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8982A - 无线通信系统中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建立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建立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8982A
CN113938982A CN202110595167.7A CN202110595167A CN113938982A CN 113938982 A CN113938982 A CN 113938982A CN 202110595167 A CN202110595167 A CN 202110595167A CN 113938982 A CN113938982 A CN 113938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user equipment
resource control
control message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951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豊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938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89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6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V2V]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建立的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含用户设备(UE)间中继从第一UE接收第一PC5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以为PC5服务质量流建立第一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DRB),其中第一侧链路DRB用于从第一UE到用户设备间中继的数据传送;UE间中继响应于接收到第一PC5‑RRC消息将第一RRC消息传送到网络节点以请求用于PC5服务质量流的侧链路资源,其中第一RRC消息包含第二UE的目的地;UE间中继从网络节点接收第二RRC消息,其中第二RRC消息包含用于PC5服务质量流的第二侧链路DRB的配置,其中第二侧链路DRB用于从UE间中继到第二UE的数据传送。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建立的方法和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20年6月29日提交的第63/045,738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所述临时专利申请的整个公开内容全文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且更明确地说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对将大量数据传送到移动通信装置以及从移动通信装置传送大量数据的需求的快速增长,传统的移动语音通信网络演变成用与因特网协议(IP)数据包通信的网络。此IP数据包通信可以为移动通信装置的用户提供IP承载语音、多媒体、多播和点播通信服务。
示例性网络结构是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E-UTRAN系统可以提供高数据处理量以便实现上述IP承载语音和多媒体服务。目前,3GPP标准组织正在讨论新的下一代(例如,5G)无线电技术。因此,目前正在提交和考虑对3GPP标准的当前主体的改变以使3GPP标准演进和完成。
发明内容
从用户设备间中继(UE-to-UE Relay)的视角公开一种方法和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所述UE到UE中继从第一UE接收第一PC5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以为PC5服务质量(QoS)流建立第一侧链路(SL)数据无线电承载(DRB),其中第一SL DRB用于从第一UE到UE到UE中继的数据传送。所述方法还包含所述UE到UE中继响应于接收到第一PC5-RRC消息将第一RRC消息传送到网络节点以请求用于PC5 QoS流的侧链路资源,其中第一RRC消息包含第二UE的目的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所述UE到UE中继从网络节点接收第二RRC消息,其中所述第二RRC消息包含用于PC5 QoS流的第二SL DRB的配置,其中所述第二SLDRB用于从UE到UE中继到第二UE的数据传送。
附图说明
图1展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图2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传送器系统(也被称作接入网络)和接收器系统(也被称作用户设备或UE)的框图;
图3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4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的程序代码的功能框图;
图5是3GPP TS 23.287V16.2.0的图5.2.1.4-1的再现;
图6是3GPP TS 23.287V16.2.0的图6.1.1-1的再现;
图7是3GPP TS 23.287V16.2.0的图6.1.2-1的再现;
图8是3GPP TS 23.287V16.2.0的图6.3.3.1-1的再现;
图9是3GPP TS 23.287V16.2.0的图6.3.3.4-1的再现;
图10是3GPP TS 24.587V16.0.0的图6.1.2.2.2的再现;
图11是3GPP TS 38.331V16.0.0的图5.8.3.1-1的再现;
图12是3GPP TS 38.331V16.0.0的图5.8.9.1.1-1的再现;
图13是3GPP TS 38.331V16.0.0的图5.8.9.1.1-2的再现;
图14是3GPP TR 23.752V0.3.0的图6.8.2-1的再现;
图15是3GPP TR 23.752V0.3.0的图6.9.2-1的再现;
图16是3GPP TR 23.752V0.3.0的图6.10.2-1的再现;
图17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经由UE到UE中继的示例性集成PC5单播链路;
图18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针对侧链路配置的示例性中继UE请求;
图19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描述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和装置采用支持广播服务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经广泛部署以提供例如语音、数据等各种类型的通信。这些系统可基于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3GPP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接入、3GPP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 Advanced,LTE-A或LTE-Advanced)、3GPP2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Broadband,UMB)、WiMax、3GPP新无线电(New Radio,NR)或一些其它调制技术。
确切地说,下文描述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装置可以被设计成支持一个或多个标准,例如,由命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在本文中称为3GPP)的联盟提供的标准,包含:TS 23.287V16.2.0,“对用于支持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服务的5G系统(5GS)的架构增强(版本16)”;TS 24.587V16.0.0,“5G系统(5GS)中的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服务;阶段3(版本16)”;TR 38.331V16.0.0,“NR;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规范(版本16)”;以及TS 23.752V0.3.0,“关于对于5G系统(5GS)中的基于近程的服务(ProSe)的系统增强的研究(版本17)”。上文所列的标准和文献特此明确地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
图1展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网络100(accessnetwork,AN)包含多个天线群组,一个天线群组包含天线104和106,另一天线群组包含天线108和110,且额外天线群组包含天线112和114。在图1中,每一天线群组仅展示两个天线,然而,每一天线群组可利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接入终端116(Access terminal,AT)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120向接入终端116传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18从接入终端116接收信息。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AT)122与天线106和108通信,其中天线106和108通过前向链路126向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AT)122传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4从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AT)122接收信息。在FDD系统中,通信链路118、120、124和126可以使用不同频率来通信。举例来说,前向链路120可使用与反向链路118所使用频率不同的频率。
每一群组的天线和/或它们被设计成在其中通信的区域常常被称作接入网络的扇区。在实施例中,天线群组各自被设计成与接入网络100所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通信。
在通过前向链路120和126的通信中,接入网络100的传送天线可以利用波束成形以便改进不同接入终端116和122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并且,相比于通过单个天线传送到其所有接入终端的接入网络,使用波束成形以传送到在接入网络的整个覆盖范围中随机分散的接入终端的所述接入网络对相邻小区中的接入终端产生更少的干扰。
接入网络(access network,AN)可以是用于与终端通信的固定站或基站,且还可被称作接入点、Node B、基站、增强型基站、演进型Node B(evolved Node B,eNB)、网络节点、网络或某一其它术语。接入终端(AT)还可以被称作用户设备(UE)、无线通信装置、终端、接入终端或某一其它术语。
图2是MIMO系统200中的传送器系统210(也被称作接入网络)和接收器系统250(也被称作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AT)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实施例的简化框图。在传送器系统210处,从数据源212将用于若干数据流的业务数据提供到传送(TX)数据处理器214。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相应的传送天线传送每一数据流。TX数据处理器214基于针对每一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译码方案格式化、译码及交错所述数据流的业务数据以提供经译码数据。
可以使用OFDM技术将每一数据流的经译码数据与导频数据多路复用。导频数据通常为以已知方式进行处理的已知数据样式,且可在接收器系统处使用以估计信道响应。随后基于针对每一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M-QAM)来调制(即,符号映射)用于所述数据流的经多路复用导频和经译码数据以提供调制符号。通过由处理器230执行存储器232中的指令可确定用于每一数据流的数据速率、译码和调制。
接着将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到TX MIMO处理器220,所述TX MIMO处理器220可进一步处理所述调制符号(例如,用于OFDM)。TX MIMO处理器220接着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到NT个传送器(TMTR)222a到222t。在某些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220将波束成形权重应用于数据流的符号及从其传送所述符号的天线。
