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3749A - 一种服务簇选择方法及节点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簇选择方法及节点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3749A
CN113923749A CN202010661665.2A CN202010661665A CN113923749A CN 113923749 A CN113923749 A CN 113923749A CN 202010661665 A CN202010661665 A CN 202010661665A CN 113923749 A CN113923749 A CN 1139237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frequency unit
cluster
candidate
candidate clu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616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23749B (zh
Inventor
孙立新
周明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ells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ells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ells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ells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616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37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23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3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23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37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32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for defining a routing cluster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务簇选择方法及节点设备,解决现有服务簇的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服务簇选择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射频单元中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根据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所述目标用户为中心,从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确定出候选簇,所述候选簇包括至少一个射频单元;从所述候选簇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本发明能够提升服务簇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簇选择方法及节点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簇选择方法及节点设备。
背景技术
为应对无线数据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新业务需求带来的挑战,随着技术的发展,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大规模MIMO技术在增强频谱和能量有效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支持大的数据向量维度提供高速且可靠的数据通信。其中,多个分布式射频单元联合发送以形成大规模MIMO下行链路的分布式大规模MIMO(DMIMO)组网技术,是未来无线接入网络的新结构,如图1所示。
现有DMIMO系统下通过以每个用户为中心选择射频单元组成协作服务簇,这些协作服务簇内的射频单元通过协调同频干扰的同时,利用多个射频单元的天线联合为用户提供传输服务,但现有的协作服务簇选择的主流方案,例如直接根据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选择,或是利用信道信息以和速率最大化选定最终服务簇,或是考虑能效驱动和带内自回传的协作射频单元簇选择方案,都存在服务簇的性能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簇选择方法及节点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服务簇的性能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务簇选择方法,应用于节点设备,包括:
获取多个射频单元中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根据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所述目标用户为中心,从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确定出候选簇,所述候选簇包括至少一个射频单元;
从所述候选簇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射频单元中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所述目标用户为中心,从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确定出候选簇,所述候选簇包括至少一个射频单元;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候选簇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服务簇选择方法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服务簇选择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多个射频单元中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根据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所述目标用户为中心,从多个射频单元中确定出候选簇,候选簇包括至少一个射频单元;从候选簇中确定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如此,通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确定候选簇,并基于天线校准性能,从所述候选簇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从而能够提升服务簇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DMIMO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簇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簇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位于同一校准组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位于不同校准组的分布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节点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节点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簇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节点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该节点设备为网络侧设备,具体的可以是分布式基站的基带处理单元(Building Baseband Unit,BBU)。下面方法中所述的射频单元可为射频拉远模块(Radio Remote Unit,RRU)。本发明实施例中,同一节点设备,如同一基带处理单元下的多个射频单元分布式的放置在一定区域内。多个射频单元分别与基带处理单元通信连接。这里,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包括:
步骤201:获取多个射频单元中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本步骤中,通过多个射频单元中每个射频单元向节点设备上报其自身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获取多个射频单元中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其中,多个射频单元中各射频单元分别向目标用户发送参考信号;目标用户反馈各射频单元到该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之后,各射频单元将其自身到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上报至节点设备,如基带处理单元。
步骤202:根据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所述目标用户为中心,从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确定出候选簇,所述候选簇包括至少一个射频单元;
本步骤中,候选簇是一个集合,具体的是包括至少一个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集合。
这里,根据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该目标用户为中心,从多个射频单元中选出候选簇。其中,候选簇中的射频单元与目标用户间信道条件较好,在一个预设范围内,也就是能够为目标用户提供服务。
步骤203:从所述候选簇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
本步骤中,用于最终服务该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同样地,也是一个集合,具体的是,包括至少一个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集合。具体的,考虑到射频单元间交互性能,最终服务簇中的射频单元间天线校准性能差异较小,也就是在一个预设范围内。即最终服务簇是综合了射频单元与目标用户间交互性能以及射频单元间交互性能的最优的服务簇。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多个射频单元中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根据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所述目标用户为中心,从多个射频单元中确定出候选簇,候选簇包括至少一个射频单元;从候选簇中确定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如此,通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确定候选簇,并基于天线校准性能,从所述候选簇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从而能够提升服务簇的性能。
