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6939A - 一种五防联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五防联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6939A
CN113936939A CN202111116347.9A CN202111116347A CN113936939A CN 113936939 A CN113936939 A CN 113936939A CN 202111116347 A CN202111116347 A CN 202111116347A CN 113936939 A CN113936939 A CN 113936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interlocking
shaft
operation shaft
grou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63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36939B (zh
Inventor
陈明煌
郑如展
薛昌繁
周昌勇
王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heng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heng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heng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heng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63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69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6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6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36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6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20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16Earth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五防联锁装置,包括:隔离接地机构、断路器开关机构、第一联锁板、第二联锁板、传动板以及第三联锁板;第一联锁板弹性滑动地设于拨板与合闸半轴之间,拨板适于推动第一联锁板来阻止合闸半轴转动;第二联锁板弹性滑动地设于接地操作轴与断路器拐臂之间,断路器拐臂适于阻挡第二联锁板向上移动,接地操作轴上套接有适于阻挡第二联锁板向上移动的联锁拐臂;传动板连接在第二联锁板上,传动板上具有适于阻止分闸半轴转动的第三联锁板,传动板适于对电缆室门进行压紧。本发明的联锁滑板、第一联锁板、第二联锁板以及第三联锁板的设置,保证能够准确快速的完成断路器的顺序送电以及顺序停电,避免操作顺序错误。

Description

一种五防联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五防联锁装置。
背景技术
上隔离下断路器配电柜的送电操作顺序是:关门、断路器分闸、接地开关分闸、隔离开关合闸以及断路器合闸;现场操作人员在接地开关分闸后,如果操作失误,先将断路器合闸,将无法操作隔离开关合闸送电,要返回断路器分闸后再按顺序操作送电。
上隔离下断路器配电柜的停电操作顺序是:断路器分闸、隔离开关分闸、接地开关合闸、断路器合闸、开门;现场操作人员在隔离开关分闸后,如果操作错误,先将断路器合闸,将无法操作接地开关合闸接地,要返回断路器分闸再顺序操作停电。
现有的上隔离下断路器配电柜,在断路器合闸时不能操作隔离接地机构,但不能防止误操作导致的重复操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配电柜易出现送电操作顺序以及停电操作顺序错误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五防联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五防联锁装置包括:
隔离接地机构,具有隔离操作轴、接地操作轴以及主轴,所述主轴上套接有拨板,所述拨板适于对所述隔离操作轴以及接地操作轴进行单独锁定;
断路器开关机构,具有分闸半轴、合闸半轴以及断路器指示板,所述断路器指示板适于通过联锁滑板对所述隔离操作轴以及接地操作轴进行同步锁定;
第一联锁板,弹性滑动地设于所述拨板与所述合闸半轴之间,所述拨板适于推动所述第一联锁板来阻止所述合闸半轴转动;
第二联锁板,弹性滑动地设于所述接地操作轴与断路器拐臂之间,所述断路器拐臂适于阻挡所述第二联锁板向上移动,所述接地操作轴上套接有适于阻挡所述第二联锁板向上移动的联锁拐臂;
传动板,连接在所述第二联锁板上,所述传动板上具有适于阻止分闸半轴转动的第三联锁板,所述传动板适于对电缆室门进行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接地机构还包括:
支撑板,位于所述隔离操作轴与所述接地操作轴之间;
第一挡板,弹性滑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拨板的第一压杆适于推动所述第一挡板对所述接地操作轴进行径向阻挡;
第二挡板,弹性滑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拨板的第二压杆适于推动所述第二挡板对所述隔离操作轴进行接触阻挡;
所述联锁滑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第一挡板上具有朝向所述联锁滑板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挡板上具有朝向所述联锁滑板的第二缺口,所述联锁滑板搭设在所述第一缺口以及所述第二缺口的内底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拨板为三角形结构,所述拨板的其中一个顶角适于与所述第一联锁板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接地机构还包括:
第一拨杆,连接在所述接地操作轴上,所述第一拨杆与所述接地操作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拨杆适于通过第一连杆驱动所述主轴旋转;
