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71196A - 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71196A
CN113971196A CN202110932000.5A CN202110932000A CN113971196A CN 113971196 A CN113971196 A CN 113971196A CN 202110932000 A CN202110932000 A CN 202110932000A CN 113971196 A CN113971196 A CN 1139711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ush information
push
us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320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71196B (zh
Inventor
栾佳
邵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3200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711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71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1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71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11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5Search customisation based on user profiles and personal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涉及终端技术领域。解决了多设备间同步推送信息的已读状态时,会出现遗漏提示其他用户查看的问题。具体方案为:在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推送消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及第一用户身份标识;在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后,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二生物特征;在所述第二生物特征和第一用户身份标识匹配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第二推送信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与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相同。

Description

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可安装的应用程序越来越多,终端设备每天会接收到无数的推送信息。特别是,在用户拥有多台终端设备的情况下,多台终端设备都会提醒用户查看相同的推送信息。此外,用户也需在多台终端设备上多次处理同一条推送信息,这无疑影响到处理推送信息的人机交互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优化的推送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提高用户处理推送信息的人机交互效率。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会利用服务器在多台终端设备间同步推送信息的已读状态。然而,在多终端设备相距较远的情况下,多个终端设备可能由不同用户所使用,这样就可能出现遗漏提醒不同用户查看推送信息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信息推送系统;所述信息推送系统包括登录了同一账户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推送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用户对第一推送信息的操作;响应于所述操作,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推送消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及第一用户身份标识,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二推送信息;
在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后,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二生物特征,并对所述第二生物特征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为当前操作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的生物特征。示例性地,对所述第二生物特征进行验证的方式可以是确定第二生物特征所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判断第二生物特征所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与第一身份标识是否相同。在二者相同时,对应的验证结果可指示第二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匹配。
在第二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匹配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推送信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与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相同,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推送信息是第一设备接收到的推送信息,第二推送信息是第二设备所接收到的推送信息。上述第一推送信息和第二推送信息具有相同的信息内容。
在第一用户使用第一设备查看第一推送信息之后,为了避免第一用户使用第二设备时,被具有相同信息内容的第二推送信息打扰。第一设备可以指示第二设备将第二推送信息同步为已读状态。同时,为了改善其他用户使用第二设备时,第二推送信息被同步为已读状态,而造成信息推送遗漏的问题。在第一设备指示同步已读状态时,还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用户身份标识,该第一用户身份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用户。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可以同步有不同用户身份标识和生物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第二设备在检测到与第一用户身份标识匹配的第二生物特征时,可按照第一设备的指示完成针对第二推送信息的已读状态同步。
如此,在多设备间实现面向用户的推送信息状态同步。不仅提升处理推送信息的人机交互效率,还避免出现推送信息遗漏推送的问题。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设备按照第一设备的指示将第二推送信息同步为已读状态后,第二设备还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指示第三设备将第三推送信息同步为已读状态,其中,第三推送信息与第二推送信息具有相同的消息内容。这样,就可以实现多设备间的已读状态传递。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仅通过近距离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二生物特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确定通过所述近距离通信链路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近距离通信链路传递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相距较近时,进行推送信息的已读同步。
可理解地,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相距较近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被同一人使用的可能性较大。反之,用户不能同时使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也就是,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相距较远的情况下,第二设备的推送信息状态不受第一设备的影响,也无需进行生物特征匹配。在解决多台设备提醒用户查看相同信息的情况下,降低第二设备的运行能耗。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设备进行解锁时,第一设备采集第一生物特征,其中,上述第一生物特征为第一用户的生物特征。并确定第一生物特征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或者,在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由未读状态变为已读状态时,所述第一设备采集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并确定所述第一生物特征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
示例性地,第一用户解锁第一设备时,第一设备响应于第一用户的操作,采集生物特征数据。在本次解锁之后,到下一次解锁之前,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用户针对第一推送信息的操作,且第一推送信息也从未读状态变为已读状态,那么将解锁时所采集到的生物特征数据作为第一生物特征。
又示例性地,在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一推送信息由未读状态变为已读状态时,同步触发第一设备进行生物特征数据的采集。在采集到生物特征数据的情况下,将其作为第一生物特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二生物特征,包括:在所述第二设备进行解锁时,所述第二设备采集所述第二生物特征。
示例性地,若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时,第二设备处于解锁状态,那么获取第二设备解锁时采集到的生物特征数据,以作为第二生物特征。
又示例性地,若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时,第二设备处于未解锁状态,那么可以等待第二设备被用户解锁。在第二设备接收到用户的解锁操作之后,触发第二设备采集生物特征数据,以作为第二生物特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生物特征和第二生物特征都可以是人脸特征、指纹特征、瞳孔特征等之一或之间的组合。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视实际可采集到的生物特征类型而定。
