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3464A - 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3464A
CN113963464A CN202111181642.2A CN202111181642A CN113963464A CN 113963464 A CN113963464 A CN 113963464A CN 202111181642 A CN202111181642 A CN 202111181642A CN 113963464 A CN113963464 A CN 113963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odule
verification
unlocking
deposit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816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风
许金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ongke Latti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ongke Latt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ongke Latti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ongke Latt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816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34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63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34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182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un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2009/0075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钥匙卡管理模块提取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的设备ID;保管箱基于预设设备ID表和预设公钥分别对设备ID以及签名的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且比对结果一致时,将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上传至上位机平台;上位机平台对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区块链根据验证的信息调用开锁智能合约,得到第一验证码;保管箱根据目标指纹对当前指纹进行验证;上位机平台将第一验证码和第二验证码进行比对;保管箱根据当前验证结果和比对结果,得到对应的开锁信息,以实现对银行保管箱的开锁,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用户存储物品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锁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物业、小区以及学校等等,且不同的智能锁的开锁方式存在差异,例如,钥匙与电控结合的智能密码锁通过密码和钥匙孔开锁,指纹锁通过指纹开锁,而银行作为安全等级较高的单位,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因此,银行保管箱的门锁上也在逐渐运用智能锁,但是门锁的密码还是会出现泄露的情况,造成安全等级下降,且密码会出现频繁的变更,造成用户使用极为不便,同时也会导致用户遗忘设置的新密码,如果不及时通过身份信息重置密码,则会造成用户存储在银行保管箱的物品的安全性较低以及用户的体验感较差。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储用户物品的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所述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钥匙卡管理模块、保管箱、上位机平台以及区块链;
所述钥匙卡管理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提取所述密钥钥匙卡的设备ID,将所述设备ID发送至所述保管箱;
所述保管箱,用于接收目标用户键入的第二PIN码和通过密钥钥匙卡进行签名的信息,接收通过所述密钥钥匙卡对所述第二PIN码的比对结果,基于预设设备ID表和预设公钥分别对设备ID以及签名的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且比对结果一致时,将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上传至所述上位机平台;
所述上位机平台,用于对所述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时,获取目标时间戳,将所述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以及目标时间戳发送至所述区块链;
所述区块链,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以及目标时间戳信息调用开锁智能合约,得到第一验证码,将所述第一验证码反馈至注册用户和上位机平台;
所述保管箱,还用于接收用户键入的第二验证码和当前指纹,根据目标指纹对所述当前指纹进行验证,得到当前验证结果,将所述第二验证码发送至所述上位机平台;
所述上位机平台,还用于将第一验证码和第二验证码进行比对,得到对应的比对结果;
所述保管箱,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验证结果和比对结果,得到对应的开锁信息,以实现对银行保管箱的开锁。
可选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还包括用户注册模块和指纹录入模块;
所述用户注册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用户发送的租赁保管箱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租赁保管箱请求信息得到当前密钥钥匙卡,根据预设引导指南将目标用户信息写入至保管箱的系统中,在写入完成时,将指纹录入指令发送至指纹录入模块;
所述指纹录入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指纹,将所述目标指纹录入至当前密钥钥匙卡内存,根据录入到当前密钥钥匙卡内存中的指纹,得到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
可选地,所述用户注册模块,包括初始化判断模块、验证模块以及存储模块;
所述初始化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密钥钥匙卡是否初始化,若否,则接收目标用户键入的注册信息和第一PIN码,将所述注册信息、第一PIN码以及目标密钥生成指令发送至所述验证模块;
