网络向所述卫星发送所述Ku波段的目标传感信号;
所述卫星,用于通过所述TDMA网络向所述卫星物联网主站发所述Ku波段的目标传感信号;
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还包括:智能控制器、风力发电组件,
其中,所述风力发电组件和所述智能控制器连接,
所述智能控制器,用于检测对应的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的风力强度,在所述风力强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向所述风力发电组件发送风力供电指令;
所述风力发电组件,还用于响应于所述风力供电指令,进行风力发电处理;
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还包括:光伏发电组件,
其中,所述光伏发电组件均与所述智能控制器连接,
所述智能控制器,用于检测对应的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的光线强度,在所述光线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光伏发电组件发送光伏供电指令;
所述光伏发电组件,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光伏供电指令,进行光伏发电处理;
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还用于在当前待发送的目标传感信号的数据量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预设范围内其他卫星物联网端站的状态,并确定所述状态为空闲状态的其他卫星物联网端站;
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还用于将所述目标传感器信号拆分为多个目标传感器子信号,并通过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和所述状态为空闲状态的其他卫星物联网端站发送所述多个目标传感器子信号,
其中,若是所述多个目标传感器子信号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状态为空闲状态的其他卫星物联网端站和当前的卫星物联网端站的总数量,则在所述多个目标传感器子信号中随机选择与所述当前的卫星物联网端站匹配的目标传感器子信号后,在所述空闲状态的其他卫星物联网端站中随机选择剩余的目标传感器子信号的数量匹配的第一卫星物联网端站,向所述第一卫星物联网端站发送所述剩余的目标传感器子信号;
若是所述多个目标传感器子信号的数量大于所述状态为空闲状态的其他卫星物联网端站和当前的卫星物联网端站的总数量,则随机为每个状态为空闲状态的其他卫星物联网端站分配一个目标传感器子信号后,将剩余的目标传感器子信号通过当前的卫星物联网端站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卫星物联网主站,还用于通过所述TDM网络向所述卫星发送携带卫星物联网端站标识的候选控制信号;
所述卫星,用于确定卫星物联网端站标识对应的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并所述通过所述TDM网络向所述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天线传输单元发送所述候选控制信号;
所述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天线传输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射频单元发送所述候选控制信号;
所述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射频单元,用于将所述候选控制信号由Ku波段转换为L波段生成目标控制信号,并通过下变频低噪声功率放大器LNB向所述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中频单元发送所述目标控制信号;
所述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中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控制信号获取基带传输信号,并向所述信道单元发送所述基带传输信号;
所述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信道单元,用于对所述基带传输信号解调处理并向所述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CPU单元发送解调处理后的信号;
所述目标卫星物联网端站的CPU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解调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传感数据的传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端站,还包括:蓄电池组件,
所述蓄电池组件与所述智能控制器连接,其中,
所述蓄电池组件用于存储所述风力发电组件转换的电能,和/或,存储所述光伏发电组件转换的电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卫星物联网终端,包括:
多个数据接口,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接口,用于与物联网应用终端,和/或,传感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联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接口,包括:
RJ45数据接口、RS232数据接口、RS422数据接口、RS485数据接口中的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联网控制服务器,
其中,所述物联网控制服务器与所述至少一个卫星物联网端站通信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Ku波段的上行波段大于等于14GHz且小于等于14.5GHz;
所述Ku波段的下行波段大于等于12.25GHz且小于等于12.75GHz。
CN202111647749.1A 2021-12-30 2021-12-30 物联网通信系统 Active CN1139922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7749.1A CN113992262B (zh) 2021-12-30 2021-12-30 物联网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7749.1A CN113992262B (zh) 2021-12-30 2021-12-30 物联网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2262A CN113992262A (zh) 2022-01-28
CN113992262B true CN113992262B (zh) 2022-04-12

Family

ID=79734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47749.1A Active CN113992262B (zh) 2021-12-30 2021-12-30 物联网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22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94346B (zh) * 2023-11-23 2024-03-26 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采集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8224A (zh) * 2013-04-15 2013-07-10 成都林海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卫星通信的远程医疗系统
CN110429972A (zh) * 2019-08-05 2019-11-08 西安天宸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船载物联网终端及信息传输方法
CN110474971A (zh) * 2019-08-05 2019-11-19 西安天宸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广域低功耗物联网通讯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CN112532309A (zh) * 2020-12-21 2021-03-19 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适用于简易卫星物联网终端的物理层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507310A (zh) * 2021-06-17 2021-10-15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多网多模互联互通的卫星通信中继终端站及通信方法
CN113644962A (zh) * 2021-07-29 2021-11-12 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速、非实时的卫星物联网终端数据回传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20652B1 (ko) * 2017-02-23 2023-04-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Tdma/scpc 통합형 위성 통신 시스템의 성형망/메쉬망 접속 장치 및 그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8224A (zh) * 2013-04-15 2013-07-10 成都林海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卫星通信的远程医疗系统
CN110429972A (zh) * 2019-08-05 2019-11-08 西安天宸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船载物联网终端及信息传输方法
CN110474971A (zh) * 2019-08-05 2019-11-19 西安天宸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广域低功耗物联网通讯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CN112532309A (zh) * 2020-12-21 2021-03-19 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适用于简易卫星物联网终端的物理层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507310A (zh) * 2021-06-17 2021-10-15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多网多模互联互通的卫星通信中继终端站及通信方法
CN113644962A (zh) * 2021-07-29 2021-11-12 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速、非实时的卫星物联网终端数据回传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2262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4971B (zh) 一种广域低功耗物联网通讯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CN1085027C (zh) 在通信网中提供广播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US8208421B2 (en) Downstream waveform modification
CN101855843B (zh) 持久性资源分配
US20090016260A1 (en) Mf-tdma frequency hopping
WO200809112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bandwidth request in multihop relay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bwa) communication system
Kabalcı et al. Emerging LPWAN technologies for smart environments: An outlook
CN113992262B (zh) 物联网通信系统
CN203951468U (zh) 无线局域网的全双工接入节点
KR102519227B1 (ko) 상향링크 주파수 대역을 할당하는 게이트웨이 및 후방산란하는 iot 장치 및 방법
Stan et al. Overview of high reliable radio data infrastructures for public automation applications: LoRa networks
Song et al. A cost-effective approach for ubiquitous broadband access based on hybrid PLC-VLC system
CN101808414B (zh) 一种成对载波复用多用户接入方法
Álvarez et al. Uplink transmission policies for LoRa-based direct-to-satellite IoT
WO2001062033A1 (fr) Dispositif de station de base, terminal de communication et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Kim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maritime VDES networks with OPNET simulator
CN105142208A (zh) 嵌入m2m的蜂窝网络中高能效的功率和时隙分配方法
CN1099814C (zh) 非对称数据速率传输的数字无线通信系统
CN112615662B (zh) 一种低轨卫星的mac层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8833064B (zh) 全双工vde-sat系统配置方案
Li et al. Bandwidth allocation of cognitive relay networks with energy harvesting for smart grid
CN109413731B (zh) 一种无线供能的信息传输与接收方法
Gavrila et al. Satellite SDR gateway for M2M and IoT applications
Li et al. Optimal cooperative strategy in energy harvesting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Song et al. Efficient joint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ognitive internet of vehicles networks based on asymmetric relay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