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18904A -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8904A
CN113918904A CN202111189649.9A CN202111189649A CN113918904A CN 113918904 A CN113918904 A CN 113918904A CN 202111189649 A CN202111189649 A CN 202111189649A CN 113918904 A CN113918904 A CN 1139189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target user
application
cod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896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ICB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ICB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ICB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21111896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89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18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89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7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by registering files or documents with a third par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eth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公开可用于大数据技术领域,也可用于金融技术领域。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应用端的请求;解析该请求以获取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目标应用编码、以及目标类型编码;根据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确定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目标应用编码和目标类型编码确定目标用户数据的目标类型;根据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目标类型,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数据;向应用端返回目标用户数据。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身份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现本公开构思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数字身份认证平台,通常是以APP为主体投入市场,没有将应用与数据分离,造成数据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个人隐私数据的泄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应用端的请求,其中该请求用于从目标用户的多个类型的用户数据中,获取目标类型的目标用户数据;
解析该请求,以获取表征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目标用户身份编码、表征应用端应用信息的目标应用编码、以及表征在应用端应用维度下的目标用户数据类型的目标类型编码;
根据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确定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
根据目标应用编码和目标类型编码确定目标用户数据的目标类型;
根据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目标类型,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数据;
向应用端返回目标用户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根据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确定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
根据预设身份编码规则,将目标用户身份编码转换为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根据目标应用编码和目标类型编码确定目标用户数据的目标类型包括:
根据预设应用编码规则,将目标应用编码转换为应用端的应用信息;
根据应用端的应用信息和预设数据类型编码规则,将目标类型编码转换为目标类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在根据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目标类型,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数据前:
将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以便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根据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对目标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上述请求还用于获取对目标用户数据的判定结果;
上述方法还包括,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数据后:
根据预设判定规则,生成对目标用户数据的判定结果;
向应用端返回判定结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向应用端返回目标用户数据前:
解析请求,以获取表征应用端的设备信息的目标设备编码;
根据目标设备编码确定应用端的设备信息;
根据设备信息确定目标用户数据的数据格式;
按照数据格式向应用端返回目标用户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解析请求,以获取表征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目标用户身份编码、表征应用端应用信息的目标应用编码、以及表征目标用户数据类型的目标类型编码包括:
解析请求,以获取被应用端加密的加密请求数据;
解密加密请求数据,以获得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目标应用编码、以及目标类型编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解密请求数据,以获得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目标应用编码、以及目标类型编码包括:
接收来自应用端的被加密后的第一密钥;
利用预存的私钥,对第一密钥进行解密,以获得第二密钥;
利用第二密钥,对加密请求数据进行解密,以获得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目标应用编码、以及目标类型编码。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第一解析模块、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获取模块和第一返回模块。
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应用端的请求,其中请求用于从目标用户的多个类型的用户数据中,获取目标类型的目标用户数据;
第一解析模块,用于解析请求,以获取表征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目标用户身份编码、表征应用端应用信息的目标应用编码、以及表征在应用端应用维度下的目标用户数据类型的目标类型编码;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确定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应用编码和目标类型编码确定目标用户数据的目标类型;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目标类型,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数据;