每一传送器222接收和处理相应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且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升频转换)所述模拟信号以提供适合于经由MIMO信道传送的经调制信号。接着,分别从NT个天线224a至224t传送来自传送器222a到222t的NT个经调制信号。
在接收器系统250处,通过NR个天线252a到252r接收所传送的经调制信号,并且将从每一天线252接收的信号提供到相应接收器(receiver,RCVR)254a到254r。每一接收器254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降频转换)相应的所接收信号、数字化经调节信号以提供样本,并且进一步处理所述样本以提供对应的“所接收”符号流。
RX数据处理器260接着基于特定接收器处理技术从NR个接收器254接收并处理NR个所接收符号流以提供NT个“检测到的”符号流。RX数据处理器260接着解调、解交错及解码每一检测到的符号流以恢复用于数据流的业务数据。由RX数据处理器260进行的处理与由传送器系统210处的TX MIMO处理器220及TX数据处理器214执行的处理互补。
处理器270执行存储器272中的指令以周期性地确定要使用哪个预译码矩阵(下文论述)。处理器270制定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及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包括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所接收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反向链路消息随后由TX数据处理器238(所述TX数据处理器还接收来自数据源236的若干数据流的业务数据)处理,由调制器280调制,由传送器254a到254r调节,和/或被传送回到传送器系统210。
在传送器系统210处,来自接收器系统250的经调制信号通过天线224接收、通过接收器222调节、通过解调器240解调,并通过RX数据处理器242处理,以提取通过接收器系统250传送的反向链路消息。接着,处理器230确定使用哪一预译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然后处理所提取的消息。
转向图3,此图展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替代简化功能框图。如图3所示,可以利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300以用于实现图1中的UE(或AT)116和122或图1中的基站(或AN)100,并且无线通信系统优选地是NR系统。通信装置300可以包含输入装置302、输出装置304、控制电路306、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308、存储器310、程序代码312以及收发器314。控制电路306通过CPU 308执行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由此控制通信装置300的操作。通信装置300可以接收由用户通过输入装置302(例如,键盘或小键盘)输入的信号,且可通过输出装置304(例如,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图像和声音。收发器314用于接收和传送无线信号、将接收到的信号递送到控制电路306、且以无线方式输出由控制电路306生成的信号。也可以利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300来实现图1中的AN 100。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图3中展示的程序代码312的简化框图。在此实施例中,程序代码312包含应用层400、层3部分402以及层2部分404,且耦合到层1部分406。层3部分402通常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层2部分404通常执行链路控制。层1部分406通常执行物理连接。
3GPP TS 23.287指定与通过PC5参考点进行的单播模式V2X通信相关的程序如下:
5.1.2 通过PC5参考点进行的V2X通信的授权和设置
5.1.2.1 策略/参数设置
将通过PC5参考点进行的V2X通信的以下信息集合提供给UE:
1)授权策略:
-当UE“由E-UTRA服务”或“由NR服务”时:
-当“由E-UTRA服务”或“由NR服务”时,UE在其中被授权在PC5参考点上执行V2X通信的PLMN。
对于上述每一PLMN:
-UE被授权在PC5参考点上执行V2X通信所通过的RAT。
-当UE“未由E-UTRA服务”且“未由NR服务”时:
-指示当“未由E-UTRA服务”且“未由NR服务”时UE是否被授权在PC5参考点上执行V2X通信。
-UE被授权在PC5参考点上执行V2X通信所通过的RAT。
注1:在本说明书中,{当UE“由E-UTRA服务”或“由NR服务”时}以及{当UE“未由E-UTRA服务”且“未由NR服务”时}与通过PC5参考点进行的V2X通信相关。
2)当UE“未由E-UTRA服务”且“未由NR服务”时的无线电参数:
-包含具有地理区域的每PC5 RAT(即,LTE PC5、NR PC5)的无线电参数,以及所述无线电参数是由“运营商管理”还是“非运营商管理”的指示。在TS 36.331[14]和TS 38.331[15]中定义这些无线电参数(例如,频带)。仅当UE可以可靠地将其本身定位在对应地理区域中时,UE在“未由E-UTRA服务”且“未由NR服务”的情况下使用无线电参数在PC5参考点上执行V2X通信。否则,不会授权UE进行传送。
注2:由本地法规定义在给定地理区域中频带是由“运营商管理”还是“非运营商管理”。
3)用于PC5 Tx概要选择的每RAT的策略/参数:
-V2X服务类型(例如,PSID或ITS-AID)到Tx概要(参见用于其它信息的TS 36.300[9]和TS 38.300[11])的映射。
4)与隐私有关的策略/参数:
-具有需要隐私支持的地理区域的V2X服务类型的列表,例如V2X应用的PSID或ITS-AID。
-隐私定时器值,其指示当需要隐私时,UE应在其之后改变由UE自行指派的每一源层2ID的持续时间。
5)选择LTE PC5时的策略/参数:
除了V2X服务类型到Tx概要的映射和具有需要隐私支持的地理区域的V2X服务列表之外,与TS 23.285[8]条款4.4.1.1.2项目3)策略/参数中规定的相同。
6)选择NR PC5时的策略/参数:
-具有地理区域的V2X服务类型(例如,PSID或ITS-AID)到V2X频率的映射。
-目的地层2ID和V2X服务类型(例如用于广播的V2X应用的PSID或ITS-AID)的映射。
-目的地层2ID和V2X服务类型(例如用于组播的V2X应用的PSID或ITS-AID)的映射。
-用于建立单播连接的初始信令的默认目的地层2ID和V2X服务类型(例如V2X应用的PSID或ITS-AID)的映射。
注3:可以将用于单播初始信令的相同默认目的地层2ID映射到一个以上V2X服务类型。在不同V2X服务映射到不同默认目的地层2ID的情况下,当UE希望建立可以用于一个以上V2X服务类型的单个单播链路时,UE可以选择默认目的地层2ID中的任一个来用于初始信令。
-PC5 QoS映射配置:
-来自V2X应用层的输入:
-V2X服务类型(例如,PSID或ITS-AID)。
-(任选的)对V2X服务类型的V2X应用要求,例如,优先级要求、可靠性要求、延迟要求、范围要求。
注4:对V2X服务类型的V2X应用要求的细节取决于实施方案且在本说明书的范围之外。
-输出:
-条款5.4.2中定义的PC5 QoS参数(即,PQI和条件性地其它参数,例如MFBR/GFBR等)。
-作为层配置(参见TS 38.331[15]),例如当UE“未由E-UTRA服务”且“未由NR服务时”PC5 QoS概要到无线电承载的映射。
-PC5 QoS概要含有条款5.4.2中描述的PC5 QoS参数,以及在未使用如表5.4.4-1中定义的默认值的情况下关于优先级、平均窗口、最大数据突发量的QoS特性的值。
7)指示V2X策略/参数的到期时间的有效性定时器。
V2X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V1参考点在UE中配置上述从项目符号2)到6)的参数集。
[…]
5.2.1.4 通过PC5参考点进行的单播模式通信
基于NR的PC5参考点上仅支持单播通信模式。图5.2.1.4-1示出PC5单播链路的实例。
[标题为“PC5单播链路的实例”的3GPP TS 23.287V16.2.0的图5.2.1.4-1再现为图5]
当通过PC5单播链路承载V2X通信时,以下原理适用:
-两个UE之间的PC5单播链路允许这些UE中的一对或多对对等V2X服务之间进行V2X通信。UE中使用同一PC5单播链路的所有V2X服务使用同一应用层ID。
注1:由于隐私的缘故,应用层ID可适时地改变,如条款5.6.1.1和6.3.3.2中所描述。这不会造成PC5单播链路的重建。UE触发如条款6.3.3.2中所指定的链路标识符更新程序。
-如果这些V2X服务类型至少与一个PC5单播链路的对等应用层ID对相关联,则此PC5单播链路支持一个或多个V2X服务类型(例如,PSID或ITS-AID)。例如,如图5.2.1.4-1中所示,UE A和UE B具有两个PC5单播链路,一个在对等应用层ID 1/UE A和应用层ID 2/UE B之间,且一个在对等应用层ID 3/UE A和应用层ID 4/UE B之间。
注2:并不要求源UE知晓不同PC5单播链路上的不同目标应用层ID是否属于同一目标UE。
-PC5单播链路使用例如IP或非IP等单个网络层协议来支持V2X通信。
-PC5单播链路支持每流QoS模型,如条款5.4.1中所指定。
当UE中的应用层为需要通过PC5参考点进行的单播通信模式的V2X服务类型起始数据传递时:
-如果此PC5单播链路的一对对等应用层ID和网络层协议与用于此V2X服务的UE中的应用层所需要的那些相同,则UE将重复使用现有PC5单播链路,并且按照条款6.3.3.4中所指定来修改现有PC5单播链路以添加此V2X服务;否则
-UE将按照条款6.3.3.1中所指定触发新PC5单播链路的建立。
在成功地建立PC5单播链路之后,UE A和UE B将同一对层2ID用于后续PC5-S信令消息交换以及V2X服务数据传送,如条款5.6.1.4中所指定。传送UE的V2X层向AS层指示传送是用于PC5-S信令消息(即,直接通信请求/接受、链路标识符更新请求/响应/确认、断开连接请求/响应、链路修改请求/接受)还是V2X服务数据。
对于每个PC5单播链路,UE自行指派在PC5单播链路的使用寿命内唯一地标识UE中的PC5单播链路的不同PC5链路标识符。每一PC5单播链路与单播链路概要相关联,所述单播链路概要包含:
-V2X服务类型(例如,PSID或ITS-AID);以及
-UE A的应用层ID和层2ID;以及
-UE B的应用层ID和层2ID;以及
-在PC5单播链路上使用的网络层协议;以及
-对于每一V2X服务类型,一组PC5 QoS流标识符(PFI)。每个PFI与QoS参数(即,PQI)相关联。
出于隐私原因,应用层ID和层2ID在PC5单播链路的寿命期间可如条款5.6.1.1和6.3.3.2中所描述而改变,并且如果是这样,则应相应地在单播链路概要中更新。UE使用PC5链路标识符来指示到V2X应用层的PC5单播链路,因此V2X应用层标识相应的PC5单播链路,即使存在与一个V2X服务类型相关联的一个以上单播链路(例如,针对同一V2X服务类型,UE与多个UE建立多个单播链路)。
在如条款6.3.3.4中所指定对已建立的PC5单播链路进行层2链路修改或如条款6.3.3.2中所指定的层2链路标识符更新之后应相应地更新单播链路概要。
V2X服务信息和QoS信息承载在PC5-S信令消息中且在两个UE之间交换,如条款6.3.3中所指定。基于交换的信息,使用PFI来标识V2X服务。当接收UE通过所建立的PC5单播链路接收V2X服务数据时,接收UE基于PFI确定适当的V2X服务以将接收到的V2X服务数据转发到上层。
在从AS层接收到由于RLF而释放PC5-RRC连接的指示后,UE中的V2X层在本地释放与此PC5-RRC连接相关联的PC5单播链路。AS层使用PC5链路标识符来指示释放了PC5-RRC连接的PC5单播链路。
在已经如条款6.3.3.3中所指定释放了PC5单播链路时,用于PC5单播链路的每一UE的V2X层通知AS层已释放PC5单播链路。V2X层使用PC5链路标识符来指示释放的单播链路。
[…]
5.6.1.4 通过PC5参考点进行的单播模式V2X通信的标识符
对于通过PC5参考点进行的单播模式V2X通信,所使用的目的地层2ID取决于通信对等方。由应用层ID标识的通信对等方的层2ID可以在PC5单播链路的建立期间被发现,或经由先前V2X通信(例如到同一应用层ID的现有或先前单播链路)而为UE所知,或从应用层服务通告获得。用于建立PC5单播链路的初始信令可以使用通信对等方的已知层2ID或与为PC5单播链路建立而配置的V2X服务类型(例如,PSID/ITS-AID)相关联的默认目的地层2ID,如条款5.1.2.1中所指定。在PC5单播链路建立程序期间,交换层2ID,并应将其用于两个UE之间的未来通信,如条款6.3.3.1中所指定。
应用层ID与UE内的一个或多个V2X应用相关联。如果UE具有一个以上应用层ID,则从对等UE的角度来看,同一UE的每一应用层ID可以被视为不同UE的应用层ID。
由于V2X应用层不使用层2ID,因此UE维持用于PC5单播链路的应用层ID与源层2ID之间的映射。这允许在不中断V2X应用的情况下改变源层2ID。
当应用层ID改变时,如果PC5单播链路用于与已改变的应用层ID的V2X通信,则所述链路的源层2ID应改变。
基于如条款5.1.2.1中所指定的隐私配置,针对已建立的单播链路的源UE到对等UE的新标识符的更新可能导致对等UE改变其层2ID以及任选地IP地址/前缀(如果如条款6.3.3.2中所定义使用IP通信)。.
