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05329A - 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05329A
CN113905329A CN202111166478.8A CN202111166478A CN113905329A CN 113905329 A CN113905329 A CN 113905329A CN 202111166478 A CN202111166478 A CN 202111166478A CN 113905329 A CN113905329 A CN 1139053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ar field
field communication
wireless connection
access point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64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鹏
宁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rcur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rcur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rcur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rcur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64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053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05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53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无线网络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所述接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生成无线连接请求;向接入点设备发送无线连接请求;接收接入点设备返回的无线连接信息;通过近场通信模块向移动终端发送无线连接信息,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在上述方案中,由于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充当移动终端与接入点设备之间的交互桥梁,可不断更新无线连接信息,避免由于接入点设备更新无线连接信息,移动终端无法接入无线网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无线网络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背景技术
Wi-Fi(WIreless-FIdelity)是一种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在使用无线局域网时,往往需要用户获取并输入无线连接信息(包括服务集标识以及密码),才可接入无线局域网。
为了简化接入无线局域网的流程,传统接入技术采用近场通信技术(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向移动终端发送无线连接信息,进而使移动终端自动接入无线局域网。
然而,现有接入技术中采用的NFC仅能存储固定的无线连接信息。若接入点设备更新无线连接信息,则NFC中存储的无线连接信息失效。进而导致移动终端无法接入无线网络。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装置、无线网络系统、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接入点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现有接入技术中采用的NFC仅能存储固定的无线连接信息。若接入点设备更新无线连接信息,则NFC中存储的无线连接信息失效。进而导致移动终端无法接入无线网络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所述接入方法应用于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所述接入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生成无线连接请求;
向接入点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连接请求;
接收所述接入点设备返回的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为所述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无线连接请求生成的信息;
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结合第一方面的接入方法,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接入方法包括:若预设时长内多次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则仅向接入点设备发送一次无线连接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所述接入方法应用于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所述接入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生成无线连接请求;
向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连接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向接入点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连接请求;
接收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为所述接入点设备基于所述无线连接请求向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反馈的信息;
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所述接入方法应用于接入点设备,所述接入方法包括:
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无线连接请求;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为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或第二近场通信设备;
若所述无线连接请求符合校验条件,则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返回无线连接信息,以通过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将所述无线连接信息转发至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装置,所述接入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生成无线连接请求;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接入点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连接请求;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设备返回的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为所述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无线连接请求生成的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装置,所述接入装置包括:
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生成无线连接请求;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连接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向所述接入点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连接请求;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为所述接入点设备基于所述无线连接请求向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反馈的信息;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装置,所述接入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无线连接请求;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为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或第二近场通信设备;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无线连接请求符合校验条件,则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返回无线连接信息,以通过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将所述无线连接信息转发至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系统,所述无线网络系统包括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第二近场通信设备、接入点设备以及移动终端;
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用于当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生成无线连接请求;
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用于向接入点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连接请求;
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设备返回的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为所述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无线连接请求生成的信息;
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用于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所述接入点设备用于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无线连接请求;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为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或第二近场通信设备;
