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3275A - 区块链协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区块链协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3275A
CN113923275A CN202111183608.9A CN202111183608A CN113923275A CN 113923275 A CN113923275 A CN 113923275A CN 202111183608 A CN202111183608 A CN 202111183608A CN 113923275 A CN113923275 A CN 113923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nodes
negotiation
chain
trus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836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23275B (zh
Inventor
向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o Erzhi Lian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o Erzhi Lian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o Erzhi Lian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o Erzhi Lian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8360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32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23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3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23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3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by monitoring network traffic
    • H04L63/1416Event detection, e.g. attack signatur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41Countermeasures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区块链协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联盟链,联盟链包括多个区块链,每个区块链包括至少一个节点,多个节点包括监督节点,该方法包括:当联盟链接收到协商请求时,监督节点随机从多个节点中选取任意数量的节点作为判断节点,判断节点为信任值排名在预设范围内的节点;判断节点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进行验证,当验证通过时,广播验证通过信息至联盟链;监督节点根据联盟链上的验证通过信息的数量确定协商请求是否可信;当监督节点确定协商请求可信时,执行协商请求的请求内容,并将执行结果同步至联盟链。本申请以节点的信任值数据为基础进行联盟链中的协商决策过程,共识机制可靠且效率高。

Description

区块链协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联盟链的区块链协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区块链技术领域,联盟链是指由若干特定机构或组织共同参与管理的区块链。联盟链作为区块链技术最先使用的应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融、银行、贸易、企业等不同领域。联盟链为半开放账本,由每个特定机构或组织各自运行着一个或多个节点,以共同完成账本任务。
目前,在联盟链的应用中,各联盟系统身份管理平台多样、平台间的数据孤立分散,可能导致跨域用户的可信评估缺失以及多态跨域网络实体行为监管困难等问题。当联盟链中出现决策需要进行协商时,传统的区块链会根据投票方式进行选举或治理,但是该类方法依赖于随机选取节点与投票,通过拜占庭或其他算法达成共识,当部分节点成为恶意节点,可能无法通过该方法进行协商,无法达成有效共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区块链协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节点的信任值数据为基础进行联盟链中的协商决策过程,共识机制可靠且效率高。
第一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块链协商方法,应用于联盟链,所述联盟链包括多个区块链,所述多个区块链中的每个区块链包括至少一个节点,多个节点包括监督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联盟链接收到协商请求时,所述监督节点从所述多个节点中随机选取任意数量的节点作为判断节点,所述判断节点为信任值排名在预设范围内的节点;
所述判断节点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进行验证;
当所述判断节点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验证通过时,广播验证通过信息至所述联盟链;
所述监督节点根据所述联盟链上的验证通过信息的数量确定所述协商请求是否可信;
当所述监督节点确定所述协商请求可信时,执行所述协商请求的请求内容,并将执行结果同步至所述联盟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协商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节点的行为数据,其中,所述行为数据包括在线时长、掉线次数、数据平均同步时间;将所述节点的行为数据输入至信任值计算模型,得到所述节点的信任值;
获取多个样本节点的行为数据,其中,所述多个样本节点包括可靠节点和不可靠节点,所述可靠节点为未发生同步错误的节点,所述不可靠节点为发生过同步错误的节点;基于所述多个样本节点的行为数据对预设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信任值计算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节点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进行验证,包括:
当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高于所述判断节点中所存储的预设判断阈值时,所述判断节点通过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的验证;
