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18156A - 一种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8156A
CN113918156A CN202111392395.0A CN202111392395A CN113918156A CN 113918156 A CN113918156 A CN 113918156A CN 202111392395 A CN202111392395 A CN 202111392395A CN 113918156 A CN113918156 A CN 113918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ervice
fusion
data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923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佳佳
赵华太
李琪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923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81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18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81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8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for implementing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4Buffers; Shared memory; Pip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6Message passing systems or structures, e.g. que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4
    • G06F2209/545Gu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1Access rights, e.g. capability lists, access control lists, access tables, access matr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前端融合框架开发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包括业务模块、基建模块和融合支撑组件;业务模块,用于实现具体的业务功能;基建模块,用于封装框架提供的通用业务功能,并作为其他各业务服务的基础搭建模块;融合支撑组件,用于将业务模块的业务系统集成部署于基建模块的主系统上并通过处理生成菜单树实现页面的融合,融合后的界面实现跨模块的服务展示。该框架使用全局路由控制器将路由转化为菜单显示,路由中使用参数来标记当前页面所属的服务,对后端来说是一个微服务的模式。权限由前端控制,权限控制器控制权限到按钮级别。根据需求灵活配置是要独立部署还是要在融合环境下部署。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前端融合框架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方案为使用iframe进行页面碎片化融合,使用postmessage进行页面间通讯,无法进行数据共享和权限控制,需要单独进行定制开发。
开发时iframe由于是窗口级别的隔离,为了保持页面风格的一致,在内部的页面上需要加载所有的公共样式和内容。iframe的实现方式通讯使用postmessage方式进行,兼容性较差,在火狐、IE等浏览器中需要单独适配,且用法比较局限。现有技术无集成的数据共享、权限控制、菜单控制等实现内容,需要自己进行开发。现有技术无法进行解耦开发,由于公共部分的共用和业务模块的定制化特性在开发时需要进行大量其他服务的考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框架无法进行解耦开发,由于公共部分的共用和业务模块的定制化特性在开发时需要进行大量其他服务的考虑,本发明为了避免上述问题且搭建一个开箱即用的框架,使开发者更多关注于业务实现而非基础建设,集成了必须的基础功能模块并提供了微服务融合的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包括业务模块、基建模块和融合支撑组件;
业务模块,用于实现具体的业务功能;
基建模块,用于封装框架提供的通用业务功能,并作为其他各业务服务的基础搭建模块;
融合支撑组件,用于将业务模块的业务系统集成部署于基建模块的主系统上并通过处理生成菜单树实现页面的融合,融合后的界面实现跨模块的服务展示。
优选地,基建模块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登陆模块和权限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按照设定周期对可以登录系统的用户进行管理;
登陆模块,用于用户登录登出和token管理;
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用户的权限进行管理。
优选地,基建模块还包括菜单管理模块、字典管理模块和角色管理模块;
菜单管理模块,用于管理融合后系统菜单的显示,包含显示顺序和内容;
字典管理模块,用于对所有应用中使用的字典进行管理;
角色管理模块,用于对用户的角色进行权限管理。
基建模块还包括定制首页:首页展示内容可以进行拖拽定制,粒度可以到租户、角色、用户。
优选地,业务模块和基建模块在打包部署后形成多个前端服务,其中,业务模块形成业务服务、基建模块形成基建服务。
优选地,融合支撑组件包括微前端注册模块、全局路由控制器和权限控制器;
微前端注册模块,用于业务服务通过微前端注册模块注册至基建服务,注册后业务服务的路由通过动态路由的方式添加到全局路由控制器中;
全局路由控制器,用于遍历所有注册的业务服务的路由,并和权限控制器提供的用户可用权限路由进行合并过滤处理,形成该用户可见的最终路由集合,在基建模块展示时将路由转成菜单,并显示在界面上;还用于用户点击菜单时控制显示页面进入对应的服务的路由地址,实现页面的融合。
