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2570A - 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2570A
CN113962570A CN202111250164.6A CN202111250164A CN113962570A CN 113962570 A CN113962570 A CN 113962570A CN 202111250164 A CN202111250164 A CN 202111250164A CN 113962570 A CN113962570 A CN 113962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ation
power supply
line
equipment
business expa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501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国玥
佟佳俊
汪帆
林利祥
朱志芳
王珂
梁毅
蓝运清
马景行
徐畅
张晨曦
朱以顺
陈亚
徐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501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25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62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25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06Q10/047Optimisation of routes or paths, e.g.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information or by user interaction, e.g.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SCADA] 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16Electric power sub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通过报装容量小于第一报装阈值,采用T接接入方式或π接接入方式生成业扩报装供电线路;若报装容量不小于第一报装阈值且小于第二报装阈值,根据参数数据和电力信息数据通过技经软件计算,得到投资最小的变电站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得到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综合考虑了变电站、馈线(线路)、电房、开关柜等电气设备及土建情况,以距离近、投资小等因素为目标合理制定业扩报装供电线路或方案,供电线路或方案的质量高,从而提高了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规划的智能水平,有效提高了规划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电网规划精细化程度提升。

Description

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网也在电力领域全力建设数字电网。目前,配电网的规划人员在制定配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时,大多采用人工制定的方式,该方式存在人为主观性强,制定方案标准不统一的不足,且人工制定方案时,由于需要手动查看各类系统,计算各类参数,耗时较长,容易出错,不利于及早形成经济可靠的供电方案,也不利于快速满足客户用电需求。且该方式在制定供电方案所需的数据没有集成融合,规划人员需在不同系统中查看需要的数据,存在的问题有:缺乏统一的规划方法和思路,或因认知水平不同,导致不同人制定的供电方案差异性较大、工作效率低下且规划报装供电方案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对配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采用人工制定,得到的供电方案差异性较大、工作效率低下且规划报装供电方案质量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参数数据以及从电力系统获取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相关的电力信息数据,所述参数数据包括报装容量和报装地址;
若所述报装容量小于第一报装阈值,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采用T接接入方式是否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若采用T接接入方式没有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采用π接接入方式生成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若所述报装容量不小于第一报装阈值且小于第二报装阈值,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通过技经软件计算,得到投资最小的变电站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其中,所述电力信息数据包括变电站地址、变电站名称、电房地址、电房名称、线路地址、线路名称、线路近一年的最高负载率、开关柜信息、电力管廊、用电类别实用系数、线路的额定电流、电线路近一年的最大电流、业扩报装设备所处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电线敷设费用、电力管廊建设费用和开关柜费用。
优选地,该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包括:若所述报装容量不小于第二报装阈值,增加新变电站,再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通过技经软件计算,得到投资最小的新变电站与至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优选地,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采用T接接入方式是否生成电房至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报装地址从所述电力信息数据获取距离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从近到远的电房;
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采用预测负载率估算公式计算,得到用户业扩报装设备接入配电网供电线路的预测负载率;
若所述预测负载率不超过配电网供电线路额定负载率,根据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通过技经软件计算,得到每个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供电线路的第一投资费用;
选取投资费用最小的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供电线路作为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若所述预测负载率超过配电网供电线路额定负载率,则采用T接接入方式无法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优选地,所述预测负载率估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322203310000021
式中,a为预测负载率,b为业扩报装设备所处地区的自然增长率,Imax为配电网供电线路近一年的最大电流,c为配电网供电线路的报装容量,d为用户业扩报装设备报装容量的折算值,d=f×g,f为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报装容量,g为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用电类别实用系数,Ie为配电网供电线路的额定电流。
优选地,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采用π接接入方式生成业扩报装供电线路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采用线路预测负载率估算公式计算,得到用户业扩报装设备接入配电网供电线路的线路预测负载率;
若所述线路预测负载率不大于线路负载率阈值,依据所述报装地址从所述电力信息数据获取距离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从近到远的线路;
若所述线路预测负载率大于线路负载率阈值,依据配电网线路最高负载率从小到大选取线路;
根据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通过技经软件计算,得到用户业扩报装设备接入配电网每条线路的第二投资费用;
选取投资费用最小的线路作为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优选地,所述线路预测负载率估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322203310000031
