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9100B - 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9100B
CN113959100B CN202111435957.5A CN202111435957A CN113959100B CN 113959100 B CN113959100 B CN 113959100B CN 202111435957 A CN202111435957 A CN 202111435957A CN 113959100 B CN113959100 B CN 1139591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exhaust
foam liquid
wall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359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59100A (zh
Inventor
刘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4359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91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59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9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59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91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0/00Solar heat coll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environments
    • F24S20/60Solar heat collectors integrated in fixed constructions, e.g. in buildings
    • F24S20/66Solar heat collectors integrated in fixed constructions, e.g. in buildings in the form of facade constructions, e.g. wall constru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0023Building characterised by incorporated canalis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76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 E04B1/760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fillings for cavity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76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 E04B1/7608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comprising a prefabricated insulating layer, disposed between two other layers or panels
    • E04B1/7612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comprising a prefabricated insulating layer, disposed between two other layers or panel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air spac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4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 E04C2/5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with special adaptations for auxiliary purposes, e.g. serving for locating conduits
    • E04C2/521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with special adaptations for auxiliary purposes, e.g. serving for locating conduits serving for locating conduits; for ventilating, heating or cooling
    • E04C2/525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with special adaptations for auxiliary purposes, e.g. serving for locating conduits serving for locating conduits; for ventilating, heating or cooling for heating or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4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using natural energy, e.g. solar energy, energy from the grou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02A30/272Solar heating or coo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可用于超低能耗建筑,可解决具有季节可调蓄水模块围护结构的建筑冬季放出蓄水内部形成的大于15mm厚空气间层保温效率低且室内排风热损失高制约能效提升的问题;包括:底模块和底板保温板,具有阻流层的墙模块和顶模块,带可开闭通风口的墙体保温遮阳板和顶板保温遮阳板,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水系统管路,水泵和杂用水箱;其特征是具有逐层排风系统,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针对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控制系统;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用于具有季节可调蓄水模块围护结构的建筑时,在冬季可实现显著增强空气间层保温减少传热损失和室内排风热回收的双重节能增益。

Description

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节能和建筑围护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蓄水墙围护结构常用于增强建筑蓄热和隔热,其应用并非为了增强保温;如专利号为2017113026094的《一种用于低能耗集装箱房的复合围护结构》中的蓄水模块围护结构就是用于蓄热隔热的围护结构,其保温能力一般,具有静滞水层的蓄水模块仅相当于同厚度普通多孔砖墙的保温能力;为提升蓄水模块围护结构的保温能力,专利号为2020229083056的《一种增强保温的蓄水模块围护结构》采用气凝胶毡或气凝胶粉增强蓄水模块中阻流层的保温能力,但是这种模式只提高了阻流层本身的保温能力,而被阻流层分隔的空气间层的保温能力并无提升;专利号为2021205701319的《一种增强保温隔热的蓄水模块围护结构》中采用了阻流膜或阻流网作为增强阻流层来阻碍空气间层中的自然对流,但是阻流膜或阻流网分隔的空气体量不完全隔断,依然通过阻流膜或阻流网上的孔隙,或与模块内壁之间的孔隙连通,依然产生一定自然对流,很难使空气间层保温能力显著提升;EN ISO 6946-2007《建筑部件与构件热阻和传热系数计算方法(Buildingcomponents andbuilding elements — Thermal resistance and thermal transmittance —Calculation method)》中表明:对于向上传热的水平空气间层(如冬季水平屋面中的空气间层)或水平传热的垂直空气间层(如墙体中的空气间层),由于高温侧和低温侧壁面间自然对流的存在,特别是当空气间层厚度大于15mm时,其热阻随厚度增加就变得很小;同样高度,同样表面温差的大于15mm厚的空气间层,比如15mm至300mm的空气间层的热阻几乎相等,其中水平向上传热空气间层热阻约为0.16m2K/W,垂直空气间层热阻约为0.18 m2K/W;这种保温能力的空气间层其实仅相当于15mm厚软木板或刨花板的保温能力,显著低于常用建筑保温材料层的保温能力,如15mm厚发泡聚苯乙烯层有0.43m2K/W至0.56 m2K/W的热阻;通常建筑保温层的聚苯板厚度为50mm至100mm,超低能耗建筑甚至采用200mm以上厚度的聚苯板保温,建筑中采用的50mm到200mm厚的保温材料层热阻可达1.4 m2K/W至7.4 m2K/W,远超同样厚度的空气间层0.16m2K/W至0.18 m2K/W的热阻;对于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建筑而言,其围护结构中厚度超过15mm的空气间层会成为围护结构冬季保温的弱点。
目前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建筑的屋面和墙体等外围护结构通常采用气密性很好的隔气膜和气密性很好的门窗,以减少空气渗透热损失;目前集装箱房外围护结构中由于采用钢板这种不透气的材料,如配合气密性很好的门窗,这种节能集装箱房的气密性也很好;气密性提升会导致这类建筑不可能依靠空气渗透提供足够新风维持室内人员健康呼吸,这类气密性很好的建筑在冬季必须采取机械通风;为避免冬季通风热损失,现有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建筑大多采用新风热回收机组从排风中回收一部分热量;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核心部件为空气换热器,如转轮式空气换热器等,都具有冷热空气热交换表面;但是由于现有空调系统中能安装的空气换热器尺寸限制了冷热空气接触面积,且冷热空气流动中接触时间也较短,所以很难通过现有新风热回收机组实现排风中热量大比例回收;目前一般的排风热回收效率仅在65%左右,排风出口空气温度相对于室外气温依然较高,导致冬季排风热损失较大,影响现有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建筑能效的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建筑,特别是一种超低能耗集装箱房的季节可调蓄水模块围护结构在冬季放出水后内部形成厚度大于15mm的空气间层的保温能力依然显著弱于同样厚度的常用建筑保温材料层的保温能力,其冬季传热损失显著高于同样厚度的常用建筑保温材料层,且采用气密性围护结构后,在冬季采取机械通风提供新风维持室内人员健康呼吸的过程中,受制于现有新风热回收机组中空气换热器的冷热空气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限制,导致建筑排风中热量很难大比例回收,进而在空气间层保温和室内排风余热回收两方面制约现有建筑冬季能效显著提升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
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可用于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建筑,特别是用于一种具有外墙模块,屋顶模块和底板模块组成的季节可调蓄水模块外围护结构的超低能耗集装箱房中,其技术目的是:在保持外墙模块,屋顶模块和底板模块可蓄水增强夏季隔热性的基础上,在冬季所述外墙模块和屋顶模块放水后,内部形成厚度大于15mm的空气间层或空气间层组时,可充分抑制空气间层内的自然对流,显著增强所述外墙模块和屋顶模块组成的模块化围护结构的保温能力;同时冬季还可充分回收室内排风中的热量,显著降低室内排风和传热损失,从而在冬季,尤其是极端低温条件下,实现具有空气间层和气密性且季节可调的蓄水模块围护结构的建筑显著增强空气间层保温和室内排风热回收的双重节能增益。
为实现以上目标,本发明提出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包括:可充当围护结构,可蓄水且放水后内部可形成空气间层,或可蓄水且与太阳能热水管路连接,在冬季可充入太阳能热水进行底板辐射采暖的底模块,以及所述底模块室外侧的底板保温板;可充当围护结构,可蓄水且放水后内部可形成空气间层的墙模块和顶模块,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还具有平行于室内侧表面与室外侧表面,间隔排列的多个阻碍以水或空气为代表的流体对流的结构薄层,即墙模块阻流层和顶模块阻流层;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室外侧的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以及隔着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处于所述墙模块室外侧的墙体保温遮阳板和处于所述顶模块室外侧的顶板保温遮阳板,墙体保温遮阳板底部的可开闭通风口,顶板保温遮阳板与墙体保温遮阳板交接边缘的可开闭通风口;连接所述墙模块,顶模块和底模块,发挥供水和回水作用的水系统管路,以及与所述水系统管路相连的水泵和杂用水箱;其特征是:具有逐层排风系统,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针对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控制系统;所述逐层排风系统包括: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接口或室内排风机,静压箱,墙模块排风主管,墙模块排风支管,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顶模块排风主管,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墙模块与顶模块之间的通水通气孔,顶模块层间排气管或排气孔,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以及在冬季充当排风气流通路的关闭状态的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以及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直通室外的排气口或排气缝;其中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和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合称顶模块排风支管;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空间合为一体时不设置墙模块与顶模块之间的通水通气孔;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包括:泡沫液,泡沫液储罐,泡沫液储罐供水管路及泡沫液储罐供水阀,泡沫液供液泵及供液控制阀和回液控制阀,以及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以及墙模块供液控制阀和墙模块回液控制阀,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以及顶模块供液控制阀,顶模块回液控制阀和顶模块泡沫液槽开关阀,墙模块泡沫液槽,墙模块微孔排气管,墙模块内部的泡沫导向槽或导向口,顶模块泡沫液槽,顶模块微孔排气管,顶模块内部的泡沫导向槽或导向口;所述泡沫液储罐包括比例混合器,搅拌器,泡沫液储罐供水口,泡沫液回液口,泡沫液供液口及开关阀;所述针对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控制系统包括:针对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控制器和液位计,其中针对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液位计包括控制墙模块内泡沫液液位的墙模块泡沫液液位计,以及控制顶模块内泡沫液液位的顶模块泡沫液液位计。
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的所述底模块,墙模块和顶模块可安装在建筑围护结构框架上,用于组合成建筑,特别是一种超低能耗集装箱房中的底板复合围护结构,外墙复合围护结构和屋顶复合围护结构;所述底模块,墙模块和顶模块是具有结构强度的可蓄水的模块化封闭容器型构造,在夏季炎热气候条件下所述底模块,墙模块和顶模块可蓄水且以水体积为主,形成内部的蓄水层以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性;当冬季需要增强围护结构保温时,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可放出内部蓄水充满空气,这时蓄水层转换为空气间层;所述底模块,墙模块和顶模块的室内侧表面与室外侧表面平行,且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还具有平行于室内侧表面与室外侧表面,间隔排列的多个塑料,或树脂,或橡胶,或金属材质的不透水的阻碍流体对流的结构薄层,即墙模块阻流层和顶模块阻流层,用于把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厚度减小的蓄水层或空气间层以阻碍内部流体整体自然对流的形成,避免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大范围自然对流传热;所述底模块在冬季放水后内部可形成空气间层以增强保温性,因冬季时高温的室内侧表面在上而低温的室外侧表面在下,自然对流不太明显,所述底模块内部也可不设置所述阻流层用于抑制自然对流;或所述底模块冬季也可蓄水且与太阳能热水管路连接,在冬季充入太阳能热水进行底板辐射采暖;所述底模块室外侧设置底板保温板用于增强整个底板复合围护结构的保温,特别是底模块用于底板辐射采暖时,设置底板保温板以减少底模块向室外的传热。
