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0693A - 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0693A
CN113920693A CN202111215246.7A CN202111215246A CN113920693A CN 113920693 A CN113920693 A CN 113920693A CN 202111215246 A CN202111215246 A CN 202111215246A CN 113920693 A CN113920693 A CN 113920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llecting
bottom end
wind power
fan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52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20693B (zh
Inventor
王荣军
靳春雷
乔雨
王洋
宋德东
高文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Longyua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Longyua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Longyua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Longyua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152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06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20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0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20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06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10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calamitous events, e.g. tornados or earthqua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10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 plates, sheets or pads having plane surfa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涉及地质环境灾害监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一些设备放置在室外时,会受到蚊虫的影响,导致设备损坏或者监测不灵敏,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灾害情况的问题,当地质灾害发生前,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含量会变高,或者存在特殊气体,压力检测装置可用于检测地表中端土壤压力值的变化,压力检测装置将压力值转变成振动频率,振动频率数值可在外部控制装置中进行查看,可清楚的看出数值是否在地质环境的安全数值内,过滤装置可以对空气中的杂质进出过滤,使杂质不会对上端装置进行损坏,每组过滤装置可以对吸入的气体进行检测,检测数据会在外部控制装置中显示出。

Description

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环境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说明书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齐全,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在现有的地质灾害监测中常出现以下问题:
1.一些设备放置在室外时,会受到蚊虫的影响,导致设备损坏或者监测不灵敏,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灾害情况;
2.设备放置在地面上时,不能及时发现地表的地质变化,监测地表中的地质变化能够最快的发现是否存在地质灾害;