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生物特征可以是第一设备启动后台进程,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采集。在第二生物特征可以是第二设备启动后台进程,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采集。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采集第一生物特征之前,第一设备可显示引导用户进行生物特征数据采集的提示信息。同样,在采集第二生物特征之前,第二设备可显示引导用户进行生物特征数据采集的提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第二推送信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设备再次进行解锁时,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第三生物特征;所述第三生物特征为当前解锁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的生物特征;在所述第三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不匹配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推送信息从已读状态变更为未读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的使用者如果出现变化,也即,第二设备再次解锁后,采集到与第一生物特征不匹配的第三生物特征后,重新将第二推送信息从已读状态变为未读状态。改善其他用户无法查看到第二推送信息的问题。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容标识包括推送该推送信息的设备标识、该推送信息对应的应用标识及内容代码;或者,所述内容标识包括所述推送信息的内容的哈希值。
在上述实施例中,以内容区分不同设备中的推送信息是否为同一条信息。避免呈现形式等不同,但实质内容相同的推送信息被误判为不同的推送信息。提升已读状态的同步准确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推送信息变为所述已读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设备再次进行解锁时,所述第一设备采集第四生物特征;所述第四生物特征用于指示解锁所述第一设备的用户;在所述第四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不匹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推送消息从已读状态变更为未读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登录了同一账户,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推送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用户对第一推送信息的操作;
响应于所述操作,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推送消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及第一用户身份标识,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在设定条件下,将第二推送信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与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相同,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所述设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二设备采集到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匹配的第二生物特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近距离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设定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确定通过所述近距离通信链路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仅通过近距离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设定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确定通过所述近距离通信链路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设备进行解锁时,所述第一设备采集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并确定所述第一生物特征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
或者,在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由未读状态变为已读状态时,所述第一设备采集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并确定所述第一生物特征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容标识包括推送该推送信息的设备标识、该推送信息的应用标识及内容代码;或者,所述内容标识包括所述推送信息的内容的哈希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登录了同一账户,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二推送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及第一用户身份标识,所述第一推送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中由未读状态变为已读状态的信息,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用户;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二生物特征,并对所述第二生物特征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为当前操作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的生物特征;
根据所述验证结果及第一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匹配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第二推送信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与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相同,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二生物特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确定通过所述近距离通信链路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二生物特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确定通过所述近距离通信链路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二生物特征,包括:在所述第二设备进行解锁时,所述第二设备采集所述第二生物特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第二推送信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设备再次进行解锁时,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第三生物特征;所述第三生物特征为当前解锁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的生物特征;
在所述第三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不匹配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推送信息从已读状态变更为未读状态。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例如,第一设备),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与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
接收第一推送信息;接收第一用户对第一推送信息的操作;响应于所述操作,将所述第一推送消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及第一用户身份标识,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在设定条件下,将第二推送信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与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相同,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所述设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二设备采集到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匹配的第二生物特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仅通过近距离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设定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确定通过所述近距离通信链路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在进行解锁时,采集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并确定所述第一生物特征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
或者,在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由未读状态变为已读状态时,采集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并确定所述第一生物特征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容标识包括对应的推送信息的设备标识、应用标识及内容代码;或者,所述内容标识包括对应的推送信息的内容哈希值。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例如,第二设备),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与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
接收第二推送信息;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及第一用户身份标识,所述第一推送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中由未读状态变为已读状态的信息,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用户;获取第二生物特征,并对所述第二生物特征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为当前操作终端设备的用户的生物特征;
