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6079A - 植入式电极片及其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植入式电极片及其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6079A
CN113926079A CN202111205468.0A CN202111205468A CN113926079A CN 113926079 A CN113926079 A CN 113926079A CN 202111205468 A CN202111205468 A CN 202111205468A CN 113926079 A CN113926079 A CN 113926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lectric field
electroencephalogram
electrical impedanc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054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衷兴华
杨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Vena An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Vena An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Vena An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Vena An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054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60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26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60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5Electrodes for implantation or insertion into the body, e.g. heart electro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25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40Applying electric fields by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coupling ; Applying radio-frequency signa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入式电极片及其控制系统,植入式电极片用于按照设计方式设置于目标生物组织区域,所述植入式电极片包括电场电极部和探测部。电场电极部,被配置成与电信号发生单元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电信号发生单元的电信号,形成至少包围所述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电场;探测部,被配置成与监测单元电连接,用于探测所述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并将所述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向所述监测单元输出。本申请能够实时或间断监测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从而使得医疗人员能够根据反馈的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调整治疗方案,从而能够提高对肿瘤细胞等目标生物组织分裂的抑制效果。

Description

植入式电极片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外科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植入式电极片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电场对细胞和活体组织的生物学效应,活细胞对于所施加的交变电场的反应具有频率依赖性。在低频(1千赫兹以下),交变电场可以通过使细胞膜去极化来刺激神经和肌肉。在高频条件下(高于10兆赫兹的频率),交变电场可以引起组织发热,这可以用于肿瘤消融。
由于目前现有的癌症疗法包括化疗或放射疗法的持续局限性,近来包括电刺激在内的新的治疗形式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探索或临床应用兴趣。中频电场长期以来被认为对生物过程没有重大影响,因为它们的交替太快不能引起有效的神经肌肉刺激,低强度也只能引起有限的加热效果。然而近些年来的研究及临床发现,当电场频率在100千赫兹至500千赫兹的范围内时,外加交变电场对不同的癌细胞在体外和体内的生长速度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类研究随后促进了肿瘤治疗领域新的电场疗法的发展。
电场疗法就是使用电场破坏有丝分裂阻止癌细胞完成快速的分裂,将电极片贴在病灶区域,或通过电场中期影响微管蛋白聚集成簇,阻止病变细胞中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正常分离;或在病变细胞分裂的末期,通过电场将电荷推向分裂细胞的颈部,破坏病变细胞结构。这两种作用机制导致的最终结果都是抑制病变细胞正常分裂。
植入式电极片是TTF(Tumor Treating Field,肿瘤处理场)治疗系统的电极片。现有技术中的植入式电极片都仅仅只是在两个电极间形成电场,通过在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来抑制肿瘤细胞等目标生物组织的有丝分裂,从而使肿瘤细胞死亡,对肿瘤细胞等目标生物组织分裂的抑制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植入式电极片及其控制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入式电极片,用于按照设计方式设置于目标生物组织区域,植入式电极片包括:
