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01C - 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01C
CN1139901C CNB011017805A CN01101780A CN1139901C CN 1139901 C CN1139901 C CN 1139901C CN B011017805 A CNB011017805 A CN B011017805A CN 01101780 A CN01101780 A CN 01101780A CN 1139901 C CN1139901 C CN 113990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rol
instrument
information
duty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017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9755A (zh
Inventor
郑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011017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01C/zh
Publication of CN1299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9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0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0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包括有管理主机、传输器、巡逻仪以及数据信息仪,系统软件安装在管理主机内,数据信息仪上设置有序列内码,巡逻仪从数据信息仪上读取内码信息,通过传输器下载到管理主机中,管理主机对下载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该管理系统能够对执勤巡逻队员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科学的管理,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使铁路护路巡逻执勤发生根本改变,工作步入科学有序、规范合理的轨道,减经管理强度、提高管理水平和巡逻质量,巡逻数据更加真实准确。

Description

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理系统,特别是一种用于铁路维护管理的电子系统。
上路执勤巡逻是目前最直接最有效的维护铁路安全畅通和沿线治安的主要措施之一。我国铁路国道线、地方线、专用线纵横交错,不仅线多线长,而且复杂多样,因而执勤巡逻任务重、难管理。针对我国这种铁路线里程长、幅面宽、人口密度大、企业单位集中、治安状况复杂的特点,我们把铁路护路联防日常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上路执勤巡逻上。要搞好执勤巡逻,关键是要管理好队伍和人员,队员是执勤巡逻的保证。在执勤巡逻中,用传统管理办法管理执勤巡逻缺少科学性,陈旧原始,队员上路执勤是否到岗到位、按时准时,难以掌握核实,没有准确的数据反映和科学合理的评价工作,实效难以落实,管理人员为此非常头痛。全国各省、市、县区管理上五花八门,有的实行巡道工签字、有的实行车站负责人签字、有的实行派出所签字、有的让沿线企事业单位签字、·有的实行领导上路督察等制度,这些管理办法经过实践,都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是因为执勤巡逻人员与签字人之间无隶属关系,且各自的工作性质不同,工作时间不相接联系,工作任务下达的主客体不一,委托的签字人并不承担相应的职责和对巡逻队员有效的监督义务等等,例如队员上路巡逻遇不到巡道工,或车站、派出所负责人不在时,签字就不能落实。这些弊端造成漏签、事后补签及空签等不正常现象,签字成为执勤巡逻队员的一种心理负担,直接影响了巡逻质量。这种情况形成了自己的孩子别人管,谁也管不好的现象,使得铁路护路巡逻工作得不到严格、有效的管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运用系统软件和管理硬件,对执勤巡逻队员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科学的管理,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解决执勤巡逻管理难的问题。
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包括有一台管理主机、一个传输器、若干个巡逻仪以及若干个数据信息仪,系统软件安装在管理主机内,每个数据信息仪上都设置有一个唯一的、区别于其它数据信息仪的序列内码,该序列内码以及该序列内码所对应的信息内容存储在管理主机中,巡逻仪从数据信息仪上读取内码信息,并且可以通过传输器将信息下载到管理主机中,管理主机中系统软件对下载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电子管理系统还包括有用于输出管理主机生成的各类报告的打印机。