UE可与对等UE建立多个PC5单播链路并且将相同或不同源层2ID用于这些PC5单播链路。
[…]
6.1 控制和用户平面堆栈
6.1.1 用于支持V2X服务的NR PC5参考点的用户平面
图6.1.1-1描绘用于NR PC5参考点的用户平面,即,PC5用户平面协议堆栈。
[标题为“用于NR PC5参考点的用户平面”的3GPP TS 23.287V16.2.0的图6.1.1-1再现为图6]
针对通过PC5参考点进行的V2X通信支持IP和非IP PDCP SDU类型。
对于IP PDCP SDU类型,仅支持IPv6。IP地址分配和配置如条款5.6.1.1中所定义。
非IP PDCP SDU含有非IP类型标头,其指示供应用层使用的V2X消息系列,例如,IEEE1609系列的WSMP[18]、由ISO定义的FNTP[19]。
注:在TS 24.587[24]中定义非IP类型标头和所允许的值。
在将来自V2X应用层的包传送到AS层之前,通过V2X层处置所述包,例如V2X层将IP/非IP包映射到PC5 QoS流并且标记对应PFI。
6.1.2 用于支持V2X服务的NR PC5参考点的控制平面
编者注:PC5-S消息是否承载在PC5 RRC信令中取决于RAN决策。
图6.1.2-1描绘用于NR PC5参考点的控制平面,即PC5信令协议堆栈。
[标题为“用于NR PC5参考点的控制平面”的3GPP TS 23.287V16.2.0的图6.1.2-1再现为图7]
[…]
6.3.3 通过PC5参考点进行的单播模式V2X通信
6.3.3.1 通过PC5参考点建立层2链路
为了执行通过PC5参考点进行的V2X通信的单播模式,UE配置有如在条款5.1.2.1中描述的相关信息。
图6.3.3.1-1展示用于通过PC5参考点进行的V2X通信的单播模式的层2链路建立程序。
[标题为“层2链路建立程序”的3GPP TS 23.287V16.2.0的图6.3.3.1-1再现为图8]
1.如条款5.6.1.4中所指定,UE确定用于PC5单播链路建立的信令接收的目的地层2ID。如条款5.1.2.1中所指定,为UE配置目的地层2ID。
2.UE-1中的V2X应用层提供用于PC5单播通信的应用信息。应用信息包含V2X应用的V2X服务类型(例如,PSID或ITS-AID)以及起始UE的应用层ID。应用信息中可包含目标UE的应用层ID。
UE-1中的V2X应用层可以提供用于此单播通信的V2X应用要求。如条款5.4.1.4中规定,UE-1确定PC5 QoS参数和PFI。
如果如条款5.2.1.4中所指定,UE-1决定重新使用现有PC5单播链路,则如条款6.3.3.4中所指定,UE触发层2链路修改程序。
3.UE-1发送起始单播层2链路建立程序的直接通信请求消息。直接通信请求消息包含:
-源用户信息:起始UE的应用层ID(即,UE-1的应用层ID)。
-如果V2X应用层在步骤2中提供目标UE的应用层ID,则包含以下信息:
-目标用户信息:目标UE的应用层ID(即,UE-2的应用层ID)。
-V2X服务信息:关于请求层2链路建立的V2X服务(例如,PSID或ITS-AID)的信息。
-安全信息:用于建立安全性的信息。
注1:安全性信息以及对源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的必要保护由SA WG3定义。
如条款5.6.1.1和5.6.1.4中所指定,确定用于发送直接通信请求消息的源层2ID和目的地层2ID。目的地层2ID可以是广播或单播层2ID。当使用单播层2ID时,目标用户信息应包含在直接通信请求消息中。
UE-1使用源层2ID和目的地层2ID经由PC5广播或单播发送直接通信请求消息。
4.如下建立与UE-1的安全性:
4a.如果目标用户信息包含在直接通信请求消息中,则目标UE(即UE-2)通过与UE-1建立安全性而作出响应。
4b.如果目标用户信息不包含在直接通信请求消息中,则有兴趣通过与UE-1的PC5单播链路使用通告的V2X服务的UE通过与UE-1建立安全性而作出响应。
注2:用于安全性程序的信令由SA WG3定义。
当启用安全性保护时,UE-1将以下信息发送到目标UE:
-如果使用IP通信:
-IP地址配置:对于IP通信,此链路需要IP地址配置,且IP地址配置指示以下值中的一个:
-“IPv6路由器”,如果IPv6地址分配机制受到起始UE的支持,则充当IPv6路由器;或
-“不支持IPv6地址分配”,如果IPv6地址分配机制不受起始UE支持。
-链路本地IPv6地址:基于RFC 4862[21]在本地形成的链路本地IPv6地址,如果UE-1不支持IPv6 IP地址分配机制,即IP地址配置指示“不支持IPv6地址分配”。
-QoS信息:关于PC5 QoS流的信息。对于每一PC5 QoS流,PFI和相应PC5 QoS参数(即,PQI以及条件性地其它参数,例如,MFBR/GFBR等)。
如条款5.6.1.1和5.6.1.4中所规定,确定用于安全性建立程序的源层2ID。目的地层2ID被设定为接收到的直接通信请求消息的源层2ID。
在接收到安全性建立程序消息后,针对用于此单播链路的信令和数据业务,UE-1获得对等UE的层2ID以用于未来通信。
5.已成功地与UE-1建立安全性的目标UE将直接通信接受消息发送到UE-1:
5a.(UE定向层2链路建立)如果直接通信请求消息中包含目标用户信息,则在用于UE-2的应用层ID匹配的情况下,目标UE(即UE-2)用直接通信接受消息作出响应。
5b.(V2X服务定向层2链路建立)如果直接通信请求消息中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则有兴趣使用通告的V2X服务的UE通过发送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来对请求作出响应(在图6.3.3.1-1中的UE-2和UE-4)。
直接通信接受消息包含:
-源用户信息:发送直接通信接受消息的UE的应用层ID。
-QoS信息:关于PC5 QoS流的信息。对于每一PC5 QoS流,UE-1所请求的PFI和相应PC5 QoS参数(即,PQI以及条件性地其它参数,例如,MFBR/GFBR等)。
-如果使用IP通信:
-IP地址配置:对于IP通信,此链路需要IP地址配置,且IP地址配置指示以下值中的一个:
-“IPv6路由器”,如果IPv6地址分配机制受目标UE的支持,则充当IPv6路由器;或
-“不支持IPv6地址分配”,如果IPv6地址分配机制不受目标UE支持。
-链路本地IPv6地址:基于RFC 4862[21]在本地形成的链路本地IPv6地址,如果目标UE不支持IPv6 IP地址分配机制,即IP地址配置指示“不支持IPv6地址分配”,且UE-1在直接通信请求消息中包含链路本地IPv6地址。目标UE应包含非冲突链路本地IPv6地址。
如果选择两个UE(即,起始UE和目标UE)来使用链路本地IPv6地址,则它们将停用RFC 4862[21]中所定义的双重地址检测。
注3:当起始UE或目标UE指示对IPv6路由器的支持时,相应地址配置程序将在建立层2链路之后实行,并且忽略链路本地IPv6地址。
建立PC5单播链路的UE的V2X层将指派给单播链路的PC5链路标识符以及PC5单播链路相关信息向下传递到AS层。PC5单播链路相关信息包含层2ID信息(即,源层2ID和目的地层2ID)。这使得AS层能够维持PC5链路标识符以及PC5单播链路相关信息。
6.如下通过所建立的单播链路传送V2X服务数据:
将PC5链路标识符和PFI以及V2X服务数据提供给AS层。
另外,任选地,将层2ID信息(即,源层2ID和目的地层2ID)提供给AS层。
注4:将层2ID信息提供给AS层由UE实施。
UE-1使用源层2ID(即,用于此单播链路的UE-1的层2ID)和目的地层2ID(即,用于此单播链路的对等UE的层2ID)发送V2X服务数据。
注5:PC5单播链路是双向的,因此UE-1的对等UE可以通过与UE-1的单播链路将V2X服务数据发送到UE-1。
6.3.3.4 用于单播链路的层2链路修改
图6.3.3.4-1展示用于单播链路的层2链路修改程序。此程序用于:
-向现有PC5单播链路添加新V2X服务。
-从现有PC5单播链路移除V2X服务。
-在现有PC5单播链路中添加新PC5 QoS流。
-修改现有PC5单播链路中的现有PC5 QoS流。
-移除现有PC5单播链路中的现有PC5 QoS流。
[标题为“层2链路修改程序”的3GPP TS 23.287V16.2.0的图6.3.3.4-1再现为图9]
0.UE-1和UE-2具有如条款6.3.3.1中描述所建立的单播链路。
1.UE-1中的V2X应用层提供用于PC5单播通信的应用信息。应用信息包含V2X应用的V2X服务类型(例如,PSID或ITS-AID)以及起始UE的应用层ID。应用信息中可包含目标UE的应用层ID。如果UE-1决定如条款5.2.1.4中所规定而重复使用现有PC5单播链路,因此决定修改与UE-2建立的单播链路,则UE-1将链路修改请求发送到UE-2。
链路修改请求消息包含:
a)为了向现有PC5单播链路添加新V2X服务:
-V2X服务信息:关于待添加的V2X服务的信息(例如,PSID或ITS-AID)。
-QoS信息:关于用于待添加的每一V2X服务的PC5 QoS流的信息。对于每一PC5 QoS流,PFI和相应PC5 QoS参数(即,PQI以及条件性地其它参数,例如,MFBR/GFBR等)。
b)为了从现有PC5单播链路移除V2X服务:
-V2X服务信息:关于待移除的V2X服务的信息(例如,PSID或ITS-AID)。
c)为了在现有PC5单播链路中添加新PC5 QoS流:
-V2X服务信息:关于需要添加新QoS流的V2X服务的信息(例如PSID或ITS-AID)。
-QoS信息:关于待修改的PC5 QoS流的信息。对于每一PC5 QoS流,PFI和相应PC5QoS参数(即,PQI以及条件性地其它参数,例如,MFBR/GFBR等)。
d)为了修改现有PC5单播链路中的PC5 QoS流:
-QoS信息:关于待修改的PC5 QoS流的信息。对于每一PC5 QoS流,PFI和相应PC5QoS参数(即,PQI以及条件性地其它参数,例如,MFBR/GFBR等)。
e)为了移除现有PC5单播链路中的PC5 QoS流:
-PFI。
2.UE-2以链路修改接受消息进行响应。
链路修改接受消息包含:
-对于在步骤1中描述的案例a),案例c)和案例d):
-QoS信息:关于PC5 QoS流的信息。对于每一PC5 QoS流,PFI和相应PC5 QoS参数(即,PQI以及条件性地其它参数,例如,MFBR/GFBR等)。
每一UE的V2X层将关于单播链路修改的信息提供到AS层。这使得AS层能够更新与经修改的单播链路相关的上下文。
3GPP TS 24.587如下规定阶段3PC5单播链路建立程序:
6.1.2.2 PC5单播链路建立程序
6.1.2.2.1 总则
PC5单播链路建立程序用于在两个UE之间建立PC5单播链路。发送请求消息的UE称为“起始UE”且另一UE称为“目标UE”。
编者注:关于由SA3定义的安全性过程的细节有待进一步研究。
编者注:以下消息的IE的细节有待进一步研究。
6.1.2.2.2 通过起始UE起始PC5单播链路建立程序
编者注:在SA3已确定单播链路建立的完整安全性要求集合之后,需要重新研究此章节。
起始UE在起始此程序之前应满足以下前提:
a)来自上层的对通过PC5传送V2X服务包的请求;
b)用于起始UE的链路层标识符(即,用于单播通信的层2ID)可用(例如,预配置或自行指派);
c)用于单播初始信令的链路层标识符(即,用于单播初始信令的目的地层2ID)可用于起始UE(例如,预配置、如在条款5.2.3中规定获得,或经由先前V2X通信已知);
d)起始UE被授权用于在服务PLMN中的NR中通过PC5进行V2X通信,或当不由E-UTRAN服务且不由NR服务时,具有对在NR中通过PC5进行的V2X通信的有效授权;以及
e)不存在用于一对对等应用层ID的现有PC5单播链路,并且此PC5单播链路的网络层协议与起始UE中的上层对于此V2X服务所需的那些协议相同。
为了起始PC5单播链路建立程序,起始UE应创建直接链路建立请求消息。起始UE:
a)应包含设定为从上层接收到的起始UE的应用层ID的源用户信息;
b)应包含从上层接收到的V2X服务标识符;
c)可以包含设定成目标UE的应用层ID(如果从上层接收)的目标用户信息;以及
d)应包含安全性建立信息。
编者注:安全性建立信息中的参数将由SA3定义。
在生成直接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之后,起始UE应将此消息传递到下层以与用于单播通信的起始UE的层2ID和用于单播初始信令的目的地层2ID一起传送,并且启动定时器T5000。当定时器T5000正在运行时,UE不应将新的直接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发送到由同一应用层ID标识的同一目标UE。
[标题为“PC5单播链路建立程序”的3GPP TS 24.587V16.0.0的图6.1.2.2.2再现为图10]
6.1.2.2.3 由目标UE接受的PC5单播链路建立程序
在接收到直接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后,目标UE将为此PC5单播链路指派层2ID,并且存储此所指派层2ID和用于传输由下层提供的此消息的源层2ID。此对层2ID与PC5单播链路上下文相关联。
如果:
a)目标用户信息IE包含在直接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中,并且此IE包含目标UE的应用层ID;或
b)目标用户信息IE不包含在直接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中,并且目标UE对由直接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中的V2X服务标识符标识的V2X服务感兴趣;
随后,目标UE应与起始UE标识现有安全上下文,或通过执行如条款6.1.2.6中规定的一个或多个PC5单播链路认证程序,以及执行如条款6.1.2.7中规定的PC5单播链路安全模式控制程序来建立新的安全上下文。
在成功完成PC5单播链路安全模式控制程序后,为了确定是否可以接受直接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在IP通信的情况下,目标UE检查是否存在由起始UE和目标UE两者支持的至少一个共同IP地址配置选项。