根据所述验证结果及第一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匹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第二推送信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与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相同,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获取第二生物特征之前,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确定通过所述近距离通信链路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在进行解锁时,采集所述第二生物特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第二推送信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之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在终端设备再次进行解锁时,采集第三生物特征;所述第三生物特征为当前解锁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的生物特征;在所述第三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不匹配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推送信息从已读状态变更为未读状态。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执行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上述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执行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个方面所提供的终端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均应用于上文所提供的对应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推送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场景示意图之一;
图3为相关技术中场景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的信令交互图之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中确定推送信息标识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5的实现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示意图之三;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示意图之四;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示意图之五;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的信令交互图之二;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示意图之六;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的信令交互图之三;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生物特征数据与推送信息之间对应关系的场景示意图之一;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生物特征数据与推送信息之间对应关系的场景示意图之二;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的信令交互图之四;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系统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推送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该信息推送系统架构可以包括:推送服务器及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上述推送服务器分别与各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此外,终端设备之间可采用近距离通信技术进行通信,如,采用蓝牙、无线通信技术(Wi-Fi)、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方式进行通信。
其中,上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智能电视,笔记本电脑,上网本,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式设备(如智能手表),车载电脑,游戏机,以及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等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终端设备的具体形态不作特殊限制。
上述推送服务器可将来自不同应用程序的推送信息,向信息推送系统中的多个终端设备推送。随着终端设备内安装的应用程序越来越多,终端设备每天会接收到无数的推送信息,这些推送信息会影响到用户的正常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配置一些屏蔽策略,用于屏蔽对用户无用的推送信息(如,小广告)。但是,终端设备依然会接收到大量对用户有用的推送信息,如,购物提醒、快递取件信息、账户变更信息等。显然,即便是有用的推送信息,重复向同一用户推送,也会给用户产生巨大的困扰。
在用户具有多台终端设备的情况下,该用户会被不同终端设备分别提醒查看同一推送信息。这不仅会给用户带来困扰,还会增加用户处理推送信息的人机交互效率。
示例性地,用户同时拥有手机和平板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共用一个终端账号,那么推送服务器会向手机和平板电脑分别发送同样的推送信息。如图2所示,手机和平板电脑均会针对所接收到的推送信息进行提醒,显示区域201所对应的推送信息与显示区域202所对应的推送信息完全相同。可见,用户同时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时,会被相同的推送信息多次提醒。
又示例性地,用户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之间多屏协同时,平板电脑可显示手机的桌面,如图3中的(a)所示,手机和平板电脑均接收到同一推送信息,如,账户变更信息。平板电脑可显示针对账户变更信息的提醒301,手机也可显示针对账户变更信息的提醒,如投影到平板电脑上的提醒302。在用户通过平板电脑查看该推送消息,如图3中的(b)所示,只能取消平板电脑针对账户变更信息的提醒301,而不能取消手机针对账户变更信息的提醒302。这样,用户还需要通过平板电脑查看手机所接收到的该账户变更信息,才能取消提醒302。显然,用户不仅会被多次推送相同的推送信息,还需多次查看该推送信息,才能取消各个终端设备对该推送信息的提醒。操作繁琐,人机交互性较差。
以设备1和设备2共用同一终端账号为例。相关技术中,如果用户在设备1上查看了一条推送信息,那么设备1可通过服务器向设备2同步该推送信息处于已读状态。如此,设备2可取消对该推送信息的查看提示。
这样,虽然改善了多次推送同一推送信息的问题,但是在不同用户使用设备1和设备2的情况下,会导致遗漏提示推送信息的问题。
以手机和平板电脑共用同一终端账号为例,用户1在公司使用手机,而用户1的家人(也即,用户2)在家中使用平板电脑。由于共用终端账号,手机和平板电脑可接收到相同的推送信息。此时,无论是用户1还是用户2查看了推送信息,都会导致另一方不能被提示查看该推送信息。例如,手机和平板电脑都收到同一快递取件信息,若用户1通过手机查看该快递取件信息,则平板电脑就不能提示用户2关注到该快递取件信息。也即,出现推送信息遗漏提醒的问题。如果该快递取件信息的取件地址为家地址,那么用户2就不能及时获悉该信息,也不能及时取件。不仅影响信息推送的推送准确性,还致使共用同一终端账号的信息互通优势无法体现。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其中,上述方法在多个终端设备被同一用户使用的情况下,终端设备间可同步推送信息的消息状态。如此,用户在一台终端设备上查看了推送信息,那其他终端设备可取消对该推送信息的提醒。从而,改善多次向同一用户提醒同一推送信息的问题。在多个终端设备被不同用户使用的情况下,终端设备间不同步推送信息的消息状态。如此,用户1在一台终端设备上查看了推送信息,不会影响到用户2利用另一台终端设备查看到该条推送信息。保留共用终端账号的终端设备间信息互通的优势,确保不出现推送信息遗漏推送的问题。
下面以手机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
如图4所示,手机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手机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另外,可以理解的,图4所示的结构也不构成对其他终端设备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他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例如,其他终端设备为平板电脑时,平板电脑可以包括处理器,外部存储器接口,内部存储器,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天线2,无线通信模块,音频模块,扬声器,麦克风,耳机接口,传感器模块等。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信息推送系统。当然,上述信息推送系统中包括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例如,信息推送系统可包括共用终端账号的手机和平板电脑。
如图5所示,上述推送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推送服务器向手机和平板电脑发送推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推送信息可以是针对账号推送的信息,如称为推送信息1。上述推送信息1对终端账号具有指向性。换句话说,推送信息1与终端账号对应,登录了对应终端账号的设备均是推送信息1的推送对象。例如,快递取件信息属于推送信息1,快递取件信息需推送给终端账户1,同时,手机和平板电脑均登录了终端账户1,那么推送服务器可将快递取件信息分别向手机和平板电脑发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推送信息还可以是针对应用程序推送的信息,又可称为推送信息2。上述推送信息2对应用程序具有指向性。换句话说,推送信息2与应用程序对应,安装有该应用程序的设备均是推送信息2的推送对象。
例如,新闻快讯属于推送信息2,新闻快讯与新闻应用程序对应。在手机和平板电脑都安装有新闻应用程序的情况下,推送服务器可将新闻快讯向手机和平板电脑发送。
再例如,购物推广信息也属于推送信息2,购物推广信息与购物应用程序对应。在手机安装有购物应用程序,而平板电脑未安装购物应用程序的情况下,推送服务器可将该购物推广信息推送给手机。
可见,在一些实施例中,推送服务器可向手机和平板电脑发送相同的推送信息。当然,推送服务器还可向手机和平板电脑发送不同的推送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一条推送信息都具有对应的标识,该标识可用于区分推送信息是否相同。示例性地,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相同时,对应的标识相同,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不同时,对应的标识不同。可理解地,该标识可以指示推送信息的内容,又可称为内容标识。
例如,上述标识可以是推送信息自身携带的内容身份标识(content_id)。其中,content_id可对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进行唯一标识。也即具有相同信息内容的推送信息所对应的content_id相同。再例如,上述标识还可以推送信息的内容哈希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推送服务器将推送信息发出之前,推送服务器可识别推送信息中是否具有content_id。在推送信息具有content_id的情况下,推送服务器将推送信息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如,手机或平板电脑)发送。这样,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推送信息时,可将content_id作为该推送信息对应的标识。在推送信息不具有content_id的情况下,推送服务器可利用预置的哈希算法,基于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得到对应的内容哈希值。并将携带内容哈希值的推送信息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这样,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推送信息时,可将内容哈希值确定为该推送信息的标识。