电场电极部,被配置成与电信号发生单元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电信号发生单元的电信号,形成至少包围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电场;
探测部,被配置成与监测单元,电连接,用于探测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并将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向监测单元输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入式电极片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部和第一方面的植入式电极片;
控制部包括电信号发生单元和监测单元;
电信号发生单元与植入式电极片的电场电极部电连接,用于输出电信号至电场电极部,使得电场电极部形成至少包围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电场;
监测单元与植入式电极片的探测部电连接,用于接收探测部输出的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植入式电极片上增加探测部,能够探测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并将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向监测单元输出,能够实时或间断监测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从而使得医疗人员能够根据反馈的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调整治疗方案,从而能够提高对肿瘤细胞等目标生物组织分裂的抑制效果。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入式电极片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植入式电极片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植入式电极片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入式电极片的柔性绝缘层和各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提供的植入式电极片的柔性绝缘盖和各电极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入式电极片的柔性绝缘层和各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提供的植入式电极片的柔性绝缘盖和各电极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入式电极片的柔性绝缘层和各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图6a提供的植入式电极片的柔性绝缘盖和各电极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植入式电极片;
11-电场电极部,111-电场电极;
12-探测部,121-温度探测单元,1211-温度探测部件;122-脑电电极单元,1221-参考脑电电极,1222-接地脑电电极,1223-感知脑电电极,1224-肌电信号监测脑电电极;123-电阻抗电极单元,1231-电阻抗电极;
13-柔性导线,141-柔性绝缘层,142-柔性绝缘盖,15a-电场电极通孔,15b-脑电电极通孔,15c-电阻抗电极通孔;
2-控制部,21-电信号发生单元,22-监测单元,221-温度监测模块,222-脑电监测模块,223-电阻抗分析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申请发明人经研究发现,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可以包括脑电波信号,脑电波信号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群突触电位变化的综合反映,含有大量人体生理信息,有反映意识活动的优势及无创性特点,为疾病诊断和预防、脑功能研究、脑机接口等研究领域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常见用于获取脑电波信号的脑电电极传感器主要有BIS(bispectral index,脑电双频指数)传感器。BIS传感器主要由4个电极芯片、聚酯感光层和银-氯化银传感导线组成,脑电电极芯片由PE白色泡沫、凝胶和Velcro触针组成,不含乳胶。
本申请发明人经研究发现,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还可以包括电阻抗信号,有关科学实验证明,细胞与电极对贴附时,会引起电极对表面电子转移效率下降,使电极对的阻抗值上升,随着目标生物组织的细胞增殖球体的直径增大,电极对的阻抗值增大,而当抗肿瘤药物作用于细胞引起细胞凋亡之后,电极对的阻抗值会下降,可以通过确定细胞的阻抗值变化率监测目标生物组织的细胞的活性及增殖能力。
植入式电极片,又称植入换能器阵列(TTF治疗系统的电极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向与患者交互的人隐藏阵列;
(2)通过避免皮肤刺激,加热感觉和/或由位于患者皮肤上的阵列引起的对运动的限制,改善患者的舒适性;
(3)改善植入换能器阵列与患者身体之间的电接触;
(4)由于毛发生长会干扰TTF治疗系统提供的信号的传送,因此不需要在植入换能器阵列上放置阵列的剃须区域;
(5)避免植入换能器阵列的拆卸将中断TTF治疗系统提供的信号的传送的风险;
(6)通过减小植入换能器阵列和肿瘤之间的物理距离,并绕过具有高电阻率的解剖结构,例如颅骨,能够显著降低TTF治疗系统提供的信号传送所需的功率;
(7)通过使用较小的电池来利用降低的功率需求,能够显著减轻患者必须携带的装置的重量;
(8)避免当植入换能器阵列位于患者皮肤上时可能发生的皮肤刺激;
(9)使得能够使用位于患者皮肤上的植入换能器阵列(例如,脊髓,脊髓被高传导性脑脊液包围,该脑脊液又被脊柱的骨结构包围,这两个结构都干扰TTF治疗系统提供的信号进入脊髓本身)。
