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5296A - 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5296A
CN113965296A CN202111220487.0A CN202111220487A CN113965296A CN 113965296 A CN113965296 A CN 113965296A CN 202111220487 A CN202111220487 A CN 202111220487A CN 113965296 A CN113965296 A CN 113965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sending
state
receipt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204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65296B (zh
Inventor
杨陈禹
曾纪才
雷瑞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tj Info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tj Info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tj Info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tj Info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204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52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65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5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65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52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中提供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中,接收端通过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消息中包括作废凭证ID;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析,并确定消息的状态,若消息的状态为接收成功,则接收端将消息进行入库,并根据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并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回执。由此,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保证了接收端有效数据的唯一性、异构系统间的接收端和发送端的数据状态一致。同时,为用户核对消息提供了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业务范围的数据量日益增大,业务数据在交易过程中要确保双方业务数据状态一致。
目前,业务系统的发送端会将部分数据重复发送,以保证数据不会丢失。但是,业务系统的接收端会重复接收到正确的数据,并进行保存,使得业务系统中有效数据不唯一,以及业务系统的接收端和发送端的数据状态不一致,从而给业务系统的审查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有效数据不唯一、异构系统间的接收端和发送端的数据状态不一致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应用于接收端,包括: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作废凭证ID;
对所述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析,并确定所述消息的状态;
若所述消息的状态为接收成功,则将所述消息进行入库,并根据所述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回执。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包括:
向接收端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消息ID;
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回执,根据回执更新所述消息的状态;
若所述消息的状态为接收失败,则更换消息ID重新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消息。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装置,应用于接收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作废凭证ID;
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析,并确定所述消息的状态;
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消息的状态为接收成功,则将所述消息进行入库,并根据所述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作废凭证ID的消息,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回执。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装置,应用于发送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端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消息ID;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回执,根据回执更新所述消息的状态;
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消息的状态为接收失败,则更换消息ID重新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消息。
本申请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中提供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中,接收端通过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消息中包括作废凭证ID;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析,并确定消息的状态,若消息的状态为接收成功,则接收端将消息进行入库,并根据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并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回执。由此可知,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可以确定接收到的消息,并对消息的状态进行保存,当发送端再次发送该消息时,接收端可以直接根据已保存的状态进行回复,不会重复接收,从而保证了异构系统间的接收端和发送端的数据状态一致。同时,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还会根据消息的中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以使得接收端的有效数据是唯一的,从而为用户核对消息提供了便利。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公开中提供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中,接收端通过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消息中包括作废凭证ID;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析,并确定消息的状态,若消息的状态为接收成功,则接收端将消息进行入库,并根据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并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回执。