所述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密钥生成指令生成对应的预设密钥,并将所述第一PIN码存储至所述当前密钥钥匙卡的内存,在存储完成时,根据所述预设密钥对所述注册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时,将所述注册信息、设备ID、预设密钥发送至所述存储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对所述注册信息、设备ID以及预设密钥进行存储,在存储完成时,将指纹录入指令发送至指纹录入模块。
可选地,所述验证模块,包括信息加密模块、信息解密模块和信息比对模块;
所述信息加密模块,用于提取预设密钥中的公钥PK和私钥,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注册信息进行加密,将所述加密后的注册信息和公钥PK发送至所述信息解密模块;
所述信息解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公钥PK对所述加密后的注册信息进行解密,将解密后的注册信息和注册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比对模块;
所述信息比对模块,用于对所述解密后的注册信息和注册信息进行比对,在所述解密后的注册信息和注册信息一致时,将所述注册信息、设备ID、预设密钥发送至所述存储模块。
可选地,所述存储模块,包括指令生成模块和助记词备份模块;
所述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注册信息、设备ID以及预设密钥生成对应的助记词指令,将所述助记词指令发送至所述钥匙卡管理模块;
所述钥匙卡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助记词指令生成对应的助记词,将所述助记词发送至所述助记词备份模块;
所述助记词备份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用户发送的确认备份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确认备份请求信息对所述助记词进行备份,在备份完成后,将指纹录入指令发送至指纹录入模块。
可选地,所述保管箱,包括设备验证模块、PIN码验证模块以及签名信息验证模块;
所述设备验证模块,用于获取预设设备ID表,验证所述预设设备ID表中是否存在设备ID,若存在,则将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PIN码验证模块;
所述PIN码验证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用户键入的第二PIN码,根据所述验证结果判断所述第二PIN码与存储在密钥钥匙卡内存中的第一PIN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将判断结果发送至所述签名信息验证模块;
所述签名信息验证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用户通过密钥钥匙卡进行签名的信息,根据预设公钥和所述判断结果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时,将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上传至所述上位机平台。
可选地,所述保管箱,还用于将所述开锁信息发送至所述上位机平台;
所述上位机平台,还用于将所述开锁信息发送至所述区块链;
所述区块链,还用于根据所述开锁信息确定目标节点,通过所述目标节点对所述开锁信息进行打包,得到对应的开锁信息区块,并将所述开锁信息区块进行上链。
可选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还包括限位传感器和锁芯关闭模块;
所述限位传感器,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关门请求信息,根据所述关门请求信息对当前电平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若所述当前电平的状态为跳变状态,则将所述当前电平的状态发送至所述锁芯关闭模块;
所述锁芯关闭模块,用于若接收到目标用户发送的确认关锁请求信息,则根据所述确认关锁请求信息和当前电平的状态生成目标关闭指令,将所述目标关闭指令发送至所述保管箱,以使所述保管箱的CPU处理器控制目标锁芯的关闭。
可选地,所述锁芯关闭模块,还用于接收CPU处理器反馈的关锁信息,将所述关锁信息发送至所述上位机平台;
所述上位机平台,还用于将所述关锁信息发送至所述区块链;
所述区块链,还用于根据所述关锁信息确定当前节点,通过所述当前节点对所述关锁信息进行打包,得到对应的关锁信息区块,并将所述关锁信息区块进行上链。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方法,所述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方法应用于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钥匙卡管理模块、保管箱、上位机平台以及区块链,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钥匙卡管理模块获取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提取所述密钥钥匙卡的设备ID,将所述设备ID发送至所述保管箱;
所述保管箱接收目标用户键入的第二PIN码和通过密钥钥匙卡进行签名的信息,接收通过所述密钥钥匙卡对所述第二PIN码的比对结果,基于预设设备ID表和预设公钥分别对设备ID以及签名的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且比对结果一致时,将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上传至所述上位机平台;
所述上位机平台对所述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时,获取目标时间戳,将所述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以及目标时间戳发送至所述区块链;
所述区块链根据所述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以及目标时间戳信息调用开锁智能合约,得到第一验证码,将所述第一验证码反馈至所述保管箱和上位机平台;
所述保管箱接收用户键入的第二验证码和当前指纹,根据目标指纹对所述当前指纹进行验证,得到当前验证结果,将所述第二验证码发送至所述上位机平台;
所述上位机平台将第一验证码和第二验证码进行比对,得到对应的比对结果;
所述保管箱根据所述当前验证结果和比对结果,得到对应的开锁信息,以实现对银行保管箱的开锁。
