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71535B - 一种能源碳效评价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源碳效评价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71535B CN113971535B CN202111584868.7A CN202111584868A CN113971535B CN 113971535 B CN113971535 B CN 113971535B CN 202111584868 A CN202111584868 A CN 202111584868A CN 113971535 B CN113971535 B CN 11397153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ore
- enterprise
- energy efficiency
- code
- electric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0594 atomic force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19 statis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423790 Pseudophycis bach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386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31 temporal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00 time series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2—Energy audits or management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能源碳效评价方法和系统,采集企业用户用电数据,对企业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并基于能源碳效模型生成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根据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生成企业能效码,企业扫描企业能效码获取电能能效分析和电能能效建议。本申请公开的能源碳效评价方法及系统,基于能源碳效模型生成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进而生成企业能效码,对企业电能能效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价,通过扫描企业能效码获取企业电能能效分析和电能能效建议,从而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源碳效评价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5年,也是我国提出努力争取实现碳中和目标后的第一个5年。当前我国工业领域能效优化取得长足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供电公司存在客户规模庞大,无法快速精准定位细分,缺少有效的挖掘和获客手段;服务资源所限,难以集中对接客户繁杂“供电+能效服务”需求;客户经理工作繁重,日常缺少有效的服务切入点和工具抓手等问题,同时企业用户存在不清楚自身量费构成、不了解如何合理用电、不知道如何能效优化、找不到优质产品渠道、找不到专业服务资源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一)申请目的
基于此,为了对企业电能能效进行全方位评价,获取企业电能能效分析和电能能效建议,从而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耗,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二)技术方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能源碳效评价方法,包括:
采集企业用户用电数据;
对所述企业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并基于能源碳效模型生成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
根据所述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生成企业能效码;
所述企业扫描所述企业能效码获取电能能效分析和电能能效建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企业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采用批处理和流处理结合的混合处理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能源碳效模型为:
其中,为能效综合评价分数;为一类计算得分在能效综合评价分数中的占比;为一类非计算得分在能效综合评价分数中的占比;为一类计算指标得分,所述一类计算指标得分包括峰谷得分、负载得分、容量得分和力调得分;为一类非计算指标得分,所述一类非计算指标得分包括变损得分、电量电费得分和政策红利得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峰谷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述负载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述容量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述力调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企业能效码包括:绿码、黄码和红码,其中,绿码表示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大于第一预设分数,黄码表示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分数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分数;红码表示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小于第二预设分数。
作为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能源碳效评价系统,包括:
用电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企业用户用电数据;
评价分数生成模块,用于对所述企业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并基于能源碳效模型生成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
能效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生成企业能效码;
分析建议获取模块,用于所述企业扫描所述企业能效码获取电能能效分析和电能能效建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企业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采用批处理和流处理结合的混合处理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能源碳效模型为:
其中,为能效综合评价分数;为一类计算得分在能效综合评价分数中的占比;为一类非计算得分在能效综合评价分数中的占比;为一类计算指标得分,所述一类计算指标得分包括峰谷得分、负载得分、容量得分和力调得分;为一类非计算指标得分,所述一类非计算指标得分包括变损得分、电量电费得分和政策红利得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峰谷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述负载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述容量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述力调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企业能效码包括:绿码、黄码和红码,其中,绿码表示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大于第一预设分数,黄码表示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分数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分数;红码表示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小于第二预设分数。
(三)有益效果
本申请公开的能源碳效评价方法及系统,基于能源碳效模型生成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进而生成企业能效码,对企业电能能效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价,通过扫描企业能效码获取企业电能能效分析和电能能效建议,从而帮助企业实现了节能减耗。
附图说明
以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和说明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是本申请公开的能源碳效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公开的能源碳效评价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下面参考图1详细描述本申请公开的能源碳效评价方法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主要包括有以下步骤S100至步骤S400。
步骤S100,采集企业用户用电数据。
具体的,企业用户用电数据包括:企业用户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数据、企业用户信息采集系统数据、企业用户抄表数据、日用能数据等。采集以上企业用户用电数据。
步骤S200,对所述企业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并基于能源碳效模型生成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
具体的,获取企业用户用电数据后,采用批处理和流处理结合的混合处理模式对数据进行分布式处理。
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处理具体包括步骤210至步骤240:
步骤210,基于企业用户历史用电数据预测下一时间间隔的用电数据量,并将获取的用电数据量传输给负载分配装置。
具体的,能源碳效评价平台根据企业用户历史用电数据建立用电预测模型,基于用电预测模型预测下一个时间段的用电数据输入量,
用电输入流速率预测器假设输入数据在相邻的几个时间间隔内遵循一定的趋势和规律,例如线性或者二次曲线。用电输入流速率预测器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思路进行预测,并使用最小二乘法来建立用电预测模型。在一个实施例中,用电预测模型的建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211至步骤214:
具体的,选取的一组正交基准函数是在历史速率监测值上进行曲线拟合。
步骤212,将步骤211中等式进行转换,转换为:
步骤213,将待定参数替换为历史速率监测值,获取唯一解,进而获取用电输入流速率变化曲线,如下式:
步骤214,基于步骤213获取的用电输入流速率变化曲线。获取时间间隔为t+1时的用电输入流速率算式:
用电输入流速率预测器通过保存当前时间间隔的前几个时间间隔的速率信息,通过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的方式来预测当前的速率,从而获取当前整个系统将会面临的负载大小。
步骤220,估算各计算节点在下一时间间隔的计算处理能力,并将获取的计算处理能力数据传输给负载分配装置。
具体的,整个计算系统分为若干个计算节点,根据各计算节点当前的计算处理能力进行量化估计下一时间间隔的计算处理能力,以此判断各计算节点的计算任务是否会过载,保证数据计算任务的合理分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如下计算步骤估算各节点下一时间间隔的计算处理能力。
步骤221,将数据计算任务进行分割。
具体的,能源碳效评价平台在每个时间间隔周期性地产生和处理数据计算任务,然后将一个数据计算任务分割为多个阶段进行处理,进而每个处理阶段又被分割为一系列执行同样处理逻辑的任务。
步骤222,计算当前时间间隔各计算节点的负载。
具体的,各数据处理任务数据大小不同,能源碳效平台在运行时可以获取各数据处理任务关联的所有的数据包的大小,将当前时间间隔内某计算节点完成所有任务的数据包求和,即可获得当前时间间隔内该计算节点的所有负载的总和。
步骤223,记录各计算节点的任务完成时间,并根据任务完成时间和负载预测计算节点在下一个时间间隔的计算能力。
具体的,能源碳效平台记录各计算节点从第一个任务调度到最后一个任务完成的时间,则根据任务完成时间和各节点总负载可以预测某一计算节点下一时间间隔的计算能力,例如:计算节点a下一时间间隔的计算能力如下式:
其中,M表示计算节点a在下一时间间隔的计算能力;n表示计算节点a共有n个任务;i表示第i个任务,且1≤i≤n;为第i个任务输入的数据包大小;t表示计算节点a完成n个任务所用的时间;T为设置的时间间隔。
步骤230,监控能源碳效平台的实际运行数据,并将实施运行数据传输给负载分配装置。
具体的,实际运行数据包括处理的数据量大小、总时延、调度时延、各计算节点在该作业期间完成的任务数和任务大小等。
根据以上信息,能源碳效平台可以获得当前时间间隔内各个计算节点已处理的任务大小,剩余任务大小,然后根据用电输入流速率预测器预测得到的下一个时间间隔将会接收到的数据负载大小,以及下一时间间隔各节点的计算能力,将这些信息传给负载分配装置进行数据均衡分发。
步骤240,负载分配装置根据能源碳效平台下一时间间隔的用电数据量、各节点的计算能力和实际运行数据进行负载均衡配置。
具体的,负载分配装置包括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第一装置用于生成在各个节点分发数据负载的最优方案。第二装置负责在同一个节点上多个任务之间均衡数据。第一装置根据能源碳效平台下一时间间隔的用电数据量、各节点的计算能力和实际运行数据,挑选需要重新分配负载的计算节点以及各计算节点之间的负载转移量,第二装置接收第一装置的转移信息,并进行负载均衡,且第二装置在同一个节点上重新计算任务的数目,以实现最大的并行度且尽量小的任务排队时延。
应用批处理和流处理结合的混合处理模式,实现了低延迟、高吞吐、数据逐条处理。利用摩尔定律失效原理,构建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将计算过程高度抽象,整合243项累计亿万条营销及采集系统数据,搭建32种智能算法模型,构建全网统一能源碳效评价标准,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构建的能源碳效模型如下:
