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9962A - 一种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9962A
CN113899962A CN202110973341.7A CN202110973341A CN113899962A CN 113899962 A CN113899962 A CN 113899962A CN 202110973341 A CN202110973341 A CN 202110973341A CN 113899962 A CN113899962 A CN 1138999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power microwave
protection
input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33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99962B (zh
Inventor
王震
蔡金良
秦风
严志洋
扈泽正
高原
赵刚
林江川
钟受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pplied Electronics of CAEP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pplied Electronics of CAE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pplied Electronics of CAEP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pplied Electronics of CAEP
Priority to CN2021109733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999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99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9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999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99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01Measuring interference from external sources to, or emission from, the device under test, e.g. EMC, EMI, EMP or ESD testing
    • G01R31/002Measuring interference from external sources to, or emission from, the device under test, e.g. EMC, EMI, EMP or ESD testing where the device under test is an electronic circu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与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高功率微波注入系统、I/O隔离箱、输入/输出电流测量系统和光传输控制系统;高功率微波注入系统包括高功率微波脉冲源、发射天线、触发器、接收天线和注入电流环;I/O隔离箱包括隔离箱主体以及设置在隔离箱主体上的共形隔离窗;共形隔离窗用于放置被测防护装置;输入/输出电流测量系统包括示波器、输入电流探头、输出电流探头、输入探头衰减器和输出探头衰减器;光传输控制系统包括电/光转换器、光/电转换器和控制计算机。本发明采用隔离箱设计避免了输入端辐射对输出端电流的干扰,并且通过一次辐射测量实现防护效能计算,能够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强电磁脉冲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高功率微波技术发展迅猛,不仅危害“前门”电子系统,也对智能电网、飞机、车辆等“后门”电子系统造成威胁。对于“后门”系统,将防护装置串接在设备端口前端是重要的防护手段。防护装置是抑制电磁干扰、保护后端设备的装置,一般具有金属外壳、输入端和输出端。通常采用注入法对防护装置进行防护效能测试,根据被测防护装置输入端的注入信号与输出端的残余信号计算防护装置的防护效能。由于“后门”系统的设备端口为非微波端口,给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带来困难。目前,该类防护装置在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方面尚无标准或规范。然而,准确、高效的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方法是评价防护装置有效性的基础,也是系统高功率微波防护设计的重要支撑。
