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8883A - 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8883A
CN113938883A CN202111422174.3A CN202111422174A CN113938883A CN 113938883 A CN113938883 A CN 113938883A CN 202111422174 A CN202111422174 A CN 202111422174A CN 113938883 A CN113938883 A CN 1139388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node
sending
equipment
segme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221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38883B (zh
Inventor
刘阳
温文坤
王琳
刘贝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xiang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xiang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xiang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xiang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38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8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38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88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30/00IoT infrastructure
    • G16Y30/10Security thereof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50Safety; Security of things, users, data or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同一内网组网下的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组合为发送数据;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转发至服务器端,以获取响应数据。本方案,提高了物联网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降低了物联网系统的整体成本。

Description

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智能设备的功能的强大,物联网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的角色。大量传统设备在进行数字化改造时,几乎没有同步配置防护能力,影响了物联网的整体安全可靠性。同时由于物联网终端和应用的融合化、多样化,给物联网业务带来了更多的安全不确定性。不断增长的各类物联网互联设备为攻击者提供了巨大而广泛的网络攻击入口,导致物联网面临着大量的问题和挑战。
现有技术中,存在通过物联网终端节点对发送数据进行加密的方式,相应的在数据接收端存储对应的解密密钥对接收到的发送数据进行解密,该种方式需要每个物联网终端节点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针对大规模部署节点设备的情况下,成本较高,且该种加密方式安全性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及装置,提高了物联网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降低了物联网系统的整体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同一内网组网下的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组合为发送数据;
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
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
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转发至服务器端,以获取响应数据。
可选的,在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之前,还包括:
确定当前组网中设备节点的数量,为每个设备节点分配唯一对应标识以及关联的加密密钥,将所述标识对应发送至每个节点设备。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组合为发送数据,包括:
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二数据;
将所述分段第一数据和所述分段第二数据按照预设组合规则进行组合得到发送数据。
可选的,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中的分段第一数据进行加密,通过所述第二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中的分段第二数据进行加密。
第二方面,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装置,包括:
数据组合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同一内网组网下的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组合为发送数据;
第一加密单元,用于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
第二加密单元,用于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转发至服务器端,以获取响应数据。
可选的,所述数据组合单元还用于:
在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之前,确定当前组网中设备节点的数量,为每个设备节点分配唯一对应标识以及关联的加密密钥,将所述标识对应发送至每个节点设备。
可选的,所述数据组合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二数据;
将所述分段第一数据和所述分段第二数据按照预设组合规则进行组合得到发送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二加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中的分段第一数据进行加密,通过所述第二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中的分段第二数据进行加密。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设备,该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同一内网组网下的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组合为发送数据;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转发至服务器端,以获取响应数据,提高了物联网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降低了物联网系统的整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传输。本申请一实施例方案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同一内网组网下的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组合为发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组网下的物联网中间节点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该物联网中间节点、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同一内网组网下的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示例性的,如在一个组网中包含有20个物联网终端设备,每个终端设备可作为一个节点设备,该20个节点设备处于同一组网下,该组网示例性的可以是内部wifi网络、无线局域网等。该20个节点设备中可指定一物联网中间节点,或根据实际情况每个节点设备设置为物联网中间节点。
步骤S102、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有每个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针对组合的发送数据(分别由第一节点设备的第一数据和第二节点设备的第二数据组合得到),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其中,加密方式可以是国密SM、DES、3DES、RC2、RC4、IDEA或RSA等。
步骤S103、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转发至服务器端,以获取响应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加密方式可以是DES、3DES、RC2、RC4、IDEA或RSA等。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转发至服务器端,以获取响应数据。需要说明的是,相应的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第二加密数据后会相应的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分别对应与第一数据确定其相应的响应数据,针对第二数据确定其对应的响应数据,服务器在确定完毕响应数据后,相应的进行响应数据的回传反馈。本方案中,并非采用某个物联网设备节点直接发送数据至服务器,同时对发送数据进行本地加密的方式,而是将发送数据有中间节点转发,除此之外,针对每次转发的数据并非针对单一节点的数据,而是至少针对两个节点数据进行数据组合后进行加密转发。在加密过程中,分别使用每个设备节点对应的密钥进行依次加密,得到加密数据,
由上述可知,通过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同一内网组网下的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组合为发送数据;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转发至服务器端,以获取响应数据,提高了物联网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降低了物联网系统的整体成本。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之前,还包括:
确定当前组网中设备节点的数量,为每个设备节点分配唯一对应标识以及关联的加密密钥,将所述标识对应发送至每个节点设备。具体为:
步骤S201、确定当前组网中设备节点的数量,为每个设备节点分配唯一对应标识以及关联的加密密钥,将所述标识对应发送至每个节点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间节点确定当前组网中设备节点的数量,如数量为20,则为每个设备节点分配唯一对应标识以及关联的加密密钥,同时将所述标识对应发送至每个节点设备。对应的,每个节点设备在发送自身的数据时,在数据加入该分配的标识以用于中间设备确定是哪个节点设备发送的数据。