数据信息仪根据所代表的信息内容分为三类:与每个执勤巡逻队员一一对应的人员数据信息仪;执勤巡逻队员随身携带、与每个发生事件一一对应的事件数据信息仪;埋设在巡逻点上,与每个巡逻点一一对应的地点数据信息仪。
巡逻仪可以是碰触式巡逻仪,也可以是感应式巡逻仪。与其相对应,适用于碰触式巡逻仪使用的数据信息仪是数据信息钮,适用于感应式巡逻仪使用的数据信息仪为数据信息卡。
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是:
a)首先将每一个人员数据信息仪、事件数据信息仪、地点数据信息仪的序列内码以及它们所对应的执勤巡逻队员姓名、事件名称和巡逻点名称预先输入到管理主机中;
b)管理主机编制出执勤巡逻计划,根据执勤巡逻计划设置巡逻点;
c)执勤巡逻队员根据计划,将相应的人员数据信息仪信息读入巡逻仪中,携带巡逻仪和装有事件数据信息仪的目录簿开始执勤巡逻;
d)每巡逻到一个巡逻点,执勤巡逻队员将该巡逻点的事件数据信息仪信息和地点数据信息仪信息分别读入到巡逻仪中;
e)执勤巡逻结束后,将巡逻仪连接到传输器上,通过传输器将巡逻仪上的信息下载入管理主机中;
f)管理主机对下载的信息进行分析、统计,最终生成处理报告。
其中,在读取人员数据信息仪和地点数据信息仪上信息时,巡逻仪同时自动生成时间信息存储在巡逻仪上。
当巡逻点情况正常、无事件发生时,可以不读取事件数据信息,只读入地点数据信息仪上信息,而当巡逻点有事件发生时,应首先读入事件数据信息仪上信息,再读入地点数据信息仪上信息。
本发明可以根据铁路线里程远近、队伍人员配置、执勤巡逻环境等,制定出巡逻计划,在所巡逻铁路内选定若干巡逻点,安置巡逻点数据信息仪,执勤人员在持巡逻仪巡逻时,到达每个巡逻点,逐个读取数据信息仪,巡逻仪就可准确地记录巡逻信息,巡逻完毕将巡逻仪信息下载到管理主机,经管理中心自动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处理,便于分类产生巡检报告,实现对巡逻人员准确地进行考核,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
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是运用现代化电子手段,集自动化控制、数据处理、存储读写、感应控件等先进技术为一体而形成的,具有巡逻队伍管理、铁路线档案、巡逻计划编制、巡逻任务安排、巡逻记录查询等五大功能。
1、队伍管理科学化
针对铁路护路联防队伍性质,可按专职队伍、兼职队伍、群防群治队伍、铁路系统保安队伍等分类管理。可将护路队员的基本情况,如姓名、队别、标识编号、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出生年月、录用时间、身份证号等十多项内容列表,并对应队员的照片,滚动显示,查阅快速简便。将队伍的建制和队员情况应用软件量化标准,统一管理,做到了数字清、底子明,随时可查,便于统筹安排。
2、数据资料图表化
要搞好铁路护路巡逻执勤工作,首先要分解、熟悉掌握铁路和铁路沿线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巡逻任务。系统可描述辖区内所有铁路线的位置,境内的起止里程及长度,配置铁路线图片,既可全视辖区内铁路线分布全貌,也可查看单独线路情况,图片逐级缩放,清晰鲜明。铁路线上火车站、道口、隧道、桥梁、货场、站台、涵洞等和铁路沿线乡镇(街办)、村(居)委会、厂矿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出所及护路防范教育重点对象,如驾驶员、五残人员、饲养放牧人员等详细资料,一经输入,自动分类统计,不仅马上得出各类型总数,而且还可按铁路线了解各类型详细情况。
3、计划编制直观化
编制巡逻计划是实施执勤巡逻的首要任务,有计划才能落实任务。应用系统编制计划快捷直观,制定巡逻计划时,根据铁路线长度和巡逻人员状况,可以一条铁路线一个计划,根据铁路线长也可以制定多个计划。设置巡逻检测点时,可加入巡逻点位置图片。系统独特的巡逻点示意图形象直观,只要给定铁路线起止里程位置,就能自动迅速找出各个巡逻点,便于管理者科学编制计划和设点。
4、任务安排简单化
执勤巡逻任务应用系统就可轻松地安排,分解任务简单易行,依据预定巡逻计划,可按月做出每个中队每个队员的执勤巡逻日程安排,只要选中队员所在中队名称,队员名单自动列表,轻轻在日程表上相对日期点击即可完成,执勤巡逻日程确定后,可以打印,不仅方便领导管理,队员也能及时清楚自己的执勤时间。
5、查询统计自动化
每次巡逻任务完成后,将巡逻记录下载至电脑管理中心,系统就会自动统计巡逻数据,反馈实际巡逻检测情况,生成巡逻报告,报告记录中应检巡逻点,实检巡逻点、漏检测点、重复点等数字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历史详细巡逻记录,不论时间长短,只要键入序号,即可查出,巡逻记录可按每次、日、周、月、季等时限查询,还可按执勤巡逻人员、铁路线路、巡检事件等分类查询,查询后及时打印。