式中,w为线路预测负载率,c为配电网供电线路的报装容量,d为用户业扩报装设备报装容量的折算值,d=f×g,f为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报装容量,g为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用电类别实用系数,Ie为配电网供电线路的额定电流。
优选地,所述线路负载率阈值为80%。
优选地,所述第一报装阈值为8000kVA,所述第二报装阈值为40000kVA。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第一报装线路模块、第二报装线路模块和第三报装线路模块;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参数数据以及从电力系统获取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相关的电力信息数据,所述参数数据包括报装容量和报装地址;
所述第一报装线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装容量小于第一报装阈值,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采用T接接入方式是否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所述第二报装线路模块,用于依据采用T接接入方式没有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采用π接接入方式生成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所述第三报装线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装容量不小于第一报装阈值且小于第二报装阈值,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通过技经软件计算,得到投资最小的变电站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其中,所述电力信息数据包括变电站地址、变电站名称、电房地址、电房名称、线路地址、线路名称、线路近一年的最高负载率、开关柜信息、电力管廊、用电类别实用系数、线路的额定电流、电线路近一年的最大电流、业扩报装设备所处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电线敷设费用、电力管廊建设费用和开关柜费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上述所述的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该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的步骤:获取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参数数据以及从电力系统获取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相关的电力信息数据,参数数据包括报装容量和报装地址;若报装容量小于第一报装阈值,根据参数数据和电力信息数据采用T接接入方式是否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若采用T接接入方式没有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根据参数数据和电力信息数据采用π接接入方式生成业扩报装供电线路;若报装容量不小于第一报装阈值且小于第二报装阈值,根据参数数据和电力信息数据通过技经软件计算,得到投资最小的变电站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得到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综合考虑了变电站、馈线(线路)、电房、开关柜等电气设备及土建情况,以距离近、投资小等因素为目标合理制定业扩报装供电线路或方案,供电线路或方案的质量高,从而提高了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规划的智能水平,有效提高了规划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电网规划精细化程度提升,解决了现有对配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采用人工制定,得到的供电方案差异性较大、工作效率低下且规划报装供电方案质量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装置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于解决了现有对配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采用人工制定,得到的供电方案差异性较大、工作效率低下且规划报装供电方案质量低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参数数据以及从电力系统获取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相关的电力信息数据,参数数据包括报装容量和报装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电力信息数据包括变电站地址、变电站名称、电房地址、电房名称、线路地址、线路名称、线路近一年的最高负载率、开关柜信息、电力管廊、用电类别实用系数、线路的额定电流、电线路近一年的最大电流、业扩报装设备所处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电线敷设费用、电力管廊建设费用和开关柜费用等。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主要是获取生成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需要的数据,电力信息数据主要是从电力系统的规划系统、计量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获取的,电力信息数据还包括从规划系统中获取变电站名称、变电站编号、变电站母线编号、未使用间隔名称、馈线(线路)名称、馈线(线路)额定电流、馈线(线路)近一年最高负载率、变电站近一年最高负载率、电房名称、开关柜数量、开关柜名称、开关柜使用情况、可使用管廊数量等信息;从计量系统中获取馈线(线路)年最大电流等数据;从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变电站地址、电房地址、电力管廊地址等信息。参数数据主要是从电力营销系统上获取中业扩报装设备用户名称、业扩报装地址、报装容量、负荷类型、高可靠性情况及馈线(线路)在途报装容量等信息。电力信息数据中的电线敷设费用、电力管廊建设费用和开关柜费用等是从资产管理系统获取的。
S2.若报装容量小于第一报装阈值,根据参数数据和电力信息数据采用T接接入方式是否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S3.若采用T接接入方式没有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根据参数数据和电力信息数据采用π接接入方式生成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S4.若报装容量不小于第一报装阈值且小于第二报装阈值,根据参数数据和电力信息数据通过技经软件计算,得到投资最小的变电站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报装阈值优先选为8000kVA,第二报装阈值优选选为40000kVA。在步骤S2至S4中主要是根据报装容量选择不同的方式生成业扩报装供电线路。技经软件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对技经软件的内容进行详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4中,若8000kVA≤报装容量<40000kVA,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负荷超8MVA,需从变电站新出线。从电力信息数据中按照距离报装地址由近及远搜寻未使用间隔变电站,通过技经软件计算每个变电站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需要的费用,选择费用最小(投资最小)的供电线路或方案作为变电站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需要说明的是,投资是指所涉及的工程投资估算,每个工程会有专门的投资估算,由技经软件计算得出。在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中将电线敷设费用、电力管廊建设费用、开关柜费用等费用在技经软件中可做简化计算,费用=单位线路造价*距离+单位管廊造价*距离+单位开关柜造价*数量。搜寻变电站的信息包括变电站名称、变电站编号、变电站母线名称、变电站母线编号、未使用间隔数、直线距离、所属区供电局等。在本实施例中,该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生成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默认选择距离最近变电站进行路径规划,遵循接入后线路不过载(即预测负载率不超过100%)且投资费用最小的原则进行的。