第一返回模块,用于向应用端返回目标用户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一转换单元,用于根据预设身份编码规则,将目标用户身份编码转换为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第二确定模块包括第二转换单元和第三转换单元。
其中,第二转换单元,用于根据预设应用编码规则,将目标应用编码转换为应用端的应用信息。
第三转换单元,用于根据应用端的应用信息和预设数据类型编码规则,将目标类型编码转换为目标类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在根据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目标类型,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数据前,将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以便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根据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对目标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上述请求还用于获取对目标用户数据的判定结果;
上述装置还包括生成模块和第二返回模块。
其中,生成模块,用于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数据后,根据预设判定规则,生成对目标用户数据的判定结果。
第二返回模块,用于向应用端返回判定结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二解析模块、第三确定模块、第四确定模块和第三返回模块。
其中,第二解析模块,用于,向应用端返回目标用户数据前,解析请求,以获取表征应用端的设备信息的目标设备编码。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设备编码确定应用端的设备信息。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设备信息确定目标用户数据的数据格式。
第三返回模块,用于按照数据格式向应用端返回目标用户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解析模块包括解析单元和解密单元。
其中,解析单元,用于解析请求,以获取被应用端加密的加密请求数据;
解密单元,用于解密加密请求数据,以获得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目标应用编码、以及目标类型编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解密单元包括接收子单元、第一解密子单元和第二解密子单元。
其中,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应用端的被加密后的第一密钥。
第一解密子单元,用于利用预存的私钥,对第一密钥进行解密,以获得第二密钥。
第二解密子单元,用于利用第二密钥,对加密请求数据进行解密,以获得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目标应用编码、以及目标类型编码。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方法中,将个人信息数据存储在安全数据库中,实现了应用与数据分离。通过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数据,可强化个人身份隐私数据保护,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没有将应用与数据分离,造成数据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个人隐私数据的泄漏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方法中,应用端发送的请求报文包含用于表征请求信息的数据编码,数据编码根据应用端和数据处理服务集群之间预设的编码规则生成,这样数据处理服务集群通过解析请求,获得数据编码后进一步通过编码转换可确定请求的具体信息,即可确定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目标用户数据的目标类型。因数据处理服务集群用于对接的应用种类繁多,采用该方法,可实现数据处理服务集群和各种不同应用类型之间能够实现快速的信息交互,如此,不仅能够减轻数据处理服务集群处理数据的压力,加快数据解析的速度,同时,因采用数据编码代替具体的请求信息,可使得请求数据更加轻量化,进一步提高请求响应的速度。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可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可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实现数据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应用端的请求,其中该请求用于从目标用户的多个类型的用户数据中,获取目标类型的目标用户数据;
解析该请求,以获取表征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目标用户身份编码、表征应用端应用信息的目标应用编码、以及表征在应用端应用维度下的目标用户数据类型的目标类型编码;
根据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确定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
根据目标应用编码和目标类型编码确定目标用户数据的目标类型;
根据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目标类型,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数据;
向应用端返回目标用户数据。
在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之前,先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所涉及的系统结构以及应用场景进行如下介绍。
图1示意性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系统、环境或场景。
如图1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数据处理系统102、第三方安全数据库103和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104。终端设备101、数据处理系统102、第三方安全数据库103和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104彼此之间可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网络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和/或无线通信链路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通过网络与数据处理系统102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和/或社交平台软件等(仅为示例)。
终端设备101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终端设备101也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扫码端设备、各种自助服务终端设备、各种类型的智能柜员机等等。
用户可通过终端设备101向数据处理系统102发起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的请求,目标用户可以是当前操作用户,也可以是不同于当前操作用户的其他用户。用户可通过操作终端设备101输入想要获取某种用户信息的操作指令,用户也可以通过不同于终端设备101的其他电子设备向终端设备101展示二维码、条形码、小程序码等各种类型的数据编码,终端设备101通过解码后获取用户的指令。
数据处理系统102用于接收到终端设备101发起的请求后,解析用户的请求,获得想要获取的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想要获取的个人信息的数据类型。
第三方安全数据库103可以为经过严格保密及监管的安全数据库,其中存储有用户的各种类型的个人信息,例如年龄、家庭住址、学历信息、个人资产信息、个人社保信息等等。
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104用于对目标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确保其身份的合法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数据处理系统102接收到终端设备101发起的请求后,解析用户的请求,获得想要获取的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想要获取的个人信息的数据类型。