当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低于所述判断节点中所存储的预设判断阈值时,所述判断节点不通过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验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协商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判断节点未通过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的验证时,发送验证不通过信息至所述监督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督节点根据所述联盟链上的验证通过信息的数量确定所述协商请求是否可信,包括:所述监督节点根据所述联盟链上的验证通过信息的数量是否达到所述联盟链所包含的节点数量的三分之二,来确定所述协商请求是否可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协商方法还包括:当新节点请求加入所述联盟链时,所述新节点选择所述联盟链中的任意一节点为推荐节点,以通过所述推荐节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至所述联盟链。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联盟链中检测到某一节点为恶意节点时,则降低与所述恶意节点关联的推荐节点的信任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区块链协商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区块链协商方法。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区块链协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节点的信任值数据为基础进行联盟链中的协商决策过程,共识机制可靠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联盟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区块链协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区块链协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联盟链 10
第一区块链 101
第二区块链 102
第三区块链 10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中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请参阅图1,为申请一实施例的联盟链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的联盟链结构,联盟链10包括多个区块链(图1以三个区块链第一区块链101、第二区块链102、第三区块链103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不以三个为限制),每个区块链均包括至少一个节点(图1以第一区块链101包括节点A、B、C;第二区块链102包括节点D、E、F;第三区块链103包括节点G、H、I为例进行说明)。联盟链10上的节点可以被划分为两种类型的节点,一类是监督节点,一类是非监督节点,其中,监督节点可以是内部预先指定的节点,作为联盟链的监管,及进行记账,例如监督节点可以是指由具有公信力的监管机构担任的节点。区块链用户可使用一客户端(如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与联盟链10中的任一节点通信。例如,区块链用户可通过网页或是手机APP与联盟链10中的任一节点通信。
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协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的区块链协商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联盟链10,该方法可以包括:
S1,获取所述节点的行为数据。
具体地,当联盟链10通过所述各节点进行数据同步、数据存储时,可以统计所述各节点的行为数据。其中,所述行为数据包括在线时长、掉线次数、数据平均同步时间。
S2,获取多个样本节点的行为数据,基于所述多个样本节点的行为数据对预设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信任值计算模型。
其中,所述多个样本节点包括可靠节点和不可靠节点。具体地,根据所述样本节点在线期间是否发生数据同步错误,将所述样本节点分为两类:可靠节点和不可靠节点。其中,所述可靠节点为未发生同步错误的节点,所述不可靠节点为发生过同步错误的节点。
例如,将节点是否为靠谱节点作为分类变量,导入全部训练节点的数据至所述预设分类模型,每组数据包含是否为可靠节点、该节点在线时长、该节点掉线次数、该节点数据平均同步时间,拟合三个特征向量和分类变量的关系,将得到的参数保存,作为所述信任值计算模型的权重参数。
S3,将所述节点的行为数据输入至信任值计算模型,得到所述节点的信任值。
具体地,所述信任值计算模型用于基于在线时长、在线时长的权重参数、掉线次数、掉线次数的权重参数、数据平均同步时间及数据平均同步时间的权重参数,计算得到所述节点的信任值。当所述节点在线时间越长、掉线次数越少、数据平均同步时间越短,理论上该节点的信任值越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每隔1天更新一次节点的信任值,可以每隔1周重新划分可靠节点和不可靠节点,重新训练信任值计算模型,更换权重参数。该方式使得信任值的估算权重动态更新,更加可靠。
S4,当联盟链10接收到协商请求时,所述监督节点从所述多个节点中随机选取任意数量的节点作为判断节点。
具体地,所述判断节点为信任值排名在预设范围内的节点。其中,可以将联盟链10中每个节点的信任值从高到低进行排名,所述判断节点可以是多个节点中信任值较高的节点,例如信任值排名前10的10个节点为判断节点。当所述监督节点在排名前10中时,监督节点也可以作为判断节点。所述判断节点的多少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例如,判断节点的数量可以根据联盟链10中的节点数量以及信任值的高低进行确定。
S5,所述判断节点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进行验证。
具体地,所述判断节点可以读取联盟链10上提交的所述协商请求,同时可以设定预设判断阈值,根据所述预设判断阈值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进行验证。例如,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达到所有节点前5%水平的信任值,才能通过验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高于所述判断节点中所存储的预设判断阈值时,所述判断节点通过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的验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低于所述判断节点中所存储的预设判断阈值时,所述判断节点不通过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的验证。
