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1954B - 一种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组件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组件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1954B
CN113991954B CN202111373620.6A CN202111373620A CN113991954B CN 113991954 B CN113991954 B CN 113991954B CN 202111373620 A CN202111373620 A CN 202111373620A CN 113991954 B CN113991954 B CN 1139919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core
slot
coil
coils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736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1954A (zh
Inventor
曲喜家
陈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7362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19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1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19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19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19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6Embedding prefabricated windings in machines
    • H02K15/062Windings in slots; salient pole windings
    • H02K15/064Windings consisting of separate segments, e.g. hairpi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2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with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组件及方法,其中装配工装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抽取式地装配于定子铁芯的线槽内,并将所述线槽分隔为沿定子铁芯周向排列的两分隔槽,以供两线圈整齐排布于线槽内;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抽取式地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上,以对位于所述线槽内的分隔件进行定位。利用所述分隔件将所述线槽分隔为沿定子铁芯周向排列的两分隔槽,以供两线圈整齐排布于线槽内,以使装配成型的定子具备提高槽满率,减少线圈弧形端部长度及其相应电阻损耗,不易产生额外的交流损耗,并且同一线槽内相邻两线圈的分布电感、散热及温度场分布均衡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组件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向磁通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向磁通电机的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组件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轴向磁通电机以轴向尺寸小、高转矩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通用工业和家用电器等领域。轴向磁通电机包括定子及与定子相配合的转子,如图1所示,所述定子100包括一定子铁芯110和多个线圈120,所述定子铁芯110包括一环状轭部111和多个齿部112,多个齿部112等距间隔布置于环状轭部111的同一侧,以使相邻的两个齿部112之间形成一线槽1120,每一齿部112外均布置一线圈120,因此每个线槽1120内对应布置两个相邻的线圈120,并且布置于线槽1120内的线圈120外包覆有一绝缘纸130,以使同一线槽1120内的两线圈120绝缘。
线圈120一般利用漆包线在线模上预先绕制,然后手工嵌线,以将线圈120布置于齿部112上。由于漆包线较软,预先制作出的线圈比较松散,不能形成固定规律的形状,以使相邻两个线圈120在同一线槽1120内呈上下分布,或者形成无规则、非对称的左右排布,参考图2和图3,如此便会造成以下缺陷:
第一,线槽1120槽满率降低。由于相邻两个线圈120呈上下或无规则布置于线槽1120内,以使线槽1120存在空隙,使得槽满率不高,直接影响电机转矩的输出。
第二,由于相邻两个线圈120呈上下布置,使得线圈120沿定子径向排列的两个弧形端部长度增加,从而增加了两个弧形端部的电阻损耗。
第三,上层线圈120电流靠近位于下层线圈120的表面处流动,引发涡流,进而使上层线圈易产生额外的交流损耗。
第四,上层线圈120和下层线圈120的分布电感不均衡,会引起额外的电阻损坏。
第五,由于相邻的两线圈120呈上下或不规则布置,使得散热及温度场分布不均衡。
由上述可知,现有的线圈120采用手工嵌线的方式布置于齿部112上,以使位于同一线槽内的相邻两线圈120呈上下或者不规则布置,造成槽满率低,弧形端部电阻损耗,额外的交流损耗,以及相邻两线圈120的电感、散热分布不均衡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使同一线槽内两相邻线圈整齐布置的装配工装、组件及方法,以使装配成型的定子具备提高槽满率,减少线圈弧形端部长度及其相应电阻损耗,不易产生额外的交流损耗,并且同一线槽内相邻两线圈的分布电感、散热及温度场分布均衡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包括:
分隔件,所述分隔件抽取式地装配于定子铁芯的线槽内,并将所述线槽分隔为沿定子铁芯周向排列的两分隔槽,以供两线圈整齐排布于线槽内;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抽取式地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上,以对位于所述线槽内的分隔件进行定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件的数量为一个,且被配置为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外周缘或内周缘的环形定位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件上开设有沿所述定子铁芯径向,并贯穿所述定位件的槽孔,以使所述分隔件通过所述槽孔抽取式地装配于线槽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槽孔与所述线槽的数量一致,且多个所述槽孔沿着所述定位件的周向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隔件包括一横板和一竖板,所述横板抵接于所述线槽的底部,所述竖板垂直连接于所述横板上,以使所述竖板与两侧齿部之间分别形成分隔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定子线圈的装配组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工装,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