具体地,根据变电站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周边管廊情况,自动生成变电站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线路路径并估算线路长度,如无管廊,则根据市政道路导航最近的规划线路走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基于步骤S1从规划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计量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营销系统获取参数数据和电力信息数据,通过步骤S2至步骤S4选择合适的方式生成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对应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得到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综合考虑了变电站、馈线(线路)、电房、开关柜等电气设备及土建情况,以距离近、投资小等因素为目标合理制定业扩报装供电线路或方案,从而提高了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规划的智能水平,有效提高了规划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电网规划精细化程度提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包括的步骤:获取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参数数据以及从电力系统获取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相关的电力信息数据,参数数据包括报装容量和报装地址;若报装容量小于第一报装阈值,根据参数数据和电力信息数据采用T接接入方式是否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若采用T接接入方式没有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根据参数数据和电力信息数据采用π接接入方式生成业扩报装供电线路;若报装容量不小于第一报装阈值且小于第二报装阈值,根据参数数据和电力信息数据通过技经软件计算,得到投资最小的变电站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得到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综合考虑了变电站、馈线(线路)、电房、开关柜等电气设备及土建情况,以距离近、投资小等因素为目标合理制定业扩报装供电线路或方案,供电线路或方案的质量高,从而提高了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规划的智能水平,有效提高了规划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电网规划精细化程度提升,解决了现有对配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采用人工制定,得到的供电方案差异性较大、工作效率低下且规划报装供电方案质量低的技术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包括:若报装容量不小于第二报装阈值,增加新变电站,再根据参数数据和电力信息数据通过技经软件计算,得到投资最小的新变电站与至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需要说明的是,当报装容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报装阈值时,配电网上已有的变电站和电房均无法满足用户的业扩报装设备的需求,需要新增加变电站,满足该用户的需求。在配电网上的线路上设置新增变电站的点,选择报装地址与每个新增变电站的点之间最小的投资费用,该新增变电站的点作为用户业扩报装设备在配电网上连接变电站的点,得到投资最小的新变电站与至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其中,根据报装地址与每个新增变电站的点之间投资最小费用是将配电网上的电线敷设费用、电力管廊建设费用、开关柜费用等费用作为输入数据,输入技经软件计算,得到每个新增变电站点与报装地址之间建立供电线路需要的投资费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还对生成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按照电网相关表格模板生成表格,便于电网规划人员查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还根据业扩报装供电线路,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底图,用高亮方式画出由配电网的接入点到业扩报装设备的报装地址的供电路径走向,以图片形式保存,便于规划人员直观了解供电线路接入点和路径,为后续开展现场勘查提供便利。高亮方式指的是采用亮色系标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参数数据和电力信息数据采用T接接入方式是否生成电房至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的步骤包括:
依据报装地址从电力信息数据获取距离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从近到远的电房;
根据参数数据和电力信息数据采用预测负载率估算公式计算,得到用户业扩报装设备接入配电网供电线路的预测负载率;
若预测负载率不超过配电网供电线路额定负载率,根据电力信息数据通过技经软件计算,得到每个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供电线路的第一投资费用;
选取投资费用最小的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供电线路作为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若预测负载率超过配电网供电线路额定负载率,则采用T接接入方式无法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其中,预测负载率估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322203310000091
式中,a为预测负载率,b为业扩报装设备所处地区的自然增长率,Imax为配电网供电线路近一年的最大电流,c为配电网供电线路的报装容量,d为用户业扩报装设备报装容量的折算值,d=f×g,f为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报装容量,g为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用电类别实用系数,Ie为配电网供电线路的额定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当报装容量小于800kVA时,优先选择T接接入方式生成业扩报装供电线路,主要是以报装地址为中心,从电力信息数据中搜索电气设备(即是电房),并按照距离报装地址从近到远对搜索到的所有电房进行排序。同时基于预测负载率估算公式根据报装容量和电力信息参数计算用户业扩报装设备接入配电网供电线路的预测负载率,只有预测负载率不超过配电网供电线路额定负载率(即是100%)时,才对每个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供电线路的第一投资费用采用技经软件计算,选取投资费用最小的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供电线路作为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在本实施例中,增长率优选选为3%~15%,也可以根据配电网实际增长情况选择。配电网供电线路的报装容量指的是配电网供电线路目前已报装但未接电的报装容量之和,由营销系统提供。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用电类别实用系数如下表1所示。
表1为各类用电类别的实用系数
用电类别 实用系数
居民生活 0.2
非工业 0.5
大工业用电 0.7
农业生产 0.2
普通工业 0.3
商业 0.5
其他 0.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电力信息数据中搜索电气设备(即是电房)主要是以报装地址为中心,可以自定义搜索范围(半径为S米)在地理信息系统上搜索配电网供电线路的电房,也可以不自定义默认查询半径200m范围内的电房,按照距离报装地址的由近及远列举电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生成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默认选择距离最近且有备用柜的站房进行路径规划,遵循接入后线路不过载(即预测负载率不超过100%)且投资费用最小的原则进行的。具体地,根据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周边管廊情况,自动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线路路径并估算线路长度,如无管廊,则根据市政道路导航最近的规划线路走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参数数据和电力信息数据采用π接接入方式生成业扩报装供电线路的步骤包括:
根据参数数据和电力信息数据采用线路预测负载率估算公式计算,得到用户业扩报装设备接入配电网供电线路的线路预测负载率;
若线路预测负载率不大于线路负载率阈值,依据报装地址从电力信息数据获取距离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从近到远的线路;
若线路预测负载率大于线路负载率阈值,依据配电网线路最高负载率从小到大选取线路;