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的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用于把外墙复合围护结构和屋顶复合围护结构分成内外两部分,以实现外墙复合围护结构和屋顶复合围护结构保温能力的季节可调;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的表面具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镀层或涂层作为低辐射材料面层以减少内外表面之间辐射换热;隔着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处于墙模块室外侧的墙体保温遮阳板和处于顶模块室外侧的顶板保温遮阳板是具有保温层的不透明不透气的防水板材,用于冬季时围护结构保温和夏季时围护结构遮阳,配合所述墙体保温遮阳板底部的可开闭通风口,以及顶板保温遮阳板与墙体保温遮阳板交接边缘的可开闭通风口使用;夏季时打开所述墙体保温遮阳板底部的可开闭通风口,同时打开顶板保温遮阳板与墙体保温遮阳板交接边缘的可开闭通风口,使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与室外空气连通,且所述可开闭通风口的开启面积使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实现强化其表面向室外散热的热压和风压通风,这时所述墙体保温遮阳板和顶板保温遮阳板的保温从外墙复合围护结构和屋顶复合围护结构整体保温上除去,实现夏季时卸除外层保温,同时所述墙体保温遮阳板和顶板保温遮阳板对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室内侧的围护结构整体遮阳,有利于内层蓄满水的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的遮阳隔热和通风散热;为适应夏季通风需求,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处于所述墙模块室外侧的空气间层与处于所述顶模块室外侧的空气间层整体连通无局部分隔,且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厚度大于15mm,一般处于50mm至1000mm之间,以减少通风时的空气阻力;冬季时关闭所述墙体保温遮阳板底部的可开闭通风口,同时关闭顶板保温遮阳板与墙体保温遮阳板交接边缘的可开闭通风口,使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与室外空气完全断开并形成封闭空气间层,这时所述墙体保温遮阳板和顶板保温遮阳板的保温会分别计入外墙复合围护结构和屋顶复合围护结构的保温上,结合封闭状态的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的保温,实现了冬季条件下外墙复合围护结构和屋顶复合围护结构的保温增强。
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的所述水系统管路连接所述墙模块,顶模块和底模块,并连接水泵和杂用水箱,可通过所述水系统管路把所述杂用水箱中蓄存的来自建筑供水系统的自来水或建筑中水系统回收处理的杂用水经过所述水泵供给所述墙模块,顶模块和底模块;所述水系统管路上还具有控制杂用水箱供水口开闭的杂用水箱供水阀,控制杂用水箱回水管路开闭的杂用水箱回水管路控制阀,控制全部墙模块的回水主管开闭的墙模块回水主管控制阀,控制单个墙模块供水回水支管开闭的墙模块供水回水支管开关阀,并可通过所述水系统管路上的阀的组合开闭调节,使得所述墙模块,顶模块和底模块放出蓄存的水内部形成空气间层后,放出的水在所述水泵的作用下还可回流到所述杂用水箱中,以备供应建筑中其他杂用水用水点,避免水资源浪费;所述水系统管路通过所述墙模块供水回水支管开关阀连接墙模块供水回水支管,并通过所述墙模块供水回水支管连接所述墙模块外壁上的多个墙模块供水回水孔,多个墙模块在所述水系统管路上并联,从而可实现通过所述水系统管路向多个墙模块的同步供水和同步回水;所述水系统管路把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中蓄存的水输送回所述杂用水箱后,所述水系统管路的部分管路还可用作所述墙模块的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而不必另设一条专用的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以节省管路空间。
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的所述逐层排风系统是与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空气间层结合,从室内排风设备及管路到建筑围护结构内层空气间层,再到建筑围护结构外层空气间层形成排风气流通路的逐层排风系统;所述逐层排风系统冬季时不仅可排出室内污浊空气,以引入满足室内人员健康呼吸所需的新风,还可利用建筑围护结构与排风气流的对流换热回收排风中的余热以提升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空气间层两侧壁面温度,降低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与室内气温的温差,进而减少通过建筑围护结构从室内到室外的传热损失;同时所述逐层排风系统利用比现有新风热回收机组中空气换热器的冷热空气接触面积大得多的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空气间层的壁面逐渐吸收室内排风中的余热,使室内排风温度逐渐降低到接近室外气温后再排出室外,也显著降低了冬季室内排风的热损失,实现了排风节能。
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的所述逐层排风系统冬季的排风气流通路为:室内排风首先通过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接口或室内排风机进入静压箱,再分别进入连接所述静压箱通向墙模块的墙模块排风主管,以及连接所述静压箱通向顶模块的顶模块排风主管;进入墙模块排风主管的排风气流再通过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经由连接所述墙模块排风主管并可向墙模块内部排风的墙模块排风支管进入所述墙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中;进入顶模块排风主管的排风气流再通过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经由连接所述顶模块排风主管并可向顶模块内部排风的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进入所述顶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中;流经墙模块内部空气间层的排风气流经由墙模块与顶模块之间的通水通气孔进入所述顶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中,与顶模块内部已有的排风气流混合,再通过顶模块层间排气管或排气孔,穿过顶模块阻流层,再通过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进入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然后排入在冬季排风条件下充当排风气流通路的处于关闭状态的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排风气流充分流经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后,再通过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直通室外的排气口或排气缝排出室外。
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的所述逐层排风系统中的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接口连接建筑中安装的现有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出口的管路,在冬季可使经过现有新风热回收机组的不完全降温的室内排风还可以再进入所述逐层排风系统进行二次余热回收,进一步降低最终排出建筑的排风气流温度,显著减少建筑排风造成的冬季热损失;对于没有安装现有新风热回收机组的建筑,也可直接采用室内排风机作为冬季时室内排风的动力源,直接使室内空气经过室内排风机进入所述逐层排风系统进行余热回收,所述逐层排风系统相比于现有新风热回收机组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和更长的热交换时间,可显著减少建筑排风造成的冬季热损失;所述静压箱连接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接口或室内排风机的排风进口,同时连接通向墙模块的墙模块排风主管和通向顶模块的顶模块排风主管,可使排风动压大部分转变为静压避免动压损失,同时使排风风量在各个排风主管上分配得更均匀,排风气流波动减少,流动距离更远,还可使排风噪音降低;所述墙模块排风主管和顶模块排风主管用于把排风气流输送到建筑围护结构的墙模块和顶模块所在区域,对于复杂建筑可根据实际情况把建筑中的墙模块和顶模块分为不同的墙模块分区和顶模块分区,每个墙模块分区或顶模块分区都设置至少一条墙模块排风主管或顶模块排风主管;对于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空间合为一体,不设置墙模块与顶模块之间的通水通气孔的建筑,合并设置成一条墙模块排风主管或顶模块排风主管,并通过墙模块排风支管或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与合为一体的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连通;所述墙模块排风支管用于把排风气流从所述墙模块排风主管输送到各个独立的墙模块中,每一个墙模块至少具有一条墙模块排风支管连通该墙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和附近的墙模块排风主管;所述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处于墙模块排风支管与墙模块排风主管交接处,用于控制墙模块排风支管与墙模块排风主管通断,且所述墙模块蓄水状态时所述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关断以防止水进入墙模块排风主管;所述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用于把排风气流从所述顶模块排风主管输送到各个独立的顶模块中,每一个顶模块至少具有一条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连通该顶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和附近的顶模块排风主管;所述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处于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与顶模块排风主管交接处,用于控制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与顶模块排风主管通断,且所述顶模块蓄水状态时所述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关断以防止水进入顶模块排风主管;所述墙模块与顶模块之间的通水通气孔是连通相邻墙模块和顶模块的内部空气间层的可使水或空气流通的开孔或管路,夏季时所述墙模块蓄水过程中可使水从墙模块通过所述通水通气孔进入顶模块,冬季时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中的空气间层充当所述逐层排风系统的排风气流通路时使排风气流通过所述通水通气孔进入顶模块;所述顶模块层间排气管或排气孔可使被顶模块内部的顶模块阻流层分隔的各个空气间层都可向顶模块室外侧排气,所述顶模块层间排气管或排气孔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可使顶模块内部各层空气间层都利用排气管直接连通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的方式,或使顶模块内部相邻的各层空气间层的空气依次通过顶模块阻流层上的排气孔连通,最后通过顶模块内部最靠近室外侧的空气间层的室外侧壁面上的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排出顶模块的方式;所述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是顶模块外壁上的用于顶模块排气的排气孔;所述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连接所述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用于把排风气流从顶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输送到顶模块室外侧的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中,每一个顶模块至少具有一条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连通该顶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和顶模块室外侧的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在冬季时关闭墙体保温遮阳板底部的可开闭通风口,同时关闭顶板保温遮阳板与墙体保温遮阳板交接边缘的可开闭通风口后成为封闭空气间层,充当所述逐层排风系统的排风气流通路,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具有直通室外的排气口或排气缝,从所述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排出的排风气流充分流经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排风气流中的余热被进一步吸收后,排风气流从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直通室外的排气口或排气缝排出室外。
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的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是可按比例调制并暂存泡沫液,并利用泡沫液供液泵通过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和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输送泡沫液到多个彼此独立且具有多个内部空气间层的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的泡沫液槽中,同时利用所述逐层排风系统排入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的排风气流充入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的泡沫液槽中蓄存的泡沫液中进行连续发泡,产生中倍数或高倍数泡沫用于填充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形成连续且封闭的密集的空气泡沫填充层,充分抑制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空气间层的自然对流,显著提升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空气间层的保温性能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
