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08443A - 一种远红外量子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红外量子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08443A
CN113908443A CN202111283766.1A CN202111283766A CN113908443A CN 113908443 A CN113908443 A CN 113908443A CN 202111283766 A CN202111283766 A CN 202111283766A CN 113908443 A CN113908443 A CN 113908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quantum
support column
fa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37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国明
庄志达
吴锦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Quantum Technology Application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Quantum Technology Application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Quantum Technology Application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Quantum Technology Application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37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084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08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84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13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A61N5/0625Warming the body, e.g. hyperthermia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32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5Light sources therefor
    • A61N2005/0654La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58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 A61N2005/0659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infrared
    • A61N2005/06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infrared far infrar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红外量子灯,底座上方设置下支撑柱和上支撑柱,上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于下支撑柱顶端,支撑稳定可靠,安全系数高;上支撑柱顶部治疗头通过外壳内腔依次设置保温填充层、隔热层、发热层、绝缘导热层和远红外发射层,远红外发射层并列设置两个量子治疗仪,照射治疗范围大,通过上支撑柱的角度调节机构和下支撑柱的升降装置能任意进行角度调整和高度调整,使用操作方便,并且体积小重量轻。

Description

一种远红外量子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康复训练、辅助治疗、保健锻炼的远红外量子灯。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无论经济还是科学技术已经进入高效、快速运行的快节奏发展阶段,人类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特别是大中型城市,居住、住宿成本都很高,为适应工作、生活发展需要,现阶段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基本都遵循“八小时之内求生存,八小时之外求发展的”工作理念,在正常工作之余,还需要通过各种培训、会议、自我学习等途径进行素质提升和知识储备,工作、生活和学习提升压力形成了高压环境,由此造成了大部分人的身体出现亚健康信号,例如容易疲劳、睡眠不足、记忆力下降以及免疫力下降等;同时在医学治疗领域也常利用红外线能够穿透人体皮肤,使得肌肉和皮下组织产生热效应,加速血液流动、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