如果目标UE接受PC5单播链路建立程序,则目标UE应形成直接链路建立接受消息。目标UE:
a)应包含设定为从上层接收到的目标UE的应用层ID的源用户信息;
b)应包含PQFI和相应的PC5 QoS参数;
c)如果使用IP通信,则可以包含设定成以下值中的一个的IP地址配置IE:
1)“IPv6路由器”,如果目标UE仅支持IPv6地址分配机制,即充当IPv6路由器;或
2)“不支持IPv6地址分配”,如果IPv6地址分配机制不受目标UE支持;
d)如果IP地址配置IE被设定为“不支持IPv6地址分配”并且接收到的直接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包含链路本地IPv6地址IE,则可包含基于IETF RFC 4862[16]在本地形成的链路本地IPv6地址IE。
6.1.2.2.4 由起始UE完成PC5单播链路建立程序
在接收到直接链路建立接受消息后,起始UE应停止定时器T5000,并且存储用于传输由下层提供的此消息的源层2ID和目的地层2ID。此对层2ID应与PC5单播链路上下文相关联。从此时间起,起始UE应使用用于通过PC5进行V2X通信的所建立链路以及到达目标UE的额外PC5信令消息。
6.1.2.2.5 不被目标UE接受的PC5单播链路建立程序
如果无法接受直接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则目标UE应发送直接链路建立拒绝消息。直接链路建立拒绝消息含有设定为以下原因值中的一个的PC5信令协议原因IE:
#1不允许到目标UE的直接通信;
#3检测到用于单播通信的层2ID的冲突;
#5缺乏用于所提出链路的资源;或
#111协议错误、未规定。
如果例如基于运营商策略或服务授权供应不允许目标UE接受此请求,则目标UE应发送含有PC5信令协议原因值#1“不允许到目标UE的直接通信”的直接链路建立拒绝消息。
对于从层2ID(用于单播通信)接收到的直接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如果目标UE已具有针对已知使用此层2ID的UE建立的现有链路,或目前正在处理来自相同层2ID但具有与在此新传入消息中包含的用户信息IE不同的用户信息的直接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则目标UE应发送含有PC5信令协议原因值#3“检测到用于单播通信的层2ID的冲突”的直接链路建立拒绝消息。
如果PC5单播链路建立由于拥塞问题或引起资源约束的其它临时下层问题而失败,则目标UE应发送含有PC5信令协议原因值#5“缺乏用于所提出链路的资源”的直接链路建立拒绝消息。
对于导致链路建立失败的其它原因,目标UE应发送含有PC5信令协议原因值#111“协议错误,未规定”的直接链路建立拒绝消息。
在接收到直接链路建立拒绝消息后,起始UE应停止定时器T5000并且中止PC5单播链路建立程序。如果直接链路建立拒绝消息中的PC5信令协议原因值是#1“不允许到目标UE的直接通信”或#5“缺乏用于所提出链路的资源”,则UE至少在时间周期T内不应尝试开始与相同目标UE的PC5单播链路建立。
注:时间周期T的长度是UE实施方案特定的,并且在UE接收PC5信令协议原因值#1“不允许到目标UE的直接通信”时或在UE接收PC5信令协议原因值#5“缺乏用于所提出链路的资源”时可以是不同的。
6.1.2.2.6 异常情况
6.1.2.2.6.1 起始UE处的异常情况
如果定时器T5000到期,则起始UE应重传直接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并且重新启动定时器T5000。在达到所允许重传的最大数目之后,起始UE应中止PC5单播链路建立程序并且可以通知上层目标UE不可到达。
注:所允许重传的最大数目是UE实施方案特定的。
如果在完成程序之前不再需要建立链路,则起始UE应中止程序。
6.1.2.2.6.2 目标UE处的异常情况
对于从源层2ID(用于单播通信)接收到的直接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如果目标UE已具有针对已知使用此源层2ID的UE建立的现有链路并且新请求含有与已知用户相同的源用户信息,则UE应处理新请求。然而,目标UE应仅在新链路建立程序成功之后删除现有的链路上下文。
3GPP TS 38.331如下规定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重新配置、UE能力信息、侧链路UE信息和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DRB)建立:
5.3.5 RRC重新配置
[…]
5.3.5.3 由UE接收RRCReconfiguration
UE应在接收到RRCReconfiguration后或在执行有条件配置(CHO或CPC)后执行以下动作:
[…]
1>如果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包含sl-ConfigDedicatedNR:
2>执行如5.3.5.8中所规定的侧链路专用配置程序;
[…]
5.3.5.14 侧链路专用配置
UE应:
1>如果sl-FreqInfoToAddModList包含在RRCReconfiguration内的sl-ConfigDedicatedNR中:
2>如果被配置成接收NR侧链路通信:
3>如5.8.7中所规定,使用由sl-RxPool指示的资源池以进行NR侧链路通信接收;
2>如果被配置成传送NR侧链路通信:
3>如在5.8.8中所规定,使用由sl-TxPoolSelectedNormal、sl-TxPoolScheduling或sl-TxPoolExceptional指示的资源池以进行NR侧链路通信传送;
2>如在5.5.3.1中所规定,通过sl-TxPoolSelectedNormal、sl-TxPoolScheduling或sl-TxPoolExceptional对传送资源池执行CBR测量,以进行NR侧链路通信传送;
2>如在5.8.5中所规定,使用同步配置参数在sl-FreqInfoToAddModList中所包含的频率上进行NR侧链路通信;
1>如果sl-FreqInfoToReleaseList包含在RRCReconfiguration内的sl-ConfigDedicatedNR中:
2>对于作为当前UE配置的一部分的接收到的sl-FreqInfoToReleaseList中所包含的每一条目:
3>从所存储的NR侧链路通信配置释放相关配置;
1>如果sl-RadioBearerToReleaseList包含在RRCReconfiguration内的sl-ConfigDedicatedNR中:
2>如在5.8.9.1.4中所规定,执行侧链路DRB释放;
1>如果sl-RadioBearerToAddModList包含在RRCReconfiguration内的sl-ConfigDedicatedNR中:
2>如在5.8.9.1.5中所规定,执行侧链路DRB添加/修改;
1>如果sl-ScheduledConfig包含在RRCReconfiguration内的sl-ConfigDedicatedNR中:
2>根据接收到的sl-ScheduledConfig配置将用于NR侧链路通信的MAC实体参数;
1>如果sl-UE-SelectedConfig包含在RRCReconfiguration内的sl-ConfigDedicatedNR中:
2>根据接收到的sl-UE-SelectedConfig配置将用于NR侧链路通信的参数;
1>如果sl-MeasConfigInfoToReleaseList包含在RRCReconfiguration内的sl-ConfigDedicatedNR中:
2>对于作为当前UE配置的一部分的接收到的sl-MeasConfigInfoToReleaseList中所包含的每一条目:
3>从所存储的NR侧链路测量配置信息释放相关配置;
1>如果sl-MeasConfigInfoToAddModList包含在RRCReconfiguration内的sl-ConfigDedicatedNR中:
2>对于是当前所存储的NR侧链路测量配置的一部分的接收到的sl-MeasConfigInfoToAddModList中所包含的每一条目:
3>更新所存储的NR侧链路测量配置信息;
2>对于并非当前所存储的NR侧链路测量配置的一部分的接收到的sl-MeasConfigInfoToAddModList中所包含的每一条目:
3>存储NR侧链路测量配置。
[…]
5.8.3 用于NR侧链路通信的侧链路UE信息
5.8.3.1 总则
[标题为“用于NR侧链路通信的侧链路UE信息”的3GPP TS 38.331V16.0.0的图5.8.3.1-1再现为图11]
此程序的目的在于通知网络UE对或不再对接收NR侧链路通信感兴趣,以及请求指派或释放用于NR侧链路通信的传送资源且报告与NR侧链路通信相关的参数。
5.8.3.2 起始
能够进行RRC_CONNECTED中的NR侧链路通信的UE可起始程序以指示其在若干情况下(感兴趣)接收NR侧链路通信,所述情况包含在成功连接建立或恢复后、在兴趣改变后、在改变到提供包含sl-ConfigCommonNR的SIB12的PCell后。能够进行NR侧链路通信的UE可起始程序以请求指派用于NR侧链路通信传送的专用资源。
在起始此程序后,UE应:
1>如果包含sl-ConfigCommonNR的SIB12由PCell提供:
2>确保具有用于PCell的SIB12的有效版本;
2>如果由上层配置成在PCell的SIB12中的sl-FreqInfoList中所包含的频率上接收NR侧链路通信:
3>如果UE自最后一次进入RRC_CONNECTED状态起就不传送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或
3>如果从UE最后一次传送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起,UE就连接到不提供包含sl-ConfigCommonNR的SIB12的PCell;或
3>如果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未包含sl-RxInterestedFreqList;或如果自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起,被上层配置成接收NR侧链路通信的频率就已改变:
4>根据5.8.3.3,起始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以指示感兴趣的NR侧链路通信接收频率;
2>否则:
3>如果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包含了sl-RxInterestedFreqList:
4>根据5.8.3.3,起始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以指示其对NR侧链路通信接收不再感兴趣;
2>如果由上层配置成在包含在PCell的SIB12中的sl-FreqInfoList中的频率上传送NR侧链路通信:
3>如果UE自最后一次进入RRC_CONNECTED状态起就不传送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或
3>如果从UE最后一次传送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起,UE就连接到不提供包含sl-ConfigCommonNR的SIB12的PCell;或
3>如果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未包含sl-TxResourceReqList;或如果自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起,由sl-TxResourceReqList所承载的信息就已改变:
4>根据5.8.3.3,起始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以指示UE所需的NR侧链路通信传送资源;
2>否则:
3>如果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最后一次传送包含了sl-TxResourceReqList:
4>根据5.8.3.3,起始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以指示其不再需要NR侧链路通信传送资源。
5.8.3.3 与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传送有关的动作
UE应如下设定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的内容:
1>如果UE起始程序以指示其(不再)有兴趣接收NR侧链路通信或请求(配置/释放)NR侧链路通信传送资源(即,UE包含所有涉及的信息,无论是什么触发了程序):
2>如果包含sl-ConfigCommonNR的SIB12由PCell提供:
3>如果由上层配置成接收NR侧链路通信:
4>包含sl-RxInterestedFreqList并且将其设定为用于NR侧链路通信接收的频率;
3>如果由上层配置成传送NR侧链路通信:
4>包含sl-TxResourceReqList并且为其请求网络指派NR侧链路通信资源所针对的每一目的地按如下设定其字段(如果需要):
5>将sl-DestinationIdentiy设定成由上层配置成用于NR侧链路通信传送的目的地标识;
5>将sl-CastType设定成由上层配置成用于NR侧链路通信传送的相关联目的地标识的播送类型;
5>如果已由于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的配置建立相关联的双向侧链路DRB,则将sl-RLC-ModeIndication设定成包含RLC模式和任选地相关联RLC模式的侧链路QoS流的QoS概要;
