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9260A - 一种枪瞄光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枪瞄光学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59260A CN113959260A CN202111254868.0A CN202111254868A CN113959260A CN 113959260 A CN113959260 A CN 113959260A CN 202111254868 A CN202111254868 A CN 202111254868A CN 113959260 A CN113959260 A CN 1139592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assembly
- prism
- light
- im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G—WEAPON SIGHTS; AIMING
- F41G1/00—Sighting devices
- F41G1/06—Rearsights
- F41G1/14—Rearsights with le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G—WEAPON SIGHTS; AIMING
- F41G1/00—Sighting devices
- F41G1/46—Sighting devic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02—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involving prisms or mirrors
- G02B23/04—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involving prisms or mirrors for the purpose of 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e.g. fitted with eyepieces for more than one observ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ses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枪瞄光学系统。包括:白光物镜组件、分光转像组件、分光棱镜组件和目镜组件,沿物侧到像侧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微光物镜组件,设于所述分光转像组件的下方;红外物镜组件,设于所述白光物镜组件的下方;本申请设计沿物侧到像侧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白光物镜组件、分光转像组件、分光棱镜组件和目镜组件,并在白光物镜组件下方设置红外物镜组件,分光转像组件的下方设置微光物镜组件,白光物镜组件与微光物镜组件共用口径,白光图像可通过目镜组件直接观察,微光图像与红外图像可通过目镜组件观察显示屏组件得到;本申请通过分光转像组件有效压缩白光物镜后工作距,实现系统装置小型化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光学系统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枪瞄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白光、微光、红外三光枪瞄光学系统通常由白光、微光、红外镜头、各自探测器及目镜和显示屏组成,通过分布式三光镜头将景物成像在探测器上,然后进行图像处理,生成单光图像或融合图像,由人眼从目镜观察显示屏获得景物的图像。
该类产品优势是可以全天候使用,夜间仍然能正常工作,切换不同的波段具有识别伪装目标的效果,但由于分口径设计,每个波段均需要相应镜头,枪瞄系统体积庞大,不利于携带,且通过白光图像为目镜观察显示屏,与传统的白光直接瞄准相比,受探测器曝光时间、信息处理时间及显示屏的帧频限制及探测器、显示屏分辨率的限制,看到的图像存在拖影及一定的延迟,分辨率下降。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枪瞄光学系统,用以解决上述的系统体积庞大,不便携带,图像分辨率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缩小系统体积,便于携带,适用性强,具备白光直接瞄准功能,符合人眼观察习惯,图像清晰且易于实现的枪瞄光学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枪瞄光学系统,包括:
白光物镜组件、分光转像组件、分光棱镜组件和目镜组件,沿物侧到像侧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所述分光转像组件具备光入射面、第一光出射面和第二光出射面;
微光物镜组件,设于所述分光转像组件的下方;
