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7063A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87063A
CN113987063A CN202111111483.9A CN202111111483A CN113987063A CN 113987063 A CN113987063 A CN 113987063A CN 202111111483 A CN202111111483 A CN 202111111483A CN 113987063 A CN113987063 A CN 113987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rticle
distribution
unit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14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87063B (zh
Inventor
张凯
郑应强
牛德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SSE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SSE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SSE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SSE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14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870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87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7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87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70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包括:时间戳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新区块的时间戳,并生成数据粒子;系统搭建模块:根据所述时间戳,确定区块的生成顺序,并通过所述生成顺序建立分布式时间戳服务系统;数据分发模块:根据所述时间戳服务系统进行数据粒子分发,该方法为数据粒子分发系统,既可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被篡改,带有时间戳信息,又可以有助于接收端快速组装恢复数据,该方法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数据粒子化算法,一般都是基于传统的数据拆分,指定不同链路,进行分发,在传输时间、接收时间都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通信传输。如果传输失败,需要将所有相关数据粒子抛弃重传。待接收到所有数据粒子后,按照时间顺序重新组装数据,解密数据。此方法,较为传统,缺少创新性。且传输效率低下,缺少保障,影响系统安全性和传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方法,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属性,将数据粒子存储至区块链的各个节点。数据粒子经验证添加到区块链上后被存储,系统中各节点都拥有最新的完整数据库,单个节点无法对数据进行篡改,保证数据稳定与可靠性。区块链系统中每生成一个新区块,都会产生对应时间戳,并依照区块生成时间的先后顺序相连成区块链,各独立节点通过点对点网络建立联系,为信息数据记录形成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时间戳服务系统。时间戳使更改记录的困难程度随时间流逝呈指数倍增加,区块链运行时间越久,数据篡改难度越高。将带有时间戳的数据粒子进行传输,接收端根据区块链信息解密并还原数据。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包括:
时间戳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新区块的时间戳,并生成数据粒子;
系统搭建模块:根据所述时间戳,确定区块的生成顺序,并通过所述生成顺序建立分布式时间戳服务系统;
数据分发模块:通过所述时间戳服务系统进行数据粒子分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子:所述时间戳获取模块包括:
请求单元:用于将用户将时间戳获取请求传递至新区块;
签名单元:用于计算新区块的哈希值,并对记录的时间进行数字签名;
时间戳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字签名的生成时间,确定时间戳;
粒子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间戳,生成对应区块的数据粒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子:系统搭建模块包括:
反馈单元:用于将所述时间戳的反馈信息发送至系统搭建模块;
顺序表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判断区块的生成顺序,并生成顺序表;
序列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顺序表,对生成的各个区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顺序连接,生成区块序列;
系统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区块序列,构成分布式时间戳服务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子:所述数据分发模块还包括:
验证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粒子和区块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进行数据验证,获取验证结果;
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验证结果,将所述数据粒子发送至区块链节点进行数据粒子存储;
数据库生成单元:用于预先在所述区块链节点搭建数据库,并将数据库和区块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子:所述数据分发模块包括:
分发单元:用于获取数据粒子,并将生成的数据粒子通过不同的链路进行分发;
安全验证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数据粒子,并且对所述数据粒子进行数据安全验证;
数据识别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粒子被验证之后,对数据粒子的类型进行确认,确定数字分发链路;