3.当地质灾害发生前,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含量会变高,或者存在特殊气体,如果不对气体进行检测也会造成灾害在监测不及时的情况下发生。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说明书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压力检测装置可用于检测地表中端土壤压力值的变化,压力检测装置将压力值转变成振动频率,振动频率数值可在外部控制装置中进行查看,可清楚的看出数值是否在地质环境的安全数值内,过滤装置可以对空气中的杂质进出过滤,使杂质不会对上端装置进行损坏,每组过滤装置可以对吸入的气体进行检测,检测到某种气体超出安全数值时,检测数据会在外部控制装置中显示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杆、驱虫装置、上摄像装置、风力装置、采集装置、下摄像装置、震动感应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所述支撑杆上端设置有驱虫装置,驱虫装置下方安装上摄像装置,上摄像装置下方设置有风力装置,风力装置下端设置有采集装置,采集装置和风力装置通过固定环与支撑杆连接,支撑杆下方设置有下摄像装置,下摄像装置下端安装震动感应装置,驱虫装置、上摄像装置、风力装置、采集装置、下摄像装置和震动感应装置均安装在支撑杆外壁,驱虫装置、上摄像装置、风力装置、采集装置、下摄像装置、震动感应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均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顶端设置有避雷针,避雷针两侧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支撑杆底端与固定杆上端相连,固定杆底端设置有支撑架,固定杆底端外壁一周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固定杆上端与支撑杆底端为可拆卸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驱虫装置包括驱虫器外壳、驱虫器孔洞和紫外线声波灯,驱虫器外壳中部开设有驱虫器孔洞,驱虫器外壳外壁一周设置有多个紫外线声波灯,支撑杆上端嵌入驱虫器孔洞。
优选的,所述上摄像装置包括固定盘、上摄像孔洞、固定盘滑槽、摄像头、摄像头连接杆和太阳能板,固定盘中心处开设有上摄像孔洞,固定盘上端设置有固定盘滑槽,摄像头连接杆底端嵌入固定盘滑槽内,并且摄像头连接杆在固定盘滑槽内可进行圆周运行,摄像头连接杆顶端设置有摄像头,所述固定盘通过上摄像孔洞嵌套在支撑杆的外壁,太阳能板安装在固定盘上端固定盘滑槽与上摄像孔洞之间空隙处,上摄像装置与下摄像装置结构一致。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共设置有两组,一组固定环与风力装置连接,另一组固定环与采集装置连接,固定环包括卡环、卡环轴、第一固定螺栓和连接块,卡环外壁一侧与卡环轴一端连接,连接块形状为“U”字形,卡环轴另一端嵌入连接块凹槽处,并且连接块与卡环轴通过第一固定螺栓相连。
优选的,所述风力装置包括风力块、风力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风向标,风力块顶端设置有风力座,风力座上端与第一连接杆底端相连,第一连接杆上端与第二连接杆底端相连,第二连接杆上端设置有风向标,风向标在第二连接杆上端可进行转动,并且第一连接杆直径大于第一连接杆直径。
优选的,所述采集装置包括风扇外壳、风扇内腔、风扇电机、电机轴、连接板、风扇转轴、叶片、第一集风管、集风箱、第二集风管、集风箱内腔、过滤箱和第三集风管,风扇外壳内部开设有风扇内腔,风扇外壳上端设置有风扇电机,风扇电机底端与电机轴上端相连,电机轴底端穿过风扇外壳延伸至风扇内腔并与风扇转轴上端相连,风扇转轴外壁一周设置有叶片,风扇转轴底端与第一集风管上端相连,第一集风管底端从风扇内腔中穿过风扇外壳外壁延伸至连接板底端,第一集风管底端与第二集风管上端相连,第二集风管底端设置有多个开口,每个开口均从集风箱上端延伸至集风箱内腔,集风箱内部开设有集风箱内腔,集风箱内腔中安装多个过滤箱,过滤箱上端与第二集风管连接,过滤箱底端与第三集风管上端相连,第三集风管底端穿过集风箱底端,并且过滤箱和第三集风管的数量均与第二集风管底端设置的开口数量相等。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包括过滤箱孔洞、过滤箱内腔和过滤装置,过滤箱顶端开设有过滤箱孔洞,过滤箱内部开设有过滤箱内腔,过滤箱内腔中安装过滤装置,第二集风管底端从过滤箱孔洞嵌入过滤箱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上盖、上支撑杆、上卡圈、第二固定螺栓、过滤块、下卡圈、凸块、螺纹孔和下支撑杆,上卡圈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下卡圈外壁一周设置有凸块,凸块上开设有螺纹孔,下卡圈底端与下支撑杆相连,下卡圈内部设置有过滤块,上卡圈底端与凸块上端相连,上卡圈和凸块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和螺纹孔螺纹连接,上支撑杆上端设置有上盖,上支撑杆两侧与上卡圈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压力固定环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固定环嵌套在固定杆的底端,压力固定环底端一周均匀设置有多根压力传感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固定杆底端可以嵌入地表中,通过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地表中土壤压力值的变化;