所述白光物镜组件射出的光经所述光入射面射入至所述分光转像组件,并分离为白光与微光,且所述白光由所述第一光出射面射出至所述分光棱镜组件,所述微光由所述第二光出射面射出至所述微光物镜组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分光转像组件包括:
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和第三棱镜,依次拼接设置;所述第一棱镜与所述第二棱镜形成屋脊别汉棱镜,用于对所述白光倒像;所述第二棱镜与所述第三棱镜形成胶合棱镜,用于折射所述微光;
所述光入射面,位于所述第二棱镜靠近所述白光物镜组件的一侧;
所述第一光出射面,位于所述第一棱镜靠近所述分光棱镜组件的一侧;
所述第二光出射面,位于所述第三棱镜靠近所述微光物镜组件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分光棱镜组件包括:拼接设置的第四棱镜与第五棱镜;
所述第四棱镜相对所述第五棱镜靠近所述分光转像组件设置;所述第五棱镜与所述第四棱镜的接触面镀有分光膜,用于将白光分光为反射光与透射光。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棱镜为屋脊施密特棱镜,所述第二棱镜为半屋脊棱镜,所述第三棱镜为三棱柱形棱镜;所述第四棱镜与所述第五棱镜均为直角棱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白光物镜组件包括:
沿物侧到像侧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微光物镜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
所述第一方向与物侧到像侧方向垂直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目镜组件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第十三透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于所述白光物镜组件下方的红外物镜组件;
所述红外物镜组件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十四透镜与第十五透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透镜的材料为HBAK7光学玻璃、所述第二透镜的材料为HZF2光学玻璃、所述第三透镜的材料为HLAK53B光学玻璃、所述第四透镜的材料为HZF2光学玻璃,所述第五透镜的材料为HLAK53B光学玻璃;
所述第六透镜的材料为HZF6光学玻璃、所述第七透镜的材料为HLAK53B光学玻璃、所述第八透镜的材料为HLAK53B光学玻璃、所述第九透镜的材料为HZF6光学玻璃;
所述第十透镜的材料为HZF4光学玻璃、所述第十一透镜的材料为HLAK53B光学玻璃、所述第十二透镜的材料为HLAK53B光学玻璃、所述第十三透镜的材料为HZF4光学玻璃;所述第十四透镜的材料为IRG207硫系玻璃,所述第十五透镜的材料为单晶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图像接收单元;
所述图像接收单元包括:
分划板,设于在所述分光棱镜组件与所述分光成像组件之间,用于定位和计算目标距离;
红外探测器组件,与所述第十五透镜远离所述第十四透镜的一侧相邻设置,用于生成红外光图像;
微光探测器组件,与所述第九透镜远离所述第八透镜的一侧相邻设置,用于生成微光图像;
显示屏组件,设于在所述分光棱镜组件下方,用于显示红外光图像与微光图像。
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地公开了一种枪瞄光学系统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具体地设计沿物侧到像侧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白光物镜组件、分光转像组件、分光棱镜组件和目镜组件,分光转像组件具备光入射面、第一光出射面和第二光出射面,并在分光转像组件的下方设置微光物镜组件,白光物镜组件与微光物镜组件共用口径,光源发出的光射入白光物镜组件,入射光经光入射面射入至分光转像组件,并分离为白光与微光,且白光由第一光出射面射出至分光棱镜组件,微光由第二光出射面射出至微光物镜组件,白光图像可通过目镜组件直接观察,微光图像与红外图像可通过目镜组件观察显示屏组件得到;通过分光转像组件有效压缩白光物镜后工作距,实现系统装置小型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一种枪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白光物镜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3为白光物镜组件的光学传递函数值示意图。
图4为微光物镜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5为微光物镜组件的光学传递函数值示意图。
图6为红外物镜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7为红外物镜组件在+20摄氏度时的光学传递函数值示意图。
图8为红外物镜组件在-40摄氏度时的光学传递函数值示意图。
图9为红外物镜组件在+60摄氏度时的光学传递函数值示意图。
