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8484B -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8484B
CN113938484B CN202111339882.0A CN202111339882A CN113938484B CN 113938484 B CN113938484 B CN 113938484B CN 202111339882 A CN202111339882 A CN 202111339882A CN 113938484 B CN113938484 B CN 113938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quipment
information
edge server
data
hard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398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38484A (zh
Inventor
周富林
黄靖
李鹏
邓敏杰
顾超
柳祺
钱志明
赵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ilian Tiand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ilian Tian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ilian Tiand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ilian Tian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398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8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8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8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38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8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2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updates or upgrades of network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系统与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终端设备、边缘服务器和云服务平台。边缘服务器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用于采集终端设备的软件数据和硬件信息;云服务平台与所述边缘服务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软件数据和所述硬件信息向用户发送软硬件的更新指导信息。本发明通过利用边缘服务器采集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并利用云服务平台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向用户发送软硬件的更新指导信息,可以实时对终端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当终端设备出现异常时,可以指导用户尽快更新终端设备的软硬件,提高终端设备寿命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物联网信息化的快速增长,物流快递、智能制造、商超零售、仓储管理及工业领域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物联网技术在上述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业内客户对搭载物联网应用的终端设备需求量也日益增长。
由于终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分布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且终端设备种类繁多,使用环境复杂,终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仅通过人力的投入来保证终端设备的妥善率,不仅会增加终端设备的维护成本,而且也会影响终端设备的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系统与方法以解决手动维护终端设备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系统,包括:
终端设备;
边缘服务器,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用于采集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包括软件数据和硬件信息;
云服务平台,与所述边缘服务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软件数据和所述硬件信息向用户发送软硬件的更新指导信息。
优选的,所述边缘服务器通过业务接口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业务接口包括RS485接口、RS432接口、以太网接口、USB接口或者WI-FI接口。
优选的,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云服务平台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边缘服务器通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云服务平台预设的数据模型;所述数据模型包括终端设备采集信息标准和终端设备管理模型;
边缘服务器将所述数据模型下发到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采集信息标准采集相应的软件数据和硬件信息;
终端设备管理模型根据所述软件数据和所述硬件信息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出现异常状态;
当所述终端设备出现异常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管理模型检索相应的处理流程,并将所述处理流程发送到终端设备上显示。
优选的,还包括:
当所述终端设备出现异常状态,且所述终端设备管理模型未检索到相应的处理流程时,则根据历史异常状态发生频次,依次显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将未处理的异常状态上传到云服务平台;
所述云服务平台根据所述未处理的异常状态重新构建新的数据模型,并返回所述边缘服务器将所述数据模型下发到终端设备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系统与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终端设备、边缘服务器和云服务平台。边缘服务器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用于采集终端设备的软件数据和硬件信息;云服务平台与所述边缘服务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软件数据和所述硬件信息向用户发送软硬件的更新指导信息。本发明通过利用边缘服务器采集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并利用云服务平台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向用户发送软硬件的更新指导信息,可以实时对终端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当终端设备出现异常时,可以指导用户尽快更新终端设备的软硬件,提高终端设备寿命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过程、方法等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元。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系统与方法以解决手动维护终端设备效率低的问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系统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系统,包括:终端设备、边缘服务器和云服务平台。
边缘服务器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用于采集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包括软件数据和硬件信息;云服务平台与所述边缘服务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软件数据和所述硬件信息向用户发送软硬件的更新指导信息。
优选的,所述边缘服务器通过业务接口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业务接口包括RS485接口、RS432接口、以太网接口、USB接口或者WI-FI接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云服务平台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边缘服务器通信。
请参阅图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系统,包括:
本发明的云服务器平台,负责定义与移动终端相关的数据标准、数据模型、元数据、主数据、数据分布与存储、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等。边缘服务器作为主要的业务服务器负责和终端设备交互。终端设备负责对数据进行初加工,并且和边缘服务器做数据交互,自主管理自身软硬件状态。
首先在云服务器平台定义基础数据模型,将数据模型下发到各边缘服务器,边缘服务器通过业务接口将数据模型下发到终端设备上。终端在收到数据模型后,根据数据模型采集终端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并对运行状态进行初步分析,记录终端设备的信息特征,将特征值以及分析过的数据上传至边缘服务器。边缘服务器对所管理的终端数据进行汇总,并将所有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平台。
云端服务平台通过对数据进行提纯,对终端设备相关的硬件信息、状态信息、软件信息、关联的用户信息以及生产数据等进行分析,将异常状态的处理流程问题抽象成领域模型问题,再将领域模型抽象成数据模型。最后将升级后的数据模型等信息下发到边缘服务器,通过边缘服务器下发到终端设备上。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步骤1:获取云服务平台预设的数据模型;所述数据模型包括终端设备采集信息标准和终端设备管理模型;
在实际应用中,云服务平台首先需要定义基础数据结构、终端设备采集信息的标准以及基于自主健康管理的终端设备管理模型,异常状态的处理标准以及流程。具体的,本发明的终端数据信号采集,分为二部分,一部分是软件数据采集,主要指系统以及应用的运行信息,另一部分是硬件信息,主要指无线通信(WI-FI)、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电池、按键等硬件状态信息。在系统和应用软件中置入数据埋点,将需要采集的事件名、属性字段等先保存到本地,然后按照服务器定义的定时策略将采集的数据发送到云服务平台,保证数据采集的丰富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此外本发明还支持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 over SecureSocket Layer(HTTPS)数据传输以及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混合加密,保障客户的数据隐私安全,并把相关数据快速高效下发到边缘服务器。
步骤2:边缘服务器将所述数据模型下发到终端设备;
步骤3: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采集信息标准采集相应的软件数据和硬件信息;
步骤4:终端设备管理模型根据所述软件数据和所述硬件信息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出现异常状态;
步骤5:当所述终端设备出现异常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管理模型检索相应的处理流程,并将所述处理流程发送到终端设备上显示。
在实际应用中,边缘服务器将终端设备管理模型以终端设备采集信息的标准下发到终端设备处,终端设备开始按照相关标准采集软硬件信息,当发现终端设备异常状态时候,根据相应的终端设备管理模型中检索处理流程,帮助终端设备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步骤6:当所述终端设备出现异常状态,且所述终端设备管理模型未检索到相应的处理流程时,则根据历史异常状态发生频次,依次显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将未处理的异常状态上传到云服务平台;具体的,当发现无法处理的异常时候,对异常情况发生的模块,根据异常发生频次由高到低的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终端设备上进行显示,同时,将未处理的异常状态信息以及结果上报边缘服务器。边缘服务器根据上报的数据进行初步加工规整,对异常情况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完善基于自主健康管理的信息数据库,并将对应模型下发到边缘服务器管理的终端设备模型,升级终端设备自主管理能力。同时边缘服务器还将相对应的数据上报的云服务平台上。
步骤7:所述云服务平台根据所述未处理的异常状态重新构建新的数据模型,并返回所述边缘服务器将所述数据模型下发到终端设备的步骤。
进一步的,云服务平台根据从多个边缘服务器上获取的数据以及新升级的终端设备管理模型,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完善设备的自主健康管理的终端设别管理模型,并将新模型下发到边缘服务器用于终端设备升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在处理异常问题的同时,需要对终端设备各组件的使用强度以及基于时间、空间、用户行为等多个维度的数据分析,通过用户上传设备电池电量、开关机、流量等信息可以分析用户对设备的使用强度,通过对设备GPS轨迹可分析用户的终端设备位置,活动范围等数据,而对用户使用设备模块频率的数据采集,可以了解用户对硬件配置、使用内容等行为习惯情况,针对上述数据联合加工、处理以及数据挖掘,可以对终端设备下发策略,例如当设备电量低于50%时,基于当前亮度降低10%,当设备电量低于25%时,基于当前亮度降低10%,本发明通过设置最低亮度阀值,可以在保证用户使用的前提下延长工作时间,且能够根据系统要求在某个阀值时候,将电池改为节能模式,停止运行系统某系后台服务以及功能,终端设备的单次使用时长,后台运行程序等等软硬件参数,使其在达到最高效性能的同时提高设备的MBTF(平均无故障时间)以及设备使用寿命,并且实时给予客户软硬件的更新指导,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系统与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终端设备、边缘服务器和云服务平台。边缘服务器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用于采集终端设备的软件数据和硬件信息;云服务平台与所述边缘服务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软件数据和所述硬件信息向用户发送软硬件的更新指导信息。本发明通过利用边缘服务器采集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并利用云服务平台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向用户发送软硬件的更新指导信息,可以实时对终端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当终端设备出现异常时,可以指导用户尽快更新终端设备的软硬件,提高终端设备寿命周期。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装置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

