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18027A - 手势指套控制方法、手势指套、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手势指套控制方法、手势指套、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8027A
CN113918027A CN202111516063.9A CN202111516063A CN113918027A CN 113918027 A CN113918027 A CN 113918027A CN 202111516063 A CN202111516063 A CN 202111516063A CN 113918027 A CN113918027 A CN 113918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touch
region
contac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60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18027B (zh
Inventor
韩璧丞
王浩旋
杨钊祎
王俊霖
郭小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ntal Flo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ntal Flo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ntal Flo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ntal Flo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160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80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18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8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18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80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4Hand-worn 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e.g. data glo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1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nsors, purposes or types
    • A63F13/214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nsors, purposes or types for locating contacts on a surface, e.g. floor mats or touch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06F3/0383Signal control means within the pointing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1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input 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player-generated signals into game device control signals
    • A63F2300/1068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input 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player-generated signals into game device control signals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ct the point of contact of the player on a surface, e.g. floor mat, touch p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3
    • G06F2203/0331Finger worn pointing devi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手势指套控制方法、手势指套、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手势指套包括至少第一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一食指手指部、第一接触区和第一触控区;所述第一触控区被划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的三个指骨区域,在本申请中,第一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一食指手指部可分别对应于用户的大拇指和食指,用户只需要移动大拇指或食指,通过第一手指部上的第一接触区与第一触控区的不同区域接触时产生的不同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外部智能设备的控制,该手势指套简单易用,操控性强,且该方式提升了手势指套的识别精度,不易造成误识别。

Description

手势指套控制方法、手势指套、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手势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势指套控制方法、手势指套、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手套具备了手势识别等功能,通过智能手套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用手直接操控,这样的智能手套被设计为用于在游戏等中应用的现实技术中重现手的动作,以及在智能设备(例如智能家居)中通过手势实现对智能设备的控制。而无需借助操纵杆或手柄之类的辅助工具。
然后,目前的智能手套结构复杂,且由于用户生活习惯个体差异较大,故操作复杂且识别准确度不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势指套控制方法、手势指套、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手套手势识别复杂、识别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势指套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外部智能设备,所述手势指套与外部智能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手势指套包括至少第一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一食指手指部、第一接触区和第一触控区;所述第一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大拇指手指部,所述第一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所述第一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大拇指手指部的指肚区域,所述第一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靠近所述第一大拇指手指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区被划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的三个指骨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压力触摸信号,其中,所述压力触摸信号为所述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二区域的接触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时生成的信号;
根据所述压力触摸信号确定对应的压力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压力数据信息包括压力值信息和按压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压力数据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压力数据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包括:
预先建立压力值信息、按压时间信息以及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第一关系对照表;
根据所述压力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关系对照表确定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连续触摸信号,其中,当所述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二区域每次接触的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时,且相邻两次所述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二区域的接触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时,产生的信号为连续触摸信号;
根据所述连续触摸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二区域连续接触的次数;
预先建立所述连续接触的次数与第二控制信号之间的第二关系对照表;
