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2476B - 一种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2476B
CN113932476B CN202111369824.2A CN202111369824A CN113932476B CN 113932476 B CN113932476 B CN 113932476B CN 202111369824 A CN202111369824 A CN 202111369824A CN 113932476 B CN113932476 B CN 1139324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control valve
heat
temperature hea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698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32476A (zh
Inventor
鹿丁
公茂琼
白银
刘子健
董学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lu Zhongke Institute Of Optical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Qilu Zhongke Institute Of Optical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lu Zhongke Institute Of Optical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Qilu Zhongke Institute Of Optical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3698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24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2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2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32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24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9/00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sorpt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43Operating continuous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28D20/0034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using liquid heat storage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包括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连接于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的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以及连接于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本发明通过在热源供给侧实现供热和储热,和通过采用串联或并联型供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来控制切换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的能量供应模式,保证热源稳定的供应;本发明通过在用户末端实现冷热双蓄,和通过采用串联或并联型用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来控制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的能量使用和储存模式,保证稳定的冷能和热能产品输出,以此提高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的能量供应的稳定性,从而满足用户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能互补、冷热兼蓄的吸 收式冷热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能源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吸收式系统是 一种以热能为驱动的制冷和热泵技术,其可以广泛的应用多种形式的 清洁能源。但是,传统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能源利用形式单一,无法实现高效的多能互补;(2)系统的能量输入 与用户的冷热需求不匹配,没有系统能量调节机制的冷热联供系统无 法稳定的输出并满足用户需要;(3)部分清洁能源如太阳能等形式的 能量,受天气和时间的影响,无法实现稳定的能量输出。也就是说, 传统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能源利用率低、输出稳定性差,无法满足 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多能互补、冷热兼蓄的吸 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同时,实现系统稳定能量 供应,并满足用户需求。
一种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包括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连接于所述能量供 给及蓄能单元的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以及连接于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 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其中,
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以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方式,利用工业废热、 氢能、化石燃料、清洁可再生能源中的一种或多种向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提供 能量,所述化石燃料包括煤炭、天然气、石油,所述清洁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 质能、地热能、太阳能,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采用串联或并联型供能和储 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来控制切换其能量供应模式以实现热源的能量供应或存储;
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采用吸收式冷热联供机组,利用所述能量供给及 蓄能单元提供的能量产生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所需的冷能产品和热能产 品;
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用于对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冷能产 品和热能产品进行利用和储存,并采用串联或并联型用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 式,来控制其能量使用和储存模式以实现热能或冷能产品的使用或存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通过热源入口管路和热 源出口管路连接于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通过载 冷/载热介质入口管路和载冷/载热介质出口管路连接于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 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包括热能收集器、连接 于所述热能收集器的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连接于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的 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以及连接于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的高温载热介质循 环泵,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和分配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循环 泵输出的高温载热介质的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组,所述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组 采用串联或并联型供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来控制切换所述能量供给及蓄 能单元的能量供应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组包括连接所述高温载 热介质循环泵和所述热能收集器的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连接所述高温载 热介质蓄能罐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的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连接所 述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和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 以及并联连接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和所述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的 第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高温载 热介质控制阀、所述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 以及所述第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的开闭,来控制切换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 元的五种能量供应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组包括连接所述高温载 热介质循环泵和所述热能收集器的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连接所述热能收 集器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的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连接所述热能收 集器和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连接所述高温载 热介质蓄能罐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的第四高温载热介质阀,连接所述吸 收式冷热联供单元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的第五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以 及连接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和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的第六高 温载热介质控制阀,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 控制阀、所述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所述 第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所述第五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以及所述第六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的开闭,来控制切换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的六种能量供应模 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的五种能量供应模式包 括:所述热能收集器仅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或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 进行能量供应;所述热能收集器同时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和所述高温载 热介质蓄能罐进行能量供应;所述热能收集器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并联 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进行能量供应;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向所述吸 