CN111239520A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护电路模块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的测评方法。该方法中利用高功率微波辐照互联线缆的方式,通过两次试验分别获取未串接和串接防护模块情况下被保护设备端口的耦合电压或电流,进而计算出防护模块的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但是,该方法中防护装置输入端与输出端置于同一个屏蔽箱内,输入端引线会将干扰引入屏蔽箱,通过二次辐射造成输出端引线产生耦合干扰信号,导致测得的输出信号同时包括防护模块残余分量与二次辐射耦合分量,无法准确计算防护模块的防护效能。而且,该方法需要对比两次试验结果才能完成防护装置的防护效能测算,由于高功率微波源的抖动性,两次试验注入到被测防护装置端口的信号强度往往存在差异,使该方法计算的防护效能误差较大。此外,该方法需多次移动测试系统和拆卸防护装置,测试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与方法,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包括高功率微波注入系统、I/O隔离箱、输入/输出电流测量系统和光传输控制系统;
所述高功率微波注入系统包括高功率微波脉冲源、发射天线、触发器、接收天线和注入电流环;所述高功率微波脉冲源分别与发射天线和触发器连接;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相对设置;接收天线与注入电流环连接;
所述I/O隔离箱包括隔离箱主体以及设置在隔离箱主体上的共形隔离窗;所述共形隔离窗用于放置被测防护装置;
所述输入/输出电流测量系统包括示波器、输入电流探头、输出电流探头、输入探头衰减器和输出探头衰减器;
所述光传输控制系统包括电/光转换器、光/电转换器和控制计算机;注入电流环和输入电流探头设置在被测防护装置输入端的线缆上,输出电流探头设置在被测防护装置输出端的线缆上;输入电流探头经输入探头衰减器连接示波器的第一通道;输出电流探头经输出探头衰减器连接示波器的第二通道;示波器经电/光转换器、光/电转换器连接控制计算机。
进一步的,所述共形隔离窗包括设置在隔离箱主体上的初始窗口、与初始窗口配套使用的隔离窗盖板、以及在隔离窗盖板上开设的共形窗口。
进一步的,所述共形窗口的形状和尺寸根据被测防护装置的形状和尺寸可调。
进一步的,所述共形窗口为矩形共形窗口或圆形共形窗口;当所述共形窗口为矩形共形窗口时,所述隔离窗盖板上焊接有L形固定夹板,并设置有与L形固定夹板配合使用的滑动插板;所述L形固定夹板两边采用便于插入滑动插板的中空设计,并且与矩形共形窗口的左窗边和下窗边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插板边沿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初始窗口沿其窗边设置有导电密封圈;所述共形窗口沿其周边设置有导电密封圈;所述滑动插板上设置多排间隔均匀的铍铜簧片。
进一步的,所述初始窗口在导电密封圈外缘设置有螺栓,所述隔离窗盖板上设置有与螺栓配合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和螺栓孔用于配合固定隔离窗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箱主体内壁铺设有吸波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设置在电波暗室中,所述高功率微波脉冲源和注入电流环设置在电波暗室外;所述输入电流探头设置在I/O隔离箱外,所述输出电流探头、输入探头衰减器、输出探头衰减器、示波器和电/光转换器设置在I/O隔离箱内;所述触发器、光/电转换器和控制计算机设置在屏蔽控制室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布置如上述的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
步骤二:将被测防护装置固定在共形隔离窗上,被测防护装置的输入端在I/O隔离箱外并接输入端负载,被测防护装置输出端在I/O隔离箱内并接输出端负载;
步骤三:触发器触发高功率微波脉冲源产生微波脉冲并经发射天线辐射微波,再经接收天线接收后经注入电流环向被测防护装置注入电流;输入电流探头信号I1-1经输入探头衰减器送入示波器,输出电流探头信号I1-2经输出探头衰减器送入示波器;示波器采集并存储输入电流探头信号I1-1和输出电流探头信号I1-2
步骤四:调节高功率微波脉冲源输出功率或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间的距离,重复步骤三,获得不同激励强度下输入电流探头信号In-1和输出电流探头信号In-2
步骤五:根据步骤三存储的输入电流探头信号I1-1和输出电流探头信号I1-2,计算被测防护装置的峰值电流衰减防护效能PEpr、能量衰减防护效能PEer和频域防护效能PEfr