所述接入点设备用于若所述无线连接请求符合校验条件,则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返回无线连接信息,以通过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将所述无线连接信息转发至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用于转发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与所述接入点设备所发送的数据;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根据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包括近场通信模块、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点设备包括通信模块、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生成无线连接请求,并向接入点设备发送无线连接请求。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接收所述接入点设备返回的无线连接信息,并通过近场通信模块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使移动终端基于无线连接信息接入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在上述方案中,由于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充当移动终端与接入点设备之间的交互桥梁,将接入点设备的无线连接信息转发至移动终端,故可不断更新无线连接信息,避免由于接入点设备更新无线连接信息,移动终端无法接入无线网络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各个设备间的交互示意性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硬件环境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硬件环境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硬件环境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装置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装置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点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此对背景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Wi-Fi(WIreless-FIdelity)是一种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在使用无线局域网时,往往需要用户获取并输入无线连接信息(包括服务集标识以及密码),才可接入无线局域网。
为了简化接入无线局域网的流程,传统接入技术采用近场通信技术(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向移动终端发送无线连接信息,进而使移动终端自动接入无线局域网。
然而,现有接入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问题①:现有接入技术中采用的NFC仅能存储固定的无线连接信息。若接入点设备更新无线连接信息,则NFC中存储的无线连接信息失效。进而导致移动终端无法接入无线网络。
问题②:移动终端接入接入无线网络需要较多的配置步骤,接入效率较低。
问题③:现有接入技术采用的近场通信技术往往集成于接入点设备中,若接入点设备安装位置较高或放置在角落中,移动终端不方便靠近接入点设备,从而不能使用近场通信进行获取无线接入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装置、无线网络系统、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接入点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首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系统,无线网络系统包括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第二近场通信设备、接入点设备以及移动终端。
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用于当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生成无线连接请求。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用于向接入点设备发送无线连接请求。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设备返回的无线连接信息,无线连接信息为接入点设备根据无线连接请求生成的信息。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用于通过近场通信模块向移动终端发送无线连接信息。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移动终端接入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接入点设备用于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无线连接请求,近场通信设备为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或第二近场通信设备。接入点设备用于若无线连接请求符合校验条件,则向近场通信设备返回无线连接信息,以通过近场通信设备将无线连接信息转发至移动终端,其中,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第二近场通信设备用于转发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与接入点设备所发送的数据。移动终端用于根据无线连接信息接入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为了更好得解释技术方案,本申请针对无线网络系统中各个设备间的交互过程进行整体性解释说明后,再逐一针对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以及接入点设备的执行步骤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各个设备间的交互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包括两种:
第一种接入方法(上方虚线框内的交互步骤):
移动终端靠近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时,若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后,则生成无线连接请求,并将无线连接请求发送至接入点设备。接入点设备接收到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无线连接请求后,对无线连接请求进行接入校验。若无线连接请求符合校验条件,则向第一近场通信设备返回无线连接信息。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无线连接信息后,将无线连接信息转发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根据无线连接信息接入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完成接入流程。
第二种接入方法(下方虚线框内的交互步骤):
移动终端靠近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时,若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后,则生成无线连接请求,并将无线连接请求发送至第二近场通信设备。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将无线连接请求转发至接入点设备。接入点设备接收到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无线连接请求后,对无线连接请求进行接入校验。若无线连接请求符合校验条件,则向第二近场通信设备返回无线连接信息。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将无线连接信息转发至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无线连接信息后,将无线连接信息转发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根据无线连接信息接入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完成接入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种接入方法和第二种接入方法的区别在于:是否通过第二近场通信设备进行传输中继。其中,由于第二种接入方法可以通过第二近场通信设备进行中继,传输距离较远,故可适用于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与接入点设备距离较远的应用场景,还可适用于当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由于强干扰等外部因素,导致无法与接入点设备通信时,通过第二近场通信设备进行中继,实现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与接入点设备的之间的通信。而第一种接入方法传输距离较短,故可适用于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与接入点设备距离较近的应用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上述图1的整体性流程是对整个技术方案执行流程的梳理,对于每个执行步骤的具体过程,请详细参见后续实施例。
在上述整体性解释说明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以上述硬件环境为例,对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的执行流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见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接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当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生成无线连接请求。
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中包括但不限于近场通信模块、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等模块。其中,近场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非接触式射频识别NFC、蓝牙、ZigBee以及红外技术等一种或多种之间的组合。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故本申请以近场通信模块为NFC芯片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说明。
当用户手持移动终端靠近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时,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中的近场通信模块识别到移动终端的存在(即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产生识别信号。NFC芯片产生识别信号,传输至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中的处理器。由处理器生成无线连接请求。
步骤202,向接入点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连接请求。