根据所述连续接触的次数和所述第二关系对照表确定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
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滑动触摸信号;其中,所述滑动触摸信号为所述第一接触区从第二区域向第一区域或第三区域滑动时所生成的信号;
根据所述滑动触摸信号确定所述滑动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滑动数据信息包括滑动方向信息和/或滑动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滑动数据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
将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滑动数据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包括:
预先建立滑动方向、滑动距离以及第三控制信号之间的第三关系对照表;
根据所述滑动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三关系对照表确定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手势指套还包括第二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二食指手指部、第二接触区和第二触控区;所述第二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二大拇指手指部,所述第二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二食指手指部;所述第二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二大拇指手指部的指肚区域,所述第二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二食指手指部靠近所述第二大拇指手指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触控区被划分为至少第四区域、第五区域和第六区域,所述第四区域、所述第五区域和所述第六区域分别对应所述第二食指手指部的三个指骨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与所述第四区域、第五区域以及第六区域中的任一区域对应的接触信号,其中,所述接触信号为所述第二接触区与所述第四区域、第五区域以及第六区域中的任一区域相接触所生成的信号;
根据所述对应的接触信号确定对应的第四控制信号;
将所述第四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可选的,所述手势指套还包括第一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一食指手指部在内的多个手指部,每个所述手指部均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手指弯曲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和空间距离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传感器组件接收每个手指部运动时产生的运动信号;
根据所述运动信号生成对应的第五控制信号;
将所述第五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触区包括至少一个导电单元,所述第一触控区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内表面的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外表面的第二绝缘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触控单元。
可选的,所述外部智能设备为游戏终端设备;
所述游戏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游戏对象的跳跃高度和/或射击距离;
所述游戏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游戏对象移动的快慢;
所述游戏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游戏对象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
所述游戏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控制游戏对象技能的释放;
所述游戏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五控制信号控制游戏对象对目标物品的抓取。
第二方方面,本申请实施列提供了一种手势指套,包括:
至少第一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一食指手指部、第一接触区和第一触控区、控制模块以及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大拇指手指部的指肚区域,所述第一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靠近所述第一大拇指手指部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区被划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的三个指骨区域;
所述第一接触区用于接触所述第一触控区;
所述第一区域用于当其被所述第一接触区接触时产生压力触摸信号或连续触摸信号,并传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用于当所述第一接触区从第一区域滑动到第二区域或第三区域时产生滑动触摸信号,并传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触摸信号、所述连续触摸信号以及所述滑动触摸信号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可选的,所述手势指套还包括第一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一食指手指部在内的多个手指部,每个所述手指部均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手指弯曲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和空间距离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手势指套还包括:
第二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二食指手指部、第二接触区和第二触控区;
所述第二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二大拇指手指部,所述第二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二食指手指部;所述第二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二大拇指手指部的指肚区域,所述第二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二食指手指部靠近所述第二大拇指手指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触控区被划分为至少第四区域、第五区域和第六区域,所述第四区域、所述第五区域和所述第六区域分别对应所述第二食指手指部的三个指骨区域;
所述第四区域、所述第五区域和所述第六区域用于当所述第二接触区与其接触时产生对应的接触信号,并将其传送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接触信号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势指套控制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压力触摸信号,其中,所述压力触摸信号为所述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二区域的接触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时生成的信号;
确定模块,根据所述压力触摸信号确定对应的压力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压力数据信息包括压力值信息和按压时间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数据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
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可用于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法的步骤。