因此,提供一种生物相容性好的植入式电极变得极其必要。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植入式电极片都仅仅只是在两个电极间形成电场,通过在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来抑制肿瘤细胞等目标生物组织的有丝分裂,从而使肿瘤细胞死亡,对肿瘤细胞等目标生物组织分裂的抑制效果不佳。
本申请提供的植入式电极片及其控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提供的植入式电极片及其控制系统适用于外科用医疗器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入式电极片1,如图1所示,植入式电极片1用于按照设计方式设置于目标生物组织区域,植入式电极片1包括电场电极部11和探测部12。
电场电极部11,被配置成与电信号发生单元21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电信号发生单元21的电信号,形成至少包围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电场。
探测部12,被配置成与监测单元22电连接,用于探测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并将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向监测单元22输出。
可选地,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包括: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生物组织的脑电波信号、电阻抗信号、温度信号等。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植入式电极片1上增加探测部12,能够探测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并将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向监测单元22输出,能够实时或间断监测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从而使得医疗人员能够根据反馈的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调整治疗方案,从而能够提高对肿瘤细胞等目标生物组织分裂的抑制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图5a和图6a所示,植入式电极片1还包括:柔性导线13和柔性绝缘基底,柔性绝缘基底包括柔性绝缘层141;
柔性导线13设置于柔性绝缘层141的导线通道中;
电场电极部11和探测部12都固定在柔性绝缘层141上;
电场电极部11通过柔性导线13与电信号发生单元21电连接;
探测部12通过柔性导线13与监测单元22电连接。
可选地,柔性绝缘材质包括硅胶、树脂、塑料等材质。
可选地,柔性绝缘基底包括硅胶基底;柔性绝缘层141包括硅胶底层。可选地,电场电极部11和探测部12都固定在硅胶底层的正面。
硅胶较为柔软且易改变形状,内置在目标生物组织上能减轻对目标生物组织造成的损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图5a和图6a所示,电场电极部11包括至少两个电场电极111;
各电场电极111通过柔性导线13以串联的方式电连接,并被配置成与电信号发生单元21电连接。
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电场电极111,有利于增大输出的电场区域,进而提高对肿瘤细胞等目标生物组织分裂的抑制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图5a和图6a所示,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每个电场电极111包括圆形的柔性的导电片,导电片的外表面涂覆有柔性介电层;
每个电场电极111的厚度为不小于0.5毫米、且不大于1.5毫米;
每个电场电极111的直径为不小于0.5厘米、且不大于1厘米;
每个电场电极111的圆心处分别设置一个温度探测通孔,温度探测通孔的直径为不小于0.5毫米、且不大于1.5毫米。
可选地,导电片的构成材料可以是金属、石墨烯、导电性金属氧化物或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等。
可选地,当导电片为金属时,每个电场电极111包括圆形的柔性的金属片,金属片可以为钛片或铂片等。
可选地,导电片的外表面涂覆有柔性介电层,介电层的材质可以为聚四氟乙烯,当然还可以为其他材质,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式电极片1通过在每个电场电极的外表面涂覆有柔性介电层,提高了生物相容性,生物相容性较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探测部包括:温度探测单元121。
温度探测单元121,用于探测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生物组织的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向监测单元22中的温度监测模块221输出。
如图4a、图5a和图6a所示,温度探测单元121包括至少两个温度探测部件1211,每个温度探测部件1211通过温度探测通孔与目标生物组织接触,并被配置成通过单独的柔性导线13与温度监测模块221电连接。
可选地,温度探测部件1211包括热敏电阻,所有电场电极的温度探测通孔处都露出热敏电阻与目标生物组织接触,从而监测目标生物组织的温度的变化。
本实施例通过在植入式电极片1上增加温度探测单元121,能够探测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生物组织的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将监测单元22输出,能够实时监测目标生物组织的温度的变化,从而使得医疗人员能够根据反馈的目标生物组织的温度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从而能够提高对肿瘤细胞等目标生物组织分裂的抑制效果。
通过设置多个温度探测部件1211,有利于全面检测目标生物组织不同位置的温度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探测部还包括:脑电电极单元122。