1.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
终端设备;
边缘服务器,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用于采集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包括软件数据和硬件信息;所述边缘服务器通过业务接口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所述业务接口包括RS485接口、RS432接口、以太网接口、USB接口或者WI-FI接口;
云服务平台,与所述边缘服务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软件数据和所述硬件信息向用户发送软硬件的更新指导信息;所述云服务平台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边缘服务器通信,该方法包括:
获取云服务平台预设的数据模型;所述数据模型包括终端设备采集信息标准和终端设备管理模型;
边缘服务器将所述数据模型下发到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采集信息标准采集相应的软件数据和硬件信息;
终端设备管理模型根据所述软件数据和所述硬件信息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出现异常状态;
当所述终端设备出现异常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管理模型检索相应的处理流程,并将所述处理流程发送到终端设备上显示;
当所述终端设备出现异常状态,且所述终端设备管理模型未检索到相应的处理流程时,则根据历史异常状态发生频次,依次显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将未处理的异常状态上传到云服务平台;
所述云服务平台根据所述未处理的异常状态重新构建新的数据模型,并返回所述边缘服务器将所述数据模型下发到终端设备。
CN202111339882.0A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方法 Active CN113938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9882.0A CN113938484B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9882.0A CN113938484B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8484A CN113938484A (zh) 2022-01-14
CN113938484B true CN113938484B (zh) 2024-02-20