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的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中的泡沫液是以合成表面活性剂为基料,无毒无腐蚀性,且具有非粘稠的液态流动性,可利用空气发泡且发泡倍数大于20小于或等于200的中倍数泡沫液,或发泡倍数大于200的高倍数泡沫液;把空气充入所述泡沫液中经过均匀发泡就可生成具有封闭液膜,内层不断聚集生成,外层不断破裂放气,处于动态扩张或平衡状态的密集的中倍数或高倍数的空气泡沫,排风气流可通过所述空气泡沫,随着泡沫的动态生成与破裂过程实现空气泡沫内空气体量的缓慢运动迁移,进而实现向外排气;所述泡沫液储罐是可利用泡沫液浓缩液按比例兑水生成所述泡沫液,并储存生成的泡沫液的装置,所述泡沫液储罐包括比例混合器,搅拌器,泡沫液储罐供水口,泡沫液回液口,泡沫液供液口及开关阀;所述比例混合器是可根据输入所述泡沫液储罐的水量自动控制泡沫液浓缩液的添加量,进而可形成混合比例稳定的泡沫液的装置;所述搅拌器是可手动或自动搅拌所述泡沫液储罐中的泡沫液,加速泡沫液浓缩液混合溶解,形成均匀混合的泡沫液的搅拌装置;所述泡沫液储罐供水口用于向泡沫液储罐内部供水,所供水来自建筑中的自来水或杂用水箱的杂用水,所述泡沫液储罐供水口通过泡沫液储罐供水管路连接水系统管路,所述泡沫液储罐供水管路是向泡沫液储罐中供水的管路,所述泡沫液储罐供水管路上有泡沫液储罐供水阀,可通过开闭泡沫液储罐供水阀控制所述泡沫液储罐供水管路的连通关断;所述泡沫液供液泵是输送泡沫液的管路上用于提供动力的泵;与泡沫液供液泵配合使用的所述供液控制阀是控制从所述泡沫液供液泵输出的泡沫液供液状态或关断状态的阀;所述回液控制阀是控制所述泡沫液储罐的泡沫液回液口相连的用于泡沫液回液的管路连通或关断状态的阀;所述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是控制所述水系统管路中的部分管路从供水的状态转换为供泡沫液的状态的转换阀,当所述水系统管路的部分管路用作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的部分管路,而不必另设一条专用的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时采用所述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来进行状态转换,或所述墙模块分别设置供回水的管路和供回泡沫液的管路,并用所述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进行状态转换;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是把泡沫液从所述泡沫液储罐输送到墙模块内部的墙模块泡沫液槽中,并可把墙模块泡沫液槽中的残余泡沫液输送回所述泡沫液储罐的管路,当需要墙模块进行排气发泡时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处于供液状态;墙模块供液控制阀和墙模块回液控制阀组合,用于控制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向所述墙模块内部的墙模块泡沫液槽供液的运行状态,或控制残余泡沫液从所述墙模块泡沫液槽回流到所述泡沫液储罐的运行状态;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是把泡沫液从所述泡沫液储罐输送到顶模块内部的顶模块泡沫液槽中,并可把顶模块泡沫液槽中的残余泡沫液输送回所述泡沫液储罐的管路,当需要顶模块进行排气发泡时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处于供液状态;顶模块供液控制阀和顶模块回液控制阀组合,用于控制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向所述顶模块内部的顶模块泡沫液槽供液的运行状态,或控制残余泡沫液从所述顶模块泡沫液槽回流到所述泡沫液储罐的运行状态;所述顶模块泡沫液槽开关阀是控制顶模块内部的顶模块泡沫液槽与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连通和关断状态的阀,所述顶模块泡沫液槽开关阀关断状态时有利于所述顶模块泡沫液槽的安装与维护;所述墙模块泡沫液槽是处于墙模块内部,底面及侧面围合且顶面开放,底面或侧面连接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用于蓄存输入墙模块内部的泡沫液的槽状容器;所述墙模块微孔排气管是位于所述墙模块泡沫液槽中,一端连通伸入墙模块内部的墙模块排风支管另一端封堵,或两端都连通伸入墙模块内部的墙模块排风支管,且管壁上均匀密布微小排气孔或排气缝,在进行墙模块内部空气间层的排气发泡时浸没在泡沫液中,用于把输入墙模块中的排风气流均匀分散排放到泡沫液中进行发泡,生成密集的中倍数或高倍数空气泡沫填充所述墙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的排气发泡装置中的排气管;所述墙模块内部的泡沫导向槽或导向口是墙模块内部的墙模块阻流层之间以及墙模块阻流层与墙模块内壁之间,宽度大于所述墙模块微孔排气管通过泡沫液发泡产生的空气泡沫的单个气泡统计得出的平均直径,长度随所述墙模块内部空气间层面宽方向贯通内部空气间层面宽,可供所述泡沫液生成的空气泡沫无阻碍通过并导向其填充的空气间层方向的槽口;所述顶模块泡沫液槽是处于顶模块内部,底面及侧面围合且顶面开放,底面或侧面连接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用于蓄存输入顶模块内部的泡沫液的槽状容器;所述顶模块微孔排气管是位于所述顶模块泡沫液槽中,一端连通伸入顶模块内部的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另一端封堵,或两端都连通伸入顶模块内部的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且管壁上均匀密布微小排气孔或排气缝,在进行顶模块内部空气间层的排气发泡时浸没在泡沫液中,用于把输入所述顶模块中的排风气流均匀分散排放到泡沫液中进行发泡,生成密集的中倍数或高倍数空气泡沫填充所述顶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的排气发泡装置中的排气管;所述顶模块内部的泡沫导向槽或导向口是顶模块内部的顶模块阻流层之间以及顶模块阻流层与顶模块内壁之间,宽度大于所述顶模块微孔排气管通过泡沫液发泡产生的空气泡沫的单个气泡统计得出的平均直径,长度随所述顶模块内部空气间层面宽方向贯通内部空气间层面宽,可供所述泡沫液生成的空气泡沫无阻碍通过并导向其填充的空气间层方向的槽口;每个墙模块内部有一个或多个墙模块泡沫液槽,每个顶模块内部有一个或多个顶模块泡沫液槽,不同墙模块内部的墙模块泡沫液槽通过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连通,不同顶模块内部的顶模块泡沫液槽通过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连通。
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针对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控制系统是控制所述墙模块泡沫液槽和顶模块泡沫液槽中蓄存的泡沫液量,保证所述墙模块微孔排气管和顶模块微孔排气管排气发泡时完全浸没在泡沫液中的控制系统;包括针对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控制器和液位计,其中针对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液位计包括控制墙模块内泡沫液液位的墙模块泡沫液液位计和控制顶模块内泡沫液液位的顶模块泡沫液液位计;所述墙模块泡沫液槽通过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连通,由至少一个墙模块泡沫液液位计控制所有墙模块泡沫液槽中的泡沫液液位;所述顶模块泡沫液槽通过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连通,由至少一个顶模块泡沫液液位计控制所有顶模块泡沫液槽中的泡沫液液位。
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的运行方法为:夏季炎热气候条件下,打开所述墙体保温遮阳板底部的可开闭通风口,同时打开所述顶板保温遮阳板与墙体保温遮阳板交接边缘的可开闭通风口,使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与室外空气连通,相当于卸除了墙体和顶板的外层保温,不仅使内层围护结构充分遮阳降温,更有利于建筑室内散热,且所述可开闭通风口的开启面积可使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实现强化其表面向室外散热的热压和风压通风,也有利于建筑围护结构通风散热;同时所述墙模块,顶模块和底模块通过所述水系统管路充入自来水或杂用水,使所述墙模块,顶模块和底模块中的每个模块都充满水,利用所述墙体保温遮阳板和顶板保温遮阳板充分遮阳的蓄满水的墙模块和顶模块,以及蓄满水的底模块组成的蓄水模块围护结构的显热蓄热能力实现建筑围护结构的静态隔热,显著降低建筑的冷负荷和制冷能耗,实现建筑夏季超低能耗运行;冬季寒冷气候条件下关闭所述墙体保温遮阳板底部的可开闭通风口,关闭所述顶板保温遮阳板与墙体保温遮阳板交接边缘的可开闭通风口,使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与室外空气隔绝,相当于建筑围护结构同时增加了墙体保温遮阳板和顶板保温遮阳板的保温和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的保温;同时为提升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自身的保温能力,完全放出其中蓄存的水,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形成被阻流层完全分隔,具有一定保温能力的多层空气间层;所述底模块完全放出其中蓄存的水,内部形成具有一定保温能力的空气间层,或与太阳能热水管路连接,充入太阳能热水进行底板辐射采暖;同时启动所述逐层排风系统,把室内排风经过新风热回收机组处理后送入静压箱,或直接经过室内排风机送入静压箱;排风气流经静压箱分为多路,通过所述墙模块排风主管和顶模块排风主管后,再经过墙模块排风主管和顶模块排风主管各自的排风支管开关阀和排风支管分别送入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中,使排风中的余热被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的内壁以对流换热方式吸收一部分后,再使排风气流进入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室外侧的处于封闭状态的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再次被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的内壁以对流换热方式吸收一部分排风余热后,然后从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直通室外的排气口或排气缝排出室外,从而使室内排风中的余热被建筑自身围护结构充分吸收,冬季室内气温和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差可减少,进而减少冬季室内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同时减少建筑排风热损失;冬季寒冷条件下需要强化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时启动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把所述泡沫液储罐中的泡沫液通过泡沫液供液泵经由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和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分别输送到墙模块泡沫液槽和顶模块泡沫液槽中,并通过针对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控制系统控制墙模块泡沫液槽和顶模块泡沫液槽中泡沫液的深度,同时把所述逐层排风系统输入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的排风气流经由所述墙模块微孔排气管和顶模块微孔排气管排入墙模块泡沫液槽和顶模块泡沫液槽中的泡沫液中进行发泡,生成空气泡沫并完全填充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空气间层,增加空气泡沫层的强化保温,显著提升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空气间层的保温能力,可明显减少冬季室内传热损失,降低建筑冬季,尤其是极端低温时段的采暖能耗,实现建筑冬季超低能耗运行;冬季结束的过渡季节围护结构不必提供空气泡沫层的强化保温时,调节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和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上的阀和泡沫液供液泵,使得墙模块泡沫液槽和顶模块泡沫液槽中的残余泡沫液回流到所述泡沫液储罐中,避免泡沫液浪费;同时继续运行所述逐层排风系统,使排风气流继续通过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中的空气间层,以及处于关闭状态的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进行排风余热回收,同时利用排风气流缓慢吹干净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残余的空气泡沫;所述空气泡沫转化为空气和水蒸汽排出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后,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还可利用内部的空气间层继续提供常规空气间层的保温,同时准备在夏季来临前再次蓄水转换为隔热状态;根据不同气候区特点,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的墙模块和顶模块在春季和秋季过渡季节可处于蓄水隔热或非蓄水依靠空气间层常规保温的运行状态;或在春季过渡季当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的泡沫液彻底排空且空气泡沫彻底吹净后,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可逐渐充水直到充满水,逐渐增加蓄热性和隔热性,逐渐过渡到夏季隔热运行状态;或在秋季过渡季,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可逐渐放水直到放完所有蓄水,逐渐充入空气增加保温性,逐渐过渡到冬季空气间层常规保温状态,并在冬季极端低温到来前启动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进行排气发泡强化保温。
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其特征是具有逐层排风系统,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针对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控制系统。
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逐层排风系统是与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空气间层结合,从室内排风设备及管路到围护结构内层空气间层,再到围护结构外层空气间层形成排风气流通路的逐层排风系统,包括: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接口或室内排风机,静压箱,墙模块排风主管,墙模块排风支管,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顶模块排风主管,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墙模块与顶模块之间的通水通气孔,顶模块层间排气管或排气孔,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在冬季充当排风气流通路的关闭状态的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直通室外的排气口或排气缝;其中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和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合称顶模块排风支管;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空间合为一体时不设置墙模块与顶模块之间的通水通气孔。
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逐层排风系统中的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接口连接建筑中现有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出口管路,在冬季使经过现有新风热回收机组的不完全降温的室内排风再进入所述逐层排风系统进行二次余热回收并排风;对于没有安装现有新风热回收机组的建筑直接采用室内排风机作为排风动力源,直接使室内空气经室内排风机进入所述逐层排风系统进行余热回收并排风;所述静压箱连接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接口或室内排风机,同时连接通向墙模块的墙模块排风主管和通向顶模块的顶模块排风主管;每个墙模块至少具有一条墙模块排风支管连通该墙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和附近的墙模块排风主管;所述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处于墙模块排风支管与墙模块排风主管交接处,且所述墙模块蓄水状态时所述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关断以防止水进入墙模块排风主管;每个顶模块至少具有一条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连通该顶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和附近的顶模块排风主管;所述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处于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与顶模块排风主管交接处,且所述顶模块蓄水状态时所述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关断以防止水进入顶模块排风主管;所述墙模块与顶模块之间的通水通气孔是连通相邻墙模块和顶模块的内部空气间层的可使水或空气流通的开孔或管路,夏季时所述墙模块蓄水过程中使水从墙模块内部通过所述通水通气孔进入顶模块内部,冬季时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中的空气间层充当所述逐层排风系统的排风气流通路时,使排风气流通过所述通水通气孔从墙模块进入顶模块内部;对于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空间合为一体不设置墙模块与顶模块之间的通水通气孔的建筑,合并设置一条墙模块排风主管或顶模块排风主管,并通过墙模块排风支管或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与合为一体的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空气间层连通;所述顶模块层间排气管或排气孔穿过顶模块内部的顶模块阻流层与所述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组成排风气流通路,可使被顶模块阻流层分隔的各个空气间层都可向顶模块室外侧排气;所述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是顶模块室外侧外壁面上的排气孔;所述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连接所述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每个顶模块至少具有一条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连通该顶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和顶模块室外侧的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
