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05404A - 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05404A
CN113905404A CN202111288396.0A CN202111288396A CN113905404A CN 113905404 A CN113905404 A CN 113905404A CN 202111288396 A CN202111288396 A CN 202111288396A CN 113905404 A CN113905404 A CN 1139054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module
communication
wireless
test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83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ling wireles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839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054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05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54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启动无线模组进入工厂测试模式。基于设定的测试方式,将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调整为相匹配的通信制式,在相同的通信制式下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可以实现射频信号的交互。在无线模组可以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于射频信号的收发均不会存在太严重的损耗。一旦无线模组关于射频信号的收发存在严重的损耗,则说明无线模组的连通性存在问题。因此依据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在通信制式下的射频功率,可以确定出无线模组在通信制式下的连通性。通过调整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的通信制式,可以自动化测试无线模组在不同通信制式下的连通性,有效的提升了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射频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和进步,无线通信模组的RF(Radio Frequency,射频)设计复杂度大大提高,RF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变得非常重要。汽车厂商在系统集成的时候需要通过对无线通信模组的RF部分进行充分测试以保证其无线通信功能的完整性。
在无线通信模组的RF系统设计里面,通常需要兼容不同的通信制式如3G、4G、5G还有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这些通信制式包含不同的频段和调制方式等,在RF硬件系统里面需要使用不同功能和特性的RF器件以实现各种射频信号的收发。因此在RF的测试过程中,保证从基带芯片通过各个RF前端器件到RF天线通路的连通性,或者从RF天线到基带芯片的通路的连通性,成为汽车系统无线通信的一个重要关注点。目前无线通信模组支持的通信制式比较多,各种制式下还有不同的频段。测试人员手动操作并做完整的测试需要耗时较长时间。
可见,如何提升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提升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包括:
启动无线模组进入工厂测试模式;其中,所述无线模组包括不同通信制式下各自对应的射频组件;
基于设定的测试方式,将所述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调整为相匹配的通信制式,以便于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实现射频信号的交互;
依据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射频功率,确定出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连通性。
可选地,所述测试方式包括不同通信制式的测试顺序;所述通信制式包括2G、3G、4G、5G和GNSS的任意组合。
可选地,所述依据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射频功率,确定出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连通性包括:
在发射测试阶段,控制所述无线模组按照设定的功率发射射频信号;
判断所述测试部件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是否满足偏差要求;
在所述测试部件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发射性能正常;
在所述测试部件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不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发射性能异常。
可选地,所述依据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射频功率,确定出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连通包括:
在接收测试阶段,控制所述测试部件按照设定的功率发射射频信号;
判断所述无线模组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是否满足偏差要求;
在所述无线模组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正常;
在所述无线模组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不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异常。
可选地,所述基于设定的测试方式,将所述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调整为与所述测试模式相匹配的通信制式包括:
将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调整为当前通信制式对应的工作频段,并从所述工作频段对应的所有通道中选定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通信的目标通道。
可选地,在所述测试方式包含的当前通信制式为4G或5G的情况下,在所述将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调整为当前通信制式对应的工作频段,并从所述工作频段对应的所有通道中选定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通信的目标通道之后还包括:
在接收测试阶段,判断是否执行MIMO测试;
在执行MIMO测试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无线模组的MIMO模式开启;
在不执行MIMO测试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无线模组的MIMO模式关闭。
可选地,所述依据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射频功率,确定出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连通性包括:
在控制所述无线模组的MIMO模式开启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无线模组中各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是否均满足偏差要求;
在所述无线模组中各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均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正常;
在所述无线模组中各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存在与所述设定的功率不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异常。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装置,包括启动单元、调整单元和确定单元;
所述启动单元,用于启动无线模组进入工厂测试模式;其中,所述无线模组包括不同通信制式下各自对应的射频组件;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基于设定的测试方式,将所述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调整为相匹配的通信制式,以便于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实现射频信号的交互;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射频功率,确定出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连通性。
可选地,所述测试方式包括不同通信制式的测试顺序;所述通信制式包括2G、3G、4G、5G和GNSS的任意组合。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包括发射单元、判断单元、第一判定单元和第二判定单元;
