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1687A - 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1687A
CN113991687A CN202111295396.3A CN202111295396A CN113991687A CN 113991687 A CN113991687 A CN 113991687A CN 202111295396 A CN202111295396 A CN 202111295396A CN 113991687 A CN113991687 A CN 113991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fan
ultra
future
rea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953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1687B (zh
Inventor
王玎
胡臻
沈阳武
徐民
曹伟
郝露茜
崔挺
郭思源
左剑
呙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1112953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16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1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1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1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1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adjustment of reactive pow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4Generation forecast, e.g. methods or systems for forecasting future energy gen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6Schedu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generators, e.g.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generators to meet a given deman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50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out-of-phas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10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systems management focussing at grid-level, e.g. load flow analysis, node profile computation, meshed network optimisation, a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or spinning reserv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8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wind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包括判断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是否成立;在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成立时,控制风机机组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支撑。本发明在充分考虑风电机组发电水平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利用风电机组的容量,可提高风电机组参与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的安全运行能力,提高电网的电压稳定水平;还可有效释放火电机组的旋转备用,缓解受端电网高峰供电不足的现象。

Description

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无功电压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大容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不断建成投产,以及具有强随机波动性的新能源发电并网容量的逐步增加,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化特征日趋明显,电网调峰、调压能力日显不足,电网调度运行和安全稳定受到极大的挑战。一方面,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可调电源占比显著下降,造成电网运行灵活性下降,受端电网调峰压力不断增大;另一方面,特高压直流与受端电网相互耦合作用不断增强,混联电网动态特性复杂多变,由单一故障引起的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的连锁故障风险显著增加,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正面临新的挑战。目前,受端电网运行主要的解决方案是对火电机组留取足够的备用,以换取事故下对电网无功功率的支撑。然而,随着新能源并网容量的大量增加,大量火电机组的发电空间被挤占,火电机组留取的备用容量相应减少,电网运行困难。
风电资源特性具有“低谷反调峰资源特性”与“冬夏反高峰供电特性”。其中,“低谷反调峰资源特性”是指风电在负荷低谷时段因资源较好而发电较多,在负荷高峰时段因资源较差而发电较少;“冬夏反高峰供电特性”主要表现为夏季的“极热无风”与冬季冰冻下的“极寒无风”。据统计,某省2020年最大发电负荷时段下全省风电出力仅占发电负荷的3.25%,冬季覆冰情况下,85%的风电因覆冰退出备用。风电资源较好时段下,风电最大出力占总容量的71.15%,仍有接近30%的风机处于待机无风状态。如何有效利用风电机组的“空窗期”,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值得研究。例如,申请号为CN202010527875.2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风电场内无功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根据上层根据风功率预测信息,利用目标函数将风电场内待控制的无功电压调节在可行范围内,下层根据当前时刻采集到的无功电压以及风电场的无功功率,利用公式对计算得出风电场无功功率参考值,根据风电场无功功率参考值,对风电场内无功电压进行下垂控制。但现有风电机组运行在功率因素控制以使风电场达到对风能的最优利用。申请号为CN201510679239.0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调相运行能力测试方法与系统,风机调相运行能力包括进相运行与滞相运行能力。