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是可按比例调制并暂存泡沫液,并利用泡沫液供液泵通过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和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输送泡沫液到墙模块泡沫液槽和顶模块泡沫液槽中,同时利用所述逐层排风系统排入墙模块和顶模块中的排风气流充入墙模块泡沫液槽和顶模块泡沫液槽蓄存的泡沫液中进行连续发泡,产生中倍数或高倍数泡沫用于填充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空气间层,形成连续的密集空气泡沫填充层,提升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空气间层保温性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包括:泡沫液,泡沫液储罐,泡沫液储罐供水管路及泡沫液储罐供水阀,泡沫液供液泵及供液控制阀和回液控制阀,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及墙模块供液控制阀和墙模块回液控制阀,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及顶模块供液控制阀,顶模块回液控制阀和顶模块泡沫液槽开关阀,墙模块泡沫液槽,墙模块微孔排气管,墙模块内部的泡沫导向槽或导向口,顶模块泡沫液槽,顶模块微孔排气管,顶模块内部的泡沫导向槽或导向口;所述泡沫液储罐包括比例混合器,搅拌器,泡沫液储罐供水口,泡沫液回液口,泡沫液供液口及开关阀。
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泡沫液是以合成表面活性剂为基料,无毒无腐蚀性,且具有非粘稠的液态流动性,可利用空气发泡且发泡倍数大于20小于或等于200的中倍数泡沫液,或发泡倍数大于200的高倍数泡沫液;把空气充入所述泡沫液中经过均匀发泡可生成具有封闭液膜,内层不断聚集生成,外层不断破裂放气,处于动态扩张或平衡状态的密集的中倍数或高倍数的空气泡沫;所述逐层排风系统的排风气流随着空气泡沫的动态生成与破裂过程实现气泡内空气体量的运动迁移和向外排气。
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比例混合器是根据输入所述泡沫液储罐的水量自动控制泡沫液浓缩液的添加量,进而形成混合比例稳定的泡沫液的装置;所述搅拌器是可手动或自动搅拌所述泡沫液储罐中的泡沫液,加速泡沫液浓缩液混合溶解,形成均匀混合的泡沫液的搅拌装置;所述泡沫液储罐供水口通过所述泡沫液储罐供水管路连接水系统管路,所述泡沫液储罐供水管路上有泡沫液储罐供水阀;所述泡沫液供液泵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泡沫液储罐的泡沫液供液口,并通过管路连接所述供液控制阀和回液控制阀以及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再连接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和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上有墙模块供液控制阀和墙模块回液控制阀,用于把泡沫液从所述泡沫液储罐输送到墙模块中的墙模块泡沫液槽中,并可把墙模块泡沫液槽中的残余泡沫液输送回所述泡沫液储罐,当需要墙模块进行排气发泡时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处于供液状态;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上有顶模块供液控制阀和顶模块回液控制阀,并通过顶模块泡沫液槽开关阀连接所述顶模块泡沫液槽,用于把泡沫液从所述泡沫液储罐输送到顶模块中的顶模块泡沫液槽中,并可把顶模块泡沫液槽中的残余泡沫液输送回所述泡沫液储罐,当需要顶模块进行排气发泡时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处于供液状态;所述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是控制所述水系统管路中的部分管路从供水的状态转换为供泡沫液的状态的转换阀,当所述水系统管路的部分管路用作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的部分管路时采用所述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来进行状态转换,所述墙模块或分别设置供回水的管路和供回泡沫液的管路并用所述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进行状态转换。
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墙模块泡沫液槽是处于墙模块内部,底面及侧面围合且顶面开放,底面或侧面连接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用于蓄存输入墙模块内部的泡沫液的槽状容器;所述墙模块微孔排气管是位于所述墙模块泡沫液槽中,一端连通伸入墙模块内部的墙模块排风支管另一端封堵,或两端都连通伸入墙模块内部的墙模块排风支管,且管壁上均匀密布微小排气孔或排气缝,在进行墙模块内部空气间层的排气发泡时浸没在泡沫液中,用于把输入墙模块中的所述逐层排风系统的排风气流均匀分散排放到泡沫液中进行发泡,生成密集的中倍数或高倍数空气泡沫填充所述墙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的排气发泡装置中的排气管;所述墙模块内部的泡沫导向槽或导向口是墙模块阻流层之间以及墙模块阻流层与墙模块内壁之间,宽度大于所述墙模块微孔排气管通过泡沫液发泡产生的空气泡沫的单个气泡统计得出的平均直径,长度随所述墙模块内部空气间层面宽方向贯通内部空气间层面宽,可供所述泡沫液生成的空气泡沫无阻碍通过并导向其填充的空气间层方向的槽口;所述顶模块泡沫液槽是处于顶模块内部,底面及侧面围合且顶面开放,底面或侧面连接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用于蓄存输入顶模块内部的泡沫液的槽状容器;所述顶模块微孔排气管是位于所述顶模块泡沫液槽中,一端连通伸入顶模块内部的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另一端封堵,或两端都连通伸入顶模块内部的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且管壁上均匀密布微小排气孔或排气缝,在进行顶模块内部空气间层的排气发泡时浸没在泡沫液中,用于把输入所述顶模块中的所述逐层排风系统的排风气流均匀分散排放到泡沫液中进行发泡,生成密集的中倍数或高倍数空气泡沫填充所述顶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的排气发泡装置中的排气管;所述顶模块内部的泡沫导向槽或导向口是顶模块阻流层之间以及顶模块阻流层与顶模块内壁之间,宽度大于所述顶模块微孔排气管通过泡沫液发泡产生的空气泡沫的单个气泡统计得出的平均直径,长度随所述顶模块内部空气间层面宽方向贯通内部空气间层面宽,可供所述泡沫液生成的空气泡沫无阻碍通过并导向其填充的空气间层方向的槽口;每个墙模块内部有一个或多个墙模块泡沫液槽,每个顶模块内部有一个或多个顶模块泡沫液槽,不同墙模块内部的墙模块泡沫液槽通过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连通,不同顶模块内部的顶模块泡沫液槽通过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连通。
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其特征是针对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控制系统是控制所述墙模块泡沫液槽和顶模块泡沫液槽中蓄存的泡沫液量,保证所述墙模块微孔排气管和顶模块微孔排气管排气发泡时完全浸没在泡沫液中的控制系统,包括针对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控制器和液位计,针对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液位计包括控制墙模块内泡沫液液位的墙模块泡沫液液位计和控制顶模块内泡沫液液位的顶模块泡沫液液位计;由至少一个墙模块泡沫液液位计控制所有墙模块泡沫液槽中的泡沫液液位,由至少一个顶模块泡沫液液位计控制所有顶模块泡沫液槽中的泡沫液液位。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蓄水模块围护结构,在保持墙模块,顶模块和底模块可利用蓄水状态和放水状态的季节转换,配合可开闭通风口的季节调节,实现夏季卸保温隔热散热,冬季增强保温的基础上,在冬季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放水后内部形成厚度大于15mm的空气间层或空气间层组时,还可利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空气间层充当室内排风气流通路,高效回收室内排风中的余热,显著降低排风热损失,同时减少室内空气和围护结构壁面的温差,提升室内舒适度,降低室内传热损失;此外在冬季还利用室内排风气流通过泡沫液发泡装置进行发泡,生成空气泡沫填充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以强化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空气间层的保温,显著减少传热损失;从而在冬季实现具有空气间层和气密性的季节可调蓄水模块围护结构的建筑显著增强保温减少传热损失和室内排风热回收的双重节能增益。
以上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室外侧的空气间层为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为显著提升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冬季的保温性能且能够高效回收室内排风中的热量,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还可改造为一种排气发泡的节能空气间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的实施例的外墙、屋顶和底板围护结构的横截面以及水系统、逐层排风系统、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和泡沫液供液控制系统集成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的实施例的水系统、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和泡沫液供液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墙模块和顶模块及其相连的逐层排风系统和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的局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屋顶、外墙和底板围护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屋顶与外墙围护结构的局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屋顶围护结构的局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外墙与底板围护结构的局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所述一种排气发泡的节能空气间层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具有绝热气密可开闭构造的可开闭通风口的局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9是所述一种排气发泡的节能空气间层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防风保温排气口的局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底模块10,底板保温板101,墙模块11,墙模块阻流层111,墙模块供水回水支管112,墙模块供水回水孔113,顶模块12,顶模块阻流层121,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墙体保温遮阳板14,顶板保温遮阳板15,墙体保温遮阳板底部的可开闭通风口161,顶板保温遮阳板与墙体保温遮阳板交接边缘的可开闭通风口162,水系统管路17,杂用水箱供水阀171,杂用水箱回水管路控制阀172,墙模块回水主管控制阀173,墙模块供水回水支管开关阀174,水泵18,杂用水箱19,逐层排风系统2,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接口20,室内排风机21,静压箱22,墙模块排风主管23,墙模块排风支管24,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40,顶模块排风主管25,顶模块排风支管26,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60,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261,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262,墙模块与顶模块之间的通水通气孔27,顶模块层间排气管或排气孔28,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281,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直通室外的排气口或排气缝29,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3,泡沫液30,空气泡沫301,泡沫液储罐31,比例混合器311,搅拌器312,供水口313,泡沫液回液口314,泡沫液供液口及开关阀315,泡沫液储罐供水管路32,泡沫液储罐供水阀321,泡沫液供液泵33,供液控制阀331,回液控制阀332,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333,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4,墙模块供液控制阀341,墙模块回液控制阀342,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5,顶模块泡沫液槽开关阀350,顶模块供液控制阀351,顶模块回液控制阀352,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6,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泡沫液槽开关阀360,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供液控制阀361,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回液控制阀362,墙模块泡沫液槽37,墙模块微孔排气管371,墙模块内部的泡沫导向槽或导向口372,顶模块泡沫液槽38,顶模块微孔排气管381,顶模块内部的泡沫导向槽或导向口382,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泡沫液槽39,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微孔排气管391,泡沫液供液控制系统4,控制器41,液位计42,墙模块泡沫液液位计421,顶模块泡沫液液位计422,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泡沫液液位计423,模块外贴低辐射蓄热保温层5,墙模块外贴低辐射蓄热保温层51,墙模块低辐射镀层或涂层511,墙模块外贴蓄热层512,墙模块外贴保温层513,顶模块外贴低辐射蓄热保温层52,顶模块低辐射镀层或涂层521,顶模块外贴蓄热层522,顶模块外贴保温层523,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节能通气构造6,绝热气密可开闭构造61,保温盖板611,柔性材料密封边612,空气槽6121,磁吸密封条613,防风保温排气口62,透气性纤维材料或多孔材料层621,钢丝网或穿孔板622,防风排气风帽623,挡风板6231,尾舵6232,转轴6233。