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4399A - 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及吸音板 - Google Patents

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及吸音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4399A
CN113954399A CN202111150724.0A CN202111150724A CN113954399A CN 113954399 A CN113954399 A CN 113954399A CN 202111150724 A CN202111150724 A CN 202111150724A CN 113954399 A CN113954399 A CN 1139543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fibers
sound
tourmaline
m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507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洪运
毕亚峰
朱聪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aijia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aijia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aijia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aijia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507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43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54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43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7/00Producing 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16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of fibres or chips, e.g. bonded with synthetic resins, or with an outer layer of fibres or chi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14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polymeric 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L2205/16Fibres; Fibri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2290/00Specially adapted covering, lining or floor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4F2290/04Specially adapted covering, lining or floor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insulation or surface protection, e.g. against noise, impact or fire
    • E04F2290/041Specially adapted covering, lining or floor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insulation or surface protection, e.g. against noise, impact or fire against noi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及吸音板,该制作方法包括将预设重量百分比的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聚酯纤维和/或聚酰胺纤维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纤维;将所述第一混合纤维进行针刺得到第二混合纤维;将所述第二混合纤维压制形成吸音板,该方法所制作的吸音板,其内部具有不规则孔洞而具有吸音效果,同时电气石纤维能释放负氧离子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Description

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及吸音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板材领域,尤其涉及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及吸音板。
背景技术
吸音板是一种理想的吸声装饰材料。吸音板具有吸音、环保、阻燃、隔热、保温、防潮、防霉变、易除尘、易切割、可拼花、施工简便、稳定性好、抗冲击能力好、独立性好、性价比高等优点,广泛用于大剧院、音乐厅、影剧院等声学场所的吸音纺织厂和噪声超标准的厂房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的吸声墙板、天花吊顶板。
然而上述用到吸音板的场合,长期处于人员密集及密闭状态,空气质量较差,且板面上容易滋生病毒和细菌。
为此,如何在确保吸音板吸音性能前提下有效净化空气,是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及吸音板,所制作的吸音板能释放负氧离子,有效净化密闭空间中的空气。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将预设重量百分比的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聚酯纤维和/或聚酰胺纤维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纤维;
将所述第一混合纤维进行针刺得到第二混合纤维;
将所述第二混合纤维压制形成吸音板;
其中,所述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聚酯纤维和/或聚酰胺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40-55%:30-40%:10-20%。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预设重量百分比的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聚酯纤维和/或聚酰胺纤维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纤维,包括:
将预设重量百分比的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聚酯纤维和/或聚酰胺纤维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物;
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开松获得第二混合物;
将所述第二混合物梳理获得第一混合纤维。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混合纤维进行针刺得到第二混合纤维,包括:
将所述第一混合纤维进行铺网获得第三混合物;
将所述第三混合物经过至少一道针刺获得第二混合纤维。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进行针刺时,针刺密度为1.1-1.5针/cm2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二混合纤维压制形成吸音板,包括:
将所述第二混合纤维经过热压获得热压板;