测试方法是通过投切本场站安装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产生电压扰动,进而测试具备调相运行能力的风电机组对电压扰动的响应时间、响应幅度。这一方法较传统的无功电压控制方式有较大的提高,但需增加对风电场运行性能的测试,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风电场的运行及维护成本。申请号为CN201110243683.X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风电场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以风电场高压侧母线电压为控制目标,以无功功率作为调整量,根据风电场母线电压的波动范围和功率因数选择风电场电压控制策略、功率因数控制策略或强制控制系统无功输出为恒定值,并根据风电场需要输出的无功功率参考值,确定风电场内每台风机和集中式无功补偿设备的无功功率输出值。这一发明忽视了风电机组当前的有功工况以及未来的风资源情况,容易出现风资源较好情况下风机不发有功而发无功的现象,造成风电场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综上所述,上述现有技术针对风电场的特点,给出了各类无功电压控制方案,不同方案各有优缺点。但是针对风电场的无功电压控制,仍然有广泛的优化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在充分考虑风电机组发电水平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利用风电机组的容量,可提高风电机组参与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的安全运行能力,提高电网的电压稳定水平;还可有效释放火电机组的旋转备用,缓解受端电网高峰供电不足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包括:
1)通过风机机组状态监测判断风机机组是否处于热备用状态,通过超短期功率预测判断风机机组是否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
2)判断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是否成立,在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成立时,控制风机机组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支撑。
可选地,步骤1)中通过风机机组状态监测判断风机机组是否处于热备用状态包括:获取风机机组的状态监测数据,所述状态监测数据包括风速、温湿度、功率、载荷中的一种或多种,基于一种或多种风机机组的状态监测数据确定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是否成立。
可选地,步骤1)中通过超短期功率预测判断风机机组是否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是指采用预设的超短期功率预测算法获得风机机组在未来指定时间内的有功发电值,若风机机组在未来指定时间内的有功发电值为0或小于设定值则判定风机机组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
可选地,步骤1)中判断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是否成立时,还包括输出用于表示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是否成立的合位信号,且合位信号在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成立时为A合位,否则为B合位;步骤2)中具体为仅当合位信号为A合位时控制风机机组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支撑。
可选地,步骤1)包括:1.1)通过风机机组状态监测判断风机机组是否处于热备用状态,判断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输出B合位的合位信号,结束并退出;否则,跳转执行下一步;1.2)通过超短期功率预测判断风机机组是否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判断风机机组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输出B合位的合位信号,结束并退出;否则,则输出A合位的合位信号。
可选地,步骤2)中控制风机机组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支撑是指采用无功功率模式进行无功电压支撑,所述采用无功功率模式进行无功电压支撑包括:获取无功指令值和目标测点的无功功率实测值,将取无功指令值和目标测点的无功功率实测值两者做差后得到的差值通过闭环控制器生成无功功率控制输出指令,且通过无功功率控制输出指令控制风机机组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支撑。
可选地,步骤2)中还包括在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不成立时,采用功率因素控制模式进行并网发电,所述采用功率因素控制模式进行并网发电包括:获取功率因素指令值和目标测点的功率因素实测值,将取功率因素指令值和目标测点的功率因素实测值两者做差后得到的差值通过闭环控制器生成功率因素控制输出指令,通过功率因素控制输出指令控制风机机组的电力电子变换器进行并网发电。
可选地,步骤2)中在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成立时,还包括控制风机机组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与电网之间的主断路器、或主断路器和接触器的闭锁。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微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微处理器被编程或配置以执行所述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总存储有被编程或配置以执行所述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
1、本发明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包括判断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是否成立;在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成立时,控制风机机组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支撑。
2、本发明在充分考虑风电机组发电水平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利用风电机组的容量,可提高风电机组参与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的安全运行能力,提高电网的电压稳定水平;还可有效释放火电机组的旋转备用,缓解受端电网高峰供电不足的现象。