其中,为能效综合评价分数;为一类计算得分在能效综合评价分数中的占比;为一类非计算得分在能效综合评价分数中的占比;为一类计算指标得分,所述一类计算指标得分包括峰谷得分、负载得分、容量得分和力调得分;为一类非计算指标得分,所述一类非计算指标得分包括变损得分、电量电费得分和政策红利得分;i为项数。
上式中,峰谷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为峰谷得分;为尖峰谷权重,=0.33,=0.67,=0.67;为峰谷计分权重,=0.25,=0.5,=0.25;为尖峰谷电量,为尖时段电量,为峰时段电量,为谷时段电量;为电量分位点,为四分之一分位点,为四分之二分位点,为四分之三分位点;j为项数。
所述负载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述容量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述力调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步骤S300,根据所述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生成企业能效码。
具体的,根据步骤S200计算的企业电能能效评价分数对应生成企业能效码,企业能效码包括:绿码、黄码和红码。
进一步,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分数为85分,第二预设分数为60分,即当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分大于85分时,企业能效码为绿码,企业能效评价等级为优秀;当企业电能能效评分大于等于60分且小于等于85分时,企业能效码为黄码,企业能效评价等级为良好;当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分小于60分时,企业能效码为红码,企业能效评价等级为一般。
步骤S400,所述企业扫描所述企业能效码获取电能能效分析和电能能效建议。
具体的,企业获取专属的企业能效码后,可以通过企业能效码的颜色直观的了解当前企业的能效水平,同时还可以获取企业在地区同行业范围内的比较结果,获取清晰的企业能效定位。通过扫描所述企业能效码可以获取企业电能能效分析和企业电能能效建议。
进一步,企业电能能效分析包括负载分析、力调分析、峰谷分析、容量分析、变损分析;且每一项分析结果附配针对性的企业电能能效建议。
所述负载分析是基于对日负荷数据、负载率分布占比数据和月均负载率数据的分析,帮助用户了解设备负载情况,进一步为用户提供用能建议;其中,所述日负荷趋势是以曲线形式对企业账单当期日负荷数据和温度数据进行展示,并与去年同期数据进行对比,通过最大负荷比较、波动率分析、日负荷差分析,判断企业负载情况和需求响应潜力给出评价;所述负载率分布是模块对企业每日负载分布情况(轻载、正常、重载、超容)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企业负载率同、环比情况。判断企业月均负载情况与占比最长状态作出评价。帮助企业清晰直观了解负载占比分布情况;所述月均负载情况是模块以曲线形式对企业月均负载率、地区同行业均值进行展示,判断月均负载率与地区同行业均值并做出比较,帮助企业清晰直观了解自身月均负载率变化。
根据上述月平均负载率和主要负载运行状态,对不同负载状态的影响进行简要评价,根据当期公司变压器平均负载率给予不同的用能建议及合理提示。建议企业通过增容、减容或变更容量等方式进行优化,达到用电安全、经济的目的。
所述力调分析是基于力调电费整体情况、月功率因数趋势的分析展示,为客户提供用能建议。企业可通过账单当期力调电费奖罚情况,结合用能建议,合理调整自身功率因数,完善用电管理。其中力调电费情况是通过图形展示企业账单当期实际功率因数水平与考核标准,直观体现奖罚情况;所述月功率因数趋势是通过展示企业账单近一年的月功率因数变化趋势,定位功率因数较低月份,为企业用电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企业账单当期不同力调电费奖罚情况,给予不同的用能建议及合理提示,以达到避免力调罚费,争取更多奖励;同时引导企业登录智慧能源服务平台了解相关能效服务。
所述峰谷分析是基于客户尖峰平谷对应时段的用电数据进行分析展示,为用户提供用能建议。企业可根据分析结果与用能建议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用电时间,降低用电成本。
所述用电数据包括电量占比和各时段用电情况,其中电量占比以图形方式展示企业的各时段电量占比与地区同行业均值的差异,帮助企业清晰了解自身电量占比与地区均值差异,合理分配企业生产用电;各时段用电情况通过点击切换方式,展示每个时段的月用电同环比变化和日用电趋势,并定位日用电极值时间,帮助企业明确各时段用电情况。
根据企业尖谷时段占比与地区同行业的差异情况,建议企业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用电时间,从而节约电费支出,同时引导企业登录智慧能源服务平台了解相关能效服务。
所述容量分析是基于基本电费占比与变化进行分析展示,为客户提供策略分析与用能建议。企业通过基本电费变化与策略分析结果判断自身基本电费计费方式是否需要调整,引导用户选择最优基本电费计费策略,降低基本电费支出。
其中,基本电费占比展示企业变压器容量、账单当期执行策略、基本电费及占比情况,帮助客户了解账单当期基本电费情况;基本电费变化及基本电费占比变化分别展示基本电费、占比的同环比变化情况,帮助客户清晰直观了解自身基本电费变化。
基于企业合同容量、核定需量、实际最大需量等数据估算企业执行不同策略时的基本电费,引导用户选择最优计费策略,并提供在线“申请变更容量/需量”服务。
根据策略分析得到的最优计费策略与当前执行策略对比结果,给予企业不同的用能建议与合理提示,引导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办理电价策略变更业务。
所述变损分析是基于对变损电量的统计分析,为客户提供用能建议。企业可根据变损电量数据与自身企业规模,结合当地政策,联系地区供电公司综合评估专变供电或公变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对变损电量的统计分析包括变损电量占比、变损电量变化和变损电量占比变化,所述变损电量占比展示企业变压器型号、账单当期变损电量及占比情况,帮助企业了解目前变损情况;变损电量变化和变损电量占比变化展示变损电量同环比的变化情况,帮助企业清晰直观了解自身变损电量变化。
根据变损电量相关数据结合当地政策,对企业做出引导,建议符合要求企业联系当地供电司综合评估专变供电及公变供电的可靠性、经济性,节省用电成本。
另外,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扫描所述企业能效码还可以获取政策红利,所述政策红利是提供企业用电政策红利信息查询服务,针对不同类型的优惠政策和优惠金额进行展示,明确政策实施时间范围及政策出处,帮助企业清晰了解优惠电费构成情况。其中包括优惠电费合计和政策优惠展示,所述优惠电费合计展示企业账单当期的优惠金额与年累计优惠金额,政策优惠展示展示企业在该政策下账单当期的优惠金额与年累计优惠金额,同时展示相关政策依据。
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电量电费也可通过扫描所述企业能效码获取,包括账单当期电费数据与电度电费构成相关信息,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账单当期电费构成情况。
下面参考图2详细描述本申请公开的能源碳效评价系统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系统包括:
用电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企业用户用电数据;
评价分数生成模块,用于对所述企业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并基于能源碳效模型生成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