用于判断数字分发链路是否在白名单之内,并在所述数字分发链路是白名单时,将数字分发链路与区块对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子: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加密模块,所述数据加密模块采用由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组合的非对称加密技术;其中,
所述加密过程包括:
接收时间戳获取模块中生成的数据粒子信息;
根据所述公开密钥对数据粒子信息进行加密,生成密文信息;根据所述公开密钥设置唯一对应的私有密钥,并通过所述私有密钥对生成的密文信息进行解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子: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定位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数据定位记录将数据粒子的传输路径储存在区块链节点上,并通过区块链节点上所具备的完整数据库对定位的传输路径进行分析,确定数据粒子的分发对象,并进行分发对象监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子:所述数据定位处理模块还包括:
节点确定单元:用于对每个区块的数据粒子的数据传输路径的传输节点进行统计,并生成位置坐标系;
标定模块:用于在所述位置坐标系上对数据粒子在每一个坐标上的传输时刻进行标记,确定每个数据传输节点的复用度;
数据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坐标系和复用度,设置复用度阈值,并对数据粒子的传输路径进行调节;
分发对象监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坐标系,监控传输至所述分发对象的数据粒子,并根据分发对象的实时数据量,进行数据分发调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子: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信息核实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数据粒子的采集表,并生成采集流程,根据所述采集流程确定数据源,并进行数据身份认证;
粒子身份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源,生成数据粒子的基本参数,并建立数据粒子的哈希函数,生成数据粒子身份认证信息;
时间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粒子身份认证信息和时间戳,设定数据粒子的分发顺序;
重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发顺序和时间戳,对数据粒子进行重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子:所述粒子身份模块包括:
第一身份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源,确定数据的初始传输时间,生成第一身份信息;
第二身份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间戳,确定数据粒子的传输时间,生成第二身份信息;
时间路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初始传输时间和传输时间,确定每个时间点的数据粒子的位置,确定目标时间点路径;
身份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哈希函数,确定数据粒子的存储区块,并根据所述数据源和存储区块,确定数据粒子到达所述存储区块的时间点路径,并将所述目标时间点路径和时间点路径进行匹配;
身份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成功时,将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第二身份信息和哈希函数分别数字化,并生成素数、实数和哈希函数组成的身份认证信息。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时间戳这种设计,使得更改一条记录的困难程度按时间的指数倍增加,越老的记录越难更改。这是因为,如果改动某个区块里的一条记录,意味着该区块原来的默克尔树根失效了,需要改动区块头,该区块的数字指纹随之失效,又由于下一个区块的区块头包含这个哈希指针,这就意味着下一个区块也需要改动,如此直到最新的那个区块,可见要想改动一个区块,必须同时改动该区块后面的所有区块,因为将一个区块放入区块链中需要消耗非常多的资源,随着后面添加的区块越来越多,要想改动某个区块几乎是不可能的,该方法可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被篡改。带有时间戳信息,可以有助于接收端快速组装恢复数据。该方法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的模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的具体实施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如附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
时间戳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新区块的时间戳,并生成数据粒子;
系统搭建模块:根据所述时间戳,确定区块的生成顺序,并通过所述生成顺序建立分布式时间戳服务系统;
数据分发模块:根据所述时间戳服务系统进行数据粒子分发;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在现有技术中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数据粒子传输时,传输效率缺少保障,无完整性校验。传输失败后,需要进行重传,运行效率较低,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传输性能,而本发明采用时间戳获取模块和系统搭建模块、数据分发模块按顺序进行连接,时间戳获取模块在基于区块链上,对于在新生成的区块上生成时间戳,时间戳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对某一数据产生的时间进行认证,以此来确定这一数据在产生后是否被篡改过,新区块在生成时间戳的同时也生成数据粒子,所述数据粒子经验证后被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系统搭建模块是用于根据所述时间戳确定新区块的生成顺序,并通过所述生成新区块的时间先后顺序将新区块连接起来,同时根据按时间顺序连接的新区块建立分布式时间戳服务系统,数据分发模块是根据所述时间戳服务系统对被验证的数据粒子进行分发;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时间戳这种设计,使得更改一条记录的困难程度按时间的指数倍增加,越老的记录越难更改。这是因为,如果改动某个区块里的一条记录,意味着该区块原来的默克尔树根失效了,需要改动区块头,该区块的数字指纹随之失效,又由于下一个区块的区块头包含这个哈希指针,这就意味着下一个区块也需要改动,如此直到最新的那个区块,可见要想改动一个区块,必须同时改动该区块后面的所有区块,因为将一个区块放入区块链中需要消耗非常多的资源,随着后面添加的区块越来越多,要想改动某个区块几乎是不可能的,该方法可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被篡改。带有时间戳信息,可以有助于接收端快速组装恢复数据。该方法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间戳获取模块包括:
请求单元:用于将用户将时间戳获取请求传递至新区块;
签名单元:用于计算新区块的哈希值,并对记录的时间进行数字签名;
时间戳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字签名的生成时间,确定时间戳;
粒子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间戳,生成对应区块的数据粒子。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缺乏对数据完整性的校验,本发明使用所述数据粒子分发系统的用户将需要时间戳进行数据保护的请求信息传递至新区块,新区块对哈希值和一个时间记录进行签名,签名结束后再根据所述时间记录签名生成时间戳,将所述时间戳信息反馈给所系统搭建模块;在这个过程中,本发明先进行请求,请求后通过哈希值,确定数字签名,然后,把数字签名的时间作为时间戳,这也是因为数字签名签订之后,数字签名是一种加密方式,而此时的时间戳,更具有加密和不变效应。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用时间戳的方式表达文件创建的先后顺序,在文件创建后,其时间戳不能改动,这就使得文件被篡改的可能性为零,时间戳的特殊性直接赐予区块链技术无中心、防篡改、可追溯、高透明的特点,对数据的完整性有所保证,本发明所涉及的时间戳为分布式时间戳。
实施例3:
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搭建模块包括:
反馈单元:用于将所述时间戳的反馈信息发送至系统搭建模块;
顺序表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判断区块的生成顺序,并生成顺序表;
序列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顺序表,对生成的各个区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顺序连接,生成区块序列;
系统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区块序列,构成分布式时间戳服务系统。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现有发明技术中,如果对数据的传输失败以后,需要进行重新传输,这样就导致运行效率比较低,然而在搭建分布式时间戳服务系统的过程中,根据时间戳获取模块生成的时间戳,将该时间戳的信息反馈给所述系统搭建模块,该模块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判断区块的生成顺序,将生成的时间戳按照生成时间的先后顺序对生成的各个区块进行顺序连接,所述时间戳与根据所述按时间顺序连接的区块构建分布式时间戳服务;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根据上述原理因为带有时间戳信息,所以可以有助于接收端快速组装恢复数据,不仅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效率,而且时间戳服务的本质是将用户的数据和当前准确时间绑定,在此基础上用时间戳系统的数字证书进行签名,凭借时间戳系统在法律上的权威授权地位,产生可用于法律证据的时间戳,用来证明用户数据的产生时间,达到“不可否认”或“抗抵赖”的目标,以此实现数据的不可篡改性以及对数据的安全保护。
实施例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发模块还包括:
验证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粒子和区块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进行数据验证,获取验证结果;
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验证结果,将所述数据粒子发送至区块链节点进行数据粒子存储;
数据库生成单元:用于预先在所述区块链节点搭建数据库,并将数据库和区块对应。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现有的数据粒子化算法,一般都是基于传统的数据拆分,指定不同链路,进行分发,在传输时间、接收时间都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通信传输,本发明主要是通过存储系统将数据分成更小的片段,进行数据分片,进一步将数据分解为可管理的块,这些块可以分布在多个节点上,分片之后,存储系统需要加密本地系统上的每个数据分片,为每个分片生成哈希,区块链存储系统根据分片的数据或加密密钥生成唯一的哈希——即固定长度的加密输出字符串,然后复制每个分片,存储系统会复制每个分片,因此有足够的冗余副本,可确保可用性和性能,并防止性能下降和数据丢失;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首先要保证数据粒子划分的足够细致,每一个数据粒子和一个类型的区块匹配。在存储的时候也要存储在对应的区块链节点上,因为要进行存储,那必定也需要存储空间,进行数据粒子存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数据粒子分发技术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属性,将数据粒子存储至区块链的各个节点,数据粒子经验证添加到区块链上后被存储,系统中各节点都拥有最新的完整数据库,单个节点无法对数据进行篡改,保证数据稳定与可靠性。
实施例5: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发模块包括:
分发单元:用于获取数据粒子,并将生成的数据粒子通过不同的链路进行分发;
安全验证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数据粒子,并且对所述数据粒子进行数据安全验证;
数据识别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粒子被验证之后,对数据粒子的类型进行确认,确定数字分发链路;