3、本发明风电场的无功电压控制方法能够在判断当前风况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最优的风能资源利用,再基于现状以及预测结果充分利用风机热备用等待机状态对电网进行无功支撑,挖掘风电场在辅助服务市场中的无功支撑能力,降低风电场的运行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方法的详细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方法步骤1)的详细实现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方法步骤2)的详细实现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包括:
1)通过风机机组状态监测判断风机机组是否处于热备用状态,通过超短期功率预测判断风机机组是否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
2)判断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是否成立,在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成立时,控制风机机组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支撑。
如图2所示,步骤1)中通过风机机组状态监测判断风机机组是否处于热备用状态包括:获取风机机组的状态监测数据,所述状态监测数据包括风速、温湿度、功率、载荷中的一种或多种,基于一种或多种风机机组的状态监测数据确定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是否成立。例如,通过输入信号风速的检测,可以判断风机是否因风速过小而未启动或因风速过大而切出;通过输入信号温湿度、功率和载荷的检测判断风机是否处于冰冻状态;综合上述两种情况判断风机状态是否处于热备用状态。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采用风机状态监测模块实现对风机目前运行情况下状态监测数据的跟踪,其第一输入端接受风速信号,第二输入端接受温湿度信号,第三接入端接受功率信号,第四接入端接受载荷信号;其输出端连接至风机热备用状态识别第一输入端。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采用风机热备用状态识别模块提取风机运行状态信息,并根据风机运行状态判断风机是否处于热备用状态,其第一输入端连接至风机状态监测输出端,用于接收风机状态监测输出;其第一输出端连接至超短期功率预测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出端连接至B合位信号第一输入端。
本实施例中,步骤1)中通过超短期(小时级别)功率预测判断风机机组是否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是指采用预设的超短期功率预测算法获得风机机组在未来指定时间内的有功发电值,若风机机组在未来指定时间内的有功发电值为0(或小于设定值)则判定风机机组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需要说明的是,超短期功率预测是各类发电系统的常用预测功能,本实施例中不涉及对超短期功率预测算法的改进,也不依赖于特定的超短期功率预测算法。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采用超短期功率预测模块用于实现未来4小时的功率预测,并判断功率预测结果是否为0,其第一输入端连接至风机热备用状态识别输出端,用于接收风机热备用状态识别判断结果输出;其第一输出端连接至A合位信号,第二输出端连接至B合位信号,第三输出端连接至闭锁指令单元。参见图2,B合位信号主要实现对合位信号的采集,其第一输入端连接至风机热备用状态识别输出端,第二输入端连接至超短期功率预测输出端,用于接收合位信号;其输出端连接至合位信号输出单元;A合位信号主要实现对合位信号的采集,其输入端连接至超短期功率预测输出端,用于接收合位信号;其第一输出端连接至合位信号输出单元,第二输出端连接至断路器与接触器闭锁指令模块;合位信号输出单元主要实现对A合位信号和B合位信号的整合,其第一输入端连接至A合位信号,第二输入端连接至B合位信号,用于接收合位信号;其输出端连接至开关切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闭锁指令单元主要实现对直驱机组主断路器与双馈机组接触器开关的控制,其输入端连接超短期功率预测单元;其第一输出端用于连接至直驱机组的主断路器,第二输出端用于连接至双馈机组的接触器。其中,主断路器主要实现对直驱机组电力电子变换器与电网的开断,其输入端连接闭锁指令,用于接受闭锁信号。接触器主要实现对双馈机组网侧电力电子变换器与电网的开断,其输入端连接闭锁指令,用于接受闭锁信号。图2中风机状态监测用于实现对风机当前运行状态的监测,其输入变量包括但不限于风速、温湿度、功率、载荷等。风机热备用状态识别通过判断上述风机状态监测结果的运行范围确定风机是否处于热备用状态。超短期功率预测用于预测未来4小时风机的有功发电情况,若未来风机仍将处于热备用状态,则将输出A合位信号控制风机实现无功功率控制模式,否则控制风机为功率因素控制模式。合位信号输出单位则综合上述信号,控制开断的切换,以实现控制信号的准确执行。闭锁指令用于接受超短期功率预测结果并向风机的主断路器开关或接触器开关发送持续闭锁指令,确保直驱风机的并网变换器或双馈风机的并网变换器在风机热备用状态下持续与电网保持连接。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程序启动后将读取风机的状态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判断风机是否处于待机状态;在检测到风机当前等风或受冰冻影响而处于待机状态时,将进一步读取风机的超短期功率预测结果,若当前处于待机状态的风机未来仍然将处于待机或热备用状态,将输出A合位信号与闭锁信号,一方面控制风机的变换器进行无功功率控制,另一方面形成开关闭锁信号,控制主断路器或接触器闭合。若风机当前处于有功发电运行状态或超短期功率预测未来将进行有功发电,则将输出B合位信号,使风机处于功率因素控制模式。最终将A、B合位信号合成,将合成信号发送至风机的控制开关,用以实现风机控制模式的切换。
参见图3和图4,步骤1)中判断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是否成立时,还包括输出用于表示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是否成立的合位信号,且合位信号在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成立时为A合位,否则为B合位;步骤2)中具体为仅当合位信号为A合位时控制风机机组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支撑。
参见图3和图4,步骤1)包括:步骤1)包括:1.1)通过风机机组状态监测判断风机机组是否处于热备用状态,判断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输出B合位的合位信号,结束并退出;否则,跳转执行下一步;1.2)通过超短期功率预测判断风机机组是否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判断风机机组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输出B合位的合位信号,结束并退出;否则,则输出A合位的合位信号。