优选的,当检测到新设备加入当前组网后,中间节点为该新设备分配一唯一标识并发送至该新加入组网的设备。
步骤S202、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同一内网组网下的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组合为发送数据。
步骤S203、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
步骤S204、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转发至服务器端,以获取响应数据。
由上述可知,确定当前组网中设备节点的数量,为每个设备节点分配唯一对应标识以及关联的加密密钥,将所述标识对应发送至每个节点设备,灵活的进行数据节点的增添,同时作为本申请加密机制的前序步骤,可以很好的辅助本申请加密机制的实现,提高了物联网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降低了物联网系统的整体成本。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组合为发送数据,包括:
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二数据;
将所述分段第一数据和所述分段第二数据按照预设组合规则进行组合得到发送数据。具体为:
步骤S301、确定当前组网中设备节点的数量,为每个设备节点分配唯一对应标识以及关联的加密密钥,将所述标识对应发送至每个节点设备。
步骤S302、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同一内网组网下的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
步骤S303、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二数据,将所述分段第一数据和所述分段第二数据按照预设组合规则进行组合得到发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均包含多个连续的数据块,如第一数据a包含数据块a1、a2和a3,第二数据b包含数据块b1、b2和b3。即依据包含的数据块,分别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分段。
在数据分段完成后,按照预设规则组合将所述分段第一数据和所述分段第二数据按照预设组合规则进行组合得到发送数据。其中,该预设规则可以是将各个分段随机打乱组合,或者是依次进行组合,依次进行组合的结果为a1、b1、a2、b2、a3和b3的连续组合。
步骤S304、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
步骤S305、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转发至服务器端,以获取响应数据。
由上述可知,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二数据,将所述分段第一数据和所述分段第二数据按照预设组合规则进行组合得到发送数据,该种方式可以打乱每个数据的原有组合,进一步优化了后续的加密机制,提高了破解难度。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中的分段第一数据进行加密,通过所述第二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中的分段第二数据进行加密。
具体为:
步骤S401、确定当前组网中设备节点的数量,为每个设备节点分配唯一对应标识以及关联的加密密钥,将所述标识对应发送至每个节点设备。
步骤S402、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同一内网组网下的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
步骤S403、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二数据,将所述分段第一数据和所述分段第二数据按照预设组合规则进行组合得到发送数据。
步骤S404、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第一加密密钥,通过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中的分段第一数据进行加密。
在一个实施例中,针对组合后的数据,如组合数据块的位置顺序为依次相连的a1、b1、a2、b2、a3和b3,针对该组合数据,使用第一加密密钥对a1、a2和a3进行加密,使用第二加密密钥对b1、b2和b3进行加密。
步骤S405、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应的第二加密密钥,通过所述第二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中的分段第二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得到的数据转发至服务器端,以获取响应数据。
由上述可知,通过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第一加密密钥,通过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中的分段第一数据进行加密,以及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应的第二加密密钥,通过所述第二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中的分段第二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得到的数据转发至服务器端,以获取响应数据,进一步优化了后续的加密机制,提高了破解难度。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数据接收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如图5所示,该装置具体包括:数据组合单元101、第一加密单元102和第二加密单元103,其中,
数据组合单元101,用于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同一内网组网下的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组合为发送数据;
第一加密单元102,用于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
第二加密单元103,用于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转发至服务器端,以获取响应数据。
由上述方案可知,通过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同一内网组网下的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组合为发送数据;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转发至服务器端,以获取响应数据。本方案,提高了物联网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降低了物联网系统的整体成本。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组合单元还用于:
在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之前,确定当前组网中设备节点的数量,为每个设备节点分配唯一对应标识以及关联的加密密钥,将所述标识对应发送至每个节点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组合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二数据;
将所述分段第一数据和所述分段第二数据按照预设组合规则进行组合得到发送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中的分段第一数据进行加密,通过所述第二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中的分段第二数据进行加密。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设备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输入装置203和输出装置204;设备中处理器2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6中以一个处理器201为例;设备中的处理器201、存储器202、输入装置203和输出装置204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6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存储器20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2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输入装置2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20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同一内网组网下的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组合为发送数据;
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
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转发至服务器端,以获取响应数据。
可选的,在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之前,还包括:
确定当前组网中设备节点的数量,为每个设备节点分配唯一对应标识以及关联的加密密钥,将所述标识对应发送至每个节点设备。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组合为发送数据,包括:
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二数据;
将所述分段第一数据和所述分段第二数据按照预设组合规则进行组合得到发送数据。
可选的,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中的分段第一数据进行加密,通过所述第二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中的分段第二数据进行加密。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当前组网中设备节点的数量,为每个设备节点分配唯一对应标识以及关联的加密密钥,将所述标识对应发送至每个节点设备;
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同一内网组网下的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组合为发送数据;
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
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转发至服务器端,以获取响应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组合为发送数据,包括:
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二数据;
将所述分段第一数据和所述分段第二数据按照预设组合规则进行组合得到发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中的分段第一数据进行加密,通过所述第二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中的分段第二数据进行加密。