用于判断数字分发链路是否在白名单之内,并在所述数字分发链路是白名单时,将数字分发链路与区块对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因为现有技术缺乏数据完整性校验,因此为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优点,对在进行数据粒子分发的过程中的步骤进一步阐述,首先根据所述时间戳获取模块生成数据粒子,然后将所述数据粒子发送至所述数据分发模块,所述数据分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数据粒子,并且对所述数据粒子进行数据安全验证,所述数据分发模块将验证后的所述数据粒子发送至区块链节点进行数据粒子存储,所述区块链节点稳定存储所述数据粒子,完成所述数据粒子的分发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分发单元是根据数据粒子适合和对应的链路进行分发,不同链路不同的数据粒子而每个链路如何,确定数字分发链路呢,是根据数据粒子的类型进行确定。数据分发的瑞安如确定之后,还要判断数字分发链路是否为白名单对应的数字分发链路,这是为了保证数字的准确性和数据链路的安全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对于在数据粒子分发过程中,由于数据分发模块的安全验证性,使得在区块链节点存储数据粒子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稳定,这样不仅高效的完成数据粒子的分发而且还充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实施例6: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加密模块,所述数据加密模块采用由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组合的非对称加密技术;其中,
所述加密过程包括:
接收时间戳获取模块中生成的数据粒子信息;
根据所述公开密钥对数据粒子信息进行加密,生成密文信息;根据所述公开密钥设置唯一对应的私有密钥,并通过所述私有密钥对生成的密文信息进行解密。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数据粒子化算法没有对数据粒子进行非对称加密的技术,而本发明采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本技术采所述公开密钥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密,生成密文信息,从而实现数据加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非对称加密算法的特点是算法强度复杂,其安全性依赖于算法与密钥由于非对称加密算法有两种密钥,其中一个是公开的,所以在密钥传输上不存在安全性问题,使得其在传输加密数据的安全性上又高于对称加密算法,而且由于加密密钥是公开的,密钥的分配和管理就很简单,而且能够很容易地实现数字签名,可以满足互不相识的人之间进行私人谈话时的保密性要也可以完成数字签名和数字鉴别。
实施例7: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粒子分发系统还包括:
数据定位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数据定位记录将数据粒子的传输路径储存在区块链节点上,并通过区块链节点上所具备的完整数据库对定位的传输路径进行分析,确定数据粒子的分发对象,并进行分发对象监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现有的数据粒子化算法也不具备数据定位功能,本发明提出的定位方法是通过传输路径实现数字定位,但是定位主要是在传输过程中,是否达到目标对象的过程进行定位,定位的时候用空间距离交会法,并且和完成数据库相对应,实现分发监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粒子的追踪定位,可以便于使用该数据粒子分发系统的人员能够实时获取数据粒子的位置信息。
实施例8: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定位处理模块还包括:
节点确定单元:用于对每个区块的数据粒子的数据传输路径的传输节点进行统计,并生成位置坐标系;确定实时位置之后才能进行传输节点统计,确定现有数据粒子形成的坐标系,但是在原始过程中,每个数据传输的时候,也是存在坐标系的实现数据粒子的位置标定。
标定模块:用于在所述位置坐标系上对数据粒子在每一个坐标上的传输时刻进行标记,确定每个数据传输节点的复用度;复用度就是传输节点有多少数据粒子经过,他的使用频率。
数据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坐标系和复用度,设置复用度阈值,并对数据粒子的传输路径进行调节;调节就是将复用度调节平衡,使得传输节点不会很多的数据粒子都用同一个传输节点。
分发对象监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坐标系,监控传输至所述分发对象的数据粒子,并根据分发对象的实时数据量,进行数据分发调控。数据粒子的监控,是为了防止数据粒子没有传输到应该传输道到的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发明在进行数据粒子定位的时候,采用的是基于位置坐标系的方式进行坐标确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首先确定每个粒子的实时位置。
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274103200000141
其中(mi,hi,oi)为数据粒子在三维空间(三维空间的横坐标,纵坐标和原始数据)的位置(i=1,2,3);(mp,hp,op)为第p个坐标点的坐标;
Figure BDA0003274103200000142
表示数据粒子距离初始位置的距离;共有n个坐标点。
根据上述公式中的距离,可以确定所述在
Figure BDA0003274103200000143
的距离下的所有位置;,也就是数据粒子所有可以在的位置。
上述公式是为了计算数据粒子分发的时候,判断数据立在在区块的那个位置,首先本发明基于初始坐标和初始数据,结合实时坐标进行计算,从而计算出数据粒子距离初始位置的距离,这个距离的确定,能够减第一个范围,也就是,数据粒子在这个距离上能从初始位置传输到的所有区块或者分发对象的位置;但是这个位置可能是一个集合,在这个情况下,本发明通过下述公式:
Figure BDA0003274103200000144
其中,C表示数据熵;
Figure BDA0003274103200000145
表示数据粒子在
Figure BDA0003274103200000146
的距离下的传输时钟信息,也可以看作传输时间;Wk表示在
Figure BDA0003274103200000147
的距离下的第k个位置的位置参数;k∈K,K表示在
Figure BDA0003274103200000151
的距离下的所有的位置集合;
Figure BDA0003274103200000152
计算得到的是距离增益,也就是在
Figure BDA0003274103200000153
表示的传输时间内的所有数据增益,
Figure BDA0003274103200000154
计算的是第p个坐标点增益熵。当G等于0,表示数据的增益熵相同,位置也就确定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具体计算每个传输节点的复用度,实现数据粒子的传输调节,防止一个传输节点太多的数据进行传输,导致数据因为积压产生缺失。以此实现对数据的实时追踪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
实施例9: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信息核实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数据粒子的采集表,并生成采集流程,根据所述采集流程确定数据源,并进行数据身份认证;
粒子身份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源,生成数据粒子的基本参数,并建立数据粒子的哈希函数,生成数据粒子身份认证信息;