无线连接请求用于向接入点设备请求无线连接信息。无线连接请求包括但不限于请求码或校验码等一切可用于向接入点设备请求无线连接信息的信息。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往往存在多个近场通信设备,出现多个终端设备在同一时间段内靠近多个近场通信设备,多个近场通信设备都向接入点设备传递了无线连接请求,从而每个终端设备可能接收到多次无线连接信息的情况。故为了防止上述情况,无线连接请求还可以包括第一识别码。第一识别码用于标识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以区分不同的近场通信设备。
步骤203,接收所述接入点设备返回的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为所述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无线连接请求生成的信息。
接入点设备在对无线连接请求校验成功后,向第一近场通信设备返回无线连接信息。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接收接入点设备返回的无线连接信息。
其中,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与接入点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蓝牙、ZigBee以及红外技术等一种或多种之间的组合。
步骤204,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第一近场通信设备通过近场通信模块向移动终端发送无线连接信息。移动终端根据无线连接信息接入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步骤203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205。请参见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步骤205,若所述第一识别码与所述第二识别码一致,则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
其中,无线连接请求包括第一识别码,无线连接信息包括第二识别码。第一识别码和第二识别码均用于标识近场通信设备。
为了使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可以在接入点设备发送的多个无线连接信息(多个无线连接信息可能对应不同的近场通信设备)中,准确地获取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无线连接信息。故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对第一识别码与第二识别码进行比对,以确保无线连接信息的目的接收端为本设备。并在确保第一识别码与第二识别码一致后,通过近场通信模块向移动终端发送无线连接信息。防止多个近场通信设备与接入点设备之间可能出现信息误传等情况。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在此结合图4中的硬件示例,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简单回顾。请参见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硬件环境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手机(移动终端)与A端(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之间进行NFC识别。若A端NFC识别成功,则向B端(接入点设备)发送无线连接请求(无线连接请求包括识别码与接入请求信息)。B端在对无线连接请求校验成功后,向A端发送识别码和接入信息(无线连接信息)。A端根据识别码,确认接入信息的目的接收端为本设备后,将接入信息发送至手机。手机根据接入信息接入B端的无线网络。上述接入方式,节省了移动终端中繁琐的接入配置操作,实现了“一碰联网”的功能,提高了联网便捷性。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为了防止用户在短时间内多次触发第一近场设备执行上述技术方案。可将预设时长内的连续触发操作,视为一次操作,防止多次触发操作带来的连续误接入。例如:用户在3秒(预设时长)内多次将移动终端靠近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仅视为移动终端靠近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一次,既仅生成一个无线连接请求。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接入点设备与近场通信设备可以为集成式设备(既两者集成在一起)。然而,由于在实际应用环境中,接入点设备往往放置于较隐秘位置或者较高位置,导致用户无法触达集成式设备,无法“一碰联网”。故,可优选将接入点设备与近场通信设备进行分离设置,分别设置于不同的位置。其中,将近场通信设备设置于方便于用户触达的位置,对于接入点设备的位置则可随意设置(在有效通信范围内)。由于本申请中的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与接入点设备设置于不同位置,故两者之间可以随意放置,在通信范围内不受限于高度和距离等位置因素。可解决由于接入点设备安装位置较高或放置在角落中,移动终端不方便靠近接入点设备从而不能使用近场通信进行获取无线接入信息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生成无线连接请求,并向接入点设备发送无线连接请求。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接收所述接入点设备返回的无线连接信息,并通过近场通信模块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使移动终端基于无线连接信息接入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在上述方案中,由于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充当移动终端与接入点设备之间的交互桥梁,将接入点设备的无线连接信息转发至移动终端,故节省终端配置步骤,便于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网络,同时可不断更新无线连接信息,避免由于接入点设备更新无线连接信息,移动终端无法接入无线网络的问题,同时由于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与接入点设备可以设置于不同位置,故可解决由于接入点设备安装位置较高或放置在角落中,移动终端不方便靠近接入点设备从而不能使用近场通信进行获取无线接入信息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带来的有益效果,我们以用户的视角解释上述技术方案。在用户的视角中,其仅需要将手机与第一近场通信设备靠近,即可得到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无线连接信息,进而根据无线连接信息自动接入无线网络,十分便捷快速。
在上述整体性解释说明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以上述硬件环境为例,对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的执行流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见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接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当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生成无线连接请求。
步骤502,向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连接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向所述接入点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连接请求。
步骤503,接收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为所述接入点设备基于所述无线连接请求向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反馈的信息。
步骤504,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步骤501至步骤504与步骤101至步骤104的不同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近场通信设备作为中继器,用于转发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与接入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以延长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与接入点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同时在近场通信设备由于外部干扰等情况下无法与接入点设备直接通信时,通过中继间接传输接入请求和接收接入信息,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与抗干扰性。
若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可直接连接接入点设备,则执行步骤101至步骤104。
若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可无法连接接入点设备,则执行步骤501至步骤504。可以理解的是,即使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可直接连接接入点设备,同样可以适用于步骤501至步骤504。
其中,第二近场通信设备的数量可以为单个或多个。若第二近场通信设备的数量为多个,无线连接请求经过多个第二近场通信设备依次转发至所述接入点设备。例如,多个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分别为:近场通信设备1、近场通信设备2以及近场通信设备3。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向近场通信设备1发送无线连接请求,近场通信设备1向近场通信设备2转发无线连接请求,近场通信设备2向近场通信设备3转发无线连接请求,近场通信设备3向接入点设备转发无线连接请求。进而实现多重中继,以进一步扩大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与接入点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和提高接入系统的稳定性与抗干扰性。
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与第二近场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蓝牙、ZigBee以及红外技术等一种或多种之间的组合。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在此结合图6中的硬件示例,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简单回顾。请参见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硬件环境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手机(移动终端)与A端-1(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之间进行NFC识别。若A端-1的NFC识别成功,则生成无线连接请求。此时,B端路由设备信号范围覆盖了A端-1,但由于A端-1的NFC设备传输距离较短或者外部干扰等因素,导致的A端-1和B端无法连接时,则需通过A端-N进行中继传输,故A端-1向A端-N发送无线连接请求。A端-N向B端发送无线连接请求。B端在对无线连接请求校验成功后,向A端-N发送接入信息(无线连接信息)。A端-N将接入信息转发至A端-1。A端-1将接入信息发送至手机。手机根据接入信息接入B端的无线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近场通信设备作为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与接入点设备之间的中继设备,故可大大增加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与接入点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同时增加整个系统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同时节省终端配置步骤,便于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网络。且由于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与接入点设备设置于不同位置,故可解决由于接入点设备安装位置较高或放置在角落中,移动终端不方便靠近接入点设备从而不能使用近场通信进行获取无线接入信息的问题。