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中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详述如下,虽然附图中展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应理解为被所展示出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限制,附图中没有绘出或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公知的形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包括:可充当围护结构,可蓄水且放水后内部可形成空气间层,或可蓄水且与太阳能热水管路连接,在冬季可充入太阳能热水进行底板辐射采暖的底模块10,以及所述底模块10室外侧的底板保温板101;可充当围护结构,可蓄水且放水后内部可形成空气间层的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内部还具有平行于室内侧表面与室外侧表面,间隔排列的多个阻碍以水或空气为代表的流体对流的结构薄层,即墙模块阻流层111和顶模块阻流层121;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室外侧的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以及隔着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处于所述墙模块11室外侧的墙体保温遮阳板14和处于所述顶模块12室外侧的顶板保温遮阳板15;墙体保温遮阳板14底部的可开闭通风口161,顶板保温遮阳板15与墙体保温遮阳板14交接边缘的可开闭通风口162;连接所述墙模块11,顶模块12和底模块10,发挥供水和回水作用的水系统管路17,以及与所述水系统管路17相连的水泵18和杂用水箱19;其特征是:具有与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空气间层结合,从室内排风设备及管路到围护结构内层空气间层,再到围护结构外层空气间层形成排风气流通路的逐层排风系统2,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3,针对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泡沫液供液控制系统4;所述逐层排风系统2包括: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接口20或室内排风机21,连接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接口20或室内排风机21的静压箱22,连接所述静压箱22通向墙模块11的墙模块排风主管23,连接所述墙模块排风主管23并向墙模块11内部排风的墙模块排风支管24,墙模块排风主管23和墙模块排风支管24交接处控制通断的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40,连接所述静压箱22通向顶模块12的顶模块排风主管25,连接所述顶模块排风主管25并可向顶模块12内部排风的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261,顶模块排风主管25和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261交接处控制通断的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60,墙模块11与顶模块12之间的通水通气孔27,穿过顶模块阻流层121且与顶模块12顶部的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281组成排气通路的顶模块层间排气管或排气孔28,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281,以及连通所述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281并向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排风的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262,以及在冬季排风条件下充当排风气流通路的处于关闭状态的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以及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直通室外的排气口或排气缝29,其中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261和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262合称为顶模块排风支管26;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3包括:泡沫液30,泡沫液储罐31,泡沫液储罐供水管路32及泡沫液储罐供水阀321,泡沫液供液泵33,与泡沫液供液泵33配合使用的供液控制阀331和回液控制阀332,以及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333,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4及墙模块供液控制阀341和墙模块回液控制阀342,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5及顶模块供液控制阀351,顶模块回液控制阀352和顶模块泡沫液槽开关阀350,墙模块11内部的墙模块泡沫液槽37,墙模块泡沫液槽37中的墙模块微孔排气管371,墙模块11内部的墙模块阻流层111之间以及墙模块阻流层111与墙模块11的内壁之间还具有墙模块内部的泡沫导向槽或导向口372,顶模块12内部的顶模块泡沫液槽38,顶模块泡沫液槽38中的顶模块微孔排气管381,顶模块12内部的顶模块阻流层121之间以及顶模块阻流层121与顶模块12的内壁之间还具有顶模块内部的泡沫导向槽或导向口382;且每个墙模块11内部有一个或多个墙模块泡沫液槽37,每个顶模块12内部有一个或多个顶模块泡沫液槽38,不同墙模块11内部的墙模块泡沫液槽37通过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4连通,不同顶模块12内部的顶模块泡沫液槽38通过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5连通;所述泡沫液储罐31包括比例混合器311,搅拌器312,泡沫液储罐供水口313,泡沫液回液口314,泡沫液供液口及开关阀315;针对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泡沫液供液控制系统4包括:针对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控制器41和液位计42,针对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液位计42包括控制墙模块11内部的泡沫液30的液位的墙模块泡沫液液位计421和控制顶模块12内部的泡沫液30的液位的顶模块泡沫液液位计422。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的底模块10,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可安装在建筑围护结构框架上,用于组合成建筑,特别是一种超低能耗集装箱房中的底板复合围护结构,外墙复合围护结构和屋顶复合围护结构;所述底模块10,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是具有结构强度的可蓄水的模块化封闭容器型构造,在夏季炎热气候条件下所述底模块10,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可蓄水且以水体积为主,形成内部的蓄水层以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性;当冬季需要增强围护结构保温时,所述底模块10,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可放出内部蓄水充满空气,这时蓄水层转换为空气间层;所述底模块10,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室内侧表面与室外侧表面平行,且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内部还具有平行于室内侧表面与室外侧表面,间隔排列的多个塑料,或树脂,或橡胶,或金属材质的不透水的阻碍以水或空气为代表的流体对流的结构薄层,即墙模块阻流层111和顶模块阻流层121,用于把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厚度减小的蓄水层或空气间层以阻碍内部整体自然对流的形成,避免形成大范围自然对流传热;所述底模块10在冬季放水后内部可形成空气间层增强保温性,因冬季时温度高的室内侧表面在上而温度低的室外侧表面在下,自然对流不太明显,所述底模块10内部也可不设置阻碍对流的构造用于抑制自然对流,而只设置底模块10室外侧的底板保温板101减少传热和低辐射涂层减少辐射换热;或所述底模块10冬季也可蓄水且与太阳能热水管路连接,可充入太阳能热水进行冬季底板辐射采暖;所述底模块10室外侧设置底板保温板101用于增强底板复合围护结构保温,特别是底模块10充入太阳能热水用于底板辐射采暖时可减少底模块10向室外传热。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的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室外侧的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用于把外墙复合围护结构和屋顶复合围护结构分成内外两部分,以实现外墙复合围护结构和屋顶复合围护结构保温能力的季节可调;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的内表面具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镀层或涂层作为低辐射材料面层以减少内外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隔着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处于所述墙模块11室外侧的墙体保温遮阳板14和处于所述顶模块12室外侧的顶板保温遮阳板15是具有保温层的不透明不透气的防水板材,用于冬季时围护结构保温和夏季时围护结构遮阳,配合所述墙体保温遮阳板14底部的可开闭通风口161,以及顶板保温遮阳板15与墙体保温遮阳板14交接边缘的可开闭通风口162使用;夏季时打开所述墙体保温遮阳板14底部的可开闭通风口161,同时打开顶板保温遮阳板15与墙体保温遮阳板14交接边缘的可开闭通风口162,使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与室外空气连通,且所述可开闭通风口161和162的开启面积可使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实现强化其表面向室外散热的热压和风压通风,这时所述墙体保温遮阳板14和顶板保温遮阳板15的保温会分别从外墙复合围护结构和屋顶复合围护结构整体保温上卸除,实现夏季时卸除外墙复合围护结构和屋顶复合围护结构的外层保温,以利于内层散热,同时所述墙体保温遮阳板14和顶板保温遮阳板15对内层整体遮阳,有利于内层蓄满水的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遮阳隔热和通风散热;为适应夏季通风需求,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处于所述墙模块11室外侧的空气间层与处于所述顶模块12室外侧的空气间层整体连通无局部分隔,且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厚度大于15mm,一般处于50mm至1000mm之间,以利于减少通风时的空气阻力;冬季时关闭所述墙体保温遮阳板14底部的可开闭通风口161,同时关闭顶板保温遮阳板15与墙体保温遮阳板14交接边缘的可开闭通风口162,使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与室外空气断开形成封闭空气间层,这时所述墙体保温遮阳板14和顶板保温遮阳板15的保温分别计入外墙复合围护结构和屋顶复合围护结构整体保温,结合封闭状态的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的保温,实现了冬季条件下外墙复合围护结构和屋顶复合围护结构的保温增强。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的水系统管路17连接所述墙模块11,顶模块12和底模块10,并连接水泵18和杂用水箱19,可通过所述水系统管路17把所述杂用水箱19中蓄存的来自建筑供水系统的自来水或建筑中水系统回收处理的杂用水经过所述水泵18供给所述墙模块11,顶模块12和底模块10;所述水系统管路17上具有控制杂用水箱19供水口开闭的杂用水箱供水阀171,控制杂用水箱19回水管路开闭的杂用水箱回水管路控制阀172,控制全部墙模块11的回水主管开闭的墙模块回水主管控制阀173,控制单个墙模块11的供水回水支管开闭的墙模块供水回水支管开关阀174,可通过所述水系统管路17上的阀的组合开闭调节使所述墙模块11,顶模块12和底模块10放出蓄水内部形成空气间层时,放出的水在所述水泵18的作用下回流到所述杂用水箱19中,以备供应建筑中其他杂用水用水点,避免浪费水;所述水系统管路17通过所述墙模块供水回水支管开关阀174连接每个墙模块11的墙模块供水回水支管112,并通过所述墙模块供水回水支管112连接所述墙模块11外壁上的多个墙模块供水回水孔113,多个墙模块11在所述水系统管路17上并联,可实现通过所述水系统管路17向多个墙模块11同步供水或同步回水;所述水系统管路17把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中蓄存的水输送回所述杂用水箱19后,所述水系统管路17的部分管路还可用作所述墙模块11的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4,而不必另设一条专用的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4以节省管路空间。
如图1、图3、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的逐层排风系统2是与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空气间层结合,从室内排风设备及管路到建筑围护结构内层空气间层,再到建筑围护结构外层空气间层形成排风气流通路的排风系统;所述逐层排风系统2冬季时不仅可排出室内污浊空气,满足室内人员健康呼吸所需新风量引入,还可利用建筑围护结构与排风气流的对流换热回收排风中的余热以提升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空气间层两侧壁面温度,进而降低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与室内气温的温差,减少通过建筑围护结构从室内到室外的传热损失;同时利用比现有新风热回收机组中空气换热器的冷热空气接触面积大得多的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空气间层两侧壁面逐渐吸收室内排风中的余热,使室内排风温度缓慢降低到接近室外气温后再排出室外,也显著降低了冬季室内排风的热损失。
如图1、图3、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的逐层排风系统2的排风气流通路为:室内排风首先通过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接口20或室内排风机21进入静压箱22,再分别进入连接静压箱22通向墙模块11的墙模块排风主管23和连接静压箱22通向顶模块12的顶模块排风主管25;进入墙模块排风主管23的排风气流通过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40,经由连接所述墙模块排风主管23并向所述墙模块11内部排风的墙模块排风支管24进入所述墙模块11内部;进入顶模块排风主管25的排风气流通过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60,经由连接所述顶模块排风主管25并向所述顶模块12内部排风的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261进入所述顶模块12内部;流经所述墙模块11内部空气间层的排风气流再通过墙模块11与顶模块12之间的通水通气孔27进入所述顶模块12内部,与所述顶模块12内部已有的排风气流混合,再经由顶模块12内部的顶模块层间排气管或排气孔28,穿过顶模块阻流层121后再穿过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281,进入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262,然后排入在冬季排风条件下充当排风气流通路的关闭状态的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排风气流充分流经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后再通过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直通室外的排气口或排气缝29排出室外。
如图1、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的所述逐层排风系统2中的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接口20连接建筑中安装的现有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出口的管路,在冬季可使经过现有新风热回收机组的不完全降温的室内排风还可以再进入所述逐层排风系统2进行二次余热回收,进一步降低最终排出建筑的排风气流温度,显著减少建筑排风造成的冬季热损失;对于没有安装现有新风热回收机组的建筑也可直接采用室内排风机21提供室内排风的动力,直接使室内污浊空气经过室内排风机21进入所述逐层排风系统2进行余热回收,相比于现有新风热回收机组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和更长的换热时间,可显著减少建筑排风造成的冬季热损失;所述静压箱22连接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接口20或室内排风机21的排风进口,同时连接通向墙模块11的墙模块排风主管23和通向顶模块12的顶模块排风主管25,可使排风动压大部分转变为静压避免动压损失,同时使排风风量在墙模块排风主管23和顶模块排风主管25上分配更均匀,排风气流波动减少,流动距离更远,还可使排风噪音降低;所述墙模块排风主管23和顶模块排风主管25用于把排风气流输送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所在区域,对于复杂建筑可把建筑中的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分为不同的墙模块11分区和顶模块12分区,每个墙模块11分区或顶模块12分区都设置至少一条墙模块排风主管23或顶模块排风主管25,对于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内部空间合为一体,不设置墙模块11与顶模块12之间的通水通气孔27的建筑,或合并设置成一条墙模块排风主管23或顶模块排风主管25;所述墙模块排风支管24用于把排风气流从所述墙模块排风主管23输送到各个独立的墙模块11中,每一个墙模块11至少具有一条墙模块排风支管24连通该墙模块11内部的空气间层和附近的墙模块排风主管23;所述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40用于控制墙模块排风主管23和墙模块排风支管24之间的连通和关断,在墙模块11蓄水之前使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40关断以防止水进入墙模块排风主管23;所述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261用于把排风气流从所述顶模块排风主管25输送到各个独立的顶模块12中,每一个顶模块12至少具有一条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261连通该顶模块12内部的空气间层和附近的顶模块排风主管25;所述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60用于控制顶模块排风主管25和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261之间的连通和关断,在顶模块12蓄水之前使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60关断以防止水进入顶模块排