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4662A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4662A
CN113934662A CN202111162321.8A CN202111162321A CN113934662A CN 113934662 A CN113934662 A CN 113934662A CN 202111162321 A CN202111162321 A CN 202111162321A CN 113934662 A CN113934662 A CN 1139346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component
mode
electronic device
process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23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23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46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4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46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04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parallel bus
    • G06F13/4221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parallel bus being an input/output bus, e.g. ISA bus, EISA bus, PCI bus, SCSI b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组件,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其中,所述第一接口用于与第二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第一功能设备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用于与第一处理设备连接;如果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组件处于连接状态,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一功能设备的对应功能;如果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组件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一处理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一功能设备的对应功能。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切换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扩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有笔记本电脑上的端口越来越少,用户通常会配合端口扩展器使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端口扩展器通常只有一个上行主接口,不支持上行主接口的切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组件,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其中,所述第一接口用于与第二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第一功能设备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用于与第一处理设备连接;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组件处于连接状态,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一功能设备的对应功能;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组件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一处理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一功能设备的对应功能。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
第二组件,具有第四接口和第五接口,其中,所述第四接口用于与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五接口用于与第二处理设备连接。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处于连接状态、且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二处理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模式;
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一功能设备对所述第二组件连接的所述第二处理设备的功能扩展或增强;
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一功能设备对所述第一处理设备的功能扩展或增强。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
第六接口,用于与第二功能设备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五接口实现所述第二功能设备对所述第二处理设备的功能扩展或增强。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
第一本体,具有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组件;
所述第四接口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上;
所述第五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侧壁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接口还用于连接第三功能设备,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三功能设备对所述第一处理设备的功能扩展或增强。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组件还包括:
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口的输入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组件的连接状态;以及根据所述连接状态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满足第一异常条件的情况下,关闭所述第三接口的能力,并控制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传输数据;所述第一异常条件表征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处于连接状态、且所述第五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处理设备、所述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处理设备的情况;
或者,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满足第二异常条件的情况下,至少关闭所述第三接口的能力;所述第二异常条件表征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处于连接状态、且所述第五接口未连接所述第二处理设备、而所述第三接口连接有所述第一处理设备的情况;
或者,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满足第三异常条件的情况下,至少关闭所述第一接口的能力;所述第三异常条件表征所述第一接口直接与第三处理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组件还包括:
输出装置,至少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满足所述第一异常条件、所述第二异常条件或所述第三异常条件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包括:
检测第一组件上的输入信号;
如果所述输入信号来自于所述第一组件上的第一接口,表征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组件处于连接状态,确定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组件上的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第一功能设备的对应功能;