一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包括一环状轭部和多个齿部,多个齿部等距间隔布置于环状轭部的同一侧,以使相邻的两个齿部之间形成一线槽,所述装配工装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上;
多个线圈,每一所述齿部周缘均布置一所述线圈,以使同一线槽的相邻两线圈分别整齐排列于两个所述分隔槽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多张绝缘纸,每一所述分隔槽内均设置有一所述绝缘纸,以使所述绝缘纸包覆所述线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定子线圈的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使用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工装,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装配工装装配于定子铁芯上,其中所述分隔件位于线槽内,以将线槽分隔为沿定子铁芯周向排列的两个分隔槽,所述定位件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上,以对位于所述线槽内的分隔件进行定位;
(b)在所述定子铁芯的齿部周缘布置线圈,并将同一线槽的相邻两线圈分别容置于两个所述分隔槽内;
(c)抽取所述装配工装,以使同一线槽的相邻两线圈沿定子铁芯周向整齐排布。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b)中,将过桥线连接于每个线圈的引出部,以使多个线圈整体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齿部上,进而在所述步骤(c)中,沿所述定子铁芯内侧方向抽取所述分隔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b)中,逐一在每个所述齿部周缘布置所述线圈,进而在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
(d)将过桥线连接于每个线圈引出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c)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c1)沿所述定子铁芯径向抽取所述分隔件;
(c2)沿所述定子铁芯轴向抽取所述定位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a)和(b)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每个所述分隔槽内放置绝缘纸,以使所述绝缘纸能够包覆所述线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定位件呈环形,并能布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周缘和内周缘,以使所述定位件上布置与每个所述线槽对应的分隔件,实现对多个线槽进行同时分隔,有效提升分隔效率,进而线圈的布置效率。利用所述分隔件将所述线槽分隔为沿定子铁芯周向排列的两分隔槽,以供两线圈整齐排布于线槽内,以使装配成型的定子具备提高槽满率,减少线圈弧形端部长度及其相应电阻损耗,不易产生额外的交流损耗,并且同一线槽内相邻两线圈的分布电感、散热及温度场分布均衡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定子的定子铁芯与线圈装配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线槽内相邻两线圈上下分布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线槽内相邻两线圈无规则排布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装配工装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8至图13为本发明所述装配工装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所述装配工装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至图19为本发明所述装配工装第二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所述装配工装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至图25为本发明所述装配工装第三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所述装配工装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7至图31为本发明所述装配工装第四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所述装配工装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3至图37为本发明所述装配工装第五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如图4至图37所示,所述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200a~200e,包括:
分隔件210a~210e,所述分隔件210a~210e抽取式地装配于定子铁芯110的线槽1120内,并将所述线槽1120分隔为沿定子铁芯110周向排列的两分隔槽1121,以供两线圈120整齐排布于线槽1121内;
定位件220a~220e,所述定位件220a~220e抽取式地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110上,以对位于所述线槽1120内的分隔件210a~210e进行定位。
所述定位件220a~220e能够为所述分隔件210a~210e提供定位支撑效果,以使所述分隔件210a~210e沿所述定子铁芯110径向保持于所述线槽1120内,其中,所述分隔件210a~210e至两侧齿块112的距离大致相等,以使分隔形成的两所述分隔槽1121尺寸一致,进而分别容置形状大致相同的两所述线圈120。在所述齿块112周缘布置所述线圈120时,利用所述分隔件210a~210e将两所述线圈120隔开,以分别容置在相应的所述分隔槽1121内,并且在所述分隔件210a~210e的作用下,避免同一线槽1120相邻的两所述线圈120出现上下、或者无规则的左右排布,进而实现整齐地排布于所述线槽1121内,之后相对所述定子铁芯110抽取所述分隔件210a~210e和所述定位件220a~220e,即可实现所述定子铁芯110和所述线圈120的装配。
详细地,相邻的两所述线圈120的轴向两侧大致齐平,进而达到整齐地排布于所述线槽1121内的效果。以使装配成型的定子具备提高槽满率,减少线圈弧形端部长度及其相应电阻损耗,不易产生额外的交流损耗,并且同一线槽内相邻两线圈的分布电感、散热及温度场分布均衡等优点。
所述分隔件210a~210e和所述定位件220a~220e的形状多样,以使所述定位件220a~220e对所述分隔件210a~210e的定位方式也不相同,以下通过五个实施例来详细介绍。
第一实施例
如图6至图13所示,所述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200a,包括:
分隔件210a,所述分隔件210a抽取式地装配于定子铁芯110的线槽1120内,并将所述线槽1120分隔为沿定子铁芯110周向排列的两分隔槽1121,以供两线圈120整齐排布于线槽1121内;