脑电电极单元122,用于探测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脑电波信号,并将脑电波信号向监测单元22中的脑电监测模块222输出。
如图4a所示,脑电电极单元122包括多个脑电电极,每个脑电电极被配置成通过单独的柔性导线13与脑电监测模块222电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在植入式电极片1上增加脑电电极单元122,能够探测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脑电波信号,并将脑电波信号向监测单元22中的脑电监测模块222输出,能够实时或间断监测目标生物组织的脑电波信号,在电场治疗过程中,可以使得医疗人员能够根据反馈的目标生物组织的脑电波信号修改治疗方案,从而能够提高对肿瘤细胞等目标生物组织分裂的抑制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每个脑电电极包括圆形的柔性金属片;柔性金属片可以为钛片或铂片等。
脑电电极单元122包括:参考脑电电极1221、接地脑电电极1222、肌电信号监测脑电电极1224和感知脑电电极1223;参考脑电电极1221、接地脑电电极1222、肌电信号监测脑电电极1224和感知脑电电极1223构成了将脑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中介。
各电场电极呈阵列分布、且各脑电电极分布在所有电场电极的一侧或两侧。
可选地,植入式电极片1是可以设置在人的头皮里,贴服在人的头颅上,头颅上是有肌肉的。肌电信号监测脑电电极1224是用于探测肌肉电信号的;感知脑电电极1223是用于感知人体对电流变化的反应。
可选地,各电场电极呈阵列分布,例如2×1,3×2,3×3,4×3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b所示,柔性绝缘基底还包括:柔性绝缘盖142;
柔性绝缘层141和柔性绝缘盖142的大小相同;
柔性绝缘盖142上设有多个电极通孔,所述多个电极通孔包括至少两个电场电极通孔15a和多个脑电电极通孔15b,柔性绝缘层141与柔性绝缘盖142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粘合剂可以胶。
电场电极通孔15a与电场电极111一一对应,用于在平行于柔性绝缘层141的第一方向上限位电场电极;
脑电电极通孔15b与脑电电极一一对应,用于在第一方向上限位脑电电极。
可选地,脑电电极通孔15b的直径小于脑电电极的直径。
可选地,柔性绝缘材质包括硅胶、树脂、塑料等材质。
可选地,柔性绝缘盖142包括硅胶盖。
含有多个通孔的柔性绝缘盖142,能够固定各电场电极和各脑电电极,同时可以封闭住各电极与柔性绝缘层141之间边缘处可能存在的缝隙,可以避免尖端放电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探测部还包括:电阻抗电极单元123。
电阻抗电极单元123,用于探测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生物组织的细胞的电阻抗信号,并将电阻抗信号向监测单元22中的电阻抗分析仪223输出;
如图5a和图6a所示,电阻抗电极单元123包括至少一个电阻抗电极1231,每个电阻抗电极1231被配置成通过单独的柔性导线13与电阻抗分析仪223电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在植入式电极片1上增加电阻抗电极单元123,能够探测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生物组织的细胞的电阻抗信号,并将电阻抗信号向监测单元22中的电阻抗分析仪223输出,能够实时监测目标生物组织的电阻抗信号,从而实时监测目标生物组织的细胞的活性与增殖能够,在电场治疗过程中,可以使得医疗人员能够根据反馈的目标生物组织的电阻抗信号调整治疗方案,从而能够提高对肿瘤细胞等目标生物组织分裂的抑制效果。
通过设置至少一个电阻抗电极1231,可以监测目标生物组织不同位置的电阻抗,同时可以预防因为一个电阻抗电极失灵而无法测量目标生物组织的细胞的电阻抗的意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和图6a所示,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电阻抗电极包括圆形的柔性金属片;柔性金属片可以为钛片或铂片等。
各电场电极呈阵列分布、且至少一个电阻抗电极分布在所有电场电极的一侧或两侧。
可选地,各电场电极呈阵列分布,例如2×1,3×2,3×3,4×3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b和图6b所示,柔性绝缘基底还包括:柔性绝缘盖142;
柔性绝缘层141和柔性绝缘盖142的大小相同;
柔性绝缘盖142上设有多个电极通孔,所述多个电极通孔包括至少两个电场电极通孔15a和至少一个电阻抗电极通孔15c,柔性绝缘层141与柔性绝缘盖142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粘合剂可以胶。
所述电场电极通孔15a与所述电场电极111一一对应,用于在平行于所述柔性绝缘层141的第一方向上限位所述电场电极;
电阻抗电极通孔15c与电阻抗电极1231一一对应,用于在第一方向上限位电阻抗电极。
可选地,电阻抗电极通孔15c的直径小于电阻抗电极1231的直径。
可选地,柔性绝缘材质包括硅胶、树脂、塑料等材质。
可选地,柔性绝缘盖142包括硅胶盖。
含有多个通孔的柔性绝缘盖142,能够固定各电场电极和各电阻抗电极1231,同时可以封闭住各电极与柔性绝缘层141之间边缘处可能存在的缝隙,可以避免尖端放电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的柔性导线13最后都汇集成一条导线与监测单元22和控制部2电连接,优化布线方式,提高信号传输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探测部可以同时包括:温度探测单元121、脑电电极单元122和电阻抗电极单元123(图未示)。其中,脑电电极单元122和电阻抗电极单元123不能同时工作,可以错开时间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植入式电极片1的厚度为不小于0.1厘米、且不大于0.5厘米;植入式电极片1的长度为不小于3厘米、且不大于5厘米;植入式电极片1的宽度为不小于1厘米、且不大于3厘米。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入式电极片1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部2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过的植入式电极片1;