数据处理系统102将想要获取的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想要获取的个人信息的数据类型发送至第三方安全数据库103,以便根据这些信息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103中获取目标用户的目标数据。
数据处理系统102同时将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以便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根据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对目标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104向第三方安全数据库103发出授权指令。
第三方安全数据库103在接收到授权指令后,允许数据处理系统102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103中获取目标用户的目标数据,以便数据处理系统102获取目标数据后向终端设备101返回。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可用于大数据技术领域,也可用于金融技术领域,也可用于除大数据技术领域和金融技术领域之外的任意领域。本公开对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的应用领域不做限定。
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应用等,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了必要保密措施,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操作S201~S206。
在操作S201,接收来自应用端的请求,其中该请求用于从目标用户的多个类型的用户数据中,获取目标类型的目标用户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可通过应用端设备发起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数据的请求,目标用户数据可以是目标用户的个人信息数据中的某一特定类型的信息数据。目标用户可以是当前操作用户,也可以是不同于当前操作用户的其他用户。
应用端发送请求,可通过用户操作应用端设备输入想要获取某种用户信息的操作指令后发送指令实现,也可以是用户通过不同于应用端设备的其他电子设备向应用端设备展示二维码、条形码、小程序码等各种类型的数据编码,应用端设备通过解码后获取用户的指令后发送指令实现。
在操作S202,解析该请求,以获取表征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目标用户身份编码、表征应用端应用信息的目标应用编码、以及表征在应用端应用维度下的目标用户数据类型的目标类型编码。
在操作S203,根据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确定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
在操作S204,根据目标应用编码和目标类型编码确定目标用户数据的目标类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数据处理服务集群用于在接收到应用端发起的请求后,解析该请求,获得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想要获取的目标用户的个人信息的数据类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方法中,数据处理服务集群中可安装有规则引擎,规则引擎用于解析请求报文,从请求报文中获取应用端和数据处理服务集群之间的交互信息,交互信息包括应用端和数据处理服务集群之间按照预设编码规则生成的数据编码,可包括表征用户身份信息的用户身份编码、表征应用端应用信息的应用编码、以及表征在应用端应用维度下的用户数据类型的类型编码等等。例如,可在获取到上述类型的数据编码后,可根据预设的规则将上述编码转换为相应的信息。例如,可根据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确定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可根据目标应用编码和目标类型编码确定目标用户数据的目标类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数据处理服务集群可用于对接各种类型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政务类应用、企业服务类应用、生活服务类应用等等。因对接的应用种类繁多,针对每一种应用,根据应其应用的特点不同,其与外部系统实现数据交互规则又各不相同,给数据处理服务集群的解析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为了实现数据处理服务集群和各种不同应用类型之间能够实现快速的信息交互,不同应用端和数据处理服务集群之间按照同一类型的预设信息交互规则,例如本公开实施例采用的预设编码规则,来实现信息交互。应用端发送的请求报文包含用于表征各种用户信息的数据编码,数据编码根据应用端和数据处理服务集群之间预设的编码规则生成,这样数据处理服务集群通过解析报文,获得数据编码后进一步通过编码转换可确定请求的具体信息。
在操作S205,在确定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目标用户数据的目标类型后,数据处理服务集群可根据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目标类型,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三方安全数据库可以为经过严格保密及监管的安全数据库,其中存储有用户的各种类型的个人信息,例如年龄、家庭住址、学历信息、个人资产信息、个人社保信息等等。
在操作S206,向应用端返回目标用户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方法中,将个人信息数据存储在安全数据库中,实现了应用与数据分离。通过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数据,可强化个人身份隐私数据保护,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没有将应用与数据分离,造成数据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个人隐私数据的泄漏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方法中,应用端发送的请求报文包含用于表征请求信息的数据编码,数据编码根据应用端和数据处理服务集群之间预设的编码规则生成,这样数据处理服务集群通过解析请求,获得数据编码后进一步通过编码转换可确定请求的具体信息,即可确定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目标用户数据的目标类型。因数据处理服务集群用于对接的应用种类繁多,采用该方法,可实现数据处理服务集群和各种不同应用类型之间能够实现快速的信息交互,如此,不仅能够减轻数据处理服务集群处理数据的压力,加快数据解析的速度,同时,因采用数据编码代替具体的请求信息,可使得请求数据更加轻量化,进一步提高请求响应的速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根据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确定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根据预设身份编码规则,将目标用户身份编码转换为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例如,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可以是目标用户身份证件号码信息、护照信息等可唯一标识目标用户身份的有效身份证件信息。根据预设身份编码规则,目标用户身份编码可以是目标用户身份证件号码、或护照号码等与随机数的组合。将目标用户身份编码转换为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可以是根据预设身份编码规则,结合身份证件号码或护照号码的编码规则,从目标用户身份编码中将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识别出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根据目标应用编码和目标类型编码确定目标用户数据的目标类型包括:根据预设应用编码规则,将目标应用编码转换为应用端的应用信息;根据应用端的应用信息和预设数据类型编码规则,将目标类型编码转换为目标类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预设应用编码规则和预设数据类型编码规则可以是应用端和数据处理服务集群之间提前预设的编码规则。例如,应用编码规则可以是对于支付类应用采用:支付类应用标识符加随机号顺次编码,对于政务类应用采用:政务类应用标识符加随机号顺次编码。如对于支付类应用A的应用编码可以为RL001;对于政务类应用B的应用编码可以为BA00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目标类型编码用于表征在应用端应用维度下的目标用户数据类型,预设数据类型编码规则可以是应用编码与随机数的组合。例如,支付类应用A下对应的年龄信息的目标类型编码可以是RL00102。