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势指套控制方法及手势指套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外部智能设备,用于控制外部智能设备,所述手势指套与外部智能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手势指套包括至少第一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一食指手指部、第一接触区和第一触控区;所述第一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大拇指手指部,所述第一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所述第一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大拇指手指部的指肚区域,所述第一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靠近所述第一大拇指手指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区被划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的三个指骨区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压力触摸信号,其中,所述压力触摸信号为所述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二区域的接触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时生成的信号;根据所述压力触摸信号确定对应的压力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压力数据信息包括压力值信息和按压时间信息;根据所述压力数据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在本申请中,第一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一食指手指部可分别对应于用户的大拇指和食指,用户只需要移动大拇指或食指,使得第一手指部上的第一接触区触摸到第二手指部上的第一触控区,从而完成对外部智能设备的控制,该手势指套简单易用,操控性强,且该方式提升了手势指套的识别精度,不易造成误识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势指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势指套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势指套的佩戴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势指套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附图标记:
100、第一大拇指手指部;110、第一接触区;200、第一食指手指部;210、第一触控区;211、第一区域;212、第二区域;213、第三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括。例如包括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势指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手势手套用于控制外部智能设备,具体的,所述手势指套与外部智能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手势指套包括至少第一大拇指手指部100和第一食指手指部200、第一接触区110和第一触控区210;所述第一接触区110设置在所述第一大拇指手指部100,所述第一触控区210设置在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200;所述第一接触区110设置在所述第一大拇指手指部100的指肚区域,所述第一触控区210设置在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200靠近所述第一大拇指手指部100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区210被划分为第一区域211、第二区域212和第三区域213,所述第一区域211、所述第二区域212和所述第三区域213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200的三个指骨区域。
具体的,外部智能设备可以为智能家居、智能游戏设备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能接收本发明的手势指套的控制信号并进行相应操作的电子设备均属于本发明提及的外部智能设备范畴。当外部智能设备与手势手套建立通信连接后,可以通过手势手套隔空操控智能设备,也可进行虚拟场景中物体的抓取、移动、旋转等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第一大拇指手指部100、第一食指手指部200、第一接触区110、第一触控区210、均为示例性的示出,附图中示出的手势指套结构并不构成对其结构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时,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第一大拇指手指部100和第一食指手指部200的材质一般为布料、毛料、皮料、塑料等柔性绝缘材质,以便于在其中设置第一接触区110、第一触控区210。
以上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了中手势指套的结构特性,下面将阐述本申请实施了中手势手套的控制方法,请参照图2和图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接收压力触摸信号,其中,所述压力触摸信号为所述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二区域的接触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时生成的信号;
当用户穿戴上该手势指套后,通过移动大拇指,使得第一接触区110与第二区域212相接触,从而产生压力触摸信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只有当第一接触区110与所述第二区域212的接触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时才会产生压力触摸信号,可有效避免误操作。
S102、根据所述压力触摸信号确定对应的压力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压力数据信息包括压力值信息和按压时间信息;
具体的,可以通过在第二区域212设置压力传感器,这样,当第一接触区110与第二区域212相接触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时,此时,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到该触摸信号对应的压力数据信息。
S103、根据所述压力数据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
S104、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具体的,第一控制信号具体实现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例如,在游戏场景中,第一控制信号可以用于控制游戏对象跳跃高度或者射击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不同的压力值、不同的按压时间对应不同的第一控制信号,也就是说,不同的压力值和按压时间对应着不同的跳跃高度,例如,可以设定压力值越大、按压时间越长,则游戏对象跳跃的高度越高,本申请实施了通过压力值和按压时间共同定义第一控制信号,确保了其著准确性,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手感和游戏可控性。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压力数据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的步骤包括:
A1、预先建立压力值信息、按压时间信息以及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第一关系对照表;
A2、根据所述压力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关系对照表确定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
具体的, 第一关系对照表可以为在手势指套出厂时预先设定的,也可是用户后期根据实际需要设定的,从而,当得到压力值和按压时间后,即可知道第一控制信号,例如,当第一控制信号为控制射击距离时,只需要知道压力值和按压时间,即可确定本次射击的精准距离。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S201、接收连续触摸信号,其中,当所述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二区域每次接触的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时,且相邻两次所述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二区域的接触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时,产生的信号为连续触摸信号;
S202、根据所述连续触摸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二区域连续接触的次数;
S203、预先建立所述连续接触的次数与第二控制信号之间的第二关系对照表;
S204、根据所述连续接触的次数和所述第二关系对照表确定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
S205、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了中仅当第一接触区110与所述第二区域212每次接触的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时,该次接触才作为有效触摸,且只有当相邻两次所述第一接触区110与所述第二区域212的接触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时,产生的信号才作为有效的连续触摸信号。
例如,在第一接触区110与第二区域212的第一次接触时,其接触的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第一接触区110与第二区域212的第二次接触时,其接触的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则连续接触的次数为1次;
又如,在第一接触区110与第二区域212的第一次接触时,其接触的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第一接触区110与第二区域212的第二次接触时,其接触的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但是第一次接触和第二次接触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二预设时间,此时,连续接触的次数也为1次;