S6,当所述判断节点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验证通过时,广播验证通过信息至联盟链10。
具体地,当所述判断节点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验证通过时,即提交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高于判断节点中所存储的预设判断阈值,则对协商请求进行打包并提交至链上,广播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验证通过信息至联盟链上的所有节点。
S7,当所述判断节点未通过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的验证时,发送验证不通过信息至所述监督节点。
具体地,当所述判断节点未通过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的验证时,即提交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低于判断节点中所存储的预设判断阈值,则所述判断节点可以发送验证不通过信息至所述监督节点。
S8,所述监督节点根据联盟链10上的验证通过信息的数量确定所述协商请求是否可信。
具体地,所述监督节点可以根据联盟链10上的验证通过信息的数量是否达到联盟链10所包含的节点数量的三分之二,来确定所述协商请求是否可信。
S9,当所述监督节点确定所述协商请求可信时,执行所述协商请求的请求内容,并将执行结果同步至联盟链10。
具体地,当联盟链10上的验证通过信息的数量达到联盟链10所包含的节点数量的三分之二或超过联盟链10所包含的节点数量的三分之二时,表明所述协商请求可信,则监督节点可以执行所述协商请求的请求内容,并将执行结果同步至联盟链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联盟链10上的验证通过信息的数量未达到联盟链10所包含的节点数量的三分之二时,则所述监督节点可以确定所述协商请求不可信,进而舍弃该协商请求的数据信息。
本实施例以用户的信任值数据为基础进行联盟链中的协商决策过程,有效防止恶意用户登录系统,实现用户行为监管。
请参阅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协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的区块链协商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联盟链10,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当新节点请求加入联盟链10时,所述新节点选择联盟链10中的任意一节点为推荐节点,以通过所述推荐节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至联盟链10。
例如,联盟链10设定规则,新节点加入联盟链10时,需要通过协商来决策所述新节点是否能注册加入联盟链10。新节点会以原链的某一节点作为推荐节点,所述推荐节点将新加入的节点信息和本节点的签名信息打包,发送至链上。
S20,当联盟链10接收到所述协商请求时,所述监督节点从所述多个节点中随机选取任意数量的节点作为判断节点。
具体地,所述判断节点为信任值排名在预设范围内的节点。其中,可以将联盟链10中每个节点的信任值从高到低进行排名,所述判断节点可以是多个节点中信任值较高的节点,例如信任值排名前10的10个节点为判断节点。当所述监督节点在排名前10中时,监督节点也可以作为判断节点。所述判断节点的多少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例如,判断节点的数量可以根据联盟链10中的节点数量以及信任值的高低进行确定。
S30,所述判断节点对所述推荐节点的信任值进行验证。
具体地,所述判断节点可以读取所述推荐节点提交的协商请求,同时可以设定预设判断阈值,根据所述预设判断阈值对推荐节点的信任值进行验证。例如,推荐节点的信任值达到所有节点前5%水平的信任值,才能通过验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推荐节点的信任值高于所述判断节点中所存储的预设判断阈值时,所述判断节点通过对推荐节点的信任值的验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推荐节点的信任值低于所述判断节点中所存储的预设判断阈值时,所述判断节点不通过对推荐节点的信任值的验证。
S40,当所述判断节点对推荐节点的信任值验证通过时,广播验证通过信息至联盟链10。
具体地,当所述判断节点对推荐节点的信任值验证通过时,即推荐节点的信任值高于判断节点中所存储的预设判断阈值,则对协商请求进行打包并提交至链上,广播推荐节点的信任值验证通过信息至联盟链上的所有节点。
S50,当所述判断节点未通过对推荐节点的信任值的验证时,发送验证不通过信息至所述监督节点。
具体地,当所述判断节点未通过对推荐节点的信任值的验证时,即推荐节点的信任值低于判断节点中所存储的预设判断阈值,则所述判断节点可以发送推荐节点的信任值验证不通过信息至所述监督节点。
S60,所述监督节点根据联盟链10上的验证通过信息的数量确定所述协商请求是否可信。
具体地,所述监督节点可以根据联盟链10上的验证通过信息的数量是否达到联盟链10所包含的节点数量的三分之二,来确定所述协商请求是否可信。
S70,当所述监督节点确定所述协商请求可信时,执行所述协商请求的请求内容,并将执行结果同步至联盟链10。
具体地,当联盟链10上的验证通过信息的数量达到联盟链10所包含的节点数量的三分之二或超过联盟链10所包含的节点数量的三分之二时,表明新节点可信,则监督节点可以执行所述协商请求的请求内容,并将执行结果同步至联盟链10,即同意该新节点的加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联盟链10上的验证通过信息的数量未达到联盟链10所包含的节点数量的三分之二时,则所述监督节点可以确定所述协商请求不可信,进而舍弃该协商请求的数据信息,拒绝该新节点的加入。
S80,当联盟链10中检测到某一节点为恶意节点时,则降低与所述恶意节点关联的推荐节点的信任值。
例如,如果联盟链运行过程中,检测到某一节点为恶意节点时,则与该恶意节点关联的协商请求提交节点会受到信任值惩罚,即降低与所述恶意节点关联的推荐节点的信任值。
本实施例通过共识机制核实用户的信任值是否超过预设可信阈值,进而决定是否同意该用户的注册请求,防止恶意用户登录系统,实现跨社交网络平台下的用户行为监管。
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区块链协商方法。电子设备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与用户通过键盘、鼠标、遥控器、触摸板或声控设备等方式进行人机交互。
本申请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区块链协商方法。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U盘、移动硬盘、只议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区块链协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节点的信任值数据为基础进行联盟链中的协商决策过程,共识机制可靠且效率高。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区块链协商方法,应用于联盟链,所述联盟链包括多个区块链,所述多个区块链中的每个区块链包括至少一个节点,其特征在于,多个节点包括监督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联盟链接收到协商请求时,所述监督节点从所述多个节点中随机选取任意数量的节点作为判断节点,所述判断节点为信任值排名在预设范围内的节点;