如果所述输入信号来自于所述第一组件上的第三接口,表征所述第三接口与第一处理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且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组件处于断开状态,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组件上的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一功能设备的对应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中控制逻辑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使用场景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中使用场景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中使用场景示意图三;
图7为本申请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三;
图8为本申请中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图1为本申请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组件10,具有第一接口101、第二接口102和第三接口103,其中,第一接口101用于与第二组件20(图2所示)连接,第二接口102用于与第一功能设备(图中未示)连接,第三接口103用于与第一处理设备(图中未示)连接。
这里,第二接口102可以具有多个,且多个第二接口102的接口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二接口102可以是: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Interface)、视频图形阵列(VGA,Video Graphics Array)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接口、雷电接口、电源口、USB Type-C接口等等。
这里,该第二接口102所连接的该第一功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外置显卡、显示器、键盘、打印机、扫描仪、电源适配器等多种外置设备。该第三接口103所连接的第一处理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视、主机、音箱等等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终端或服务器。
本申请中,该第一组件10还可以包括一本体104,该第一接口101、该第二接口102和该第三接口103均可以一体成形于该本体104上。或者,该第三接口103通过连接线与该本体104连接,以便与第一处理设备连接。
本申请中,如果第一接口101与第二组件20处于连接状态,则确定该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该电子设备在该第一模式下,第二接口102可以通过第一接口101传输数据,以实现第一功能设备的对应功能;如果第一接口101与第二组件20处于断开状态、且第三接口103与第一处理设备处于连接状态,则确定该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该电子设备在该第二模式下,该第二接口102通过该第三接口103传输数据,以实现该第一功能设备的对应功能。
本申请通过第一组件10与第二组件20的连接状态,控制第一组件10在不同模式之间切换,以使第一组件10在不同模型下的接口功能不同,从而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比如,第一组件10与第二组件20组合一起使用时,由于电子设备的体积变大,可以适用于固定办公场景,比如公司、家里使用。而第一组件10单独使用时,由于电子设备的体积变小,可以适用于移动办公场景,比如出差在外、公共场所、火车、飞机上使用。
图2为本申请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组件20,该第二组件20可以具有第四接口201、第五接口202和第六接口203,其中,第四接口201用于与第一接口101连接,第五接口202用于与第二处理设备(图中未示)连接;第六接口203用于与第二功能设备(图中未示)连接,第六接口203通过第五接口202可以实现该第二功能设备对该第二处理设备的功能扩展或增强。
本申请中,该第六接口203可以有多个,且多个第六接口203的接口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六接口203可以是HDMI接口、VGA接口、USB接口、雷电接口、电源口、USBType-C接口等等。
这里,该第六接口203所连接的第二功能设备与该第二接口102所连接的该第一功能设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比如,该第六接口203所连接的第二功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外置显卡、显示器、键盘、打印机、扫描仪、电源适配器等多种外置设备。
这里,该第五接口202所连接的第二处理设备与该第三接口103所连接的该第一处理设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比如,该第五接口202所连接的第二处理设备包括但不限于:PC、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视、主机、音箱等等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终端或服务器。
本申请中,该第二组件20具体可以是第一组件10的底座,且该第二组件20还可以包括:第一本体204,该第一本体204上具有容置槽2041,用于容置第一组件10;该第四接口201可以设置于该容置槽2041的侧壁上;该第五接口202和该第六接口203可以设置于该第一本体204的侧壁上。
具体地,该第五接口202和该第六接口203可以通过连接线分别设置于第一本体204的侧壁上。
当然,该第五接口202和该第六接口203还可以一体成形于第一本体204的侧壁上。
这里,第五接口202和第三接口103具体可以是相同类型的接口,比如均是USBType-C接口。
本申请中,如果第一接口101与第四接口201处于连接状态、且第五接口202与第二处理设备处于连接状态,则可以确定该电子设备处于该第一模式。
这里,该第一模式具体可以表征第一组件10与第二组件20结合使用的模式。在第一模式下,该第一接口101相对于第二接口102为上行端口,支持全功能,包括显示、USB数据传输和电力的传输。
该电子设备在该第一模式下,该第一组件10上的该第二接口102通过该第一接口101可以与第二组件20上的第五接口202所连接的第二处理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以实现该第一功能设备对该第二组件20上第五接口202所连接的第二处理设备的功能扩展或增强。
这里,如果第一接口101与第四接口201处于断开状态,则可以确定该电子设备处于该第二模式。
这里,该第二模式具体可以表征第一组件10单独使用的模式。在第二模式下,该第三接口103相对于第二接口102为上行端口,支持全功能,包括显示、USB数据传输和电力的传输。
该电子设备在该第二模式下,该第二接口102通过该第三接口103可以与第三接口103所连接的第一处理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以实现该第一功能设备对该第一处理设备的功能扩展或增强。
这里,如果第一功能设备或第二功能设备(如显示器)上的功能是第一处理设备或第二处理设备没有的功能,则确定是对第一处理设备或第二处理设备的功能扩展,比如第一处理设备或第二处理设备是台式机,而台式机没有显示器;如果第一功能设备或第二功能设备(如显示器)上的功能是第一处理设备或第二处理设备有的功能,但第一处理设备或第二处理设备上的功能不如第一功能设备或第二功能设备上的功能好,则确定是对第一处理设备或第二处理设备的功能增强,比如第一处理设备或第二处理设备是笔记本电脑,该笔记本电脑上有小显示器,但该小显示器的显示功能不如第一功能设备或第二功能设备的大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好。
本申请中,第一组件10上的第一接口101还用于连接第三功能设备(图中未示),该电子设备在第二模式下,该第一接口101通过该第三接口103传输数据,以实现该第三功能设备对该第一处理设备的功能扩展或增强。
这里,第三功能设备与第一功能设备、第二功能设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该第三功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外置显卡、显示器、键盘、打印机、扫描仪、电源适配器等多种外置设备。
比如,第一组件10上的第三接口103与电脑连接,第一组件10上的第一接口101与电源适配器或电网连接,则通过第一接口101可以为第三接口103连接的电脑供电。