由此可知,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可以确定接收到的消息,并对消息的状态进行保存,当发送端再次发送该消息时,接收端可以直接根据已保存的状态进行回复,不会重复接收,从而保证了异构系统间的接收端和发送端的数据状态一致。同时,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还会根据消息的中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以使得接收端的有效数据是唯一的,从而为用户核对消息提供了便利。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及装置。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接收端,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101、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消息可以包括作废凭证ID。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消息中还可以包括消息ID、凭证ID、签章。以及,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个消息的消息ID是唯一,凭证ID是每个消息中的数据的ID。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消息中的消息ID和凭证ID可以保证接收到的消息中的有效数据是唯一的。
以及,本公开实施例中,消息中可以包含多个作废凭证ID。其中,当消息中包含多个作废凭证ID时,每个作废凭证ID之间需要用逗号隔开。
步骤102、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析,并确定消息的状态。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消息之前会将消息中的凭证ID与签章进行关联,并对消息进行加密,以保证消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析是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密。
以及,本公开实施例中,当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密成功后,还会根据消息的中的凭证ID确定消息的状态,并向发送端发送回执。具体的,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若凭证表中不存在该消息的中的凭证ID,则可以确定消息的状态为接收成功,并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回执。以及,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若凭证表中存在该消息的中的凭证ID,则可以根据凭证ID确定消息的状态,并向发送端发送对应状态的回执。
进一步地,本公开实施例中,当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密失败后,则确定消息的状态为接收失败,并向发送端发送接收失败回执。
进一步地,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回执之前,会将消息ID和凭证ID对应的消息的状态进行保存,以使得接收端可以对消息的状态进行查询。
需要说明的是,消息中的消息ID和凭证作废ID没有进行加密,以使得接收端可以直接根据消息ID,判断消息的状态,无需进行解析。
示例的,当接收端对消息ID为5的消息解析失败后,会将此消息ID为5的消息的状态标记位解析失败,并向发送端发送接收失败的回执。但是,当发送端未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接收失败的回执时,发送端还会向接收端发送消息ID为5的消息,此时接收端可以直接根据消息ID判断此消息的状态为解析失败,无需重新对此消息进行解析,则直接重新发送接收失败回执。
步骤103、若消息的状态为接收成功,则将消息进行入库,并根据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回执。
其中,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若消息的状态为解析成,当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为空时,则接收端无需进行操作;当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不为空时,则接收端会在凭证表中,查询作废凭证ID对应的凭证ID的状态,并进行对应的操作。
具体的,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会将接收成功的消息存入到数据库的主表中,用户可以在页面上查看已接收成功的消息,并确定已接收成功的消息的状态,同时向发送端发送回执。其中,当用户确定已接收成功的消息的状态为签收失败时,可以向发送端发送签收失败回执;当用户确定已接收成功的消息的状态为签收退回时,可以向发送端发送签收退回回执;当用户确定已接收成功的消息的状态为签收成功时,可以向发送端发送签收成功回执。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在向发送端发送回执之前,会将数据库表中消息ID对应的消息的状态标记为对应的状态,并将凭证表中该消息对应的的凭证ID标记为对应的状态,以使得可以对消息的状态进行查询。
示例的,本公开实施例中,工行的工作人员对已接收成功的消息ID为5的消息中的转账账号、用户信息、金额等信息进行核对没有问题之后,可以确定该消息的状态为签收成功,并向发送端发送签收成功回执。以及,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工行的工作人员对已接收成功的消息ID为6的消息中的转账账号、用户信息、金额等信息进行核对时发现有问题时,可以确定该消息的状态为签收失败,并向发送端发送签收失败回执。以及,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若工行的工作人员对签收成功的消息进行再次核对时,发现消息中的信息有问题时,可以确定该消息的状态为签收退回,并向发送端发送签收退回回执。
以及,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若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密,解密成功后从凭证表中查询消息中的凭证ID的状态为签收失败/签收退回后,则说明发送端只是更换了消息的消息ID,进行重新发送,并没有对消息中的数据进行更改,则接收端不会接收该条消息,直接发送凭证ID对应的状态回执。
进一步地,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若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密,解密成功后从凭证表中没有查询消息中的凭证ID,并查询到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为对应的状态是签收失败,则接收端将消息中的凭证ID保存到凭证表中,将凭证ID与作废凭证ID对应的签章进行关联,并将作废凭证ID对应的凭证ID的状态标记为作废状态。
进一步地,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若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密,解密成功后从凭证表中没有查询消息中的凭证ID,并查询到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为对应的状态是签收退回,则接收端将消息中的凭证ID保存到凭证表中,并将凭证ID与消息中的签章重新进行关联,并将作废凭证ID对应的凭证ID的状态标记为作废状态。
本公开中提供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中,接收端通过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消息中包括作废凭证ID;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析,并确定消息的状态,若消息的状态为接收成功,则接收端将消息进行入库,并根据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并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回执。由此可知,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可以确定接收到的消息,并对消息的状态进行保存,当发送端再次发送该消息时,接收端可以直接根据已保存的状态进行回复,不会重复接收,从而保证了异构系统间的接收端和发送端的数据状态一致。同时,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还会根据消息的中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以使得接收端的有效数据是唯一的,从而为用户核对消息提供了便利。