根据预设应用编码规则,将目标应用编码转换为应用端的应用信息;可以是从预存的编码表中查询目标应用编码对应的应用信息。其中编码表记录有应用编码和应用的映射关系,编码表中的映射关系根据预设应用编码规则生成。
根据应用端的应用信息和预设数据类型编码规则,将目标类型编码转换为目标类型。也可以是从预存的编码表中查询目标用户数据的目标类型。其中编码表记录有各个应用下的数据类型编码与数据类型的映射关系,编码表中的映射关系根据预设数据类型编码规则生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建立预设身份编码规则、预设应用编码规则、预设数据类型编码规则,可以快速将数据编码转换为相应的请求信息,采用该方法,可实现数据处理服务集群和各种不同应用类型之间能够实现快速的信息交互,加快数据解析的速度,提高请求响应的速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在根据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目标类型,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数据前:将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以便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根据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对目标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向第三方安全数据库发出授权指令。
第三方安全数据库在接收到授权指令后,允许数据处理系统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的目标数据,以便数据处理系统获取目标数据后向应用端返回。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对目标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可避免非法用户或者未经注册认证的用于获取到目标用户的个人信息,进一步提高了目标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应用端发送请求,可通过用户操作应用端设备上安装的APP输入想要获取某种用户信息的操作指令后发送指令实现,也可以是用户通过不同于应用端设备的其他电子设备向应用端设备展示二维码,应用端设备通过解码后获取用户的指令后发送指令实现。
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存储有用户的个人数据账户,个人数据账户中存储有各种类型的个人信息,例如个人身份数据、民政户籍数据、家庭关系数据、教育学历数据、健康医疗数据、个人信用数据、个人社保数据等等。
数据处理服务集群在接收到应用端发起的请求后,解析该请求,获得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想要获取的目标用户的个人信息的数据类型。
数据处理服务集群在确定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目标用户数据的目标类型后,向第三方安全数据库发起获取数据的请求,以便根据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目标类型,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数据。同时,数据处理服务集群将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以便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根据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对目标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向第三方安全数据库发出授权指令。
第三方安全数据库在接收到授权指令后,允许数据处理系统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的目标数据,以便数据处理系统获取目标数据后向应用端返回。
图4示意性示出了可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为用户通过政务类应用查询个人口粮补贴的场景示意图。用户通过手机上安装的社保类应用APP点击查询口粮补贴的按钮,通过手机应用端向数据处理系统发送指令。数据处理服务集群接收到应用端发起的请求后,根据社保类应用和数据处理系统之间预设的数据编码规则解析该请求,获得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想要获取的目标用户的个人信息的数据类型(即口粮补贴数据类型)。
数据处理服务集群向第三方安全数据库发起获取数据的请求,同时将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在验证通过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在接收到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的授权指令后,允许数据处理系统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的目标数据,此外数据处理服务集群询问目标用户,以获得目标用户是否同意获取其个人的口粮补贴数据,在目标用户授权后,向应用端返回。
图5示意性示出了可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为用户通过公交支付类应用查询个人年龄信息数据的场景示意图。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应用端设备为公交车上的扫码端设备,应用端设备上安装有公交支付类应用,目标用户(乘客)通过不同于该应用端设备的手机向扫码端设备展示二维码,该二维码通过从手机上安装的另一支付类应用APP展示,应用端设备通过解码,确定该指令的内容为获取目标用户的年龄信息后,向数据处理集群发送指令。数据处理服务集群接收到应用端发起的请求后,根据公交支付类应用和数据处理系统之间预设的数据编码规则解析该请求,获得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想要获取的目标用户的个人信息的数据类型(即年龄数据)。
数据处理服务集群向第三方安全数据库发起获取数据的请求,同时将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在验证通过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在接收到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的授权指令后,允许数据处理系统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的年龄数据后向应用端返回,应用端在获取到乘客的年龄后,若得知该乘客为大于等于60岁的老年人,执行从预设账户扣款0元,若得知该乘客年龄小于60岁,执行从预设账户扣款应支付费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上述请求还用于获取对目标用户数据的判定结果;
上述方法还包括,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数据后:根据预设判定规则,生成对目标用户数据的判定结果;向应用端返回判定结果。
例如,应用端需要获取目标用户年龄是否大于60岁的判定结果。数据处理集群在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数据为年龄45岁,判定目标用户年龄不是大于60岁,生成判定结果“否”后向应用端返回。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向应用端返回目标用户数据前:
解析请求,以获取表征应用端的设备信息的目标设备编码;
根据目标设备编码确定应用端的设备信息;
根据设备信息确定目标用户数据的数据格式;
按照数据格式向应用端返回目标用户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解析请求可确定应用端的设备信息,例如设备的类型为手机、或平板电脑、或ATM设备等。因不同设备处理和展示数据的格式不同,通过获取到设备信息,可按照设备预设的数据格式将用户信息数据返回,提高了后台系统对应用设备的数据兼容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解析请求,以获取表征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目标用户身份编码、表征应用端应用信息的目标应用编码、以及表征目标用户数据类型的目标类型编码包括:
解析请求,以获取被应用端加密的加密请求数据;以及解密加密请求数据,以获得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目标应用编码、以及目标类型编码。解密加密请求数据具体为:接收来自应用端的被加密后的第一密钥,第一密钥可采用非对称加密法加密生成。之后利用预存的私钥,对第一密钥进行解密,以获得第二密钥,可采用非对称解密法对第一密钥进行解密。最后利用第二密钥,对加密请求数据进行解密,以获得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目标应用编码、以及目标类型编码,其中可采用对称解密法对加密请求数据进行解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请求数据为被加密的数据,通过对加密请求数据进行解密,可获得具体的请求信息。通过对请求数据加密,加强了数据的安全性。解密过程采用了先对第一密钥进行解密获得第二密钥,再利用第二密钥对加密请求数据进行解密的方法,通过两级加密解密,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600的框图。
数据处理装置600可以用来实现参考图2所示的方法。
数据处理装置600,包括接收模块601、第一解析模块602、第一确定模块603、第二确定模块604、获取模块605和第一返回模块606。
其中,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来自应用端的请求,其中请求用于从目标用户的多个类型的用户数据中,获取目标类型的目标用户数据;
第一解析模块602,用于解析请求,以获取表征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目标用户身份编码、表征应用端应用信息的目标应用编码、以及表征在应用端应用维度下的目标用户数据类型的目标类型编码;
第一确定模块603,用于根据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确定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604,用于根据目标应用编码和目标类型编码确定目标用户数据的目标类型;
获取模块605,用于根据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目标类型,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数据;
第一返回模块606,用于向应用端返回目标用户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利用该装置实现了将个人信息数据存储在安全数据库中,实现了应用与数据分离。通过获取模块605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数据,可强化个人身份隐私数据保护,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没有将应用与数据分离,造成数据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个人隐私数据的泄漏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利用该装置,应用端发送的请求报文包含用于表征请求信息的数据编码,数据编码根据应用端和数据处理服务集群之间预设的编码规则生成,这样通过第一解析模块602、第一确定模块603和第二确定模块604,数据处理服务集群可通过解析请求,获得数据编码后进一步通过编码转换可确定请求的具体信息,即可确定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目标用户数据的目标类型。因数据处理服务集群用于对接的应用种类繁多,采用该方法,可实现数据处理服务集群和各种不同应用类型之间能够实现快速的信息交互,如此,不仅能够减轻数据处理服务集群处理数据的压力,加快数据解析的速度,同时,因采用数据编码代替具体的请求信息,可使得请求数据更加轻量化,进一步提高请求响应的速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一转换单元,用于根据预设身份编码规则,将目标用户身份编码转换为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第二确定模块包括第二转换单元和第三转换单元。
其中,第二转换单元,用于根据预设应用编码规则,将目标应用编码转换为应用端的应用信息。
第三转换单元,用于根据应用端的应用信息和预设数据类型编码规则,将目标类型编码转换为目标类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在根据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目标类型,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数据前,将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以便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根据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对目标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上述请求还用于获取对目标用户数据的判定结果;
上述装置还包括生成模块和第二返回模块。
其中,生成模块,用于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数据后,根据预设判定规则,生成对目标用户数据的判定结果。
第二返回模块,用于向应用端返回判定结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二解析模块、第三确定模块、第四确定模块和第三返回模块。
其中,第二解析模块,用于,向应用端返回目标用户数据前,解析请求,以获取表征应用端的设备信息的目标设备编码。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设备编码确定应用端的设备信息。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设备信息确定目标用户数据的数据格式。
第三返回模块,用于按照数据格式向应用端返回目标用户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解析模块包括解析单元和解密单元。
其中,解析单元,用于解析请求,以获取被应用端加密的加密请求数据;
解密单元,用于解密加密请求数据,以获得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目标应用编码、以及目标类型编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解密单元包括接收子单元、第一解密子单元和第二解密子单元。
其中,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应用端的被加密后的第一密钥。
第一解密子单元,用于利用预存的私钥,对第一密钥进行解密,以获得第二密钥。
第二解密子单元,用于利用第二密钥,对加密请求数据进行解密,以获得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目标应用编码、以及目标类型编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多个、或其中任意多个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的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例如,接收模块601、第一解析模块602、第一确定模块603、第二确定模块604、获取模块605和第一返回模块606中的任意多个可以合并在一个模块/单元/子单元中实现,或者其中的任意一个模块/单元/子单元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单元/子单元。或者,这些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子单元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与其他模块/单元/子单元的至少部分功能相结合,并在一个模块/单元/子单元中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接收模块601、第一解析模块602、第一确定模块603、第二确定模块604、获取模块605和第一返回模块606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等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身接收模块601、第一解析模块602、第一确定模块603、第二确定模块604、获取模块605和第一返回模块606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实现数据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实现上文描述的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图7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7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7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7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处理器701例如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例如CPU)、指令集处理器和/或相关芯片组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处理器701还可以包括用于缓存用途的板载存储器。处理器701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不同动作的单一处理单元或者是多个处理单元。