S102,在手机接收到推送信息之后,可针对推送信息进行提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采用显示通知的方式,针对推送信息进行提醒。其中,手机可称为第一设备。
示例性地,手机响应于接收到的推送信息,可显示该推送信息所对应的提醒通知。例如,图7中的(a)所示,手机在锁屏状态下接收到快递取件信息,可在锁屏界面701上显示提醒通知702,上述提醒通知702可用于指示查看快递取件信息。再例如,手机在未锁屏状态下接收到快递取件信息,也可在手机的实时界面上显示对应的提醒通知。
又示例性地,手机响应于接收到的推送信息,还可更新到下滑通知栏界面的显示内容。这样,在手机显示下滑通知栏界面时,下滑通知栏界面中可包括该推送信息所对应的提醒通知。例如,在手机接收到快递取件信息之后,手机的下滑通知栏界面中可包括提醒通知,该提醒通知可用于指示查看快递取件信息。
S103,在平板电脑接收到推送信息之后,可针对推送信息进行提醒。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板电脑和手机都是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上述S103的具体实现可参考S102,在此不再赘述。平板电脑又可称为第二设备。另外,上述S102和S103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先后顺序。实际应用过程中,上述S102和S103之间的顺序,可视接收到推送信息的先后顺序而定。
另外,在终端设备(也即,手机或平板电脑)中,每一推送信息对应有一消息状态。其中,消息状态包括未读状态和已读状态。推送信息的消息状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未读状态和已读状态之间切换。示例性地,终端设备接收到推送信息均默认处于未读状态。在终端设备响应用户操作处理推送信息后,被处理的推送信息的消息状态可变更为已读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响应用户操作并显示推送信息所对应的内容界面时,可确定终端设备已处理推送信息。例如,手机接收到用户对提醒通知702的点击操作,手机响应于该点击操作,显示快递取件信息的所对应的详情界面,如,显示包含快递单号、取件地址和取件验证码的界面,那么可确定手机已处理快递取件信息。对应地,手机可将快递取件信息的消息状态变为已读状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响应用户操作并隐藏推送信息的提醒通知时,也可确定终端设备已处理该推送信息。例如,如图7中的(b)所示,手机响应用户的滑动操作,可显示用于指示隐藏提醒通知702的控件,如控件703。在手机接收到用户对控件703的操作时,如图7中的(c)所示,手机可隐藏提醒通知702,并确定手机已处理快递取件信息。对应地,手机可将快递取件信息的消息状态变为已读状态。当然,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处理推送信息之后,用户还可以对推送信息进行标记操作,使推送信息从已读状态变更为未读状态。这样,终端设备可响应于用户对推送信息的标记操作,将推送信息的实时状态变更为未读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记录推送信息实时的消息状态。示例性地,终端设备中可以采用已读列表记录处于已读状态的推送信息。也即,终端设备内可包括已读列表,该已读列表中包括设备内所有处于已读状态的推送信息。
例如,手机中快递取件信息和新闻快讯处于已读状态,而手机中其他推送信息处于未读状态,那么手机所对应的已读列表,可如下表1:
表1
推送信息 消息状态
快递取件信息 已读状态
新闻快讯 已读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中,推送信息的消息状态变化,会改变已读列表的内容。示例性地,在终端设备内,推送信息从未读状态变为已读状态的情况下,可以将该推送信息添加到对应的已读列表中。又示例性地,在终端设备内,推送信息从已读状态变更为未读状态,也可以将该推送信息从对应的已读列表中剔除。如此,终端设备也可根据已读列表,确定推送信息的消息状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也可以不包括S102。在此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到推送信息也默认处于未读状态。在终端设备访问推送信息的存储位置并显示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时,终端设备可将该推送信息的消息状态变为已读状态,并将该推送信息添加至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已读列表中。
当然,在终端设备不存在用于记录消息状态的数据内容时,如,终端设备内不存在已读列表,也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内是否具有对推送信息的提醒,区分推送信息处于已读状态还是未读状态。比如,在终端设备中包括针对推送信息的提醒时,确定该推送信息处于未读状态。在终端设备中不包括针对推送信息的提醒或该提醒被隐藏时,确定该推送信息处于已读状态。
S104,在手机包括处于已读状态的推送信息时,手机通过近距离通信的方式向平板电脑发送指示信息1。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推送信息的消息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的情况下,比如,推送信息被写入已读列表或手机内取消对推送信息的提醒,如图7中的(c)所示,可触发手机通过近距离通信的方式向平板电脑发送指示信息1(可称为第一指示信息)。其中,上述指示信息1用于指示同步推送信息的已读状态。示例性地,为了便于平板电脑识别手机中已读的推送信息,上述指示信息1可以包括变更为已读状态的推送信息所对应的标识。
示例性地,手机接收到用户对第一推送信息的操作,如指示查看第一推送信息的操作或指示取消提醒第一推送信息的操作时,处于未读状态的第一推送信息可变为已读状态,并可触发手机通过近距离通信的方式向平板电脑发送指示信息1。此时,指示信息1所携带的标识可以是第一推送信息对应的内容标识。
值得注意的是,手机与平板电脑之间是通过近距离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传递的,而近距离通信对终端设备间的通信距离有限制。也即,近距离通信对应着有效通信距离,在终端设备间距离属于有效通信距离的情况下,终端设备间可完成数据交互。而,在终端设备间距离超出有效通信距离的情况下,终端设备间无法进行数据交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近距离通信方法可以包括:Wi-Fi直连、蓝牙、热点、近场通信等之一或之间的组合。这样,在手机和平板电脑相距较远的情况下,如,手机和平板电脑之间的距离超过有效通信距离,手机和平板电脑之间不能进行指示信息1的传递。可理解地,上述有效通信距离的取值,可视实际采用的近距离通信方式而定。
可见,由于近距离通信方式对通信距离的限制,手机向平板电脑发送指示信息1可能出现发送失败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手机向平板电脑发送指示信息1失败,则可以将该指示信息1缓存。在检测到手机与平板电脑之间建立近距离通信链路之后,再将缓存的指示信息1向平板电脑发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向平板电脑发送指示信息1之前,可检测与平板电脑之间是否已建立近距离通信链路。在手机与平板电脑之间建立近距离通信链路的情况下,手机再向平板电脑发送指示信息1。在手机与平板电脑之间未建立近距离通信链路的情况下,手机将指示信息1缓存,直至检测到近距离通信链路的建立,再将指示信息1发出。
另外,上述手机与平板电脑之间的近距离通信链路可以是自动建立的。例如,手机与平板电脑之间曾建立过Wi-Fi直连链路,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之间的距离不超过Wi-Fi直连的有效通信距离时,手机与平板电脑之间可自动建立Wi-Fi直连链路,如此,手机可将指示信息1通过Wi-Fi直连链路向平板电脑发送。另外,上述手机与平板电脑之间的近距离通信链路也可以是用户手动配对创建的。例如,用户通过操作手机和平板电脑,使手机和平板电脑完成蓝牙配对。在手机和平板电脑完成配对之后,手机可采用蓝牙通信链路,向平板电脑发送指示信息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向平板电脑发送指示信息1之前,也可以获取与平板电脑之间的距离信息,将获得的距离信息与默认的有效通信距离进行比较。在距离信息不超过上述有效通信距离的情况下,手机向平板电脑发送指示信息1。在距离信息超过上述有效通信距离的情况下,手机将指示信息1缓存,直至检测到距离信息不超过上述有效通信距离,再将指示信息1发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获取与平板电脑之间的距离信息的方式可以是:获取平板电脑的位置信息,再将平板电脑的位置信息与手机自身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距离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手机内可预先配置与不同终端设备间默认的有效通信距离。如此,手机可以通过查询的方式获取到与平板电脑对应的有效通信距离。其中,上述默认的有效通信距离可以是:与平板电脑间默认使用的近距离通信方式所对应的有效通信距离。而,上述默认使用的近距离通信方式可以是:手机与平板电脑间可用的近距离通信方式中的任意一个。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还可以周期性地查询已读列表1,在查询到已读列表1中包括推送信息时,通过近距离通信的方式向平板电脑发送指示信息1。其中,上述指示信息1可以包括已读列表1中推送信息所对应的标识。
当然,在手机确定向平板电脑发送指示信息1之后,可以周期性地尝试采用近距离通信的方式,向平板电脑发送指示信息1,直至接收到平板电脑反馈的响应信息。
之后,若查询到已读列表1中出现新的推送信息时,可再次触发手机周期性地采用近距离通信的方式,向平板电脑发送指示信息1。
这样,在手机与平板电脑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可确保手机内每一条已读推送信息的已读状态均可同步到平板电脑,避免出现遗漏同步。
S105,平板电脑响应于指示信息1,取消针对推送信息3的提醒。
其中,推送信息3又可称为第二推送信息,是平板电脑已接收且处于未读状态的推送信息,同时,推送信息3的标识与指示信息1中携带的标识相同,也即,第二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与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的内容标识相同。换句话说,推送信息3的信息内容与手机已处理过的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平板电脑可根据指示信息1,确认是否收到推送信息3。在收到推送信息3且推送信息3还处于未读状态时,将推送信息3变更为已读状态。当然,推送信息3变更为已读状态后,可以触发平板电脑对推送信息3进行处理,避免推送信息3给用户造成打扰。例如,可以触发平板电脑取消针对推送信息3的提醒。再例如,也可以是触发平板电脑隐藏推送信息3或对应的提醒事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取消针对推送信息3的提醒可以是隐藏或折叠推送信息3所对应的提醒通知。例如,平板电脑接收到快递取件信息,如图9所示,平板电脑的下拉状态栏通知界面1001中包括提醒通知1002,该提醒通知1002用于指示查看上述快递取件信息。在快递取件信息为推送信息3的情况下,平板电脑可取消显示上述提醒通知1002。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取消针对推送信息3的提醒还可以是:采用预配置的已读通知替代平板电脑中针对推送信息3的提醒通知。例如,如图10所示,平板电脑的下拉状态栏通知界面1001包括针对快递取件信息的提醒通知1002,那么在确定快递取件信息为推送信息3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采用已读通知1003替代提醒通知1002,从而提示该快递取件信息已在其他终端设备上被查看。在一些实施例中,已读通知1103也可以是访问快递取件信息的接入口,也即,手机响应于用户针对已读通知1003的操作,如点击操作,也可显示快递取件信息的信息内容。