根据电力信息数据通过技经软件计算,得到用户业扩报装设备接入配电网每条线路的第二投资费用;
选取投资费用最小的线路作为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其中,线路预测负载率估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322203310000111
式中,w为线路预测负载率,c为配电网供电线路的报装容量,d为用户业扩报装设备报装容量的折算值,d=f×g,f为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报装容量,g为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用电类别实用系数,Ie为配电网供电线路的额定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线路负载率阈值优先选为80%。主要是根据线路预测负载率是否大于80%选择不同线路,通过对选取的每条线路计算该条线路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需要的第二投资费用,选取投资费用最小的线路作为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线路预测负载率≤80%的馈线,则按照距离报装地址由近及远列举线路,线路信息包括线路名称、距离、现状负载率、现状负载率日期、预测负载率等;若线路预测负载率>80%,则按照配电网线路最高负载率由小到大列举线路。其中,该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生成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遵循接入后线路不过载(即预测负载率不超过100%)且投资费用最小的原则进行的。具体地,根据线路的接入点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周边管廊情况,自动生成线路的接入点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线路路径并估算线路长度,如无管廊,则根据市政道路导航最近的规划线路走向。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装置的框架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101、第一报装线路模块102、第二报装线路模块103和第三报装线路模块104;
数据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参数数据以及从电力系统获取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相关的电力信息数据,参数数据包括报装容量和报装地址;
第一报装线路模块102,用于根据报装容量小于第一报装阈值,根据参数数据和电力信息数据采用T接接入方式是否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第二报装线路模块103,用于依据采用T接接入方式没有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根据参数数据和电力信息数据采用π接接入方式生成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第三报装线路模块104,用于根据报装容量不小于第一报装阈值且小于第二报装阈值,根据参数数据和电力信息数据通过技经软件计算,得到投资最小的变电站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其中,电力信息数据包括变电站地址、变电站名称、电房地址、电房名称、线路地址、线路名称、线路近一年的最高负载率、开关柜信息、电力管廊、用电类别实用系数、线路的额定电流、电线路近一年的最大电流、业扩报装设备所处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电线敷设费用、电力管廊建设费用和开关柜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二装置中的模块对应于实施例一方法中的步骤,实施例一方法中的步骤已在实施例一中详细阐述了,在此实施例二中不再对装置中的模块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程序代码传输给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根据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上述的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用于根据所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上述的一种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或者,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系统/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
示例性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由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申请。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在终端设备中的执行过程。
终端设备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存储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也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终端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还可以既包括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参数数据以及从电力系统获取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相关的电力信息数据,所述参数数据包括报装容量和报装地址;
若所述报装容量小于第一报装阈值,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采用T接接入方式是否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若采用T接接入方式没有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采用π接接入方式生成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若所述报装容量不小于第一报装阈值且小于第二报装阈值,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通过技经软件计算,得到投资最小的变电站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其中,所述电力信息数据包括变电站地址、变电站名称、电房地址、电房名称、线路地址、线路名称、线路近一年的最高负载率、开关柜信息、电力管廊、用电类别实用系数、线路的额定电流、电线路近一年的最大电流、业扩报装设备所处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电线敷设费用、电力管廊建设费用和开关柜费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若所述报装容量不小于第二报装阈值,增加新变电站,再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通过技经软件计算,得到投资最小的新变电站与至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采用T接接入方式是否生成电房至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报装地址从所述电力信息数据获取距离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从近到远的电房;
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采用预测负载率估算公式计算,得到用户业扩报装设备接入配电网供电线路的预测负载率;
若所述预测负载率不超过配电网供电线路额定负载率,根据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通过技经软件计算,得到每个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供电线路的第一投资费用;
选取投资费用最小的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供电线路作为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若所述预测负载率超过配电网供电线路额定负载率,则采用T接接入方式无法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负载率估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322203300000021