收式冷热联供单元进行能量供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的六种能量供应模式包 括:所述热能收集器仅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或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 进行能量供应;所述热能收集器同时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和所述高温载 热介质蓄能罐进行能量供应;所述热能收集器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串联 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进行能量供应;所述热能收集器依次向所述吸收式 冷热联供单元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进行能量供应;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 能罐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进行能量供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的高温载热介质为有机 溶液、盐溶液、导热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包括用户末端、并联 连接于所述用户末端的蓄能罐、连接于所述蓄能罐的储液罐和循环泵,所述用 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和分配所述循环泵输出的载冷介质或载热 介质的末端控制阀组,所述末端控制阀组采用串联或并联型用能和储能的阀门 控制方式,来控制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的能量使用和储存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采用的载冷介质和载 热介质为有机溶液、盐溶液、导热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采用的载冷介质和载 热介质相同,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采用一个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实 现载冷和载热需求,所述蓄能罐为载冷/载热介质蓄能罐,所述储液罐为载冷/载 热介质储液罐,所述循环泵为载冷/载热介质循环泵。特别地,所述用户末端冷 热兼蓄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以并联、串联或串并联形式连接的所述用户末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采用的载冷介质和载 热介质不同,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采用两个独立的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 单元分别实现载冷和载热需求。特别地,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包括一个 或多个以并联、串联或串并联形式连接的所述用户末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末端控制阀组包括连接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 单元和所述循环泵的第一控制阀、连接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和所述蓄能罐 的第二控制阀、连接于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和所述用户末端的第三控制阀、 连接所述储液罐和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四控制阀、连接所述储液罐和所述蓄能 罐的第五控制阀,连接所述循环泵和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六控制阀,所述用户 末端冷热兼蓄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 阀、所述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五控制阀以及所述第六控制阀的开闭,来控制切 换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的六种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末端控制阀组包括连接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 单元和所述循环泵的第一控制阀、连接所述蓄能罐和所述储液罐的第二控制阀、 连接所述用户末端和所述储液罐的第三控制阀、以及连接所述循环泵和所述蓄 能罐的第四控制阀,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所 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以及所述第四控制阀的开闭,来控制切换所 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的五种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的六种能量使用和存 储模式包括:所述用户末端仅使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所述 用户末端使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且所述蓄能罐储存来自所述 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仅由所述蓄能罐储存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 元的能量;所述用户末端使用所述蓄能罐和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提供的能 量;所述用户末端使用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后并在所述蓄能罐中进 行蓄能;所述用户末端使用所述蓄能罐中蓄存的能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的五种能量使用和存 储模式包括:所述用户末端仅使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所述 用户末端使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且所述蓄能罐储存来自所述 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仅由所述蓄能罐储存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 元的能量;所述用户末端使用所述蓄能罐和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提供的能 量;所述用户末端仅使用所述蓄能罐中蓄存的能量。
一种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以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方式,利用工业废热、氢能、 化石燃料、清洁可再生能源中的一种或多种向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提供能量, 所述化石燃料包括煤炭、天然气、石油,所述清洁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 地热能、太阳能;
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基于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提供的能量,产生 冷能产品和热能产品,并将所述冷能产品和所述热能产品输送给用户末端冷热 兼蓄单元;以及
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将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冷能产品和 热能产品进行利用和储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采用串联或并联型供能 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来控制切换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的能量供应模式; 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采用串联或并联型用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来 控制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的能量使用和储存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包括热能收集器和高温 载热介质蓄能罐;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的能量供应模式包括:所述热能收 集器仅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或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进行能量供应; 所述热能收集器同时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进 行能量供应;所述热能收集器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串联或并联向所述吸 收式冷热联供单元进行能量供应;所述热能收集器依次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 单元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进行能量供应;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向所 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进行能量供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包括用户末端和蓄能 罐;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的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包括:所述用户末端仅 使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所述用户末端使用来自所述吸收式 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且所述蓄能罐储存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 仅由所述蓄能罐储存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所述用户末端使用 所述蓄能罐和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提供的能量;所述用户末端使用所述吸 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后并在所述蓄能罐中进行蓄能;所述用户末端使用所 述蓄能罐中蓄存的能量。
本发明通过针对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工作特点, 设计新型的能量输入、蓄热、蓄冷的灵活配置方案,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本发明具体通过在热源供给侧实现多能互补,利用包括工业废热、化石燃 料、氢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在内的、任何能够产生满足需求温度的 能源形式,并以其中一种或多种或串联或并联的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本发明具体通过在热源供给侧实现供热和储热,通过采用串联或并联型供 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来控制切换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的能量供应模 式,保证热源稳定的供应;通过在用户末端实现冷热双蓄,通过采用串联或并 联型用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来控制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的能量使 用和储存模式,保证稳定的冷能和热能产品输出,以此提高所述吸收式冷热联 供系统的能量供应的稳定性,从而满足用户需求。