峰值电流衰减防护效能计算公式为PEpr=20lg(I1-1-peak/I1-2-peak);其中,I1-1-peak是I1-1最大值,I1-2-peak是I1-2最大值;
能量衰减防护效能计算公式为PEer=10lg(E1-1/E1-2);其中,E1-1为被测防护装置输入端口注入能量,
Figure BDA0003226485230000041
E1-2为被测防护装置输出端口残余能量,
Figure BDA0003226485230000042
R1为被测防护装置输入端口阻抗,T1为I1-1电流脉冲宽度,R2为被测防护装置输出端口阻抗,T2为I1-2电流脉冲宽度;
频域防护效能计算公式为PEfr=20lg(I1-1-FD/I1-2-FD);其中,I1-1-FD和I1-2-FD为I1-1和I1-2进行傅里叶变换后的频域电流;
步骤六:根据步骤五获得的不同激励强度下输入电流探头信号In-1和输出电流探头信号In-2,重复步骤五,获得不同激励强度下被测防护装置的峰值电流衰减防护效能、能量衰减防护效能和频域防护效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系统与方法,采用屏蔽箱特殊设计将被测防护装置输入端和输出端隔离开来,避免了输入端辐射场对输出端电流的干扰,同时消除输出端辐射场在屏蔽箱内谐振对输出端电流测量的影响,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提升了防护效能计算结果的可信度。
2、本发明系统与方法,可以实现一次微波辐射下同时获得防护装置注入电流和残余电流,避免了采用两次辐射中高功率微波脉冲源抖动性引入的计算误差,提高了测试方法的准确度。
3、本发明系统与方法,采用的共形隔离窗形状、尺寸可调,可以满足不同形状、尺寸防护装置的测试需求,极大提升了防护效能测试系统的适用性,解决了I/O隔离箱需根据被测防护装置尺寸进行定制加工的问题,降低了测试成本。
4、本发明系统与方法,采用接收天线耦合代替被防护系统线缆耦合,可以脱离被防护系统单独对防护装置进行测量,降低了试验复杂度和试验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共形隔离窗中的初始窗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离窗盖板上开设矩形共形窗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离窗盖板上开设圆形共形窗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离窗盖板(开设矩形共形窗口)上L形固定夹板的正视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离窗盖板(开设矩形共形窗口)上L形固定夹板的左视图。
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离窗盖板(开设矩形共形窗口)上L形固定夹板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与隔离窗盖板(开设矩形共形窗口)配套使用的滑动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L形固定夹板与滑动插板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高功率微波脉冲源、2-发射天线、3-接收天线、4-注入电流环、5-触发器、6-输入电流探头、7-输出电流探头、8-输入探头衰减器、9-输出探头衰减器、10-示波器、11-电/光转换器、12-光/电转换器、13-控制计算机、14-输入端负载、15-被测防护装置、16-输出端负载、17-电波暗室、18-I/O隔离箱、19-屏蔽控制室、20-初始窗口、21-导电密封圈、22-螺栓、23-L形固定夹板、24-螺栓孔、25-矩形共形窗口、26-滑动插板、27-圆形共形窗口、28-铍铜簧片、29-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包括高功率微波注入系统、I/O隔离箱18、输入/输出电流测量系统和光传输控制系统;
所述高功率微波注入系统包括高功率微波脉冲源1、发射天线2、触发器5、接收天线3和注入电流环4;所述高功率微波脉冲源1分别与发射天线2和触发器5连接;发射天线2与接收天线3相对设置;接收天线3与注入电流环4连接。所述高功率微波脉冲源1可以是窄带高功率微波脉冲源、宽带高功率微波脉冲源或超宽带高功率微波脉冲源。本实施例以窄带高功率微波脉冲源(中心频率1.5GHz,带宽10MHz)为例;发射天线2为喇叭形天线,天线口径28cm;接收天线3为喇叭形天线,天线口径75cm,工作频率10MHz~3GHz,频带内增益大于15dB;注入电流环4选用型号F-150-2,工作频率800MHz~2.1GHz,连续波功率250W;触发器5触发窄带高功率微波脉冲源1产生窄带高功率微波,并通过发射天线2、接收天线3和注入电流环4将窄带高功率微波注入到被测防护装置15输入端口。其中所述被测防护装置15是指后门设备端口防护装置。
进一步,所述发射天线2和接收天线3设置在电波暗室17中,所述高功率微波脉冲源1和注入电流环4设置在电波暗室17外;发射天线2与接收天线3间距设置为3m,注入电流环4通过微波电缆与接收天线3相连,触发器5通过微波电缆与窄带高功率微波脉冲源1相连。