控制部2包括电信号发生单元21和监测单元22;
电信号发生单元21与植入式电极片1的电场电极部11电连接,用于输出电信号至电场电极部11,使得电场电极部11形成至少包围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电场;
监测单元22与植入式电极片1的探测部12电连接,用于接收探测部12输出的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
可选地,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包括: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生物组织的脑电波信号、电阻抗信号、温度信号等。
可选地,电信号发生单元21包括:电压发生器和电压控制器,电压发生器与电压控制器电连接。电压发生器可以为植入式电极片1中的电场电极部11提供电信号,电压控制器用于控制电压发生器提供的电信号,使得电场电极部11能够产生所需的电场。
可选地,电压发生器向植入式电极片1中的电场电极部11提供电信号包括:交流电压信号、脉冲电压信号或方波电压信号。
可选地,电信号发生单元21可以提供交变电压,能够使得植入式电极片1中的电场电极部11产生所需的交变电场,以破坏有丝分裂阻止癌细胞完成快速的分裂。
可选地,控制部2,可以设计成外置,也可以设计成内置于人体内,具体的外型设计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而定。
可选地,设定电场的作用机制可以是:通过电场中期影响微管蛋白聚集成簇,阻止病变细胞中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正常分离,从而抑制病变细胞正常分裂。
可选地,设定电场的作用机制可以是:在病变细胞分裂的末期,通过电场将电荷推向分裂细胞的颈部,破坏病变细胞结构,从而抑制病变细胞正常分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植入式电极片1的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生物组织的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从而使得医疗人员能够根据反馈的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调整治疗方案,从而能够提高对肿瘤细胞等目标生物组织分裂的抑制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监测单元22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温度监测模块221,与植入式电极片1的温度探测单元121电连接,用于接收温度探测单元121输出的温度信号;
脑电监测模块222,与植入式电极片1的脑电电极单元122电连接,用于接收脑电电极单元122输出的脑电波信号;
电阻抗分析仪223,与植入式电极片1的电阻抗电极单元123电连接,用于接收电阻抗电极单元123输出的电阻抗信号,根据电阻抗信号,确定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生物组织的细胞的阻抗值变化率,根据阻抗值变化率,监测目标生物组织的细胞的活性及增殖能力。
可选地,温度监测模块221包括温度传感器,脑电监测模块222包括脑电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监测单元22可以同时包括:温度监测模块221、脑电监测模块222和电阻抗分析仪223(图未示)。其中,脑电监测模块222和电阻抗分析仪223不能同时工作,可以错开时间工作。
本实施例的温度监测模块221根据接收的温度探测单元121输出的温度信号,能够实现实时监测电场电极部11工作时,目标生物组织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方便医疗人员根据目标生物组织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本实施例的脑电监测模块222根据接收的脑电电极单元122输出的脑电波信号,能够实现实时监测电场电极部11工作时患者的脑电波,也可以每间隔一段时间监测一次。将脑电电极置于贴片电极中,可以方便医生监测患者的脑电信号,并可以根据反馈的脑电信号调增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本实施例的电阻抗分析仪223可以根据电阻抗电极探测到的电阻抗确定得出目标生物组织的细胞的活性与增殖能力。细胞与微槽侧壁上的对电极贴附时,会引起对电极表面电子转移效率下降,使电极对的阻抗值上升,随着细胞增殖球体的直径增大,电极对的阻抗值增大,而当细胞凋亡之后,电极对的阻抗值会下降,通过确定细胞的阻抗值变化率可以监测细胞的活性及增殖能力。医疗人员可以根据细胞的活性与增殖能力来调整治疗方案。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植入式电极片1上增加探测部12,能够探测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并将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向监测单元22输出,能够实时或间断监测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从而使得医疗人员能够根据反馈的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调整治疗方案,从而能够提高对肿瘤细胞等目标生物组织分裂的抑制效果。
(2)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电场电极,有利于增大输出的电场区域,进而提高对肿瘤细胞等目标生物组织分裂的抑制效率。
(3)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式电极片1通过在每个电场电极的外表面涂覆有柔性介电层,提高了生物相容性,生物形容性较佳。
(4)本实施例通过在植入式电极片1上增加温度探测单元121,能够探测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生物组织的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将监测单元22输出,能够实时监测目标生物组织的温度的变化,从而使得医疗人员能够根据反馈的目标生物组织的温度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从而能够提高对肿瘤细胞等目标生物组织分裂的抑制效果。