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发送端,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201、向接收端发送消息,其中,消息中包括消息ID。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凭证ID、作废凭证ID。以及,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个消息的消息ID是唯一,凭证ID是每个消息中的数据的ID。
以及,本公开实施例中,消息中可以包含多个作废凭证ID。其中,当消息中包含多个作废凭证ID时,每个作废凭证ID之间需要用逗号隔开。
进一步地,本公开实施例中,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消息之前会对消息中的凭证ID与签章进行关联,并对消息中的数据进行加密,以保证消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步骤202、接收接收端发送的回执,根据回执更新消息的状态。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发送端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回执之后,会根据接收到的回执更新消息的状态,并根据消息的状态进行对应的处理。
步骤203、若消息的状态为接收失败,则更换消息ID重新向接收端发送消息。
其中,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若消息的状态为接收失败,说明接收端对消息解密失败,则发送端需要对该消息重新加密,之后重新发送给接收端,若发送端仍使用之前的消息ID进行发送,则接收端会直接根据消息ID的已有状态重新发送接收失败的回执,不会重新解密。因此,发送端在对消息重新加密之后会更新消息ID再重新向接收端进行发送消息。
以及,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若消息的状态为接收成功,则发送端直接将此消息的状态更新为接收成功;若消息的状态为签收成功,则发送端直接将此消息的状态更新为签收成功。
进一步地,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的消息还包括凭证ID、作废ID。其中,若消息的状态为签收失败,则发送端需要对消息进行修改,将修改后的消息以新的消息ID和凭证ID重新向接收端发送消息,并将之前消息的凭证ID作为作废凭证ID。
示例的,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当人行的工作人员接收到签收失败状态的消息,其中,消息ID是5、凭证ID是vid1。发送端会对消息中的信息进行核对,并将错误信息进行修改之后,将修改后的消息以消息ID和凭证ID为重新向接收端发送消息,其中,消息ID是6、凭证ID是vid2。同时消息中还包括作废凭证ID,其中,作废凭证ID是vid1。
进一步地,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若消息的状态为签收退回,则发送端需要对消息进行核对,并对消息的错误信息进行修改,同时撤销之前的签章,对修改后的消息进行重新签章,并以新的消息ID、凭证ID、签章重新向接收端发送消息,将之前消息的凭证ID作为作废凭证ID。
示例的,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当人行的工作人员接收到签收失败状态的消息,其中,消息ID是6、凭证ID是vid2。发送端会对消息中的信息进行核对,并将错误信息进行修改,同时撤销之前的签章,对修改后的消息进行重新签章,将修改后的消息以消息ID和凭证ID为重新向接收端发送消息,其中,消息ID是7、凭证ID是vid3。同时消息中还包括作废凭证ID,其中,作废凭证ID是vid2。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端若在发送消息的5分钟之内没有收到回复,则发送端会重新向接收端发送消息,直到收到接收端的回复为止。
本公开中提供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中,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消息,其中,消息中包括消息ID;接收接收端发送的回执,根据回执更新消息的状态,若消息的状态为接收失败,则更新消息ID重新向接收端发送该消息。由此可知,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可以确定接收到的消息,并对消息的状态进行保存,当发送端再次发送该消息时,接收端可以直接根据已保存的状态进行回复,不会重复接收,从而保证了异构系统间的接收端和发送端的数据状态一致。同时,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还会根据消息的中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以使得接收端的有效数据是唯一的,从而为用户核对消息提供了便利。
图3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01、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消息,其中,消息ID是5、凭证ID是vid1、作废凭证ID为空。
步骤302、接收端对消息进行解析,解析成功后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回执。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会将消息ID存入到数据库表1中,并将消息的状态保存为接收成功。
以及,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在数据库表1中查询到已存在该消息ID,则直接将数据库表1保存的该消息的状态发送给接收端,不会重新对该消息进行解密。
进一步地,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会将消息中的vid1和签章存入到凭证表中,以建立凭证ID与签章之间的关系。
步骤303、发送端判断是否收到回执,若未收到则继续执行步骤304,否则继续执行步骤305。
步骤304、发送端重新向接收端发送消息,其中,消息ID是5、凭证ID是vid1、作废凭证ID为空,如果接收端根据消息ID判断已发送过接收成功回执,则直接发送接收成功回执,然后继续执行步骤303。
步骤305、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接收成功回执,更新消息的状态为接收成功。
本公开中提供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中,接收端通过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消息中包括作废凭证ID;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析,并确定消息的状态,若消息的状态为接收成功,则接收端将消息进行入库,并根据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并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回执。由此可知,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可以确定接收到的消息,并对消息的状态进行保存,当发送端再次发送该消息时,接收端可以直接根据已保存的状态进行回复,不会重复接收,从而保证了异构系统间的接收端和发送端的数据状态一致。同时,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还会根据消息的中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以使得接收端的有效数据是唯一的,从而为用户核对消息提供了便利。
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01、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消息,其中,消息ID是5、凭证ID是vid1、作废凭证ID为空。
步骤402、接收端对消息进行解析,解析失败后向发送端发送接收失败回执。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会将消息ID存入到数据库表1中,并将消息的状态保存为接收失败。