本申请中,该第一组件10还包括:控制装置(图中未示),设置于第一组件10的内部,用于根据该第一接口101的输入信号,确定该第一接口101与该第二组件20的连接状态;以及根据该连接状态控制该电子设备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在一种实现中,该控制装置在该第一组件10上的第一接口101与第二组件20上的第四接口201处于连接状态,该控制装置就能够接收到该第一接口101的输入信号,从而根据该输入信号确定该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
在另一种实现中,该控制装置在该第一组件10上的第一接口101与第二组件20上的第四接口201处于连接状态,且第二组件20上的第五接口202与第二处理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时,该控制装置才能够接收到该第一接口101的输入信号,从而根据该输入信号确定该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
图3为本申请中控制逻辑电路示意图,如图3所示,如果当前第一组件10的第一接口101与第二组件20的第四接口201处于连接状态,控制装置50能够接收到第一接口101发送的输入信号,从而基于该输入信号确定第一接口101端连接的处理设备为主设备,则确定当前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在第一模式下,数据选择器A可以接收第一接口101发送的USB信号以及向第一接口101发送USB信号。数据选择器B也可以接收第一接口101发送的显示(DP,DisplayPort)信号以及向第一接口101发送DP信号。如果当前第一组件10的第一接口101与第二组件20的第四接口201处于断开状态,第一组件10的第三接口103与处理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控制装置50能够接收到第三接口103发送的输入信号,从而基于该输入信号确定第三接口103端连接的处理设备为主设备,则确定当前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在第二模式下,数据选择器A可以接收第三接口103发送的USB信号以及向第三接口103发送USB信号。数据选择器B也可以接收第三接口103发送的DP信号以及向第三接口103发送DP信号。
这里,数据选择器A和数据选择器B均通过通用输入输出口(GPIO,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与控制装置50连接。
本申请通过第一组件上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的输入信号,确定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中哪个是上行端口,从而可以实现上行端口的自由切换,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本申请中,该控制装置还用于在该电子设备满足第一异常条件的情况下,关闭第三接口103的能力,并控制该第二接口102通过该第一接口101传输数据;这里,该第一异常条件表征该第一接口101与该第四接口201处于连接状态、且该第五接口202连接第二处理设备、该第三接口103连接第一处理设备的情况。具体如图4所示。
图4为本申请中使用场景示意图一,如图4所示,第一组件10与第二组件20结合使用,使第一组件10的第一接口与第二组件20的第四接口处于连接状态,并且第一组件10的第三接口103连接有第一处理设备30,第二组件20的第五接口202连接第二处理设备40,在这样的使用场景下,确定该电子设备满足第一异常条件,则第一组件10中的控制装置可以关闭第三接口103的数据通路,以第五接口202连接的第二处理设备40作为主设备,将第一组件10的第一接口101确定为上行端口,支持全功能,包括显示,USB数据传输,和电力的传输;第一组件10上的第二接口102通过第一接口101可以与第五接口202连接的第二处理设备40之间传输数据,以实现第一功能设备对第二处理设备的功能增加或扩展。
这里,第二组件20内也可以设置有控制装置(图中未示),设置于第二组件20内部,该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第二组件20上的第六接口203通过第五接口202实现第二功能设备对第二处理设备的功能扩展或增强。
本申请中,第一组件10中的控制装置还用于在该电子设备满足第二异常条件的情况下,至少关闭第三接口103的能力,这里,该第二异常条件表征第一接口101与第四接口201处于连接状态、且第五接口202未连接第二处理设备、而第三接口103连接有第一处理设备的情况。具体如图5所示。
图5为本申请中使用场景示意图二,如图5所示,第一组件10与第二组件20结合使用,使第一组件10的第一接口与第二组件20的第四接口处于连接状态,并且第一组件10的第三接口103连接有第一处理设备30,第二组件20的第五接口202未连接第二处理设备,在这样的使用场景下,确定该电子设备满足第二异常条件,则第一组件10中的控制装置可以关闭第三接口103的数据通路,并将第一组件10的第一接口确定为第二接口102的上行端口,支持全功能,包括显示,USB数据传输,和电力的传输。
本申请中,第一组件10内的控制装置还用于在该电子设备满足第三异常条件的情况下,至少关闭第一接口101的能力。这里,该第三异常条件表征第一接口101直接与第三处理设备60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具体如图6所示。
图6为本申请中使用场景示意图三,如图6所示,第一组件10单独使用,其中,第一组件10的第一接口与第三处理设备60处于连接状态,并且第一组件10的第三接口103未连接有第一处理设备,在这样的使用场景下,确定该电子设备满足第三异常条件,则第一组件10中的控制装置可以关闭第一接口101的数据通路。
本申请中,第一组件10还可以包括输出装置(图中未示),通过输出装置至少可以在该电子设备满足上述第一异常条件、第二异常条件或第三异常条件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通过该提示信息可以提醒用户当前电子设备的连接异常。
这里,该输出装置可以以提示音的方式、指示灯的方式、震动的方式输出提示信息。
本申请中,该输出装置还可以根据电子设备满足的异常条件不同,而输出不同的提示信息。
比如,输出装置在电子设备满足不同的异常条件时,都是以指示灯的方式输出提示信息,但在电子设备满足第一异常条件时,具体通过亮红灯的方式输出提示信息;在电子设备满足第二异常条件时,具体通过亮绿灯的方式输出提示信息;在电子设备满足第三异常条件时,具体通过亮黄灯的方式输出提示信息。
当然,还可以在电子设备满足第一异常条件时,通过提示音的方式输出提示信息;在电子设备满足第二异常条件时,通过指示灯的方式输出提示信息;在电子设备满足第三异常条件时,通过震动的方式输出提示信息。
本申请通过在电子设备异常连接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可以使用户及时发现电子设备的连接端异常。而在电子设备异常连接的情况下通过输出不同的提示信息,可以使用户及时发现电子设备的哪个连接端异常。
图7为本申请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三,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701,用于检测第一组件上的输入信号;
控制单元702,用于如果所述输入信号来自于所述第一组件上的第一接口,表征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组件处于连接状态,确定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组件上的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第一功能设备的对应功能;以及如果所述输入信号来自于所述第一组件上的第三接口,表征所述第三接口与第一处理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且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组件处于断开状态,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组件上的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一功能设备的对应功能。
本申请中,该电子设备具体可以是具有功能扩展或增强的电子设备。
进一步地,该控制单元7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口的输入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组件的连接状态;以及根据所述连接状态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进一步地,该控制单元702,还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满足第一异常条件的情况下,关闭所述第三接口的能力,并控制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传输数据;所述第一异常条件表征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组件上的第四接口处于连接状态、且所述第二组件上的第五接口连接第二处理设备、所述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处理设备的情况;
进一步地,该控制单元702,还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满足第二异常条件的情况下,至少关闭所述第三接口的能力;所述第二异常条件表征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组件上的第四接口处于连接状态、且所述第二组件上的第五接口未连接所述第二处理设备、而所述第三接口连接有所述第一处理设备的情况;
