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9962A - 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89962A
CN113989962A CN202111254036.9A CN202111254036A CN113989962A CN 113989962 A CN113989962 A CN 113989962A CN 202111254036 A CN202111254036 A CN 202111254036A CN 113989962 A CN113989962 A CN 1139899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module
switching module
function
entrance gu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540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89962B (zh
Inventor
李志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540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899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89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996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7376 priority patent/WO202307207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899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99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with central regist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包括门禁功能模块、第一切换模块、第二切换模块、第一天线和通信数据接口,门禁功能模块与第一切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切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天线电连接,第一切换模块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切换模块与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第一天线为无线充电天线和NFC天线中的其中一项;在门禁功能模块执行卡模拟功能的情况下,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卡模拟信号通过第一切换模块传输至第一天线,并通过第一天线传输卡模拟信号;在门禁功能模块执行读卡功能的情况下,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读卡信号通过第一切换模块和第二切换模块传输至通信数据接口,并通过与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的外置天线传输读卡信号。

Description

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机等电子设备集成了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功能,以便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具备的射频识别功能执行会员卡功能、门禁功能等。然而,现有的射频识别功能的实现一般需要在电子设备上安装专用的射频识别天线,但是随着电子设备上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使得专用的射频识别天线存在占用安装空间的问题。
可见,相关技术中,专用的射频识别天线存在占用安装空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专用的射频识别天线存在占用安装空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门禁功能模块、第一切换模块、第二切换模块、第一天线和通信数据接口,所述门禁功能模块与所述第一切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切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天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切换模块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切换模块与所述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为所述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天线和近场通信NFC天线中的其中一项;
其中,在所述门禁功能模块执行卡模拟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卡模拟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第一天线,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传输所述卡模拟信号;
在所述门禁功能模块执行读卡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读卡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和所述第二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通信数据接口,并通过与所述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的外置天线传输所述读卡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置天线,所述外置天线用于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且所述外置天线用于传输所述电子设备的门禁功能模块的读卡信号。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应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门禁功能模块执行卡模拟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卡模拟信号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传输所述卡模拟信号;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门禁功能模块执行读卡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读卡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数据接口,并通过与所述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的外置天线传输所述读卡信号。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禁识别控制装置,应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门禁功能模块执行卡模拟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卡模拟信号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传输所述卡模拟信号;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门禁功能模块执行读卡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读卡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数据接口,并通过与所述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的外置天线传输所述读卡信号。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门禁功能模块在执行卡模拟功能时,对天线的要求较低,因此可以利用电子设备本身具备的第一天线(比如无线充电天线或NFC天线)传输卡模拟功能对应的卡模拟信号,以实现天线的共用;而门禁功能模块在执行读卡功能时,由于在读卡功能时,需要提供能量给门禁卡,因此对执行读卡功能的天线的性能要求较高,这样就可以利用电子设备的通信数据接口,并通过与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的外置天线执行读卡功能,即通过外置天线来传输读卡功能对应的读卡信号。这样可以在不设置专用的射频识别天线的基础上,就能达到通过电子设备实现门禁功能的目的,并使得电子设备具有更大的安装空间集成其他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读卡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读卡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读卡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门禁识别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门禁识别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之二;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门禁功能模块10、第一切换模块20、第二切换模块30、第一天线和通信数据接口40,门禁功能模块10与第一切换模块20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切换模块20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天线电连接,第一切换模块20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切换模块30与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第一天线为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天线61和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天线62中的其中一项;
其中,在门禁功能模块10执行卡模拟功能的情况下,门禁功能模块10输出的卡模拟信号通过第一切换模块20传输至第一天线,并通过第一天线传输卡模拟信号;
在门禁功能模块10执行读卡功能的情况下,门禁功能模块10输出的读卡信号依次通过第一切换模块20和第二切换模块30传输至通信数据接口40,并通过与通信数据接口40电连接的外置天线传输读卡信号。