所述发射单元,用于在发射测试阶段,控制所述无线模组按照设定的功率发射射频信号;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测试部件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是否满足偏差要求;
所述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测试部件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发射性能正常;
所述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测试部件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不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发射性能异常。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包括发射单元、判断单元、第一判定单元和第二判定单元;
所述发射单元,用于在接收测试阶段,控制所述测试部件按照设定的功率发射射频信号;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无线模组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是否满足偏差要求;
所述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无线模组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正常;
所述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无线模组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不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异常。
可选地,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调整为当前通信制式对应的工作频段,并从所述工作频段对应的所有通道中选定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通信的目标通道。
可选地,在所述测试方式包含的当前通信制式为4G或5G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测试判断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测试判断单元,用于在接收测试阶段,判断是否执行MIMO测试;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执行MIMO测试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无线模组的MIMO模式开启;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不执行MIMO测试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无线模组的MIMO模式关闭。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包括判断单元、第一判定单元和第二判定单元;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在控制所述无线模组的MIMO模式开启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无线模组中各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是否均满足偏差要求;
所述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无线模组中各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均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正常;
所述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无线模组中各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存在与所述设定的功率不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异常。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的步骤。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启动无线模组进入工厂测试模式;其中,无线模组包括不同通信制式下各自对应的射频组件。在工厂测试模式下,控制脚本可以实现对射频组件的操控。基于设定的测试方式,将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调整为相匹配的通信制式,在相同的通信制式下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可以实现射频信号的交互。在无线模组可以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于射频信号的收发均不会存在太严重的损耗。一旦无线模组关于射频信号的收发存在严重的损耗,则说明无线模组的连通性存在问题。因此依据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在通信制式下的射频功率,可以确定出无线模组在通信制式下的连通性。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调整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的通信制式,可以自动化测试无线模组在不同通信制式下的连通性,无需依赖于测试人员手动操作,有效的提升了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接下来,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S101:启动无线模组进入工厂测试模式。
无线模组具有不同的模式,包括工厂测试模式、正常工作模式等。只有在工厂测试模式下,设置有控制脚本的设备才能够实现对无线模组上射频组件的调控。因此,在对无线模组连通性进行测试时,需要将无线模组调整为工厂测试模式。
通信制式可以包括2G、3G、4G、5G和GNSS的任意组合。其中,无线模组包括不同通信制式下各自对应的射频组件。
S102:基于设定的测试方式,将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调整为相匹配的通信制式,以便于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实现射频信号的交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不同通信制式下无线模组连通性的测试,可以针对于测试需求设置测试方式。测试方式可以包括不同通信制式的测试顺序。
假设,无线模组包括有2G、3G、4G、5G和GNSS各自对应的射频组件,则可以按照2G、3G、4G、5G和GNSS的顺序,依次对各通信制式下射频组件连通性进行测试。
测试部件指的是可以与无线模组进行射频信号收发的部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测试部件与无线模组之间的射频信号交互,实现对无线模组连通性的测试。
不同通信制式有其对应的工作频段和通道。当需要对无线模组在某种通信制式下的连通性进行测试时,可以将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调整为当前通信制式对应的工作频段。
对于无线模组而言,其包含有不同通信制式下的射频组件,每个射频组件有其对应的工作频段。选定与当前所需测试的通信制式对应的射频组件,即可达到将无线模组调整为当前通信制式对应的工作频段的效果。
考虑到每个通信制式下对应的通道往往有多个,为了保证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之间射频信号的成功交互,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需要使用相同的通道传输和接收射频信号。因此在将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调整为当前通信制式对应的工作频段之后,还需要从工作频段对应的所有通道中选定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通信的目标通道。
目标通道的选取方式可以有多种,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可以人为选定,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可以由设置有控制脚本的设备自动选定任意一个通道作为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通信的目标通道。
S103:依据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在通信制式下的射频功率,确定出无线模组在通信制式下的连通性。
在实际应用中,对无线模组连通性的测试可以包括发射性能的测试和接收性能的测试。
在发射测试阶段,设置有控制脚本的设备可以控制无线模组按照设定的功率发射射频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在发射测试阶段,也可以将控制脚本直接设置在测试部件上,由测试部件触发无线模组按照设定的功率发射射频信号。
由于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的工作频段和通道相同,因此测试部件可以接收到无线模组发射的射频信号,设置有控制脚本的设备可以判断测试部件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设定的功率是否满足偏差要求。
偏差要求可以包括测试部件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设定的功率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预设阈值为大于等于零的数值。对无线模组连通性能要求越高,预设阈值的取值可以设置的越小。