另外,在未接收到推送信息3的情况下,可保存指示信息1中的标识。这样,平板电脑每接收到一个推送信息,便结合指示信息1中的标识,判断是否为推送信息3。如果不是,可针对该推送信息进行提醒。如果是,则不对该推送信息3进行提醒。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S104和S105的配合,可实现在共用终端账号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可能由同一用户使用的场景下,也即,手机和平板电脑之间距离较近时,手机通过发送指示信息1的方式,指示平板电脑不对推送信息3的提醒。从而,避免同一用户被多个终端设备提醒查看同一条推送信息。同时,在用户不能同时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场景下,也即,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之间距离较远时,手机则不用指示平板电脑取消针对推送信息3的提醒。这样,避免平板电脑遗漏向其他用户(也即,其他使用平板电脑的用户)提示查看推送信息3。
示例性地,如图11中的(a)所示,共用相同终端账号的手机和平板电脑都在用户的家场景中,且手机和平板电脑之间可建立近距离通信链路。此场景下,用户可基于手机和平板电脑使用多屏协同功能,也即,如图11中的(b)手机可将屏幕投影到平板电脑的显示界面中。在图11中的(b)中,手机和平板电脑都接收到账户变更信息。平板电脑可针对账户变更信息显示提醒通知1101,而手机也可针对账户变更信息可显示提醒通知1102。在此场景下,若手机响应用户操作,处理了账户变更信息。那么如图11中的(c)所示,平板电脑的显示界面1103中除了取消显示提醒通知1102之外,还可以取消显示提醒通知1101。改善多终端设备向同一用户提醒查看同一条推送信息。
又示例性地,如图12中的(a)所示,手机的实际位置在公司场景内,平板电脑的实际位置在家场景中,公司场景和家场景相距较远,手机和平板电脑之间不能建立近距离通信链路,也不能通过近距离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互。在手机和平板电脑都接收到账户变更信息的情况下,如图12中的(a)所示,手机显示有账户变更信息所对应的提醒通知1201,平板电脑显示有账户变更信息所对应的提醒通知1202。在此场景下,手机若响应用户操作,处理了账户变更信息。如图12中的(b)所示,手机取消显示提醒通知1201,而平板电脑依然显示提醒通知1202。当然,在手机的实际位置回到家场景之后,也即,手机与平板电脑之间可建立近距离通信链路之后,手机可通过近距离通信的方式,向平板电脑发送指示信息1,以使平板电脑取消显示提醒通知1202。
另外,在本申请的可能实施例中,为了改善多终端设备冗余存储相同的推送信息的问题,所提供的方法,还可以不包括S102、S103和S105。在S101之后,若手机响应用户操作,访问推送信息并显示该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手机也会将该推送信息添加到已读列表1中。之后,流程进入S104。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平板电脑响应于指示信息1,从已存储的推送信息中删除上述指示信息1所指示的推送信息。
以上实施例均是以手机向平板电脑同步推送信息的已读状态为例进行描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平板电脑向手机同步推送信息的已读状态。也即,如图13所示,在S103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S106,在平板电脑包括处于已读状态的推送信息时,平板电脑通过近距离通信的方式向手机发送指示信息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106与S104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另外,上述指示信息2也是用于指示同步推送信息的已读状态,与指示信息1不同的是,指示信息2所指示同步的是平板电脑中推送信息的已读状态。也即,指示信息2包括已读列表2中推送信息的标识。其中,已读列表2包括平板电脑中处于已读状态的推送信息。
S107,手机响应于指示信息2,取消针对推送信息4的提醒。
其中,推送信息4是手机接收到的推送信息,同时,推送信息4的标识与指示信息2携带的标识相同。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107的原理与S105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可见,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利用近距离通信为限制条件,在多个终端设备距离较近时,彼此同步推送信息的已读状态。从而,避免多个终端分别向同一用户提示查看同一条推送信息。在多个终端设备相距较远的情况下,也即,同一用户不具备同时使用多个终端设备的条件时,终端设备间不进行已读状态的同步,避免终端设备遗漏提示不同用户查看推送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判断是否是同一用户使用多个终端设备时,还可以结合用户的个人特征进行判断,从而,提升判断的准确性。如此,即使多终端设备之间距离较近,也会根据使用者是否为同一人,确定是否同步推送信息的同步状态。
示例性地,手机和平板电脑之间可建立近距离通信链路的情况下,手机和平板电脑都接收到了快递取件信息。如图14中的(a)所示,用户A点击快递取件信息所对应的提醒通知1401,手机响应用户A操作,处理快递取件信息。在平板电脑识别出当前使用者是用户B,如图14中的(b)所示,平板电脑依然显示快递取件信息所对应的提醒通知1402,直至平板电脑接收到用户B对提醒通知1402的操作。另外,在平板电脑识别出当前使用者是用户A,如图14中的(c)所示,平板电脑隐藏或折叠快递取件信息所对应的提醒通知140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推送服务器向手机和平板电脑发送推送信息。
S202,在手机接收到推送信息之后,可针对推送信息进行提醒。
S203,在平板电脑接收到推送信息之后,可针对推送信息进行提醒。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201至S203的实现原理可参考上述S101至S103的实现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S204,手机响应于用户对推送信息的操作,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用户对推送信息的操作可以是用于指示手机显示推送信息的操作。例如,用户点击推送信息所对应的提醒通知,触发手机显示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用户对推送信息的操作还可以是用于指示手机隐藏推送信息的操作。例如,用户滑动推送信息所对应的提醒通知,触发手机隐藏推送信息的提醒通知,从而,隐藏推送信息的访问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接收到用户对推送信息的操作,可显示推送信息或者隐藏推送信息。当然,上述对推送信息的操作,均可视为用户已处理该推送信息。故,可将该推送信息的消息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在将推送信息变更为已读状态的同时,手机还可以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以便于建立获取到的生物特征数据与已读推送信息(处于已读状态的推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与手机中已读推送信息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又可称为第一生物特征。
示例性地,每一次手机解锁时,都会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采集,并保存。这样,在手机接收用户对推送信息进行操作时,手机可获取最近一次手机解锁时采集到的生物特征数据,以作为被操作的推送信息所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
可理解地,生物特征数据可以是用户独有的特征,也即,不同用户可具有不同的生物特征数据。示例性地,生物特征数据可以包括指纹特征、人脸特征、瞳孔特征等之一或之间的组合。
例如,如图16中的(a)所示,用户采用指纹特征1解锁手机。之后,如图16中的(b)所示,用户点击提醒通知1601,手机可接收到用户对新闻快讯的操作,手机可保存指纹特征1和新闻快讯之间的对应关系。
又示例性地,在手机接收用户对推送信息进行操作时,可触发手机直接进行生物特征数据的采集,从而,得到被操作的推送信息所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同样地,上述生物特征数据可以包括指纹特征、人脸特征、瞳孔特征等之一或之间的组合。
例如,如图17中的(a)所示,用户点击提醒通知1801,手机可到用户对快递取件信息的操作,之后,触发手机采集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在采集到人脸特征1的情况下,如图17中的(b)所示,保存人脸特征1和快递取件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S205,手机通过近距离通信的方式向平板电脑发送指示信息3。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指示信息3也用于指示同步推送信息的已读状态。但,上述指示信息3与指示信息1不同的是,指示信息3除了包括已读推送信息的标识之外,还包括已读推送信息所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又称为生物特征数据1。当然,指示信息3也可称为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信息3还可以利用用户身份标识替代生物特征数据,从而确保数据的安全性。示例性地,手机和平板电脑作为共用终端账号的设备,二者之间可以预先同步不同用户身份标识和生物特征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此,手机得到生物特征数据1之后,还可确定出生物特征数据1所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如称为第一用户身份标识,并将第一用户身份标识携带在指示信息3中。
S206,在平板电脑接收到指示信息3之后,平板电脑进行生物特征数据采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平板电脑接收到指示信息3后,若平板电脑检测到用户的使用动作,启动生物特征数据采集,从而得到生物特征数据2,如称为第二生物特征数据。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平板电脑可结合配置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是否做出使用平板电脑的动作。
示例性地,检测使用动作的方式可以是: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平板电脑的实时加速度信息。在上述实时加速度信息表征平板电脑从静止变为运动的情况下,平板电脑可判定检测到使用动作。
又示例性地,检测使用动作的方式还可以是:利用指纹传感器检测到用户的指纹特征时,平板电脑可判定检测到使用动作。
再示例性地,检测使用动作的方式还可以是:利用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平板电脑的空间移动信息。在检测到平板电脑存在空间移动的情况下,平板电脑可判定检测到使用动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平板电脑接收到指示信息3时,若平板电脑处于锁屏状态,那么在平板电脑响应用户的解锁操作时,获取上述生物特征数据2。