将所述热压板经过冷压获得吸音板。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进行热压或冷压时,辊压压力为2.2-3.5Mpa。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进行热压时,热压温度为175-225℃。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制作所述电气石纤维,包括:
将重量比为2-3:40-50的电气石与聚酯纤维母粒混合获得第四混合物;
将所述第四混合物牵拉制丝获得所述电气石纤维。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当包括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时,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的重量比为85-95:5-15。
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所述吸音板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聚酯纤维和/或聚酰胺纤维10%-20%;
低熔点聚酯纤维40%-55%;
电气石纤维30-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及吸音板,该制作方法包括将预设重量百分比的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聚酯纤维和/或聚酰胺纤维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纤维;将所述第一混合纤维进行针刺得到第二混合纤维;将所述第二混合纤维压制形成吸音板,该方法所制作的吸音板,其内部具有不规则孔洞而具有吸音效果,同时电气石纤维能释放负氧离子起到净化空气、有益身心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背景技术所述,在密闭的吸音环境中空气质量较差,用户处于该环境中时,较差的空气将影响人体健康,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及吸音板,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
下面将结合附图1对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兼具吸音、净化空气效果的吸音板。该制作方法包括:
S1、将预设重量百分比的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聚酯纤维和/或聚酰胺纤维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纤维。
其中,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聚酯纤维和/或聚酰胺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40-55%:30-40%:10-20%;优选为45-50%:30-36%:15-20%。
具体地,原材料中包括聚酯纤维、聚酰胺或者预设配比的聚酯纤维与聚酰胺纤维混合物。当原料包括预设配比的聚酯纤维与聚酰胺纤维混合纤维时,预设配比优选85-95:5-15。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S1中采用的聚酯纤维为聚酯短纤维,以便于后续开松机进行开松等处理。
上述电气石纤维为预先制作,故该制作方法还包括:S0、预先制作电气石纤维,S0具体包括:
S01、将重量比为2-3:40-50的电气石与聚酯纤维母粒混合获得第四混合物;
S02、将第四混合物牵拉制丝获得电气石纤维。
电气石是一种以含硼为特征的铝、钠、铁、锂环状结构的(聚晶体、单晶体、纤维)硅酸盐矿物,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以电气石块、电气石砂、电气石粉的形态为原料,本实施例优选电气石砂。电气石在受热或受压时会产生极化电压,极化电压会电离空气中的氧分子和水分子产生负氧离子,同时还能够释放出微弱电流与远红外线。
负氧离子有清新空气的作用,有“空气维生素”之称。负氧离子浓度低时的作用有:消除正电荷对人体(如气管、支气管)的刺激,改善和预防呼吸道疾病,净化血液改善呼吸机能,缓和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调节内分泌,消除体内自由基、降低血液粘稠度,抗氧化,防衰老,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净化除尘,减少二手烟危害等作用。
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S11、将预设重量百分比的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聚酯纤维和/或聚酰胺纤维送入混合机进行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物。
S12、将第一混合物送入开松机进行开松获得第二混合物。
S13、将第二混合物送入梳理机进行梳理获得第一混合纤维。
S2、将第一混合纤维进行针刺得到第二混合纤维。
具体地,步骤S2包括:
S21、将第一混合纤维进行铺网获得第三混合物。需要说明的是,铺网获得的第三混合物为具有一定宽度的连续的层状结构,宽度范围为1.5-2.5m。
S22、将第三混合物经过针刺设备的至少一道针刺工序获得第二混合纤维。
将步骤S21获得的层状的第三混合物按照吸音板厚度要求堆叠至少三层以获得预设长度且为蓬松状态的第二混合纤维。其中,进行针刺时的针刺密度为1.1-1.5针/cm2
具体地,堆叠层数以5-8层为佳,预设长度为3-4m。采用针刺机进行针刺时,针刺工序至少包括3-5道。
本实施例采用针刺工艺能有效保证纤维板密度及内部孔隙率,且通过调整针刺密度能有效控制纤维板内部孔隙率。
S3、将第二混合纤维压制形成吸音板。其中,第三混合纤维为符合预设厚度及硬度的纤维板。
具体地,步骤S3包括:
S31、将第二混合纤维经过热压获得热压板。
具体地,本实施例采用红外加热管对第二混合纤维进行热压,热压温度为175-225℃,辊压压力为2.2-3.5Mpa。采用红外加热管进行热压能使产品受热更均匀,控温可靠,得到的板材平整性较佳。
S32、将热压板经过冷压获得吸音板。
具体地,本实施例采用一般的非加热辊在常温下进行冷压,辊压压力为2.2-3.5Mpa。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制作方法作进一步示例性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首先制作电气石纤维,具体为将重量比为2:40的电气石与聚酯纤维母粒加热混合之后牵拉制丝获得电气石纤维,冷却备用。然后,将重量百分比为55%:30%:15%的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聚酯纤维经过混合、开松、梳理后获得第一混合纤维。接着,将第一混合纤维进行铺网获得宽度为2m的第三混合物。第一混合纤维在牵引下流入针刺工序。将第一混合纤维堆叠五层,每一层的长度为3m,依次经过3道针刺工序后获得第二混合纤维。最后,将第二混合纤维依次经过热压、冷压获得吸音板。热压时,通过温度为200°的红外加热管对第二混合纤维进行热压,辊压压力为3Mpa。冷压在常温进行,辊压压力为3Mpa。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在制作电气石纤维时,电气石与聚酯纤维母粒的重量比为3:50。制作吸音板所采用的原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为45%:36%:19%的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聚酰胺纤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在制作电气石纤维时,电气石与聚酯纤维母粒的重量比为2:50。制作吸音板所采用的原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为50%:35%:15%的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聚酰胺纤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在制作电气石纤维时,电气石与聚酯纤维母粒的重量比为3:40。制作吸音板所采用的原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为50%:30%:20%的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聚酰胺纤维。