风主管25;所述墙模块11与顶模块12之间的通水通气孔27是连通所述墙模块11的内部空气间层和所述墙模块11相邻的顶模块12的内部空气间层的可使水或空气流通的开孔或管路,夏季时所述墙模块11蓄水过程中可使水经由墙模块11内部并通过所述通水通气孔27进入所述顶模块12,冬季时所述墙模块11中的空气间层充当所述逐层排风系统2中的排风气流通路时可使排风气流通过所述通水通气孔27进入顶模块12;所述顶模块层间排气管或排气孔28可使被顶模块12内部的顶模块阻流层121分隔的各个空气间层都可向顶模块12室外侧排气,所述顶模块层间排气管或排气孔28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可使顶模块12内部各层空气间层都利用排气管直接连通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281的方式,或使顶模块12内部相邻的各层空气间层依次通过排气孔连通,最后通过顶模块12内部最靠近室外侧的空气间层连通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281的方式;所述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281是顶模块室外侧外壁面上的排气孔;所述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262连接所述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281,用于把排风气流从顶模块12内部的空气间层输送到顶模块12室外侧的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中,每一个顶模块12至少具有一条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262连通该顶模块12内部的空气间层和该顶模块12室外侧的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在冬季时关闭所述墙体保温遮阳板14底部的可开闭通风口161,同时关闭顶板保温遮阳板15与墙体保温遮阳板14交接边缘的可开闭通风口162后成为封闭空气间层,充当所述逐层排风系统2的排风气流通路,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具有直通室外的排气口或排气缝29,从所述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262排出的排风气流充分流经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排风中的余热被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的壁面进一步吸收,排风气流最后从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直通室外的排气口或排气缝29排出室外。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的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3是可按比例调制并暂存泡沫液30,并利用泡沫液供液泵33通过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4和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5分别输送泡沫液30到多个彼此独立且具有多个内部空气间层的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内部的墙模块泡沫液槽37和顶模块泡沫液槽38中,同时利用所述逐层排风系统2排入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内部的排风气流充入所述墙模块泡沫液槽37和顶模块泡沫液槽38中的泡沫液30中进行连续发泡,产生中倍数泡沫或高倍数泡沫用于填充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内部的空气间层,形成连续且封闭的密集空气泡沫301填充层,能够充分抑制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内部空气间层的自然对流,显著提升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内部空气间层的保温性能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3。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的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3中的所述泡沫液30是以合成表面活性剂为基料,无毒无腐蚀性,且具有非粘稠的液态流动性,可利用空气发泡且发泡倍数大于20小于或等于200的中倍数泡沫液,或发泡倍数大于200的高倍数泡沫液;把空气充入所述泡沫液30中经过均匀发泡就可生成具有封闭液膜,内层不断聚集生成,外层不断破裂放气,处于动态扩张或平衡状态的密集的中倍数或高倍数的空气泡沫301;所述逐层排风系统2的排风气流可通过所述空气泡沫301,随着泡沫的动态生成与破裂过程实现气泡内空气体量的缓慢运动迁移,进而实现向外排气;所述泡沫液储罐31是可利用泡沫液浓缩液按比例兑水生成所述泡沫液30,并储存生成的泡沫液30的装置;所述泡沫液储罐31包括比例混合器311,搅拌器312,泡沫液储罐供水口313,泡沫液回液口314,泡沫液供液口及开关阀315;所述比例混合器311是可根据输入所述泡沫液储罐31的水量自动控制添加的泡沫液浓缩液的量,进而可形成混合比例稳定的泡沫液30的装置;所述搅拌器312是可手动或自动搅拌所述泡沫液储罐31中的泡沫液30,加速泡沫液浓缩液溶解混合,形成均匀混合的泡沫液30的搅拌装置;所述泡沫液储罐供水口313用于向泡沫液储罐31内部供水,所供水来自建筑中的自来水或杂用水箱19的杂用水;所述泡沫液储罐供水管路32是连接水系统管路17,向泡沫液储罐31中供水的管路,所述泡沫液储罐供水管路32上有泡沫液储罐供水阀321,可通过开闭所述泡沫液储罐供水阀321控制所述泡沫液储罐供水管路32的连通或关断;所述泡沫液供液泵33是输送泡沫液30的管路上用于提供动力的泵;与泡沫液供液泵33配合使用的所述供液控制阀331是控制从所述泡沫液供液泵33输出的泡沫液30供液状态或关断状态的阀,所述回液控制阀332是控制所述泡沫液储罐31的泡沫液回液口314相连的用于泡沫液30回液的管路连通或关断状态的阀,所述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333是控制所述水系统管路17中的部分管路从供水的状态转换为供泡沫液30的状态的转换阀;当所述水系统管路17的部分管路用作墙模块11的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4的部分管路,而不必另设一条专用的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4时采用所述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333来进行状态转换,所述墙模块11也可分别设置供回水的管路和供回泡沫液30的管路,并用所述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333进行状态转换;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4是在需要供液时把泡沫液30从所述泡沫液储罐31输送到墙模块11内部的墙模块泡沫液槽37中,并在需要回液时把墙模块11内部的墙模块泡沫液槽37中残余的泡沫液30输送回所述泡沫液储罐31的管路,当需要墙模块11进行排气发泡时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4处于供液状态;所述墙模块供液控制阀341和墙模块回液控制阀342组合,用于控制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4向所述墙模块11内部的墙模块泡沫液槽37供液的运行状态,或控制残余的泡沫液30从所述墙模块11内部的墙模块泡沫液槽37回流到所述泡沫液储罐31的运行状态;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5是在需要供液时把泡沫液30从所述泡沫液储罐31输送到顶模块12内部的顶模块泡沫液槽38中,并在需要回液时把顶模块12内部的顶模块泡沫液槽38中的残余的泡沫液30输送回所述泡沫液储罐31的管路,当需要顶模块12进行排气发泡时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5处于供液状态;所述顶模块供液控制阀351和顶模块回液控制阀352组合,用于控制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5向所述顶模块12内部的顶模块泡沫液槽38供液的运行状态,或控制残余的泡沫液30从所述顶模块12内部的顶模块泡沫液槽38回流到所述泡沫液储罐31的运行状态;所述顶模块泡沫液槽开关阀350是控制顶模块12内部的顶模块泡沫液槽38与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5连通和关断状态的阀,所述顶模块泡沫液槽开关阀350关断状态时有利于所述顶模块12内部的顶模块泡沫液槽38的安装与维护;所述墙模块泡沫液槽37是处于墙模块11内部,底面及侧面围合且顶面开放,底面或侧面连接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4,用于蓄存输入墙模块11内部的泡沫液30的槽状容器;所述墙模块微孔排气管371是位于所述墙模块泡沫液槽37中,一端连通伸入墙模块11内部的墙模块排风支管24另一端封堵,或两端都连通伸入墙模块11内部的墙模块排风支管24,且管壁上均匀密布微小排气孔或排气缝,在进行墙模块11内部空气间层的排气发泡时浸没在泡沫液30中,用于把输入墙模块11中的排风气流均匀分散排放到泡沫液30中进行发泡,生成密集的中倍数或高倍数空气泡沫301填充所述墙模块11内部的空气间层的排气发泡装置中的排气管;所述墙模块11内部的泡沫导向槽或导向口372是墙模块11内部的墙模块阻流层111之间以及墙模块阻流层111与墙模块11的内壁之间,宽度大于所述墙模块微孔排气管371通过泡沫液30发泡产生的空气泡沫301的单个气泡统计得出的平均直径,长度随所述墙模块11内部空气间层面宽方向贯通所述墙模块11内部空气间层面宽,可供所述泡沫液30生成的空气泡沫301无阻碍通过并导向其填充的空气间层方向的槽口;所述顶模块泡沫液槽38是处于顶模块12内部,底面及侧面围合且顶面开放,底面或侧面连接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5,用于蓄存输入顶模块12内部的泡沫液30的槽状容器;所述顶模块微孔排气管381是位于所述顶模块泡沫液槽38中,一端连通伸入顶模块12内部的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261另一端封堵,或两端都连通伸入顶模块12内部的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261,且管壁上均匀密布微小排气孔或排气缝,在进行顶模块12内部空气间层的排气发泡时浸没在泡沫液30中,用于把输入所述顶模块12中的排风气流均匀分散排放到泡沫液30中进行发泡,生成密集的中倍数或高倍数空气泡沫301填充所述顶模块12内部的空气间层的排气发泡装置中的排气管;所述顶模块12内部的泡沫导向槽或导向口382是顶模块12内部的顶模块阻流层121之间以及顶模块阻流层121与顶模块12的内壁之间,宽度大于所述顶模块微孔排气管381通过泡沫液30发泡产生的空气泡沫301的单个气泡统计得出的平均直径,长度随所述顶模块12内部空气间层面宽方向贯通所述顶模块12内部空气间层面宽,可供所述泡沫液30生成的空气泡沫301无阻碍通过并导向其填充的空气间层方向的槽口。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针对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泡沫液供液控制系统4是在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排气发泡时,控制所述墙模块泡沫液槽37和顶模块泡沫液槽38中蓄存的泡沫液30深度,保证所述墙模块微孔排气管371和顶模块微孔排气管381可完全浸没在泡沫液30中的控制系统;包括针对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控制器41和液位计42,针对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液位计42包括控制墙模块11内部的泡沫液30液位的墙模块泡沫液液位计421和控制顶模块12内部的泡沫液30液位的顶模块泡沫液液位计422;多个所述墙模块泡沫液槽37通过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4连通,由至少一个墙模块泡沫液液位计421控制多个墙模块泡沫液槽37中的泡沫液30液位;所述顶模块泡沫液槽38通过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5连通,由至少一个顶模块泡沫液液位计422控制多个顶模块泡沫液槽38中的泡沫液30液位。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通过季节性调节,夏季处于通风散热加遮阳隔热状态,冬季处于结合逐层排风热回收的常规空气间层保温或排气发泡强化保温状态;具体运行方法为:夏季炎热气候条件下,打开墙体保温遮阳板14底部的可开闭通风口161,打开顶板保温遮阳板15与墙体保温遮阳板14交接边缘的可开闭通风口162,使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与室外空气连通,相当于卸除了墙体复合围护结构与顶板复合围护结构的外层保温,更有利于建筑室内散热,且所述可开闭通风口161和162的开启面积可使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实现强化其表面向室外散热的热压和风压通风,也有利于建筑围护结构通风散热;同时所述墙模块11,顶模块12和底模块10通过所述水系统管路17充入建筑中的自来水或来自所述杂用水箱19的杂用水实现蓄水隔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在所述水系统管路17上打开杂用水箱供水阀171,打开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333,打开墙模块供液控制阀341,保持所有墙模块11的墙模块供水回水支管开关阀174处于打开状态,关闭墙模块回水主管控制阀173,关闭杂用水箱回水管路控制阀172,关闭泡沫液储罐供水阀321,关闭与泡沫液供液泵33配合使用的供液控制阀331,关闭墙模块回液控制阀342,关闭顶模块供液控制阀351,关闭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40,关闭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60,如果存在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6时还要关闭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泡沫液供液控制阀361;然后启动水泵18给所述墙模块11充水,并利用所述墙模块11与顶模块12之间的通水通气孔27使水充入顶模块12,实现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在夏季充水增强隔热;夏季隔热状态时使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都充满水后停止水泵18运行,然后关闭墙模块供液控制阀341,利用所述墙体保温遮阳板14和顶板保温遮阳板15充分遮阳的蓄满水的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以及处于建筑底部可完全避免太阳辐射的蓄满水的底模块10组成的蓄水模块围护结构的显热蓄热能力实现静态隔热,显著降低建筑冷负荷和制冷能耗,实现建筑夏季超低能耗运行;冬季寒冷气候条件下关闭所述墙体保温遮阳板14底部的可开闭通风口161,关闭所述顶板保温遮阳板15与墙体保温遮阳板14交接边缘的可开闭通风口162,使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与室外空气隔绝,相当于建筑围护结构同时增加了墙体保温遮阳板14和顶板保温遮阳板15的保温和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的保温;同时为提升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自身的保温能力,完全放出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中蓄存的水,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内部分别形成被所述墙模块阻流层111和顶模块阻流层121完全分隔,具有一定保温能力的多层空气间层;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在所述水系统管路17上打开墙模块回水主管控制阀173,打开杂用水箱回水管路控制阀172,打开墙模块供液控制阀341,保持所有墙模块11的墙模块供水回水支管开关阀174处于打开状态,同时关闭杂用水箱供水阀171,关闭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333,关闭泡沫液储罐供水阀321,关闭与泡沫液供液泵33配合使用的供液控制阀331,关闭墙模块回液控制阀342,关闭顶模块供液控制阀351,关闭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40,关闭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60,如果存在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6时还要关闭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泡沫液供液控制阀361,然后启动水泵18,使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中蓄存的水完全放出并沿着所述水系统管路17的回水方向回流至杂用水箱19中,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中蓄存的水完全回流至杂用水箱19后,关闭墙模块回水主管控制阀173,关闭杂用水箱回水管路控制阀172;所述底模块10可完全放出其中蓄存的水内部形成具有一定保温能力的空气间层,或与太阳能热水管路连接充入太阳能热水进行底板辐射采暖;