式中,a为预测负载率,b为业扩报装设备所处地区的自然增长率,Imax为配电网供电线路近一年的最大电流,c为配电网供电线路的报装容量,d为用户业扩报装设备报装容量的折算值,d=f×g,f为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报装容量,g为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用电类别实用系数,Ie为配电网供电线路的额定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采用π接接入方式生成业扩报装供电线路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采用线路预测负载率估算公式计算,得到用户业扩报装设备接入配电网供电线路的线路预测负载率;
若所述线路预测负载率不大于线路负载率阈值,依据所述报装地址从所述电力信息数据获取距离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从近到远的线路;
若所述线路预测负载率大于线路负载率阈值,依据配电网线路最高负载率从小到大选取线路;
根据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通过技经软件计算,得到用户业扩报装设备接入配电网每条线路的第二投资费用;
选取投资费用最小的线路作为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预测负载率估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322203300000031
式中,w为线路预测负载率,c为配电网供电线路的报装容量,d为用户业扩报装设备报装容量的折算值,d=f×g,f为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报装容量,g为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用电类别实用系数,Ie为配电网供电线路的额定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负载率阈值为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装阈值为8000kVA,所述第二报装阈值为40000kVA。
9.一种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第一报装线路模块、第二报装线路模块和第三报装线路模块;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的参数数据以及从电力系统获取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相关的电力信息数据,所述参数数据包括报装容量和报装地址;
所述第一报装线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装容量小于第一报装阈值,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采用T接接入方式是否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所述第二报装线路模块,用于依据采用T接接入方式没有生成电房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采用π接接入方式生成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所述第三报装线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装容量不小于第一报装阈值且小于第二报装阈值,根据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电力信息数据通过技经软件计算,得到投资最小的变电站与用户业扩报装设备之间的业扩报装供电线路;
其中,所述电力信息数据包括变电站地址、变电站名称、电房地址、电房名称、线路地址、线路名称、线路近一年的最高负载率、开关柜信息、电力管廊、用电类别实用系数、线路的额定电流、电线路近一年的最大电流、业扩报装设备所处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电线敷设费用、电力管廊建设费用和开关柜费用。
10.一种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
CN202111250164.6A 2021-10-26 2021-10-26 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Pending CN1139625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0164.6A CN113962570A (zh) 2021-10-26 2021-10-26 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0164.6A CN113962570A (zh) 2021-10-26 2021-10-26 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2570A true CN113962570A (zh) 2022-01-21

Family

ID=79467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50164.6A Pending CN113962570A (zh) 2021-10-26 2021-10-26 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257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41534B2 (en) Distribution model responsive to asset identification
Dickert et al. Benchmark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s based on cluster analysis of actual grid properties
US10908198B2 (en) Determining meter phase using interval voltage measurements
US8319658B2 (en) Process, device and system for mapping transformers to meters and locating non-technical line losses
US10140635B2 (en) Loss calculation method and loss calculating device
US10655984B2 (en) Power state estimation for power grid serviced premises
CN113872204B (zh) 一种基于电网图拓扑计算的用电负荷性质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140136007A1 (en) Personal energy system
Liang et al. Robust distribution system expansion planning incorporating thermostatically-controlled-load demand response resource
Xygkis et al. Use of near real-time and delayed smart meter data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load and state estimation
Franken et al. Co-optimization of multi-stage transmission expansion planning and grid operation
CN113962570A (zh) 配电网业扩报装供电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186975A (zh) 一种基于业务中台的电网线损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066860B (zh) 一种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方法
CN115271426A (zh) 一种作业任务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34945A (zh) 一种馈线段重要度计算方法和系统
US9528854B1 (en) Determining downstream load in a distribution network
CN111126833A (zh) 一种电源接入点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1967682A (zh) 设备上架方案寻优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JP2016144370A (ja) 計測装置、プログラム、方法、及び、電力管理装置
CN109636232A (zh) 一种基于用户感知可靠性的配网关键性元件识别方法
US10317980B2 (en) Grouping power sources and power loads to groups that share similar properties
Singh et al.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distributed generation to remove transmission overloads
CN114528380B (zh) 配网限电线路中保供电用户接入的诊断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7879162A (zh) 配电自动化覆盖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