5>如果检测到侧链路RLF,则将sl-Failure设定为用于NR侧链路通信传送的相关联目的地的rlf;
5>如果RRCReconfigurationFailureSidelink被接收为侧链路RRC重新配置失败,则将sl-Failure设定为用于NR侧链路通信传送的相关联目的地的configFailure;
5>将sl-QoS-InfoList设定成包含由上层配置成用于NR侧链路通信传送的相关联目的地的侧链路QoS流的QoS概要;
5>将sl-InterestedFreqList设定成指示NR侧链路通信传送的频率;
5>将sl-TypeTxSyncList设定成在用于NR侧链路通信传送的相关联sl-InterestedFreqList上使用的当前同步参考类型。
1>UE应向下层提交SidelinkUEInformationNR消息以用于传送。
[…]
5.8.9.1 侧链路RRC重新配置
5.8.9.1.1 总则
[标题为“侧链路RRC重新配置,成功”的3GPP TS 38.331 V16.0.0的图5.8.9.1.1-1再现为图12]
[标题为“侧链路RRC重新配置,失败”的3GPP TS 38.331 V16.0.0的图5.8.9.1.1-2再现为图13]
此程序的目的是建立/修改/释放侧链路DRB或配置NR侧链路测量和报告以用于PC5-RRC连接。
UE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起始侧链路RRC重新配置程序且对其对等UE执行子条款5.8.9.1.2中的操作:
-与对等UE相关联的侧链路DRB的释放,如子条款5.8.9.1.4中指定;
-与对等UE相关联的侧链路DRB的建立,如子条款5.8.9.1.5中指定;
-用于与对等UE相关联的侧链路DRB的SLRB-Config中包含的参数的修改,如子条款5.8.9.1.5中指定;
-配置对等UE以执行NR侧链路测量和报告。
5.8.9.1.2 与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消息的传送有关的动作
UE应如下设定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消息的内容:
1>由于sl-ConfigDedicatedNR、SIB12、SidelinkPreconfigNR或上层的配置,根据子条款5.8.9.1.4.1,针对待释放的每一侧链路DRB:
2>设定对应于侧链路DRB的slrb-ConfigToReleaseList中包含的slrb-PC5-ConfigIndex;
1>针对待建立或修改的每一侧链路DRB,根据子条款5.8.9.1.5.1,由于接收到sl-ConfigDedicatedNR、SIB12、SidelinkPreconfigNR:
2>根据接收到的sl-RadioBearerConfig和对应于侧链路DRB的sl-RLC-BearerConfig,设定slrb-ConfigToAddModList中包含的SLRB-Config;
1>针对待配置的每一NR侧链路测量和报告:
2>根据存储的NR侧链路测量配置信息,设定sl-MeasConfig;
1>针对与侧链路DRB相关联的目的地,启动定时器T400;
UE应向下层提交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消息以用于传送。
5.8.9.1.3 由UE接收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
UE应在接收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后执行以下动作:
1>如果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包含slrb-ConfigToReleaseList:
2>针对作为当前UE侧链路配置的部分的slrb-ConfigToReleaseList中包含的每一slrb-PC5-ConfigIndex值;
3>根据子条款5.8.9.1.4执行侧链路DRB释放程序;
1>如果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包含slrb-ConfigToAddModList:
2>针对并非当前UE侧链路配置的部分的slrb-ConfigToAddModList中所包含的每一slrb-PC5-ConfigIndex值:
3>如果包含,则应用sl-MappedQoS-FlowsToAddList;
3>根据子条款5.8.9.1.5执行侧链路DRB添加程序;
2>针对作为当前UE侧链路配置的部分的slrb-ConfigToAddModList中包含的每一slrb-PC5-ConfigIndex值:
3>如果包含,则应用sl-MappedQoS-FlowsToAddList和sl-MappedQoS-FlowsToReleaseList;
3>根据子条款5.8.9.1.4和5.8.9.1.5执行侧链路DRB释放或修改程序。
1>如果UE不能够遵守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中包含的(部分)配置(即,侧链路RRC重新配置失败):
2>继续使用在接收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消息之前使用的配置;
2>设定RRCReconfigurationFailureSidelink消息的内容;
3>向下层提交RRCReconfigurationFailureSidelink消息以用于传送;
1>否则:
2>设定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Sidelink消息的内容;
3>向下层提交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Sidelink消息以用于传送;
注1:当同一逻辑信道由另一UE配置不同RLC模式时,UE将该情况处置为侧链路RRC重新配置失败。
[…]
5.8.9.1.5 侧链路DRB添加/修改
在RRC_CONNECTED中,UE应用在RRCReconfiguration(如果存在)中提供的NR侧链路通信参数。在RRC_IDLE或RRC_INACTIVE中,UE应用在系统信息(如果存在)中提供的NR侧链路通信参数。对于其它情况,UE应用在SidelinkPreconfigNR(如果存在)中提供的NR侧链路通信参数。当UE在以上三种情况之间执行状态转变时,在获取新配置之后,UE应用在新状态中提供的NR侧链路通信参数。在获取新配置之前,UE继续应用在旧状态中提供的NR侧链路通信参数。
5.8.9.1.5.1 侧链路DRB添加/修改条件
对于NR侧链路通信,仅在以下情况下起始侧链路DRB添加:
1>如果任何侧链路QoS流由sl-ConfigDedicatedNR、SIB12、SidelinkPreconfigNR(重新)配置并且将映射到未建立的一个侧链路DRB;或
1>如果任何侧链路QoS流由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重新)配置并且将映射到未建立的侧链路DRB;
对于NR侧链路通信,仅在以下情况下起始侧链路DRB修改:
1>如果对于建立的一个侧链路DRB,侧链路DRB相关参数中的任一个通过sl-ConfigDedicatedNR、SIB12、SidelinkPreconfigNR或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改变;
5.8.9.1.5.2 侧链路DRB添加/修改操作
对于如子条款5.8.9.1.5.1中满足其侧链路DRB添加条件的侧链路DRB,由上层配置成执行NR侧链路通信的能够进行NR侧链路通信的UE应:
1>对于组播和广播,或
1>对于单播,在接收到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消息之后(在由于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的配置而添加的情况下),或在接收到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Sidelink消息之后(在由于sl-ConfigDedicatedNR、SIB12、SidelinkPreconfigNR的配置或由上层指示的配置而添加的情况下):
2>如果不存在与侧链路DRB的目的地和播送类型相关联的NR侧链路通信的SDAP实体:
3>建立如TS 37.324[24]条款5.1.1中规定的用于NR侧链路通信的SDAP实体;
3>根据在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中接收到的sl-SDAP-ConfigPC5或与侧链路DRB相关联的在sl-ConfigDedicatedNR、SIB12、SidelinkPreconfigNR中接收到的sl-SDAP-Config配置SDAP实体;
2>建立用于NR侧链路通信的PDCP实体并且根据在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中接收到的sl-PDCP-ConfigPC5或与侧链路DRB相关联的在sl-ConfigDedicatedNR、SIB12、SidelinkPreconfigNR中接收到的sl-PDCP-Config配置所述PDCP实体;
2>建立用于NR侧链路通信的RLC实体并且根据在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中接收到的sl-RLC-ConfigPC5或与侧链路DRB相关联的在sl-ConfigDedicatedNR、SIB12、SidelinkPreconfigNR中接收到的sl-RLC-Config配置所述RLC实体;
2>如果接收到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
3>根据与侧链路DRB相关联的在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中接收到的sl-MAC-LogicalChannelConfigPC5用逻辑信道配置MAC实体,并且在需要时执行子条款5.8.3中的侧链路UE信息程序以用于单播;
2>否则:
3>根据在sl-ConfigDedicatedNR、SIB12、SidelinkPreconfigNR中接收到的sl-MAC-LogicalChannelConfig,通过指派新逻辑信道标识用与侧链路DRB相关联的逻辑信道配置MAC实体。
注1:当侧链路DRB添加是由于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的配置时,取决于UE实施方案从具有与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中配置的模式相同的RLC模式的接收到的sl-ConfigDedicatedNR(如果在RRC_CONNECTED中)、SIB12(如果在RRC_IDLE/INACTIVE中)、SidelinkPreconfigNR(如果不在覆盖范围内)选择视需要传送侧链路DRB的参数的侧链路DRB配置。
对于如子条款5.8.9.1.5.1中满足其侧链路DRB修改条件的侧链路DRB,由上层配置成执行NR侧链路通信的能够进行NR侧链路通信的UE应:
1>对于组播和广播,或
1>对于单播,在接收到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消息之后(在由于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的配置而修改的情况下),或在接收到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Sidelink消息之后(在由于sl-ConfigDedicatedNR、SIB12或SidelinkPreconfigNR的配置而修改的情况下):
2>根据在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中接收到的sl-SDAP-ConfigPC5或在sl-ConfigDedicatedNR、SIB12、SidelinkPreconfigNR(如果包含)中接收到的sl-SDAP-Config重新配置侧链路DRB的SDAP实体;
2>根据在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中接收到的sl-PDCP-ConfigPC5或在sl-ConfigDedicatedNR、SIB12、SidelinkPreconfigNR(如果包含)中接收到的sl-PDCP-Config重新配置侧链路DRB的PDCP实体;
2>根据在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中接收到的sl-RLC-ConfigPC5或在sl-ConfigDedicatedNR、SIB12、SidelinkPreconfigNR(如果包含)中接收到的sl-RLC-Config重新配置侧链路DRB的RLC实体;
2>根据在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中接收到的sl-MAC-LogicalChannelConfigPC5或在sl-ConfigDedicatedNR、SIB12、SidelinkPreconfigNR(如果包含)中接收到的sl-MAC-LogicalChannelConfig重新配置侧链路DRB的逻辑信道。
3GPP TR 23.752针对新版本(即,版本17)介绍对UE到UE中继的支持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方案,如下:
5.4 关键问题#4:UE到UE中继的支持
5.4.1 一般描述
此关键问题旨在支持UE到UE中继,包含对覆盖范围内和覆盖范围外操作的支持。
在可能的解决方案中需要考虑至少以下方面:
-如何(重新)选择附近的UE到UE中继UE?