S2:当不需要嵌入地表时,可将固定杆进行拆卸,支撑杆底端直接与固定装置连接,支撑杆底端安装的震动感应装置可感知是否有地震级震动;
S3:支撑杆安装完成后驱虫装置可进行声波驱虫,紫外线灯同时可以进行简易的杀菌杀虫;
S4:上摄像装置对装置较高处进行实时监测,监测树木、房屋是否出现倒塌的情况;
S5:风力装置对装置周围进行风向、风速和风力的监测;
S6:采集装置采集气体对气体进行检测是否具有有毒物质;
S7:下摄像装置对装置较低处进行实时监测,监测地面是否出现裂缝及裂缝的程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的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中,压力检测装置可用于检测地表中端土壤压力值的变化,当土壤发生变化时,比如土壤过紧或者过松时,压力检测装置可以监测到土壤内部的应力变化,压力检测装置将压力值转变成振动频率,振动频率数值可在外部控制装置中进行查看,可清楚的看出数值是否在地质环境的安全数值内;
2.本发明中的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中,震动感应装置可感知是否有地震级震动,上摄像装置可对装置较高处进行实时监测,下摄像装置可对装置较低处进行实时监测,驱虫装置可进行声波驱虫,紫外线灯同时可以进行简易的杀菌杀虫,太阳能板可对上摄像装置进行太阳能充电,更加环保,风力装置可以测试出风向、风速和风力,监测数值可在外部控制装置中进行查看;
3.本发明中的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中,过滤装置可以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使杂质不会对上端装置进行损坏,同时每组过滤装置可以对吸入的气体进行检测,检测到某种气体超出安全数值时,检测数据会在外部控制装置中显示出,当某种有毒气体含量过高时会极易发生地质灾害,从而能及时进行预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驱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上摄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太阳能板结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风力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采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过滤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压力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101、避雷针;102、信号接收器;103、固定杆;104、支撑架;2、驱虫装置;201、驱虫器外壳;202、驱虫器孔洞;203、紫外线声波灯;3、上摄像装置;301、固定盘;302、上摄像孔洞;303、固定盘滑槽;304、摄像头;305、摄像头连接杆;306、太阳能板;4、风力装置;401、风力块;402、风力座;403、第一连接杆;404、第二连接杆;405、风向标;5、采集装置;501、风扇外壳;502、风扇内腔;503、风扇电机;504、电机轴;505、连接板;506、风扇转轴;507、叶片;508、第一集风管;509、集风箱;510、第二集风管;511、集风箱内腔;512、过滤箱;513、第三集风管;514、过滤箱孔洞;515、过滤箱内腔;516、过滤装置;5161、上盖;5162、上支撑杆;5163、上卡圈;5164、第二固定螺栓;5165、过滤块;5166、下卡圈;5167、凸块;5168、螺纹孔;5169、下支撑杆;6、下摄像装置;7、震动感应装置;8、压力检测装置;801、压力固定环;802、压力传感器;9、固定环;901、卡环;902、卡环轴;903、第一固定螺栓;904、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杆1、驱虫装置2、上摄像装置3、风力装置4、采集装置5、下摄像装置6、震动感应装置7和压力检测装置8,所述支撑杆1上端设置有驱虫装置2,驱虫装置2下方安装上摄像装置3,上摄像装置3下方设置有风力装置4,风力装置4下端设置有采集装置5,采集装置5和风力装置4通过固定环9与支撑杆1连接,支撑杆1下方设置有下摄像装置6,下摄像装置6下端安装震动感应装置7,驱虫装置2、上摄像装置3、风力装置4、采集装置5、下摄像装置6和震动感应装置7均安装在支撑杆1外壁,驱虫装置2、上摄像装置3、风力装置4、采集装置5、下摄像装置6、震动感应装置7和压力检测装置8均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震动感应装置7的震感越强,震动感应装置7的反应就越大,表明地震等级就越高,支撑杆1顶端设置有避雷针101,避雷针101两侧设置有信号接收器102,支撑杆1底端与固定杆103上端相连,固定杆103底端设置有支撑架104,固定杆103底端外壁一周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8,固定杆103上端与支撑杆1底端为可拆卸式结构。