图10为目镜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11为目镜组件的光学传递函数值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第五透镜;6、第一棱镜;7、第二棱镜;8、第三棱镜;9、第六透镜;10、第七透镜;11、第八透镜;12、第九透镜;13、第四棱镜;14、第五棱镜;15、第十透镜;16、第十一透镜;17、第十二透镜;18、第十三透镜;19、第十四透镜;20、第十五透镜;21、白光物镜组件;22、分光转像组件;23、分光棱镜组件;24、目镜组件;25、微光物镜组件;26、红外物镜组件;27、分划板;28、红外探测器组件;29、微光探测器组件;30、显示屏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所示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枪瞄光学系统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白光物镜组件21、分光转像组件22、分光棱镜组件23和目镜组件24,沿物侧到像侧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微光物镜组件25,设于分光转像组件22的下方;白光物镜组件21与微光物镜组件25共口径设置,分光转像组件22具备光入射面、第一光出射面和第二光出射面;光源发出的光射入白光物镜组件21,入射光经光入射面射入至分光转像组件22,并分离为白光与微光,且白光由第一光出射面射出至分光棱镜组件23,微光由第二光出射面射出至微光物镜组件25,有效压缩白光物镜后工作距,白光图像可通过目镜组件24直接观察,微光图像可通过目镜组件24观察显示屏组件30得到,实现系统装置小型化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分光转像组件22包括:
第一棱镜6、第二棱镜7和第三棱镜8,依次拼接设置;第二棱镜7的下表面镀有分光膜,可用于反射白光,透射微光,以实现白光微光的分离;
并且,光入射面,位于第二棱镜7靠近白光物镜组件21的一侧;第一光出射面,位于第一棱镜6靠近分光棱镜组件23的一侧;第二光出射面,位于第三棱镜8靠近微光物镜组件25的一侧;第一棱镜6与第二棱镜7形成屋脊别汉棱镜,用于对白光倒像;第二棱镜7与第三棱镜8形成胶合棱镜,用于折射微光;
其中,第一棱镜6与第二棱镜7之间的距离变化范围为0.1mm~0.5mm,第一棱镜6与第二棱镜7的其他尺寸规格可根据距离变化范围进行调整,入射光通光口径范围为φ19mm~φ20mm;第三棱镜8的其他尺寸可根据其前表面的尺寸来确定,出射光通光口径范围为φ19mm~φ20mm;
此处,第一棱镜6的类型,例如为屋脊施密特棱镜;第二棱镜7的类型,例如为半屋脊棱镜,其前表面(前表面为图1中左侧的表面)尺寸为21mm×21mm;第三棱镜8的类型,例如为三棱柱形棱镜,其前表面(前表面为图1中左侧的表面)尺寸为9mm×21mm。
进一步地,分光棱镜组件23包括:拼接设置的第四棱镜13与第五棱镜14;第四棱镜13相对第五棱镜14靠近分光转像组件22设置;
第五棱镜14与第四棱镜13的接触面镀有分光膜,用于将白光分光为反射光与透射光;此处,可按反射光和透射光1:4将白光进行分光,保证白光通道能量充足,分光膜反射损失的能量可通过提高显示屏亮度来补偿;目镜组件24可通过分光棱镜组件23同时贯穿到白光通道以及显示屏组件所显示的图像;
其中,分光棱镜组件的尺寸规格为21mm×21mm×21mm;此处,第四棱镜13与第五棱镜14的类型,例如为直角棱镜。
进一步地,白光物镜组件21包括:
沿物侧到像侧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和第五透镜5;第一透镜1与第二透镜2形成双胶合透镜,第四透镜4和第五透镜5形成双胶合透镜;第二透镜2与第三透镜3的距离变化范围为24.7mm~24.8mm;第三透镜3与第四透镜4的距离变化范围为5.8mm~5.9mm;第五透镜5与第一透镜1的距离变化范围为1mm~2mm;
其中,第一透镜1的材料,例如为HBAK7光学玻璃,其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75mm~80mm和95mm~100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24mm~φ25mm和φ24mm~φ25mm,厚度范围为5.9mm~6mm;
第二透镜2的类型,例如为凹凸透镜;第二透镜2的材料,例如为HZF2光学玻璃,其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95mm~100mm和295mm~300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24mm~φ25mm和φ24mm~φ25mm,厚度范围为3mm~3.1mm;
第三透镜3的材料,例如为HLAK53B光学玻璃,其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19mm~20mm和16mm~17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21mm~φ22mm和φ18mm~φ19mm,厚度范围为6.2mm~6.3mm;