在测试部件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设定的功率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说明无线模组向外实际发送的射频信号与要求其发送的射频信号较为贴合,此时可以判定无线模组在通信制式下发射性能正常。在测试部件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设定的功率不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说明无线模组向外实际发送的射频信号与要求其发送的射频信号偏差较大。造成偏差较大的原因往往是无线模组的发射性能存在问题,因此在测试部件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设定的功率不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判定无线模组在通信制式下发射性能异常。
在接收测试阶段,设置有控制脚本的设备可以控制测试部件按照设定的功率发射射频信号。判断无线模组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设定的功率是否满足偏差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在接收测试阶段,也可以将控制脚本直接设置在无线模组上,由无线模组自动触发测试部件按照设定的功率发射射频信号。
在无线模组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设定的功率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说明无线模组实际接收的射频信号与测试部件实际向其送的射频信号较为贴合,此时可以判定无线模组在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正常。在无线模组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设定的功率不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说明无线模组实际接收的射频信号与测试部件实际向其送的射频信号偏差较大。造成偏差较大的原因往往是无线模组的接收性能存在问题,因此在无线模组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设定的功率不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判定无线模组在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异常。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启动无线模组进入工厂测试模式;其中,无线模组包括不同通信制式下各自对应的射频组件。在工厂测试模式下,控制脚本可以实现对射频组件的操控。基于设定的测试方式,将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调整为相匹配的通信制式,在相同的通信制式下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可以实现射频信号的交互。在无线模组可以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于射频信号的收发均不会存在太严重的损耗。一旦无线模组关于射频信号的收发存在严重的损耗,则说明无线模组的连通性存在问题。因此依据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在通信制式下的射频功率,可以确定出无线模组在通信制式下的连通性。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调整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的通信制式,可以自动化测试无线模组在不同通信制式下的连通性,无需依赖于测试人员手动操作,有效的提升了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效率。
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4G和5G的通信制式可以支持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模式,MIMO模式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通过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的提高系统信道容量。
MIMO模式主要适用于无线模组接收测试阶段。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测试方式包含的当前通信制式为4G或5G的情况下,在将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调整为当前通信制式对应的工作频段,并从工作频段对应的所有通道中选定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通信的目标通道之后,可以判断是否执行MIMO测试;在执行MIMO测试的情况下,设置有控制脚本的设备可以控制无线模组的MIMO模式开启;在不执行MIMO测试的情况下,控制无线模组的MIMO模式关闭。
相应的,在控制无线模组的MIMO模式开启的情况下,在对无线模组的连通性测试时可以包括判断无线模组中各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设定的功率是否均满足偏差要求。
在无线模组中各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设定的功率均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说明无线模组各天线实际接收的射频信号与测试部件实际向其送的射频信号较为贴合,此时可以判定无线模组在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正常。
在无线模组中各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存在与设定的功率不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说明无线模组某个或某些天线实际接收的射频信号与测试部件实际向其送的射频信号偏差较大,此时可以判定无线模组在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异常。
MIMO模式下会有多个射频组件工作,因此在检测无线模组连通性时,不能单纯只依赖于其中一个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而是要对MIMO模式下对应的所有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无线模组连通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启动单元21、调整单元22和确定单元23;
启动单元21,用于启动无线模组进入工厂测试模式;其中,无线模组包括不同通信制式下各自对应的射频组件;
调整单元22,用于基于设定的测试方式,将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调整为相匹配的通信制式,以便于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实现射频信号的交互;
确定单元23,用于依据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在通信制式下的射频功率,确定出无线模组在通信制式下的连通性。
可选地,测试方式包括不同通信制式的测试顺序;通信制式包括2G、3G、4G、5G和GNSS的任意组合。
可选地,确定单元包括发射单元、判断单元、第一判定单元和第二判定单元;
发射单元,用于在发射测试阶段,控制无线模组按照设定的功率发射射频信号;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测试部件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设定的功率是否满足偏差要求;
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在测试部件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设定的功率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无线模组在通信制式下发射性能正常;
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在测试部件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设定的功率不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无线模组在通信制式下发射性能异常。
可选地,确定单元包括发射单元、判断单元、第一判定单元和第二判定单元;
发射单元,用于在接收测试阶段,控制测试部件按照设定的功率发射射频信号;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无线模组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设定的功率是否满足偏差要求;
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在无线模组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设定的功率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无线模组在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正常;
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在无线模组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设定的功率不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无线模组在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异常。