本发明通过钥匙卡管理模块提取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的设备ID;保管箱基于预设设备ID表和预设公钥分别对设备ID以及签名的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且比对结果一致时,将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上传至上位机平台;上位机平台对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区块链根据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以及目标时间戳信息调用开锁智能合约,得到第一验证码;保管箱根据目标指纹对当前指纹进行验证;上位机平台将第一验证码和第二验证码进行比对;保管箱根据当前验证结果和比对结果,得到对应的开锁信息,以实现对银行保管箱的开锁,相较于现有技术直接通过智能锁的密码或者指纹进行开锁,能够有效提高用户存储物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所述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钥匙卡管理模块10、保管箱20、上位机平台30以及区块链40。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100中的钥匙卡管理模块10获取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提取密钥钥匙卡的设备ID,将设备ID发送至保管箱20,其中,密钥钥匙卡可以为目标用户开启保管箱的钥匙,此时的密钥钥匙卡是经过初始化处理,即密钥钥匙卡存储着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设备ID指的是与密钥钥匙卡对应的保管箱的设备ID,通过该设备ID能够唯一识别对应的保管箱,第一PIN码指的是唯一识别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的密码,具体为获取到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的设备ID,通过USB接口将设备ID发送至保管箱20。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100中的保管箱20接收目标用户键入的第二PIN码和通过密钥钥匙卡进行签名的信息,接收通过密钥钥匙卡对所述第二PIN码的比对结果,基于预设设备ID表和预设公钥分别对设备ID以及签名的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且比对结果一致时,将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上传至上位机平台30,在验证成功时,将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上传至上位机平台30,其中,第二PIN码为目标用户在需开启保管箱时通过设置在保管箱上的键盘所键入的PIN码,签名信息指的是目标用户基于签名协议进行签名操作所产生的信息,具体是基于签名协议生成随机数,目标用户通过密钥钥匙卡将该随机数进行签名得到的签名信息,预设设备ID表指的是银行内所有保管箱的设备ID表,通过预设设备ID表可以查询到与设备ID对应的保管箱,以验证密钥钥匙卡设备ID的准确性,预设密钥指的是基于密钥生成指令所生成的密钥对,通过预设公钥对目标用户的签名信息进行验证,预设开锁请求信息指的是目标用户将密钥钥匙卡插到保管箱的USB接口时所产生的开锁请求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保管箱20,包括:设备验证模块、PIN码验证模块以及签名信息验证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验证模块获取预设设备ID表,验证预设设备ID表中是否存在设备ID,若存在,则将验证结果发送至PIN码验证模块,其中,在获得到预设设备ID表后,查询预设设备ID表中是否存在设备ID,如果存在,则对设备ID验证成功,并将验证结果发送至PIN码验证模块,如果不存在,则对设备ID验证失败,并将验证失败的字样显示在保管箱的显示屏。
应当理解的是,PIN码验证模块接收用户键入的第二PIN码,根据验证结果判断第二PIN码与第一PIN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将判断结果发送至签名信息验证模块,其中,在接收到目标用户键入的第二PIN码时将目标用户键入的第二PIN码传输到密钥钥匙卡中,与密钥钥匙卡内存中的第一PIN码进行对比判断,第一PIN码与第二PIN码是否一致,在一致时,表明目标用户输入的第二PIN码正确,此时将判断结果发送至签名信息验证模块,否则,将PIN码输入错误的字眼显示在保管箱的显示屏。
可以理解的是,签名信息验证模块接收目标用户通过密钥钥匙卡进行签名的信息,根据预设公钥和判断结果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时,将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上传至上位机平台30,其中,在接收到目标用户使用密钥钥匙卡进行签名的信息后,通过预设的公钥对签名的信息进行解密验证,即判断目标用户签名的数据与基于签名协议生成的随机数是否一致,若一致,则验证成功,即成功开启了保管箱的第一道锁。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100中的上位机平台30对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时,获取目标时间戳,将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以及目标时间戳发送至区块链,其中,在得到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后,验证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是否与目标用户注册时的信息一致,若一致,则表明验证成功,并记录验证时的时间,即得到目标时间戳。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100中的区块链40根据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以及目标时间戳信息调用开锁智能合约,得到第一验证码,将第一验证码反馈至注册用户和上位机平台30,其中,在得到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以及目标时间戳信息后,根据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以及目标时间戳信息确定对应的目标节点,基于该目标节点调用对应的开锁智能合约,此时的开锁智能合约与目标节点为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在调用完成后,即得到第一验证码。
在本实施例中,保管箱20接收用户键入的第二验证码和当前指纹,根据目标指纹对当前指纹进行验证,得到当前验证结果,将第二验证码发送至所述上位机平台,其中,当前指纹可以为目标用户通过设置在保管箱20的指纹仪所录入的指纹,通过目标用户注册时的目标指纹对当前指纹进行验证,即对比当前指纹与目标指纹是否一致,在一致时,即成功开启了保管箱的第二道锁,将第二验证码发送至上位机平台30。
在本实施例中,上位机平台30将第一验证码和第二验证码进行比对,得到对应的比对结果,其中,在得到第一验证码和第二验证码后,将第一验证码和第二验证码进行比对,以判断第一验证码和第二验证码是否一致,得到对应的比对结果,在一致时,即成功开启了保管箱的第三道锁。
在本实施例中,保管箱20根据当前验证结果和比对结果,得到对应的开锁信息,以实现对银行保管箱的开锁,其中,在当前验证结果为当前指纹与目标指纹一致且比对结果为第一验证码与第二验证码一致时,得到对应的开锁信息,从而完成对银行保管箱的开锁。
进一步地,保管箱20将开锁信息发送至所述上位机平台30,其中,在得到开锁信息后,由于保管箱20无法直接将开锁信息发送至区块链40,因此,需要将开锁信息先发送至上位机平台30。
进一步地,上位机平台30将开锁信息发送至区块链40,其中,上位机平台30在接收到开锁信息后,直接将开锁信息转发至区块链40。
进一步地,区块链40根据开锁信息确定目标节点,通过目标节点对开锁信息进行打包,得到对应的开锁信息区块,并将开锁信息区块进行上链,其中,在得到开锁信息后,根据开锁信息确定目标节点,此时的目标节点与调用开锁智能合约的节点相同,并基于该目标节点将开锁信息打包成对应的开锁信息区块,然后将该开锁信息区块进行上链,以供目标用户和银行工作人员对开锁信息的追溯。