第四透镜4的类型,例如为双凹透镜;第四透镜4的材料,例如为HZF2光学玻璃,其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39mm~40mm和190mm~195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18mm~φ19mm和φ18mm~φ19mm,厚度范围为2mm~2.1mm;
第五透镜5的材料,例如为HLAK53B光学玻璃;其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190mm~195mm和50mm~51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18mm~φ19mm和φ19mm~φ20mm,厚度范围为5.1mm~5.2mm;
进一步地,微光物镜组件25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六透镜9、第七透镜10、第八透镜11、第九透镜12;第八透镜11与第九透镜12形成双胶合透镜;此处,第一方向与物侧到像侧方向垂直设置;第六透镜9与第三棱镜8的距离变化范围为1.6mm~1.7mm;第六透镜9与第七透镜10的距离变化范围为0.8mm~0.9mm;第七透镜10与第八透镜11的距离变化范围为0.5mm~0.6mm;
其中,第六透镜9的材料,例如为HZF6光学玻璃,其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15mm~16mm和20mm~21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19mm~φ20mm和φ21mm~φ22mm,厚度范围为2.9mm~3mm;
第七透镜10的类型,例如为凹凸透镜;第七透镜10的材料,例如为HLAK53B光学玻璃,其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185mm~190mm和26mm~27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19mm~φ20mm和φ21mm~φ22mm,厚度范围为5.7mm~5.8mm;
第八透镜11的材料,例如为HLAK53B光学玻璃,其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17mm~18mm和23mm~24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22mm~φ23mm和φ17mm~φ18mm,厚度范围为12.3mm~12.4mm;
第九透镜12的材料,例如为HZF6光学玻璃,其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23mm~24mm和19mm~20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17mm~φ18mm和φ11mm~φ12mm,厚度范围为4.2mm~4.3mm。
进一步地,目镜组件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十透镜15、第十一透镜16、第十二透镜17、第十三透镜18;第十透镜15与第十一透镜16形成双胶合透镜;第十二透镜17与第十三透镜18形成双胶合透镜;第十透镜15与第五棱镜14的距离变化范围为5.9mm~13.5mm,可进行视度调节;第十一透镜16与第十二透镜17的距离变化范围为0.5mm~0.6mm;
其中,第十透镜15的类型,例如为平凸透镜;第十透镜15的材料,例如为HZF4光学玻璃,其前表面为平面,后表面的半径范围为28mm~29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22mm~φ23mm和φ23mm~φ24mm,厚度范围为2.5mm~2.6mm;
第十一透镜16的材料,例如为HLAK53B光学玻璃,其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28mm~29mm和57mm~58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23mm~φ24mm和φ24mm~φ25mm,厚度范围为7.9mm~8mm;
第十二透镜17的材料,例如为HLAK53B光学玻璃,其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64mm~65mm和54mm~55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24mm~φ25mm和φ24mm~φ25mm,厚度范围为6.4mm~6.5mm;
第十三透镜18的材料,例如为HZF4光学玻璃,其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54mm~55mm和105mm~106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24mm~φ25mm和φ23mm~φ24mm,厚度范围为2.8mm~2.9mm。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白光物镜组件21下方的红外物镜组件26,用于形成红外通道;红外图像可通过目镜组件24观察显示屏组件30得到;