请参阅图2,驱虫装置2包括驱虫器外壳201、驱虫器孔洞202和紫外线声波灯203,驱虫器外壳201中部开设有驱虫器孔洞202,驱虫器外壳201外壁一周设置有多个紫外线声波灯203,支撑杆1上端嵌入驱虫器孔洞202。
请参阅图3-4,上摄像装置3包括固定盘301、上摄像孔洞302、固定盘滑槽303、摄像头304、摄像头连接杆305和太阳能板306,固定盘301中心处开设有上摄像孔洞302,固定盘301上端设置有固定盘滑槽303,摄像头连接杆305底端嵌入固定盘滑槽303内,并且摄像头连接杆305在固定盘滑槽303内可进行圆周运行,摄像头连接杆305顶端设置有摄像头304,摄像头304安装在摄像头连接杆305上端,摄像头连接杆305滑动安装在固定盘滑槽303内,摄像头连接杆305在固定盘滑槽303内进行圆周运动时,可以使摄像头304可以清楚的拍摄到装置的上端一周内的情况,固定盘301通过上摄像孔洞302嵌套在支撑杆1的外壁,太阳能板306安装在固定盘301上端固定盘滑槽303与上摄像孔洞302之间空隙处,上摄像装置3与下摄像装置6结构一致,整个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为长杆状,装置上端安装上摄像装置3,装置下方安装下摄像装置6,上方通过上摄像装置3可以看到树木房屋是否有倒塌的情况,下方通过下摄像装置6可以看出地面裂缝的程度。
请参阅图5,固定环9共设置有两组,一组固定环9与风力装置4连接,另一组固定环9与采集装置5连接,固定环9包括卡环901、卡环轴902、第一固定螺栓903和连接块904,卡环901外壁一侧与卡环轴902一端连接,连接块904形状为“U”字形,卡环轴902另一端嵌入连接块904凹槽处,并且连接块904与卡环轴902通过第一固定螺栓903相连。
请参阅图6,风力装置4包括风力块401、风力座402、第一连接杆403、第二连接杆404和风向标405,风力块401顶端设置有风力座402,风力座402上端与第一连接杆403底端相连,第一连接杆403上端与第二连接杆404底端相连,第二连接杆404上端设置有风向标405,风向标405在第二连接杆404上端可进行转动,并且第一连接杆403直径大于第一连接杆403直径。风向标405的风向箭头指在哪个方向,就表示当前刮什么方向的风,风向标405和气流方向有一定的夹角时,气流对风向标405尾翼产生一个压力F。其大小正比于风向标405几何形状在气流方向垂直面上的投影,风向标405头部迎风面积小,尾翼迎风面积大,由这个压力差在垂直风向标405方向上的分力f产生风压力矩使风向标405绕垂直轴旋转,直到风向标405与气流平行。从风向标405与固定主方位指示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就可以很容易观测出风向。风速没有等级,风力才有等级,风速是风力等级划分的依据。一般来讲,风速越大,风力等级越高,风的破坏性越大,根据风向标405的旋转速度可以测算出风力即可,同样也是在计算机上进行换算。
请参阅图7-9,采集装置5包括风扇外壳501、风扇内腔502、风扇电机503、电机轴504、连接板505、风扇转轴506、叶片507、第一集风管508、集风箱509、第二集风管510、集风箱内腔511、过滤箱512和第三集风管513,风扇外壳501内部开设有风扇内腔502,风扇外壳501上端设置有风扇电机503,风扇电机503底端与电机轴504上端相连,电机轴504底端穿过风扇外壳501延伸至风扇内腔502并与风扇转轴506上端相连,风扇转轴506外壁一周设置有叶片507,风扇转轴506底端与第一集风管508上端相连,第一集风管508底端从风扇内腔502中穿过风扇外壳501外壁延伸至连接板505底端,第一集风管508底端与第二集风管510上端相连,第二集风管510底端设置有多个开口,每个开口均从集风箱509上端延伸至集风箱内腔511,集风箱509内部开设有集风箱内腔511,集风箱内腔511中安装多个过滤箱512,过滤箱512上端与第二集风管510连接,过滤箱512底端与第三集风管513上端相连,第三集风管513底端穿过集风箱509底端,并且过滤箱512和第三集风管513的数量均与第二集风管510底端设置的开口数量相等,风扇电机503启动后电机轴504开始旋转,电机轴504开始旋转后风扇转轴506机开始旋转,风扇转轴506可以带动叶片507进行转动,叶片507转动后就会产生风,原理类似吹风机,将风向上吹,向上吹的同时底端会向内吸,从而可以使第一集风管508进行吸风,第一集风管508吸风后通过第一集风管508就可以吸取外部的空气,同时过滤装置516中的过滤块5165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特殊定制;过滤箱512包括过滤箱孔洞514、过滤箱内腔515和过滤装置516,过滤箱512顶端开设有过滤箱孔洞514,过滤箱512内部开设有过滤箱内腔515,过滤箱内腔515中安装过滤装置516,第二集风管510底端从过滤箱孔洞514嵌入过滤箱内腔515中;过滤装置516包括上盖5161、上支撑杆5162、上卡圈5163、第二固定螺栓5164、过滤块5165、下卡圈5166、凸块5167、螺纹孔5168和下支撑杆5169,上卡