定位件220a,所述定位件220a抽取式地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110上,以对位于所述线槽1120内的分隔件210a进行定位。
其中,所述定位件220a的数量为一个,且被配置为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110外周缘或内周缘的环形定位件。以使所述定位件220a能够对多个所述分隔件210a进行定位,实现对多个所述线槽1120进行同时分隔,从而提升装配效率。所述定位件220沿所述定子铁芯110轴向的尺寸,远小于所述定子铁芯110的轴向的尺寸,只要其满足对多个所述分隔件210a进行定位即可。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定位件220a上开设有沿所述定子铁芯110径向,并贯穿所述定位件220a的槽孔221a,以使所述分隔件210a通过所述槽孔221a抽取式地装配于线槽1120内。
可见所述定位件220a和所述分隔件210a为可拆卸地连接,以使两者独立相对所述定子铁芯110被抽取,具体地,当线圈120布置于齿部112周缘并容置于所述分隔槽1121后,首先沿所述定子铁芯110径向并朝外的方式抽取所述分隔件210a,最后沿所述定子铁芯110轴向抽取所述定位件220a,参见图11和图12。再者,所述定位件220a和所述分隔件210a可先装配后,再整体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110上,提升装配效率。
如图6至8所示,所述槽孔221a与所述线槽1120的数量一致,且多个所述槽孔221a沿着所述定位件220a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槽孔221a内均对应装配一所述分隔件210a,此时所述分隔件210a与所述线槽1120的数量一致,即将装配工装200a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110后,可将所述定子铁芯110上所有的线槽1120进行分隔,相对于逐一分隔来说,有效提升装配效率,并同时提供所述线圈120的布置效率。
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分隔件210a包括一横板211a和一竖板212a,所述横板211a抵接于所述线槽1120的底部,所述竖板212a垂直连接于所述横板211a上,以使所述竖板212a与两侧齿部112之间分别形成分隔槽1121。
具体地,所述竖板212a垂直连接于所述横板211a的中间位置,以使所述分隔件210a呈丄型,其中所述横板211a与所述线槽1120分别沿所述定子铁芯110周向的尺寸一致,以使所述横板211a的两侧分别抵接两侧的所述齿部112,以使所述竖板2121a与两侧齿部112之间分别形成分隔槽1121。
如图7所示,所述槽孔221a包括一容置所述横板211a的横槽部2211a,以及一容置所述竖板212a的竖槽部2212a,所述竖槽部2212a连通所述横槽部2211a和所述定位件220a的上端面,所述竖槽部2212a沿所述定位件220a的轴向尺寸,其小于所述竖板212a沿定位件220a的轴向尺寸,以使所述竖板212a从所述定位件220a的上端面穿出,并暴露于所述定位件220a外。
所述竖板212a与所述齿部112沿所述定子铁芯110轴向的尺寸大致相等,以使所述竖板212a具有足够的长度对所述线圈120进行限制,进而使同一线槽1120相邻两线圈120整齐排列。
如图8所示,所述分隔件210a沿定位件220a径向的尺寸,其为定位件220a径向尺寸的三倍或以上,以使所述分隔件210a有足够的长度延伸至所述线槽1120内。
继续参考图8,所述定位件220a布置于所述定子铁芯110的外周缘,并且所述定位件220a与所述定子铁芯110存在较小的间隙,其中所述分隔件210a的内端与所述定子铁芯110的内周缘齐平,所述分隔件210a的外端与所述定位件220a的外周缘齐平,以使提升所述分隔件210对所述线槽1120的分隔能力。
综上所述,所述定位件220a呈环形,并能布置于所述定子铁芯110的外周缘和内周缘,以使所述定位件220a上布置与每个所述线槽1120对应的分隔件210a,实现对多个线槽1120进行同时分隔,有效提升分隔效率,进而线圈120的布置效率。利用所述分隔件210a将所述线槽1120分隔为沿定子铁芯110周向排列的两分隔槽1121,以供两线圈120整齐排布于线槽1121内,以使装配成型的定子具备提高槽满率,减少线圈弧形端部长度及其相应电阻损耗,不易产生额外的交流损耗,并且同一线槽内相邻两线圈的分布电感、散热及温度场分布均衡等优点。
如图4、图8至图13所示,所述定子线圈的装配组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工装200a,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
一定子铁芯110,所述定子铁芯110包括一环状轭部111和多个齿部112,多个齿部112等距间隔布置于环状轭部111的同一侧,以使相邻的两个齿部112之间形成一线槽1120,所述装配工装200a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110上;
多个线圈120,每一所述齿部112周缘均布置一所述线圈120,以使同一线槽1120的相邻两线圈120分别整齐排列于两个所述分隔槽1121内。
由于所述装配组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工装200a,所述装配组件由所述装配工装200a带来的有益效果参考上述实施例。
如图8所示,还包括多张绝缘纸130,每一所述分隔槽1121内均设置有一所述绝缘纸130,以使所述绝缘纸130包覆所述线圈120。其中所述装配工装200a将所述线槽1120分隔为两个所述分隔槽1121后,将绝缘纸130以U型的方式布置于所述分隔槽1121内,之后将所述线槽布置于所述绝缘纸130内,随后抽取所述装配工装200a并将所述绝缘纸130包覆所述线圈120,以实现绝缘。
继续参考图8,多个线圈120的引出部121之间连接有过桥线140。
如图6至图13所示,所述定子线圈的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使用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工装200a,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装配工装200a装配于定子铁芯110上,其中所述分隔件210a位于线槽1120内,以将线槽1120分隔为沿定子铁芯110周向排列的两个分隔槽1121,所述定位件220a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110上,以对位于所述线槽1120内的分隔件210a进行定位;
(b)在所述定子铁芯110的齿部112周缘布置线圈120,并将同一线槽1120的相邻两线圈120分别容置于两个所述分隔槽1121内;
(c)抽取所述装配工装200a,以使同一线槽1120的相邻两线圈120沿定子铁芯110周向整齐排布。
由于所述装配方法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工装200a,所述装配方法由所述装配工装200a带来的有益效果参考上述实施例。
如图9所示,在所述步骤(b)中,逐一在每个所述齿部112周缘布置所述线圈120,进而在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
(d)将过桥线114连接于每个线圈120引出部121。
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步骤(c)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c1)沿所述定子铁芯110径向抽取所述分隔件210a;
(c2)沿所述定子铁芯110轴向抽取所述定位件220a。
在所述步骤(c1)中,将所述分隔件210a沿所述定子铁芯110径向并朝外的方式进行逐一抽取,之后将所述线圈120完全嵌入所述分割槽1121内,然后执行所述步骤(c2)。