可选地,所述候选簇包括第一候选簇和/或第二候选簇;其中,所述第一候选簇包括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射频单元,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射频单元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候选簇包括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射频单元,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射频单元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参考接收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候选簇中的射频单元与该目标用户间的RSRP值高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第二候选簇中的射频单元与目标用户间信道条件极好,具有绝对优势为该目标用户服务。
第一候选簇中射频单元与该目标用户间的RSRP值介于第一预设阈值与第二预设值之间,说明第一候选簇中的射频单元与目标用户间信道条件较好,但是否具有服务该目标用户的资质,还需要从第一候选簇的射频单元间的交互性能进一步考量。
这里,若多个射频单元中存在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参考接收功率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的射频单元,则不作为服务该目标用户的射频单元备选。
举例说明,同一基带处理单元下的多个射频单元分布式的放置在一定区域内,系统内各个射频单元分别向该系统内所有用户发送参考信号。基带处理单元根据各射频单元到用户的RSRP值,以该用户为中心将系统内的射频单元分成三簇:第一候选簇、第二候选簇和其他簇,如图3所示,实线圈内为第二候选簇,实线与虚线圈之间为第一候选簇,虚线圈外为其他簇。射频单元划分标准为,引入RSRP的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第一预设阈值高于第二预设阈值),第二候选簇中的射频单元与该用户之间RSRP值高于第一预设阈值,这是说明该射频单元与用户间信道条件极好,有绝对优势为该用户服务。其他簇中的射频单元RSRP值低于第二预设阈值,不作为服务用户的射频单元备选。RSRP值在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之间的射频单元将被划分到第一候选簇,第一候选簇中射频单元RSRP值相近者将在后续的操作中由射频单元间交互性能选择。如图3中射频单元A与射频单元B,两者与用户间信道条件相同,但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处于三角位置时,射频单元A与射频单元B间校准性能差异较大,可根据该射频单元间交互性能进行后续的选择。
在大规模MIMO中通常采用时分双工(TDD)模式,以其信道互易性的特性进行信道估计,但是在实际电路中,信道的发射和接收过程都需要经过射频链路模块,每根天线接收和发送的射频链路是由不同的电路来分别完成,发射和接收电路的特性很难做到完全一致。另外,由于发射和接收电路所处的环境温度与湿度等特性不同,两套电路的特性不能做到完全相同,使得信道互易性受损。因此,补偿信道互易性损失的天线校准技术对DMIMO系统尤为重要。为减少大规模天线下的信令开销,DMIMO系统下通常采用射频单元间发送接收校准序列的方法来进行射频单元侧的天线校准。然而由于射频单元分布式放置,接收校准序列信噪比不相同,因此校准性能存在差异,服务簇中引入较大的天线校准误差会影响预编码性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为一可选地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步骤203可包括:
在所述候选簇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候选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所述射频单元调度权值用于表征天线校准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系统(这里具体指的是节点设备与多个射频单元构成的分布式大规模MIMO系统,如图1所示)内采用的天线校准方法确定互相收发校准序列的射频单元间信道质量,引入射频单元调度值。具体根据系统内采用天线校准方法确定信道质量到射频单元调度权值的赋予规则。
具体的,本步骤可包括: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同一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候选簇中每个射频单元与所述中心参考射频单元间的信道质量作为各自对应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
在一示例中,如图4所示,射频单元1、2、6、7和8位于第一候选簇,且位于以射频单元4为中心参考射频单元的同一校准组,则将各射频单元与中心参考射频单元间信道质量赋给各自对应的射频单元,作为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比如,将射频单元1与中心参考射频单元间信道质量赋给射频单元1。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每个校准组内的参考射频单元与所述中心参考射频单元间的信道质量作为各自对应的校准组内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
在一示例中,如图5所示,射频单元1、2、6、7和8位于第一候选簇,射频单元1和2位于以射频单元2为参考对象的校准组,射频单元7和8位于以射频单元8为参考对象的校准组,射频单元6位于以射频单元4为参考对象的校准组,则将射频单元2、8、4与系统中心参考射频单元的信道质量分别赋给各自对应的校准组内的各射频单元,作为射频单元调度权值。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不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每个校准组内的参考射频单元与其组内除所述参考射频单元之外的其他各射频单元间的信道质量作为各自对应的校准组内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
将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高于预设权值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本步骤中,第一候选簇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高于预设权值的射频单元,说明该射频单元的天线校准性能较优。
这里,仅是针对所述候选簇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候选簇,也就是只要存在第一候选簇的情况下,均可以通过上述方式确定第一候选簇中属于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当然,若所述候选簇中除了包括第一候选簇,若还包括第二候选簇的情况下,则将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高于预设权值的射频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候选簇包含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也就是说,第一候选簇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高于预设权值的射频单元以及第二候选簇包含的射频单元组成服务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
本发明实施例将天线校准性能纳入服务簇选择标准,选择天线校准性能较优的射频单元组成的服务簇,有利于保证预编码性能,从而达到提升用户(即终端)性能的目的。其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和射频单元调度策略根据不同的天线校准方法有不同设计,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具有普遍适用性。
作为另一可选地实现方式,在所述候选簇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候选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之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包括:
在所述候选簇包括所述第一候选簇和所述第二候选簇,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不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候选簇包含的射频单元,以及所述第一候选簇包含的目标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所述目标射频单元与所述第二候选簇中的射频单元属于同一校准组,且其射频单元调度权值高于所述预设权值。
本步骤中,在多个射频单元中不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位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说明第一候选簇中的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不是基于同一参考对象得到的,是基于各自校准组内的参考对象得到的,此时,优先选择第一候选簇中与第二候选簇中射频单元属于同一校准组内,且射频单元调度权值高于预设权值的射频单元,即目标射频单元,与第二候选簇包含的射频单元组成最终服务簇。这样,由于目标射频单元与第二候选簇中的射频单元位于同一校准组,目标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与第二候选簇中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均是基于同一参考对象得到的,天线校准性能差异小,也就是说,最终服务簇中的射频单元间天线校准性能差异较小,有利于保证预编码性能,从而达到提升用户性能的目的。
作为又一可选地实现方式,在所述候选簇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候选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之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包括: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均低于所述预设权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最高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这里,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均低于所述预设权值,说明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天线校准性能都差些,且此时若候选簇中不包括第二候选簇,为了避免目标用户没有为其服务的射频单元,影响用户体验,将第一候选簇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最高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从而保证目标用户(终端)的正常通信。