能效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生成企业能效码;
分析建议获取模块,用于所述企业扫描所述企业能效码获取电能能效分析和电能能效建议。
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企业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采用批处理和流处理结合的混合处理模式。
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能源碳效模型为:
其中,为能效综合评价分数;为一类计算得分在能效综合评价分数中的占比;为一类非计算得分在能效综合评价分数中的占比;为一类计算指标得分,所述一类计算指标得分包括峰谷得分、负载得分、容量得分和力调得分;为一类非计算指标得分,所述一类非计算指标得分包括变损得分、电量电费得分和政策红利得分。
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峰谷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为峰谷得分;为尖峰谷权重,=0.33,=0.67,=0.67;为峰谷计分权重,=0.25,=0.5,=0.25;为尖峰谷电量,为尖时段电量,为峰时段电量,为谷时段电量;为电量分位点,为四分之一分位点,为四分之二分位点,为四分之三分位点。
所述负载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述容量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述力调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企业能效码包括:绿码、黄码和红码,其中,绿码表示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大于第一预设分数,黄码表示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分数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分数;红码表示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小于第二预设分数。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等。
本文中的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在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其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集成于另一个系统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在物理上可以是分开的,也可以是不分开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能源碳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企业用户用电数据;
对所述企业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并基于能源碳效模型生成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
根据所述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生成企业能效码;
所述企业扫描所述企业能效码获取电能能效分析和电能能效建议;
所述能源碳效模型为:
其中,为能效综合评价分数;为一类计算得分在能效综合评价分数中的占比;为一类非计算得分在能效综合评价分数中的占比;为一类计算指标得分,所述一类计算指标得分包括峰谷得分、负载得分、容量得分和力调得分;为一类非计算指标得分,所述一类非计算指标得分包括变损得分、电量电费得分和政策红利得分;
所述峰谷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述负载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述容量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述力调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企业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采用批处理和流处理结合的混合处理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企业能效码包括:绿码、黄码和红码,其中,绿码表示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大于第一预设分数,黄码表示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分数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分数;红码表示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小于第二预设分数。
4.一种能源碳效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电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企业用户用电数据;
评价分数生成模块,用于对所述企业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并基于能源碳效模型生成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
能效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生成企业能效码;
分析建议获取模块,用于所述企业扫描所述企业能效码获取电能能效分析和电能能效建议;
所述能源碳效模型为:
其中,为能效综合评价分数;为一类计算得分在能效综合评价分数中的占比;为一类非计算得分在能效综合评价分数中的占比;为一类计算指标得分,所述一类计算指标得分包括峰谷得分、负载得分、容量得分和力调得分;为一类非计算指标得分,所述一类非计算指标得分包括变损得分、电量电费得分和政策红利得分;
所述峰谷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述负载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述容量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述力调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企业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采用批处理和流处理结合的混合处理模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企业能效码包括:绿码、黄码和红码,其中,绿码表示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大于第一预设分数,黄码表示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分数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分数;红码表示企业电能能效综合评价分数小于第二预设分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84868.7A CN113971535B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一种能源碳效评价方法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84868.7A CN113971535B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一种能源碳效评价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71535A CN113971535A (zh) | 2022-01-25 |