可选地,调整单元用于将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调整为当前通信制式对应的工作频段,并从工作频段对应的所有通道中选定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通信的目标通道。
可选地,在测试方式包含的当前通信制式为4G或5G的情况下,装置还包括测试判断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
测试判断单元,用于在接收测试阶段,判断是否执行MIMO测试;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执行MIMO测试的情况下,控制无线模组的MIMO模式开启;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不执行MIMO测试的情况下,控制无线模组的MIMO模式关闭。
可选地,确定单元包括判断单元、第一判定单元和第二判定单元;
判断单元,用于在控制无线模组的MIMO模式开启的情况下,判断无线模组中各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设定的功率是否均满足偏差要求;
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在无线模组中各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设定的功率均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无线模组在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正常;
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在无线模组中各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存在与设定的功率不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无线模组在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异常。
图2所对应实施例中特征的说明可以参见图1所对应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启动无线模组进入工厂测试模式;其中,无线模组包括不同通信制式下各自对应的射频组件。在工厂测试模式下,控制脚本可以实现对射频组件的操控。基于设定的测试方式,将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调整为相匹配的通信制式,在相同的通信制式下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可以实现射频信号的交互。在无线模组可以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于射频信号的收发均不会存在太严重的损耗。一旦无线模组关于射频信号的收发存在严重的损耗,则说明无线模组的连通性存在问题。因此依据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在通信制式下的射频功率,可以确定出无线模组在通信制式下的连通性。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调整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的通信制式,可以自动化测试无线模组在不同通信制式下的连通性,无需依赖于测试人员手动操作,有效的提升了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效率。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设备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设备包括:存储器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21,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等。
其中,处理器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2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2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20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20至少用于存储以下计算机程序201,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21加载并执行之后,能够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的相关步骤。另外,存储器20所存储的资源还可以包括操作系统202和数据203等,存储方式可以是短暂存储或者永久存储。其中,操作系统202可以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数据20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测试方式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设备还可包括有显示屏22、输入输出接口23、通信接口24、电源25以及通信总线26。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上述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启动无线模组进入工厂测试模式;其中,所述无线模组包括不同通信制式下各自对应的射频组件;
基于设定的测试方式,将所述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调整为相匹配的通信制式,以便于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实现射频信号的交互;
依据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射频功率,确定出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连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式包括不同通信制式的测试顺序;所述通信制式包括2G、3G、4G、5G和GNSS的任意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射频功率,确定出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连通性包括:
在发射测试阶段,控制所述无线模组按照设定的功率发射射频信号;
判断所述测试部件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是否满足偏差要求;
在所述测试部件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发射性能正常;
在所述测试部件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不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发射性能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射频功率,确定出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连通包括:
在接收测试阶段,控制所述测试部件按照设定的功率发射射频信号;
判断所述无线模组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是否满足偏差要求;
在所述无线模组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正常;
在所述无线模组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不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设定的测试方式,将所述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调整为与所述测试模式相匹配的通信制式包括:
将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调整为当前通信制式对应的工作频段,并从所述工作频段对应的所有通道中选定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通信的目标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试方式包含的当前通信制式为4G或5G的情况下,在所述将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调整为当前通信制式对应的工作频段,并从所述工作频段对应的所有通道中选定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通信的目标通道之后还包括:
在接收测试阶段,判断是否执行MIMO测试;
在执行MIMO测试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无线模组的MIMO模式开启;
在不执行MIMO测试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无线模组的MIMO模式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射频功率,确定出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连通性包括:
在控制所述无线模组的MIMO模式开启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无线模组中各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是否均满足偏差要求;