圈5163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5164,下卡圈5166外壁一周设置有凸块5167,凸块5167上开设有螺纹孔5168,下卡圈5166底端与下支撑杆5169相连,下卡圈5166内部设置有过滤块5165,上卡圈5163底端与凸块5167上端相连,上卡圈5163和凸块5167通过第二固定螺栓5164和螺纹孔5168螺纹连接,上支撑杆5162上端设置有上盖5161,上支撑杆5162两侧与上卡圈5163内壁连接,地震本身只是大地一些裂缝,一般地震不会喷出有毒气体,但是地震后如果化工厂、沼气池等因为地震原因损坏的话,会产生一定的毒气,同时在房屋倒塌后过量的灰尘也会存在有毒的成分,所以如果装置周围存在化工厂可以将过滤块5165中放入化工厂中实验的试纸(如ph试纸、沼气试纸等)。
请参阅图10,压力检测装置8包括压力固定环801和压力传感器802,压力固定环801嵌套在固定杆103的底端,压力固定环801底端一周均匀设置有多根压力传感器802,压力传感器802将检测到的压力反馈给外部控制装置,外部控制装置根据其内部预设程序将压力转换为振动振动频率,并显示出振动频率。
本装置固定杆103上端与支撑杆1底端为可拆卸式结构,当装置需要嵌入地表中时,固定杆103上安装的压力检测装置8可用于检测地表中端土壤压力值的变化,当土壤发生变化时,比如土壤过紧或者过松时,压力检测装置8可以监测到土壤内部的应力变化,压力检测装置8将压力值转变成振动频率,振动频率数值可在外部控制装置中进行查看,可清楚的看出数值是否在地质环境的安全数值内。驱虫装置2可进行声波驱虫,紫外线灯同时可以进行简易的杀菌杀虫,摄像头304可通过摄像头连接杆305在固定盘滑槽303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同时固定盘301上设置的太阳能板306可对上摄像装置3进行太阳能充电,更加环保,不需要进行充电,风力装置4可以测试出风向、风速和风力,测出的数值可在外部控制装置中进行查看。采集装置5中的风扇电机503启动后叶片507开始进行旋转,旋转后的风力可以通过第一集风管508进行吸取,吸取时空气经过第二集风管510和第三集风管513,当第三集风管513在外吸取空气时,过滤装置516可以对空气中的杂质进出过滤,使杂质不会对上端装置进行损坏,同时每组过滤装置516可以对吸入的气体进行检测,检测数据会在外部控制装置中显示出,当装置不需要嵌入地表中时,只需要拆卸固定杆103,支撑杆1底端直接与固定装置连接,支撑杆1底端安装的震动感应装置7可感知是否有地震级震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固定杆103底端可以嵌入地表,通过压力检测装置8检测地表中土壤压力值的变化;
S2:当不需要嵌入地表时,可将固定杆103进行拆卸,支撑杆1底端直接与固定装置连接,支撑杆1底端安装的震动感应装置7可感知是否有地震级震动;
S3:支撑杆1安装完成后驱虫装置2可进行声波驱虫,紫外线灯同时可以进行简易的杀菌杀虫;
S4:上摄像装置3对装置较高处进行实时监测,监测树木、房屋是否出现倒塌的情况;
S5:风力装置4对装置周围进行风向、风速和风力的监测;
S6:采集装置5采集气体对气体进行检测是否具有有毒物质;
S7:下摄像装置6对装置较低处进行实时监测,监测地面是否出现裂缝及裂缝的程度。
综上所述,该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中,压力检测装置8可用于检测地表中端土壤压力值的变化,当土壤发生变化时,比如土壤过紧或者过松时,压力检测装置8可以监测到土壤内部的应力变化,压力检测装置8将压力值转变成振动频率,振动频率数值可在外部控制装置中进行查看,可清楚的看出数值是否在地质环境的安全数值内,震动感应装置7可感知是否有地震级震动,上摄像装置3可对装置较高处进行实时监测,下摄像装置6可对装置较低处进行实时监测,驱虫装置2可进行声波驱虫,紫外线灯同时可以进行简易的杀菌杀虫,太阳能板306可对上摄像装置3进行太阳能充电,更加环保,风力装置4可以试试测出风向、风速和风力,测出的数值在外部控制装置中进行查看,过滤装置516可以对空气中的杂质进出过滤,使杂质不会对上端装置进行损坏,同时每组过滤装置516可以对吸入的气体进行检测,检测数据会在外部控制装置中显示出,当某种有毒气体含量过高时会极易发生地质灾害,此时可及时预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驱虫装置(2)、上摄像装置(3)、风力装置(4)、采集装置(5)、下摄像装置(6)、震动感应装置(7)和压力检测装置(8),所述支撑杆(1)上端设置有驱虫装置(2),所述驱虫装置(2)下方安装上摄像装置(3),所述上摄像装置(3)包括固定盘(301)、上摄像孔洞(302)、固定盘滑槽(303)、摄像头(304)、摄像头连接杆(305)和太阳能板(306),所述上摄像装置(3)下方设置有风力装置(4),所述风力装置(4)下端设置有采集装置(5),所述采集装置(5)和风力装置(4)通过固定环(9)与支撑杆(1)连接,所述支撑杆(1)下方设置有下摄像装置(6),所述下摄像装置(6)下端安装震动感应装置(7),所述驱虫装置(2)、上摄像装置(3)、风力装置(4)、采集装置(5)、下摄像装置(6)和震动感应装置(7)均安装在支撑杆(1)外壁,所述驱虫装置(2)、上摄像装置(3)、风力装置(4)、采集装置(5)、下摄像装置(6)、震动感应装置(7)和压力检测装置(8)均