CN113971535B true CN113971535B (zh) | 2022-04-01 |
Family
ID=79590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84868.7A Active CN113971535B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一种能源碳效评价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971535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45706A (zh) * | 2013-07-11 | 2013-10-09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中心碳排放效率的评价方法 |
CN105046591A (zh) * | 2015-08-24 | 2015-11-11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用户用电能效评估方法 |
CN105225074A (zh) * | 2015-11-06 | 2016-01-06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一种智能配用电系统低碳性能综合评价系统 |
CN113177617A (zh) * | 2021-03-29 | 2021-07-27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一种防篡改能效识别码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
CN113205272A (zh) * | 2021-05-19 | 2021-08-03 | 宁波华聪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绿色建筑整合碳排放的评价规划方法 |
CN113541306B (zh) * | 2021-05-24 | 2024-08-02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一种绿色能源低碳效能监测系统及方法 |
CN113344462A (zh) * | 2021-07-09 | 2021-09-03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 电力现货市场的碳排放水平量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12-23 CN CN202111584868.7A patent/CN11397153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71535A (zh) | 2022-0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He et al. | Optimal scheduling for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
CN105243609A (zh) | 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用户有序用电决策方法 | |
CN110852519A (zh) | 一种考虑多类型负荷的售电公司最优盈利方法 | |
CN109165763A (zh) | 一种95598客服工单的潜在被投诉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 |
CN106228300A (zh) | 一种分布式电源运营管理系统 | |
CN114140176B (zh) | 一种负荷聚集平台的可调容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3745280A (zh) | 用电量预测方法、装置及处理器 | |
KR102648702B1 (ko) | 사업장 수요 특성을 고려한 최적 ess 사업성 평가 방법 | |
Barnes et al. | Sizing and economic assessment of energy storage with real-time pricing and ancillary services | |
KR20060085736A (ko) | 비용 효과 분석을 위한 웹 기반 전력 수요관리 평가 시스템 | |
CN110826931A (zh) | 一种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经济性评估系统 | |
CN113971535B (zh) | 一种能源碳效评价方法和系统 | |
Zhang et al. | Degradation-aware valuation and sizing of behind-the-meter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commercial customers | |
CN117010715A (zh) | 一种电储能与新能源中长期双边交易策略制定方法及系统 | |
CN114881463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能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 |
WO2021131638A1 (ja) | サービス管理装置、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システム、分散電源システム、電力制御システム、サービス管理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 |
Malya | Economic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vehicle-to-grid service from an EV owner's perspective in the german electricity market | |
CN111967896A (zh) | 提高可中断类负荷参与需求响应积极性的方法及系统 | |
KR20160150518A (ko) | 계절 및 시간에 따른 에너지 부하를 고려한 지능형 에너지 수요 관리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CN109598856A (zh) | 一种储能计费方法及装置 | |
CN118246696B (zh) | 基于能量路由器的快充站资源聚合与互动调控方法 | |
CN113627821B (zh) | 一种基于用电行为特征进行异常用电识别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7236532B (zh) | 一种基于负荷数据的用电高峰负荷预测的方法及系统 | |
Das et al. | A Review of the Trends in Smart Charging, Vehicle-to-Grid | |
CN118534830B (zh) | 一种能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