本实施例,通过钥匙卡管理模块提取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的设备ID;保管箱基于预设设备ID表和预设公钥分别对设备ID以及签名的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且比对结果一致时,将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上传至上位机平台;上位机平台对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区块链根据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以及目标时间戳信息调用开锁智能合约,得到第一验证码;保管箱根据目标指纹对当前指纹进行验证;上位机平台将第一验证码和第二验证码进行比对;保管箱根据当前验证结果和比对结果,得到对应的开锁信息,以实现对银行保管箱的开锁,相较于现有技术直接通过智能锁的密码或者指纹进行开锁,能够有效提高用户存储物品的安全性。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基于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的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100,还包括用户注册模块01和指纹录入模块02,用户注册模块01接收目标用户发送的租赁保管箱请求信息,根据租赁保管箱请求信息得到当前密钥钥匙卡,根据预设引导指南将目标用户信息写入至保管箱的系统中,在写入完成时,将指纹录入指令发送至指纹录入模块02,其中,租赁保管箱请求信息为目标用户在需要租赁保管箱时所发起的请求信息,根据该租赁保管箱请求信息可以了解用户此时有租赁保管箱的需求,在接收到租赁保管箱请求信息后,根据租赁保管箱请求信息得到当前密钥钥匙卡,预设引导指南指的是引导目标用户根据目标用户信息进行注册以及引导用户如何使用密钥钥匙卡以及保管箱的指南,即将目标用户信息写入至保管箱的系统中。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注册模块01,包括:初始化判断模块、验证模块以及存储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初始化判断模块判断当前密钥钥匙卡是否初始化,若否,则接收目标用户键入的注册信息和第一PIN码,将注册信息、第一PIN码以及目标密钥生成指令发送至验证模块,其中,在得到当前密钥钥匙卡后,判断当前密钥钥匙卡是否被初始化,若是,则直接进入开锁流程,若否,则需要目标用户进行注册,即接收用户通过键盘键入的注册信息和第一PIN码,注册信息为目标用户注册时所需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以及手机号码等等,目标密钥生成指令为生成预设密钥的指令。
应当理解的是,验证模块根据目标密钥生成指令生成对应的预设密钥,并将第一PIN码存储至当前密钥钥匙卡的内存,在存储完成时,根据预设密钥对所述注册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时,将注册信息、设备ID、预设密钥发送至存储模块,其中,在得到目标密钥生成指令后,根据目标密钥生成指令生成对应的预设密钥,同时,将第一PIN码存储至当前密钥钥匙卡的内存,此时可以根据第一PIN码实现对当前密钥钥匙卡的识别,并基于生成的预设密钥对目标用户的注册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时,将注册信息、设备ID、预设密钥进行发送。
进一步地,所述验证模块,包括:信息加密模块、信息解密模块和信息比对模块。
可以理解的是,信息加密模块提取预设密钥中的公钥PK和私钥,根据私钥对注册信息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注册信息和公钥PK发送至信息解密模块,其中,公钥PK和私钥为预设密钥中的密钥,私钥对注册信息进行加密,公钥PK对信息进行解密,在加密完成后,将加密后的注册信息和公钥PK进行发送。
应当理解的是,信息解密模块根据公钥PK对加密后的注册信息进行解密,将解密后的注册信息和注册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比对模块,其中,在得到加密后的注册信息和公钥PK后,通过公钥PK对加密后的注册信息进行解密,在解密完成后,将解密后的注册信息和注册信息均进行发送。
可以理解的是,信息比对模块对解密后的注册信息和注册信息进行比对,在解密后的注册信息和注册信息一致时,将注册信息、设备ID、预设密钥发送至存储模块,其中,在接收到解密后的注册信息和注册信息,将解密后的注册信息和注册信息进行比对,判断解密后的注册信息和注册信息是否一致,在一致时,将注册信息、设备ID、预设密钥进行发送。
应当理解的是,存储模块对注册信息、设备ID以及预设密钥进行存储,在存储完成时,将指纹录入指令发送至指纹录入模块02,其中,在接收到注册信息、设备ID、预设密钥后,将注册信息、设备ID、预设密钥进行存储,在存储完成时,此时系统将相应的录取指纹指令直接发送至指纹录入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模块,包括:指令生成模块和助记词备份模块。
可以理解的是,指令生成模块根据注册信息、设备ID以及预设密钥生成对应的助记词指令,将助记词指令发送至钥匙卡管理模块10,其中,在接收到注册信息、设备ID以及预设密钥后,根据注册信息、设备ID以及预设密钥生成对应的助记词指令,该助记词指令为生成助记词的指令,在得到助记词指令后,将助记词指令进行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钥匙卡管理模块根据助记词指令生成对应的助记词,将助记词发送至助记词备份模块,其中,在接收到助记词指令后,根据助记词指令生成对应的助记词,助记词为帮助目标用户记忆私钥所生成的词汇,在目标用户忘记第一PIN码之后,根据助记词能够有助于恢复账户,并重新设置第一PIN码。
可以理解的是,助记词备份模块接收目标用户发送的确认备份请求信息,根据确认备份请求信息对所述助记词进行备份,在备份完成后,将指纹录入指令发送至指纹录入模块02,其中,确认备份请求信息为用户根据保管箱提示信息所确认的需要进行备份的请求信息,根据该确认备份请求信息对助记词进行备份,在备份完成时,系统将相应的录取指纹指令发送至所述指纹录入模块02。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录入模块02获取目标指纹,将目标指纹录入至当前密钥钥匙卡内存,根据录入到当前密钥钥匙卡内存中的指纹,得到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其中,目标指纹为目标用户通过指纹仪输入的指纹,通过目标指纹可以实现对目标用户录入的当前指纹进行验证,在得到目标指纹后,将目标指纹录入至当前密钥钥匙卡的内存,得到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即完成注册。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用户注册模块接收目标用户发送的租赁保管箱请求信息,根据租赁保管箱请求信息得到当前密钥钥匙卡,根据预设引导指南将目标用户信息写入至当前密钥钥匙卡的内存;指纹录入模块获取目标指纹,将目标指纹录入至内存中,根据录入指纹的内存,得到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由于本实施例是通过租赁保管箱请求信息得到当前密钥钥匙卡,根据预设引导指南将目标用户信息写入至保管箱的系统中,在写入完成时,将指纹录入指令发送至指纹录入模块,并将目标指纹进行录入,在录入完成时,根据录入到密钥钥匙卡内存中的指纹,得到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得到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的准确性。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基于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的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100,还包括限位传感器50和锁芯关闭模块60,限位传感器50接收用户发送的关门请求信息,根据请求信息对当前电平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若当前电平的状态为跳变状态,则将当前电平的状态发送至锁芯关闭模块60,其中,关门请求信息为目标用户需要关闭保管箱门锁时所发起的请求信息,当前电平的状态为保管箱内电平的状态,包括跳变状态和静止状态,只有在当前电平的状态为跳变状态时,才能将保管箱进行上锁。