-网络是否以及可以如何控制UE到UE中继操作,至少包含如何:
-授权UE到UE中继,例如,将UE授权为UE到UE中继?
-出于例如收费的目标,向网络提供源/目标UE和UE到UE中继的可见性?
-如何经由UE到UE中继建立源UE与目标UE之间的连接?
-如何提供端对端QoS框架来满足QoS要求(例如,数据速率、可靠性、时延)?
-如何增强系统架构以提供用于中继连接的安全性保护?
-例如在UE到UE中继改变的情况下如何提供用于路径改变的机制?
注1:为了参与NG-RAN,需要与RAN WG的协调。
注2:出于安全性方面,需要与SA3的协调。
[…]
6.8 解决方案#8:没有中继发现的UE到UE中继选择
6.8.1 描述
该提议旨在确保源与目标UE之间的中继发现将不依赖于中继如何转发源与目标UE之间的业务,例如,L2或L3中继。这种解决方案依赖于UE到UE发现和选择可以集成到如在TS 23.287[5]的条款6.3.3中所描述的单播链路建立程序中的概念。
提议在直接通信请求中添加新的字段,以指示是否可以在通信中使用中继。字段可以称为relay_indication。当UE想要广播直接通信请求时,其在消息中指示是否可以使用UE到UE中继。对于版本17,假设指示的值局限于单跳。
当UE到UE中继接收到其中relay_indication已设定的直接通信请求时,它应接着根据例如以下内容决定是否转发请求(即,在其附近广播此请求):请求中的QoS要求、中继的当前业务负荷、源UE与中继UE之间的无线电条件或某些其它策略(例如,它仅服务于某些特定的UE或服务)。
可以是如下情况:多个UE到UE中继可以用于到达目标UE,或目标UE也可以直接从源UE接收直接通信请求。目标UE可以根据例如信号强度、本地策略(例如,UE到UE中继的业务负荷)或运营商策略(例如,总是偏好直接通信或仅使用一些特定的UE到UE中继)选择哪一个进行回复。
源UE可以从多个UE到UE中继并且还从目标UE直接接收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源UE根据例如信号强度、本地策略(例如,UE到UE中继的业务负载)或运营商策略(例如,总是偏好直接通信或仅使用一些特定的UE到UE中继)选择通信路径。
6.8.2 程序
[标题为“5G ProSe UE到UE中继选择”的3GPP TR 23.752V0.3.0的图6.8.2-1再现为图14]
图6.8.2-1示出所提出方法的程序。
0.授权UE使用由UE到UE中继提供的服务。授权UE到UE中继提供在UE之间中继业务的服务。授权和参数供应可以使用KI#8的解决方案。
1.UE-1想要与UE-2建立单播通信,并且通信可以通过与UE-2的直接链路或经由UE到UE中继进行。随后,UE-1以relay_indication=1直接广播通信请求。请求将由中继-1、中继-2接收。如果UE-2在UE-1附近,则请求还可以由UE-2接收。
2.中继-1和中继-2决定转发请求。它们以relay_indication=0广播附近的消息。如果中继接收到此消息,则其将简单地丢弃所述消息。
3.UE-2从中继-1和中继-2接收所述请求。
4.UE-2选择中继1并以请求接受进行回复。如果UE-2从UE-1直接接收直接通信请求,则其可以选择通过将请求接受直接发送到UE-1来设置直接通信链路。响应消息包含关于正建立(例如,经由中继或直接)的通信链路的类型的指示。
5.UE-1从中继-1接收请求接受。UE-1根据例如策略(例如,始终选择直接路径(若有可能))、信号强度等选择路径。如果UE-1直接从UE-2接收请求接受,则其可选择设置直接L2链路,如TS 23.287[5]的条款6.3.3中所描述,然后跳过步骤6。
6.UE-1和UE-2通过所选择的UE到UE中继设置通信链路。链路设置信息可以根据中继的类型(例如L2或L3中继)而变化。
注1:为了进行中继或路径选择,在作出决策之前,源UE可以在发送出用于收集相应请求接受消息的直接通信请求之后设置定时器。类似地,在作出决策之前,目标UE还可以在接收用于从不同路径收集请求的多个副本的直接通信请求的第一副本之后设置定时器。
注2:在UE第一次从UE到UE中继接收消息时,UE需要验证中继是否被授权成为UE到UE中继。验证细节以及如何确保通过UE到UE中继的两个UE之间的通信将由SA WG3定义。
6.8.3 对现有节点和功能性的影响
对支持新的中继相关功能的UE影响。
6.9 解决方案#9:经由UE到UE层2中继的连接建立
6.9.1 描述
使用在此条款中描述的解决方案,UE到UE中继使目标UE能够发现源UE。授权UE到UE中继以经由授权和供应通过PC5接口在两个UE之间中继消息,如在条款6中所定义。关键问题#4的Y解决方案:UE到UE中继授权和供应。
源UE使用已知的发现机制,例如使用如在TS 23.287[5]中所定义的用户定向或服务定向方法通告其支持的应用或发现目标UE。
UE到UE中继监听来自周围UE的ProSe应用广告(例如,直接发现或直接通信请求消息),并且如果广播的应用与来自其所供应的中继策略/参数的应用中的一个匹配,则UE到UE中继通过将中继指示添加到消息而将其作为中继的应用进行广告。
目标UE经由UE到UE中继发现源UE。目标UE接收具有中继指示的广播直接通信请求消息。
经由UE到UE中继在源UE与目标UE之间设置安全的“扩展”PC5链路。源/目标UE并不知晓其相应的对等UE的L2 ID。源/目标UE将消息发送到UE到UE中继并且通过UE到UE中继接收消息。然而,直接在源UE与目标UE之间建立安全性关联和PC5单播链路。UE到UE中继在不透明模式下转发消息,而不能够读取、修改其内容或重播消息。在检测到包含在所接收消息中的中继指示后,源/目标UE检测到通信正穿过UE到UE中继。
当经由UE到UE中继在两个对等UE之间建立单播链路时,UE到UE中继向其本身分指派两个中继-L2 ID。在将消息转发到目标UE时使用第一中继-L2 ID。在将消息转发到源UE时使用第二中继-L2 ID。UE到UE中继维持映射表,所述映射表含有对等UE L2 ID以及已自行指派的相应中继-L2 ID的映射。当接收消息时,UE到UE中继使用其映射表来找到待用于将消息转发到目标UE的源和目的地ID。UE到UE中继使用在目的地字段中指定的中继-L2 ID来找到相关UE,并且使用在源字段中指定的UE的L2 ID来找到相关的中继-L2 ID。接着,在转发消息之前,所述UE到UE中继用对应的UE的L2 ID和中继-L2 ID更新接收到的消息的源和目的地字段。
注:可能需要额外的安全性相关参数和程序来保护中继相关的消息。其定义需要与SA WG3协调。
6.9.2 程序
使用在此条款中描述的程序支持在TS 23.287[5]中定义的两种方法,即,服务定向和用户定向的方法。
图6.9.2-1 展示经由UE到UE中继通过PC5参考点进行的对等方发现以及单播链路建立。
[标题为“经由UE到UE中继的连接建立程序”的3GPP TR 23.752 V0.3.0的图6.9.2-1再现为图15]
0.UE到UE中继在网络中注册并且指定其UE到UE中继能力。从网络向UE到UE中继供应中继策略参数和唯一中继标识符(RID)。
1.目标UE(即,UE2、UE3和UE4)确定用于PC5单播链路建立的信令接收的目的地层2ID,如在TS 23.287[5]条款5.6.1.4中所规定。目的地层2ID配置有目标UE,如在TS23.287[5]条款5.1.2.1中规定。
2.在源UE(即,UE1)上,应用层将信息提供到ProSe层以用于PC5单播通信(例如,广播层2ID、ProSe应用ID、UE的应用层ID、目标UE的应用层ID、中继适用指示),如在TS 23.287[5]条款6.3.3.1中规定。
3.ProSe层通过发送广播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来触发对等UE发现机制。消息使用作为目的地的源层2ID和广播层2ID发送,并且包含与所提供的应用相关的其它参数,如在TS23.287[5]条款6.3.3.1中规定。
4.UE到UE中继接收广播直接通信请求消息并验证其是否被配置成中继此应用,即,其将通告的ProSe应用ID与其供应的中继策略/参数进行比较,并且如果匹配,则UE到UE中继向自身指派对于UE1(即,与UE1的L2 ID有关)的中继层2ID(例如,R-L2 ID-a)。
这些2ID(UE1的层2ID和中继层2ID-a)保存在本地映射表中。UE到UE中继用其R-L2ID-a覆盖消息的源字段,并添加其唯一中继标识符(RID)作为中继指示。通过UE到UE中继仅针对广播消息添加此中继指示,这是由于这些消息以明文发送(即,没有任何加密或完整性保护),因此可能被修改。UE到UE中继继续转发从源UE接收的广播直接通信请求消息。
5.目标UE3对通告的应用感兴趣,因此它其经由UE到UE中继触发认证以及与UE1的安全性建立。UE3跟踪中继的标识符,即R-L2 ID-a和RID。UE3在认证和安全性建立期间在安全性受保护的消息中发送RID,以通知UE1通信正穿过由RID标识的UE到UE中继。
UE到UE中继从UE3接收消息,并且使用在目的地字段中规定的R-L2 ID-a来在其映射表中找到相关UE(即,在这种情况下为UE1)。
UE到UE中继向自身指派用于UE3的新层2ID(例如,R-L2 ID-b),并且存储UE3的L2ID与R-L2 ID-b之间的映射。
UE到UE中继将消息的源字段设定成R-L2 ID-b并且将目的地字段设定成从映射条目检索到的UE1的层2ID(即,L2 ID1)。UE到UE中继将消息发送到UE1。
UE1接收认证消息并且跟踪R-L2 ID-b和RID。R-L2 ID-b用作去往UE3并且经由UE到UE中继发送的后续消息的目的地。
认证和安全性建立消息经由UE到UE中继在UE1与UE3之间交换。UE到UE中继基于保存在其本地映射表中的信息而改变源/目的地层2ID。
编者注:认证和安全性程序的细节将由SA WG3小组研究。
6.一旦建立安全性,UE3就通过发送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来完成单播链路建立。
7.UE到UE中继接收消息,并将消息的源字段设定成在映射条目中找到的R-L2 ID-b,且将目的地字段设定成同样来自映射条目的UE1的L2 ID。UE到UE中继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到UE1。
8.经由UE到UE中继在UE1与UE3之间建立“扩展”单播链路。扩展的链路端到端之间是安全的,即已在UE1与UE3之间创建安全性关联。可以在UE1与UE3之间交换机密性和/或完整性/重播受保护的消息(即,数据或PC5-S)。UE到UE中继不参与安全性关联,因此其无法读取或修改消息的受保护部分(不包括源字段和目的地字段)。
编者注:协议堆栈和PC5链路建立的细节有待进一步研究,且需要由RAN WG2团队协调和确认。
6.9.3 对服务、实体和接口的影响
解决方案在以下实体中具有影响:
UE:
-需要支持用于ProSe 5G UE到UE中继的程序以及经由ProSe 5G UE到UE中继的通信。
6.10 解决方案#10:基于IP路由的ProSe 5G层3UE到UE中继
6.10.1 描述
在此解决方案中,以下原理支持ProSe 5G UE到UE中继操作:
-授权和配置:
-仅由服务授权配置授权的UE可以充当ProSe 5G UE到UE中继。这些UE将根据在TS23.287[5]中所定义的服务授权和供应机制配置成在UE到UE中继模式下操作。
-ProSe 5G UE到UE中继发现:
-ProSe 5G UE到UE中继周期性地发送出中继发现消息,从而通告其服务于所述区域中的其它UE的可用性。
-ProSe 5G UE到UE中继还支持查询和响应模式以用于发现。ProSe 5G UE到UE中继监听配置的层2ID以用于查询,并且将以其地址和相应信息作出响应以使得其它UE能够与其建立单播连接。此过程类似于如在TS 23.287[5]条款6.3.3.1中定义的单播L2链路建立程序。
注1:用于发现的层2ID可以特定用于UE到UE中继发现,或与例如UE到网络中继发现等其它发现共享。
-ProSe 5G UE到UE中继操作:
-想要利用ProSe 5G UE到UE中继的任何UE需要通过IP配置与UE到UE中继建立单播L2链路。ProSe 5G UE到UE中继将IP地址/前缀分配给其它UE。
-作为单播L2链路建立程序的一部分,ProSe 5G UE到UE中继将单播链路的对等UE的用户信息和分配给UE的IP地址/前缀的关联存储到其DNS条目中。ProSe 5G UE到UE中继充当到其它UE的DNS服务器。
-当(源)UE需要与另一(目标)UE通信或需要经由ProSe 5G UE到UE中继发现ProSe服务时,源UE通过单播链路将用于目标UE(基于目标用户信息)或用于ProSe服务的DNS查询发送到ProSe 5G UE到UE中继,所述单播链路将传回目标UE或ProSe服务的IP地址/前缀。
-源UE经由到传回目标UE的IP地址/前缀的UE到UE中继的单播L2链路将IP中封装的IP数据或非IP数据发送到目标UE。ProSe 5G UE到UE中继充当IP路由器,并且朝向目标UE将包转发到相应单播L2链路。单播L2链路中的每一个都被视为IP接口。
-如果附近存在多个ProSe 5G UE到UE中继,则UE可以基于UE实施方案选择一个或多个ProSe 5G UE到UE中继来建立单播L2链路。举例来说,UE将单播L2链路中的每一个上的DNS查询发送到ProSe 5G UE到UE中继。随后,源UE可以选择使用传回目标UE的肯定DNS查询的第一ProSe 5G UE到UE中继。
注2:UE到UE中继的选择可以基于UE上的本地配置规则,或基于其它发现解决方案,例如条款6.11中描述的“状态UE到UE中继”。
-QoS处理:
-当源UE与ProSe 5G UE到UE中继建立单播L2链路时,其可以根据在TS 23.287[5]的条款6.3.3.1中所定义的程序建立相应PC5 QoS流。其还可以使用在TS 23.287[5]的条款6.3.3.4中定义的程序在任何时间修改PC5 QoS流。
-因此,ProSe 5G UE到UE中继还可以在与目标UE的单播L2链路上使用上述程序建立并修改PC5 QoS流,以转发源UE的业务。
-安全性处理:
-使用在TS 23.287[5]中所定义的程序,源UE和目标UE可以与用于单播L2链路的UE到UE中继建立承载级安全性。
-如果在源UE与目标UE之间需要端到端安全性保护,则可以使用IPSec。
注3:源UE和目标UE的业务的安全性保护将由SA WG3指定。
-计费支持:
-ProSe 5G UE到UE中继可以遵循在TS 32.277[13]中定义的计费解决方案以报告源UE和目标UE以及计费功能的对应业务。
6.10.2 程序
[标题为“5G ProSe UE到UE中继操作”的3GPP TR 23.752V0.3.0的图6.10.2-1再现为图16]
图6.10.2-1提供基于标准IP操作的用于5G ProSe UE到UE中继操作的实例操作。
6.10.3 对服务、实体和接口的影响
由于解决方案正使用Rel-16 NR V2X设计中支持的现有特征,因此对NG-RAN没有影响。
UE用现有的IP操作进行操作,并且ProSe 5G UE到UE中继支持IP路由器功能(用于地址分配和业务转发)和DNS服务器的功能性。
[…]
3GPP TR 23.752中的关键问题#4描述在下一版本(即,版本17)中对UE到UE中继的支持,这意味着在两个UE无法直接彼此通信的情况下,中继可以用于支持这两个UE之间的数据通信。据推测,UE到UE中继需要与源UE和目标UE中的每一个建立一个PC5单播链路,使得源UE和目标UE之间的集成PC5单播链路可以支持相关ProSe服务,如图17中所示,图17展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经由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UE到UE)中继的集成PC5单播链路的实例。
在Rel-16 NR V2X中,当来自上层的数据到达时,UE将基本上传送侧链路UE信息消息到gNB以请求用于与目的地(即,对等UE)的侧链路通信的侧链路资源(或侧链路配置),如3GPP TS 38.331中所论述。在UE到UE中继的情况下,如果仅当接收到来自源UE的数据时UE到UE中继传送侧链路UE信息消息以请求用于UE到UE中继和目标UE之间的侧链路通信的侧链路资源(或侧链路配置),则归因于用于将侧链路UE信息消息传送到gNB以及从gNB接收RRC重新配置消息的时间周期,到目标UE的数据传递将进一步延迟。因此,在如下方面将是有益的:当(或如果)从源UE接收到建立用于从源UE到UE到UE中继的数据传送的一个SL DRB(配置)的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消息时,UE到UE中继传送侧链路UE信息消息以请求用于UE到UE中继和目标UE之间的侧链路通信的侧链路资源(或侧链路配置)的延迟减少。
在传送侧链路UE信息消息之后,UE到UE中继可从gNB接收指示用于从UE到UE中继到目标UE的数据传送的另一侧链路(SL)数据无线电承载(DRB)的配置的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如果UE到UE中继无法遵守来自gNB的RRCReconfiguration消息中包含的配置(的一部分),则其可向源UE答复RRCReconfigurationFailureSidelink消息。否则,UE到UE中继可接着朝向目标UE起始侧链路RRC重新配置程序。如果从目标UE接收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Sidelink消息,则UE到UE中继还可向源UE答复另一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Sidelink消息。在从目标UE接收RRCReconfigurationFailureSidelink消息的情况下,UE到UE中继可接着向源UE答复另一RRCReconfigurationFailureSidelink消息。图18示出上述解决方案的实例。
上述段落中论述的解决方案集成由三方(即,源UE、UE到UE中继和目标UE)执行的两个侧链路RRC重新配置程序。单独地执行两个侧链路RRC重新配置程序也是可行的。举例来说,UE到UE中继首先完成与源UE的侧链路RRC重新配置程序,且接着起始与目标UE的侧链路RRC重新配置程序。
如果需要区分UE到UE中继与UE,则有可能新项目可用于由UE到UE中继传送的侧链路UE信息消息,例如侧链路UE到UE中继信息消息或侧链路中继信息消息。