如图4所示,步骤2)中控制风机机组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支撑是指采用无功功率模式进行无功电压支撑,所述采用无功功率模式进行无功电压支撑包括:获取无功指令值和目标测点的无功功率实测值,将取无功指令值和目标测点的无功功率实测值两者做差后得到的差值通过闭环控制器生成无功功率控制输出指令,且通过无功功率控制输出指令控制风机机组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支撑。无功功率控制模式主要实现变换器输出无功功率与无功指令的跟踪,其第一输入端接受外环控制器输出的无功指令值;其输出端连接至开关切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步骤2)中还包括在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不成立(即:输出B合位的合位信号)时,采用功率因素控制模式进行并网发电,所述采用功率因素控制模式进行并网发电包括:获取功率因素指令值和目标测点的功率因素实测值,将取功率因素指令值和目标测点的功率因素实测值两者做差后得到的差值通过闭环控制器生成功率因素控制输出指令,通过功率因素控制输出指令控制风机机组的电力电子变换器进行并网发电。功率因素控制模式主要实现变换器输出功率因素与功率因素指令的跟踪,其第一输入端接受外环控制器输出的功率因素指令值;其输出端连接至开关切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图4展示了本实施例方法与变换器无功功率控制模式和功率因素控制模式之间的关系。图中,无功功率控制模式用于实现风机对风电场下发无功功率指令的控制,其控制算法的具体实现包括但不限于基于锁相同步坐标系的PI控制等。功率因素控制模式用于实现风机对其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关系的控制,开关切换用于实现对上述两种控制模式的选取。信号输出单元用于将控制算法输出信号转换为变换器PWM信号,控制桥臂开关通断,以实现控制信号的准确执行。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针对无功功率控制模式、功率因素控制模式两种模式采用合位信号来控制开关切换模块来进行切换。开关切换模块主要实现对无功功率控制模式和功率因素控制模式的选择与跟踪,其第一输入端连接至合位信号输出单元输出端,用于接受合位信号输出结果,控制选择A合位信号或B合位信号;其第二输入端接受无功功率控制模式输出端,其第三输入端接受功率因素控制模式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至信号输出单元的输入端。此外,图4中的信号输出单元用于实现无功功率控制信号或功率因素控制信号向PWM信号的转换与输出,其输入端接受开关切换模块输出结果,根据输出结果选择A合位或B合位;其输出端连接至电力电子变换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步骤2)中在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成立时,还包括控制风机机组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与电网之间的主断路器、或主断路器和接触器的闭锁。本实施例中,风机机组为直驱风电机组,因此步骤2)中在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成立时,还包括控制风机机组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与电网之间的主断路器的闭锁。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方法针对受端电网高峰供电不足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利用风机的并网变流器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支撑,可释放火电机组旋转备用,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当风机等风或冰冻等其他受资源影响无法有效发电时,通过对风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实现对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的辨识;基于风机当前运行状态辨识结果,并考虑未来4小时超短期功率预测情况,若风机将在未来仍处于热备用而不发电的状态,将通过控制算法实现风机由功率因素控制到无功功率控制策略的转换,从而达到在热备用状态下风电机组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支撑的作用。该方法在充分考虑风电的反调峰特性上,针对风机等风或冰冻等其他受资源影响无法有效发电的情况,通过对风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实现对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的辨识;基于风机当前运行状态辨识结果,并考虑未来指定时间的超超短期功率预测情况,若风机将在未来仍处于热备用而不发电的状态,将通过控制算法实现风机由功率因素控制到无功功率控制策略的转换,从而达到在热备用状态下风电机组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支撑的作用。本发明能够通过辨识风机状态信息,结合超短期功率预测结果,能够在考虑风况情况下实现对无功功率控制模式和功率因素控制模式的选择,使风电机组在有效利用风能资源的同时,能充分利用风电场的其他待机机组,对电网进行无功功率支撑,以减少火电机组运行的旋转备用,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微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微处理器被编程或配置以执行前述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的步骤。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总存储有被编程或配置以执行前述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为:本实施例中,风机机组为双馈风电机组,因此步骤2)中在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成立时,还包括控制风机机组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与电网之间的主断路器和接触器的闭锁。本实施例中,在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的前提下,根据超短期功率预测结果,若未来4小时无风,风机不发有功,则持续闭合直驱风机的主断路器和双馈风机网侧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接触器,以实现电力电子变换器对电网的无功电压支撑。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通过风机机组状态监测判断风机机组是否处于热备用状态,通过超短期功率预测判断风机机组是否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