时间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粒子身份认证信息和时间戳,设定数据粒子的分发顺序;
重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发顺序和时间戳,对数据粒子进行重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该系统过程中对进行系统实际操作卫门还要对数据信息进行核实,确定数据是安全的,这时候就需要数据身份认证,这个认证过程如下:
首先对数据粒子选取M×N大小的O区域作为缓冲区域,进行采集表的设定;
然后继续确定数据采集的数据采集流程,选取M×N大小的D区域,进行采集流程的确定,这个采集流程是以采集路线的形式体现。
然后分别将O区域和D区域图形化;
然后计算D区域和O区域对应像素差值的平均值MAE;MAE越小,两区域相似度越高;
MAE最小值对应的O区域即为与D区域匹配,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274103200000161
其中,0≤x≤M-1,0≤y≤N-1,f(x,y)为O区域的点f的像素值,h(x,y)为D区域对应点h的像素值,MAE越小,两区域相似度越高。理想情况下,MAE的值为0;
为了使后续处理数据粒子的采集流程和采集表是相同的基准,也就是他们采集流程会体现采集的节点,而采集表上同样有采集节点和采集行为,因为本发明,使不同图像具有相同的灰度值和方差,需要对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的目标是调整指纹图像的灰度值和方差接近期望均值K0和方差ξ0 2
Figure BDA0003274103200000162
Figure BDA0003274103200000163
其中,l和s分别表示O区域的宽度和高度,A(x,y)代表D区域(x,y)点的灰度值;
针对O区域中每一像素点,用下面公式进行变换:
Figure BDA0003274103200000164
其中,A′(x,y)代表处理后(x,y)点的期望得到的灰度值。
以上通过对现有O区域和已有D区域的对比以及灰度值的对比使得进行图像对比的精确值更高,对数据粒子进行身份核实,然后将核实后的身份信息发送至区块链节点的数据库进行数据信息存储,所述数据库将数据粒子的的身份信息进行复制保留,便于后续出现数据问题进行数据追溯;
粒子的身份信息是通过数据源和哈希函数建立,哈希函数具有唯一性。时间戳确定了数据的分发顺序,便于实现数据的重组和数据的快速分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于所述指纹信息识别模块的指纹录入识别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所示:
所述粒子身份模块包括:
第一身份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源,确定数据的初始传输时间,生成第一身份信息;
第二身份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间戳,确定数据粒子的传输时间,生成第二身份信息;
时间路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初始传输时间和传输时间,确定每个时间点的数据粒子的位置,确定目标时间点路径;
身份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哈希函数,确定数据粒子的存储区块,并根据所述数据源和存储区块,确定数据粒子到达所述存储区块的时间点路径,并将所述目标时间点路径和时间点路径进行匹配;
身份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成功时,将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第二身份信息和哈希函数分别数字化,并生成素数、实数和哈希函数组成的身份认证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为了进一步详细描述使用该数据粒子身份信息验证的优点,对该过程的原理进行细化阐述:首先数据粒子分发系统感应确定数据源和传输时间,生成第一身份信息,并且该系统的信息转化器可将所述身份信息作为第一身份信息,只是为了确定数据粒子的传输类型和传输时间;第二身份信息通过时间戳,确定传输时间,进而确定第二身份信息;时间点路径是为了确定数据粒子的传输路线,目标时间点路径和时间点路径进行匹配,是因为:目标时间点路径是基于传输时间和传输节点的目标时间点路径,他有一条标注的路径;时间点路径是只知道数据源的存储区块的到的时间点路径,他可能存在多条,然后本发明通过匹配,可以确定一条标准的路径,通过这个标准的路径,本发明是的第一身份信息、第二身份信息具有了唯一性;也便以进行数字化,实现身份认证信息的生成。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对于指纹识别模块其识别速度不仅快,而且应用最方便,推广容易、适应能力强,指纹识别误判率和拒真率低,稳定性和可靠性强,易操作,并且具有指纹识别的该系统安全性强,系统扫描对身体无害。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时间戳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新区块的时间戳,并生成数据粒子;
系统搭建模块:根据所述时间戳,确定区块的生成顺序,并通过所述生成顺序建立分布式时间戳服务系统;
数据分发模块:通过所述时间戳服务系统进行数据粒子分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戳获取模块包括:
请求单元:用于将用户将时间戳获取请求传递至新区块;
签名单元:用于计算新区块的哈希值,并对记录的时间进行数字签名;
时间戳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字签名的生成时间,确定时间戳;
粒子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间戳,生成对应区块的数据粒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搭建模块包括:
反馈单元:用于将所述时间戳的反馈信息发送至系统搭建模块;
顺序表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判断区块的生成顺序,并生成顺序表;
序列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顺序表,对生成的各个区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顺序连接,生成区块序列;
系统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区块序列,构成分布式时间戳服务系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发模块还包括:
验证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粒子和区块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进行数据验证,获取验证结果;
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验证结果,将所述数据粒子发送至区块链节点进行数据粒子存储;