应用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使铁路护路巡逻执勤发生了很大改变,带来了明显成效,满足了铁路护路巡逻工作和队伍管理的需要,使铁路护路执勤工作步入了科学有序、规范合理的轨道。
一是巡逻管理模式由原始传统型改变为科技先进型。以往我们管理办法滞后、陈旧老化,缺少科学性,日常操作手工登记,督查不能到位,没有准确依据,考核凭印象、观察,考核结果队员经常不服,大队领导为此投入不少精力来解决,最后效果仍不理想。运用电子巡逻系统后,巡逻仪铁面无私、准确记录巡逻情况,大队管理有据、奖罚合理,队员心情舒畅,无怨言,避免了纠纷的发生。
二是巡逻计划由单一无序型改变为计划规范型。过去巡逻只是简单的指定路段,执勤随意性大,线路上没有可操作要求,规范巡逻计划后,每条巡逻线路设有计划巡逻点,到达巡逻点有时间要求,每个中队和队员必须按计划执行巡逻任务,做到了有章可循。
三是巡逻方式由无点松散型改变为定性定量型。现巡逻方式灵活,可依计划方式按顺序巡逻,也可随机机动巡逻,不论何种方式,系统都能准确记录巡逻情况,量化巡点,对号入座,不会张冠李戴,较好地解决了到岗不到位的现象。
实行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管理后,执勤巡逻人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明显增强。执勤巡逻走上正规化,队员精神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纪律更加遵守,执勤巡逻时间观念更强,自觉按时到岗到位,出勤率普遍提高。同时也减轻了管理人员的管理强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以前对队员管理考核,每月巡逻结果统计分类,专人整理需要1-2天时间,手工翻查登记,繁杂且经常出错。现在使用计算机管理,随时可整理出结果,报送情况,查询多次巡逻记录资料,短时间就可完成,既省时又省劲,高效快速,管理人员真正从复杂繁多的日常统计中解脱了出来,应用管理系统也提高了执勤巡逻质量,铁路治安防范力度进一步加强。实行系统管理以来,一改过去巡逻无细化目标,巡逻人员报到后,上路执勤到位不到位难以掌握的弊端,把人员监督和巡逻仪检测结合起来,使巡逻工作更加落到实处。由于计划内的巡逻检测点设定在铁路线的关键部位、重要路段、重点桥梁和复杂地段,队员执勤心中有数,防范目标更加明确,巡点必检,人到巡逻仪才能检测到,这样脱岗和偷懒现象减少了,铁路上阻碍火车行驶安全的现象减少了。队员上岗到位,能及时发现各种隐患,采取措施及早处理,防止和减少了事故得发生。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对巡逻人员工作有了科学的评价,能准确进行考核。使用系统促进了执勤巡逻正规化,运用先进设备和管理机制,巡逻数据更加真实准确。巡逻记录是反映队员执勤巡逻的第一手资料,是评价队员工作优劣的重要依据,系统智能处理,查询打印内容详细,极大地方便了领导对队员做出评价,实施考核管理,做到奖罚分明,从而激发和调动了队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巡逻人员上路执勤,记录巡逻事件除在预定事件本中读取外,还可以在事件记事本上作详细文字记载,管理者从这方面也可掌握了解巡逻人员的工作认真程度,一旦出现事故,这些数据记录就可提供有力证据。
总之,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的运行应用,可以有力地促进铁路护路工作的开展,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应提高,队员工作热情,工作状态为之焕然一新,铁路沿线治安形势良好,确保了铁路线的安全畅通。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施例:
实施例1
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由一台管理主机、一个传输器、一台打印机、若干个人员数据信息卡、若干个事件数据信息卡、若干个地点数据信息卡以及若干个感应式巡逻仪组成。管理主机内安装有铁路护路巡逻管理软件,传输器与管理主机相连。人员数据信息卡的个数与执勤巡逻队员人数相同,每人一卡,地点数据信息卡的个数与辖区内设置的巡逻点个数相同,每点一卡,根据管理铁路线路情况,设置若干个事件数据信息卡目录簿,每个目录簿中事件数据信息卡的个数与规定的事件个数相同,每事一卡。每个数据信息卡上都设置有一个唯一的、区别于其它数据信息卡的序列内码,该序列内码以及该序列内码所对应的信息内容存储在管理主机中,例如,某数据信息卡的序列内码为69410369,该序列内码设置在信息卡内,可以由巡逻仪读取。该数据信息卡被埋设在“油库道口”固定位置,作为此巡逻点的地点数据信息卡,则在管理主机中将该序列内码对应为“油库道口”,以后管理主机见到该序列内码信息则表示出“油库道口”的地点信息。巡逻仪可以从数据信息卡上读取内码信息并存储。巡逻仪上储存的信息通过传输器能够下载到管理主机中,管理主机中系统软件对下载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并通过打印机输出巡检报告。
实施例2