肌肉松驰以及促进组织修复等的作用,采用远红外治疗仪照射人体发病部位或者不舒服的部位,与人体组织发生光化学作用和生物刺激作用,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缓解疲劳、增强记忆力和提高免疫力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远红外治疗仪通常只有一个灯头,照射范围小,不能任意进行角度调整和高度调整,使用操作不方便,并且重量较重,在使用过程中治疗头易掉落,对使用人员存在烫伤、砸、撞等安全隐患;在需要辅助治疗的面积较大时,通常只能采用分岔支撑柱同时设置两个治疗头的双头远红外治疗仪,体积大,占用空间多,还要分别控制操作两个治疗头,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调节高度和角度,占用空间少,体积小重量轻,安全可靠,稳定性好,操作方便的远红外量子灯,即一种远红外量子治疗仪,也可称为一种远红外治疗仪。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远红外量子灯,包括有底座,底座上方设置有下支撑柱和上支撑柱,上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于下支撑柱顶端;上支撑柱顶部设置有治疗头,下支撑柱设置有能够调节下支撑柱高度的升降装置,上支撑柱设置有能够调节治疗头照射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治疗头设置有两个量子治疗仪。
所述治疗头包括有截面为“U”形的槽盒状外壳,外壳内腔依次设置有隔热层、发热层、绝缘导热层和远红外发射层,隔热层、发热层、绝缘导热层和远红外发射层之间的间隔区域内设置有保温填充层,隔热层、发热层、绝缘导热层和远红外发射层与外壳体内壁之间的空间也设置有保温填充层;两个量子治疗仪并列设置于远红外发射层。
所述保温填充层的材料为陶瓷纤维棉,隔热层为陶瓷纤维板,发热层为发热电热盘,绝缘导热层为导热绝缘云母片,每个量子治疗仪分别包括一个聚能量子芯片。
所述聚能量子芯片为圆盘,聚能量子芯片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使得聚能量子芯片呈蜂窝状圆盘。
所述发热电热盘为矩形结构,发热电热盘上对应两个量子治疗仪的位置上设置有两个发热区;或者发热电热盘包括有两个圆形电热盘,每个圆形电热盘的直径小于等于聚能量子芯片的直径。
所述下支撑柱包括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内固定柱和外滑动套,内固定柱底端固定连接于底座上,外滑动套滑动套装于内固定柱外部,并能够由升降装置驱动沿内固定柱上下滑动,外滑动套内腔的高度大于内固定柱伸出至底座上方的高度。
所述升降装置为平底直流电动推杆,内固定柱为上下两端均敞开的筒形结构,内固定柱底端通过翻边固定连接于底座上,平底直流电动推杆竖直设置于内固定柱内部,平底直流电动推杆的底板固定安装于底座上;外滑动套顶端封闭,平底直流电动推杆的顶板固定安装于外滑动套内顶面上,上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于外滑动套外顶面上。
所述底座为由上层底壳和下层底壳构成的具有中空内腔的飞碟式底盘结构,内固定柱通过翻边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层底壳上,平底直流电动推杆的底板固定安装于底座的下层底壳上;外滑动套侧面设置有触摸控制屏,远红外治疗头通过电源线和/或信号线连接至触摸控制屏,平底直流电动推杆也通过电源线和/或信号线连接至触摸控制屏。
所述上支撑柱为内部中空的万向竹节管,治疗头固定连接在万向竹节管顶端,万向竹节管底端固定连接在外滑动套外顶面上。
所述上支撑柱包括有三节支杆,三节支杆互相之间通过转轴铰接连接,构成角度调节机构,治疗头固定连接在最上节支杆顶端,最下节支杆底端固定连接在外滑动套外顶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一种远红外量子灯,底座上方设置下支撑柱和上支撑柱,上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于上支撑柱顶端,支撑稳定可靠,安全系数高;上支撑柱顶部治疗头通过外壳内腔依次设置保温填充层、隔热层、发热层、绝缘导热层和远红外发射层,远红外发射层并列设置两个量子治疗仪,照射治疗范围大,通过上支撑柱的角度调节机构和下支撑柱的升降装置能任意进行角度调整和高度调整,使用操作方便,并且体积小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远红外量子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远红外量子灯通过上支撑柱调节角度后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远红外量子灯通过下支撑柱调节高度并通过上支撑柱调节角度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远红外量子灯的底座与下支撑柱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左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6去除下支撑柱顶板后俯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