进一步地,该控制单元702,还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满足第三异常条件的情况下,至少关闭所述第一接口的能力;所述第三异常条件表征所述第一接口直接与第三处理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
进一步地,该电子设备还包括:
输出单元703,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满足所述第一异常条件、所述第二异常条件或所述第三异常条件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
具体地,该输出单元703还可以根据电子设备满足的异常条件不同,输出不同的提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进行数据切换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与图1至图6提供的电子设备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图1至图6的装置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中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检测第一组件上的输入信号;
步骤802,如果所述输入信号来自于所述第一组件上的第一接口,表征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组件处于连接状态,确定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组件上的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第一功能设备的对应功能;
步骤803,如果所述输入信号来自于所述第一组件上的第三接口,表征所述第三接口与第一处理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且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组件处于断开状态,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组件上的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一功能设备的对应功能。
本申请中,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功能扩展或增强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体可以根据第一组件上第一接口的输入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组件的连接状态;以及根据所述连接状态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本申请中,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在满足第一异常条件的情况下,关闭所述第三接口的能力,并控制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传输数据;所述第一异常条件表征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组件上的第四接口处于连接状态、且所述第二组件上的第五接口连接有第二处理设备、所述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处理设备的情况。
本申请中,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在满足第二异常条件的情况下,至少关闭所述第三接口的能力;所述第二异常条件表征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组件上的第四接口处于连接状态、且所述第二组件上的第五接口未连接第二处理设备、而所述第三接口连接有所述第一处理设备的情况。
本申请中,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在满足第三异常条件的情况下,至少关闭所述第一接口的能力;所述第三异常条件表征所述第一接口直接与第三处理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
这里,第一处理设备、第二处理设备和第三处理设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比如,第一处理设备、第二处理设备和第三处理设备包括但不限于:PC、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视、主机、音箱等等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终端或服务器。
本申请中,该电子设备还可以该电子设备满足第一异常条件、第二异常条件或第三异常条件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
这里,该电子设备还可以根据电子设备满足的异常条件不同输出不同的提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与上述提供的电子设备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装置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组件,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其中,所述第一接口用于与第二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第一功能设备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用于与第一处理设备连接;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组件处于连接状态,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一功能设备的对应功能;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组件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一处理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一功能设备的对应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组件,具有第四接口和第五接口,其中,所述第四接口用于与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五接口用于与第二处理设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处于连接状态、且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二处理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模式;
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一功能设备对所述第二组件连接的所述第二处理设备的功能扩展或增强;
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一功能设备对所述第一处理设备的功能扩展或增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
第六接口,用于与第二功能设备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五接口实现所述第二功能设备对所述第二处理设备的功能扩展或增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
第一本体,具有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组件;
所述第四接口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上;
所述第五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接口还用于连接第三功能设备,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三功能设备对所述第一处理设备的功能扩展或增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组件还包括:
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口的输入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组件的连接状态;以及根据所述连接状态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满足第一异常条件的情况下,关闭所述第三接口的能力,并控制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传输数据;所述第一异常条件表征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处于连接状态、且所述第五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处理设备、所述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处理设备的情况;