又如,第一接触区110与第二区域212的第一次接触时,其接触的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第一接触区110与第二区域212的第二次接触时,其接触的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且第一次接触和第二次接触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此时,连续接触的次数为2次。
需要指出的是,当第一接触区110与第二区域212的第一次接触时,其接触的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只要在第一次接触后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没有触发第二次接触,即可确定该连续接触的次数为1次。
当确定连续接触的次数后,即可根据连续接触的次数和第二控制信号之间的预设关系,来确定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具体的,第二控制信号具体实现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例如,在游戏场景中,第二控制信号可以用于控制游戏对象移动的快慢。在一个实施例中,不同的连续接触的次数对应不同的第二控制信号,也就是说,不同的连续接触的次数对应着游戏对象不同的移动速度,例如,可以设定连续接触的次数越多,则游戏对象移动的速度越快,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手感和游戏可控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S301、接收滑动触摸信号;其中,所述滑动触摸信号为所述第一接触区从第二区域向第一区域或第三区域滑动时所生成的信号;
S302、根据所述滑动触摸信号确定所述滑动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滑动数据信息包括滑动方向信息和/或滑动距离信息;
S303、根据所述滑动数据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
S304、将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如图1所示,第二区域212在第一区域211和第三区域213之间,滑动触摸信号为第一接触区110以第二区域212为起点,并向第一区域211或第三区域213滑动时所生成的信号,具体的,滑动触摸信号包括了滑动方向和滑动距离,不同的滑动方向和不同的滑动距离对应着不同的第三控制信号。
具体的,第三控制信号具体实现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例如,在游戏场景中,第三控制信号可以用于控制游戏对象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不同的滑动方向、滑动距离对应不同的第二控制信号,也就是说,不同的滑动方向、滑动距离对应着游戏对象移动的方向和距离,例如,可以设定第一接触区110从第二区域212向第一区域211滑动时,游戏对象向左移动,第一接触区110从第二区域212向第第三区域213滑动时,游戏对象向右移动;并设定第一接触区110以第二区域212为起点,根据其所滑动的距离,来确定游戏对象移动的距离,较佳的,该滑动的距离越长,游戏对象移动的距离越长,通过手势指套实现对游戏对象的精准控制。
在一个较佳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滑动数据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的步骤包括:
B1、预先建立滑动方向、滑动距离以及第三控制信号之间的第三关系对照表;
B2、根据所述滑动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三关系对照表确定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
具体的, 第三关系对照表可以为在手势指套出厂时预先设定的,也可是用户后期根据实际需要设定的,从而,当得到滑动方向、滑动距离后,即可知道第三控制信号。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手势指套还包括:第二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二食指手指部、第二接触区和第二触控区;所述第二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二大拇指手指部,所述第二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二食指手指部;所述第二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二大拇指手指部的指肚区域,所述第二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二食指手指部靠近所述第二大拇指手指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触控区被划分为至少第四区域、第五区域和第六区域,所述第四区域、所述第五区域和所述第六区域分别对应所述第二食指手指部的三个指骨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大拇指手指部100和第一食指手指部200分别对应着用户的右手大拇指和右手食指,第二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二食指手指部分别对应着用户的左手大拇指和左手食指,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触控区也可以根据需求划分为更多的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401、接收与所述第四区域、第五区域以及第六区域中的任一区域对应的接触信号,其中,所述接触信号为所述第二接触区与所述第四区域、第五区域以及第六区域中的任一区域相接触所生成的信号;
S402、根据所述对应的接触信号确定对应的第四控制信号;
S403、将所述第四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较佳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手势指套应用于游戏场景,可以设定四区域、第五区域以及第六区域分别对应着当前游戏对象的不同技能,从而当第二接触区与所述第四区域、第五区域以及第六区域中的任一区域相接触,游戏对象即可释放不同的技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将上述手势指套应用于游戏场景时,可以通过左手套设第一大拇指手指部100和第一食指手指部200,右手套设第二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二食指手指部(反之亦可),从而通过左手精准控制游戏对象的跳跃高度和/或射击距离;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以及移动的快慢等,右手精准控制游戏对象所需释放的技能等,实现游戏对象的精准控制,该手势手套简单易用,且操控精准性强。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手势指套还包括第一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一食指手指部在内的多个手指部,每个所述手指部均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手指弯曲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和空间距离传感器;较佳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手势指套包括五个手指部(左手和右手均有),分别对应用户的五个手指,每个手指部上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用于感测用户手指上的各种操作,例如按压,滑动、扭转等。传感器组件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手指弯曲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和空间距离传感器等。通过这种方式,传感器组件可以采集到每个手指的运动信号,通过多组传感器组件可以采集到五个手指部上多个点的运动信号,从而拟合出五个手指的运动轨迹,实现手势的准确识别。较佳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手指弯曲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和空间距离传感器均为MEMS元件,以适应电子设备小型化、轻薄化的发展趋势。所述方法还包括:
S501、通过所述传感器组件接收每个手指部运动时产生的运动信号;
S502、根据所述运动信号生成对应的第五控制信号;
S503、将所述第五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多组传感器组件可以采集到五个手指部上多个点的运动信号,从而拟合出五个手指的运动轨迹,并可根据此生成对应的第五控制信号,例如,在游戏场景中,第五控制信号可以为游戏对象对目标物品的抓取/旋转等,进一步增强对游戏的操控性和趣味性。
第二方面,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了提供了一种手势指套控制系统,如图4所示,该控制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压力触摸信号,其中,所述压力触摸信号为所述第一接触区110与所述第二区域212的接触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时生成的信号;
确定模块,根据所述压力触摸信号确定对应的压力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压力数据信息包括压力值信息和按压时间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数据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