在所述步骤(a)和(b)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每个所述分隔槽1121内放置绝缘纸130,以使所述绝缘纸130能够包覆所述线圈120。此时所述绝缘纸130以U型的方式放置于所述分隔件210a上,以使所述线圈120布置于所述绝缘纸130内,然后在步骤(c)之后将所述绝缘纸130完全覆盖所述线圈120。
第二实施例
如图14至图19所示,所述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200b,包括:
至少一分隔件210b,所述分隔件210b包括一竖板212b,所述竖板212b抽取式地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110的线槽1120内,以将所述线槽1120分隔为沿定子铁芯110周向排列的两个分隔槽1121,以供两线圈120整齐排布于线槽1120内,所述竖板212b沿定子铁芯110径向的外侧具有一避让过桥线114的弧形避让部2121b;
定位件220a,所述定位件220a抽取式地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110上,以对位于所述线槽1120内的竖板212b进行定位。
第二实施例的装配工装200b与第一实施例的装配工装200a不同在于,所述竖板212b沿定子铁芯110径向的外侧具有一避让过桥线114的弧形避让部2121b,通过过桥线140连接多个线圈120的引出部121并形成一整体,然后整体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110上,此时所述弧形避让部2121b能够避让所述过桥线114,提升所述线圈120的下线效率,进而借助设备实现自动化装配的目的。另外由于所述过桥线114围绕在所述定子铁芯110的外周缘,此时所述分隔件210b可从所述定子铁芯110的内侧进行抽取。
如图14至图19所示,所述定子线圈的装配组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工装200b,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
一定子铁芯110,所述定子铁芯110包括一环状轭部111和多个齿部112,多个齿部112等距间隔布置于环状轭部111的同一侧,以使相邻的两个齿部112之间形成一线槽1120,所述装配工装200b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110上;
多个线圈120,每一所述齿部112周缘均布置一所述线圈120,以使同一线槽1120的相邻两线圈120分别整齐排列于两个所述分隔槽1121内。
第二实施例的装配组件与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组件的不同在于,所述竖板212b沿定子铁芯110径向的外侧具有一避让过桥线114的弧形避让部2121b,其效果参见装配工装200b中的描述。
如图14至图19所示,所述定子线圈的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使用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工装200b,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装配工装200b装配于定子铁芯110上,其中所述分隔件210b位于线槽1120内,以将线槽1120分隔为沿定子铁芯110周向排列的两个分隔槽1121,所述定位件220b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110上,以对位于所述线槽1120内的分隔件210b进行定位;
(b)在所述定子铁芯110的齿部112周缘布置线圈120,并将同一线槽1120的相邻两线圈120分别容置于两个所述分隔槽1121内;
(c)抽取所述装配工装200b,以使同一线槽1120的相邻两线圈120沿定子铁芯110周向整齐排布。
由于所述装配方法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工装200b,所述装配方法由所述装配工装200b带来的有益效果参考上述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装配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装配方法不同在于,所述竖板212b沿定子铁芯110径向的外侧具有一避让过桥线114的弧形避让部2121b。
具体地,在所述步骤(b)中,将过桥线140连接于每个线圈120的引出部121,以使多个线圈120整体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110的齿部112上,进而在所述步骤(c)中,沿所述定子铁芯110内侧方向抽取所述分隔件210a。
第三实施例
如图20至图25所示,所述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200c,包括:
一分隔件210c,所述分隔件210c抽取式地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110的线槽1120内,以将所述线槽1120分隔为沿定子铁芯110周向排列的两个分隔槽1121,以供两线圈120整齐排布于线槽1120内;
一定位件220c,所述定位件220c装配于所述线槽1120的底部,以对所述分隔件210c进行定位;
一滑动件230c,所述滑动件230c能够在一所述分隔槽1121内,并沿定子铁芯110轴向和径向滑动,以引导所述线圈120布置于所述分隔槽1121内。
所述装配工装200c装配于一线槽1120,以将所述线槽1120分隔为两个所述分隔槽1121。其中所述定位件220c装配于所述线槽1120内,以对所述分隔件210c进行定位,以使所述分隔件210c至两侧的齿块112的距离大致相等,以分隔形成两个形状相同的分隔槽1121,其中以分隔槽1121内滑动连接一所述滑动件230c,引导所述线圈120下线并落入所述分隔槽1121内,使得线圈120下线更加稳定,进而保证两线圈120整齐排布于线槽1120内的效果。
如图20和图21所示,所述分隔槽1121沿所述定子铁芯110的轴向尺寸,其为所述滑动件230c沿所述定子铁芯110的轴向尺寸的7倍或以上,其决定所述滑动件230c在所述分隔槽1121轴向上的滑动距离。
如图20所示,所述分隔件210c、定位件220c和所述滑动件230c分别沿所述定子铁芯110的轴向尺寸一致,并且该轴向尺寸要大于所述线槽1120沿定子铁芯110的轴向尺寸,以使所述装配工装200c的外端与所述定子铁芯110的外周缘齐平的同时,所述装配工装200c的内端超出于所述定子铁芯110的内周缘,提升所述装配工装200c具有足够的长度对所述线圈120进行限制,进而使同一线槽1120相邻两线圈120整齐排列。
如图20所示,所述分隔件210c与所述定位件220c一体连接,并呈L形排列,以使两者能够整体抽取式地装配于所述线槽1120内。
具体地,所述滑动件230c与所述定位件220c同侧设置于所述分隔件上210c。并且所述定位件220c与所述分隔槽1121沿定子铁芯110周向的尺寸一致,以使所述定位件220c远离所述分隔件210c的一侧抵接齿部112。这样当所述定位件220c远离所述分隔件210c的一侧抵接齿部112时,所述分隔件210c就位于所述线槽1120的中心,实现定位对准的效果。
继续参考图20,所述分隔件210c上开设有滑槽213c,所述滑动件230c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213c配合的滑块,以使所述分隔件210c沿着所述滑槽213c方向移动。所述滑槽213c为燕尾槽,提升滑动的稳定性,进而避免所述滑动件230c从所述分隔件210c上脱离。
具体地,所述滑横槽2131c以远离所述分隔件210c方式设置在所述定位件220c的一侧。所述滑槽213c包括一滑横槽2131c和一滑竖槽2132c,所述滑横槽2131c沿所述定子铁芯110径向,且贯穿所述分隔件210c设置,所述滑竖槽2132c沿所述定子铁芯110轴向,且连通所述滑横槽2131c设置。