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 体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的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的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热能收集器11;高温载热介质蓄 能罐12;高温载热介质循环泵13;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14;第一高温载热介质 控制阀151;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2;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3;第 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4;第五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5;第六高温载热介质 控制阀156;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蓄能罐31; 用户末端32;循环泵33;储液罐34;第一控制阀351;第二控制阀352;第三 控制阀353;第四控制阀354;第五控制阀355;第六控制阀356;载冷介质蓄 能罐311;载冷介质循环泵331;载冷介质储液罐341;第一载冷介质控制阀3511; 第二载冷介质控制阀3521;第三载冷介质控制阀3531;第四载冷介质控制阀3541; 第五载冷介质控制阀3551;第六载冷介质控制阀3561;载热介质循环泵332; 载热介质蓄能罐312;载热介质循环泵332;载热介质储液罐342;第一载热介 质控制阀3512;第二载热介质控制阀3522;第三载热介质控制阀3532;第四载 热介质控制阀3542;第五载热介质控制阀3552;第六载热介质控制阀3562;热 源入口管路41;热源出口管路42;载冷/载热介质入口管路43;载冷/载热介质 出口管路44;载冷介质入口管路45;载冷介质出口管路46;载热介质入口管路 47;载热介质出口管路4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 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形变方案、 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竖向”、“横向”、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 “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 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 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 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 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 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 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 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 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通过针对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工作特点,设计 新型的能量输入、蓄热、蓄冷的灵活配置方案,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确保 能量供应的稳定性,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多能互补、冷热兼蓄的吸收式冷热联 供系统,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同时,实现系统稳定能量供应,并满 足用户需求。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所述吸 收式冷热联供系统的具体结构及其控制方法被阐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多能互补冷热兼蓄的吸收式冷热 联供系统,包括: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以及用户末 端冷热兼蓄单元30,其中,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向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 20提供能量;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采用吸收式冷热联供机组,可利用来 所述自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的能量并产生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所 需的冷能和热能产品;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用于对来自吸收式冷热联 供单元20的冷能和热能产品进行利用和存储。
具体地,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通过热源入口管路41和热源出口管 路42与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相连。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通过载 冷/载热介质入口管路43和载冷/载热介质出口管路44与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 元30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能量供给单元及蓄能单元能量供给单元及蓄能单元还包括 热能收集器11、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12、高温载热介质循环泵13、高温载热介 质储液罐14以及高温载热介质阀组,所述高温载热介质阀组包括第一高温载热 介质控制阀151、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2、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3 以及第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4。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可实现多种能源的利用,其中 所述热能收集器11可利用工业废热、氢能、化石燃料、清洁可再生能源等任何 形式的可以产生热能的能源。所述化石燃料包括煤炭、天然气、石油,所述清 洁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的所 述热能收集器11可以根据现场资源条件,由一种或多种形式的能源,采用串联、 并联以及串并联的能源供给方式,从而实现多能互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还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中的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12 可以有多种蓄能方式,包括相变材料蓄热、固体、液体显热蓄热、化学蓄热等 蓄能方式,但不限于前述蓄能方式。
特别地,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根据工作不同的条件可以有多种能量 供应模式。可采用串联或并联型供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策略,优选地,在本发 明的这一实施例中,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采用并联型供能和储能的阀门 控制策略,且其主要包括五种能量供应模式。
也就是说,在实施例1中,所述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组采用并联型供能和 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1、所述第二高 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2、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3以及所述第四高温载 热介质控制阀154的开闭,来控制切换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的能量供应模 式。
具体地,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包括的五种能量供应模式如下:
1)第一能量供应模式:所述热能收集器11仅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 20进行能量供应。在第一能量供应模式下,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1、 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3开启,所述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2和 所述第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4关闭。此时,来自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循环泵 13的高温载热介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1和所述热能收集 器11完成换热,并进入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进行能量供应,随后,与 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完成换热后的高温载热介质经过第三高温载热介质 控制阀153进入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14,至此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完成一次能量供应过程。
2)第二能量供应模式:所述热能收集器11同时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 元20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12进行能量供应。在第二能量供应模式下, 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1、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2和所述第三高 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3开启,所述第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4关闭。此时, 来自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循环泵13的高温载热介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 质控制阀151和所述热能收集器11完成换热,随后,高温载热介质分别进入高 温载热介质蓄能罐12和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并最终进入所述高温载热 介质储液罐14,至此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完成一次能量供应过程。
3)第三能量供应模式:所述热能收集器11仅向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 12进行能量供应;在第三能量供应模式下,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1 和所述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2开启,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3 和所述第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4关闭。此时,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循环泵13 输出的高温载热介质依次经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1和所述热能收集 器11换热后,进入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12进行能量供应,最后,高温载 热介质经所述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2进入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14中, 至此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完成一次能量供应过程。
4)第四能量供应模式:所述热能收集器11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12 并联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进行能量供应;在 第四能量供应模式下,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1、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 质控制阀153、以及所述第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4开启,所述第二高温载热 介质控制阀152关闭。此时,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循环泵13输出的高温载热介质 分为两路输出,第一路高温载热介质经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1和所 述热能收集器11后进入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中进行能量供应;第二路 高温载热介质依次经所述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2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 能罐12后,与第一路高温载热介质汇合进入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中进 行能量供应,与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完成换热后的高温载热介质经由所 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3进入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14中,至此所述 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完成一次能量供应过程。