在上述整体性解释说明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以上述硬件环境为例,对接入点设备的执行流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见图7,图7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接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接入请求信息;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为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或第二近场通信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无需中继时,近场通信设备为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当第一近场通信设备需要中继时,近场通信设备为第二近场通信设备。
步骤702,若所述接入请求信息符合校验条件,则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返回无线连接信息,以通过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将所述无线连接信息转发至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校验条件是指针对接入请求信息正确验证的信息。
在接入请求信息通过校验后,接入点设备向近场通信设备广播无线连接信息。
其中,在多个近场通信设备的场景下,若接入请求信息中包括第一标识码,则无线连接信息中对应包括第二标识码,以使近场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确定无线连接信息的目的接收端是否为本设备。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性,防止“蹭网”等情形。故可关闭服务集标识SSID广播。使得用户仅能通过本实施例技术方案接入无线网络或通过手动输入的方式接入无线网络。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还适用于如下应用场景中,请参见图8,图8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硬件环境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B端-1路由设备信号范围覆盖了A端-1,但由于A端-1的NFC通信距离或其他干扰因素,导致A端-1和B端-1无法直接连接通信时,依据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可通过A端-N进行中继传输,而A端-N可与B端-N连接,且B端-1至B端-N之间为MESH网络,故通过A端-N可连通如下通信链路:A端-1→A端-N→B端-N→B端-1。上述链路使得本应无法连接的A端-1与B端-1,实现了通信连接,可以接收到B端MESH网络的接入信息,手机根据接入信息连接MESH无线网络。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性,接入点设备发送的无线连接信息,优先推送访客网络对应的无线连接信息。其中,无线网络包括主网络和访客网络,访客网络采用单独的上网密钥,访客网络没有进入后台路由的管理权限,可以避免主网络的密钥/主网络用户数据信息泄露,进一步保证主网络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移动终端接入接入点设备时,接入点设备都需与近场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以更新无线连接信息。避免由于接入点设备更新无线连接信息,移动终端无法接入无线网络的问题。同时节省终端配置步骤,便于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网络。且由于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与接入点设备设置于不同位置,故可解决由于接入点设备安装位置较高或放置在角落中,移动终端不方便靠近接入点设备从而不能使用近场通信进行获取无线接入信息的问题。
如图9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装置9,请参见图9,图9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装置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91,用于当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生成无线连接请求;
第一发送单元92,用于向接入点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连接请求;
第一接收单元93,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设备返回的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为所述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无线连接请求生成的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94,用于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装置,通过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生成无线连接请求,并向接入点设备发送无线连接请求。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接收所述接入点设备返回的无线连接信息,并通过近场通信模块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使移动终端基于无线连接信息接入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在上述方案中,由于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充当移动终端与接入点设备之间的交互桥梁,将接入点设备的无线连接信息转发至移动终端,故可不断更新无线连接信息,避免由于接入点设备更新无线连接信息,移动终端无法接入无线网络的问题。
如图10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装置10,请参见图10,图10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装置包括:
第二通信单元101,用于当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生成无线连接请求;
第三发送单元102,用于向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连接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向所述接入点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连接请求;
第二接收单元103,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为所述接入点设备基于所述无线连接请求向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反馈的信息;
第四发送单元104,用于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装置,将第二近场通信设备作为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与接入点设备之间的中继设备,故可大大增加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与接入点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
如图1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装置11,请参见图11,图1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111,用于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无线连接请求;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为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或第二近场通信设备;
第五发送单元112,用于若所述无线连接请求符合校验条件,则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返回无线连接信息,以通过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将所述无线连接信息转发至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装置,由于在移动终端接入接入点设备时,接入点设备都需与近场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以更新无线连接信息。避免由于接入点设备更新无线连接信息,移动终端无法接入无线网络的问题。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实施例的一种第一近场通信设备12包括:近场通信模块120、处理器121、存储器122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22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2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123,例如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程序。所述处理器12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123时实现上述各个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201至步骤204。或者,所述处理器12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123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单元的功能,例如图9所示单元91至94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123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22中,并由所述处理器121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123在所述一种第一近场通信设备12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123可以被分割成各单元的具体功能如下: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生成无线连接请求;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接入点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连接请求;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设备返回的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为所述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无线连接请求生成的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中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121以及存储器12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仅仅是一种第一近场通信设备12的示例,并不构成对一种第一近场通信设备12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一种第一近场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近场通信模块120可以是非接触式射频识别NFC、蓝牙、ZigBee以及红外技术等一种或多种之间的组合。近场通信模块121用于识别移动终端。