由于所述滑横槽2131c贯穿所述分隔件210c,因此所述滑动件230c可从所述分隔件210c一侧滑入,且将所述线圈120引导至于所述齿部112周缘相对的位置,然后利用所述滑竖槽2132c进行下落。
参考图21和图23,当所述滑动件230c位于所述滑竖槽2132c最高处时,所述滑动件230c大致与所述齿部112的上端面齐平,而当所述滑动件230c位于所述滑竖槽2132c最低处时,所述滑动件230c抵接在所述定位件220c上。可见所述线圈120可随着所述滑动件230c从与所述齿部112上端面齐平的位置,缓缓且不断降落至所述分隔槽1121的最底部,最后整体抽取装配工装200c即可,不仅提升装配效率,还有效提升对所述线圈120下线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所述装配工装200c装配于一线槽1120,以将所述线槽1120分隔为两个所述分隔槽1121。其中所述定位件220c装配于所述线槽1120内,以对所述分隔件210c进行定位,以使所述分隔件210c至两侧的齿块112的距离大致相等,以分隔形成两个形状相同的分隔槽1121,其中以分隔槽1121内滑动连接一所述滑动件230c,引导所述线圈120下线并落入所述分隔槽1121内,使得线圈120下线更加稳定,进而保证两线圈120整齐排布于线槽1120内的效果。
如图21至图25所示,所述装配组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工装200c,还包括:
一定子铁芯110,所述定子铁芯110包括一环状轭部111和多个齿部112,多个齿部112等距间隔布置于环状轭部111的同一侧,以使相邻的两个齿部112之间形成一线槽1120,所述线槽1120内装配一装配工装200c;
多个线圈120,所述线圈120周向的一侧对准滑动件230c,以引导所述线圈120布置于所述分隔槽内1121。
由于所述装配组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工装200c,所述装配组件由所述装配工装200c带来的有益效果参考上述实施例。
如图21和图22所示,位于不同线槽1120内的多个装配工装200c同侧设置,以使所述线圈120周向的一侧对准滑动件230c,所述线圈120周向的另一侧对准未放置滑动件230c的分隔槽1121。
具体地,所述装配工装200c对应放置于所述右侧的分隔槽1121,以使左侧的分隔槽1121暴露设置,这样当所述线圈120布置于所述齿部112上时,所述线圈120左侧对准并抵接于所述滑动件230c上,所述线圈120右侧对准未放置滑动件230c的分隔槽1121,以使每个所述线圈120均对应一所述装配工装200c,提升对所述线圈120下线的稳定性。
如图21所示,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多张绝缘纸130,每一所述分隔槽1121内均设置有一所述绝缘纸130,并且所述绝缘纸130能够包覆所述线圈120。
具体地,所述装配工装200c位于一所述绝缘纸130内。即在所述线槽1120内沿所述定子铁芯110周向放置两个U型的绝缘纸130,然后在右侧的U型绝缘纸130内布置一所述装配工装200c,不仅使两个所述绝缘纸130定型,以便于所述线圈120的下线至所述绝缘纸130内,还利于两个所述分隔槽1121的成型。当所述线圈120下线并抽取所述装配工装200c后,将所述绝缘纸130完全覆盖线圈120,以实现绝缘。
多个线圈120的引出部121之间连接有过桥线140。
如图21至图25所示,所述定子线圈的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使用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工装200c,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装配工装200c的装配于定子铁芯110上,以将线槽1120分隔为沿定子铁芯110周向排列的两个分隔槽1121;
(b)利用所述装配工装200c的滑动件230c进行线圈120布置,以将同一线槽1120的相邻两线圈120分别容置于两个所述分隔槽1121内;
(c)抽取所述装配工装200b,以使同一线槽1120的相邻两线圈120沿定子铁芯110周向整齐排布。
如图21所示,在所述步骤(a)之间,在所述线槽1120内布置两个沿所述定子铁芯110周向排列的两个绝缘纸130,进而在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装配工装220c装配于一所述绝缘纸130内,以待后续所述绝缘纸130包覆所述线圈120,实现绝缘。
如图22所示,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线圈120周向的一侧对准滑动件230c,所述线圈120周向的另一侧对准未放置滑动件230c的分隔槽1121,并随着所述滑动件230c下落至所述分隔槽1121底部。
在所述步骤(c)中,由于所述分隔件210c、定位件220c和所述滑动件230c为整体结构,即可整体抽取所述装配工装200b,提升所述装配工装200b抽取效率,以使所述线圈120完全嵌入所述分隔槽1121内。
如此重复上述步骤,以在每一所述齿部112上布置所述线圈120,最后对多个线圈120的引出部121进行过桥线140连接,以完成装配。
综上所述,装配工装200c逐一放置于所述线槽1120内,以进行所述线圈120的逐一布置,利用所述滑动件230c引导所述线圈120下线并落入所述分隔槽1121内,使得线圈120下线更加稳定,进而保证两线圈120整齐排布于线槽1120内的效果,随后所述装配工装200c整体抽取,以完成所述线圈120的装配。
第四实施例
如图26至图31所示,所述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200d,包括:
一分隔件210d,所述分隔件210d抽取式地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110的线槽1120内,以将所述线槽1120分隔为沿定子铁芯110周向排列的两个分隔槽1121,以供两线圈120整齐排布于线槽1120内;
一定位件220d,所述定位件220d装配于所述线槽1120底部,以对所述分隔件210d进行定位;
一滑动件230d,所述滑动件230d抽取式地填充于一所述分隔槽1121内,以引导所述线圈120布置于所述分隔槽1121内。
所述装配工装200d装配于一线槽1120,以将所述线槽1120分隔为两个所述分隔槽1121。其中所述定位件220d装配于所述线槽1120内,以对所述分隔件210d进行定位,以使所述分隔件210d至两侧的齿块112的距离大致相等,以分隔形成两个形状相同的分隔槽1121,其中以分隔槽1121内抽取式地填充有一所述滑动件230d,在所述滑动件230d抽取的过程,缓慢引导所述线圈120下线并落入所述分隔槽1121内,使得线圈120下线更加稳定,进而保证两线圈120整齐排布于线槽1120内的效果。
如图26所示,所述滑动件230d和所述定位件220d位于所述分隔件210d的同一侧,以使所述滑动件230d抵接于所述定位件220d上。
具体地,所述定位件220d与所述分隔件210d一体连接,并呈L形排列。以使所述滑动件230d填充且容置在所述定位件220d、分隔件210d和所述齿部112围成的所述分隔槽1121内。
更具体地,所述定位件220d与所述分隔槽1121沿定子铁芯110周向的尺寸一致,以使所述定位件220d远离所述分隔件210d的一侧抵接齿部112。这样当所述定位件220d远离所述分隔件210d的一侧抵接齿部112时,所述分隔件210d就位于所述线槽1120的中心,起到定位对准的效果。
如图27和图28所示,所述滑动件230d呈长方体。所述滑动件230d的上端面与所述齿部112的上端面大致齐平,这样所述线圈120从与滑动件230d上端面抵接的位置,下落至所述分隔槽1121底部。
如图27所示,所述线槽1120沿定子铁芯110径向的尺寸,其小于所述装配工装200d沿定子铁芯110径向的尺寸。以使所述装配工装200d具有足够的长度对所述线圈120进行限制,进而使同一线槽1120相邻两线圈120整齐排列。