在本实施例中,锁芯关闭模块60若接收到目标用户发送的确认关锁请求信息,则根据确认关锁请求信息和当前电平的状态生成目标关闭指令,将目标关闭指令发送至保管箱20,以使保管箱20的CPU处理器控制目标锁芯的关闭,其中,在确定当前电平的状态为跳变状态时,判断是否接收到目标用户发送的确认关锁请求信息,若接收到,则表明目标用户确定需要关锁,此时根据确认关锁请求信息和当前电平的状态生成目标关闭指令,目标关闭指令为关锁指令,此时将目标关闭指令发送至保管箱20的CPU处理器,通过该CPU处理器关闭目标锁芯,以实现对保管箱20的关锁。
进一步地,锁芯关闭模块60接收CPU处理器反馈的关锁信息,将关锁信息发送至上位机平台30,其中,关锁信息为CPU处理器关闭目标锁芯后反馈的信息,在得到关锁信息后,由于锁芯关闭模块60无法将关锁信息直接发送至区块链,因此需要先将关锁信息发送至上位机平台30。
进一步地,上位机平台30将关锁信息发送至区块链40,其中,在接收到关锁信息后,将关锁信息转发至区块链40。
进一步地,区块链40根据关锁信息确定当前节点,通过当前节点对关锁信息进行打包,得到对应的关锁信息区块,并将关锁信息区块进行上链,其中,当前节点为与关锁信息对应的节点,通过当前节点打包关锁信息,得到对应的关锁信息区块,并将关锁信息区块进行上链。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传感器接收用户发送的关门请求信息,根据请求信息对当前电平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若当前电平的状态为跳变状态,则将当前电平的状态发送至锁芯关闭模块;若接收到目标用户发送的确认关锁请求信息,则根据确认关锁请求信息和当前电平的状态生成目标关闭指令,将目标关闭指令发送至保管箱,以使保管箱的CPU处理器控制目标锁芯的关闭;由于本实施例是通过对当前电平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在当前电平的状态为跳变状态时,基于确认关锁请求信息和当前电平的状态生成目标关闭指令,根据目标关闭指令和CPU处理器关闭目标锁芯,从而有效提高关闭目标锁芯的效率,以及用户存储物品的安全性。
参照图4,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方法,图4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其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钥匙卡管理模块、保管箱、上位机平台以及区块链;
所述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方法包括:
步骤S10,所述钥匙卡管理模块获取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提取所述密钥钥匙卡的设备ID,将所述设备ID发送至所述保管箱。
可以理解的是,密钥钥匙卡可以为目标用户开启保管箱的钥匙,此时的密钥钥匙卡是经过初始化处理,即密钥钥匙卡存储着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设备ID指的是与密钥钥匙卡对应的保管箱的设备ID,通过该设备ID能够唯一识别对应的保管箱,第一PIN码指的是唯一识别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的密码,具体为获取到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的设备ID,通过USB接口将设备ID发送至保管箱。
步骤S20,所述保管箱接收目标用户键入的第二PIN码和通过密钥钥匙卡进行签名的信息,接收通过所述密钥钥匙卡对所述第二PIN码的比对结果,基于预设设备ID表和预设公钥分别对设备ID以及签名的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且比对结果一致时,将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上传至所述上位机平台。
应当理解的是,第二PIN码为目标用户在需开启保管箱时通过设置在保管箱上的键盘所键入的PIN码,签名信息指的是目标用户基于签名协议进行签名操作所产生的信息,具体是基于签名协议生成随机数,目标用户通过密钥钥匙卡将该随机数进行签名得到的签名信息,预设设备ID表指的是银行内所有保管箱的设备ID表,通过预设设备ID表可以查询到与设备ID对应的保管箱,以验证密钥钥匙卡设备ID的准确性,预设密钥指的是基于密钥生成指令所生成的密钥对,通过预设公钥对目标用户的签名信息进行验证,预设开锁请求信息指的是目标用户将密钥钥匙卡插到保管箱的USB接口时所产生的开锁请求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保管箱20,包括:设备验证模块、PIN码验证模块以及签名信息验证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验证模块获取预设设备ID表,验证预设设备ID表中是否存在设备ID,若存在,则将验证结果发送至PIN码验证模块,其中,在获得到预设设备ID表后,查询预设设备ID表中是否存在设备ID,如果存在,则对设备ID验证成功,并将验证结果发送至PIN码验证模块,如果不存在,则对设备ID验证失败,并将验证失败的字样显示在保管箱的显示屏。
应当理解的是,PIN码验证模块接收用户键入的第二PIN码,根据验证结果判断第二PIN码与第一PIN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将判断结果发送至签名信息验证模块,其中,在接收到目标用户键入的第二PIN码时将目标用户键入的第二PIN码传输到密钥钥匙卡中,与密钥钥匙卡内存中的第一PIN码进行对比判断,第一PIN码与第二PIN码是否一致,在一致时,表明目标用户输入的第二PIN码正确,此时将判断结果发送至签名信息验证模块,否则,将PIN码输入错误的字眼显示在保管箱的显示屏。
可以理解的是,签名信息验证模块接收目标用户通过密钥钥匙卡进行签名的信息,根据预设公钥和判断结果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时,将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上传至上位机平台30,其中,在接收到目标用户使用密钥钥匙卡进行签名的信息后,通过预设的公钥对签名的信息进行解密验证,即判断目标用户签名的数据与基于签名协议生成的随机数是否一致,若一致,则验证成功,即成功开启了保管箱的第一道锁。
步骤S30,所述上位机平台对所述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时,获取目标时间戳,将所述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以及目标时间戳发送至所述区块链。
应当理解的是,在得到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后,验证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是否与目标用户注册时的信息一致,若一致,则表明验证成功,并记录验证时的时间,即得到目标时间戳。