远红外量子灯的照射治疗灯头去除防护网后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A-A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远红外量子灯的照射治疗灯头去除防护网和远红外量子芯片后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远红外量子灯的分体式发热电热盘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远红外量子灯的底座与下支撑柱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左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如图1~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远红外量子灯,整体策划方案为:首先设置一底座1,在底座1的上方设置下支撑柱2和上支撑柱4,上支撑柱4的下端固定连接于下支撑柱2的顶端,在上支撑柱4的顶部设置一治疗头 3,支撑稳定可靠,安全系数高;在治疗头3的内部同时并列设置两个量子治疗仪33,结构简单紧凑,照射治疗范围大;在下支撑柱上设置升降装置,在上支撑柱4上设置角度调节机构,通过上支撑柱的角度调节机构和下支撑柱的升降装置能任意进行角度调整和高度调整,使用操作方便,并且体积小重量轻。
进一步地,治疗头3首先设置一外壳31,外壳31呈截面为“U”形的槽盒状,在外壳31的内腔依次设置隔热层36、发热层35、绝缘导热层34和远红外发射层33,两个量子治疗仪35并列设置于远红外发射层33内;下支撑柱2和上支撑柱4均设置有中空内腔,发热层35通过电源连接线沿下支撑柱2和上支撑柱4的中空内腔向下连接至电源插头线,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对远红外发射层33进行加热启动,通过隔热层36阻隔发热层35的热能量反向向外散发,集中加热量子治疗仪35,确保加热效果;在隔热层36、发热层35、绝缘导热层 34和远红外发射层33之间的间隔区域内均设置保温填充层32,在隔热层36、发热层35、绝缘导热层34和远红外发射层33与外壳31的腔体内壁之间的空间内也设置保温填充层32,通过保温填充层32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发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成本。
绝缘导热层34传导发热层35的热量对远红外发射层33进行加热,同时又为发热层35和远红外发射层33之间提供绝缘阻隔,确保安全可靠。远红外发射层33受热升温后,量子治疗仪35释放有益人体健康的负离子及8-14微米的远红外能量光波,远红外线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其中波长为8~14微米的光波被誉为“生命光波”,能够与人体细胞产生共振,形成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能量场,从而增益人体微循环;而人体微循环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一般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一静脉吻合枝和微静脉七部分组成,是心血管系统与组织细胞直接接触的部分,增益人体微循环,即能够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具体地,保温填充层32的材料选择陶瓷纤维棉;陶瓷纤维棉也称硅酸铝棉,是一种几乎纯无机纤维,通过甩丝工艺或喷吹工艺生产而成,具有低热容量、低导热率、高强和高撕扯性能;根据工作温度可将产品分为:普铝纤维棉、标准纤维棉、高纯纤维棉、高铝纤维棉、含锆纤维棉等;根据不同的原料和加工工艺可以生产出不同耐火温度的KASCO硅酸铝耐火纤维产品:普通耐火纤维棉(工作温度:﹤1000℃)、标准耐火纤维棉(工作温度:1050℃)、高纯耐火纤维棉(工作温度:1100℃)、高铝耐火纤维棉(工作温度:1200℃)、含锆耐火纤维棉(工作温度:1350℃)等系列产品。
隔热层36选择陶瓷纤维板,陶瓷纤维板即为硅酸铝纤维板,一种耐火材料制作的板。即使在加热后也保持良好的机械强度,该产品较纤维毯、毡是刚性并具有支撑强度的纤维隔热产品。主要原材料为焦宝石和氧化铝粉。
硅酸铝耐火纤维或称陶瓷纤维,是以焦宝石、高纯氧化铝、二氧化硅、锆英沙等为原料,选择适当的工艺处理,经电阻炉熔融喷吹或甩丝,使化学组成与结构相同与不同的分散材料进行聚合纤维化制得的无机材料;硅酸铝保温材料成为当前最佳的工业窑炉壁衬保温材料,完全可替代耐火砖;具有以下特性:⑴低热容量,低热导率;⑵优良的热稳定性;⑶优良的抗热震性能;⑷优良的化学稳定性;⑸不含结合剂和腐蚀性物质;⑹优良的吸音性;因而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和日用化工领域中;因其具有性能稳定,纤维长、抗拉强度大,渣球少等特点。产品广泛应用于纤维纺织制品原料、纤维喷涂、浇筑料、涂抹料原料、水法产品原材料、设备高温区域缝隙填充料。
发热层35直接采用发热电热盘,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
绝缘导热层34的材料选择导热绝缘云母片,具有高绝缘性能,安全系数高,同时导热效果优异。