Family

ID=79286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39882.0A Active CN113938484B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84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8488A (zh) * 2022-01-27 2022-05-03 重庆允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设备状态监控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0091A (zh) * 2015-12-11 2016-03-23 山东科大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云存储的远程设备健康管理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系统
CN111736566A (zh) * 2019-03-25 2020-10-02 南京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与边缘计算的远程设备健康预测方法
CN112657050A (zh) * 2020-12-01 2021-04-1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边缘计算的人工心脏控制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2769822A (zh) * 2020-12-31 2021-05-07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基于边缘计算的数据采集装置、系统及方法
JP2021078098A (ja) * 2019-11-11 2021-05-20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マルチエッジクラウドのネットワーク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エッジ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
CN113206870A (zh) * 2021-04-19 2021-08-03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医疗大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0091A (zh) * 2015-12-11 2016-03-23 山东科大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云存储的远程设备健康管理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系统
CN111736566A (zh) * 2019-03-25 2020-10-02 南京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与边缘计算的远程设备健康预测方法
JP2021078098A (ja) * 2019-11-11 2021-05-20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マルチエッジクラウドのネットワーク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エッジ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
CN112657050A (zh) * 2020-12-01 2021-04-1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边缘计算的人工心脏控制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2769822A (zh) * 2020-12-31 2021-05-07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基于边缘计算的数据采集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3206870A (zh) * 2021-04-19 2021-08-03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医疗大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8484A (zh)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7193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时序数据服务的大数据分析装置及方法
US9946622B2 (en) Mobile device application monitoring software
CN107566498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控机床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3517405B (zh) 一种网络定位的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03337012B (zh) 面向电网设备监控的多主题智能综合告警分析方法
CN104468220A (zh) 电力通信网预警管控平台
CN113938484B (zh)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理方法
CN105760449A (zh) 一种面向多源异构数据的云推送方法
CN103426065A (zh) 基于云计算的用电微网配电方法
CN113111261A (zh) 一种云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云平台及全景分析系统
CN107508728B (zh) 基于iec61850服务跟踪的二次设备在线监测方法
CN112141832A (zh) 一种电梯物联网可视化运营平台
CN11300921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监测配电网避雷器状态的系统及方法
CN103618783A (zh) 具有用电量分析功能的远程家电用电情况管理方法
CN108694107A (zh) 消息队列的积压量监控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5080363B (zh) 一种基于业务日志的系统容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3532233B (zh) 基于gprs技术的用电信息采集异常精确定位系统
CN110647086A (zh) 一种基于运行大数据分析的智能运维监控系统
CN110633191A (zh) 实时监控软件系统业务健康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03838194A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智能能耗数据采集系统
CN115766794A (zh) 一种智慧海洋的物联云监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634387A (zh) 能够自动通知维修的远程家电用电情况管理方法
CN110971645B (zh) 一种工业智能化节能远程服务系统和方法
CN105656953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物联网系统
CN111089616A (zh) 一种5g在线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ou Fulin

Inventor after: Huang Jing

Inventor after: Li Peng

Inventor after: Deng Minjie

Inventor after: Gu Chao

Inventor after: Liu Qi

Inventor after: Qian Zhiming

Inventor after: Zhao Hua

Inventor before: Zhou Fulin

Inventor before: Deng Minjie

Inventor before: Li Peng

Inventor before: Qian Zhiming

Inventor before: Zhao Hua

Inventor before: Huang Jing

Inventor before: Gu Chao

Inventor before: Liu Q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