在RAM 703中,存储有电子设备7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701、ROM702以及RAM 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处理器701通过执行ROM 702和/或RAM 703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需要注意,所述程序也可以存储在除ROM 702和RAM 7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处理器701也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7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705,输入/输出(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系统700还可以包括连接至I/O接口705的以下部件中的一项或多项: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7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7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7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709。通信部分7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7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705。可拆卸介质7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7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70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编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7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7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系统、设备、装置、模块、单元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模块来实现。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装置/系统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装置/系统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上文描述的ROM 702和/或RAM 703和/或ROM 702和RAM 7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的程序代编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该程序代编码用于使电子设备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
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装置中限定的上述功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系统、装置、模块、单元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模块来实现。
在一种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依托于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等有形存储介质。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也可以在网络介质上以信号的形式进行传输、分发,并通过通信部分709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711被安装。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的程序代编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网络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编码,具体地,可以利用高级过程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或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这些计算程序。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诸如Java,C++,python,“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编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编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编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应用端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用于从目标用户的多个类型的用户数据中,获取目标类型的目标用户数据;
解析所述请求,以获取表征所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目标用户身份编码、表征所述应用端应用信息的目标应用编码、以及表征在所述应用端应用维度下的目标用户数据类型的目标类型编码;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编码和所述目标类型编码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数据的所述目标类型;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所述目标类型,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数据;
向所述应用端返回所述目标用户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
根据预设身份编码规则,将所述目标用户身份编码转换为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编码和所述目标类型编码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数据的所述目标类型包括:
根据预设应用编码规则,将所述目标应用编码转换为所述应用端的应用信息;
根据所述应用端的应用信息和预设数据类型编码规则,将所述目标类型编码转换为所述目标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所述目标类型,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前:
将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以便所述第三方身份验证平台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对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请求还用于获取对所述目标用户数据的判定结果;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后:
根据预设判定规则,生成对所述目标用户数据的判定结果;
向所述应用端返回所述判定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向所述应用端返回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前:
解析所述请求,以获取表征所述应用端的设备信息的目标设备编码;
根据所述目标设备编码确定所述所述应用端的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数据的数据格式;