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制作吸音板所采用的原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为55%:30%:15%的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混合纤维,混合纤维包括重量百分比为95%:5%的聚酯纤维与聚酰胺纤维。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制作吸音板所采用的原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为55%:30%:15%的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混合纤维,混合纤维包括重量百分比为85%:15%的聚酯纤维与聚酰胺纤维。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制作吸音板所采用的原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为55%:30%:15%的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混合纤维,混合纤维包括重量百分比为90%:10%的聚酯纤维与聚酰胺纤维。
将上述实施例1~7中的制作方法分别制作的吸音板进行吸音效果、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负氧离子浓度检测。
负氧离子浓度测试过程:采用美国生产的AIC2000型仪器,使用前先进行归零校准,需将测试端口调成负性,选择量程为199.9x103,然后拨动测试开关,进行测试,待数值稳定后即为测试未开启负离子发生器状态下的负离子浓度,打开负离子发生器后,在距其3米处进行测试,待数值稳定后,测得数据即为负离子浓度。NRC吸声系数测试过程:根据混响室法来测试吸音板的吸声系数。分别测量空房间与铺设吸音板后的房间的混响时间,通过两者之间的混响时间差异,利用塞宾公式推算出吸音板在各个频段的吸声系数。首先测量空房间的混响时间,扬声器放置于房间角落,以尽可能多的激发房间模态,打开扬声器,发射宽频信号白噪声,调整功放使房间内声压级达到110dB,稳定后,停止发声,开始测量各频段声波能量的衰减时间,并记录相应的T30,由T30推出标准混响时间T60,此时测得空场情况下的混响时间T60(空);再将若干吸音板结构(总面积大于10m2)放置于混响室内地板上,重复以上过程,得到有样品情况下的混响时间T60(样);根据塞宾公式即可得到吸音板结构各个频段的吸声系数,结合NRC的评价方法,可根据吸声系数得到相应的NRC系数。
吸音效果、负氧离子浓度检测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吸音板 NRC吸声系数 室内负氧离子浓度(个/cm<sup>3</sup>)
同等厚度市售吸音板 0.80 200
实施例1 0.85 1900
实施例2 0.80 1950
实施例3 0.85 1990
实施例4 0.90 2050
实施例5 0.85 1850
实施例6 0.90 1910
实施例7 0.90 1900
根据表1可知,通过实施例1~7所制作的吸音板,在保证吸音效果的前提下,能释放一定量的低浓度负氧离子从而净化空气及有益身心的效果,且当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聚酯纤维和/或聚酰胺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45-50%:30-36%:15-20%时,如实施例2~4所示,所制作的吸音板效果更佳。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即可将任意多个实施例进行组合,从而获得应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将预设重量百分比的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聚酯纤维和/或聚酰胺纤维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纤维;
将所述第一混合纤维进行针刺得到第二混合纤维;
将所述第二混合纤维压制形成吸音板;
其中,所述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聚酯纤维和/或聚酰胺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40-55%:30-40%:1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预设重量百分比的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聚酯纤维和/或聚酰胺纤维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纤维,包括:
将预设重量百分比的低熔点聚酯纤维、电气石纤维、聚酯纤维和/或聚酰胺纤维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物;
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开松获得第二混合物;
将所述第二混合物梳理获得第一混合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混合纤维进行针刺得到第二混合纤维,包括:
将所述第一混合纤维进行铺网获得第三混合物;
将所述第三混合物经过至少一道针刺获得第二混合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针刺时,针刺密度为1.1-1.5针/c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混合纤维压制形成吸音板,包括:
将所述第二混合纤维经过热压获得热压板;
将所述热压板经过冷压获得吸音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热压或冷压时,辊压压力为2.2-3.5Mpa。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热压时,热压温度为175-225℃。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制作所述电气石纤维,包括:
将重量比为2-3:40-50的电气石与聚酯纤维母粒混合获得第四混合物;
将所述第四混合物牵拉制丝获得所述电气石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包括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时,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的重量比为85-95:5-15。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制作的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板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聚酯纤维和/或聚酰胺纤维10%-20%;
低熔点聚酯纤维40%-55%;
电气石纤维30-40%。
CN202111150724.0A 2021-09-29 2021-09-29 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及吸音板 Pending CN1139543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0724.0A CN113954399A (zh) 2021-09-29 2021-09-29 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及吸音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0724.0A CN113954399A (zh) 2021-09-29 2021-09-29 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及吸音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4399A true CN113954399A (zh) 2022-01-21

Family