数据库生成单元:用于预先在所述区块链节点搭建数据库,并将数据库和区块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发模块包括:
分发单元:用于获取数据粒子,并将生成的数据粒子通过不同的链路进行分发;
安全验证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数据粒子,并且对所述数据粒子进行数据安全验证;
数据识别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粒子被验证之后,对数据粒子的类型进行确认,确定数字分发链路;
链接单元:用于判断数字分发链路是否在白名单之内,并在所述数字分发链路是白名单时,将数字分发链路与区块对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加密模块,所述数据加密模块采用由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组合的非对称加密技术;其中,
所述加密过程包括:
接收时间戳获取模块中生成的数据粒子信息;
根据所述公开密钥对数据粒子信息进行加密,生成密文信息;根据所述公开密钥设置唯一对应的私有密钥,并通过所述私有密钥对生成的密文信息进行解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定位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数据定位记录将数据粒子的传输路径储存在区块链节点上,并通过区块链节点上所具备的完整数据库对定位的传输路径进行分析,确定数据粒子的分发对象,并进行分发对象监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定位处理模块还包括:
节点确定单元:用于对每个区块的数据粒子的数据传输路径的传输节点进行统计,并生成位置坐标系;
标定模块:用于在所述位置坐标系上对数据粒子在每一个坐标上的传输时刻进行标记,确定每个数据传输节点的复用度;
数据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坐标系和复用度,设置复用度阈值,并对数据粒子的传输路径进行调节;
分发对象监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坐标系,监控传输至所述分发对象的数据粒子,并根据分发对象的实时数据量,进行数据分发调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信息核实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数据粒子的采集表,并生成采集流程,根据所述采集流程确定数据源,并进行数据身份认证;
粒子身份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源,生成数据粒子的基本参数,并建立数据粒子的哈希函数,生成数据粒子身份认证信息;
时间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粒子身份认证信息和时间戳,设定数据粒子的分发顺序;
重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发顺序和时间戳,对数据粒子进行重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身份模块包括:
第一身份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源,确定数据的初始传输时间,生成第一身份信息;
第二身份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间戳,确定数据粒子的传输时间,生成第二身份信息;
时间路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初始传输时间和传输节点,确定每个时间点的数据粒子的位置,确定目标时间点路径;
身份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哈希函数,确定数据粒子的存储区块,并根据所述数据源和存储区块,确定数据粒子到达所述存储区块的时间点路径,并将所述目标时间点路径和时间点路径进行匹配;
身份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成功时,将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第二身份信息和哈希函数分别数字化,并生成素数、实数和哈希函数组成的身份认证信息。
CN202111111483.9A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 Active CN1139870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1483.9A CN113987063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1483.9A CN113987063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7063A true CN113987063A (zh) 2022-01-28
CN113987063B CN113987063B (zh) 2022-06-24

Family

ID=79736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1483.9A Active CN113987063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8706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7811A (zh) * 2018-07-27 2019-01-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链数据访问方法和装置
WO2019129939A1 (fr) * 2017-12-31 2019-07-04 Lavergne Alexandre Procede d' horodatation de posteriorite de representations numeriques de grandeurs analogiques grace a des consignes d'acquisition probantes fondees sur l'alea d'une blockchain
CN110647503A (zh) * 2019-10-09 2020-01-03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存储方法及装置
US20200042635A1 (en) * 2018-08-06 2020-02-06 Factom Transactional Sharding of Blockchain Transactions
CN111159305A (zh) * 2020-04-02 2020-05-15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车辆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531891A (zh) * 2020-11-19 2021-03-19 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参数数据处理与定位方法