其中,传输卡模拟信号可以理解为发射或接收对应的卡模拟信号,传输读卡信号可以理解为发射或接收对应的读卡信号。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门禁功能模块10在执行卡模拟功能时,对天线的要求较低,因此可以利用电子设备本身具备的第一天线(比如无线充电天线61或NFC天线62)传输卡模拟功能对应的卡模拟信号,以实现天线的共用;而门禁功能模块10在执行读卡功能时,由于在读卡功能时,需要提供能量给门禁卡,因此对执行读卡功能的天线的性能要求较高,这样就可以利用电子设备的通信数据接口40,并通过与通信数据接口40电连接的外置天线执行读卡功能,即通过外置天线来传输读卡功能对应的读卡信号。这样可以在不设置专用的射频识别天线的基础上,就能达到通过电子设备实现门禁功能的目的,并使得电子设备具有更大的安装空间集成其他功能。
其中,通信数据接口40可以是电子设备的耳机数据接口,也可以是电子设备的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数据接口,还可以是耳机数据接口和USB数据接口的复用接口。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天线可以是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天线61或NFC天线62,即可以复用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天线61或NFC天线62,达到减少电子设备上的天线数量以及降低天线设计成本的目的。
另外,外置天线可以是专用门禁读卡天线,也可以是其他绕组天线。
比如,在通信数据接口40是耳机数据接口的情况下,外置天线可以是集成有具备读卡信号传输能力的耳机数据线;在通信数据接口40是USB数据接口的情况下,外置天线可以是集成有具备读卡信号传输能力的USB数据线或专用门禁读卡天线。,
其中,具备读卡信号传输能力的耳机数据线或USB数据线可以理解为耳机数据线或USB数据线所集成的天线功能可以实现读卡信号的发射或接收。
一示例中,门禁功能模块可以是125k低频门禁功能模块。
本申请中的第一切换模块20、第二切换模块30可以是通路切换芯片,用于实现对应的功能器件之间的通路切换,以使门禁功能模块10输出的读卡信号可依次通过第一切换模块20和第二切换模块30传输至通信数据接口40,并通过与通信数据接口40电连接的外置天线执行读卡功能;以及使门禁功能模块10输出的卡模拟信号通过第一切换模块20传输至第一天线,并通过第一天线执行卡模拟功能,即通过第一天线传输门禁功能模块10输出的卡模拟信号,进而达到在不增加天线的情况下实现门禁功能的目的。
可选地,电子设备还包括无线充电功能模块51和NFC功能模块52;
无线充电功能模块51可通过第一切换模块20与无线充电天线61电连接,并通过无线充电天线61传输无线充电功能模块51对应的功能信号,即通过无线充电天线61发射或接收无线充电功能模块51对应的功能信号,以实现无线充电功能模块51对应的功能;
NFC功能模块52可通过第一切换模块20与NFC天线62电连接,并通过NFC天线62传输NFC功能模块对应的功能信号,即通过NFC天线62发射或接收NFC功能模块对应的功能信号,以实现NFC功能模块对应的功能。
其中,第一天线可以是无线充电天线61和NFC天线62中的其中一项。即在本申请中,在执行门禁功能模块10的卡模拟功能的时候,可以复用无线充电天线61或NFC天线62,并达到减少电子设备上的天线数量以及降低天线设计成本的目的。
而且,通过复用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天线61或NFC天线62,还可以丰富电子设备的天线的功能。
可选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70,处理器70通过第二切换模块30与通信数据接口40电连接;
其中,在处理器70输出音频信号的情况下,音频信号通过第二切换模块30传输至通信数据接口40,并通过与通信数据接口40电连接的耳机数据线输出音频信号,以实现电子设备的耳机功能;
在处理器70输出USB数据信号的情况下,USB数据信号通过第二切换模块30传输至通信数据接口40,并通过与通信数据接口40电连接的USB数据线输出USB数据信号,以达到通过USB数据线传输数据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切换模块20和第二切换模块30均可以包括多个开关通路,以便实现两个功能器件之间的连通或断开,进而达到复用天线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采用的外置天线的方案,不仅可以实现125K低频门禁功能模块的读卡功能,还可以实现433MHz遥控功能、868MHz射频识别功能、无线充电功能、13.65MHzNFC功能等。
如图2所示,在外置天线200为专用门禁读卡天线的情况下,通过将专用门禁读卡天线插入电子设备的通信数据接口40,然后把待读门禁卡靠近专用门禁读卡天线,即可以实现对应的读卡功能。
如图3所示,在外置天线200为USB数据线或耳机数据线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的USB数据线或耳机数据线的部分线缆形成了特定形状的绕组线圈,然后通过电子设备的读卡驱动功能和解调模块功能,实现对应的读卡功能。
如图4所示,在外置天线200为集成有具备所述读卡信号传输能力的耳机数据线的情况下,即在耳机数据线的耳机线控器上设置一个线圈绕组,以使该耳机数据线能够实现读卡信号的发射。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门禁识别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且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门禁功能模块执行卡模拟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卡模拟信号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传输所述卡模拟信号。
步骤502、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门禁功能模块执行读卡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读卡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数据接口,并通过与所述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的外置天线传输所述读卡信号。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门禁功能模块在执行卡模拟功能时,对天线的要求较低,因此可以利用电子设备本身具备的第一天线(比如无线充电天线或NFC天线)传输卡模拟功能对应的卡模拟信号,以实现天线的共用;而门禁功能模块在执行读卡功能时,由于在读卡功能时,需要提供能量给门禁卡,因此对执行读卡功能的天线的性能要求较高,这样就可以利用电子设备的通信数据接口,并通过与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的外置天线执行读卡功能,即通过外置天线来传输读卡功能对应的读卡信号。这样可以在不设置专用的射频识别天线的基础上,就能达到通过电子设备实现门禁功能的目的,并使得电子设备具有更大的安装空间集成其他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门禁功能模块执行卡模拟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卡模拟信号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传输所述卡模拟信号;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门禁功能模块执行读卡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读卡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数据接口,并通过与所述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的外置天线传输所述读卡信号。这样可以达到通过电子设备实现门禁功能的目的,并使得电子设备具有更大的安装空间集成其他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门禁识别控制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门禁识别控制装置,或者该门禁识别控制装置中的用于执行门禁识别控制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门禁识别控制装置执行门禁识别控制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门禁识别控制装置。
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门禁识别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600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601,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门禁功能模块执行卡模拟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卡模拟信号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传输所述卡模拟信号;
第二执行模块602,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门禁功能模块执行读卡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读卡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数据接口,并通过与所述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的外置天线传输所述读卡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门禁识别控制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门禁识别控制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门禁识别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图5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存储在存储器7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7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701执行时实现上述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8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801、网络模块802、音频输出单元803、输入单元804、传感器805、显示单元806、用户输入单元807、接口单元808、存储器809、以及处理器8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8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8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处理器810,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门禁功能模块执行卡模拟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卡模拟信号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传输所述卡模拟信号;以及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门禁功能模块执行读卡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读卡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数据接口,并通过与所述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的外置天线传输所述读卡信号。