每个量子治疗仪可以直接采用一个物理场释放装置直接构成,如直接采用一个聚能量子芯片构成,或者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聚能芯芯片、聚能芯能量芯片、远红外热辐射组件、红外线发射器、频谱发生器、微波发生器、特殊光波发射器、常用量子发生器、量子聚能集成芯块、永磁体等,或者是其他量子理疗器件等等,在未来科学技术发展至芯片制造技术手段足够强大时,也可以采用内置集成有量子线路基片的能量芯片等;聚能芯芯片运用高科技材料及能量叠加共振技术,具有超强的远红外能量光波释放能力。
量子治疗仪原理:
量子治疗仪通过量子植入使光量子芯片拥有量子产品的特性;
光量子芯片装在手机上可以通过手机的声音传播对通话另一端的人或物产生量子处理过产品所能体现出来的特性,比如改善人的平衡力,以及我们量子光波能量灸可以做的几个试验,都可体现。
量子植入过的物体可以对人体疾病状态的复合电场进行电势干预,使其产生电磁共振,实现能量交换,激发人体自身调节功能,修复受损细胞,补充细胞能量,提高生命力,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量子能量引用到人体生物电场,利用频率共振原理,与人体生物电场发生和谐共振,协调人体内的生物电场平衡,产生高达每秒上亿次的高频震动波,该高频震动波人体无法感受到,但可以抖落剥离微循环血管内壁的脂质斑块、毒垢、血栓,迅速改善微循环(打通经络,通则不痛),达到加快微循环流量和流速,使得身体所有细胞有充足的氧气,养分供应,毒素得以排除体外,恢复人体的自我疗愈功能。让细胞实现自我修复→脏器修复→系统修复,恢复健康体质,延缓衰老,增强寿命,提升生命品质。
量子治疗仪还可以结合其他黑科技,将纳米技术与生物传到技术相结合,能在0.03秒内将48种微量元素、负离子、远红外光子流、生物微电流渗透到皮肤9mm以下,作用于肌肉、骨骼和细胞之中,能快速找到身体的病灶点和淤堵点,使皮肤由内而外发热,从而疏通经络、排湿散寒、活血化瘀、增加新陈代谢,同时吸附人体多余脂肪和垃圾毒素、转化成水、酮酸、二氧化碳代谢出体外,同时瞬间缩小脂肪之间的间距,达到减重和塑形的效果。
技术含量:
1、离子流:负离子增加细胞活性,净化细胞、血液,排出细胞、血液垃圾毒素;
2、光子流:是远红外光线消炎杀菌功能的7500倍;皮肤病也不会交叉感染;8-14um生命之光,4-8um完全可以被身体吸收;
3、微电流:等同人体生物电的电流,产生热效应,热辣和刺激(身体不可有汗);
4、互动能:含有人体所需48种微量元素。
当以上这些成分作用于人体细胞时,会让细胞中的生物酶、蛋白质、水分子活性增加,让细胞活力加强,从而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量子治疗仪采用聚能量子芯片时,聚能量子芯片可以设置为圆盘形结构,便于安装操作,还可以在聚能量子芯片上均匀设置若干通孔,使得聚能量子芯片呈蜂窝状圆盘,增加聚能量子芯片的加热面积和释放工作面积。
进一步地,发热电热盘可以采用整体矩形结构的发热电热盘,在发热电热盘上对应两个量子治疗仪的位置上设置两个圆形的发热区,每个发热区的直径小于等于聚能量子芯片的直径,通过矩形发热电热盘可以同时加热启动两个量子治疗仪,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
再进一步地,下支撑柱2由内固定柱22和外滑动套21组合构成,内固定柱22和外滑动套21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外滑动套21滑动套装于内固定柱22 的外部,内固定柱22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外滑动套21的内腔高度大于内固定柱22伸出至底座1上方的高度,通过升降装置能够驱动外滑动套21 沿内固定柱22上下滑动,从而调节本发明远红外量子灯的高度。
升降装置直接采用一平底直流电动推杆7,内固定柱为上下两端均敞开的筒形结构,内固定柱底端通过翻边固定连接于底座上,平底直流电动推杆7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内固定柱22的内部,平底直流电动推杆7的底板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外滑动套21的顶端封闭,平底直流电动推杆7伸缩杆顶端的顶板固定安装于外滑动套21的内顶面上,上支撑柱4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外滑动套21的外顶面上,平底直流电动推杆7运行时通过伸缩杆顶端的顶板推动外滑动套21 沿内固定柱22上下滑动,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可以调节任意高度,稳定可靠。
底座1采用由上层底壳和下层底壳构成的具有中空内腔的飞碟式底盘结构,底座1的中空内腔内部可以通过注水口注入水或者其他固体颗粒,构成能够增加底座自重的飞碟式底盘结构,以确保本发明远红外量子灯的支撑稳定、安全可靠性能,防止侧翻、倾倒。
内固定柱22的底端通过翻边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层底壳内表面上,可以采用焊接、螺纹连接、胶接或者铆接等等连接方式;平底直流电动推杆7的底板沿着内固定柱22的中空内腔竖直向下伸入至底座内部,并固定安装于底座的下层底壳内底面上,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在外滑动套21的侧面设置一触摸控制屏6,上支撑柱4也设置中空内腔,以便敷设电源线和/或信号线,治疗头3可以通过电源线和/或信号线连接至触摸控制屏,内固定柱22的中空内腔空间尺寸大于平底直流电动推杆7的最大直径,同样便于敷设电源线和/或信号线,平底直流电动推杆7的接线柱71也可以通过电源线和/或信号线连接至触摸控制屏6;上支撑柱4的角度调节机构也可以采用电源线和/或信号线连接至触摸控制屏6,通过触摸控制屏6可以智能操作治疗头启停和工作状态,以及高度调整和角度调整。平底电动推杆可以采用行程100mm的平底电动推杆,其控制器、电源变压器等均可以直接集成至触摸控制屏6上。