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顶端设置有避雷针(101),所述避雷针(101)两侧设置有信号接收器(102),所述支撑杆(1)底端与固定杆(103)上端相连,所述固定杆(103)底端设置有支撑架(104),所述固定杆(103)底端外壁一周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8),所述固定杆(103)上端与支撑杆(1)底端为可拆卸式结构,所述驱虫装置(2)包括驱虫器外壳(201)、驱虫器孔洞(202)和紫外线声波灯(203),所述驱虫器外壳(201)中部开设有驱虫器孔洞(202),所述驱虫器外壳(201)外壁一周设置有多个紫外线声波灯(203),所述支撑杆(1)上端嵌入驱虫器孔洞(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9)共设置有两组,一组固定环(9)与风力装置(4)连接,另一组固定环(9)与采集装置(5)连接,所述固定环(9)包括卡环(901)、卡环轴(902)、第一固定螺栓(903)和连接块(904),所述卡环(901)外壁一侧与卡环轴(902)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块(904)形状为“U”字形,所述卡环轴(902)另一端嵌入连接块(904)凹槽处,并且连接块(904)与卡环轴(902)通过第一固定螺栓(90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装置(4)包括风力块(401)、风力座(402)、第一连接杆(403)、第二连接杆(404)和风向标(405),所述风力块(401)顶端设置有风力座(402),所述风力座(402)上端与第一连接杆(403)底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杆(403)上端与第二连接杆(404)底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404)上端设置有风向标(405),所述风向标(405)在第二连接杆(404)上端可进行转动,并且第一连接杆(403)直径大于第一连接杆(403)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5)包括风扇外壳(501)、风扇内腔(502)、风扇电机(503)、电机轴(504)、连接板(505)、风扇转轴(506)、叶片(507)、第一集风管(508)、集风箱(509)、第二集风管(510)、集风箱内腔(511)、过滤箱(512)和第三集风管(513),所述风扇外壳(501)内部开设有风扇内腔(502),所述风扇外壳(501)上端设置有风扇电机(503),所述风扇电机(503)底端与电机轴(504)上端相连,所述电机轴(504)底端穿过风扇外壳(501)延伸至风扇内腔(502)并与风扇转轴(506)上端相连,所述风扇转轴(506)外壁一周设置有叶片(507),所述风扇转轴(506)底端与第一集风管(508)上端相连,所述第一集风管(508)底端从风扇内腔(502)中穿过风扇外壳(501)外壁延伸至连接板(505)底端,所述第一集风管(508)底端与第二集风管(510)上端相连,所述集风箱(509)内部开设有集风箱内腔(511),所述第二集风管(510)底端设置有多个开口,每个开口均从集风箱(509)上端延伸至集风箱内腔(511),所述集风箱内腔(511)中安装多个过滤箱(512),所述过滤箱(512)上端与第二集风管(510)连接,所述过滤箱(512)底端与第三集风管(513)上端相连,所述第三集风管(513)底端穿过集风箱(509)底端,并且过滤箱(512)和第三集风管(513)的数量均与第二集风管(510)底端设置的开口数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512)包括过滤箱孔洞(514)、过滤箱内腔(515)和过滤装置(516),所述过滤箱(512)顶端开设有过滤箱孔洞(514),所述过滤箱(512)内部开设有过滤箱内腔(515),所述过滤箱内腔(515)中安装过滤装置(516),所述第二集风管(510)底端从过滤箱孔洞(514)嵌入过滤箱内腔(515)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516)包括上盖(5161)、上支撑杆(5162)、上卡圈(5163)、第二固定螺栓(5164)、过滤块(5165)、下卡圈(5166)、凸块(5167)、螺纹孔(5168)和下支撑杆(5169),所述上卡圈(5163)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5164),所述下卡圈(5166)外壁一周设置有凸块(5167),所述凸块(5167)上开设有螺纹孔(5168),所述下卡圈(5166)底端与下支撑杆(5169)相连,所述下卡圈(5166)内部设置有过滤块(5165),所述上卡圈(5163)底端与凸块(5167)上端相连,所述上卡圈(5163)和凸块(5167)通过第二固定螺栓(5164)和螺纹孔(5168)螺纹连接,所述上支撑杆(5162)上端设置有上盖(5161),所述上支撑杆(5162)两侧与上卡圈(5163)内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8)包括压力固定环(801)和压力传感器(802),所述压力固定环(801)嵌套在固定杆(103)的底端,所述压力固定环(801)底端一周均匀设置有多根压力传感器(802)。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固定杆(103)底端可以嵌入地表中,通过压力检测装置(8)检测地表中土壤压力值的变化;