根据管理主机指定的执勤巡逻计划,某两名执勤巡逻队员领取一支充足电的感应式巡逻仪,在管理部存放的标有各自姓名的人员数据信息卡上轻轻接触一下,巡逻仪上蜂鸣器发出蜂鸣声,指示灯闪烁一次,巡逻仪就记录下了两位执勤巡逻队员各自数据信息卡的序列内码信息并自动生成开始巡逻的准确时间信息,队员携带上事件数据信息卡目录薄,开始上路执勤巡逻。每到达一个巡逻点,执勤巡逻队员观察巡逻点情况,情况正常时,将巡逻仪轻轻接触预埋在巡逻点上的地点数据信息卡,巡逻仪发出蜂鸣声并指示灯闪烁一次,巡逻仪记录下此巡逻点数据信息卡的序列内码信息并自动生成到达该巡逻点的准确时间。如果该巡逻点有情况发生,例如到达某涵洞时发现涵洞被堵塞,首先从事件数据信息卡目录薄上找到涵洞被堵塞的相应事件数据信息卡,在上面轻轻一触,将该事件信息存入巡逻仪,再在地点数据信息卡上轻轻一触,就将上述事件信息存储在了该地点信息名下。巡逻完毕回到管理部后,将巡逻仪连接在传输器上,巡逻仪上的信息就会通过传输器下载到管理主机上,管理主机中系统软件将巡逻仪上存储的各人员、地点、事件的序列内码信息与机内存储的其各自对应的人员名单、地点名称、事件名称对应起来,并进行分析统计,以人员名单、地点名称、事件名称的形式产生执勤巡逻报告,记录巡逻情况,统计出实际巡检点、重复巡检点和遗漏巡检点的情况最终将结果打印出来。
如果需要,管理主机可以发出指令,将巡逻仪上的存储信息删除清空。

Claims (8)

1、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包括有一台管理主机、一个传输器、若干个巡逻仪以及若干个数据信息仪、用于输出管理主机生成的各类报告的打印机,系统软件安装在管理主机内,其特征是数据信息仪根据所代表的信息内容分为三类:与每个执勤巡逻队员一一对应的人员数据信息仪;执勤巡逻队员随身携带、与每个发生事件一一对应的事件数据信息仪;埋设在巡逻点上,与每个巡逻点一一对应的地点数据信息仪,每个数据信息仪上都设置有一个唯一的、区别于其它数据信息仪的序列内码,该序列内码以及该序列内码所对应的信息内容存储在管理主机中,巡逻仪从数据信息仪上读取内码信息,并且可以通过传输器将信息下载到管理主机中,管理主机中系统软件对下载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巡逻仪可以是碰触式巡逻仪,也可以是感应式巡逻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其特征是适用于碰触式巡逻仪使用的数据信息仪是数据信息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其特征是适用于感应式巡逻仪使用的数据信息仪为数据信息卡。
5、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
a)首先将每一个人员数据信息仪、事件数据信息仪、地点数据信息仪的序列内码以及它们所对应的执勤巡逻队员姓名、事件名称和巡逻点名称预先输入到管理主机中;
b)管理主机编制出执勤巡逻计划,根据执勤巡逻计划设置巡逻点;
c)执勤巡逻队员根据计划,将相应的人员数据信息仪信息读入巡逻仪中,携带巡逻仪和装有事件数据信息仪的目录簿开始执勤巡逻;
d)每巡逻到一个巡逻点,执勤巡逻队员将该巡逻点的事件数据信息仪信息和地点数据信息仪信息分别读入到巡逻仪中;
e)执勤巡逻结束后,将巡逻仪连接到传输器上,通过传输器将巡逻仪上的信息下载入管理主机中;
f)管理主机对下载的信息进行分析、统计,最终生成处理报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读取人员数据信息仪和地点数据信息仪上信息时,巡逻仪同时自动生成时间信息存储在巡逻仪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当巡逻点情况正常、无事件发生时,可以不读取事件数据信息,只读入地点数据信息仪上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当巡逻点有事件发生时,应首先读入事件数据信息仪上信息,再读入地点数据信息仪上信息。
CNB011017805A 2001-01-03 2001-01-03 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990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017805A CN1139901C (zh) 2001-01-03 2001-01-03 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017805A CN1139901C (zh) 2001-01-03 2001-01-03 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9755A CN1299755A (zh) 2001-06-20
CN1139901C true CN1139901C (zh) 2004-02-25

Family