当然,若此时候选簇中包括第二候选簇,则将第二候选簇包含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也就是,第二射频簇即为最终服务簇。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不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均低于所述预设权值,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每个校准组内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最高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这里,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均低于所述预设权值,说明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天线校准性能都差些,而且在多个射频单元中不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位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说明第一候选簇中的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不是基于同一参考对象得到的,是基于各自校准组内的参考对象得到的,不同校准组之间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没有可比性,因此,为了服务簇选择的合理性,若此时候选簇中不包括第二候选簇,为了避免目标用户没有为其服务的射频单元,影响用户体验,将每个校准组内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最高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从而保证目标用户(终端)的正常通信。
当然,若此时候选簇中包括第二候选簇,则将第二候选簇包含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也就是,第二射频簇即为最终服务簇。
作为另一可选地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步骤203可包括:
在所述候选簇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候选簇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候选簇包含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本实现方式中,第二候选簇中的各射频单元与该目标用户间的RSRP值均高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第二候选簇中的射频单元与目标用户间信道条件极好,具有绝对优势为该目标用户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获取多个射频单元中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根据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所述目标用户为中心,从多个射频单元中确定出候选簇,候选簇包括至少一个射频单元;从候选簇中确定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如此,通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确定候选簇,并基于天线校准性能,从所述候选簇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从而能够提升服务簇的性能。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多个射频单元中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第一处理模块602,用于根据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所述目标用户为中心,从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确定出候选簇,所述候选簇包括至少一个射频单元;
第二处理模块603,用于从所述候选簇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
可选地,所述候选簇包括第一候选簇和/或第二候选簇;其中,所述第一候选簇包括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射频单元,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射频单元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候选簇包括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射频单元,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射频单元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参考接收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03包括:
调度权值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候选簇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候选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所述射频单元调度权值用于表征天线校准性能;
第一服务簇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高于预设权值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03包括:
第二服务簇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候选簇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候选簇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候选簇包含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可选地,所述调度权值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同一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候选簇中每个射频单元与所述中心参考射频单元间的信道质量作为各自对应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每个校准组内的参考射频单元与所述中心参考射频单元间的信道质量作为各自对应的校准组内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不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每个校准组内的参考射频单元与其组内除所述参考射频单元之外的其他各射频单元间的信道质量作为各自对应的校准组内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03包括:
第三服务簇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候选簇包括所述第一候选簇和所述第二候选簇,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不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候选簇包含的射频单元,以及所述第一候选簇包含的目标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所述目标射频单元与所述第二候选簇中的射频单元属于同一校准组,且其射频单元调度权值高于所述预设权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03包括:
第四服务簇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均低于所述预设权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最高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第五服务簇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不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均低于所述预设权值,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每个校准组内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最高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的节点设备,通过获取模块获取多个射频单元中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一处理模块根据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所述目标用户为中心,从多个射频单元中确定出候选簇,候选簇包括至少一个射频单元;第二处理模块从候选簇中确定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如此,通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确定候选簇,并基于天线校准性能,从所述候选簇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从而能够提升服务簇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节点设备能实现上述应用于节点设备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并能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应用于服务簇选择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服务簇选择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优选的,参照图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节点设备,包括:
收发器701,用于在获取多个射频单元中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处理器702,用于根据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所述目标用户为中心,从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确定出候选簇,所述候选簇包括至少一个射频单元;从所述候选簇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
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处理器702还可以被配置并实现上述节点设备实施例中所有模块实现的功能,也能达到和上述节点设备实施例所能达到的相同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A1.一种服务簇选择方法,应用于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射频单元中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根据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所述目标用户为中心,从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确定出候选簇,所述候选簇包括至少一个射频单元;