5)第五能量供应模式: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12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 供单元20进行能量供应;在第五能量供应模式下,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 阀153和所述第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4开启,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 阀151和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2关闭。此时,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 12的高温载热介质进入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中进行换热,换热后的高温 载热介质依次经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3、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 14、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循环泵13以及所述第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4后进入 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12中,至此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完成一次能 量供应过程。
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中的高温载热介质可以为有机溶液、盐溶液、 导热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有机溶液包括但不限于甲醇溶液;所述盐溶 液包括但不限于NaCl溶液、CaCl2溶液,所述导热油包括但不限于苯基硅油、甲 基硅油、烷基苯、二异丙基联苯中的一种多或种混合物,本发明对高温载热介 质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包括用户末端32、连接于所述用 户末端32的蓄能罐31、连接于所述蓄能罐31的循环泵33和储液罐34、以及 用于控制和分配所述循环泵33输出的载冷介质或载热介质的末端控制阀组,所 述末端控制阀组包括第一控制阀351、第二控制阀352、第三控制阀353、第四 控制阀354、第五控制阀355、以及第六控制阀356。
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的载冷介质和载热介质可以是同一种介质, 如为有机溶液、盐溶液、导热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有机溶液包括但不 限于乙二醇溶液、甲醇溶液;所述盐溶液包括但不限于NaCl溶液、CaCl2溶液; 所述导热油包括但不限于苯基硅油、甲基硅油、烷基苯、二异丙基联苯中的一 种多或种混合物。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载冷和载热 介质,当使用不同的末端载冷和载热介质时,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需要分别 采用末端载冷循环和载热循环系统,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2,所述吸收式冷热联 供系统采用两个独立的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分别实现载冷和载热需求。
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的末端载冷/载热介质蓄能罐可以采用同一 类型或者同一个蓄能罐,也可以根据蓄冷和蓄热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类型的 蓄能罐。当采用不同类型的蓄能方式时,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需要采用两个 单独的蓄能罐。
特别地,在实施例1中,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采用的载冷介质和 载热介质相同,即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采用一个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 元30实现载冷和载热需求。即在实施例1中,所述蓄能罐31为载冷/载热介质 蓄能罐,所述储液罐34为载冷/载热介质储液罐,所述循环泵33为载冷/载热 介质循环泵。
显而易见地,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用户末端串 联、并联、或串并联构成。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可采用串联或并联型的用能 和储能的阀门控制策略,优选地,在实施例1中,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 30采用串联型的用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策略,且其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有六种 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
也就是说,在实施例1中,所述末端控制阀组采用串联型用能和储能的阀 门控制方式,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 所述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五控制阀以及所述第六控制阀的开闭,来控制切换所 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的六种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
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的六种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如下:
1)第一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所述用户末端32仅使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 热联供单元20的能量。第一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所述第一控制阀351、所 述第三控制阀353以及所述第五控制阀355开启,所述第二控制阀352、所述第 四控制阀354以及所述第六控制阀356关闭。此时,来自所述循环泵33的载冷 介质和载热介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控制阀351和所述第三控制阀353进入所述 用户末端32,随后,经过所述第五控制阀355进入所述储液罐34完成能量的使 用。
2)第二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所述用户末端32使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 联供单元20的能量,同时所述蓄能罐31存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 的能量。在第二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所述第一控制阀351、所述第二控制阀 352、所述第三控制阀353和所述第五控制阀355开启,所述第四控制阀354和 所述第六控制阀356关闭。此时,来自所述循环泵33的载冷介质或载热介质经 过所述第一控制阀351后,分为两路输出,一路经过所述第二控制阀352后进 入所述蓄能罐31中进行存储,另一路经过所述第三控制阀353后进入所述用户 末端32进行供能,随后,完成供能的载冷介质或载热介质与所述蓄能罐31输 出的载冷介质或载热介质汇合,经过所述第五控制阀355后进入所述储液罐34, 完成能量使用和存储。
3)第三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仅由所述蓄能罐31存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 热联供单元20的能量。在第三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所述第一控制阀351、 所述第二控制阀352以及所述第五控制阀355开启,所述第三控制阀353、所述 第四控制阀354以及所述第六控制阀356关闭。此时,来自所述循环泵33的载 冷介质或载热介质依次经所述第一控制阀351和所述第二控制阀352后进入所 述蓄能罐31中进行换热,换热后的载冷介质或载热介质经过所述第五控制阀355 后进入所述储液罐34,完成能量的存储。
4)第四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所述用户末端32使用所述蓄能罐31和所述 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的能量。在第四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所述第一控制 阀351、所述第三控制阀353以及第四控制阀354开启,所述第二控制阀352、 第五控制阀355、第六控制阀356关闭。
5)第五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所述用户末端32使用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 单元20的能量后并在所述蓄能罐31中进行蓄能。在第五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 下,所述第一控制阀351、第三控制阀353、第四控制阀354开启,所述第二控 制阀352、第五控制阀355、第六控制阀356关闭。
特别地,第五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与第四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的阀门开启 策略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第四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蓄能罐处于释能状态, 而第五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蓄能罐处于储能状态,这取决于蓄能罐的工作温 度。
6)第六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所述用户末端32使用蓄能罐31中蓄存的能 量。在第六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所述第四控制阀354和所述第六控制阀356 阀开启,所述第一控制阀351、所述第二控制阀352、所述第三控制阀353和所 述第五控制阀355关闭。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的具体结构被阐明。 实施例2为实施例1的变形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末端 载冷介质和载热介质采用不同的工作流体,且末端载冷介质蓄能罐和末端载热 介质蓄能罐采用不同的蓄能罐和不同的蓄能方式。
也就是说,在实施例2中,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采用的载冷介质和 载热介质不同,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采用两个独立的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 蓄单元分别实现载冷和载热需求。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的结构和能量供应模式 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实施例2中,两个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分别作为用户末端载冷模 块和用户末端载热模块,也就是说,所述用户末端载冷模块和所述用户末端载 热模块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的结构相同,但与实 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用户末端载冷模块和所述用户末端载热模块分别用于实 现载冷和载热需求。
具体地,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通过载冷介质入口管路45和载冷介 质出口管路46与所述用户末端载冷模块相连,并通过载热介质入口管路47和 载热介质出口管路48与所述用户末端载热模块相连。
更具体地,所述用户末端载冷模块包括连接于用户末端32的载冷介质蓄能 罐311、载冷介质循环泵331、载冷介质储液罐341、以及载冷介质末端控制阀 组,所述载冷介质末端控制阀组包括第一载冷介质控制阀3511、第二载冷介质 控制阀3521、第三载冷介质控制阀3531、第四载冷介质控制阀3541、第五载冷 介质控制阀3551以及第六载冷介质控制阀3561;所述用户末端载热模块包括连 接于用户末端32的载热介质蓄能罐312、载热介质循环泵332、载热介质储液 罐342、以及载热介质末端控制阀组,所述载热介质末端控制阀组包括第一载热 介质控制阀3512、第二载热介质控制阀3522、第三载热介质控制阀3532、第四 载热介质控制阀3542、第五载热介质控制阀3552以及第六载热介质控制阀3562。