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8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8041和麦克风8042,图形处理器8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806可包括显示面板8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8061。用户输入单元807包括触控面板8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8072。触控面板8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8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8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8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8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8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禁功能模块、第一切换模块、第二切换模块、第一天线和通信数据接口,所述门禁功能模块与所述第一切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切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天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切换模块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切换模块与所述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为所述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天线和近场通信NFC天线中的其中一项;
其中,在所述门禁功能模块执行卡模拟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卡模拟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第一天线,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传输所述卡模拟信号;
在所述门禁功能模块执行读卡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读卡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和所述第二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通信数据接口,并通过与所述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的外置天线传输所述读卡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无线充电功能模块和NFC功能模块;
所述无线充电功能模块可通过所述第一切换模块与所述无线充电天线电连接,并通过所述无线充电天线传输所述无线充电功能模块对应的功能信号;
所述NFC功能模块可通过所述第一切换模块与所述NFC天线电连接,并通过所述NFC天线传输所述NFC功能模块对应的功能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二切换模块与所述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
其中,在所述处理器输出音频信号的情况下,所述音频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通信数据接口,并通过与所述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的耳机数据线输出所述音频信号;
在所述处理器输出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信号的情况下,所述USB数据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通信数据接口,并通过与所述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的USB数据线输出所述USB数据信号。
4.一种外置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天线用于与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且所述外置天线用于传输所述电子设备的门禁功能模块的读卡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置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天线为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线或耳机数据线,且所述USB数据线或所述耳机数据线的部分线缆形成有绕组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置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天线为集成有具备所述读卡信号传输能力的耳机数据线。
7.一种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门禁功能模块执行卡模拟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卡模拟信号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传输所述卡模拟信号;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门禁功能模块执行读卡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读卡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数据接口,并通过与所述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的外置天线传输所述读卡信号。
8.一种门禁识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门禁功能模块执行卡模拟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卡模拟信号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传输所述卡模拟信号;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门禁功能模块执行读卡功能的情况下,所述门禁功能模块输出的读卡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切换模块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数据接口,并通过与所述通信数据接口电连接的外置天线传输所述读卡信号。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禁识别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禁识别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111254036.9A 2021-10-27 2021-10-27 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39899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4036.9A CN113989962B (zh) 2021-10-27 2021-10-27 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PCT/CN2022/127376 WO2023072071A1 (zh) 2021-10-27 2022-10-25 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4036.9A CN113989962B (zh) 2021-10-27 2021-10-27 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9962A true CN113989962A (zh) 2022-01-28
CN113989962B CN113989962B (zh) 2023-07-07

Family

ID=79742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54036.9A Active CN113989962B (zh) 2021-10-27 2021-10-27 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89962B (zh)
WO (1) WO202307207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0377A (zh) * 2022-03-02 2022-06-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实体卡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072071A1 (zh) * 2021-10-27 2023-05-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38936A1 (de) * 2006-08-18 2008-02-28 Atmel Germany Gmbh Schaltregler, Transceiverschaltung und schlüsselloses Zugangskontrollsystem
US20090093272A1 (en) * 2005-06-30 2009-04-09 Mikko Saarisalo Device, Module and Method for Shared Antenna Operation In a Rfid Technology Based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KR101265234B1 (ko) * 2012-01-30 2013-05-16 쓰리에이로직스(주) Nfc 장치