所述I/O隔离箱18包括隔离箱主体以及设置在隔离箱主体上的共形隔离窗;所述共形隔离窗用于放置被测防护装置15,通过共形隔离窗隔离被测防护装置1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避免输入端辐射对输出端信号测量的影响。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箱主体尺寸为650mm×850mm×1000mm,内壁设置有吸波材料,抑制被测防护装置15输出端辐射在I/O隔离箱18内产生谐振。
进一步,所述共形隔离窗包括设置在隔离箱主体(一个侧壁)上的初始窗口20、与初始窗口20配套使用的隔离窗盖板、以及在隔离窗盖板上开设的共形窗口。为了满足不同形状和不同尺寸防护装置的测试需求,所述共形窗口的形状和尺寸根据被测防护装置15的形状和尺寸可调。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共形窗口优选为矩形共形窗口25或圆形共形窗口27,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共形窗口。图2为初始窗口20结构示意图,初始窗口20尺寸为300mm×300mm,图3为开设矩形共形窗口25的隔离窗盖板,矩形共形窗口25尺寸为200mm×200mm,图4为开设圆形共形窗口27的隔离窗盖板,圆形共形窗口27尺寸根据需求定制。
进一步,所述共形窗口为矩形共形窗口25时,为了方便矩形共形窗口25尺寸的调节,所述隔离窗盖板上焊接有L形固定夹板23,并设置有与L形固定夹板23配合使用的滑动插板26;所述L形固定夹板23两边采用便于插入滑动插板26的中空设计,并且与矩形共形窗口25的左窗边和下窗边平齐,通过调节滑动插板26插入L形固定夹板23的深度来调节矩形共形窗口25尺寸,L形固定夹板23和滑动插板26如图5、图6所示,L形固定夹板23尺寸为:x1=y2=30mm,y1=x2=50mm,y3=x3=200mm,滑动插板26尺寸为:x4=y4=230mm,x5=y5=460mm。L形固定夹板23与滑动插板26装配如图7所示,进一步,所述滑动插板26边沿设有把手,方便滑动插板26的取放。
进一步,为保证共形隔离窗处良好的电连接性,所述初始窗口20沿其窗边设置有导电密封圈21;所述共形窗口沿其周边设置有导电密封圈21;所述滑动插板26上设置多排间隔均匀的铍铜簧片28,本实施例中铍铜簧片28排间距20mm。另外,导电密封圈21可以采用导电橡胶等。
进一步,所述初始窗口20在导电密封圈21外缘设置有螺栓22,所述隔离窗盖板上设置有与螺栓22配合的螺栓孔24,所述螺栓22和螺栓孔24用于配合固定隔离窗盖板。
所述输入/输出电流测量系统包括示波器10、输入电流探头6、输出电流探头7、输入探头衰减器8和输出探头衰减器9;所述光传输控制系统包括电/光转换器11、光/电转换器12和控制计算机13;注入电流环4和输入电流探头6设置在被测防护装置15输入端的线缆上,输出电流探头7设置在被测防护装置15输出端的线缆上;输入电流探头6经输入探头衰减器8连接示波器10的第一通道;输出电流探头7经输出探头衰减器9连接示波器10的第二通道;示波器10经电/光转换器11、光/电转换器12连接控制计算机13。
本实施例中的示波器10选用LeCroy公司生产的HDO9204型号示波器,输入电流探头6选用型号F-2000-32mm-2,工作频率10M-3GHz,耐受峰值电流100A;输出电流探头7选用型号F-2000-32mm-2,工作频率10M-3GHz,耐受峰值电流100A;输入探头衰减器8选用华湘公司生产的TF60G-3型衰减器;输出探头衰减器9选用华湘公司生产的TF60G-3型衰减器。输入电流探头6采用微波电缆经输入探头衰减器8连接示波器10的第一通道,输出电流探头7采用微波电缆经输出探头衰减器9连接示波器10的第二通道。通过输入电流探头6测量被测防护装置15输入端注入电流,并经输入探头衰减器8传入示波器10,通过输出电流探头7测量被测防护装置15输出端残余电流,并经输出探头衰减器9传入示波器10,由此获取被测防护装置15防护效能计算所需的关键参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光转换器11选用型号HTB-4100AB、光/电转换器12选用型号HTB-4100AB。所述示波器10的以太网接口通过网线与所述电/光转换器11的以太网口相连,所述电/光转换器11的光纤接口通过光纤(千兆单模单芯光纤)与所述光/电转换器12的光纤接口相连,所述光/电转换器12的以太网接口通过网线与所述控制计算机13的以太网口相连。通过光传输控制系统实现对所述示波器10的远程控制及测量信号长距离无干扰传输。
进一步,所述输入电流探头6设置在I/O隔离箱18外,所述输出电流探头7、输入探头衰减器8、输出探头衰减器9、示波器10和电/光转换器11设置在I/O隔离箱18内;所述触发器5、光/电转换器12和控制计算机13设置在屏蔽控制室19内。