综上所述,所述装配工装200d装配于一线槽1120,以将所述线槽1120分隔为两个所述分隔槽1121。其中所述定位件220d装配于所述线槽1120内,以对所述分隔件210d进行定位,以使所述分隔件210d至两侧的齿块112的距离大致相等,以分隔形成两个形状相同的分隔槽1121,其中以分隔槽1121内抽取式地填充有一所述滑动件230d,在所述滑动件230d抽取的过程,缓慢引导所述线圈120下线并落入所述分隔槽1121内,使得线圈120下线更加稳定,进而保证两线圈120整齐排布于线槽1120内的效果。
如图27至图31所示,所述装配组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工装200d,还包括:
一定子铁芯110,所述定子铁芯110包括一环状轭部111和多个齿部112,多个齿部112等距间隔布置于环状轭部111的同一侧,以使相邻的两个齿部112之间形成一线槽1120,所述线槽1120内装配一装配工装200d;
多个线圈120,所述线圈120周向的一侧对准滑动件230d,以引导所述线圈120布置于所述分隔槽1121内。
由于所述装配组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工装200d,所述装配组件由所述装配工装200d带来的有益效果参考上述实施例。
如图28所示,位于不同线槽1120内的多个装配工装200d同侧设置,以使所述线圈120周向的一侧对准滑动件230d,所述线圈120周向的另一侧对准未填充的分隔槽1121。
具体地,所述装配工装200d对应填充于所述右侧的分隔槽1121,以使左侧的分隔槽1121暴露设置,这样当所述线圈120布置于所述齿部112上时,所述线圈120左侧对准并抵接于所述滑动件230d上,所述线圈120右侧对准未放置滑动件230c的分隔槽1121,以使每个所述线圈120均对应一所述装配工装200c,提升对所述线圈120下线的稳定性。在抽取所述滑动件230d时,能够使所述线圈120缓慢下线且容置于所述分隔槽1121内。
如图21所示,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多张绝缘纸130,每一所述分隔槽1121内均设置有一所述绝缘纸130,并且所述绝缘纸130能够包覆所述线圈120。
具体地,所述装配工装200d位于一所述绝缘纸130内。即在所述线槽1120内沿所述定子铁芯110周向放置两个U型的绝缘纸130,然后在右侧的U型绝缘纸130内布置一所述装配工装200c,不仅使两个所述绝缘纸130定型,以便于所述线圈120在抽取所述滑动件230d的过程中下线至所述绝缘纸130内,还利于两个所述分隔槽1121的成型。当所述线圈120下线并抽取所述定位件220d与所述分隔件210d后,将所述绝缘纸130完全覆盖线圈120,以实现绝缘。
多个线圈120的引出部121之间连接有过桥线140。
如图27至图31所示,所述定子线圈的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使用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工装200d,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装配工装200d的装配于定子铁芯110上,以将线槽1120分隔为沿定子铁芯110周向排列的两个分隔槽1121;
(b)利用所述装配工装200c的滑动件230d进行线圈120布置,以将同一线槽1120的相邻两线圈120分别容置于两个所述分隔槽1121内;
(c)抽取所述定位件220d与所述分隔件210d,以使同一线槽1120的相邻两线圈120沿定子铁芯110周向整齐排布。
如图27和图28所示,在所述步骤(a)之间,在所述线槽1120内布置两个沿所述定子铁芯110周向排列的两个绝缘纸130,进而在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装配工装220d装配于一所述绝缘纸130内,以待后续所述绝缘纸130包覆所述线圈120,实现绝缘。
如图29所示,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线圈120周向的一侧对准滑动件230d,所述线圈120周向的另一侧对准未填充的分隔槽1121,并随着所述滑动件230c抽取过程,所述线圈120下落至所述分隔槽1121底部。
在所述步骤(c)中,由于所述分隔件210d和定位件220d为整体结构,即可整体抽取所述分隔件210d和定位件220d,提升所述装配工装200b抽取效率,以使所述线圈120完全嵌入所述分隔槽1121内。
如此重复上述步骤,以在每一所述齿部112上布置所述线圈120,最后对多个线圈120的引出部121进行过桥线140连接,以完成装配。
综上所述,装配工装200d逐一放置于所述线槽1120内,以进行所述线圈120的逐一布置,利用抽取所述滑动件230d引导所述线圈120下线并落入所述分隔槽1121内,使得线圈120下线更加稳定,进而保证两线圈120整齐排布于线槽1120内的效果,随后对所述分隔件210d和定位件220d进行整体抽取,以完成所述线圈120的装配。
第五实施例
如图32至图37所示,所述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200e,包括:
一分隔件210e,所述分隔件210e抽取式地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110的线槽1120内,以将所述线槽1120分隔为沿定子铁芯110周向排列的两个分隔槽1121,以供两线圈120整齐排布于线槽1120内;
一定位件220e,所述定位件220e装配于所述线槽1120的底部,以对所述分隔件210e进行定位。
所述装配工装200e装配于一线槽1120,以将所述线槽1120分隔为两个所述分隔槽1121。其中所述定位件220e装配于所述线槽1120底部,以对所述分隔件210e进行定位,以使所述分隔件210e至两侧的齿块112的距离大致相等,以分隔形成两个形状相同的分隔槽1121,保证两线圈120整齐排布于线槽1120内。
如图32所示,所述分隔件210e垂直连接于所述定位件220e的中间位置,以使所述装配工装200e呈丄型。
具体地,所述定位件220e与线槽1120沿定子铁芯110周向的尺寸一致,以使所述定位件220e抵接所述定子铁芯110相邻的两个齿部112。这样当所述定位件220e两侧抵接两个所述齿部112,并布置于所述线槽1120内时,所述分隔件210e位于所述线槽1120的中间位置,以形成两个形状大致相同的分隔槽1121,实现定位对准的效果。
所述分隔件210e和所述定位件220e一体成型,以便于所述装配工装200e整体抽取,提升装配效率。
综上所述,所述装配工装200e装配于一线槽1120,以将所述线槽1120分隔为两个所述分隔槽1121。其中所述定位件220e装配于所述线槽1120底部,以对所述分隔件210e进行定位,以使所述分隔件210e至两侧的齿块112的距离大致相等,以分隔形成两个形状相同的分隔槽1121,保证两线圈120整齐排布于线槽1120内。
如图33至图37所示,所述装配组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工装200e,还包括:
一定子铁芯110,所述定子铁芯110包括一环状轭部111和多个齿部112,多个齿部112等距间隔布置于环状轭部111的同一侧,以使相邻的两个齿部112之间形成一线槽1120,所述线槽1120内装配一装配工装200e;
多个线圈120,每一所述齿部112周缘均布置一所述线圈120,以使同一线槽1120的相邻两线圈120分别整齐排列于两个所述分隔槽1121内。
由于所述装配组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工装200e,所述装配组件由所述装配工装200e带来的有益效果参考上述实施例。
如图33和图37所示,同一线槽1120的相邻两线圈120并排布置于所述分隔件210e两侧的所述隔槽1121内,且抵接于所述定位件220e上。此时两个所述线圈120轴向两侧齐平,实现两个所述线圈120齐排列于两个所述分隔槽1121内。
如图34和图35所示,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多张绝缘纸130,每一所述分隔槽1121内均设置有一所述绝缘纸130,并且所述绝缘纸130能够包覆所述线圈120。