以及,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在数据库表1中查询到已存在该消息ID,则直接将数据库表1保存的该消息的状态发送给接收端,不会重新对该消息进行解密。
步骤403、发送端判断是否收到回执,若未收到则继续执行步骤404,否则继续执行步骤405。
步骤404、发送端重新向接收端发送消息,其中,消息ID是5、凭证ID是vid1、作废凭证ID为空,如果接收端根据消息ID判断已发送过接收失败回执,则直接发送接收失败回执,然后继续执行步骤403。
步骤405、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接收失败回执,更新消息的状态为接收失败。
步骤406、发送端更新消息的消息ID,重新向接收端发送消息,其中,消息ID是6、凭证ID是vid1、作废凭证ID为空。
本公开中提供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中,接收端通过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消息中包括作废凭证ID;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析,并确定消息的状态,若消息的状态为接收成功,则接收端将消息进行入库,并根据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并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回执。由此可知,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可以确定接收到的消息,并对消息的状态进行保存,当发送端再次发送该消息时,接收端可以直接根据已保存的状态进行回复,不会重复接收,从而保证了异构系统间的接收端和发送端的数据状态一致。同时,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还会根据消息的中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以使得接收端的有效数据是唯一的,从而为用户核对消息提供了便利。
图5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501、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签收失败回执。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会将接收成功的消息存入到数据库的主表中,用户可以在页面上查看已接收成功的消息,并确定已接收成功的消息的状态,同时向发送端发送回执。以及,当用户确定已接收成功的历史消息的状态为签收失败时,可以向发送端发送签收失败回执。
步骤502、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签收失败回执,更新消息的状态为签收失败。
步骤503、发送端更换消息ID和凭证ID重新向接收端发送消息,消息中还包括作废凭证ID。
步骤504、接收端对消息进行解析,解析成功则将消息进行入库,并根据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回执。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还会将凭证ID与作废凭证ID对应的签章进行关联,并将作废凭证ID对应的凭证ID的状态标记为作废状态。
步骤505、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接收成功回执,更新消息的状态为接收成功。
本公开中提供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中,接收端通过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消息中包括作废凭证ID;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析,并确定消息的状态,若消息的状态为接收成功,则接收端将消息进行入库,并根据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并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回执。由此可知,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可以确定接收到的消息,并对消息的状态进行保存,当发送端再次发送该消息时,接收端可以直接根据已保存的状态进行回复,不会重复接收,从而保证了异构系统间的接收端和发送端的数据状态一致。同时,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还会根据消息的中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以使得接收端的有效数据是唯一的,从而为用户核对消息提供了便利。
图6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601、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签收退回回执。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会将接收成功的消息存入到数据库的主表中,用户可以在页面上查看已接收成功的消息,并确定已接收成功的消息的状态,同时向发送端发送回执。以及,当用户确定已签收成功的消息的状态为签收退回时,可以向发送端发送签收退回回执。
步骤602、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签收退回回执,更新消息的状态为签收退回。
步骤603、发送端撤销消息中所带的签章,重新进行签章,并更换消息ID和凭证ID重新向接收端发送消息,消息中还包括作废凭证ID。
步骤604、接收端对消息进行解析,解析成功则将消息进行入库,并根据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回执。
其中,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接收端会将消息中的凭证ID保存到凭证表中,并将凭证ID与消息中的签章重新进行关联,并将作废凭证ID对应的凭证ID的状态标记为作废状态。
步骤605、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接收成功回执,更新消息的状态为接收成功。
本公开中提供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中,接收端通过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消息中包括作废凭证ID;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析,并确定消息的状态,若消息的状态为接收成功,则接收端将消息进行入库,并根据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并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回执。由此可知,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可以确定接收到的消息,并对消息的状态进行保存,当发送端再次发送该消息时,接收端可以直接根据已保存的状态进行回复,不会重复接收,从而保证了异构系统间的接收端和发送端的数据状态一致。同时,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还会根据消息的中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以使得接收端的有效数据是唯一的,从而为用户核对消息提供了便利。
图7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消息,消息包括作废凭证ID;
确定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析,并确定消息的状态;
处理模块,用于若消息的状态为解析成功,则将消息进行入库,并根据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作废凭证ID的消息,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回执。
其中,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消息的状态为解析失败,则向发送端发送接收失败回执。
以及,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用于:
确定已接收成功的消息的状态,并向发送端发送回执。
进一步地,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用于:
当已接收成功的消息的状态为签收失败时,向发送端发送签收失败回执;
当已接收成功的消息的状态为签收退回时,向发送端发送签收退回回执;
当已接收成功的消息的状态为签收成功时,向发送端发送签收成功回执。
本公开中提供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装置中,接收端通过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消息中包括作废凭证ID;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析,并确定消息的状态,若消息的状态为接收成功,则接收端将消息进行入库,并根据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并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回执。由此可知,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可以确定接收到的消息,并对消息的状态进行保存,当发送端再次发送该消息时,接收端可以直接根据已保存的状态进行回复,不会重复接收,从而保证了异构系统间的接收端和发送端的数据状态一致。同时,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还会根据消息的中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以使得接收端的有效数据是唯一的,从而为用户核对消息提供了便利。
图8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可以包括:
发送模块801,用于向接收端发送的消息,消息包括消息ID;
接收模块802,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回执,根据回执更新消息的状态;
处理模块803,用于若消息的状态为接收失败,则更换消息ID重新向接收端发送消息。
其中,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消息还包括消息还包括凭证ID、作废凭证ID、签章。
以及,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用于:
若消息的状态为签收失败,则更换消息ID和凭证ID重新向接收端发送消息,消息中还包括作废凭证ID;
若消息的状态为签收退回,则撤销消息中所带的签章,重新进行签章,并更换消息ID和凭证ID重新向接收端发送消息,消息中还包括作废凭证ID。
本公开中提供的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装置中,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消息,其中,消息中包括消息ID;接收接收端发送的回执,根据回执更新消息的状态,若消息的状态为接收失败,则更新消息ID重新向接收端发送该消息。由此可知,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可以确定接收到的消息,并对消息的状态进行保存,当发送端再次发送该消息时,接收端可以直接根据已保存的状态进行回复,不会重复接收,从而保证了异构系统间的接收端和发送端的数据状态一致。同时,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接收端还会根据消息的中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以使得接收端的有效数据是唯一的,从而为用户核对消息提供了便利。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如图1至图6任一所示的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消息的接收端与发送端的系统结构不同,应用于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作废凭证ID;
对所述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析,并确定所述消息的状态;
若所述消息的状态为接收成功,则将所述消息进行入库,并根据所述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回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析包括对所述消息进行解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的状态还包括接收失败,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消息的状态为接收失败,向发送端发送接收失败回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已接收成功的消息的状态,并向发送端发送回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息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已接收成功的消息的状态,并向发送端发送回执包括:
当所述已接收成功的消息的状态为签收失败时,向发送端发送签收失败回执;
当所述已接收成功的消息的状态为签收退回时,向发送端发送签收退回回执;
当所述已接收成功的消息的状态为签收成功时,向发送端发送签收成功回执。
6.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消息的接收端与发送端的系统结构不同,应用于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接收端发送消息,所述消息中包括消息ID;
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回执,根据回执更新所述消息的状态;
若所述消息的状态为接收失败,则更换消息ID重新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息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还包括凭证ID、作废凭证ID、签章,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消息的状态为签收失败,则更换消息ID和凭证ID重新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消息,所述消息中还包括作废凭证ID;
若所述消息的状态为签收退回,则撤销所述消息中所带的签章,重新进行签章,并更换消息ID和凭证ID重新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消息,所述消息中还包括作废凭证ID。
8.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作废凭证ID;
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析,并确定所述消息的状态;
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消息的状态为接收成功,则将所述消息进行入库,并根据所述消息中的作废凭证ID,作废对应的凭证ID,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回执。
9.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端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消息ID;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回执,根据回执更新所述消息的状态;
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消息的状态为接收失败,则更换消息ID重新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消息。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5或6-7所述的方法。
CN202111220487.0A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9652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0487.0A CN113965296B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0487.0A CN113965296B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5296A true CN113965296A (zh) 2022-01-21
CN113965296B CN113965296B (zh) 2023-11-24