(5)通过设置多个温度探测部件1211,有利于全面检测目标生物组织不同位置的温度情况。
(6)本实施例通过在植入式电极片1上增加脑电电极单元122,能够探测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脑电波信号,并将脑电波信号向监测单元22中的脑电监测模块222输出,能够实时或间断监测目标生物组织的脑电波信号,在电场治疗过程中,可以使得医疗人员能够根据反馈的目标生物组织的脑电波信号修改治疗方案,从而能够提高对肿瘤细胞等目标生物组织分裂的抑制效果。
(7)含有多个通孔的柔性绝缘盖142,能够固定各电场电极和各脑电电极,同时可以封闭住各电极与柔性绝缘层141之间边缘处可能存在的缝隙,可以避免尖端放电的风险。
(8)本实施例通过在植入式电极片1上增加电阻抗电极单元123,能够探测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生物组织的细胞的电阻抗信号,并将电阻抗信号向监测单元22中的电阻抗分析仪223输出,能够实时监测目标生物组织的电阻抗信号,从而实时监测目标生物组织的细胞的活性与增殖能够,在电场治疗过程中,可以使得医疗人员能够根据反馈的目标生物组织的电阻抗信号调整治疗方案,从而能够提高对肿瘤细胞等目标生物组织分裂的抑制效果。
(9)通过设置至少一个电阻抗电极,可以监测目标生物组织不同位置的电阻抗,同时可以预防因为一个电阻抗电极失灵而无法测量目标生物组织的细胞的电阻抗的意外。
(10)含有多个通孔的柔性绝缘盖142,能够固定各电场电极和各电阻抗电极,同时可以封闭住各电极与柔性绝缘层141之间边缘处可能存在的缝隙,可以避免尖端放电的风险。
(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植入式电极片1的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生物组织的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从而使得医疗人员能够根据反馈的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调整治疗方案,从而能够提高对肿瘤细胞等目标生物组织分裂的抑制效果。
(12)本实施例的温度监测模块221根据接收的温度探测单元121输出的温度信号,能够实现实时监测电场电极部11工作时,目标生物组织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方便医疗人员根据目标生物组织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13)本实施例的脑电监测模块222根据接收的脑电电极单元122输出的脑电波信号,能够实现实时监测电场电极部11工作时患者的脑电波,也可以每间隔一段时间监测一次。将脑电电极置于贴片电极中,可以方便医生监测患者的脑电信号,并可以根据反馈的脑电信号调增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14)本实施例的电阻抗分析仪223可以根据电阻抗电极探测到的电阻抗确定得出目标生物组织的细胞的活性与增殖能力。细胞与微槽侧壁上的对电极贴附时,会引起对电极表面电子转移效率下降,使电极对的阻抗值上升,随着细胞增殖球体的直径增大,电极对的阻抗值增大,而当细胞凋亡之后,电极对的阻抗值会下降,通过确定细胞的阻抗值变化率可以监测细胞的活性及增殖能力。医疗人员可以根据细胞的活性与增殖能力来调整治疗方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植入式电极片,其特征在于,用于按照设计方式设置于目标生物组织区域,所述植入式电极片包括:
电场电极部,被配置成与电信号发生单元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电信号发生单元的电信号,形成至少包围所述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电场;
探测部,被配置成与监测单元电连接,用于探测所述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并将所述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向所述监测单元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式电极片还包括:柔性导线和柔性绝缘基底,所述柔性绝缘基底包括柔性绝缘层;
所述柔性导线设置于所述柔性绝缘层的导线通道中;
所述电场电极部和所述探测部都固定在所述柔性绝缘层上;
所述电场电极部通过所述柔性导线与所述电信号发生单元电连接;
所述探测部通过所述柔性导线与所述监测单元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式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电极部包括至少两个电场电极;
各电场电极通过所述柔性导线以串联的方式电连接,并被配置成与所述电信号发生单元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入式电极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每个所述电场电极包括圆形的柔性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的外表面涂覆有柔性介电层;
每个电场电极的厚度为不小于0.5毫米、且不大于1.5毫米;
每个电场电极的直径为不小于0.5厘米、且不大于1厘米;
每个电场电极的圆心处分别设置一个温度探测通孔,所述温度探测通孔的直径为不小于0.5毫米、且不大于1.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入式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部包括:
温度探测单元,用于探测所述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生物组织的温度信号,并将所述温度信号向所述监测单元中的温度监测模块输出;
所述温度探测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温度探测部件,每个温度探测部件通过所述温度探测通孔与所述目标生物组织接触,并被配置成通过单独的柔性导线与所述温度监测模块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部还包括:
脑电电极单元,用于探测所述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脑电波信号,并将所述脑电波信号向所述监测单元中的脑电监测模块输出;
所述脑电电极单元包括多个脑电电极,每个所述脑电电极被配置成通过单独的柔性导线与所述脑电监测模块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式电极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每个所述脑电电极包括圆形的柔性金属片;
所述脑电电极单元包括:参考脑电电极、接地脑电电极、肌电信号监测脑电电极和感知脑电电极;
各电场电极呈阵列分布、且各脑电电极分布在所有电场电极的一侧或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式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绝缘基底还包括:柔性绝缘盖;
所述柔性绝缘层和所述柔性绝缘盖的大小相同;
所述柔性绝缘盖上设有多个电极通孔,所述多个电极通孔包括至少两个电场电极通孔和多个脑电电极通孔,所述柔性绝缘层与所述柔性绝缘盖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
所述电场电极通孔与所述电场电极一一对应,用于在平行于所述柔性绝缘层的第一方向上限位所述电场电极;
所述脑电电极通孔与所述脑电电极一一对应,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位所述脑电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部还包括:
电阻抗电极单元,用于探测所述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生物组织的细胞的电阻抗信号,并将所述电阻抗信号向所述监测单元中的电阻抗分析仪输出;
所述电阻抗电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阻抗电极,每个所述电阻抗电极被配置成通过单独的柔性导线与所述电阻抗分析仪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植入式电极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所述电阻抗电极包括圆形的柔性金属片;
各电场电极呈阵列分布、且所述至少一个电阻抗电极分布在所有电场电极的一侧或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植入式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绝缘基底还包括:柔性绝缘盖;
所述柔性绝缘层和所述柔性绝缘盖的大小相同;
所述柔性绝缘盖上设有多个电极通孔,所述多个电极通孔包括至少两个电场电极通孔和至少一个电阻抗电极通孔,所述柔性绝缘层与所述柔性绝缘盖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
所述电场电极通孔与所述电场电极一一对应,用于在平行于所述柔性绝缘层的第一方向上限位所述电场电极;
所述电阻抗电极通孔与所述电阻抗电极一一对应,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位所述电阻抗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电极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入式电极片的厚度为不小于0.1厘米、且不大于0.5厘米;
所述植入式电极片的长度为不小于3厘米、且不大于5厘米;
所述植入式电极片的宽度为不小于1厘米、且不大于3厘米。
13.一种植入式电极片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电极片;
所述控制部包括电信号发生单元和监测单元;
所述电信号发生单元与所述植入式电极片的电场电极部电连接,用于输出电信号至所述电场电极部,使得所述电场电极部形成至少包围所述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电场;
所述监测单元与所述植入式电极片的探测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探测部输出的表征生物特征的电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植入式电极片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温度监测模块,与所述植入式电极片的温度探测单元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温度探测单元输出的温度信号;
脑电监测模块,与所述植入式电极片的脑电电极单元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脑电电极单元输出的脑电波信号;
电阻抗分析仪,与所述植入式电极片的电阻抗电极单元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阻抗电极单元输出的电阻抗信号,根据所述电阻抗信号,确定所述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目标生物组织的细胞的阻抗值变化率,根据所述阻抗值变化率,监测所述目标生物组织的细胞的活性及增殖能力。
CN202111205468.0A 2021-10-15 2021-10-15 植入式电极片及其控制系统 Pending CN1139260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5468.0A CN113926079A (zh) 2021-10-15 2021-10-15 植入式电极片及其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5468.0A CN113926079A (zh) 2021-10-15 2021-10-15 植入式电极片及其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6079A true CN113926079A (zh) 2022-01-14

Family