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中蓄存的水完全回流至杂用水箱19后,打开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40,打开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60,然后启动所述逐层排风系统2,把室内污浊空气经过新风热回收机组处理后通过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接口20送入静压箱22,或室内不设置新风热回收机组时直接经过室内排风机21送入静压箱22;排风气流经静压箱22分为多路,通过所述墙模块排风主管23和顶模块排风主管25后分别经过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40和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60,再分别进入墙模块排风支管24和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261分别送入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内部的空气间层中,使排风中的余热被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内部的空气间层的内壁以对流换热方式吸收一部分后,使进入墙模块11的排风气流通过墙模块11与顶模块12之间的通水通气孔27进入顶模块12内部的空气间层中,与顶模块12中的排风气流混合后,排风气流再经过顶模块层间排气管或排气孔28,再通过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281排出顶模块12,进入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262,然后被排入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室外侧的处于关闭状态的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中,再次被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的内壁以对流换热方式吸收一部分排风余热后,从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直通室外的排气口或排气缝29排出室外,从而使室内排风中的余热被建筑自身围护结构充分吸收,使排出室外的气流温度接近室外气温,显著减少冬季排风热损失,同时冬季室内气温和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差减少,进而也减少了冬季室内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所述逐层排风系统2启动后还可启动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3,把所述泡沫液储罐31中的泡沫液30通过泡沫液供液泵33经由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4和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5分别输送到墙模块11内部的墙模块泡沫液槽37和顶模块12内部的顶模块泡沫液槽38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在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3中打开泡沫液储罐31的泡沫液供液口及开关阀315,打开泡沫液供液泵33的供液控制阀331,打开墙模块供液控制阀341,保持墙模块供水回水支管开关阀174打开,打开顶模块供液控制阀351,打开顶模块泡沫液槽开关阀350,同时关闭墙模块回水主管控制阀173,关闭泡沫液供液泵33的回液控制阀332,关闭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333,关闭墙模块回液控制阀342,关闭顶模块回液控制阀352,如果存在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6时还要关闭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泡沫液供液控制阀361,然后启动所述泡沫液供液泵33,使存储在所述泡沫液储罐31中的泡沫液30通过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4进入所述墙模块泡沫液槽37中,通过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5进入顶模块泡沫液槽38中;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泡沫液30供液过程中通过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泡沫液供液控制系统4的液位计42实时监测泡沫液30的液位,其中墙模块泡沫液液位计421监测所述墙模块泡沫液槽37中的泡沫液30的液位,顶模块泡沫液液位计422监测所述顶模块泡沫液槽38中泡沫液30的液位,液位信号反馈给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控制器41,进一步控制墙模块供液控制阀341,顶模块供液控制阀351,以及泡沫液供液泵33的运行,使得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排气发泡消耗的泡沫液30能够得到及时补充以供连续发泡;启动所述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3的同时,所述逐层排风系统2输入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内部的排风气流经由所述墙模块微孔排气管371和顶模块微孔排气管381分别排入所述墙模块泡沫液槽37和顶模块泡沫液槽38中的泡沫液30中进行发泡,生成空气泡沫301并完全填充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内部空气间层,增加空气泡沫301填充层的强化保温,显著提升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内部空气间层的保温能力,可明显减少通过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传热损失,显著降低建筑采暖能耗,实现冬季超低能耗运行;冬季结束的过渡季节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中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不必提供空气泡沫301层的强化保温时,调节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4和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5上的阀进行回液;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通过保持墙模块回水主管控制阀173关闭,保持泡沫液供液泵33的供液控制阀331关闭,保持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333关闭,保持墙模块供水回水支管开关阀174打开,同时关闭顶模块供液控制阀351,打开墙模块供液控制阀341,打开墙模块回液控制阀342,打开泡沫液供液泵33的回液控制阀332,打开顶模块回液控制阀352,如果存在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6时还要关闭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泡沫液供液控制阀361和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回液控制阀362,然后开启泡沫液供液泵33,使得墙模块泡沫液槽37和顶模块泡沫液槽38中残余的泡沫液30回流到所述泡沫液储罐31中,避免泡沫液30浪费;泡沫液30完全回流到所述泡沫液储罐31后关闭回液控制阀332,继续运行所述逐层排风系统2,使排风气流继续通过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中的空气间层以及处于关闭状态的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进行排风余热回收,同时利用排风气流缓慢吹干净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内部空气间层残余的空气泡沫301,所述空气泡沫301转化为空气和蒸汽排出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后,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还可利用空气间层继续提供常规保温,同时准备在夏季来临前再次蓄水转换为隔热状态;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在春季和秋季过渡季节可处于蓄水隔热状态,或非蓄水依靠空气间层常规保温状态;或在春季过渡季当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内部的泡沫液30彻底排空且空气泡沫301彻底吹净后,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可逐渐充水直到充满水,逐渐增加蓄热性,逐渐过渡到夏季蓄水隔热状态;或在秋季过渡季,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可逐渐放水直到放完所有蓄水,逐渐充入空气增加保温性,逐渐过渡到冬季依靠空气间层的常规保温状态,并在极端低温到来前启动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3对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排气发泡,进入依靠空气泡沫层的强化保温状态。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室外侧的空气间层为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为显著提升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冬季的保温性且能够高效回收室内排风中的热量,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还可改造为一种排气发泡的节能空气间层。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所述一种排气发泡的节能空气间层包括: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内部还具有墙模块阻流层111和顶模块阻流层121,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墙体保温遮阳板14,顶板保温遮阳板15,墙体保温遮阳板14底部的可开闭通风口161,顶板保温遮阳板15与墙体保温遮阳板14交接边缘的可开闭通风口162,水系统管路17,水泵18和杂用水箱19; 其特征是:具有逐层排风系统2,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3,针对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的泡沫液供液控制系统4,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模块外贴低辐射蓄热保温层5,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节能通气构造6;所述逐层排风系统2包括: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接口20或室内排风机21,静压箱22,墙模块排风主管23,墙模块排风支管24,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40,顶模块排风主管25,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261,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260,墙模块与顶模块之间的通水通气孔27,顶模块层间排气管或排气孔28,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281,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262,冬季充当排风通路的关闭状态的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直通室外的排气口或排气缝29,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261和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262合称顶模块排风支管26;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3包括:泡沫液30,泡沫液储罐31,泡沫液储罐供水管路32及泡沫液储罐供水阀321,泡沫液供液泵33,供液控制阀331和回液控制阀332,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36,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供液控制阀361,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回液控制阀362和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泡沫液槽开关阀360,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泡沫液槽39,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微孔排气管391;所述泡沫液储罐31包括比例混合器311,搅拌器312,泡沫液储罐供水口313,泡沫液回液口314,泡沫液供液口及开关阀315;针对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的泡沫液供液控制系统4包括:控制器41和液位计42,所述液位计42具体为控制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泡沫液槽39的泡沫液30液位的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泡沫液液位计423;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模块外贴低辐射蓄热保温层5包括所述墙模块11室外侧直接贴临的墙模块外贴低辐射蓄热保温层51,以及所述顶模块12室外侧直接贴临的顶模块外贴低辐射蓄热保温层52,所述墙模块外贴低辐射蓄热保温层51从室外侧到室内侧构造包括墙模块低辐射镀层或涂层511,墙模块外贴蓄热层512,墙模块外贴保温层513,所述顶模块外贴低辐射蓄热保温层52从室外侧到室内侧构造包括顶模块低辐射镀层或涂层521,顶模块外贴蓄热层522,顶模块外贴保温层523,所述墙模块11和顶模块12的模块外贴低辐射蓄热保温层5的室外侧为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13;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节能通气构造6包括:可开闭通风口161和162的绝热气密可开闭构造61,以及防风保温排气口62;所述绝热气密可开闭构造61包括保温盖板611,柔性材料密封边612,空气槽6121,磁吸密封条613;所述防风保温排气口62包括透气性纤维材料或多孔材料层621,保护性钢丝网或穿孔板622,防风排气风帽623,所述防风排气风帽623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挡风板6231,尾舵6232,转轴6233。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描述并不排除符合本发明主要内容,与本发明原理相通和相似的其他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存在;与本发明相通和相似的部分或全部特征组合的实施例也应当理解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包括:充当围护结构的底模块,以及所述底模块室外侧的底板保温板,所述底模块内部空间蓄水且放水后内部形成空气间层,或内部空间蓄水且与太阳能热水管路连接,在冬季充入太阳能热水进行底板辐射采暖;充当围护结构,内部空间蓄水且放水后内部形成空气间层的墙模块和顶模块,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还具有平行于室内侧表面与室外侧表面,间隔排列的多个阻碍以水或空气为代表的流体对流的结构薄层,即墙模块阻流层和顶模块阻流层;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室外侧的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以及隔着所述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处于所述墙模块室外侧的墙体保温遮阳板和处于所述顶模块室外侧的顶板保温遮阳板,墙体保温遮阳板底部的可开闭通风口,顶板保温遮阳板与墙体保温遮阳板交接边缘的可开闭通风口;连接所述墙模块,顶模块和底模块,发挥供水和回水作用的水系统管路,以及与所述水系统管路相连的水泵和杂用水箱;
其特征是:具有逐层排风系统,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针对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控制系统;