图19是从UE到UE中继的视角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1900。在步骤1905中,UE到UE中继从第一UE接收第一PC5-RRC消息且建立用于PC5 QoS流的第一SL DRB,其中第一SL DRB用于从第一UE到UE到UE中继的数据传送。在步骤1910中,UE到UE中继响应于接收到第一PC5-RRC消息将第一RRC消息传送到网络节点以请求用于PC5 QoS流的侧链路资源,其中第一RRC消息包含第二UE的目的地。在步骤1915中,UE到UE中继从网络节点接收第二RRC消息,其中第二RRC消息包含用于PC5 QoS流的第二SL DRB的配置,其中所述第二SLDRB用于从UE到UE中继到第二UE的数据传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UE和第二UE可经由UE到UE中继彼此通信。第一PC5-RRC消息可包含指示PC5 QoS流映射到第一SL DRB的信息。第一PC5-RRC消息可以是RRC重新配置侧链路消息。第一RRC消息可包含指示PC5 QoS流的标识和QoS概要的信息,其中所述信息为QoS信息。PC5 QoS流的QoS概要可经由第一PC5-RRC消息或PC5-S消息(例如,链路修改请求消息)从第一UE接收。第一RRC消息可以是侧链路UE信息消息。第二RRC消息可包含指示PC5QoS流映射到第二SL DRB的信息。第二RRC消息可以是RRC重新配置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UE到UE中继可在从网络节点接收第二RRC消息之后,将第二PC5-RRC消息传送到第二UE以提供第二SL DRB的配置給第二UE。第二PC5-RRC消息可以是RRC重新配置侧链路消息。如果从第二UE接收第三PC5-RRC消息,则UE到UE中继还可将第四PC5-RRC消息传送到第一UE,其中所述第三PC5-RRC消息由第二UE响应于接收到第二PC5-RRC消息而传送。第三PC5-RRC消息可以是RRC重新配置完成侧链路消息。第四PC5-RRC消息可以是RRC重新配置完成侧链路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RRC消息可包含第二UE的目的地标识和/或侧链路通信的播送类型。可将播送类型设定为“单播”。QoS信息可包含QoS流标识和QoS概要。
返回参考图3和图4,在UE到UE中继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UE到UE中继300包含存储于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UE到UE中继能够:(i)从第一UE接收第一PC5-RRC消息以建立用于PC5 QoS流的第一SL DRB,其中所述第一SL DRB用于从第一UE到UE到UE中继的数据传送;(ii)响应于接收到第一PC5-RRC消息将第一RRC消息传送到网络节点以请求用于PC5 QoS流的侧链路资源,其中第一RRC消息包含第二UE的目的地;以及(iii)从网络节点接收第二RRC消息,其中第二RRC消息包含用于PC5 QoS流的第二SL DRB的配置,其中第二SL DRB用于从UE到UE中继到第二UE的数据传送。此外,CPU 308可以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上文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种方面。应明白,本文中的教示可以通过广泛多种形式体现,且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特定结构、功能或这两者仅是代表性的。基于本文中的教示,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公开的方面可独立于任何其它方面而实施,并且两个或更多个这些方面可以各种方式组合。例如,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在本文中所阐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之外或不同于所述方面的其它结构、功能性或结构和功能性来实施此类设备或实践此类方法。作为上述概念中的一些概念的实例,在一些方面中,可基于脉冲重复频率来建立并行信道。在一些方面中,可基于脉冲位置或偏移建立并行信道。在一些方面中,可以基于跳时序列建立并行信道。在一些方面中,可基于脉冲重复频率、脉冲位置或偏移以及跳时序列而建立并行信道。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使用多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一个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举例来说,可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在整个上文描述中可能参考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符号和码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进一步了解,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各方面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处理器、构件、电路以及算法步骤可以实施为电子硬件(例如,可以使用源译码或某一其它技术进行设计的数字实施方案、模拟实施方案或这两者的组合)、并入有指令的各种形式的程序或设计代码(为方便起见,其在本文中可以称为“软件”或“软件模块”)或这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晰地说明硬件与软件的可互换性,上文已大体就其功能性来描述了各种说明性组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此功能性是实施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应用和施加于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实施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实施决策不应被解释为造成对本公开的范围的偏离。
另外,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方面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在集成电路(“IC”)、接入终端或接入点内实施或由所述集成电路、接入终端或接入点执行。IC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电气组件、光学组件、机械组件,或其经设计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组合,且可以执行驻留在IC内、在IC外或这两种情况下的代码或指令。通用处理器可为微处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可为任何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实施为计算装置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的组合、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心,或任何其它此类配置。
应理解,在任何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任何特定次序或层级都是示例方法的实例。应理解,基于设计偏好,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次序或层级可以重新布置,同时保持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伴随的方法权利要求项以示例次序呈现各个步骤的要素,并且并不意图限于所呈现的特定次序或层级。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各方面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用这两者的组合体现。软件模块(例如,包含可执行指令和相关数据)和其它数据可以驻留在数据存储器中,例如RAM存储器、快闪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所属领域中已知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任何其它形式。示例存储介质可以耦合到例如计算机/处理器等机器(为方便起见,所述机器在本文中可以称为“处理器”),使得所述处理器可以从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例如,代码)和将信息写入到存储介质。示例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形成一体。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设备中。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离散组件而驻留在用户设备中。此外,在一些方面中,任何合适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与本公开的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相关的代码。在一些方面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封装材料。
虽然已结合各种方面描述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能够进行进一步修改。本申请意图涵盖对本发明的任何改变、使用或调适,这通常遵循本发明的原理且包含处于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内的已知及惯常实践的范围内的对本公开的偏离。

Claims (18)

1.一种用于用户设备间中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间中继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一PC5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以建立用于PC5服务质量流的第一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其中所述第一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用于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到所述用户设备间中继的数据传送;
所述用户设备间中继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PC5-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将第一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传送到网络节点以请求用于所述PC5服务质量流的侧链路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包含第二用户设备的目的地;以及
所述用户设备间中继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第二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包含用于所述PC5服务质量流的第二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的配置,其中所述第二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用于从所述用户设备间中继到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数据传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经由所述用户设备间中继彼此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5-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包含指示所述PC5服务质量流映射到所述第一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包含指示所述PC5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和服务质量概要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包含指示所述PC5服务质量流映射到所述第二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间中继在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之后,将第二PC5-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传送到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以提供所述第二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的所述配置給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第三PC5-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则所述用户设备间中继将第四PC5-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传送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包含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目的地标识和/或侧链路通信的播送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送类型经设定为单播。
10.一种用户设备间中继,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电路;
处理器,其安装在所述控制电路中;以及
存储器,其安装于所述控制电路中且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以:
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一PC5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以建立用于PC5服务质量流的第一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其中所述第一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用于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到所述用户设备间中继的数据传送;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PC5-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将第一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传送到网络节点以请求用于所述PC5服务质量流的侧链路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包含第二用户设备的目的地;以及
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第二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包含用于所述PC5服务质量流的第二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的配置,其中所述第二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用于从所述用户设备间中继到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数据传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间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经由所述用户设备间中继彼此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间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5-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包含指示所述PC5服务质量流映射到所述第一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间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包含指示所述PC5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和服务质量概要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间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包含指示所述PC5服务质量流映射到所述第二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间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成执行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程序代码以进行以下操作:
在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之后,将第二PC5-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传送到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以提供所述第二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的所述配置給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间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成执行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程序代码以进行以下操作:
如果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第三PC5-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则将第四PC5-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传送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间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包含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目的地标识和/或侧链路通信的播送类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间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播送类型经设定为单播。
CN202110595167.7A 2020-06-29 2021-05-28 无线通信系统中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建立的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139389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45738P 2020-06-29 2020-06-29
US63/045,738 2020-06-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8982A true CN113938982A (zh) 2022-01-14

Family

ID=76180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95167.7A Pending CN113938982A (zh) 2020-06-29 2021-05-28 无线通信系统中侧链路数据无线电承载建立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410215A1 (zh)
EP (1) EP3934370B1 (zh)
KR (1) KR20220001454A (zh)
CN (1) CN11393898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33601A (zh) * 2021-10-25 2023-04-28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用户设备侧链路无线电链路控制承载配置方法和设备
WO2023213285A1 (zh) * 2022-05-06 2023-11-09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24001948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24027615A1 (zh) * 2022-08-04 2024-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06836B2 (en) * 2021-05-07 2023-03-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parameter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KR20240056512A (ko) * 2021-09-16 2024-04-30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계층 2 ue-네트워크 중계를 위한 rrc 타이머
WO2023130368A1 (zh) * 2022-01-07 2023-07-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收发信息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WO2023230921A1 (en) * 2022-05-31 2023-12-07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devices, and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WO2024063627A1 (ko) * 2022-09-23 2024-03-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UE-to-UE relay 연결 설정에 관련된 릴레이 UE의 동작 방법
WO2024068921A1 (en) * 2022-09-29 2024-04-04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Sl ue relay enhancements
JP2024066289A (ja) * 2022-11-01 2024-05-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および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6267A (zh) * 2014-03-20 2015-09-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中继终端的方法、基站和系统
CN107637162A (zh) * 2015-05-14 2018-01-26 英特尔Ip公司 Ue到网络中继发起和配置
US20180092027A1 (en) * 2016-09-29 2018-03-2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Providing and obtaining system information for remote wireless terminal
CN108307472A (zh) * 2016-08-12 2018-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直通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CN108541389A (zh) * 2015-05-14 2018-09-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链路质量的中继选择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3835A1 (en) * 2015-04-09 2016-10-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l2 entity in channel change for relay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031343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layer 2 relaying optimizations
US10439682B2 (en) * 2016-08-19 2019-10-08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Access mechanism for proximity-based service UE-to-network relay service
US10827380B2 (en) * 2018-01-30 2020-11-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URLLC in advanced V2X communications
US11375501B2 (en) * 2018-11-13 2022-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of sidelink radio resources
US11224007B2 (en) * 2018-11-19 2022-01-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sidelink radio bearers
KR20220063765A (ko) * 2019-08-13 2022-05-17 오피노 엘엘씨 무선 디바이스 사이드링크 정보
US11438820B2 (en) * 2019-09-16 2022-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ver determination between relays
US11758445B2 (en) * 2019-09-16 2023-09-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for acquisition of relay cells
US11582719B2 (en) * 2019-10-03 2023-02-14 Mediatek Inc. Enhancement of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EP4068884A4 (en) * 2019-11-26 2023-12-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WO2021146999A1 (en) * 2020-01-22 2021-07-29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sidelink relay channel establishment
CN111901784A (zh) * 2020-02-13 2020-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212290A1 (zh) * 2020-04-20 2021-10-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承载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573355B (zh) * 2020-04-28 2023-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784415A (zh) * 2020-06-09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中继承载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3905397B (zh) * 2020-06-22 2024-02-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继确定方法、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6267A (zh) * 2014-03-20 2015-09-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中继终端的方法、基站和系统
CN107637162A (zh) * 2015-05-14 2018-01-26 英特尔Ip公司 Ue到网络中继发起和配置
CN108541389A (zh) * 2015-05-14 2018-09-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链路质量的中继选择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08307472A (zh) * 2016-08-12 2018-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直通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US20180092027A1 (en) * 2016-09-29 2018-03-2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Providing and obtaining system information for remote wireless terminal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2-1701340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PC5 in Layer 2 evolved UE-to-NW relay"", 3GPP TSG_RAN\\WG2_RL2 *
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NR;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ease 16)", 《3GPP TS 38.331 V16.0.0 (2020-03)》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33601A (zh) * 2021-10-25 2023-04-28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用户设备侧链路无线电链路控制承载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16033601B (zh) * 2021-10-25 2024-02-13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用户设备侧链路无线电链路控制承载配置方法和设备
WO2023213285A1 (zh) * 2022-05-06 2023-11-09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24001948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24027615A1 (zh) * 2022-08-04 2024-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34370A1 (en) 2022-01-05
US20210410215A1 (en) 2021-12-30
KR20220001454A (ko) 2022-01-05
EP3934370B1 (en) 2023-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41021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data radio bearer establish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938979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转发侧链路用户设备能力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5296716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中继传送直接通信请求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US2021040926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idelink radio link fail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825108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传送直接通信请求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393898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中继报告侧链路用户设备能力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2021040074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pc5 unicast link establishment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825205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链路标识符更新程序的方法和设备
US2021040993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 (ue) reporting sidelink ue capability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0074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pc5 signaling (pc5-s) messa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125820B (zh) 用户设备报告侧链路用户设备能力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2023000744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c5-s messa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