4.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组合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为同一内网组网下的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组合为发送数据;
第一加密单元,用于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
第二加密单元,用于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转发至服务器端,以获取响应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组合单元还用于:
在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对应的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之前,确定当前组网中设备节点的数量,为每个设备节点分配唯一对应标识以及关联的加密密钥,将所述标识对应发送至每个节点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组合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分段得的多个分段第二数据;
将所述分段第一数据和所述分段第二数据按照预设组合规则进行组合得到发送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中的分段第一数据进行加密,通过所述第二加密密钥对所述发送数据中的分段第二数据进行加密。
8.一种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
9.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
CN202111422174.3A 2020-12-23 2021-11-26 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9388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8649 2020-12-23
CN2020115486499 2020-12-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8883A true CN113938883A (zh) 2022-01-14
CN113938883B CN113938883B (zh) 2023-10-31

Family

ID=79288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22174.3A Active CN113938883B (zh) 2020-12-23 2021-11-26 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88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0156A (zh) * 2022-06-15 2022-07-15 广州万协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关联节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50341A1 (en) * 2008-12-17 2010-06-17 David Dodgson Storage security using cryptographic splitting
US20180011865A1 (en) * 2015-07-27 2018-01-11 Sas Institute Inc. Distributed data set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CN109040090A (zh) * 2018-08-17 2018-12-18 北京海泰方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及装置
CN109408463A (zh) * 2018-09-21 2019-03-01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文件分布式存储方法及装置、节点服务器
CN109451504A (zh) * 2019-01-03 2019-03-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物联网模组鉴权方法及系统
CN109474619A (zh) * 2018-12-17 2019-03-15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加密上报方法及装置、数据解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50341A1 (en) * 2008-12-17 2010-06-17 David Dodgson Storage security using cryptographic splitting
US20180011865A1 (en) * 2015-07-27 2018-01-11 Sas Institute Inc. Distributed data set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CN109040090A (zh) * 2018-08-17 2018-12-18 北京海泰方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及装置
CN109408463A (zh) * 2018-09-21 2019-03-01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文件分布式存储方法及装置、节点服务器
CN109474619A (zh) * 2018-12-17 2019-03-15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加密上报方法及装置、数据解密方法及装置
CN109451504A (zh) * 2019-01-03 2019-03-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物联网模组鉴权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0156A (zh) * 2022-06-15 2022-07-15 广州万协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关联节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4760156B (zh) * 2022-06-15 2022-10-18 广州万协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关联节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8883B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43695B2 (en) Network channel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533669B (zh) 设备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335043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系统的交易隐私保护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08134789B (zh) 通过云进行设备间数据同步的方法和云服务器
CN111949953A (zh)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614683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一种网卡
CN113923655B (zh) 基于相邻节点的数据解密接收方法及装置
EP1379052A2 (en) Cryptographic method using dual encryption keys and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LAN) system therefore
CN112468297B (zh) 基于区块链的密钥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11741268B (zh) 视频的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设备和介质
CN113992427B (zh) 基于相邻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5632779B (zh) 一种基于配电网的量子加密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4760056B (zh) 动态更新密钥的安全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208697A (zh) 基于攻击行为的自适应数据加密方法及装置
CN114531239B (zh) 多加密密钥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2954050A (zh) 分布式管理方法及装置、管理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938883B (zh) 基于中间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1246407A (zh) 用于短信传输的数据加密、解密方法及装置
CN114124381A (zh) 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多方地址跳变图案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6537962B (zh) 无线网络配置、接入和访问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785618B (zh) 基于相邻节点二次认证的数据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4915503A (zh) 基于安全芯片的数据流拆分处理加密方法及安全芯片装置
CN114417309A (zh) 一种双向身份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24572A (zh) 基于单向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852624A (zh) 一种数据跨网传输方法、装置及其计算机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401, Building A1, Qingyun Building, No. 266, Puyun Road, Jiangbei New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Applicant after: Technology Image Technology (Nan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000 Room 101, floor 1, building 17, No. 70, Longyuan Road, Wuzhen Town,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xiang Technology (Zhejiang)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