步骤S40,所述区块链根据所述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以及目标时间戳信息调用开锁智能合约,得到第一验证码,将所述第一验证码反馈至所述注册用户和上位机平台。
可以理解的是,在得到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以及目标时间戳信息后,根据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以及目标时间戳信息确定对应的目标节点,基于该目标节点调用对应的开锁智能合约,此时的开锁智能合约与目标节点为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在调用完成后,即得到第一验证码。
步骤S50,所述保管箱接收用户键入的第二验证码和当前指纹,根据目标指纹对所述当前指纹进行验证,得到当前验证结果,将所述第二验证码发送至所述上位机平台。
应当理解的是,当前指纹可以为目标用户通过设置在保管箱的指纹仪所录入的指纹,通过目标用户注册时的目标指纹对当前指纹进行验证,即对比当前指纹与目标指纹是否一致,在一致时,即成功开启了保管箱的第二道锁,将第二验证码发送至上位机平台。
步骤S60,所述上位机平台将第一验证码和第二验证码进行比对,得到对应的比对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得到第一验证码和第二验证码后,将第一验证码和第二验证码进行比对,以判断第一验证码和第二验证码是否一致,得到对应的比对结果,在一致时,即成功开启了保管箱的第三道锁。
步骤S70,所述保管箱根据所述当前验证结果和比对结果,得到对应的开锁信息,以实现对银行保管箱的开锁。
应当理解的是,在当前验证结果为当前指纹与目标指纹一致且比对结果为第一验证码与第二验证码一致时,得到对应的开锁信息,从而完成对银行保管箱的开锁。
进一步地,保管箱将开锁信息发送至所述上位机平台,其中,在得到开锁信息后,由于保管箱无法直接将开锁信息发送至区块链,因此,需要将开锁信息先发送至上位机平台。
进一步地,上位机平台将开锁信息发送至区块链,其中,上位机平台在接收到开锁信息后,直接将开锁信息转发至区块链。
进一步地,区块链根据开锁信息确定目标节点,通过目标节点对开锁信息进行打包,得到对应的开锁信息区块,并将开锁信息区块进行上链,其中,在得到开锁信息后,根据开锁信息确定目标节点,此时的目标节点与调用开锁智能合约的节点相同,并基于该目标节点将开锁信息打包成对应的开锁信息区块,然后将该开锁信息区块进行上链,以供目标用户和银行工作人员对开锁信息的追溯。
本实施例通过钥匙卡管理模块提取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的设备ID;保管箱基于预设设备ID表和预设公钥分别对设备ID以及签名的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且比对结果一致时,将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上传至上位机平台;上位机平台对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区块链根据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以及目标时间戳信息调用开锁智能合约,得到第一验证码;保管箱根据目标指纹对当前指纹进行验证;上位机平台将第一验证码和第二验证码进行比对;保管箱根据当前验证结果和比对结果,得到对应的开锁信息,以实现对银行保管箱的开锁,相较于现有技术直接通过智能锁的密码或者指纹进行开锁,能够有效提高用户存储物品的安全性。
本发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装置的其他实施例或具有实现方法可参照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在赘余。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钥匙卡管理模块、保管箱、上位机平台以及区块链;
所述钥匙卡管理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提取所述密钥钥匙卡的设备ID,将所述设备ID发送至所述保管箱;
所述保管箱,用于接收目标用户键入的第二PIN码和通过密钥钥匙卡进行签名的信息,接收通过所述密钥钥匙卡对所述第二PIN码的比对结果,基于预设设备ID表和预设公钥分别对设备ID以及签名的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且比对结果一致时,将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上传至所述上位机平台;
所述上位机平台,用于对所述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时,获取目标时间戳,将所述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以及目标时间戳发送至所述区块链;
所述区块链,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以及目标时间戳信息调用开锁智能合约,得到第一验证码,将所述第一验证码反馈至注册用户和上位机平台;
所述保管箱,还用于接收用户键入的第二验证码和当前指纹,根据目标指纹对所述当前指纹进行验证,得到当前验证结果,将所述第二验证码发送至所述上位机平台;
所述上位机平台,还用于将第一验证码和第二验证码进行比对,得到对应的比对结果;
所述保管箱,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验证结果和比对结果,得到对应的开锁信息,以实现对银行保管箱的开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还包括用户注册模块和指纹录入模块;
所述用户注册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用户发送的租赁保管箱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租赁保管箱请求信息得到当前密钥钥匙卡,根据预设引导指南将目标用户信息写入至保管箱的系统中,在写入完成时,将指纹录入指令发送至指纹录入模块;
所述指纹录入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指纹,将所述目标指纹录入至所述当前密钥钥匙卡内存,根据录入到当前密钥钥匙卡内存中的指纹,得到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注册模块,包括初始化判断模块、验证模块以及存储模块;
所述初始化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密钥钥匙卡是否初始化,若否,则接收目标用户键入的注册信息和第一PIN码,将所述注册信息、第一PIN码以及目标密钥生成指令发送至所述验证模块;
所述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密钥生成指令生成对应的预设密钥,并将所述第一PIN码存储至所述当前密钥钥匙卡的内存,在存储完成时,根据所述预设密钥对所述注册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时,将所述注册信息、设备ID、预设密钥发送至所述存储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对所述注册信息、设备ID以及预设密钥进行存储,在存储完成时,将指纹录入指令发送至指纹录入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模块,包括信息加密模块、信息解密模块和信息比对模块;
所述信息加密模块,用于提取预设密钥中的公钥PK和私钥,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注册信息进行加密,将所述加密后的注册信息和公钥PK发送至所述信息解密模块;