Family

ID=79465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20487.0A Active CN113965296B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529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53297A1 (en) * 2008-12-12 2010-06-17 Sap Ag Managing Consistent Interfaces for Credit Portfolio Business Objects Across Heterogeneous Systems
CN102647365A (zh) * 2011-02-16 2012-08-22 北京大学 处理消息及消息状态的方法、装置和数据交换服务器
CN105119810A (zh) * 2015-08-06 2015-12-02 北京农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xmpp协议的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06372936A (zh) * 2015-07-21 2017-02-01 深圳市银信网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凭证变更以及数据交互处理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247739A (zh) * 2018-03-08 2019-09-17 香港乐蜜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245817A (zh) * 2020-01-08 2020-06-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有效期凭证自动刷新方法及装置
CN111698264A (zh) * 2020-06-28 2020-09-22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保持用户认证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53297A1 (en) * 2008-12-12 2010-06-17 Sap Ag Managing Consistent Interfaces for Credit Portfolio Business Objects Across Heterogeneous Systems
CN102647365A (zh) * 2011-02-16 2012-08-22 北京大学 处理消息及消息状态的方法、装置和数据交换服务器
CN106372936A (zh) * 2015-07-21 2017-02-01 深圳市银信网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凭证变更以及数据交互处理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5119810A (zh) * 2015-08-06 2015-12-02 北京农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xmpp协议的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10247739A (zh) * 2018-03-08 2019-09-17 香港乐蜜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245817A (zh) * 2020-01-08 2020-06-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有效期凭证自动刷新方法及装置
CN111698264A (zh) * 2020-06-28 2020-09-22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保持用户认证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5296B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08047B2 (en)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update program and update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management program and management method
US832167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send a message using multiple authentication mechanisms
US7551986B2 (en) Program distribution system, program distribution device, and in-vehicle gateway device
KR102366684B1 (ko) 메시지를 인증하기 위한 방법
US5249230A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JP2022511616A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システムに基づく業務処理方法、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30078058A1 (en)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secure messag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187063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bscribing topics and registering computer server event notifications
US1184350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gistering computer server event notifications
CN108270739B (zh) 一种管理加密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09102505A2 (en) Offline consumption of protected information
CN105228153A (zh) 网络接入方法、系统和无线路由设备
US10397198B2 (e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3678993A (zh) 一种对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US20200137058A1 (en) Comput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pagating updates to user profile data
US2012029083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lidating certificate issuance notification messages
JP6466382B2 (ja) 鍵を送付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2158856B (zh) 移动终端识别码的鉴权系统和方法、及服务器和终端
CN113965296B (zh) 一种基于异构系统间的消息补偿方法及装置
US2023027575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of encryption keys
CN113378153B (zh) 认证方法、第一服务设备、第二服务设备及终端设备
KR20200056192A (ko) 데이터 통신 시스템과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서버, 차량
CN110784317B (zh) 一种数据加密的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277206B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服务器
US9703606B2 (en) Workflow termination detection and workflow recov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