从所述候选簇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
A2.根据权利要求A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簇包括第一候选簇和/或第二候选簇;
其中,所述第一候选簇包括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射频单元,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射频单元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所述第二候选簇包括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射频单元,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射频单元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参考接收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A3.根据权利要求A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候选簇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包括:
在所述候选簇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候选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所述射频单元调度权值用于表征天线校准性能;
将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高于预设权值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A4.根据权利要求A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候选簇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包括:
在所述候选簇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候选簇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候选簇包含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A5.根据权利要求A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包括: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同一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候选簇中每个射频单元与所述中心参考射频单元间的信道质量作为各自对应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每个校准组内的参考射频单元与所述中心参考射频单元间的信道质量作为各自对应的校准组内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不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每个校准组内的参考射频单元与其组内除所述参考射频单元之外的其他各射频单元间的信道质量作为各自对应的校准组内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
A6.根据权利要求A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候选簇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候选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候选簇包括所述第一候选簇和所述第二候选簇,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不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候选簇包含的射频单元,以及所述第一候选簇包含的目标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所述目标射频单元与所述第二候选簇中的射频单元属于同一校准组,且其射频单元调度权值高于所述预设权值。
A7.根据权利要求A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候选簇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候选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均低于所述预设权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最高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不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均低于所述预设权值,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每个校准组内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最高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B8.一种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射频单元中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所述目标用户为中心,从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确定出候选簇,所述候选簇包括至少一个射频单元;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候选簇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
B9.根据权利要求B8所述的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簇包括第一候选簇和/或第二候选簇;
其中,所述第一候选簇包括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射频单元,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射频单元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所述第二候选簇包括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射频单元,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射频单元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参考接收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B10.根据权利要求B9所述的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调度权值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候选簇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候选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所述射频单元调度权值用于表征天线校准性能;
第一服务簇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高于预设权值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B11.根据权利要求B9所述的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第二服务簇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候选簇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候选簇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候选簇包含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B12.根据权利要求B10所述的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权值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同一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候选簇中每个射频单元与所述中心参考射频单元间的信道质量作为各自对应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每个校准组内的参考射频单元与所述中心参考射频单元间的信道质量作为各自对应的校准组内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不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每个校准组内的参考射频单元与其组内除所述参考射频单元之外的其他各射频单元间的信道质量作为各自对应的校准组内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
B13.根据权利要求B10所述的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第三服务簇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候选簇包括所述第一候选簇和所述第二候选簇,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不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候选簇包含的射频单元,以及所述第一候选簇包含的目标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所述目标射频单元与所述第二候选簇中的射频单元属于同一校准组,且其射频单元调度权值高于所述预设权值。
B14.根据权利要求B10所述的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第四服务簇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均低于所述预设权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最高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第五服务簇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不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均低于所述预设权值,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每个校准组内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最高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C15.一种节点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A1-A7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簇选择方法的步骤。