第二拨杆,连接在所述隔离操作轴上,所述第二拨杆与所述隔离操作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拨杆适于通过第二连杆驱动所述主轴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接地机构还包括:
伸缩杆,位于所述第一拨杆与所述第二拨杆之间,所述伸缩杆具有同轴套设的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所述第一套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拨杆上,所述第二套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拨杆上;
拉簧,套设在所述伸缩杆,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套杆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套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合闸半轴上具有偏心套设第一套板,所述第一套板用于与所述第一联锁板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闸半轴上具有偏心套设的有第二套板,所述第二套板用于与所述第三联锁板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联锁滑板的远离所述隔离接地机构的一端处具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具有位于与所述断路器指示板正下方的托板。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板的中部具有贯通的减重槽。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五防联锁装置,隔离接地机构在分闸状态下,拨板向下推动第一联锁板对合闸半轴进行阻挡,在隔离操作轴合闸后,拨板转动、第一联锁板在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解除对合闸半轴的阻挡,才能够进行断路器合闸,使断路器合闸在隔离操作轴合闸之后,保证正常送电。接地操作轴分闸,联锁拐臂抵接在第二联锁板的顶部、阻挡其上移;断路器分闸,断路器拐臂挂接在第二联锁板的底部、阻挡其上移;联锁滑板能够对隔离操作轴以及接地操作轴进行同步锁定,避免在断路器合闸时、操作隔离接地机构;依次进行接地开关合闸、断路器合闸,使传动板上下、实现电缆室门的开启,避免断路器合闸在接地开关合闸之后,保证在接地情况下、打开电缆室门。电缆室门关闭,传动板下移,第三联锁板才能够接触对分闸半轴的阻挡,断路器才能够进行分闸,依次进行接地开关分闸、隔离开关合闸以及断路器合闸,完成下一次的顺序送电。上述联锁滑板、第一联锁板、第二联锁板以及第三联锁板的设置,保证能够准确快速的完成断路器的顺序送电以及顺序停电,避免操作顺序错误、导致进行反复操作。
2.本发明提供的五防联锁装置,伸缩杆与拉簧的配合设置,在对隔离操作轴以及接地操作轴进行转动操作后,拉簧能够使其进行自动复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隔离接地机构分闸、断路器分闸且电缆室门关闭状态下,五防联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隔离分闸及接地分闸状态下,联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隔离分闸及接地分闸状态下,联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3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支撑架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隔离合闸状态下,联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隔离合闸状态下,联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图7的主视示意图。
图10为接地合闸状态下,联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接地合闸状态下,联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图10的主视示意图。
图13为第一联锁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4为第二联锁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5为隔离合闸、断路器合闸且电缆室门关闭状态下,五防联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6为接地合闸、断路器分闸且电缆室门关闭状态下,五防联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7为接地合闸、断路器合闸且电缆室门关闭状态下,五防联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8为接地合闸、断路器合闸且电缆室门开启状态下,五防联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附图标记说明:
1、隔离操作轴;2、接地操作轴;3、支撑板;4、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6、拨板;7、第一压杆;8、第二压杆;9、第一安装板;10、第二安装板;11、主轴;12、第一拨杆;13、第二拨杆;14、伸缩杆;15、拉簧;16、三角板;17、第一连杆;18、第二连杆;19、第一导向柱;20、第二导向柱;21、第一弹性件;22、第二弹性件;23、联锁滑板;24、第三导向柱;25、联锁拐臂;26、固定板;27、第一联锁板;28、第二联锁板;29、传动板;30、第三联锁板;31、第一分布板;32、第二分布板;33、合闸半轴;34、分闸半轴;35、断路器指示板;36、第一套板;37、第二套板;38、第四导向柱;39、延伸板;40、托板;41、断路器拐臂;42、第五导向柱;43、上端板;44、下端板;45、L板;46、传动杆;47、第六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五防联锁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固定板、隔离接地机构、断路器开关机构、第一联锁板、第二联锁板、传动板以及第三联锁板;其中,隔离接地机构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上半部分,断路器开关机构连接在固定板的下半部分。