在实施例2中,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采用串联型用能和储能的 阀门控制策略,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有六种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
具体地,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的六种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如下:
1)第一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所述用户末端32仅使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 热联供单元20的能量。在第一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的供冷模式下,所述第一载 冷介质控制阀3511、所述第三载冷介质控制阀3531以及所述第五载冷介质控制 阀3551开启,所述第二载冷介质控制阀3521、第四载冷介质控制阀3541、第 六载冷介质控制阀3561关闭。此时,来自所述载冷介质循环泵331的载冷介质 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载冷介质控制阀3511和所述第三载冷介质控制阀3531控制 阀进入所述用户末端32,随后,经过第五载冷介质控制阀3551进入所述载冷介 质储液罐341,完成能量的使用。
第一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的供热模式下,所述第一载热介质控制阀3512、 第三载热介质控制阀3532、第五载热介质控制阀3552开启,所述第二载热介质 控制阀3522、第四载热介质控制阀3542、第六载热介质控制阀3562关闭。此 时,来自所述载热介质循环泵332的高温载热介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载热介质 控制阀3512和所述第三载热介质控制阀3532进入所述用户末端32,随后,经 过第五载热介质控制阀3552进入所述载热介质储液罐342完成能量的使用。
2)第二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所述用户末端32使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 联供单元20的能量,同时所述载冷介质蓄能罐311和所述载热介质蓄能罐312 存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的能量。在第二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的 供冷模式下,所述第一载冷介质控制阀3511、所述第二载冷介质控制阀3521、 所述第三载冷介质控制阀3531和所述第五载冷介质控制阀3551开启,所述第 四载冷介质控制阀3541和所述第六载冷介质控制阀3561关闭。
此时,来自所述载冷介质循环泵331的载冷介质经过所述第一载冷介质控 制阀3511后,分为两路输出,一路经过所述第二载冷介质控制阀3521后进入 所述载冷介质蓄能罐311中进行存储,另一路经过所述第三载冷介质控制阀3531 后进入所述用户末端32进行供能,随后,完成供能的载冷介质与所述载冷介质 蓄能罐311输出的载冷介质汇合,经过所述第五载冷介质控制阀3551后进入所 述载冷介质储液罐341,完成能量使用和存储。
第二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的供热模式下,所述第一载热介质控制阀3512、 所述第二载热介质控制阀3522、所述第三载热介质控制阀3532和第五载热介质 控制阀3552开启,所述第四载热介质控制阀3542和所述第六载热介质控制阀 3562关闭。
此时,来自所述载热介质循环泵332的载热介质经过所述第一载热介质控 制阀3512后,分为两路输出,一路经过所述第二载热介质控制阀3522后进入 所述载热介质蓄能罐312中进行存储,另一路经过所述第三载热介质控制阀3532 后进入所述用户末端32进行供能,随后,完成供能的载热介质与所述载热介质 蓄能罐312输出的载热介质汇合,经过所述第五载热介质控制阀3552后进入所 述载热介质储液罐342,完成能量使用和存储。
3)第三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仅由所述载冷介质蓄能罐311和所述载热介 质蓄能罐312存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的能量。
在第三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的供冷模式下,所述第一载冷介质控制阀 3511、所述第二载冷介质控制阀3521以及所述第五载冷介质控制阀3551开启, 所述第三载冷介质控制阀3531、所述第四载冷介质控制阀3541以及所述第六载 冷介质控制阀3561关闭。
此时,来自所述载冷介质循环泵331的载冷介质依次经所述第一载冷介质 控制阀3511和所述第二载冷介质控制阀3521后进入所述载冷介质蓄能罐311 中进行换热,换热后的载冷介质经过所述第五载冷介质控制阀3551后进入所述 载冷介质储液罐341,完成能量的存储。
在第三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的供热模式下,所述第一载热介质控制阀 3512、所述第二载热介质控制阀3522以及所述第五载热介质控制阀3552开启, 所述第三载热介质控制阀3532、所述第四载热介质控制阀3542以及所述第六载 热介质控制阀3562关闭。
此时,来自所述载热介质循环泵332的载热介质依次经所述第一载热介质 控制阀3512和所述第二载热介质控制阀3522后进入所述载热介质蓄能罐312 中进行换热,换热后的载热介质经过所述第五载热介质控制阀3552后进入所述 载热介质储液罐342,完成能量的存储。
4)第四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所述用户末端32使用载冷或载热介质蓄能 罐以及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的能量。
在第四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的供冷模式下,所述第一载冷介质控制阀 3511、所述第三载冷介质控制阀3531、以及所述第四载冷介质控制阀3541开启, 所述第二载冷介质控制阀3521、所述第五载冷介质控制阀3551、以及所述第六 载冷介质控制阀3561关闭。
在第四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供热模式下,所述第一载热介质控制阀3512、 所述第三载热介质控制阀3532、以及所述第四载热介质控制阀3542开启,所述 第二载热介质控制阀3522、所述第五载热介质控制阀3552、以及所述第六载热 介质控制阀3562关闭。
5)第五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所述用户末端32使用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 单元20的能量后并在所述载冷介质蓄能罐311和/或所述载热介质蓄能罐312 中进行蓄能。
在第五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的供冷模式下,所述第一载冷介质控制阀 3511、所述第三载冷介质控制阀3531、以及所述第四载冷介质控制阀3541开启, 所述第二载冷介质控制阀3521、所述第五载冷介质控制阀3551、以及所述第六 载冷介质控制阀3561关闭。
在第五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的供热模式下,所述第一载热介质控制阀 3512、所述第三载热介质控制阀3532、以及所述第四载热介质控制阀3542开启, 所述第二载热介质控制阀3522、所述第五载热介质控制阀3552、以及所述第六 载热介质控制阀3562关闭。
特别地,第五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阀门开启策略与第四能量使用和存储模 式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第四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蓄能罐处于释能状态, 而第五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蓄能罐处于储能状态,这取决于蓄能罐的工作温 度。
6)第六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所述用户末端32使用所述载冷介质蓄能罐 311和/或所述载热介质蓄能罐312蓄存的能量。
在第六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的供冷模式下,所述第四载冷介质控制阀 3541和所述第六载冷介质控制阀3561开启,所述第一载冷介质控制阀3511、 所述第二载冷介质控制阀3521、所述第三载冷介质控制阀3531、以及所述第五 载冷介质控制阀3551关闭。
在第六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的供热模式下,所述第四载热介质控制阀3542 和所述第六载热介质控制阀3562开启,所述第一载热介质控制阀3512、所述第 二载热介质控制阀3522、所述第三载热介质控制阀3532、以及所述第五载热介 质控制阀3552关闭。
实施例3
请参阅图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的具体结构 被阐明。实施例3为实例1的变形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3 的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采用串联型阀门控制策略和蓄能方案,且所述用 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采用并联型阀门控制策略和蓄能方案。
具体地,在实施例3中,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包括热能收集器11、 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12、高温载热介质循环泵13、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14以 及高温载热介质阀组,所述高温载热介质阀组包括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1、 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2、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3、第四高温载热介 质控制阀154、第五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5以及第六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6。
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采用串联型供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策略,其根 据工作不同的条件主要包括六种能量供应模式。
也就是说,在实施例3中,所述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组采用串联型供能和 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1、所述第二高 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2、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3、所述第四高温载热 介质控制阀154、所述第五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5以及所述第六高温载热介质 控制阀156的开闭,来控制切换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的能量供应模式。
具体地,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包括的六种能量供应模式如下:
1)第一能量供应模式:所述热能收集器11仅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 20进行能量供应。在第一能量供应模式下,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1、 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3以及所述第五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5开启, 所述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2、所述第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4以及所述 第六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关闭。此时,来自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循环泵13的高温 载热介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1和所述热能收集器11完成 换热,经过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3进入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 进行能量供应,随后,与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完成换热后的高温载热介 质经过所述第五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5进入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14,至此所 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完成一次能量供应过程。