优选地,权限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服务请求获取当前登录用户有权限加载的所有功能数据,权限控制器将页面权限数据转换为路由,交由全局路由控制器过滤处理,最终生成该用户有权限看到的菜单树;权限控制器还用于将按钮级别的权限的数据筛选处理用户使用的权限,并在页面上呈现显示状态。
优选地,融合支撑组件还包括跨服务数据共享模块;
跨服务数据共享模块,使各应用间使用同一个数据结果,将共享数据放入统一的共享数据池中,各服务监测到数据变化后,从共享数据池中取出数据,将数据存入各自的状态缓存机,各服务内组件从缓存机中获取被共享的数据实现服务内各模块的数据共享。
优选地,全局路由控制器,还用于标记当前生成的菜单具体属于哪一个服务,在页面跳转时将当前路由所属的服务通过数据共享机制将标记共享到各服务的状态缓存机中,由此各服务都可以知道当前展示的是哪一个服务的页面。
优选地,融合支撑组件还包括跨服务通讯模块;
跨服务通讯模块,用于进行服务间定向数据传递。
优选地,融合支撑组件还包括跨服务全局通知模块;
跨服务全局通知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后台发送的消息时将数据存到消息缓存池中,各服务基于跨服务通讯的机制监听消息缓存池中的数据,收到后台进行的全局通知。
以多模块为基础的融合框架,master模块作为基建模块,其他biz模块作为各业务模块,基于此框架在biz模块(业务模块)开发时可作为各业务系统分别开发,在部署时业务系统集成部署于master系统上,前端展示效果融合为一体的页面。融合后的系统间可以进行数据共享、消息通信、权限控制等。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多模块搭建,业务模块可以在不同的工程中进行开发,且可进行按需扩展,开发部署过程互不影响。使用全局数据共享+服务内缓存机制,对业务开发者来说就和使用单服务缓存一样,无需关注整体所在的融合环境。该框架使用全局路由控制器将路由转化为菜单显示,路由中使用参数来标记当前页面所属的服务,对后端来说是一个微服务的模式。权限由前端控制,权限控制器控制权限到按钮级别。根据需求灵活配置是要独立部署还是要在融合环境下部署。
此外,本发明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地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融合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对本发明中出现的关键术语进行解释。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包括业务模块、基建模块和融合支撑组件;
业务模块,用于实现具体的业务功能;
基建模块,用于封装框架提供的通用业务功能,并作为其他各业务服务的基础搭建模块;
融合支撑组件,用于将业务模块的业务系统集成部署于基建模块的主系统上并通过处理生成菜单树实现页面的融合,融合后的界面实现跨模块的服务展示。
需要说明的是,业务模块用于实现具体的业务功能,该模块数量可按需扩展,框架支持业务模块在同一工程中开发,也可以分开不同工程开发。基建模块用于封装框架提供的通用业务功能,并作为其他各业务服务的基础搭建模块,该模块在整个框架中只会存在一个。本申请是一个开箱即用的框架,使开发者更多关注于业务实现而非基础建设,集成了必须的基础功能模块并提供了微服务融合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基建模块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登陆模块和权限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按照设定周期对可以登录系统的用户进行管理;
登陆模块,用于用户登录登出和token管理;
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用户的权限进行管理。
基建模块还包括菜单管理模块、字典管理模块和角色管理模块;
菜单管理模块,用于管理融合后系统菜单的显示,包含显示顺序和内容;
字典管理模块,用于对所有应用中使用的字典进行管理;
角色管理模块,用于对用户的角色进行权限管理。
基建模块还包括定制首页:首页展示内容可以进行拖拽定制,粒度可以到租户、角色、用户。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融合支撑组件包括微前端注册模块、全局路由控制器和权限控制器;
微前端注册模块,用于业务服务通过微前端注册模块注册至基建服务,注册后业务服务的路由通过动态路由的方式添加到全局路由控制器中;
全局路由控制器,用于遍历所有注册的业务服务的路由,并和权限控制器提供的用户可用权限路由进行合并过滤处理,形成该用户可见的最终路由集合,在基建模块展示时将路由转成菜单,并显示在界面上;还用于用户点击菜单时控制显示页面进入对应的服务的路由地址,实现页面的融合。
业务模块和基建模块在打包部署后形成多个前端服务,其中,业务模块形成业务服务、基建模块形成基建服务。业务服务通过qiankun微前端的模式注册至基建服务,注册后业务服务的路由通过动态路由的方式添加到全局路由控制器中。
权限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服务请求获取当前登录用户有权限加载的所有功能数据,权限控制器将页面权限数据转换为路由,交由全局路由控制器过滤处理,最终生成该用户有权限看到的菜单树;权限控制器还用于将按钮级别的权限的数据筛选处理用户使用的权限,并在页面上呈现显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权限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权限控制器通过服务请求获取当前登录用户有权限加载的所有功能数据,该数据分为两类,一类是页面权限,权限控制器将该部分数据转换为路由,交由路由控制器过滤处理,最终生成该用户有权限看到的菜单树;另一类就是文档最后提到的按钮级别的权限,每个按钮权限都有自己的代码值(code),权限控制器拿到这部分数据后筛选处理用户可以使用的权限,使其在页面上呈现显示状态,其他不可用的权限按钮则呈现隐藏状态。
全局路由控制器,还用于标记当前生成的菜单具体属于哪一个服务,在页面跳转时将当前路由所属的服务通过数据共享机制将标记共享到各服务的状态缓存机中,由此各服务都可以知道当前展示的是哪一个服务的页面。
全局路由控制器遍历所有注册的业务服务,在基建模块展示时转成菜单,并显示在界面上,点击菜单时路由控制器控制进入对应的服务的路由地址,实现页面的融合,融合后的界面可以实现跨多个服务的展示。
在有些实施例中,融合支撑组件还包括跨服务数据共享模块;
跨服务数据共享模块,使各应用间使用同一个数据结果,将共享数据放入统一的共享数据池中,各服务监测到数据变化后,从共享数据池中取出数据,将数据存入各自的状态缓存机,各服务内组件从缓存机中获取被共享的数据实现服务内各模块的数据共享。