具体地,所述绝缘纸130位于所述定位件220e上,且位于所述分隔件210e和齿部120界定的分隔槽1121内,以使所述线圈120容置于所述绝缘纸130内,在抽取所述装配工装200e后,将所述绝缘纸130完全覆盖线圈120,以实现绝缘。
多个线圈120的引出部121之间连接有过桥线140。所述过桥线140位于所述定子铁芯110的外周缘。
如图33所示,所述装配工装200e沿定子铁芯110径向的尺寸,其长于所述齿槽1121沿定子铁芯110径向的尺寸。以使所述装配工装200e具有足够的长度对所述线圈120进行限制,进而使同一线槽1120相邻两线圈120整齐排列。
如图33所示,所述分隔件210e沿所述定子铁芯110轴向的尺寸,其不小于所述齿槽1121沿所述定子铁芯110轴向的尺寸。以使所述分隔件210e有足够的高度对所述线圈120进行限制。
如图33至图37所示,所述定子线圈的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使用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工装200e,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装配工装200e装配于定子铁芯110上,以将线槽1120分隔为沿定子铁芯110周向排列的两个分隔槽1121;
(b)在所述定子铁芯110的齿部112周缘布置线圈120,并将同一线槽1120的相邻两线圈120分别容置于两个所述分隔槽1121内;
(c)抽取所述装配工装200e,以使同一线槽1120的相邻两线圈120沿定子铁芯110周向整齐排布。
由于所述装配方法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工装200e,所述装配方法由所述装配工装200e带来的有益效果参考上述实施例。
如图33和图34所示,在所述步骤(a)和步骤(b)之间,在每个所述分隔槽1121内布置一所述绝缘纸130,以对所述线圈120进行绝缘。
如此重复上述步骤,以在每一所述齿部112上布置所述线圈120,最后对多个线圈120的引出部121进行过桥线140连接,以完成装配。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采用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隔件,所述分隔件抽取式地装配于定子铁芯的线槽内,并将所述线槽分隔为沿定子铁芯周向排列的两分隔槽,以供两线圈整齐排布于线槽内;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抽取式地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上,以对位于所述线槽内的分隔件进行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的数量为一个,且被配置为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外周缘或内周缘的环形定位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上开设有沿所述定子铁芯径向,并贯穿所述定位件的槽孔,以使所述分隔件通过所述槽孔抽取式地装配于线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与所述线槽的数量一致,且多个所述槽孔沿着所述定位件的周向间隔设置。
5.一种定子线圈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工装,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
一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包括一环状轭部和多个齿部,多个齿部等距间隔布置于环状轭部的同一侧,以使相邻的两个齿部之间形成一线槽,所述装配工装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上;
多个线圈,每一所述齿部周缘均布置一所述线圈,以使同一线槽的相邻两线圈分别整齐排列于两个所述分隔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线圈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张绝缘纸,每一所述分隔槽内均设置有一所述绝缘纸,以使所述绝缘纸包覆所述线圈。
7.一种定子线圈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的装配工装,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装配工装装配于定子铁芯上,其中所述分隔件位于线槽内,以将线槽分隔为沿定子铁芯周向排列的两个分隔槽,所述定位件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上,以对位于所述线槽内的分隔件进行定位;
(b)在所述定子铁芯的齿部周缘布置线圈,并将同一线槽的相邻两线圈分别容置于两个所述分隔槽内;
(c)抽取所述装配工装,以使同一线槽的相邻两线圈沿定子铁芯周向整齐排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线圈的装配方法,在所述步骤(b)中,将过桥线连接于每个线圈的引出部,以使多个线圈整体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齿部上,进而在所述步骤(c)中,沿所述定子铁芯内侧方向抽取所述分隔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线圈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逐一在每个所述齿部周缘布置所述线圈,进而在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
(d)将过桥线连接于每个线圈引出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线圈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和(b)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每个所述分隔槽内放置绝缘纸,以使所述绝缘纸能够包覆所述线圈。
CN202111373620.6A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组件及方法 Active CN1139919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3620.6A CN113991954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组件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3620.6A CN113991954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组件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1954A CN113991954A (zh) 2022-01-28
CN113991954B true CN113991954B (zh) 2023-03-21

Family

ID=79749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73620.6A Active CN113991954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组件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195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41365A (ja) * 1998-07-21 2000-02-08 Hitachi Ltd 電動機並びに電動機用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3081335A (ja) * 2011-10-05 2013-05-02 Honda Motor Co Ltd 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N103457381A (zh) * 2012-06-01 2013-12-18 发那科株式会社 线圈固定装置、及具备该线圈固定装置的电动机