ID=4652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0178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9901C (zh) 2001-01-03 2001-01-03 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0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3527B (zh) * 2007-10-29 2010-09-08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应答器监测系统对应答器造成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9755A (zh) 2001-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reasley Using process mapping and business process simulation to support a process-based approach to change in a public sector organisation
Giblin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in police organizations
Ammons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 tool for accoun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CN1139901C (zh) 铁路护路巡逻电子管理系统
Greasley A redesign of a road traffic accident reporting system using business process simulation
Robinson et al. Practical innovation in government: How front-line leaders are transforming public-sector organizations
Triono Law Enforcement Against Traffic Violations And Electronic-Based Road Transport Through Electronic Traffic Law Enforcement
CN116552603A (zh) 一种应用于机车乘务员的安全维护系统
Greasley Case study: A simulation of a road traffic accident process
Musa et al. Record keeping management in public secondary school administration in Nigeria: Problems and ways forward
Koopmans-Van Berlo et al. Effects of e-enforcement in the Netherlands
Chervinskyi Representation of the victim of a road traffic accident at the subsequent stage of the pre-trial investigation
Brooks et al. GO/NO-GO PROCESS STANDARDIZATION ACROSS AMC'S C-17 FLEET
TWM644240U (zh) 智慧數位巡查系統
Abinash et al. E-RTO Management System
Bishop et al. The Role of the Community College in Developing Traffic Specialists and Technicians.
Johnny An Assessment of the Transition to a Paperless Initial Appearance Court
Johnson From the Inkpad to the Mousepad: IAFIS and Fingerprint Technology at the Dawn of the 21’t Century
CARON KANSAS CITY, MISSOURI POLICE DEPARTMENT
Moranville et al. Rating training continuum: Development procedures
Bialas et al. Office Automation in Municipal and County Administration with an Integrated Workflow Based Information System
Ramchandran Police Service: An Agenda for Improvement
Morehead et al. Special Adjudication for Enforcement (SAFE)
Committee for a Study of Supply et al. Building the Road Safety Profession in the Public Sector
ASSISTANCE PROGRESS REPORT PHASE I HUMAN FACTORS ANALY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