2)第二能量供应模式:所述热能收集器11同时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 元20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12进行能量供应。在第二能量供应模式下, 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1、所述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2、所述第 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3以及所述第五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5开启,所述 第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4和所述第六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6关闭。
此时,来自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循环泵13的高温载热介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 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1和所述热能收集器11完成换热,随后,高温载热介质 分为两路,一路经过所述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2进入高温载热介质蓄能 罐12进行能量供应,一路经过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3进入所述吸收 式冷热联供单元20进行能量供应,最终两路完成能量供应的高温载热介质经过 所述第五高温载热介质阀155进入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14,至此所述能量 供给及蓄能单元10完成一次能量供应过程。
3)第三能量供应模式:所述热能收集器11仅向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 12进行能量供应;在第三能量供应模式下,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1、 所述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2和所述第五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5开启, 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3、所述第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4和所述第 六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6关闭。
此时,来自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循环泵13的高温载热介质依次经所述第一高 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1和所述热能收集器11换热后,经过所述第二高温载热介 质控制阀152进入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12进行能量供应,最后,经过所述 第五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5进入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14,至此所述能量 供给及蓄能单元10完成一次能量供应过程。
4)第四能量供应模式:所述热能收集器11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12 串联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进行能量供应;在第四能量供应模式下,所 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1、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3以及所述第 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4开启,所述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2、所述第五 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5以及所述第六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6关闭。
5)第五能量供应模式:所述热能收集器11依次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 元20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12进行能量供应;在 第五能量供应模式下,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1、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 质控制阀153以及所述第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4开启,所述第二高温载热 介质控制阀152、所述第五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5以及所述第六高温载热介质 控制阀156关闭。
特别地,第五能量供应模式与第四能量供应模式的阀门控制策略相同。二 者的区别在于,第四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蓄能罐处于释能状态,而第五能量 使用和存储模式下蓄能罐处于储能状态,这取决于蓄能罐的工作温度。
6)第六能量供应模式: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12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 供单元20进行能量供应;在第六能量供应模式下,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 阀153、所述第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4以及所述第六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 156开启,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1、所述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2 以及所述第五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5关闭。
此时,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12中的高温载热介质依次经所述高温载热 介质储液罐14、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循环泵13、所述第六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6、 以及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153进入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中进行 能量供应;随后完成能量供应的高温载热介质流回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12 中,至此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完成一次能量供应过程。
进一步地,在实施例3中,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包括用户末端32、 连接于所述用户末端32的蓄能罐31、连接于所述蓄能罐31的循环泵33和储液 罐34、以及用于控制和分配所述循环泵33输出的载冷介质或载热介质的末端控 制阀组,所述末端控制阀组包括第一控制阀351、第二控制阀352、第三控制阀 353以及第四控制阀354。
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载冷/载热介质可以是同一种介质,如为有 机溶液、盐溶液、导热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有机溶液包括但不限于乙 二醇溶液、甲醇溶液;所述盐溶液包括但不限于NaCl溶液、CaCl2溶液;所述导 热油包括但不限于苯基硅油、甲基硅油、烷基苯、二异丙基联苯中的一种多或 种混合物。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载冷和载热介质,当使用不同的末端载冷和载热 介质时,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需要分别采用末端载冷循环和载热循环系统。
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的末端载冷/载热介质蓄能罐可以采用同一 类型或者同一个蓄能罐,也可以根据蓄冷和蓄热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类型的 蓄能罐。当采用不同类型的蓄能方式时,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需要采用两个 单独的蓄能罐。
在实施例3中,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采用的载冷介质和载热介质 相同,即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采用一个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实现 载冷和载热需求。即在实施例1中,所述蓄能罐31为载冷/载热介质蓄能罐, 所述储液罐34为载冷/载热介质储液罐,所述循环泵33为载冷/载热介质循环 泵。
进一步地,在实施例3中,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30采用并联型的用 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策略,其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有五种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 也就是说,在实施例3中,所述末端控制阀组采用并联型用能和储能的阀门控 制方式,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以及所 述第四控制阀的开闭,来控制切换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的五种能量使用 和存储模式。
具体地,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的五种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如下:
1)第一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所述用户末端32仅使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 热联供单元20的能量。第一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所述第一控制阀351和所 述第三控制阀353开启,所述第二控制阀352和所述第四控制阀354关闭。此 时,来自所述循环泵33的载冷介质或载热介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控制阀351进 入所述用户末端32,随后,经过所述第三控制阀353进入储液罐34完成能量的 使用。
2)第二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所述用户末端32使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 联供单元20的能量,同时所述蓄能罐31存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 的能量。第二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所述第一控制阀351、所述第二控制阀352 和所述第三控制阀353开启,所述第四控制阀354关闭。此时,来自所述循环 泵33的载冷介质或载热介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控制阀351、和所述吸收式冷热 联供单元20完成换热,随后,载冷介质或载热介质分别进入蓄能罐31和所述 用户末端32,并最终分别经过所述第二控制阀352和所述第三控制阀353进入 所述储液罐34,完成能量的使用和存储。
3)第三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仅由所述蓄能罐31存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 热联供单元20的能量。第三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所述第一控制阀351和所 述第二控制阀352开启,所述第三控制阀353和所述第四控制阀354关闭。
此时,来自所述循环泵33的载冷介质或载热介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控制阀 351、和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完成换热,随后,载冷介质或载热介质依 次经所述蓄能罐31和所述第二控制阀进入所述储液罐34,完成能量的存储。
4)第四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所述用户末端32使用蓄能罐31和所述吸收 式冷热联供单元20并联供应的能量。第四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所述第一控 制阀351、所述第三控制阀353、以及所述第四控制阀354开启,所述第二控制 阀352关闭。