所述信息解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公钥PK对所述加密后的注册信息进行解密,将解密后的注册信息和注册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比对模块;
所述信息比对模块,用于对所述解密后的注册信息和注册信息进行比对,在所述解密后的注册信息和注册信息一致时,将所述注册信息、设备ID、预设密钥发送至所述存储模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指令生成模块和助记词备份模块;
所述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注册信息、设备ID以及预设密钥生成对应的助记词指令,将所述助记词指令发送至所述钥匙卡管理模块;
所述钥匙卡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助记词指令生成对应的助记词,将所述助记词发送至所述助记词备份模块;
所述助记词备份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用户发送的确认备份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确认备份请求信息对所述助记词进行备份,在备份完成后,将指纹录入指令发送至指纹录入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管箱,包括设备验证模块、PIN码验证模块以及签名信息验证模块;
所述设备验证模块,用于获取预设设备ID表,验证所述预设设备ID表中是否存在设备ID,若存在,则将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PIN码验证模块;
所述PIN码验证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用户键入的第二PIN码,根据所述验证结果判断所述第二PIN码与存储在密钥钥匙卡内存中的第一PIN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将判断结果发送至所述签名信息验证模块;
所述签名信息验证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用户通过密钥钥匙卡进行签名的信息,根据预设公钥和所述判断结果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时,将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上传至所述上位机平台。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管箱,还用于将所述开锁信息发送至所述上位机平台;
所述上位机平台,还用于将所述开锁信息发送至所述区块链;
所述区块链,还用于根据所述开锁信息确定目标节点,通过所述目标节点对所述开锁信息进行打包,得到对应的开锁信息区块,并将所述开锁信息区块进行上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还包括限位传感器和锁芯关闭模块;
所述限位传感器,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关门请求信息,根据所述关门请求信息对当前电平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若所述当前电平的状态为跳变状态,则将所述当前电平的状态发送至所述锁芯关闭模块;
所述锁芯关闭模块,用于若接收到目标用户发送的确认关锁请求信息,则根据所述确认关锁请求信息和当前电平的状态生成目标关闭指令,将所述目标关闭指令发送至所述保管箱,以使所述保管箱的CPU处理器控制目标锁芯的关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关闭模块,还用于接收CPU处理器反馈的关锁信息,将所述关锁信息发送至所述上位机平台;
所述上位机平台,还用于将所述关锁信息发送至所述区块链;
所述区块链,还用于根据所述关锁信息确定当前节点,通过所述当前节点对所述关锁信息进行打包,得到对应的关锁信息区块,并将所述关锁信息区块进行上链。
10.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钥匙卡管理模块、保管箱、上位机平台以及区块链;
所述钥匙卡管理模块获取目标用户的密钥钥匙卡,提取所述密钥钥匙卡的设备ID,将所述设备ID发送至所述保管箱;
所述保管箱接收目标用户键入的第二PIN码和通过密钥钥匙卡进行签名的信息,接收通过所述密钥钥匙卡对所述第二PIN码的比对结果,基于预设设备ID表和预设公钥分别对设备ID以及签名的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且比对结果一致时,将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上传至所述上位机平台;
所述上位机平台对所述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以及目标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时,获取目标时间戳,将所述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以及目标时间戳发送至所述区块链;
所述区块链根据所述预设开锁请求信息、签名信息、目标用户信息以及目标时间戳信息调用开锁智能合约,得到第一验证码,将所述第一验证码反馈至注册用户和上位机平台;
所述保管箱接收用户键入的第二验证码和当前指纹,根据目标指纹对所述当前指纹进行验证,得到当前验证结果,将所述第二验证码发送至所述上位机平台;
所述上位机平台将第一验证码和第二验证码进行比对,得到对应的比对结果;
所述保管箱根据所述当前验证结果和比对结果,得到对应的开锁信息,以实现对银行保管箱的开锁。
CN202111181642.2A 2021-10-11 2021-10-11 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39634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1642.2A CN113963464A (zh) 2021-10-11 2021-10-11 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1642.2A CN113963464A (zh) 2021-10-11 2021-10-11 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3464A true CN113963464A (zh) 2022-01-21

Family

ID=79463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81642.2A Pending CN113963464A (zh) 2021-10-11 2021-10-11 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346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7792A (zh) * 2022-05-19 2022-09-09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智能合约处理装置