ID=79463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50724.0A Pending CN113954399A (zh) 2021-09-29 2021-09-29 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及吸音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5439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43831A (ja) * 2009-04-07 2010-10-28 Nagoya Oil Chem Co Ltd 吸音性シート材料及び吸音性内装材料
CN102787446A (zh) * 2012-06-28 2012-11-21 东莞市莲盈无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质棉和负离子空气净化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06390A (zh) * 2013-06-19 2013-09-18 苏州佰家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吸音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68049A (zh) * 2017-03-24 2017-07-21 青岛博时阻燃织物有限公司 基于聚酯纤维材料的阻燃吸音板材及其生产工艺
CN111519347A (zh) * 2020-04-30 2020-08-11 青岛博时阻燃织物有限公司 基于汉麻秸秆废料的聚酯纤维板及其生产工艺
KR102157335B1 (ko) * 2019-12-27 2020-09-18 변경호 친환경 기능성 점토벽돌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DE202020106425U1 (de) * 2020-11-10 2020-11-23 Michael Eisele Flammfeste Platt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43831A (ja) * 2009-04-07 2010-10-28 Nagoya Oil Chem Co Ltd 吸音性シート材料及び吸音性内装材料
CN102787446A (zh) * 2012-06-28 2012-11-21 东莞市莲盈无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质棉和负离子空气净化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06390A (zh) * 2013-06-19 2013-09-18 苏州佰家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吸音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68049A (zh) * 2017-03-24 2017-07-21 青岛博时阻燃织物有限公司 基于聚酯纤维材料的阻燃吸音板材及其生产工艺
KR102157335B1 (ko) * 2019-12-27 2020-09-18 변경호 친환경 기능성 점토벽돌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1519347A (zh) * 2020-04-30 2020-08-11 青岛博时阻燃织物有限公司 基于汉麻秸秆废料的聚酯纤维板及其生产工艺
DE202020106425U1 (de) * 2020-11-10 2020-11-23 Michael Eisele Flammfeste Platt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叙洪: "《高速铁路减振降噪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铁道出版社, pages: 258 - 25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allagh Acoustical properties of wool
KR101574380B1 (ko) 인테리어성 흡음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흡음형 방음패널
US8322487B1 (en) Acoustically coupled non-woven composite
US9309666B2 (en) Wall covering for thermal and acoustic comfort
US9200438B2 (en) Acoustic absorbent wall coating
JP2001513217A (ja) 防音材およびその使用
WO2003057465A1 (en) Sound absorbing article
WO2007078966A1 (en) Porous membrane
Zhang et al. Fiber-based flexible composite with dual-gradient structure for sound insulation
CN109996914B (zh) 吸声绝热材料
CN113954399A (zh) 具有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吸音板的制作方法及吸音板
TWI534007B (zh) 提高吸音性能的吸音片及其製備方法
KR20130017731A (ko) 통기도, 기공도 조절을 통한 유리섬유계 흡음시트
KR102071784B1 (ko) 다공성 난연성 pet 플레이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흡음재
Meena et al. Influences of Various Parameters on Sound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Vetiver Grass Fiber-based Developed Composite Material
Zhang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coustic reforms of studio
CN216340624U (zh) 用于负氧离子生成的吸音组件
EP1725716A1 (de) Schallschutzelement aus mindestens zwei schichten, verfahren zu seiner flamm-hemmenden ausr stung und seine verwendung
CN209941963U (zh) 降噪墙体
CN109469227B (zh) 采用陶粒的轻质隔板
Sabine Sound absorption and impedance of acoustical materials
CN115570850A (zh) 一种吸声隔音棉及其制备工艺
ASHISH KUMAR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SOUND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COUSTIC MATERIALS IN REVERBERATION CHAMBER
Sugie et al. Mass-air-mass resonance for multiple leaf partition using perforated plate
Utomo et al. Comparison of sound transmission loss on difference types wall/parti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46 Xinggang Road, Bixi Street,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500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Baijia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Chenglin Road, Xinjing village, Yangcheng Lake ecological leisure tourism resort,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BAIJIA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