ID=79279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05468.0A Pending CN113926079A (zh) 2021-10-15 2021-10-15 植入式电极片及其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2607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1718A (zh) * 2022-02-16 2022-03-18 杭州维纳安可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场发生电极贴及肿瘤电场治疗装置
CN114209978A (zh) * 2022-02-21 2022-03-22 杭州维纳安可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场发生装置、设备及电场的控制方法
CN116617577A (zh) * 2023-06-05 2023-08-22 浙江大学 一种可闭环调控的肿瘤电场治疗方法及系统
WO2023187755A1 (en) * 2022-03-31 2023-10-05 Novocure Gmbh Delivering tumor treating fields (ttfields) using implanted sheets of graphit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1718A (zh) * 2022-02-16 2022-03-18 杭州维纳安可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场发生电极贴及肿瘤电场治疗装置
CN114209978A (zh) * 2022-02-21 2022-03-22 杭州维纳安可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场发生装置、设备及电场的控制方法
WO2023187755A1 (en) * 2022-03-31 2023-10-05 Novocure Gmbh Delivering tumor treating fields (ttfields) using implanted sheets of graphite
CN116617577A (zh) * 2023-06-05 2023-08-22 浙江大学 一种可闭环调控的肿瘤电场治疗方法及系统
CN116617577B (zh) * 2023-06-05 2024-03-26 浙江大学 一种可闭环调控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26079A (zh) 植入式电极片及其控制系统
AU2021200212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non-invasive capaciti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their use fo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on the neck of a patient
EP1833552B1 (en) Electrodes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 field in-vivo ove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US9486629B2 (en) Brain stimulating system
Stecker et al. Mechanisms of electrode induced injury. Part 1: theory
Hannan et al. Frequency-dependent characterisation of impedance changes during epileptiform activity in a rat model of epilepsy
WO202217505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dermal measurement of impedance
CN113926077A (zh) 电极贴片、细胞分裂抑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A3180284A1 (en) Transducer array having a temperature sensor isolation layer between a temperature sensor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7

Address after: 310018 room 3318, third floor,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and Expo Center, 267 kekekeyuan Road,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You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1-106, 109 (1), building 8, No.20, kejiyuan Road,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8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vena Anke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0

Address after: 310018 room 107-109, room 201-210, room 213-215, building 6, No. 400, Fucheng Road, Xiasha street, Qiant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vena Anke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room 3318, third floor,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and Expo Center, 267 kekekeyuan Road,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You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