S2:当不需要嵌入地表时,可将固定杆(103)进行拆卸,支撑杆(1)底端直接与固定装置连接,支撑杆(1)底端安装的震动感应装置(7)可感知是否有地震级震动;
S3:支撑杆(1)安装完成后驱虫装置(2)可进行声波驱虫,紫外线灯同时可以进行简易的杀菌杀虫;
S4:上摄像装置(3)对装置较高处进行实时监测,监测树木、房屋是否出现倒塌的情况;
S5:风力装置(4)对装置周围进行风向、风速和风力的监测;
S6:采集装置(5)采集气体对气体进行检测是否具有有毒物质;
S7:下摄像装置(6)对装置较低处进行实时监测,监测地面是否出现裂缝及裂缝的程度。
CN202111215246.7A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Active CN1139206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5246.7A CN113920693B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5246.7A CN113920693B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0693A true CN113920693A (zh) 2022-01-11
CN113920693B CN113920693B (zh) 2022-10-04

Family

ID=79241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5246.7A Active CN113920693B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206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4418A (zh) * 2022-11-07 2022-12-02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一种地质灾害调查勘测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86584A2 (en) * 2009-01-29 2010-08-05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soil slope displacement rate by detecting acoustic emissions
CN103871204A (zh) * 2013-08-17 2014-06-18 刘镕畅 一种智能远程视频地质灾害监测系统
CN109141538A (zh) * 2018-10-24 2019-01-04 赵刚 一种国土空间资源实时动态智能调查监测设备
CN208984140U (zh) * 2018-12-05 2019-06-14 安徽省贝斯泰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准度高的环境监测装置
CN109931978A (zh) * 2019-01-24 2019-06-25 杭州志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用处理系统
CN209526804U (zh) * 2019-05-28 2019-10-22 王珅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
CN210745204U (zh) * 2020-03-16 2020-06-12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红树林智能监测预警系统
CN212274992U (zh) * 2020-06-30 2021-01-0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装置
CN212873685U (zh) * 2020-09-28 2021-04-02 贵州艺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林场防火监测系统
CN113050473A (zh) * 2021-02-22 2021-06-29 上海有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农业用虫情远程监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86584A2 (en) * 2009-01-29 2010-08-05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soil slope displacement rate by detecting acoustic emissions
CN103871204A (zh) * 2013-08-17 2014-06-18 刘镕畅 一种智能远程视频地质灾害监测系统