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具体的,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均位于第一食指手指部200,第一触控区210、通信模块均与控制模块通过各自的连接线连接,连接线可以为一般的导线,当然也可以为柔性扁平电缆、柔性电路板等。控制模块、通信模块也可以设置在一块柔性电路板上,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与外部智能设备相连接,具体的,外部智能设备可以为智能家居设备、智能游戏设备等。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通信模块优选为无线通信器件,例如可以为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红外模块等,为提高兼容性,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无线通信器件。以适应不同种类信号的无线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手势指套控制系统可包括多个外部智能设备,以通过手势指套实现对多个智能设备的操控,具体的,每个智能设备均包括接收模块和执行模块,接收模块接收到手势指套的控制信号后,执行模块根据对应的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接收模块可以为智能设备具有的无线通信器件,执行模块可以为智能设备本身具有的控制器或其他功能器件。当信号收发模块接收到触控手套所发出的控制信号时,信号收发模块或执行模块对控制信号进行识别,若确定其是针对本智能设备的有效指令,则转换为本机控制指令而由执行模块执行相应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势指套控制系统具有的功能或包括的模块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文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此外,根据实际需要,本实施例的手势指套还需包括其他功能模块,例如,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模块电连接,用于给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供电,利用自身的电源模块即可实现手势指套的相应功能。这样,提高了手势指套的便携性和使用时的活动范围。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区110包括至少一个导电单元,所述第一触控区21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200内表面的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外表面的第二绝缘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触控单元。
具体的,第一触控区210包括位于第一食指手指部内表面的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一食指手指部的第二绝缘层,以及位于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之间的触控单元。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其中一个或两个可以为第二手指部本身具备的绝缘材料层,也可以是外加的材料层,通过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阻隔,可以避免触控单元直接接触到人手影响触控灵敏性。触控单元可以为电阻式、电容式或其他合适类型的触控单元,本申请实施列优选为电容式触控单元。
较佳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导电单元部分露出于第一大拇指手指部100的外表面,由于可以直接接触到第一触控区210, 因此触控的灵敏度更高。较佳的,导电单元可以为编织在第一大拇指手指部100中的金属纤维,这样可以避免设置突出异物式的导电单元,从而使人手的触感更舒服。
触控单元包括位于同一层的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或者触控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设置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第三绝缘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势指套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装置,输出装置。该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通过连接器相耦合,该连接器包括各类接口、传输线或总线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耦合是指通过特定方式的相互联系,包括直接相连或者通过其他设备间接相连,例如可以通过各类接口、传输线、总线等相连。
处理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在处理器是一个GPU的情况下,该GPU可以是单核GPU,也可以是多核GPU。可选的,处理器可以是多个GPU构成的处理器组,多个处理器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总线彼此耦合。可选的,该处理器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处理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案的程序代码在内的各类计算机程序代码。可选地,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memory,CD-ROM),该存储器用于相关指令及数据。
输入装置用于输入数据和/或信号,以及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数据和/或信号。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是一个整体的器件。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不仅可用于存储相关指令,还可用于存储相关数据,如该存储器可用于存储通过输入装置获取的数据,又或者该存储器还可用于存储通过处理器得到的比对结果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该存储器中具体所存储的数据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手势指套控制系统还可以分别包括必要的其他元件,包括但不限于任意数量的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手势指套控制系统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描述各有侧重,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没有赘述,因此,在某一实施例未描述或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记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 ,SSD))等。
综上,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势指套控制方法及手势指套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外部智能设备,用于控制外部智能设备,所述手势指套与外部智能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手势指套包括至少第一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一食指手指部、第一接触区和第一触控区;所述第一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大拇指手指部,所述第一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所述第一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大拇指手指部的指肚区域,所述第一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靠近所述第一大拇指手指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区被划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的三个指骨区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压力触摸信号,其中,所述压力触摸信号为所述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二区域的接触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时生成的信号;根据所述压力触摸信号确定对应的压力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压力数据信息包括压力值信息和按压时间信息;根据所述压力数据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在本申请中,第一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一食指手指部可分别对应于用户的大拇指和食指,用户只需要移动大拇指或食指,使得第一手指部上的第一接触区触摸到第二手指部上的第一触控区,从而完成对外部智能设备的控制,该手势指套简单易用,操控性强,且该方式提升了手势指套的识别精度,不易造成误识别。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手势指套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外部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势指套与外部智能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手势指套包括至少第一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一食指手指部、第一接触区和第一触控区;所述第一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大拇指手指部,所述第一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所述第一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大拇指手指部的指肚区域,所述第一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靠近所述第一大拇指手指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区被划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的三个指骨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压力触摸信号,其中,所述压力触摸信号为所述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二区域的接触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时生成的信号;