最后,上支撑柱4可以直接采用内部中空的万向竹节管,治疗头3固定连接在万向竹节管顶端,万向竹节管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外滑动套21的外顶面上,在外滑动套21的外顶面上设置一通孔,便于电源线和/或信号线贯穿敷设。
在底座1的底部还可以设置多个万向轮5,便于行走移位,搬运移动操作方便;注入口12可以设置于底座1的前侧,可以在底座1的后侧设置电源线出口,在底座1内部设置密封的电源线通道,在注水时确保绝缘性能,确保安全可靠。也可以在内固定柱22和外滑动套21后侧设置滑动导向槽,电源线从滑动导向槽引出至外部。
如图12~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远红外量子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发热层并排设置两个圆形电热盘,每个圆形电热盘的直径小于等于聚能量子芯片的直径,无须设置整体电热盘,进一步减轻整体结构重量。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远红外量子灯,在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的结构基础上,将内固定柱22的底端向下延伸,直到内固定柱22底端延伸到底座1 的下层底壳内表面上,将内固定柱22的底端翻边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下层底壳内表面上,进一步提高支撑强度和稳定性;平底直流电动推杆7、治疗头3的电源线和/或信号线都可以沿着内固定柱22的密封内腔敷设连接至触摸控制屏 6,外部电源插头线也可以穿过内固定柱22和外滑动套21后侧滑动导向槽,电源线从滑动导向槽引出至外部。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远红外量子灯,在上述各例的结构基础上,上支撑柱采用三节支杆组合构成的替代方案,三节支杆互相之间通过转轴铰接连接,构成角度调节机构,治疗头固定连接在最上节支杆顶端,最下节支杆底端固定连接在外滑动套外顶面上;例如直接采用专利号为CN202020942177.4的一种艾灸支架中的支架结构,或者是专利号为CN202023183008.6的一种轮椅用手机支架中的支架臂结构,或者其他现有技术中的支架臂结构。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远红外量子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底座上方设置有下支撑柱和上支撑柱,上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于下支撑柱顶端;上支撑柱顶部设置有治疗头,下支撑柱设置有能够调节下支撑柱高度的升降装置,上支撑柱设置有能够调节治疗头照射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治疗头设置有两个量子治疗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量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头包括有截面为“U”形的槽盒状外壳,外壳内腔依次设置有隔热层、发热层、绝缘导热层和远红外发射层,隔热层、发热层、绝缘导热层和远红外发射层之间的间隔区域内设置有保温填充层,隔热层、发热层、绝缘导热层和远红外发射层与外壳体内壁之间的空间也设置有保温填充层;两个量子治疗仪并列设置于远红外发射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红外量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填充层的材料为陶瓷纤维棉,隔热层为陶瓷纤维板,发热层为发热电热盘,绝缘导热层为导热绝缘云母片,每个量子治疗仪分别包括一个聚能量子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红外量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量子芯片为圆盘,聚能量子芯片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使得聚能量子芯片呈蜂窝状圆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红外量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电热盘为矩形结构,发热电热盘上对应两个量子治疗仪的位置上设置有两个发热区;或者发热电热盘包括有两个圆形电热盘,每个圆形电热盘的直径小于等于聚能量子芯片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远红外量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柱包括