模块间的数据共享使用了全局数据共享+服务内缓存的机制,使用qiankun的全局数据共享作为服务间的数据共享,共享数据放入统一的共享数据池中,变化后触发监听方法使监听方得知数据变化,从数据池中取出数据,配合服务内的状态缓存机,将数据存入状态缓存机以实现服务内各组件的数据共享。整体机制可以做到全局跨模块的数据共享。
在有些实施例中,融合支撑组件还包括跨服务通讯模块;
跨服务通讯模块,用于进行服务间定向数据传递。如服务A想要向服务B发送自定义的消息,实现过程基于数据共享机制,服务A先将要通讯的消息放入共享模块,共享模块在经过共享后数据到达服务B的缓存机内,此前服务B对缓存机内的数据进行监听,A放入的消息会触发该B的监听反应,从而B可以拿到A发送的消息,实现A向B的数据传递。
在有些实施例中,融合支撑组件还包括跨服务全局通知模块;
跨服务全局通知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后台发送的消息时将数据存到消息缓存池中,各服务基于跨服务通讯的机制监听消息缓存池中的数据,收到后台进行的全局通知。
跨服务全局通知,支持后台通过webscket和http两种方式给前端的各模块进行全局通知:
1)websocket方式:登录后主页自动与后台创建websocket通讯通路,后台消息通过websocket发送给该模块,该功能模块将数据存到消息缓存池中,各服务基于跨服务通讯的机制监听消息缓存池中的数据,以此可收到后台进行的全局通知。
2)http方式:在登录后主页发起http通讯请求,询问后端是否有全局通知,间隔n秒(此处n可以配置)后再次轮询询问,如接到后台有消息需要通知则发送到消息缓存池中,各服务基于跨服务通讯的机制监听消息缓存池中的数据,以此可收到后台进行的全局通知。
以上两种方式可以根据浏览器的版本和后台开放的接口协议选择在实际产品应用中开放使用哪种种方式。
可配置部署模式,全局路由控制器通过全局配置进行微服务的加载或者单独加载的模式来生成服务,路由控制器通过配置查看如果是使用微服务的模式会从后端请求加载微服务的配置及动态路由,并加载qiankun启动微服务,如果是使用单独加载的模式则找到对应的方法来加载当前项目下配置好的静态路由,以此实现脱离融合的部署模式。
以多模块为基础的融合框架,master模块作为基建模块,其他biz模块作为各业务模块,基于此框架在biz模块(业务模块)开发时可作为各业务系统分别开发,在部署时业务系统集成部署于master系统上,前端展示效果融合为一体的页面。融合后的系统间可以进行数据共享、消息通信、权限控制等。
开发时iframe由于是窗口级别的隔离,为了保持页面风格的一致,在内部的页面上需要加载所有的公共样式和内容,使用现有多模块的开发,无窗口级别的隔离,所有样式还是在同一窗口中,公共样式、规则、组件统一定义在master组件中,在开始时进行加载。
iframe的实现方式通讯使用postmessage方式进行,兼容性较差,在火狐、IE等浏览器中需要单独适配,且内容比较局限,本发明基于数据共享的方式进行通讯,通讯内容没有局限,可自定义扩充。
本发明直接集成多种数据模块,开箱即用,本发明可以进行分别的开发,完全解耦,不需要考虑其他服务的存在和实现,独立实现自己的部分。公共部分都在master模块中实现,公共部分升级修改时也只需要修改升级master部分即可,不需要多方修改。
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业务模块、基建模块和融合支撑组件;
业务模块,用于实现具体的业务功能;
基建模块,用于封装框架提供的通用业务功能,并作为其他各业务服务的基础搭建模块;
融合支撑组件,用于将业务模块的业务系统集成部署于基建模块的主系统上并通过处理生成菜单树实现页面的融合,融合后的界面实现跨模块的服务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其特征在于,基建模块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登陆模块和权限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按照设定周期对可以登录系统的用户进行管理;
登陆模块,用于用户登录登出和token管理;
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用户的权限进行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其特征在于,基建模块还包括菜单管理模块、字典管理模块和角色管理模块;
菜单管理模块,用于管理融合后系统菜单的显示,包含显示顺序和内容;
字典管理模块,用于对所有应用中使用的字典进行管理;
角色管理模块,用于对用户的角色进行权限管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其特征在于,业务模块和基建模块在打包部署后形成多个前端服务,其中,业务模块形成业务服务、基建模块形成基建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其特征在于,融合支撑组件包括微前端注册模块、全局路由控制器和权限控制器;
微前端注册模块,用于业务服务通过微前端注册模块注册至基建服务,注册后业务服务的路由通过动态路由的方式添加到全局路由控制器中;
全局路由控制器,用于遍历所有注册的业务服务的路由,并和权限控制器提供的用户可用权限路由进行合并过滤处理,形成该用户可见的最终路由集合,在基建模块展示时将路由转成菜单,并显示在界面上;还用于用户点击菜单时控制显示页面进入对应的服务的路由地址,实现页面的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其特征在于,权限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服务请求获取当前登录用户有权限加载的所有功能数据,权限控制器将页面权限数据转换为路由,交由全局路由控制器过滤处理,最终生成该用户有权限看到的菜单树;权限控制器还用于将按钮级别的权限的数据筛选处理用户使用的权限,并在页面上呈现显示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其特征在于,融合支撑组件还包括跨服务数据共享模块;
跨服务数据共享模块,使各应用间使用同一个数据结果,将共享数据放入统一的共享数据池中,各服务监测到数据变化后,从共享数据池中取出数据,将数据存入各自的状态缓存机,实现服务内各模块的数据共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其特征在于,全局路由控制器,还用于标记当前生成的菜单具体属于哪一个服务,在页面跳转时将当前路由所属的服务通过数据共享机制将标记共享到各服务的状态缓存机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其特征在于,融合支撑组件还包括跨服务通讯模块;