根据所述压力触摸信号确定对应的压力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压力数据信息包括压力值信息和按压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压力数据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压力数据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包括:
预先建立压力值信息、按压时间信息以及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第一关系对照表;
根据所述压力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关系对照表确定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连续触摸信号,其中,当所述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二区域每次接触的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时,且相邻两次所述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二区域的接触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时,产生的信号为连续触摸信号;
根据所述连续触摸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二区域连续接触的次数;
预先建立所述连续接触的次数与第二控制信号之间的第二关系对照表;
根据所述连续接触的次数和所述第二关系对照表确定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
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滑动触摸信号;其中,所述滑动触摸信号为所述第一接触区从第二区域向第一区域或第三区域滑动时所生成的信号;
根据所述滑动触摸信号确定所述滑动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滑动数据信息包括滑动方向信息和/或滑动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滑动数据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
将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滑动数据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包括:
预先建立滑动方向、滑动距离以及第三控制信号之间的第三关系对照表;
根据所述滑动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三关系对照表确定对应的第三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势指套还包括第二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二食指手指部、第二接触区和第二触控区;所述第二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二大拇指手指部,所述第二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二食指手指部;所述第二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二大拇指手指部的指肚区域,所述第二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二食指手指部靠近所述第二大拇指手指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触控区被划分为至少第四区域、第五区域和第六区域,所述第四区域、所述第五区域和所述第六区域分别对应所述第二食指手指部的三个指骨区域,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与所述第四区域、第五区域以及第六区域中的任一区域对应的接触信号,其中,所述接触信号为所述第二接触区与所述第四区域、第五区域以及第六区域中的任一区域相接触所生成的信号;
根据所述对应的接触信号确定对应的第四控制信号;
将所述第四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势指套还包括第一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一食指手指部在内的多个手指部,每个所述手指部均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手指弯曲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和空间距离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传感器组件接收每个手指部运动时产生的运动信号;
根据所述运动信号生成对应的第五控制信号;
将所述第五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区包括至少一个导电单元,所述第一触控区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内表面的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外表面的第二绝缘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触控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智能设备为游戏终端设备;
所述游戏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游戏对象的跳跃高度和/或射击距离;
所述游戏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游戏对象移动的快慢;
所述游戏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游戏对象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
所述游戏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控制游戏对象技能的释放;
所述游戏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五控制信号控制游戏对象对目标物品的抓取。
10.一种手势指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第一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一食指手指部、第一接触区和第一触控区、控制模块以及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大拇指手指部的指肚区域,所述第一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靠近所述第一大拇指手指部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区被划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食指手指部的三个指骨区域;
所述第一接触区用于接触所述第一触控区;
所述第一区域用于当其被所述第一接触区接触时产生压力触摸信号或连续触摸信号,并传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用于当所述第一接触区从第一区域滑动到第二区域或第三区域时产生滑动触摸信号,并传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触摸信号、所述连续触摸信号以及所述滑动触摸信号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势指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势指套还包括第一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一食指手指部在内的多个手指部,每个所述手指部均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手指弯曲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和空间距离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势指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势指套还包括:
第二大拇指手指部和第二食指手指部、第二接触区和第二触控区;
所述第二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二大拇指手指部,所述第二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二食指手指部;所述第二接触区设置在所述第二大拇指手指部的指肚区域,所述第二触控区设置在所述第二食指手指部靠近所述第二大拇指手指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触控区被划分为至少第四区域、第五区域和第六区域,所述第四区域、所述第五区域和所述第六区域分别对应所述第二食指手指部的三个指骨区域;