CN109141538A (zh) * 2018-10-24 2019-01-04 赵刚 一种国土空间资源实时动态智能调查监测设备
CN208984140U (zh) * 2018-12-05 2019-06-14 安徽省贝斯泰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准度高的环境监测装置
CN109931978A (zh) * 2019-01-24 2019-06-25 杭州志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用处理系统
CN209526804U (zh) * 2019-05-28 2019-10-22 王珅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
CN210745204U (zh) * 2020-03-16 2020-06-12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红树林智能监测预警系统
CN212274992U (zh) * 2020-06-30 2021-01-0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装置
CN212873685U (zh) * 2020-09-28 2021-04-02 贵州艺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林场防火监测系统
CN113050473A (zh) * 2021-02-22 2021-06-29 上海有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农业用虫情远程监控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4418A (zh) * 2022-11-07 2022-12-02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一种地质灾害调查勘测装置
CN115424418B (zh) * 2022-11-07 2023-02-17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一种地质灾害调查勘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0693B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62837U (zh) 一种具有联动降尘功能的扬尘在线监测装置
CN107829884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健康状态监测方法和专用检测系统
CN113920693B (zh) 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204314274U (zh) 校准空气质量的基准空气发生器
CN111948740A (zh) 一种用于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
CN113570812A (zh) 一种机房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CN211832539U (zh) 一种农业诱虫装置
CN11034936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森林灾害监测装置
CN206378612U (zh) 便携式农业气象观测系统
CN114485569B (zh) 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的地质灾害调查勘测装置
CN203024797U (zh) 无线多功能监测终端及多功能森林监测系统
CN116754020B (zh) 一种森林防火勘测用温湿度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203745470U (zh) 血气分析仪
CN206378197U (zh) 机械设备声音异常诊断报警装置
CN208314966U (zh) 一种便于固定且具有报警功能的天然气泄漏测感仪
CN216201679U (zh) 一种基于烟雾、气体、温度检测的复合式探测装置
CN220061327U (zh) 一种公共卫生间烟雾报警装置
CN216412317U (zh) 一种特种火灾感烟探测器
CN218157395U (zh) 一种公共场所粉尘收集检测装置
CN219657026U (zh) 一种方便维护的红外传感器
CN21628699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烟雾探测器
CN220018644U (zh) 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
CN213183023U (zh) 一种室内火情检测警报设备
CN217954027U (zh) 一种采样器进气装置
CN215953516U (zh) 一种室内环境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