此时,来自所述循环泵33的载冷介质或载热介质分为两路输出,一路经所 述第一控制阀351和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20换热后,进入所述用户末端32 进行能量供应;另一路依次经所述第四控制阀和所述蓄能罐31后进入所述用户 末端32进行能量供应,完成能量供应的载冷介质或载热介质经由所述第三控制 阀353进入所述储液罐34,完成能量的使用过程。
5)第五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所述用户末端32仅使用蓄能罐31中蓄存的 能量。第五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下,所述第三控制阀353和第四控制阀354开 启,所述第一控制阀351、第二控制阀352关闭。
此时,来自所述循环泵33的载冷介质或载热介质依次经所述第四控制阀354 和所述蓄能罐31后进入所述用户末端32进行能量供应,完成能量供应的载冷 介质或载热介质经所述第三控制阀353进入所述储液罐34,完成能量的使用过 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3,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10和用户末端冷 热兼蓄单元30可分别采用串联型或并联型阀门控制策略和蓄能方案,有多种排 列组合形式,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通过在热源供给侧实现供热和储热,通过采用串联 或并联型供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来控制切换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的 能量供应模式,保证热源稳定的供应;通过在用户末端实现冷热双蓄,通过采 用串联或并联型用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来控制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 元的能量使用和储存模式,保证稳定的冷能和热能产品输出,以此提高所述吸 收式冷热联供系统的能量供应的稳定性,从而满足用户需求。以此,本发明提 供了一种多能互补、冷热兼蓄、能源利用率高、供能稳定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 统及其控制方法。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 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 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 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 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连接于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的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以及连接于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其中,
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以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方式,利用工业废热、氢能、化石燃料、清洁可再生能源中的一种或多种向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提供能量,所述化石燃料包括煤炭、天然气、石油,所述清洁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采用串联或并联型供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来控制切换其能量供应模式以实现热源的能量供应或存储;
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采用吸收式冷热联供机组,利用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提供的能量产生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所需的冷能产品和热能产品;
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用于对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冷能产品和热能产品进行利用和储存,并采用串联或并联型用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来控制其能量使用和储存模式以实现热能或冷能产品的使用或存储;
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包括热能收集器、连接于所述热能收集器的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连接于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的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以及连接于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的高温载热介质循环泵,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和分配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循环泵输出的高温载热介质的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组,所述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组采用串联或并联型供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来控制切换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的能量供应模式;
当所述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组采用并联型供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时,所述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组包括连接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循环泵和所述热能收集器的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连接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的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连接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和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以及并联连接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和所述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的第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所述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以及所述第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的开闭,来控制切换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的五种能量供应模式;
当所述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组采用串联型供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时,所述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组包括连接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循环泵和所述热能收集器的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连接所述热能收集器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的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连接所述热能收集器和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连接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的第四高温载热介质阀,连接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储液罐的第五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和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的第六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所述第二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所述第三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所述第四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所述第五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以及所述第六高温载热介质控制阀的开闭,来控制切换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的六种能量供应模式;
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包括用户末端、并联连接于所述用户末端的蓄能罐、连接于所述蓄能罐的储液罐和循环泵,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和分配所述循环泵输出的载冷介质或载热介质的末端控制阀组,所述末端控制阀组采用串联或并联型用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来控制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的能量使用和储存模式;
当所述末端控制阀组采用并联型用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时,所述末端控制阀组包括连接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和所述循环泵的第一控制阀、连接所述蓄能罐和所述储液罐的第二控制阀、连接所述用户末端和所述储液罐的第三控制阀、以及连接所述循环泵和所述蓄能罐的第四控制阀,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以及所述第四控制阀的开闭,来控制切换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的五种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
当所述末端控制阀组采用串联型用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时,所述末端控制阀组包括连接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和所述循环泵的第一控制阀、连接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和所述蓄能罐的第二控制阀、连接于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和所述用户末端的第三控制阀、连接所述储液罐和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四控制阀、连接所述储液罐和所述蓄能罐的第五控制阀,连接所述循环泵和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六控制阀,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五控制阀以及所述第六控制阀的开闭,来控制切换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的六种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通过热源入口管路和热源出口管路连接于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通过载冷/载热介质入口管路和载冷/载热介质出口管路连接于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的五种能量供应模式包括:所述热能收集器仅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或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进行能量供应;所述热能收集器同时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进行能量供应;所述热能收集器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并联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进行能量供应;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