CN112699081A (zh) * 2020-10-23 2021-04-2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文件自证方法及装置
CN113254341A (zh) * 2021-05-31 2021-08-13 康键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链路数据的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87111A (zh) * 2019-01-16 2021-08-20 Emc Ip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完整性监管和数据保护系统中的存在证明的区块链技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9939A1 (fr) * 2017-12-31 2019-07-04 Lavergne Alexandre Procede d' horodatation de posteriorite de representations numeriques de grandeurs analogiques grace a des consignes d'acquisition probantes fondees sur l'alea d'une blockchain
CN109167811A (zh) * 2018-07-27 2019-01-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链数据访问方法和装置
US20200042635A1 (en) * 2018-08-06 2020-02-06 Factom Transactional Sharding of Blockchain Transactions
CN113287111A (zh) * 2019-01-16 2021-08-20 Emc Ip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完整性监管和数据保护系统中的存在证明的区块链技术
CN110647503A (zh) * 2019-10-09 2020-01-03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1159305A (zh) * 2020-04-02 2020-05-15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车辆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699081A (zh) * 2020-10-23 2021-04-2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文件自证方法及装置
CN112531891A (zh) * 2020-11-19 2021-03-19 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参数数据处理与定位方法
CN113254341A (zh) * 2021-05-31 2021-08-13 康键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链路数据的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7063B (zh) 2022-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Privacy-preserving cloud-based road condition monitoring with source authentication in VANETs
CN107528688B (zh) 一种基于加密委托技术的区块链密钥保管及恢复方法、装置
CN107749848B (zh) 物联网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物联网系统
US10972284B2 (en) Method of providing a hash value for a piece of data,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EP2685400B1 (en) Signature Generation and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Signature Verification Apparatus
US898937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henticating video content
CN107948143B (zh) 一种云存储中基于身份的隐私保护完整性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0046521A (zh) 去中心化隐私保护方法
WO2019052286A1 (zh)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862114A (zh) 一种基于雾计算的安全车辆群智感知方法
CN110059503A (zh) 可追溯的社交信息防泄露方法
CN103679436A (zh) 一种基于生物信息识别的电子合同保全系统和方法
IL295578A (en) Secure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environmental rating
CN109150861B (zh) 区块链网络通信系统
CN113645020A (zh) 一种基于安全多方计算的联盟链隐私保护方法
CN114978530B (zh) 空间信息网中分布式空间众包的距离计算与隐私保护方法
CN112801606A (zh) 一种锥体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系统
Karimi et al. Enhancing security and confidentiality in location-based 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s
US11451543B2 (en) Securing digital data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3840115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监控视频数据加密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2667928B (zh) 一种基于Handle系统的前缀及标识数据安全订阅方法及系统
CN113987063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粒子分发系统
CN115801277A (zh) 计及多因素的手持运维终端多模态融合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14422266A (zh) 一种基于双重验证机制的IDaaS系统
CN113922961A (zh) 一种智慧安防社区平台数据下发与汇聚中的数据加解密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