CN103187995A (zh) * 2011-12-31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Nfc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O2013110168A1 (en) * 2012-01-27 2013-08-0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providing enhance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mode switching featur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40347170A1 (en) * 2011-09-16 2014-11-27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Manag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Card
CN104253634A (zh) * 2014-07-24 2014-12-31 上海励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双频多协议多功能近场通信集成系统和应用方法
CN106330246A (zh) * 2016-08-17 2017-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电路、装置和移动通讯终端
CN106953662A (zh) * 2017-03-31 2017-07-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线圈共用方法
CN108292934A (zh) * 2016-01-26 2018-07-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执行通信的设备和方法
CN113178028A (zh) * 2021-04-13 2021-07-2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55557B2 (en) * 2012-01-27 2014-10-07 Blackberry Limited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providing enhance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mode switching featur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3944597B (zh) * 2013-01-23 2016-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实现近距离通信的方法
CN104023101A (zh) * 2014-06-17 2014-09-03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基于开关型耳机座的天线切换方法
US10123156B2 (en) * 2015-03-06 2018-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r-field communication using a repurposed antenna
SE542197C2 (en) * 2016-02-09 2020-03-10 Izettle Merchant Services Ab Card reader terminal with external contactless antenna
CN205658514U (zh) * 2016-05-27 2016-10-26 上海励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智能卡及智能读卡器功能的手机保护套
CN113989962B (zh) * 2021-10-27 2023-07-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93272A1 (en) * 2005-06-30 2009-04-09 Mikko Saarisalo Device, Module and Method for Shared Antenna Operation In a Rfid Technology Based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DE102006038936A1 (de) * 2006-08-18 2008-02-28 Atmel Germany Gmbh Schaltregler, Transceiverschaltung und schlüsselloses Zugangskontrollsystem
US20140347170A1 (en) * 2011-09-16 2014-11-27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Manag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Card
CN103187995A (zh) * 2011-12-31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Nfc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O2013110168A1 (en) * 2012-01-27 2013-08-0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providing enhance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mode switching features and related methods
KR101265234B1 (ko) * 2012-01-30 2013-05-16 쓰리에이로직스(주) Nfc 장치
CN104253634A (zh) * 2014-07-24 2014-12-31 上海励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双频多协议多功能近场通信集成系统和应用方法
CN108292934A (zh) * 2016-01-26 2018-07-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执行通信的设备和方法
CN106330246A (zh) * 2016-08-17 2017-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电路、装置和移动通讯终端
CN106953662A (zh) * 2017-03-31 2017-07-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线圈共用方法
CN113178028A (zh) * 2021-04-13 2021-07-2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2071A1 (zh) * 2021-10-27 2023-05-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640377A (zh) * 2022-03-02 2022-06-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实体卡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40377B (zh) * 2022-03-02 2023-08-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实体卡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9962B (zh) 2023-07-07
WO2023072071A1 (zh) 2023-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61913B1 (ko) 전자 장치의 동작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3989962B (zh) 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1237256B (zh) 电子设备及其被其它电子设备通过nfc控制的方法
EP3454240B1 (en) Unlocking methods and related products
US20140170975A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aving applied power
KR20150026652A (ko) 전자장치에서 수신된 정보를 사용자에게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5630726A (zh) 复用usb端口的双通道移动终端
KR102144588B1 (ko) 센서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장치
KR102206053B1 (ko) 입력 도구에 따라 입력 모드를 변경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US20210251005A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side device
CN112215227B (zh) 图像目标检测模型攻击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30017A (zh) 一种射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终端设备
CN111626035B (zh) 一种版面分析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262737B (zh) 一种端口配置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5721015A (zh) 一种复用Flash ROM的双通道移动终端
CN111209072B (zh) 应用分享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167627A (zh) 一种基于wifi无线局域网实现手机文件共享的系统及方法
WO2023072153A1 (zh) 天线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815078A (zh) 一种内存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1404242A (zh) 充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217895A (zh) 一种射频前端器件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KR20150057416A (ko) 이벤트를 처리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N112185096A (zh) 语音遥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682252A (zh) 一种双通道移动终端
CN105743538A (zh) 双通道移动终端及射频校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