所述第四区域、所述第五区域和所述第六区域用于当所述第二接触区与其接触时产生对应的接触信号,并将其传送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接触信号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13.一种手势指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压力触摸信号,其中,所述压力触摸信号为所述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二区域的接触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时生成的信号;
确定模块,根据所述压力触摸信号确定对应的压力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压力数据信息包括压力值信息和按压时间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数据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
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外部智能设备。
14.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的情况下,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在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的情况下,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516063.9A 2021-12-13 2021-12-13 手势指套控制方法、手势指套、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9180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6063.9A CN113918027B (zh) 2021-12-13 2021-12-13 手势指套控制方法、手势指套、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6063.9A CN113918027B (zh) 2021-12-13 2021-12-13 手势指套控制方法、手势指套、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8027A true CN113918027A (zh) 2022-01-11
CN113918027B CN113918027B (zh) 2022-05-17

Family

ID=79248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6063.9A Active CN113918027B (zh) 2021-12-13 2021-12-13 手势指套控制方法、手势指套、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1802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4896A (zh) * 2021-12-30 2022-06-07 深圳市心流科技有限公司 手势指套控制方法、手势指套、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4322A (zh) * 2015-07-07 2015-11-2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手套及智能可穿戴系统
CN107368183A (zh) * 2014-08-22 2017-11-21 索尼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手套接口对象
US20180188816A1 (en) * 2017-01-04 2018-07-05 Htc Corporation Controller for finger gesture recognition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finger gesture
CN208384531U (zh) * 2018-07-30 2019-01-15 刘婧娜 手势识别装置
WO2020170581A1 (ja) * 2019-02-18 2020-08-2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入力制御システム
CN111796685A (zh) * 2020-07-30 2020-10-20 深圳市联谛信息无障碍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手套式输入设备和手套式输入辅助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8183A (zh) * 2014-08-22 2017-11-21 索尼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手套接口对象
CN105094322A (zh) * 2015-07-07 2015-11-2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手套及智能可穿戴系统
US20180188816A1 (en) * 2017-01-04 2018-07-05 Htc Corporation Controller for finger gesture recognition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finger gesture
CN208384531U (zh) * 2018-07-30 2019-01-15 刘婧娜 手势识别装置
WO2020170581A1 (ja) * 2019-02-18 2020-08-2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入力制御システム
CN111796685A (zh) * 2020-07-30 2020-10-20 深圳市联谛信息无障碍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手套式输入设备和手套式输入辅助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4896A (zh) * 2021-12-30 2022-06-07 深圳市心流科技有限公司 手势指套控制方法、手势指套、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8027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hitmire et al. Digitouch: Reconfigurable thumb-to-finger input and text entry on head-mounted displays
KR101877823B1 (ko) 정보 처리를 위한 방법, 장치, 및 디바이스
JP2021073598A (ja) ウェアラブルワイヤレスhmiデバイス
US9372535B2 (en) Systems, 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electromyography-based human-electronics interfaces
EP3506068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association of user input with mobile device actions
US8184100B2 (en) Inertia sensing input controller and receiver and interactive system using thereof
JP5204286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入力方法
US20100271302A1 (en) Sensor fusion to combine sensor input data from multiple devices into one input stream
JPWO2012070682A1 (ja) 入力装置及び入力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21518612A (ja) タッチセンシティブコントロールを備えるハンドヘルドコントローラ
CN105138136A (zh) 手势识别装置、手势识别方法及手势识别系统
CN113918027B (zh) 手势指套控制方法、手势指套、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274621B2 (en) Apparatus including a sensor arrangement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2096470A (zh) 基于加速度感应的虚拟空气键盘
CN114594896A (zh) 手势指套控制方法、手势指套、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4557377U (zh) 电子输入手套
CN109032395B (zh) 一种多维度智能操控装置及方法
Lepouras Comparing methods for numerical input in immersive virtual environments
CN114661159A (zh) 一种手套、手部动作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KR101768629B1 (ko) 젓가락형 포인팅 장치 및 포인팅 시스템
CN110703926A (zh) 一种智能操控装置及方法
KR102322968B1 (ko) 사용자의 손동작에 따른 명령 입력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명령 입력 방법
JP6861854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718839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WO2016126105A1 (ko) 키패드의 감도를 조절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