所述处理器12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122可以是所述一种第一近场通信设备12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一种第一近场通信设备12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122也可以是所述一种第一近场通信设备12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一种第一近场通信设备12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122还可以既包括所述一种第一近场通信设备12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122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一种漫游控制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12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点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实施例的一种接入点设备13包括:通信模块130、处理器131、存储器132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32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3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133,例如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程序。所述处理器13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133时实现上述各个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7所示的步骤701至步骤702。或者,所述处理器13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133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单元的功能,例如图10所示单元101至102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133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32中,并由所述处理器131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133在所述一种接入点设备13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133可以被分割成各单元的具体功能如下: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无线连接请求;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为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或第二近场通信设备;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无线连接请求符合校验条件,则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返回无线连接信息,以通过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将所述无线连接信息转发至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所述接入点设备中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131以及存储器13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3仅仅是一种接入点设备13的示例,并不构成对一种接入点设备13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一种接入点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通信模块130可以是蓝牙、ZigBee以及红外技术等一种或多种之间的组合。通信模块130用于与近场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处理器13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132可以是所述一种接入点设备13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一种接入点设备13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132也可以是所述一种接入点设备13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一种接入点设备13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132还可以既包括所述一种接入点设备13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132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一种漫游控制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13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既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移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移动终端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拍照装置/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例如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可以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网络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网络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监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监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监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监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方法应用于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所述接入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生成无线连接请求;
向接入点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连接请求;
接收所述接入点设备返回的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为所述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无线连接请求生成的信息;
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连接请求包括第一识别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包括第二识别码;所述第一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识别码均用于标识近场通信设备;
在所述接收所述接入点设备返回的无线连接信息之后,所述接入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识别码与所述第二识别码一致,则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
3.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方法应用于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所述接入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生成无线连接请求;
向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连接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向接入点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连接请求;
接收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为所述接入点设备基于所述无线连接请求向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反馈的信息;
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多个时,所述无线连接请求经过多个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依次转发至所述接入点设备。
5.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方法应用于接入点设备,所述接入方法包括:
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无线连接请求;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为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或第二近场通信设备;
若所述无线连接请求符合校验条件,则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返回无线连接信息,以通过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将所述无线连接信息转发至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方法还包括:关闭服务集标识SSID广播。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近场通信设备与接入点之间采用的通信方式包括蓝牙或Zigbee;