例如,平板电脑响应用户的解锁操作,并利用指纹特征完成解锁的情况下,将该人脸特征作为生物特征数据2。再例如,平板电脑响应用户的解锁操作,并利用人脸特征完成解锁的情况下,将该人脸特征作为生物特征数据2,然后,平板电脑指示用户进行指纹特征和/或瞳孔特征的采集,之后将采集到的指纹特征和/或瞳孔特征也作为生物特征数据2。
另外,在平板电脑接收到指示信息3时,若平板电脑未处于锁屏状态,则周期性地进行生物特征数据的采集,直至采集到生物特征数据2。可以理解的,对于平板电脑可直接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如,人脸特征、瞳孔特征,平板电脑可以后台采集,避免影响用户对平板电脑的正常使用。对于需要用户配合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如,指纹特征,平板电脑可显示引导用户进行指纹采集的提示信息,以指示用户进行指纹特征的采集。
S207,平板电脑根据生物特征数据2和指示信息3,获取匹配的推送信息4。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生物特征数据2与指示信息3携带的生物特征数据1匹配的情况下,平板电脑从已接收到的推送信息中,获取推送信息4,也可称为第二推送信息。其中,上述推送信息4的标识与指示信息3中携带的已读推送信息的标识相同。
在另一些示例中,也可以是生物特征数据2与指示信息3中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匹配。例如,生物特征数据2所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与第一用户身份标识相同时,可确定二者匹配。
另外,在指示信息3携带多个已读推送信息的标识,且多个已读推送信息所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1存在不同的情况下,平板电脑将指示信息3中的生物特征数据1与生物特征数据2进行比较。从生物特征数据1中,获取与生物特征数据2匹配的生物特征数据3。从而,可确定出与生物特征数据3对应的已读推送信息的标识,如,称为推送信息5的标识。这样,平板电脑可从已接收到的推送信息中,获取与推送信息5具有相同标识的推送信息4。
S208,平板电脑取消针对推送信息4的提醒。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208的实现原理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S105,均涉及将推送信息4的消息状态确定为已读状态,在此不再赘述。
可见,手机与平板电脑间不仅可以同步推送信息的已读状态,还能够同步是谁处理了推送信息。这样,平板电脑就可以确定平板电脑的使用者是否已查看过推送信息。即可,为已查看过推送信息的用户,屏蔽二次提醒。
另外,在S208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确定出推送信息4并取消针对推送信息4的提醒之后,平板电脑可存储与生物特征数据2所匹配的生物特征数据1。这样,在平板电脑采集新的生物特征数据(如称为生物特征数据4)之后,将生物特征数据4与已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1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不匹配,将推送信息4的消息状态重置为未读状态,从而重新显示针对推送信息4的提醒。避免平板电脑遗漏提醒其他用户查看推送信息4。其中,在生物特征数据4与生物特征数据1不匹配的情况下,上述生物特征数据4又可称为第三生物特征数据。
当然,以上实施例均建立在平板电脑确定出推送信息4的情况下。在平板电脑实际执行S207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未匹配到推送信息4的情况。可理解地,平板电脑未匹配到推送信息4可能出现在以下场景中:
场景一,平板电脑获取到的生物特征数据2与指示信息3中的生物特征数据1不匹配。
场景二,在生物特征数据2与生物特征数据1匹配的情况下,没有接收到与推送信息5具有相同标识的推送信息。
在未匹配到推送信息4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平板电脑采集到新的生物特征数据2或者接收到新的推送信息时,重新确定是否具有推送信息4。在具有推送信息4的情况下,流程进入S208。
示例性地,在场景一中,若采集到新的生物特征数据2,则可重新确定是否具有匹配的推送信息4。
又示例性地,在场景二中,若接收到新的推送信息,也可重新确定是否具有匹配的推送信息4。在此过程中,平板电脑若出现灭屏或锁屏等情况下,需重新采集生物特征数据2。
另外,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平板电脑内可配置用于存储指示信息3的映射表格。该映射表格中包括指示信息3所携带的已读推送信息的标识和该已读推送信息所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1。例如,推送信息3中包括快读取件信息的标识和人脸特征1,那么映射表格可如表2所示:
表2
标识 生物特征数据1
快递取件信息的标识 人脸特征1
这样,每接收到一条新的推送信息,或者每采集到的一个新的生物特征数据2,均可结合映射表格进行比对,从而,及时识别出需要取消提醒的推送信息。
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S203之后,如图18所示,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S209,平板电脑响应于用户对推送信息的操作,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4。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209的实现原理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S204,在此不再赘述。
S210,平板电脑通过近距离通信的方式向手机发送指示信息4。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210与S205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其中,上述指示信息4包括平板电脑中已读推送信息的标识以及已读推送信息所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4。
S211,在手机接收到指示信息4之后,手机进行生物特征数据采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211与S206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另外,手机响应于指示信息4采集到的生物特征数据又可称为生物特征数据5。
S212,手机根据生物特征数据5和指示信息4,获取匹配的推送信息5。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212与S207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213,手机取消针对推送信息5的提醒。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213与S208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内一条推送信息响应用户的操作,消息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终端设备可以获取该推送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物特征数据。之后,终端设备周期性地进行生物特征数据采集,直到采集到第四生物特征数据。在该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若确定出第四生物特征数据与第一生物特征数据不匹配,可将该已读推送信息重置为未读状态。
在另一些可能的实例中,手机向平板电脑发送指示信息3时,也可以采用远距离通信方式进行发送,这样平板电脑接收到指示信息3之后,可将指示信息3缓存。在平板电脑检测到与手机之间可建立近距离通信链路,再基于指示信息3同步推送信息的已读状态。
再或者是,在平板电脑采集到与指示信息3中第一用户身份标识匹配的生物特征数据时,再基于指示信息3同步推送信息的已读状态。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可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步骤。当然,该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该终端设备的结构可以参考图4所示的手机的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可以应用于前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如图19所示,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201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2202。该处理器2201可以是上述终端设备中的处理器。处理器2201和接口电路2202可通过线路互联。该处理器2201可以通过接口电路2202从上述终端设备的存储器接收并执行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2201执行时,可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步骤。当然,该芯片系统还可以包含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外,该芯片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前述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中,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201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2202。该处理器2201可以是上述可穿戴设备中的处理器。处理器2201和接口电路2202可通过线路互联。该处理器2201可以通过接口电路2202从上述可穿戴设备的存储器接收并执行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2201执行时,可使得可穿戴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手环执行的各个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信息推送系统;所述信息推送系统包括登录了同一账户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推送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用户对第一推送信息的操作;
响应于所述操作,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推送消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及第一用户身份标识,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用户;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二推送信息;
在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后,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二生物特征,并对所述第二生物特征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为当前操作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的生物特征;