按照所述数据格式向所述应用端返回所述目标用户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解析所述请求,以获取表征所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目标用户身份编码、表征所述应用端应用信息的目标应用编码、以及表征所述目标用户数据类型的目标类型编码包括:
解析所述请求,以获取被所述应用端加密的加密请求数据;
解密所述加密请求数据,以获得所述目标用户身份编码、所述目标应用编码、以及所述目标类型编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解密所述请求数据,以获得所述目标用户身份编码、所述目标应用编码、以及所述目标类型编码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应用端的被加密后的第一密钥;
利用预存的私钥,对所述第一密钥进行解密,以获得第二密钥;
利用所述第二密钥,对所述加密请求数据进行解密,以获得所述目标用户身份编码、所述目标应用编码、以及所述目标类型编码。
9.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应用端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用于从目标用户的多个类型的用户数据中,获取目标类型的目标用户数据;
第一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请求,以获取表征所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目标用户身份编码、表征所述应用端应用信息的目标应用编码、以及表征在所述应用端应用维度下的目标用户数据类型的目标类型编码;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身份编码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编码和所述目标类型编码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数据的所述目标类型;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所述目标类型,从第三方安全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数据;
第一返回模块,用于向所述应用端返回所述目标用户数据。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89649.9A 2021-10-12 2021-10-12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9189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9649.9A CN113918904A (zh) 2021-10-12 2021-10-12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9649.9A CN113918904A (zh) 2021-10-12 2021-10-12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8904A true CN113918904A (zh) 2022-01-11

Family

ID=79239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89649.9A Pending CN113918904A (zh) 2021-10-12 2021-10-12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1890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6616A (zh) * 2022-04-27 2022-07-29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4938298A (zh) * 2022-05-16 2022-08-23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7556087A (zh) * 2023-10-30 2024-02-13 广州圈量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客服回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6616A (zh) * 2022-04-27 2022-07-29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4826616B (zh) * 2022-04-27 2024-04-26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4938298A (zh) * 2022-05-16 2022-08-23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7556087A (zh) * 2023-10-30 2024-02-13 广州圈量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客服回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7556087B (zh) * 2023-10-30 2024-04-26 广州圈量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客服回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99029B2 (en) Securely receiving data input at a computing device without storing the data locally
CN113918904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1567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418812B (zh) 一种基于可信执行环境的智能终端安全消息服务方法
CN109672523A (zh) 基于过滤器的信息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00093A (zh) 报文信息的安全交互方法及系统
US9787476B2 (en) Image verification by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4240347A (zh) 业务服务安全对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3553302A (zh) 征信报告的获取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729345B (zh) 网站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网站数据处理平台及存储介质
CN114584324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授权方法和系统
US20240022432A1 (en) Digital signature security system for messages
CN115001828A (zh) 交易数据的安全访问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637938A (zh) 页面渲染方法、装置、设备、介质
CN113393239A (zh) 交易处理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02794A (zh) 交易数据的保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4826616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3572763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53570B (zh) 生成令牌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45239B (zh) 一种应用登录方法、装置、用户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656782A (zh) 聚合标识码的方法、聚合标识码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505397A (zh) 授权方法、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147101A (zh) 安全支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7494087A (zh) 信息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05214A (zh) 数据加密、解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