其中,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与所述接入点设备设置于不同位置。
8.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生成无线连接请求;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接入点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连接请求;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设备返回的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为所述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无线连接请求生成的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9.一种无线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系统包括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第二近场通信设备、接入点设备以及移动终端;
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用于当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近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生成无线连接请求;
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用于向所述接入点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连接请求;
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设备返回的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为所述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无线连接请求生成的信息;
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设备用于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所述接入点设备用于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无线连接请求;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为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
所述接入点设备用于若所述无线连接请求符合校验条件,则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返回无线连接信息,以通过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将所述无线连接信息转发至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无线连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设备用于转发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设备与所述接入点设备所发送的数据;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根据所述无线连接信息接入所述接入点设备的无线网络。
10.一种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设备包括近场通信模块、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或5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1166478.8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Pending CN1139053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6478.8A CN113905329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6478.8A CN113905329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5329A true CN113905329A (zh) 2022-01-07

Family

ID=79190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6478.8A Pending CN113905329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0532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4463A (zh) * 2014-08-19 2014-11-12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Wi-Fi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
US20150009862A1 (en) * 2012-03-27 2015-01-08 Huawei Device Co., Ltd.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160212618A1 (en) * 2015-01-16 2016-07-2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utomated distribution of logon credential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connectivity of electronic flight bag (efb)
US20170085392A1 (en) * 2015-09-22 2017-03-23 Xiaomi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CN111277985A (zh) * 2020-01-21 2020-06-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WiFi网络连接方法及设备
CN113395743A (zh) * 2020-03-11 2021-09-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系统以及相应的终端设备及连网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09862A1 (en) * 2012-03-27 2015-01-08 Huawei Device Co., Ltd.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4144463A (zh) * 2014-08-19 2014-11-12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Wi-Fi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
US20160212618A1 (en) * 2015-01-16 2016-07-2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utomated distribution of logon credential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connectivity of electronic flight bag (efb)
US20170085392A1 (en) * 2015-09-22 2017-03-23 Xiaomi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CN111277985A (zh) * 2020-01-21 2020-06-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WiFi网络连接方法及设备
CN113395743A (zh) * 2020-03-11 2021-09-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系统以及相应的终端设备及连网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5602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for disconnection process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667699B (zh) 一种终端设备与网关设备间的互联方法和装置
CN107484155B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移动终端
EP3253021A1 (en) A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status of a connected device
JP2019036091A (ja) 車両保安システム及び車両保安方法
CN104637131A (zh) 一种门禁系统授权方法、装置及门禁系统
CN102917438A (zh) 接入点装置以及通信设定提供方法
US2016032871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henticating payment related infor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528816A (zh) 一种智能门禁实现方法、终端、门禁识别装置及用户授权服务中心
CN103874065A (zh) 一种判断用户位置异常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92182B (zh) Wifi设备的网络配置信息的设置方法及系统
CN108141758A (zh) 无连接的数据传输
CN111026426B (zh) 一种直放站的升级方法和装置
EP1365611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constituting the same
CN104640112A (zh) 一种身份鉴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770094B (zh) 无线网络的接入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5025548B (zh) 一种sim卡的连接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714009A (zh) 一种配网方法、待配网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3905329A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CN107454557B (zh) 一种路由器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08713199B (zh) 权限管理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共享充电设备及服务器
US20080090512A1 (en) Method of managing the restriction of incoming services
CN113709849A (zh) 待入网设备的入网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KR101131185B1 (ko) 이동 단말 및 이를 이용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12511980A (zh) 一种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