如图3所示,所述隔离接地机构包括:安装架、隔离操作轴1、接地操作轴2、主轴11、支撑板3、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拨板6、第一压杆7以及第二压杆8。
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安装架具有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板9和第二安装板10,所述第一安装板9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0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柱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板9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0之间形成一个间隔空间。所述接地操作轴2、隔离操作轴1以及主轴11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9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0之间,所述接地操作轴2、隔离操作轴1以及主轴11均部分伸出所述第二安装板10;所述接地操作轴2与所述隔离操作轴1左右间隔分布,所述主轴11设于所述接地操作轴2与隔离操作轴1之间、且位于两个操作轴的上方。其中,所述接地操作轴2上连接有联锁拐臂25,所述联锁拐臂25位于支撑板3与第二安装板10之间。
如图3、图4所示,所述接地操作轴2通过伸出臂与第一拨杆12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拨杆12与所述接地操作轴2平行;所述第一拨杆12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9与第二安装板10之间,所述第一安装板9上开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拨杆12的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弧形槽。所述隔离操作轴1通过伸出臂与第二拨杆13进行连接,所述第二拨杆13与所述接隔离操作轴1平行;所述第二拨杆13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9与第二安装板10之间,所述第一安装板9上开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拨杆13的部分伸出所述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拨杆12与所述第二拨杆13之间通过伸缩杆14进行连接,所述伸缩杆14具有同轴套设的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所述第一套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拨杆12上,所述第二套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拨杆13上;所述伸缩杆14上套设有拉簧15,所述拉簧1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套杆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套杆上。
如图4所示,所述主轴11的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板9的一端处固定连接有一个三角板16,所述三角板16上具有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杆17和第二连杆18,所述第一连杆17与第二连杆18上均设有长条孔;所述第一拨杆12的部分伸入所述第一连杆17的长条孔内,所述第二拨杆13的部分伸入所述第二连杆18的长条孔内。
如图3、图4、图6所示,所述主轴11的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板10的一端处固定连接有一个拨板6,所述拨板6的背离所述第一安装板9的一侧具有垂直设置的第一压杆7和第二压杆8,所述第一压杆7与所述第二压杆8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3呈U形结构,扣设的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板10的背离所述第一安装板9的一侧上;所述支撑板3的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板10的一侧上具有竖直滑动设置的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所述第一挡板4与第二挡板5左右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板3上具有垂直设置的第一导向柱19和第二导向柱20,所述第一导向柱19具有上下正对设置的两根,所述第二导向柱20具有下上正对设置的两根;所述第一挡板4通过第一滑行槽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柱19上,所述第二挡板5通过第二滑行槽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柱20上;所述第一挡板4与所述支撑板3的顶端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21进行连接,所述第二挡板5与所述支撑板3的顶端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22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21与所述第二弹性件22均为弹簧。其中,所述第一挡板4与所述第二挡板5的外侧面上均具有向内凹陷的弧形面,所述第一挡板4适于通过所述弧形面卡阻在所述接地操作轴2周向上,所述第二挡板5适于通过所述弧形面卡阻在所述隔离操作轴1的周向上。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挡板4的内侧面上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挡板5的内侧面上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均为矩形结构;所述联锁滑板23设于所述第一挡板4与所述第二挡板5之间,所述支撑板3上具有上下相对的第三导向柱24,所述联锁滑板23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三导向柱24上;所述联锁滑板23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均具有向外突出的伸出部,左侧伸出部搭设在所述第一缺口的底面上,右侧伸出部搭设在所述第二缺口的底面上,所述联锁滑板23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挡板4以及第二挡板5同时向下滑动。