D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A1-A7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簇选择方法的步骤。

Claims (10)

1.一种服务簇选择方法,应用于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射频单元中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根据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所述目标用户为中心,从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确定出候选簇,所述候选簇包括至少一个射频单元;
从所述候选簇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簇包括第一候选簇和/或第二候选簇;
其中,所述第一候选簇包括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射频单元,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射频单元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所述第二候选簇包括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射频单元,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射频单元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参考接收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候选簇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包括:
在所述候选簇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候选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所述射频单元调度权值用于表征天线校准性能;
将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高于预设权值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候选簇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包括:
在所述候选簇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候选簇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候选簇包含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包括: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同一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候选簇中每个射频单元与所述中心参考射频单元间的信道质量作为各自对应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每个校准组内的参考射频单元与所述中心参考射频单元间的信道质量作为各自对应的校准组内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不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每个校准组内的参考射频单元与其组内除所述参考射频单元之外的其他各射频单元间的信道质量作为各自对应的校准组内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候选簇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候选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候选簇包括所述第一候选簇和所述第二候选簇,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不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候选簇包含的射频单元,以及所述第一候选簇包含的目标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所述目标射频单元与所述第二候选簇中的射频单元属于同一校准组,且其射频单元调度权值高于所述预设权值。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候选簇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候选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均低于所述预设权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最高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在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不存在中心参考射频单元,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均低于所述预设权值,且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存在于不同校准组的情况下,将每个校准组内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最高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8.一种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射频单元中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各射频单元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所述目标用户为中心,从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确定出候选簇,所述候选簇包括至少一个射频单元;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候选簇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最终服务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簇包括第一候选簇和/或第二候选簇;
其中,所述第一候选簇包括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射频单元,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射频单元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所述第二候选簇包括所述多个射频单元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射频单元,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射频单元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参考接收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调度权值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候选簇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候选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各射频单元的射频单元调度权值,所述射频单元调度权值用于表征天线校准性能;
第一服务簇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候选簇中射频单元调度权值高于预设权值的射频单元,确定为属于所述最终服务簇的射频单元。
CN202010661665.2A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服务簇选择方法及节点设备 Active CN1139237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1665.2A CN113923749B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服务簇选择方法及节点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1665.2A CN113923749B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服务簇选择方法及节点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3749A true CN113923749A (zh) 2022-01-11
CN113923749B CN113923749B (zh) 2023-08-01

Family

ID=79232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61665.2A Active CN113923749B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服务簇选择方法及节点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23749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0320A (zh) * 2011-04-15 2011-08-3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CoMP系统中两基站间参考天线校准方法和校准装置及基站
CN102340784A (zh) * 2010-07-16 2012-02-0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选择用户终端以增强上下行互逆误差校准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78275A (zh) * 2010-08-13 2012-03-1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增强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281556A1 (en) * 2011-05-02 2012-11-08 Motorola Mobility, Inc. Multi-cell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3458455A (zh) * 2013-08-21 2013-12-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天线选择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595509A (zh) * 2008-11-25 2014-02-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和用户设备、基站