具体地,红外物镜组件26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十四透镜19与第十五透镜20;第十四透镜19与第十五透镜20的距离变化范围为21.6mm~21.7mm;
其中,第十四透镜19的材料,例如为IRG207硫系玻璃,其前表面的半径范围为24mm~25mm,后表面为非球面基底的衍射面,非球面系数为A=2.0082×10-6,B=9.7549×10-10,C=9.0997×10-13,D=7.631×10-16,衍射级次1级,衍射中心波长10μm,衍射面位相系数为C1=-2.3668×10-4,C2=-9.1901×10-9,C3=2.9739×10-12,C4=-3.3432×10-14,半径范围为34mm~35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35mm~φ36mm和φ32mm~φ33mm,厚度范围为6mm~6.1mm;
第十五透镜20的类型,例如为凸凹透镜;第十五透镜20的材料,例如为单晶锗,前表面的半径范围为48mm~49mm,后表面为非球面,非球面系数为A=5.8819×10-5,B=6.2773×10-7,C=-7.885×10-9,D=4.84×10-10,半径范围为36mm~37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12mm~φ13mm和φ11mm~φ13mm,厚度范围为3mm~3.1mm。
进一步地,还包括:图像接收单元,用于目镜组件24观察各波段的图像;
具体地,图像接收单元包括:
分划板27,设于在分光棱镜组件23与分光成像组件22之间,用于定位和计算目标距离,与白光物镜组件21、分光棱镜组件23、分光成像组件22以及目镜组件,形成白光通道;
红外探测器组件28,与第十五透镜20远离第十四透镜19的一侧相邻设置,用于生成红外光图像;
微光探测器组件29,与第九透镜12远离第八透镜11的一侧相邻设置,用于生成微光图像;
显示屏组件20,设于在分光棱镜组件23下方,用于接收红外探测器组件28生成的红外光图像与微光探测器组件29的生成微光图像,并显示,以供目镜组件24处观察。
本枪瞄光学系统由白光通道、微光通道以及红外通道复合而成,白光通道与微光通道共口径设计,而红外通道单独设计镜头,在光照条件充足的调节下主要利用白光直接瞄准,即可获得与传统的单一白光瞄准基本一致的图像,光照条件不足时使用微光或长波红外,或者切换波段识别伪装目标,而红外光学通道具有被动无热化设计,在-40℃~+60℃温度范围内可正常工作;
此处,白光的工作波段/波长为486nm~656nm,微光的工作波段/波长为760nm~950nm,红外的工作波段/波长为8μm~12μm;视场角:2ω=6°(白光)、12°(微光和红外);放大倍率:4倍(白光)和2倍(微光和红外);镜头F数:1.6(微光)和1.1(红外);出瞳直径:6.25mm;出瞳距:>40mm;
如图2、图3所示,分别为白光物镜利用Code V光学设计软件制作的最佳实施例光路图和光学传递函数值图,设计输入为波长486nm、546nm、587nm、656nm,半视场为0°,0.9°,1.5°,2.1°,3°,通光口径25mm。由于弧矢面内正方向视场和负方向视场的像质相同,因此输入时仅取正方向视场即可。图中横坐标表示空间频率,纵坐标表示光学传递函数值。
表1白光物镜成像质量(MTF@30lp/mm)
视场 | 理论 |
0° | 0.78 |
0.9° | 0.78 |
1.5° | 0.78 |
2.1° | 0.76 |
3° | 0.73 |
从表1可以看出白光物镜整个视场成像质量良好。
如图4、图5所示,分别为微光物镜利用Code V光学设计软件制作的最佳实施例光路图和光学传递函数值图,设计输入为760nm、830nm、950nm和1000nm,半视场为0°,1.8°,3°,4.2°,6°,F数1.6由于弧矢面内正方向视场和负方向视场的像质相同,因此输入时仅取正方向视场即可。图中横坐标表示空间频率,纵坐标表示光学传递函数值。
表2微光物镜成像质量(MTF@42lp/mm)
从表2可以看出微光物镜整个视场成像质量良好,可匹配12μm像元低照度CMOS探测器,实现星光条件下成像。
如图6所示,为利用Code V光学设计软件制作的最佳实施例光路图,图7~图9为红外物镜20℃、-40℃、+60℃时最佳实施例对应光学传递函数值图,设计输入为8000nm、9000nm、10000nm、11000nm和12000nm,半视场为0°,1.8°,3°,4.2°,6°,F数1.1。由于弧矢面内正方向视场和负方向视场的像质相同,因此输入时仅取正方向视场即可。图中横坐标表示空间频率,纵坐标表示光学传递函数值。
表3红外物镜成像质量(MTF@42lp/mm)
温度 | +20℃ | -40℃ | +60℃ |
视场 | 理论 | 理论 | 理论 |
0° | 0.42 | 0.3 | 0.39 |
1.8° | 0.42 | 0.34 | 0.36 |
3° | 0.39 | 0.38 | 0.3 |
4.2° | 0.35 | 0.38 | 0.26 |
6° | 0.3 | 0.2 | 0.31 |
从表3可以看出中波红外通道光学镜头在-40℃~+60℃温度范围内,整个视场成像质量良好,可匹配640×512像元12μm长波非制冷探测器使用。
如图10、图11所示,分别为目镜利用Code V光学设计软件制作的最佳实施例光路图和光学传递函数值图,设计输入为波长486nm、546nm、587nm、656nm,半视场为0°,3.6°,6°,8.4°,12°,通光口径6.25mm。由于弧矢面内正方向视场和负方向视场的像质相同,因此输入时仅取正方向视场即可。图中横坐标表示空间频率,纵坐标表示光学传递函数值。