所述判断节点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进行验证;
当所述判断节点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验证通过时,广播验证通过信息至所述联盟链;
所述监督节点根据所述联盟链上的验证通过信息的数量确定所述协商请求是否可信;
当所述监督节点确定所述协商请求可信时,执行所述协商请求的请求内容,并将执行结果同步至所述联盟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节点的行为数据,其中,所述行为数据包括在线时长、掉线次数、数据平均同步时间;
将所述节点的行为数据输入至信任值计算模型,得到所述节点的信任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块链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多个样本节点的行为数据,其中,所述多个样本节点包括可靠节点和不可靠节点,所述可靠节点为未发生同步错误的节点,所述不可靠节点为发生过同步错误的节点;
基于所述多个样本节点的行为数据对预设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信任值计算模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节点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进行验证,包括:
当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高于所述判断节点中所存储的预设判断阈值时,所述判断节点通过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的验证;
当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低于所述判断节点中所存储的预设判断阈值时,所述判断节点不通过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的验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判断节点未通过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的节点的信任值的验证时,发送验证不通过信息至所述监督节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督节点根据所述联盟链上的验证通过信息的数量确定所述协商请求是否可信,包括:
所述监督节点根据所述联盟链上的验证通过信息的数量是否达到所述联盟链所包含的节点数量的三分之二,来确定所述协商请求是否可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新节点请求加入所述联盟链时,所述新节点选择所述联盟链中的任意一节点为推荐节点,以通过所述推荐节点提交所述协商请求至所述联盟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区块链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联盟链中检测到某一节点为恶意节点时,则降低与所述恶意节点关联的推荐节点的信任值。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区块链协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区块链协商方法。
CN202111183608.9A 2021-10-11 2021-10-11 区块链协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9232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3608.9A CN113923275B (zh) 2021-10-11 2021-10-11 区块链协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3608.9A CN113923275B (zh) 2021-10-11 2021-10-11 区块链协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3275A true CN113923275A (zh) 2022-01-11
CN113923275B CN113923275B (zh) 2023-11-28

Family

ID=79239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83608.9A Active CN113923275B (zh) 2021-10-11 2021-10-11 区块链协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2327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2103A (zh) * 2018-02-07 2018-09-04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联盟区块链共识方法
CN108964926A (zh) * 2018-08-28 2018-12-07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异构联盟系统中基于二层区块链的用户信任协商建立方法
WO2019222507A1 (en) * 2018-05-17 2019-11-21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Blockchain-based resource valu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10519246A (zh) * 2019-08-15 2019-11-29 安徽师范大学 基于信任区块链节点的信任度计算方法
US20190370905A1 (en) * 2018-05-29 2019-12-05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Blockchain-based commodity claim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130790A (zh) * 2019-12-09 2020-05-08 四川星际荣威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节点网络的共识出块方法
CN112488481A (zh) * 2020-11-24 2021-03-12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联盟链的服务提供者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014635A (zh) * 2021-02-19 2021-06-22 卓尔智联(武汉)研究院有限公司 区块链系统的节点类型划分方法、装置及区块链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2103A (zh) * 2018-02-07 2018-09-04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联盟区块链共识方法