如图3、图4、图5所示,处于隔离分闸且接地分闸状态。当断路器合闸时,驱动所述联锁滑板23向下移动,所述第一挡板4与第二挡板5被动向下滑动,进而实现对接地操作轴2以及隔离操作轴1的同时卡阻,不能对接地操作轴2以及隔离操作轴1进行旋转操作。其中,接地操作轴2上的联锁拐臂25处于竖直状态。
如图7、图8、图9所示,处于隔离合闸状态。对所述隔离操作轴1进行旋转合闸的同时,所述隔离操作轴1带动所述第二拨杆13旋转,所述第二拨杆13通过波动所述第二连杆18、使主轴11转动,实现第一压杆7向下摆动、进而使第一压杆7推动第一挡板4对接地操作轴2进行周向卡阻。其中,接地操作轴2上的联锁拐臂25处于竖直状态。
如图10、图11、图12所示,处于接地合闸状态。对所述接地操作轴2进行旋转合闸的同时,所述接地操作轴2带动所述第一拨杆12旋转,所述第一拨杆12通过波动所述第一连杆17、使主轴11转动,实现第二压杆8向下摆动、进而使第二压杆8推动第二挡板5对隔离操作轴1进行周向卡阻。其中,接地操作轴2上的联锁拐臂25处于水平状态。
如图1、图2所示,断路器开关机构具有前后平行设置的第一分布板31和第二分布板32,第一分布板31背离所述固定板26设置;所述第一分布板31的前端面上分布有:合闸半轴33、分闸半轴34、断路器指示板35,所述合闸半轴33上偏心套设有第一套板36,分闸半轴34上偏心套设有第二套板37;所述合闸半轴33逆时针转动,实现断路器的合闸;所述分闸半轴34逆时针转动,实现断路器的分闸;所述断路器指示板35顺时针转动,实现断路器的合闸。
如图1、图2、图13所示,所述第一联锁板27位于拨板6与第一套板36之间,第一联锁板27与隔离接地机构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进行连接,所述第一联锁板27与拨板6的下端保持弹性抵接;其中,所述第三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一联锁板27的靠近拨板6的上半部分处具有竖直设置的长条孔,第二安装板上具有垂直且上下间隔设置的第四导向柱38,该长条孔滑动套设在第四导向柱38上,使所述第一联锁板27能够下上弹性滑动。
如图1、图2所示,所述联锁滑板23的下方连接有延伸板39,所述延伸板39上具有垂直设置的托板40,所述托板40位于断路器指示板35的正下方;其中,延伸板39的中部开设有贯通的减重槽。
如图1、图2、图14所示,所述第二联锁板28位于联锁拐臂25与断路器拐臂41之间,其上部具有用于与联锁拐臂25抵接的上端板43,其下部具有用于承托断路器拐臂41的下端板44;所述第二联锁板28通过第四弹性件连接在第一分布板31上;其中,所述第三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二联锁板28上具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长条孔,所述长条孔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分布板31上具有滑动套设在该长条孔内第五导向柱42,使所述第二联锁板28能够上下弹性滑动。
如图1、图2、图14所示,所述传动板29与第二联锁板28平行设置,传动板29通过L板45连接在第二联锁板28上;所述传动板29上具有竖直设置的长条孔,所述第一分布板31具有与该长条孔相对滑动套设的第六导向柱47;传动板29的下方连接有传动杆46,通过传动杆46的端部对电缆室门进行压紧;传动板29的上端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三联锁板30,所述第三联锁板30位于第二挡板5下方,能够与第二挡板5抵接、阻止分闸半轴34逆时针转动。
如图2所示,处于隔离接地机构分闸、断路器分闸且电缆室门关闭状态,为初始状态。第一联锁板27抵接在第一套板36的上方,阻止合闸半轴33逆时针转动、进行断路器合闸;接地操作轴2上的联锁拐臂25抵压在第二联锁板28的上端板43上,断路器拐臂41抵压在第二联锁板28的下端板44上,阻止第二联锁板28向上移动、使传动板29对电缆室门锁紧;第三联锁板30与第二套板37之间具有间隔,对分闸半轴34没有阻挡;断路器指示板35处于水平状态,对联锁滑板23无拉拽力。
如图15所示,在初始状态下,对配电柜进行送电。首先,操作隔离接地机构,旋转隔离操作轴1、使其隔离合闸;隔离合闸的同时,解除了第一联锁板27对合闸半轴33的阻挡。隔离合闸后,合闸半轴33逆时针转动,使断路器合闸;断路器合闸的同时,断路器指示板35顺时针转动成竖直状态,断路器向下拉拽联锁滑板23,联锁滑板23驱动第一挡板4以及第二挡板5同时向下滑动,对隔离操作轴1以及接地操作轴2进行同步锁定;防止断路器合闸状态下,对隔离接地机构进行操作。断路器合闸的同时,断路器拐臂41向上转动、解除对第二联锁板28下端板44的阻挡。
对配电柜进行断电,并开启电缆室门。如图16所示,分闸半轴34逆时针转动,使断路器分闸,断路器指示板35逆时针转动成水平状态,解除对隔离接地机构的锁定;断路器分闸后,依次进行隔离分闸、接地合闸;接地合闸后,解除联锁拐臂25对第二联锁板28上端板43的阻挡。如图17所示,对断路器合闸,解除断路器拐臂41对第二联锁板28下端板44的阻挡。
如图18所示,使第二联锁板28带动传动板29向上滑动,解除传动板29对电缆室门的锁定;与此同时,第三联锁板30向上移动,与第二套板37进行抵接,阻挡分闸半轴34进行断路器进行分闸动作。
如图2、图18所示,在电缆室门开启状态下,恢复至图2所示的初始状态。关闭电缆室门,外力向下拉拽第二联锁板28,使传动板29抵住电缆室门的顶部;第二联锁板28向下移动的同时,解除对分闸半轴34的锁定。操作分闸半轴34,使断路器分闸,断路器指示板35逆时针转动成水平状态,解除对隔离接地机构的锁定;断路器分闸的同时,断路器拐臂41向下摆动,断路器拐臂41对第二联锁板28的下端板44进行抵压,对电缆室门进行一次锁紧,避免第二联锁板28向上移动,此时可以解除外力的作用。断路器分闸后,操作接地操作轴2,使其接地分闸;接地分闸的同时,联锁拐臂25向下转动至抵压在第二联锁板28的上端板43上,阻止第二联锁板28向上移动,对电缆室门进行二次锁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五防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离接地机构,具有隔离操作轴(1)、接地操作轴(2)以及主轴(11),所述主轴(11)上套接有拨板(6),所述拨板(6)适于对所述隔离操作轴(1)以及接地操作轴(2)进行单独锁定;