2)判断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是否成立,在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成立时,控制风机机组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通过风机机组状态监测判断风机机组是否处于热备用状态包括:获取风机机组的状态监测数据,所述状态监测数据包括风速、温湿度、功率、载荷中的一种或多种,基于一种或多种风机机组的状态监测数据确定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是否成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通过超短期功率预测判断风机机组是否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是指采用预设的超短期功率预测算法获得风机机组在未来指定时间内的有功发电值,若风机机组在未来指定时间内的有功发电值为0或小于设定值则判定风机机组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判断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是否成立时,还包括输出用于表示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是否成立的合位信号,且合位信号在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成立时为A合位,否则为B合位;步骤2)中具体为仅当合位信号为A合位时控制风机机组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1.1)通过风机机组状态监测判断风机机组是否处于热备用状态,判断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输出B合位的合位信号,结束并退出;否则,跳转执行下一步;1.2)通过超短期功率预测判断风机机组是否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判断风机机组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输出B合位的合位信号,结束并退出;否则,则输出A合位的合位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控制风机机组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支撑是指采用无功功率模式进行无功电压支撑,所述采用无功功率模式进行无功电压支撑包括:获取无功指令值和目标测点的无功功率实测值,将取无功指令值和目标测点的无功功率实测值两者做差后得到的差值通过闭环控制器生成无功功率控制输出指令,且通过无功功率控制输出指令控制风机机组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还包括在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不成立时,采用功率因素控制模式进行并网发电,所述采用功率因素控制模式进行并网发电包括:获取功率因素指令值和目标测点的功率因素实测值,将取功率因素指令值和目标测点的功率因素实测值两者做差后得到的差值通过闭环控制器生成功率因素控制输出指令,通过功率因素控制输出指令控制风机机组的电力电子变换器进行并网发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风机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且未来指定时间不需发电成立时,还包括控制风机机组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与电网之间的主断路器、或主断路器和接触器的闭锁。
9.一种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微处理器和存储器,其特征在于,该微处理器被编程或配置以执行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总存储有被编程或配置以执行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111295396.3A 2021-11-03 2021-11-03 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9916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95396.3A CN113991687B (zh) 2021-11-03 2021-11-03 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95396.3A CN113991687B (zh) 2021-11-03 2021-11-03 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1687A true CN113991687A (zh) 2022-01-28
CN113991687B CN113991687B (zh) 2023-12-19

Family

ID=79746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95396.3A Active CN113991687B (zh) 2021-11-03 2021-11-03 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168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7244A (zh) * 2011-10-10 2012-04-25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规模光伏风电信息接入系统
CN102496966A (zh) * 2011-11-28 2012-06-13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场并网运行功率优化控制子站
WO2012171147A1 (zh) * 2011-06-17 2012-12-20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结合风力发电的纯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协调控制系统
CN105244906A (zh) * 2015-09-14 2016-01-13 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变流器的待机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666156A (zh) * 2017-09-30 2018-02-06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有功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879705A (zh) * 2018-06-11 2018-11-23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计及风功率不确定性的风电汇集区域无功电压控制方法
CN109989882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待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500232A (zh) * 2018-05-18 2019-11-26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1047105A (zh) * 2019-12-20 2020-04-21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配置风力发电装置的方法
CN112134291A (zh) * 2020-09-02 2020-12-25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风电场的无功调压控制方法