进行能量供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的六种能量供应模式包括:所述热能收集器仅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或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进行能量供应;所述热能收集器同时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进行能量供应;所述热能收集器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串联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进行能量供应;所述热能收集器依次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进行能量供应;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进行能量供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的高温载热介质为有机溶液、盐溶液、导热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采用的载冷介质和载热介质为有机溶液、盐溶液、导热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采用的载冷介质和载热介质相同,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采用一个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实现载冷和载热需求,所述蓄能罐为载冷/载热介质蓄能罐,所述储液罐为载冷/载热介质储液罐,所述循环泵为载冷/载热介质循环泵,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以并联、串联或串并联形式连接的所述用户末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采用的载冷介质和载热介质不同,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分别实现载冷和载热需求,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以并联、串联或串并联形式连接的所述用户末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的六种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包括:所述用户末端仅使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所述用户末端使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且所述蓄能罐储存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仅由所述蓄能罐储存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所述用户末端使用所述蓄能罐和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提供的能量;所述用户末端使用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后并在所述蓄能罐中进行蓄能;所述用户末端使用所述蓄能罐中蓄存的能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的五种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包括:所述用户末端仅使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所述用户末端使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且所述蓄能罐储存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仅由所述蓄能罐储存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所述用户末端使用所述蓄能罐和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提供的能量;所述用户末端仅使用所述蓄能罐中蓄存的能量。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以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方式,利用工业废热、氢能、化石燃料、清洁可再生能源中的一种或多种向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提供能量,所述化石燃料包括煤炭、天然气、石油,所述清洁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
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基于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提供的能量,产生冷能产品和热能产品,并将所述冷能产品和所述热能产品输送给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以及
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将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冷能产品和热能产品进行利用和储存。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采用串联或并联型供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来控制切换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的能量供应模式;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采用串联或并联型用能和储能的阀门控制方式,来控制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的能量使用和储存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包括热能收集器和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所述能量供给及蓄能单元的能量供应模式包括:所述热能收集器仅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或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进行能量供应;所述热能收集器同时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进行能量供应;所述热能收集器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串联或并联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进行能量供应;所述热能收集器依次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和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进行能量供应;所述高温载热介质蓄能罐向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进行能量供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包括用户末端和蓄能罐;所述用户末端冷热兼蓄单元的能量使用和存储模式包括:所述用户末端仅使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所述用户末端使用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且所述蓄能罐储存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仅由所述蓄能罐储存来自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所述用户末端使用所述蓄能罐和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提供的能量;所述用户末端使用所述吸收式冷热联供单元的能量后并在所述蓄能罐中进行蓄能;所述用户末端使用所述蓄能罐中蓄存的能量。
CN202111369824.2A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9324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9824.2A CN113932476B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9824.2A CN113932476B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2476A CN113932476A (zh) 2022-01-14
CN113932476B true CN113932476B (zh) 2023-03-24

Family

ID=79286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69824.2A Active CN113932476B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247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44576A (ja) * 1984-01-06 1985-07-30 ミサワホ−ム株式会社 ヒ−トポンプ装置
JP3328156B2 (ja) * 1997-02-12 2002-09-24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吸収式空調装置
CN103277856A (zh) * 2013-05-28 2013-09-04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太阳能跨季节冷热联供空调系统
RU2652702C2 (ru) * 2016-10-19 2018-04-28 Игорь Ву-Юнович Ван Субатмосферная система теплохолодоснабжения
CN111306015B (zh) * 2020-02-24 2021-04-23 陕西科技大学 太阳能-地热能混合热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1306842A (zh) * 2020-03-26 2020-06-19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适应不同季节的变工况多能联供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2476A (zh)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58978U (zh) 一种采用导热油传热的储能式清洁能源蒸汽锅炉
CN102795693B (zh) 基于lng冷能利用的太阳能和风能联合驱动的海水淡化系统
US9328659B2 (en) Distributed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wit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by combining solar energy and alternative fuel
CN102088099B (zh)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驱动的冷热电联供循环系统
KR101680515B1 (ko) 하이브리드 초소형 열병합 발전 시스템
CN101351896A (zh) 集成的电能和热能的太阳能电池系统
CN208475685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集热的熔盐储能供热系统
CN108800628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热化学储能的热电联供系统
CN113669039B (zh) 蒸汽辅助稠油热采系统
CN104567100A (zh) 一种质子膜燃料电池驱动的冷热电及热水联供系统
CN103471287A (zh) 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冷热电联产系统
CN109813007A (zh) 太阳能与沼气能互补的热电冷气联供系统
KR101680516B1 (ko) 부하 적응형 열병합 발전 시스템
CN114413503A (zh) 可再生能源驱动的零碳高效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3932476B (zh) 一种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454466U (zh) 一种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冷热电联产系统
CN110410289B (zh) 利用太阳能供热和高温热化学储热的sofc-gt联合发电系统
CN210856090U (zh) 一种储能型分布式能源系统
CN116517645A (zh) 太阳能和燃料电池驱动超临界co2循环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4046615B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与热泵互联系统
GB2513696A (en) Water heating apparatus
CN204388200U (zh) 固体氧化物电池型家用泛能机
CN206585013U (zh) 燃料电池能效优化系统
CN101033868A (zh) 自控热能系统
CN218918959U (zh) 一种热电联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