断路器开关机构,具有分闸半轴(34)、合闸半轴(33)以及断路器指示板(35),所述断路器指示板(35)适于通过联锁滑板(23)对所述隔离操作轴(1)以及接地操作轴(2)进行同步锁定;
第一联锁板(27),弹性滑动地设于所述拨板(6)与所述合闸半轴(33)之间,所述拨板(6)适于推动所述第一联锁板(27)来阻止所述合闸半轴(33)转动;
第二联锁板(28),弹性滑动地设于所述接地操作轴(2)与断路器拐臂(41)之间,所述断路器拐臂(41)适于阻挡所述第二联锁板(28)向上移动,所述接地操作轴(2)上套接有适于阻挡所述第二联锁板(28)向上移动的联锁拐臂(25);
传动板(29),连接在所述第二联锁板(28)上,所述传动板(29)上具有适于阻止分闸半轴(34)转动的第三联锁板(30),所述传动板(29)适于对电缆室门进行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防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接地机构还包括:
支撑板(3),位于所述隔离操作轴(1)与所述接地操作轴(2)之间;
第一挡板(4),弹性滑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板(3)上,所述拨板(6)的第一压杆(7)适于推动所述第一挡板(4)对所述接地操作轴(2)进行径向阻挡;
第二挡板(5),弹性滑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板(3)上,所述拨板(6)的第二压杆(8)适于推动所述第二挡板(5)对所述隔离操作轴(1)进行接触阻挡;
所述联锁滑板(23)位于所述第一挡板(4)与所述第二挡板(5)之间,所述第一挡板(4)上具有朝向所述联锁滑板(23)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挡板(5)上具有朝向所述联锁滑板(23)的第二缺口,所述联锁滑板(23)搭设在所述第一缺口以及所述第二缺口的内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五防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板(6)为三角形结构,所述拨板(6)的其中一个顶角适于与所述第一联锁板(27)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五防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接地机构还包括:
第一拨杆(12),连接在所述接地操作轴(2)上,所述第一拨杆(12)与所述接地操作轴(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拨杆(12)适于通过第一连杆(17)驱动所述主轴(11)旋转;
第二拨杆(13),连接在所述隔离操作轴(1)上,所述第二拨杆(13)与所述隔离操作轴(1)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拨杆(13)适于通过第二连杆(18)驱动所述主轴(11)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五防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接地机构还包括:
伸缩杆(14),位于所述第一拨杆(12)与所述第二拨杆(13)之间,所述伸缩杆(14)具有同轴套设的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所述第一套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拨杆(12)上,所述第二套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拨杆(13)上;
拉簧(15),套设在所述伸缩杆(14),所述拉簧(1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套杆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套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防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闸半轴(33)上具有偏心套设第一套板(36),所述第一套板(36)用于与所述第一联锁板(27)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防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闸半轴(34)上具有偏心套设的有第二套板(37),所述第二套板(37)用于与所述第三联锁板(30)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防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滑板(23)的远离所述隔离接地机构的一端处具有延伸板(39),所述延伸板(39)上具有位于与所述断路器指示板(35)正下方的托板(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五防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39)的中部具有贯通的减重槽。
CN202111116347.9A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五防联锁装置 Active CN1139369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6347.9A CN113936939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五防联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6347.9A CN113936939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五防联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6939A true CN113936939A (zh) 2022-01-14
CN113936939B CN113936939B (zh) 2024-03-01

Family