CN104221313A (zh) * 2013-03-11 2014-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204242033U (zh) * 2014-10-30 2015-04-01 成都盛世普益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一体式通信硬件平台设备
CN105636226A (zh) * 2016-01-05 2016-06-01 南通大学 基于静态分簇的密集分布式无线网络多用户调度方法
CN106716887A (zh) * 2014-08-08 2017-05-24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测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788858A (zh) * 2016-11-11 2017-05-31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微蜂窝多天线系统之间干扰的抑制方法
CN107113635A (zh) * 2014-12-17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小区状态以调整天线配置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33271A (zh) * 2016-04-27 2017-1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509248A (zh) * 2017-07-28 2017-12-22 清华大学 一种用户终端的调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028650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on management
CN108029052A (zh) * 2015-09-03 2018-05-1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服务簇中服务接入节点的协调
EP3456083A1 (en) * 2016-05-13 2019-03-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5509A (zh) * 2008-11-25 2014-02-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和用户设备、基站
CN102340784A (zh) * 2010-07-16 2012-02-0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选择用户终端以增强上下行互逆误差校准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78275A (zh) * 2010-08-13 2012-03-1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增强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70320A (zh) * 2011-04-15 2011-08-3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CoMP系统中两基站间参考天线校准方法和校准装置及基站
US20120281556A1 (en) * 2011-05-02 2012-11-08 Motorola Mobility, Inc. Multi-cell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4221313A (zh) * 2013-03-11 2014-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58455A (zh) * 2013-08-21 2013-12-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天线选择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6716887A (zh) * 2014-08-08 2017-05-24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测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4242033U (zh) * 2014-10-30 2015-04-01 成都盛世普益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一体式通信硬件平台设备
CN107113635A (zh) * 2014-12-17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小区状态以调整天线配置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29052A (zh) * 2015-09-03 2018-05-1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服务簇中服务接入节点的协调
CN105636226A (zh) * 2016-01-05 2016-06-01 南通大学 基于静态分簇的密集分布式无线网络多用户调度方法
CN107333271A (zh) * 2016-04-27 2017-1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456083A1 (en) * 2016-05-13 2019-03-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8028650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on management
CN106788858A (zh) * 2016-11-11 2017-05-31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微蜂窝多天线系统之间干扰的抑制方法
CN107509248A (zh) * 2017-07-28 2017-12-22 清华大学 一种用户终端的调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INA UNICOM: "R1-112642 "Adaptive cell clustering scheme for CoMP in baseband pool deployment"", 3GPP TSG_RAN\\WG1_RL1, no. 1 *
YUANJIE WANG: "Graph-Based_and_QoS_Guaranteed_Spectrum_Allocation_for_Dense_Local_Area_Femtocell_Networks", 《IEEE XPLORE》 *
赵宇: "基于移动网的传输网络优化方案设计",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信息科技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3749B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288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ell for executing comp in multi-cell environment
CN108111280B (zh) 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的发送、信息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EP218264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signals received by several mobile stations
CN114390580A (zh) 波束上报方法、波束信息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166088B (zh) 以用户为中心的无小区mimo系统的功率控制算法
US2011009223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liminating inter cell interference i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8349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itigat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JP2014064292A (ja) マルチユーザmimoシステム、基地局、ユーザ設備及びcqi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
CN103326761A (zh) 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2159576B1 (ko) 핑거프린트 기반의 빔 간섭 제거 시스템 및 방법
EP2060021B1 (en) Efficient cqi signaling in mimo systems with variable numbers of beams
CN108023630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892805B2 (en) Beam scann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8713303A (zh) 基于ue优先级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分配
EP3065308B1 (en) Radio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tting power
CN102752071B (zh) 用于多点协作系统的下行链路预编码方法和中心处理节点
KR20130104369A (ko) 협력 전송 기반의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전송 파워 결정 방법
CN113923749B (zh) 一种服务簇选择方法及节点设备
CN109787666B (zh) 一种频域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233996B (zh) 获取信道信息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系统和终端
CN101998538B (zh)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67745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for terminal-centric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KR102000667B1 (ko) 협력 전송 기반의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전송 파워 결정 방법
CN102957502A (zh) 用于通信系统的线性预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KR20110004237A (ko) 선형 협력 통신을 위한 송신단 선택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선형 협력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 구성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