在所述无线模组中各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设定的功率均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正常;
在所述无线模组中各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存在与所述设定的功率不满足偏差要求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接收性能异常。
8.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单元、调整单元和确定单元;
所述启动单元,用于启动无线模组进入工厂测试模式;其中,所述无线模组包括不同通信制式下各自对应的射频组件;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基于设定的测试方式,将所述无线模组和测试部件调整为相匹配的通信制式,以便于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实现射频信号的交互;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无线模组和所述测试部件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射频功率,确定出所述无线模组在所述通信制式下的连通性。
9.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的步骤。
CN202111288396.0A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ending CN1139054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8396.0A CN113905404A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8396.0A CN113905404A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5404A true CN113905404A (zh) 2022-01-07

Family

ID=79027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8396.0A Pending CN113905404A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0540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9718A (zh) * 2016-10-11 2017-03-29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射频多模多制式综测方法和系统
CN107404358A (zh) * 2017-07-27 2017-11-28 东莞市金铭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通路检测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01773A (zh) * 2019-09-02 2019-12-2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辐射杂散测试方法及装置、测试系统
CN111711494A (zh) * 2019-12-10 2020-09-25 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模块耗流的自动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133020A (zh) * 2019-12-30 2021-07-16 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天线性能测试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9718A (zh) * 2016-10-11 2017-03-29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射频多模多制式综测方法和系统
CN107404358A (zh) * 2017-07-27 2017-11-28 东莞市金铭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通路检测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01773A (zh) * 2019-09-02 2019-12-2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辐射杂散测试方法及装置、测试系统
CN111711494A (zh) * 2019-12-10 2020-09-25 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模块耗流的自动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133020A (zh) * 2019-12-30 2021-07-16 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天线性能测试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48304B2 (en) Broadband intelligent antenna system (BIAS)
EP3820124A1 (en) Radio frequency system, antenna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US8856559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allowing to test a power management unit based on or more conditions and configuring the plurality of pins to operate in normal and test mode
US9264123B2 (en) Antenna activity detection in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CN107294557B (zh) 移动终端的射频前端电路和整机耦合测试方法
US11799527B2 (en) Transmitting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tenna switching
CN104702346A (zh) 一种近场多机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CN107529189B (zh) 移动终端测试装置及发送天线测试方法
JP2011055237A (ja) 無線通信性能試験方法、無線通信試験用測定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性能試験システム
CN106464389A (zh) 一种天线测试装置、系统、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1668606B (zh) 天线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782567B (zh) 芯片测试系统、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3905404A (zh) 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5304999A (zh) 耦合装置、天线装置、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11092669B (zh) 用户设备测试系统、方法、装置、信令综测仪及存储介质
US9973948B2 (en) Mobile terminal testing apparatus and cell use method for use in the same
US904227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synchronization position of LTE cell
CN104483680A (zh) 移动定位系统及其抗干扰方法
CN113067597B (zh) 链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30292247A1 (en)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2655435A (zh) 多天线无线网卡的信号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1492600B (zh) 一种射频通道连接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394708A (zh) 一种移动通信设备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2566086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84076A (zh) 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2

Address after: Edward of Luxembourg 15 Stephen Street

Applicant after: Ruiling wireles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102, block D, building 7, Shenzhen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Valley, Dashi 1st Road, Xil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Rui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