根据所述验证结果及第一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匹配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推送信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与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相同,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仅通过近距离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二生物特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确定通过所述近距离通信链路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设备进行解锁时,所述第一设备采集第一生物特征,并确定所述第一生物特征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
或者,在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由未读状态变为已读状态时,所述第一设备采集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并确定所述第一生物特征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二生物特征,包括:
在所述第二设备进行解锁时,所述第二设备采集所述第二生物特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第二推送信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设备再次进行解锁时,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第三生物特征;所述第三生物特征为当前解锁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的生物特征;
在所述第三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不匹配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推送信息从已读状态变更为未读状态。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标识包括推送该推送信息的设备标识、该推送信息对应的应用标识及内容代码;或者,所述内容标识包括所述推送信息的内容的哈希值。
7.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登录了同一账户,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推送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用户对第一推送信息的操作;
响应于所述操作,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推送消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及第一用户身份标识,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在设定条件下,将第二推送信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与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相同,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所述设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二设备采集到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匹配的第二生物特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仅通过近距离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设定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确定通过所述近距离通信链路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设备进行解锁时,所述第一设备采集第一生物特征,并确定所述第一生物特征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
或者,在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由未读状态变为已读状态时,所述第一设备采集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并确定所述第一生物特征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
10.如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标识包括推送该推送信息的设备标识、该推送信息的应用标识及内容代码;或者,所述内容标识包括所述推送信息的内容的哈希值。
11.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登录了同一账户,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二推送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及第一用户身份标识,所述第一推送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中由未读状态变为已读状态的信息,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用户;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二生物特征,并对所述第二生物特征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为当前操作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的生物特征;
根据所述验证结果及第一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匹配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第二推送信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与所述第一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相同,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内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推送信息的信息内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二生物特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确定通过近距离通信链路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二生物特征,包括:
在所述第二设备进行解锁时,所述第二设备采集所述第二生物特征。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第二推送信息从未读状态变更为已读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设备再次进行解锁时,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第三生物特征;所述第三生物特征为当前解锁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的生物特征;
在所述第三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不匹配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推送信息从已读状态变更为未读状态。
1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与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7-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7-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932000.5A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139711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2000.5A CN113971196B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2000.5A CN113971196B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1196A true CN113971196A (zh) 2022-01-25
CN113971196B CN113971196B (zh) 2023-05-05

Family

ID=79586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32000.5A Active CN113971196B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71196B (zh)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0067A (zh) * 2009-12-24 2010-06-02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提醒未读信息的方法、装置及查看信息的方法、装置
CN102420778A (zh) * 2011-11-19 2012-04-18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将即时通信已读消息标记为未读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3259770A (zh) * 2012-02-17 2013-08-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登录方法及登录服务器
CN103310004A (zh) * 2013-06-28 2013-09-18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未读消息数目显示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4022938A (zh) * 2013-02-28 2014-09-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同步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客户端
US20140279570A1 (en) * 2013-03-12 2014-09-18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Electronic apparatus,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message management system
US20150127362A1 (en) * 2013-11-05 2015-05-07 Deroyal Industries, Inc. System for Sensing and Recording Consumption of Medical Items During Medical Procedure
CN104836719A (zh) * 2014-02-11 2015-08-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同步方法和系统
US20150381533A1 (en) * 2014-06-29 2015-12-31 Avay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ail Management Through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Dynamically Variable Behavior and Activity Patterns