ID=79276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6347.9A Active CN113936939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五防联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693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2459A (zh) * 2022-09-29 2022-12-13 浙江巨瑞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组合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35675A (ko) * 2000-11-07 2002-05-15 이종수 진공차단기의 접지스위치 인터록장치
CN208538721U (zh) * 2018-08-28 2019-02-22 珠海思玛特电气有限公司 开关柜用紧奏型上隔离下断路器五防联锁结构
CN112614714A (zh) * 2021-01-06 2021-04-06 珠海康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固体绝缘开关用操作装置及固体绝缘开关
CN113078009A (zh) * 2021-03-05 2021-07-06 福建中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上隔离下断路器环网柜的隔断联锁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35675A (ko) * 2000-11-07 2002-05-15 이종수 진공차단기의 접지스위치 인터록장치
CN208538721U (zh) * 2018-08-28 2019-02-22 珠海思玛特电气有限公司 开关柜用紧奏型上隔离下断路器五防联锁结构
CN112614714A (zh) * 2021-01-06 2021-04-06 珠海康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固体绝缘开关用操作装置及固体绝缘开关
CN113078009A (zh) * 2021-03-05 2021-07-06 福建中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上隔离下断路器环网柜的隔断联锁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戴俊伟;: "KYN61接地开关防误联锁", 黑龙江科技信息, no. 25, 5 September 2016 (2016-09-0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2459A (zh) * 2022-09-29 2022-12-13 浙江巨瑞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组合结构
CN115472459B (zh) * 2022-09-29 2024-05-03 浙江巨瑞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组合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6939B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0946B (zh) 一种开关柜及其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用联锁装置
CN113936939A (zh) 一种五防联锁装置
KR101961702B1 (ko) 스위칭 조립체의 연결 디바이스를 작동시키기 위한 구동 유닛을 위한 로킹 디바이스
CN111146026A (zh) 气体绝缘环网柜联锁装置
EP3799088B1 (en) Indicating device of dual-power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and dual-power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CN108597942B (zh) 柱上开关的合闸互锁机构
US11239692B2 (en)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utilizing back-to-back mounted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s or molded case switches to connect a load to a normal power source and a standby power source
US5311161A (en)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motor operator interface assembly
CN211670131U (zh) 断路器与三工位开关机械连锁装置
CN215417982U (zh) 用于断路器操作机构与三工位开关和环网柜的联锁机构
CN215731386U (zh) 一种隔离接地联锁机构
CN209859828U (zh) 开关柜与用于开关柜的接地开关联锁装置
CN113327814B (zh) 应用于断路器的弹簧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CN214505288U (zh) 一种单弹簧操动机构
CN217641045U (zh) 一种断路器与三工位隔离开关的联锁装置及开关设备
CN217544382U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装置的操作模式控制模块
CN108807037B (zh) 柱上开关的分闸互锁机构
CN113488872B (zh) 一种开关柜
CN114864312A (zh) 一种断路器与三工位隔离开关的联锁装置及开关设备
CN217444234U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装置的手柄组件
CN217485950U (zh) 开关柜
CN216749645U (zh) 一种开关及应用其的抽出式开关装置和旁路型开关装置
CN218004670U (zh) 一种开关及应用其的抽出式开关装置和旁路型开关装置
CN215911323U (zh) 分合闸手柄
CN217444246U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模式控制模块的滑动门锁定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