US20210218245A1 (en) * 2020-01-10 2021-07-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of modular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or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71147A1 (zh) * 2011-06-17 2012-12-20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结合风力发电的纯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协调控制系统
CN102427244A (zh) * 2011-10-10 2012-04-25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规模光伏风电信息接入系统
CN102496966A (zh) * 2011-11-28 2012-06-13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场并网运行功率优化控制子站
CN105244906A (zh) * 2015-09-14 2016-01-13 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变流器的待机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666156A (zh) * 2017-09-30 2018-02-06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有功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989882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待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500232A (zh) * 2018-05-18 2019-11-26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8879705A (zh) * 2018-06-11 2018-11-23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计及风功率不确定性的风电汇集区域无功电压控制方法
CN111047105A (zh) * 2019-12-20 2020-04-21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配置风力发电装置的方法
US20210218245A1 (en) * 2020-01-10 2021-07-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of modular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ors
CN112134291A (zh) * 2020-09-02 2020-12-25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风电场的无功调压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1687B (zh) 202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36374B (zh) 用于风电场站的一次调频和虚拟惯量响应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713376B (zh) 风力发电装置组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RU2597235C2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для ввода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тока в сеть электроснабжения
US10320196B2 (en) Wind power plant, and a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reactive power capability of a wind power plant
US20130166084A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ntroller for managing and controlling a micro-grid
CN103441529A (zh) 一种变速风电机组模拟惯量响应控制方法
CN103827482A (zh) 风力涡轮机发电厂的选择性下垂响应控制
CN111555309B (zh) 一种新能源参与异步送端电网调频的方法
US2014020356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wind turbine including conrolling yaw or other parameters
EA021216B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регенеративной установки для выработки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CN111555310B (zh) 一种新能源参与异步送端电网调频的方法
Fernández-Guillamón et al. A review of virtual inertia techniques for renewable energy-based generators
Smida et al. Pitch angle control for variable speed wind turbines
CN109301865A (zh) 用于风电机组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通讯管理系统
CN108493995A (zh) 计及风机调频应对直流闭锁后低频的紧急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368617B (zh) 基于风功率预测平滑功率波动的蓄电池控制方法及系统
Zhu et al. Kinetic energy based output power smoothing control and parameters design for PMSG-WECSs
Toumi et al. Robust variable step P&O algorithm based MPPT for PMSG wind generation system using estimated wind speed compensation technique
CN102971528A (zh) 风车控制装置及其方法和风力发电系统
CN113991687B (zh) 基于风机状态及超短期功率预测的电压支撑方法及系统
CN104124709B (zh) 一种基于功率预测的风电并网运行系统
WO2019193837A1 (ja) 発電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5459266A (zh) 多元融合的新能源参与新型电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842355A (zh) 风储联合系统发电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30223760A1 (en) Hybrid power plant fast frequency respon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