或者,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满足第二异常条件的情况下,至少关闭所述第三接口的能力;所述第二异常条件表征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处于连接状态、且所述第五接口未连接所述第二处理设备、而所述第三接口连接有所述第一处理设备的情况;
或者,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满足第三异常条件的情况下,至少关闭所述第一接口的能力;所述第三异常条件表征所述第一接口直接与第三处理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组件还包括:
输出装置,至少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满足所述第一异常条件、所述第二异常条件或所述第三异常条件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
10.一种切换方法,包括:
检测第一组件上的输入信号;
如果所述输入信号来自于所述第一组件上的第一接口,表征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组件处于连接状态,确定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组件上的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第一功能设备的对应功能;
如果所述输入信号来自于所述第一组件上的第三接口,表征所述第三接口与第一处理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且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组件处于断开状态,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组件上的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传输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所述第一功能设备的对应功能。
CN202111162321.8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切换方法 Pending CN1139346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2321.8A CN113934662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切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2321.8A CN113934662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切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4662A true CN113934662A (zh) 2022-01-14

Family

ID=79277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2321.8A Pending CN113934662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4662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7686A (zh) * 2012-10-22 2014-05-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扩展坞及电子设备
CN213303020U (zh) * 2020-10-19 2021-05-28 深圳市鲸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多功能接口扩展装置
CN213878588U (zh) * 2020-12-19 2021-08-03 广东铭基高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分使用或合并使用的正反插type-c扩展坞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7686A (zh) * 2012-10-22 2014-05-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扩展坞及电子设备
CN213303020U (zh) * 2020-10-19 2021-05-28 深圳市鲸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多功能接口扩展装置
CN213878588U (zh) * 2020-12-19 2021-08-03 广东铭基高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分使用或合并使用的正反插type-c扩展坞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6770B (zh) 具有USB Type-C接口的终端设备和数据通信方法
US9374642B2 (en) Multipurpose connector for multiplexing headset interface into high-definition video and audio interface,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8694696B2 (en) Detection method and detection device and multimedia device for 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US2012029368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aster-slave mode cameras in wireless terminal
EP273361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underbolt interface, connecting method thereof, and docking apparatus
CN107391419B (zh) 支持多主机的通用序列汇流排集线设备及车用主机
US11403245B2 (en) Terminal, terminal peripher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signal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JP2014534522A (ja) マルチタッチインターフェース方式
CN111381118A (zh) 进水检测模块、进水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07506322B (zh) 实现USB设备检测的Type-C适配器、通道控制方法
KR20140017394A (ko) 영상처리장치 및 그 검사방법
US1087791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including a host communicating with a plurality of connectors in a lump through a bus line
US20190007764A1 (en)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and head-mounted display system
US9584919B2 (en) Interface switch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operation mode
CN113934662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切换方法
CN218866471U (zh) 一种基于cpu的多功能芯片电路
CN112349233B (zh) 服务器
CN102945080A (zh) 多台主机切换器
CN113778923A (zh) 多功能电子设备
CN212727205U (zh) 一种多输入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8183416U (zh) 一种type-c接口转多种视频信号接口转换器
CN219834214U (zh) 分辨率切换组件和拓展坞
CN214896390U (zh) 交互平板
CN113312227B (zh) Otg功能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CN219459183U (zh) 投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