WO2019222507A1 (en) * 2018-05-17 2019-11-21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Blockchain-based resource valu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20190370905A1 (en) * 2018-05-29 2019-12-05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Blockchain-based commodity claim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964926A (zh) * 2018-08-28 2018-12-07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异构联盟系统中基于二层区块链的用户信任协商建立方法
CN110519246A (zh) * 2019-08-15 2019-11-29 安徽师范大学 基于信任区块链节点的信任度计算方法
CN111130790A (zh) * 2019-12-09 2020-05-08 四川星际荣威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节点网络的共识出块方法
CN112488481A (zh) * 2020-11-24 2021-03-12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联盟链的服务提供者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014635A (zh) * 2021-02-19 2021-06-22 卓尔智联(武汉)研究院有限公司 区块链系统的节点类型划分方法、装置及区块链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NGXIAO YANG: "Secure Off-chain Payment in Consortium Blockchain System", 《IEEE》 *
羊梦娇: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信任机制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pages 4 *
解鲁阳: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数据服务信誉评估研究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高迎;谭学程;: "DPOS共识机制的改进方案", 计算机应用研究, no. 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3275B (zh) 202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un et al. DQN-based optimization framework for secure sharded blockchain systems
Das et al. SecuredTrust: A dynamic trust computation model for secured communication in multiagent systems
US20180152458A9 (en) Differential security policies in email systems
EP3005641B1 (en) Certificating authority trust evaluation
WO2017054504A1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9238499A1 (en) Secure consensus-based endorsement for self-monitoring blockchain
US20120246720A1 (en) Using social graphs to combat malicious attacks
CN109947740B (zh) 区块链系统的性能优化方法及装置
JP2020178338A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ネットワークをチェックする装置
Au et al. PERM: Practical reputation-based blacklisting without TTPs
Hamid et al. An approach for profiling phishing activities
JP2012519908A (ja) ユーザセッションを認証するためのソーシャル情報の使用
WO2022267715A1 (zh) 一种预言机节点筛选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4899482A (zh) 限制批量请求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EP2131552A2 (en) A method for creating community of strangers using trust based reputation methods
Liu et al. Machine to Machine Trust in the IoT Era.
Wang et al. An unsupervised strategy for defending against multifarious reputation attacks
Sonnek et al. Reputation-based scheduling on unreliable distributed infrastructures
Saini et al. LSP: lightweight smart-contract-based transaction prioritization scheme for smart healthcare
US9325500B2 (en) Providing support for multiple authentication chains
US20230409450A1 (en) Consensus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lockchain network
CN113923275B (zh) 区块链协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79539A (zh) 基于区块链的委托权益证明共识方法及装置
CN111966920A (zh) 舆情传播的稳定条件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Bendahmane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reputation-based voting for collusion tolerance in large-scale gri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