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内固定柱和外滑动套,外滑动套滑动套装于内固定柱外部,并能够由升降装置驱动沿内固定柱上下滑动;内固定柱底端固定连接于底座上,外滑动套内腔的高度大于内固定柱伸出至底座上方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远红外量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为平底直流电动推杆,内固定柱为上下两端均敞开的筒形结构,内固定柱底端通过翻边固定连接于底座上,平底直流电动推杆竖直设置于内固定柱内部,平底直流电动推杆的底板固定安装于底座上;外滑动套顶端封闭,平底直流电动推杆的顶板固定安装于外滑动套内顶面上,上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于外滑动套外顶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远红外量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由上层底壳和下层底壳构成的具有中空内腔的飞碟式底盘结构,内固定柱通过翻边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层底壳上,平底直流电动推杆的底板固定安装于底座的下层底壳上;外滑动套侧面设置有触摸控制屏,远红外治疗头通过电源线和/或信号线连接至触摸控制屏,平底直流电动推杆也通过电源线和/或信号线连接至触摸控制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远红外量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柱为内部中空的万向竹节管,治疗头固定连接在万向竹节管顶端,万向竹节管底端固定连接在外滑动套外顶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远红外量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柱包括有三节支杆,三节支杆互相之间通过转轴铰接连接,构成角度调节机构,治疗头固定连接在最上节支杆顶端,最下节支杆底端固定连接在外滑动套外顶面上。
CN202111283766.1A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远红外量子灯 Pending CN1139084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3766.1A CN113908443A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远红外量子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3766.1A CN113908443A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远红外量子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8443A true CN113908443A (zh) 2022-01-11

Family

ID=79244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3766.1A Pending CN113908443A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远红外量子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0844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64523U (zh) 一种新型艾灸罐
CN201384788Y (zh) 温灸磁疗罐
CN111803304A (zh) 一种红外热疗舱
CN101336863A (zh) 激光辐照穴位体表复合能量玉石拔罐仪
CN113908443A (zh) 一种远红外量子灯
CN2794544Y (zh) 纳米硅碳复合纤维电热体疗仪
CN201283071Y (zh) 激光辐照穴位体表复合能量玉石拔罐仪
CN101496934A (zh) 动态红外波谱理疗仪
CN202342433U (zh) 多功能治疗罐
CN207445351U (zh) 一种乳腺增生治疗仪
CN107773849A (zh) 一种无热源适用于人体多部位的远红外线治疗装置
CN205127151U (zh) 一种纳米远红外线发热垫
CN101496935A (zh) 复合功效理疗仪
CN1006759B (zh) 人体频谱匹配效应场治疗装置及生产方法
CN2860518Y (zh) 远红外智能治疗床
CN201618322U (zh) 近中红外宽频场理疗仪
CN210903744U (zh) 一种辅助治疗用医疗护理床
CN101579554B (zh) 近中红外宽频场理疗仪
CN204745388U (zh) 生物光能共振仪
CN108403420A (zh) 一种艾灸装置
CN207679876U (zh) 一种具有光动力理疗功能的按摩枕
CN2741594Y (zh) 特谱治疗仪
CN1025775C (zh) 热电磁火罐治疗仪
CN201519289U (zh) 一种保健养身房
CN212308409U (zh) 一种前列腺理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