表4目镜成像质量(MTF@30lp/mm)
从表4可以看出目镜,在0.7视场内成像质量良好,满足人眼观察需求。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枪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白光物镜组件(21)、分光转像组件(22)、分光棱镜组件(23)和目镜组件(24),沿物侧到像侧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所述分光转像组件(22)具备光入射面、第一光出射面和第二光出射面;
微光物镜组件(25),设于所述分光转像组件(22)的下方;
所述白光物镜组件(21)射出的光经所述光入射面射入至所述分光转像组件(22),并分离为白光与微光,且所述白光由所述第一光出射面射出至所述分光棱镜组件(23),所述微光由所述第二光出射面射出至所述微光物镜组件(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枪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转像组件(22)包括:
第一棱镜(6)、第二棱镜(7)和第三棱镜(8),依次拼接设置;所述第一棱镜(6)与所述第二棱镜(7)形成屋脊别汉棱镜,用于对所述白光倒像;所述第二棱镜(7)与所述第三棱镜(8)形成胶合棱镜,用于折射所述微光;
所述光入射面,位于所述第二棱镜(7)靠近所述白光物镜组件(21)的一侧;
所述第一光出射面,位于所述第一棱镜(6)靠近所述分光棱镜组件(23)的一侧;
所述第二光出射面,位于所述第三棱镜(8)靠近所述微光物镜组件(25)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枪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棱镜组件(23)包括:拼接设置的第四棱镜(13)与第五棱镜(14);
所述第四棱镜(13)相对所述第五棱镜(14)靠近所述分光转像组件(22)设置;所述第五棱镜(14)与所述第四棱镜(13)的接触面镀有分光膜,用于将白光分光为反射光与透射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枪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6)为屋脊施密特棱镜,所述第二棱镜(7)为半屋脊棱镜,所述第三棱镜(8)为三棱柱形棱镜;所述第四棱镜(13)与所述第五棱镜(14)均为直角棱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枪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物镜组件(21)包括:
沿物侧到像侧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和第五透镜(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枪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光物镜组件(25)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六透镜(9)、第七透镜(10)、第八透镜(11)、第九透镜(12);
所述第一方向与物侧到像侧方向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枪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镜组件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十透镜(15)、第十一透镜(16)、第十二透镜(17)、第十三透镜(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枪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白光物镜组件(21)下方的红外物镜组件(26);
所述红外物镜组件(26)包括:沿物侧到像侧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十四透镜(19)与第十五透镜(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枪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的材料为HBAK7光学玻璃、所述第二透镜(2)的材料为HZF2光学玻璃、所述第三透镜(3)的材料为HLAK53B光学玻璃、所述第四透镜(4)的材料为HZF2光学玻璃,所述第五透镜(5)的材料为HLAK53B光学玻璃;
所述第六透镜(9)的材料为HZF6光学玻璃、所述第七透镜(10)的材料为HLAK53B光学玻璃、所述第八透镜(11)的材料为HLAK53B光学玻璃、所述第九透镜(12)的材料为HZF6光学玻璃;
所述第十透镜(15)的材料为HZF4光学玻璃、所述第十一透镜(16)的材料为HLAK53B光学玻璃、所述第十二透镜(17)的材料为HLAK53B光学玻璃、所述第十三透镜(18)的材料为HZF4光学玻璃;所述第十四透镜(19)的材料为IRG207硫系玻璃,所述第十五透镜(20)的材料为单晶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枪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像接收单元;