跨服务通讯模块,用于进行服务间定向数据传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其特征在于,融合支撑组件还包括跨服务全局通知模块;
跨服务全局通知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后台发送的消息时将数据存到消息缓存池中,各服务基于跨服务通讯的机制监听消息缓存池中的数据,收到后台进行的全局通知。
CN202111392395.0A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 Pending CN1139181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2395.0A CN113918156A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2395.0A CN113918156A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8156A true CN113918156A (zh) 2022-01-11

Family

ID=79248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92395.0A Pending CN113918156A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1815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7505A (zh) * 2022-01-26 2022-03-01 湖南湘生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控制组的通用bs架构权限管理控制系统
CN115658084A (zh) * 2022-11-09 2023-01-31 华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Web前端架构及其页面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7505A (zh) * 2022-01-26 2022-03-01 湖南湘生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控制组的通用bs架构权限管理控制系统
CN115658084A (zh) * 2022-11-09 2023-01-31 华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Web前端架构及其页面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5242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ing session information from a portal server
US8219970B2 (en) XML push and remote execution of a wireless applications
JP4473128B2 (ja) ウェブ・ポータルの関連するポートレットが、同期されたコンテンツ表示のために協働することを可能に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RU2503056C2 (ru) Веб-канал, базируемый на языке xml, для веб-доступа удаленных источников
US7779085B2 (en) Automatic mobile device configuration
US83121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 collection of portlets in a portal server
CN113918156A (zh) 一种基于多模块的前端融合框架
US8543972B2 (en) Gateway data distribution engine
US20230308504A9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for multiple device client platforms
CN109862051A (zh) 一种微服务架构下多租户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KR20050043989A (ko) 웹포털의 포트랫 선택을 위해 비지니스룰 또는 사용자롤을사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2667751A (zh) 实现基于网络的通信终端的用户界面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4580342A (zh) 一种可扩展和完全自定义的统一接口服务平台
CN106997298A (zh) 一种应用资源获取方法及装置
JP2011086291A (ja) システムランドスケープ対応アプリケーション間通信インフラストラクチャ
Wang et al. SOA's last mile-connecting smartphones to the service cloud
US2006025957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ustomizing services for applications
CN114254606A (zh) 微服务框架模型
CN112202744A (zh) 一种多系统数据通信方法和装置
Seda et al. Efficient architecture design for software as a service in cloud environments
KR20060069369A (ko) 알에스에스를 이용한 다자간 통신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6371848B (zh) 一种web开发框架支持Odata的实现方法
CN111736807B (zh) 租户功能定制方法、装置及基于租户的办公系统
US10860186B2 (en) User interface component wiring for a web portal
Ganchev et al. A cloud-based service recommendation system for use in UCW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