CN105471888A (zh) * 2015-12-24 2016-04-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特征信息的业务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6899479A (zh) * 2015-12-17 2017-06-2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04884A (zh) * 2017-05-12 2017-08-29 合肥市群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socket的即时消息的任务指派系统
CN107547216A (zh) * 2016-06-25 2018-01-05 颜丽峰 一种实现用户账号密码及其相关消息集中维护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7846517A (zh) * 2017-11-13 2018-03-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9040281A (zh) * 2018-08-22 2018-12-18 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内容推送方法、终端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09657152A (zh) * 2018-12-27 2019-04-19 北京顺丰同城科技有限公司 推送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91974A (zh) * 2019-08-01 2019-10-29 北京云中融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同步方法、服务端、终端及系统
CN110609970A (zh) * 2019-08-29 2019-12-24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062654A (zh) * 2019-11-27 2020-04-24 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配送件的取件方法
CN111277483A (zh) * 2018-12-04 2020-06-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端消息的同步方法、服务器及可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0067A (zh) * 2009-12-24 2010-06-02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提醒未读信息的方法、装置及查看信息的方法、装置
CN102420778A (zh) * 2011-11-19 2012-04-18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将即时通信已读消息标记为未读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3259770A (zh) * 2012-02-17 2013-08-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登录方法及登录服务器
CN104022938A (zh) * 2013-02-28 2014-09-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同步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客户端
US20140279570A1 (en) * 2013-03-12 2014-09-18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Electronic apparatus,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message management system
CN103310004A (zh) * 2013-06-28 2013-09-18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未读消息数目显示方法、装置和设备
US20150127362A1 (en) * 2013-11-05 2015-05-07 Deroyal Industries, Inc. System for Sensing and Recording Consumption of Medical Items During Medical Procedure
CN104836719A (zh) * 2014-02-11 2015-08-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同步方法和系统
CN110086704A (zh) * 2014-02-11 2019-08-0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同步方法和系统
US20150381533A1 (en) * 2014-06-29 2015-12-31 Avay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ail Management Through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Dynamically Variable Behavior and Activity Patterns
CN106899479A (zh) * 2015-12-17 2017-06-2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471888A (zh) * 2015-12-24 2016-04-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特征信息的业务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7547216A (zh) * 2016-06-25 2018-01-05 颜丽峰 一种实现用户账号密码及其相关消息集中维护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7104884A (zh) * 2017-05-12 2017-08-29 合肥市群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socket的即时消息的任务指派系统
CN107846517A (zh) * 2017-11-13 2018-03-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9040281A (zh) * 2018-08-22 2018-12-18 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内容推送方法、终端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11277483A (zh) * 2018-12-04 2020-06-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端消息的同步方法、服务器及可存储介质
CN109657152A (zh) * 2018-12-27 2019-04-19 北京顺丰同城科技有限公司 推送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91974A (zh) * 2019-08-01 2019-10-29 北京云中融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同步方法、服务端、终端及系统
CN110609970A (zh) * 2019-08-29 2019-12-24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062654A (zh) * 2019-11-27 2020-04-24 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配送件的取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1196B (zh) 2023-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58826B2 (ja) お知らせを提供する方法及びその電子装置
KR102239090B1 (ko) 위치 정보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2996141B (zh) 分享图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EP3082327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ound output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10505572B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60173169A1 (en) Wearable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6548144B (zh) 一种虹膜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888159B (zh) 一种应用的功能页面的开启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428871B (zh) 防御策略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980455A (zh) 一种基于云存储的多终端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499853A1 (en) Ppg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9905050B2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ima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10647731A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196236A (zh) 一种跨设备认证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31607A (zh) 一种信息共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64086B (zh) 信息快速分享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08675B (zh)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90969A (zh) 群发消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57160B (zh) 面部信息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920638B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排队叫号方法及装置
CN110086808B (zh) 一种账户登录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71196A (zh) 一种推送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5167764B (zh) 数据的读写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85766B (zh)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14143280B (zh) 会话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