所述图像接收单元包括:
分划板(27),设于在所述分光棱镜组件(23)与所述分光成像组件(22)之间,用于定位和计算目标距离;
红外探测器组件(28),与所述第十五透镜(20)远离所述第十四透镜(19)的一侧相邻设置,用于生成红外光图像;
微光探测器组件(29),与所述第九透镜(12)远离所述第八透镜(11)的一侧相邻设置,用于生成微光图像;
显示屏组件(20),设于在所述分光棱镜组件(23)下方,用于显示红外光图像与微光图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54868.0A CN113959260A (zh) | 2021-10-27 | 2021-10-27 | 一种枪瞄光学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54868.0A CN113959260A (zh) | 2021-10-27 | 2021-10-27 | 一种枪瞄光学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59260A true CN113959260A (zh) | 2022-01-21 |
Family
ID=79467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54868.0A Withdrawn CN113959260A (zh) | 2021-10-27 | 2021-10-27 | 一种枪瞄光学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95926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21769A1 (zh) * | 2022-05-17 | 2023-11-23 | 珠海市敏夫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 瞄准镜 |
-
2021
- 2021-10-27 CN CN202111254868.0A patent/CN113959260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21769A1 (zh) * | 2022-05-17 | 2023-11-23 | 珠海市敏夫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 瞄准镜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054395B1 (en) | Multi-spectral optical system, multi-spectral weapon sight and weapon sight system | |
US8326142B2 (en) | Optical image systems | |
CN103293681B (zh) | 一种超大口径、超长焦距的双通道光学装置 | |
CN109739025B (zh) | 共光路双波段光学系统、成像装置、光学镜头 | |
KR101807414B1 (ko) | 삼중대역 파장 영상을 동시 촬영하는 장거리 빗각촬영 카메라 광학계 | |
CN107015349B (zh) | 一种微光电视成像中继耦合光学系统 | |
CN210690931U (zh) | 一种用于1k探测器的长波红外变焦光学系统 | |
CN113959260A (zh) | 一种枪瞄光学系统 | |
CN102722017B (zh) | 多波段齐焦连续变焦光学装置 | |
CN107991767B (zh) | 轻型微光夜视仪光学系统 | |
CN112099194B (zh) | 900万像素黑光全彩镜头 | |
CN106291910B (zh) | 适用于微光夜视镜的轻型化目镜系统 | |
CN116360089A (zh) | 一种拓展景深的内窥镜光学系统 | |
CN114176485B (zh) | 内窥镜装置摄像头偏振光光学系统、摄像头及内窥镜装置 | |
CN114137699B (zh) | 一种小型高分辨率无热化中波红外光学系统 | |
CN111413786B (zh) | 一种短波红外/可见光双光成像镜头 | |
CN113589502A (zh) | 大视场可见光与近红外光共光路变焦成像系统 | |
CN207396855U (zh) | 内窥镜适配器加长装置光学系统 | |
CN113376825B (zh) | 一种可变焦的目镜视场监视光学系统 | |
RU2706519C1 (ru) | Панорамный прицел со встроенным лазерным дальномером | |
CN110658608B (zh) | 一种12mm大孔径、昼夜两用定焦镜头 | |
CN112006639B (zh) | 电子内窥镜成像镜头 | |
CN114815145B (zh) | 一种近眼显示光学系统及视觉显示器 | |
CN114967051B (zh) | 一种人脸识别镜头 | |
CN217932273U (zh) | 一种90度转像的目镜光学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