CN116152968A (zh) * 2023-04-23 2023-05-23 安徽中科晶格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合约事件机制的智能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7413A (zh) * 2018-06-11 2018-12-25 北京溯安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处理方法、智能锁、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0086612A (zh) * 2019-04-26 2019-08-02 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公私钥备份及丢失找回方法和系统
WO2019204954A1 (zh) * 2018-04-23 2019-10-31 杭州全视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系统
CN111179476A (zh) * 2020-01-12 2020-05-19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的配置方法及控制方法、智能锁、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69710A (zh) * 2018-12-06 2020-07-03 开利公司 由区块链支持的智能锁系统
CN112700569A (zh) * 2021-03-23 2021-04-23 江苏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文件保险箱及其存取系统、取用和存放方法
CN113282944A (zh) * 2021-06-29 2021-08-20 珠海优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开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04954A1 (zh) * 2018-04-23 2019-10-31 杭州全视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系统
CN109087413A (zh) * 2018-06-11 2018-12-25 北京溯安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处理方法、智能锁、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1369710A (zh) * 2018-12-06 2020-07-03 开利公司 由区块链支持的智能锁系统
CN110086612A (zh) * 2019-04-26 2019-08-02 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公私钥备份及丢失找回方法和系统
CN111179476A (zh) * 2020-01-12 2020-05-19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的配置方法及控制方法、智能锁、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00569A (zh) * 2021-03-23 2021-04-23 江苏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文件保险箱及其存取系统、取用和存放方法
CN113282944A (zh) * 2021-06-29 2021-08-20 珠海优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开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7792A (zh) * 2022-05-19 2022-09-09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智能合约处理装置
CN116152968A (zh) * 2023-04-23 2023-05-23 安徽中科晶格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合约事件机制的智能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35591B1 (en) 1:n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encryption, signature system
JP456246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CN109035519B (zh) 一种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及方法
CN111768522B (zh) 一种基于ctid的智能门锁开锁方法及系统
CN107771383A (zh) 使用认证服务器将至少两个认证设备映射到用户账户的方法
CN108965222B (zh) 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WO2007094165A1 (ja) 本人確認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本人確認方法
JP2004304751A5 (zh)
CN113963464A (zh) 基于区块链的银行保管箱开锁系统及方法
CN101102574A (zh) 终端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7864124B (zh) 一种终端信息安全保护方法、终端及蓝牙锁
JP6900643B2 (ja) 電子錠システム
CA2538850A1 (en) Record carrier,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for conditional access to data stored on the record carrier
CN113282944B (zh) 智能锁开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169052A (zh) 应用程序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956452A (zh) 设备解锁方法及系统
JP2011012511A (ja) 電気錠制御システム
CN102609656A (zh) 一种基于图片验证的USB Key安全增强方法及系统
CN104881595B (zh) 基于pin码管理的自助远程解锁方法
US20100042845A1 (en) Ic tag system
CN111768523A (zh) 一种基于ctid的nfc智能门锁开锁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US8151111B2 (en) Processing device constituting an authentication system,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the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07024515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having a user authentication function
EP2985712A1 (en) Application encryption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JP2018022941A (ja) 管理システム、管理サーバ及び管理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