所述逐层排风系统是与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空气间层结合,从室内排风设备及管路到围护结构内层空气间层,再到围护结构外层空气间层形成排风气流通路的逐层排风系统,包括: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接口或室内排风机,静压箱,墙模块排风主管,墙模块排风支管,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顶模块排风主管,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墙模块与顶模块之间的通水通气孔,顶模块层间排气管或排气孔,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在冬季充当排风气流通路的关闭状态的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直通室外的排气口或排气缝;其中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和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合称顶模块排风支管;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空间合为一体时不设置墙模块与顶模块之间的通水通气孔;
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是按比例调制并暂存泡沫液,并利用泡沫液供液泵通过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和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分别输送泡沫液到墙模块泡沫液槽和顶模块泡沫液槽中,同时利用所述逐层排风系统排入墙模块和顶模块中的排风气流充入墙模块泡沫液槽和顶模块泡沫液槽蓄存的泡沫液中进行连续发泡,产生中倍数或高倍数泡沫用于填充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空气间层,形成连续的密集空气泡沫填充层,提升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空气间层保温性的泡沫液供液及发泡系统,包括:泡沫液,泡沫液储罐,泡沫液储罐供水管路及泡沫液储罐供水阀,泡沫液供液泵及供液控制阀和回液控制阀,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及墙模块供液控制阀和墙模块回液控制阀,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及顶模块供液控制阀,顶模块回液控制阀和顶模块泡沫液槽开关阀,墙模块泡沫液槽,墙模块微孔排气管,墙模块内部的泡沫导向槽或导向口,顶模块泡沫液槽,顶模块微孔排气管,顶模块内部的泡沫导向槽或导向口;所述泡沫液储罐包括比例混合器,搅拌器,泡沫液储罐供水口,泡沫液回液口,泡沫液供液口及开关阀;
所述针对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泡沫液供液控制系统是控制所述墙模块泡沫液槽和顶模块泡沫液槽中蓄存的泡沫液量,保证所述墙模块微孔排气管和顶模块微孔排气管排气发泡时完全浸没在泡沫液中的控制系统,包括:针对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控制器和液位计,针对墙模块和顶模块的液位计包括控制墙模块内泡沫液液位的墙模块泡沫液液位计和控制顶模块内泡沫液液位的顶模块泡沫液液位计;由至少一个墙模块泡沫液液位计控制所有墙模块泡沫液槽中的泡沫液液位,由至少一个顶模块泡沫液液位计控制所有顶模块泡沫液槽中的泡沫液液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逐层排风系统中的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接口连接建筑中现有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出口管路,在冬季使经过现有新风热回收机组的不完全降温的室内排风再进入所述逐层排风系统进行二次余热回收并排风;对于没有安装现有新风热回收机组的建筑直接采用室内排风机作为排风动力源,直接使室内空气经室内排风机进入所述逐层排风系统进行余热回收并排风;所述静压箱连接新风热回收机组的排风接口或室内排风机,同时连接通向墙模块的墙模块排风主管和通向顶模块的顶模块排风主管;每个墙模块至少具有一条墙模块排风支管连通该墙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和附近的墙模块排风主管;所述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处于墙模块排风支管与墙模块排风主管交接处,且所述墙模块蓄水状态时所述墙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关断以防止水进入墙模块排风主管;每个顶模块至少具有一条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连通该顶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和附近的顶模块排风主管;所述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处于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与顶模块排风主管交接处,且所述顶模块蓄水状态时所述顶模块排风支管开关阀关断以防止水进入顶模块排风主管;所述墙模块与顶模块之间的通水通气孔是连通相邻墙模块和顶模块的内部空气间层的使水或空气流通的开孔或管路,夏季时所述墙模块蓄水过程中使水从墙模块内部通过所述通水通气孔进入顶模块内部,冬季时所述墙模块和顶模块中的空气间层充当所述逐层排风系统的排风气流通路时,使排风气流通过所述通水通气孔从墙模块进入顶模块内部;对于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空间合为一体不设置墙模块与顶模块之间的通水通气孔的建筑,合并设置一条墙模块排风主管或顶模块排风主管,并通过墙模块排风支管或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与合为一体的墙模块和顶模块内部空气间层连通;所述顶模块层间排气管或排气孔穿过顶模块内部的顶模块阻流层与所述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组成排气气流通路,使被顶模块阻流层分隔的各个空气间层都向顶模块室外侧排气;所述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是顶模块室外侧外壁面上的排气孔;所述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连接所述顶模块室外侧排气孔,每个顶模块至少具有一条顶模块室外侧排风支管连通该顶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和顶模块室外侧的可开闭低辐射空气间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泡沫液是以合成表面活性剂为基料,无毒无腐蚀性,且具有非粘稠的液态流动性,利用空气发泡且发泡倍数大于20小于或等于200的中倍数泡沫液,或发泡倍数大于200的高倍数泡沫液;把空气充入所述泡沫液中经过均匀发泡,生成具有封闭液膜,内层不断聚集生成,外层不断破裂放气,处于动态扩张或平衡状态的密集的中倍数或高倍数的空气泡沫;所述逐层排风系统的排风气流随着空气泡沫的动态生成与破裂过程实现气泡内空气体量的运动迁移和排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比例混合器是根据输入所述泡沫液储罐的水量自动控制泡沫液浓缩液的添加量,进而形成混合比例稳定的泡沫液的装置;所述搅拌器是手动或自动搅拌所述泡沫液储罐中的泡沫液,加速泡沫液浓缩液混合溶解,形成均匀混合的泡沫液的搅拌装置;所述泡沫液储罐供水口通过所述泡沫液储罐供水管路连接水系统管路,所述泡沫液储罐供水管路上有泡沫液储罐供水阀;所述泡沫液供液泵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泡沫液储罐的泡沫液供液口,并通过管路连接所述供液控制阀和回液控制阀以及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再连接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和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上有墙模块供液控制阀和墙模块回液控制阀,用于把泡沫液从所述泡沫液储罐输送到墙模块中的墙模块泡沫液槽中,或把墙模块泡沫液槽中的残余泡沫液输送回所述泡沫液储罐,当需要墙模块进行排气发泡时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处于供液状态;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上有顶模块供液控制阀和顶模块回液控制阀,并通过顶模块泡沫液槽开关阀连接所述顶模块泡沫液槽,用于把泡沫液从所述泡沫液储罐输送到顶模块中的顶模块泡沫液槽中,或把顶模块泡沫液槽中的残余泡沫液输送回所述泡沫液储罐,当需要顶模块进行排气发泡时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处于供液状态;所述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是控制所述水系统管路中的部分管路从供水状态转换为供泡沫液状态的转换阀,当所述水系统管路的部分管路用作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的部分管路时采用所述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来进行状态转换,所述墙模块或分别设置供回水的管路和供回泡沫液的管路并用所述供水/供泡沫液控制阀进行状态转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墙模块泡沫液槽是处于墙模块内部,底面及侧面围合且顶面开放,底面或侧面连接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用于蓄存输入墙模块内部的泡沫液的槽状容器;所述墙模块微孔排气管是位于所述墙模块泡沫液槽中,一端连通伸入墙模块内部的墙模块排风支管另一端封堵,或两端都连通伸入墙模块内部的墙模块排风支管,且管壁上均匀密布微小排气孔或排气缝,在进行墙模块内部空气间层的排气发泡时浸没在泡沫液中,用于把输入墙模块中的所述逐层排风系统的排风气流均匀分散排放到泡沫液中进行发泡,生成密集的中倍数或高倍数空气泡沫填充所述墙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的排气发泡装置中的排气管;所述墙模块内部的泡沫导向槽或导向口是墙模块阻流层之间以及墙模块阻流层与墙模块内壁之间,宽度大于所述墙模块微孔排气管通过泡沫液发泡产生的空气泡沫的单个气泡统计得出的平均直径,长度随所述墙模块内部空气间层面宽方向贯通内部空气间层面宽,供所述泡沫液生成的空气泡沫无阻碍通过并导向其填充的空气间层方向的槽口;所述顶模块泡沫液槽是处于顶模块内部,底面及侧面围合且顶面开放,底面或侧面连接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用于蓄存输入顶模块内部的泡沫液的槽状容器;所述顶模块微孔排气管是位于所述顶模块泡沫液槽中,一端连通伸入顶模块内部的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另一端封堵,或两端都连通伸入顶模块内部的顶模块室内侧排风支管,且管壁上均匀密布微小排气孔或排气缝,在进行顶模块内部空气间层的排气发泡时浸没在泡沫液中,用于把输入顶模块中的所述逐层排风系统的排风气流均匀分散排放到泡沫液中进行发泡,生成密集的中倍数或高倍数空气泡沫填充所述顶模块内部的空气间层的排气发泡装置中的排气管;所述顶模块内部的泡沫导向槽或导向口是顶模块阻流层之间以及顶模块阻流层与顶模块内壁之间,宽度大于所述顶模块微孔排气管通过泡沫液发泡产生的空气泡沫的单个气泡统计得出的平均直径,长度随所述顶模块内部空气间层面宽方向贯通内部空气间层面宽,供所述泡沫液生成的空气泡沫无阻碍通过并导向其填充的空气间层方向的槽口;每个墙模块内部有一个或多个墙模块泡沫液槽,每个顶模块内部有一个或多个顶模块泡沫液槽,不同墙模块内部的墙模块泡沫液槽通过所述墙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连通,不同顶模块内部的顶模块泡沫液槽通过所述顶模块泡沫液供液回液管路连通。
CN202111435957.5A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 Active CN1139591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5957.5A CN113959100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5957.5A CN113959100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9100A CN113959100A (zh) 2022-01-21
CN113959100B true CN113959100B (zh) 2024-01-23

Family

ID=79472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35957.5A Active CN113959100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5910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3413A (zh) * 2014-03-14 2015-09-16 被动式房屋株式会社 利用高效空气循环技术综合化的节能建筑物供暖制冷系统
KR101797931B1 (ko) * 2017-06-19 2017-11-15 농업회사법인 친환경농부들 주식회사 거품발생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온실
CN208137535U (zh) * 2018-04-24 2018-11-23 南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一种有利于保温的绿色生态农房
CN211597180U (zh) * 2019-11-29 2020-09-29 山东华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被动式房屋高性能保温轻型外墙结构
CN214272492U (zh) * 2020-12-07 2021-09-24 刘向峰 一种增强保温的蓄水模块围护结构
CN214470289U (zh) * 2021-03-21 2021-10-22 刘向峰 一种增强保温隔热的蓄水模块围护结构
CN113692892A (zh) * 2021-08-18 2021-11-26 华乐种苗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风控温温室系统及其控温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3413A (zh) * 2014-03-14 2015-09-16 被动式房屋株式会社 利用高效空气循环技术综合化的节能建筑物供暖制冷系统
KR101797931B1 (ko) * 2017-06-19 2017-11-15 농업회사법인 친환경농부들 주식회사 거품발생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온실
CN208137535U (zh) * 2018-04-24 2018-11-23 南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一种有利于保温的绿色生态农房
CN211597180U (zh) * 2019-11-29 2020-09-29 山东华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被动式房屋高性能保温轻型外墙结构
CN214272492U (zh) * 2020-12-07 2021-09-24 刘向峰 一种增强保温的蓄水模块围护结构
CN214470289U (zh) * 2021-03-21 2021-10-22 刘向峰 一种增强保温隔热的蓄水模块围护结构
CN113692892A (zh) * 2021-08-18 2021-11-26 华乐种苗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风控温温室系统及其控温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9100A (zh) 2022-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7231A (zh) 新型可持续建筑模型
CN111670697A (zh) 一种房式仓综合储粮系统
CN105091164A (zh) 适用于单体建筑的一体化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211823022U (zh) 一种数据中心全新风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系统
CN206539079U (zh) 一种节能通信基站机房
CN113959100B (zh) 一种排气发泡的模块化节能围护结构
CN214272492U (zh) 一种增强保温的蓄水模块围护结构
CN114108873B (zh) 一种排气发泡的节能空气间层
CN201387085Y (zh) 一体式空气能机房专用空调机
CN208312591U (zh) 建筑热循环系统
CN210717913U (zh) 一种围护结构与空调系统
CN115419304A (zh) 一种新型控温节能设备间及控温方法
CN202993424U (zh) 与窗户相结合卧式机组排热空调装置
CN214470289U (zh) 一种增强保温隔热的蓄水模块围护结构
CN211948683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节能活动房
CN107965166B (zh) 一种用于低能耗集装箱房的复合围护结构
CN110617571B (zh) 一种围护结构、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1170643Y (zh) 户式水环热泵冷热交换器
CN207702627U (zh) 无动力新风系统机房
CN210868551U (zh) 数据中心全年供冷的多通道间接蒸发制冷装置
CN216481417U (zh) 一种室内外通风控制系统
CN101270928A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
CN214469031U (zh) 一种带有蓄能水箱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
CN214120220U (zh) 一种内环境温度智能控制钻机电控房
CN219301095U (zh) 高效通风的防爆冷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