CN103858326A (zh) * 2011-10-04 2014-06-11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定子制造方法以及定子制造装置
CN106160372A (zh) * 2016-07-12 2016-11-23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双层整体嵌线方法及电机定子
CN213072387U (zh) * 2020-10-22 2021-04-27 北京萃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定子绕组装配工装和轮毂电机装配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8217B1 (en) * 1999-12-09 2001-08-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High voltage generator stator with radially inserted cable windings and assembly method
JP2003047188A (ja) * 2001-07-27 2003-02-14 Aichi Elec Co 電動機の固定子
US7049725B2 (en) * 2003-11-24 2006-05-23 Tm4 Inc. Dynamoelectric machine stator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prewound coils thereunto
CN204290663U (zh) * 2014-12-31 2015-04-22 拉法特伺服电机公司 用于集中式绕组同步电机的定子组件
JP2018014827A (ja) * 2016-07-21 2018-01-25 シンフォニア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回転電気機械
CN207459845U (zh) * 2017-05-31 2018-06-05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定子、永磁电机及压缩机
CN113572282B (zh) * 2021-08-09 2022-04-29 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绕组定子结构、定子总成及盘式电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41365A (ja) * 1998-07-21 2000-02-08 Hitachi Ltd 電動機並びに電動機用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03858326A (zh) * 2011-10-04 2014-06-11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定子制造方法以及定子制造装置
JP2013081335A (ja) * 2011-10-05 2013-05-02 Honda Motor Co Ltd 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N103457381A (zh) * 2012-06-01 2013-12-18 发那科株式会社 线圈固定装置、及具备该线圈固定装置的电动机
CN106160372A (zh) * 2016-07-12 2016-11-23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双层整体嵌线方法及电机定子
CN213072387U (zh) * 2020-10-22 2021-04-27 北京萃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定子绕组装配工装和轮毂电机装配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1954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7045B (zh) 定子的制造方法、定子以及电动机
CN203056803U (zh) 单相电容运转式隐凸极电动机定子
US20200412193A1 (en) Stator
CN101931274B (zh) 模块化式电机定子结构及其应用
US20020140312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armature of an internal rotor type electric machine and the armature manufactured by such method
CN102427282B (zh) 电容运转式电动机定子的制造方法
CN113991954B (zh) 一种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组件及方法
CN216252485U (zh) 一种定子线圈的装配工装及组件
CN216290615U (zh) 一种定子线圈填充式的装配工装及组件
CN216252487U (zh) 一种定子线圈抽取式的装配工装及组件
CN111181261A (zh) 轴向磁通电机定子与轴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CN216252486U (zh) 一种定子线圈滑动式的装配工装及组件
CN104718686B (zh) 用于电机的定子、成型体和用于制造定子的方法
CN102931790B (zh) 单相电容运转式隐凸极电动机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EP3039776B1 (en)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stator housing having improved cooling efficiency
US11855499B2 (en) Voltage balanced winding pattern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with a minimal number of connections and method for assembly of such winding
CN202160019U (zh) 一种变极多速电机定子
WO2011076579A1 (en) Stator element for a modulated pole machine
CN109660037A (zh) 旋转电机的转子及其制造方法
CN202872500U (zh) 一种电机定子环形组合绝缘套和电机定子组件
CN212162944U (zh) 双槽型电机定子冲片、电机定子铁芯和电机
EP3477819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tator, and teeth stack for a stator
CN216252314U (zh) 一种定子线圈的便于抽取的装配工装及组件
CN114844269A (zh) 一种单节距的成型硬绕组嵌装结构及换位绕线方法
CN210298127U (zh) 一种线圈稳定可靠的电磁线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