基于上述的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本实施例还实现一种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方法,给出了时域、频域、能量域多维度防护效能计算方法,满足不同对象和不同场景防护效能计算需求,所述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如图1所示,布置上述的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
步骤二:将被测防护装置15固定在共形隔离窗上,被测防护装置15的输入端在I/O隔离箱18外并接输入端负载14,被测防护装置15输出端在在I/O隔离箱18内并接输出端负载16;
步骤三:触发器5触发高功率微波脉冲源1产生微波脉冲并经发射天线2辐射微波,再经接收天线3接收后经注入电流环4向被测防护装置15注入电流;输入电流探头6信号I1-1经输入探头衰减器8送入示波器,输出电流探头7信号I1-2经输出探头衰减器9送入示波器10;示波器10采集并存储输入电流探头6信号I1-1和输出电流探头7信号I1-2
步骤四:调节高功率微波脉冲源1输出功率或接收天线3与发射天线2间的距离,重复步骤三,获得不同激励强度下输入电流探头6信号In-1和输出电流探头7信号In-2
步骤五:根据步骤三存储的输入电流探头6信号I1-1和输出电流探头7信号I1-2,计算被测防护装置15的峰值电流衰减防护效能PEpr、能量衰减防护效能PEer和频域防护效能PEfr
峰值电流衰减防护效能计算公式为PEpr=20lg(I1-1-peak/I1-2-peak);其中,I1-1-peak是I1-1最大值,I1-2-peak是I1-2最大值;
能量衰减防护效能计算公式为PEer=10lg(E1-1/E1-2);其中,E1-1为被测防护装置15输入端口注入能量,
Figure BDA0003226485230000101
E1-2为被测防护装置15输出端口残余能量,
Figure BDA0003226485230000102
R1为被测防护装置15输入端口阻抗,T1为I1-1电流脉冲宽度,R2为被测防护装置15输出端口阻抗,T2为I1-2电流脉冲宽度;
频域防护效能计算公式为PEfr=20lg(I1-1-FD/I1-2-FD);其中,I1-1-FD和I1-2-FD为I1-1和I1-2进行傅里叶变换后的频域电流;
步骤六:根据步骤五获得的不同激励强度下输入电流探头6信号In-1和输出电流探头7信号In-2,重复步骤五,获得不同激励强度下被测防护装置15的峰值电流衰减防护效能、能量衰减防护效能和频域防护效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功率微波注入系统、I/O隔离箱、输入/输出电流测量系统和光传输控制系统;
所述高功率微波注入系统包括高功率微波脉冲源、发射天线、触发器、接收天线和注入电流环;所述高功率微波脉冲源分别与发射天线和触发器连接;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相对设置;接收天线与注入电流环连接;
所述I/O隔离箱包括隔离箱主体以及设置在隔离箱主体上的共形隔离窗;所述共形隔离窗用于放置被测防护装置;
所述输入/输出电流测量系统包括示波器、输入电流探头、输出电流探头、输入探头衰减器和输出探头衰减器;
所述光传输控制系统包括电/光转换器、光/电转换器和控制计算机;注入电流环和输入电流探头设置在被测防护装置输入端的线缆上,输出电流探头设置在被测防护装置输出端的线缆上;输入电流探头经输入探头衰减器连接示波器的第一通道;输出电流探头经输出探头衰减器连接示波器的第二通道;示波器经电/光转换器、光/电转换器连接控制计算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形隔离窗包括设置在隔离箱主体上的初始窗口、与初始窗口配套使用的隔离窗盖板、以及在隔离窗盖板上开设的共形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形窗口的形状和尺寸根据被测防护装置的形状和尺寸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形窗口为矩形共形窗口或圆形共形窗口;当所述共形窗口为矩形共形窗口时,所述隔离窗盖板上焊接有L形固定夹板,并设置有与L形固定夹板配合使用的滑动插板;所述L形固定夹板两边采用便于插入滑动插板的中空设计,并且与矩形共形窗口的左窗边和下窗边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插板边沿设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窗口沿其窗边设置有导电密封圈;所述共形窗口沿其周边设置有导电密封圈;所述滑动插板上设置多排间隔均匀的铍铜簧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窗口在导电密封圈外缘设置有螺栓,所述隔离窗盖板上设置有与螺栓配合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和螺栓孔用于配合固定隔离窗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箱主体内壁铺设有吸波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设置在电波暗室中,所述高功率微波脉冲源和注入电流环设置在电波暗室外;所述输入电流探头设置在I/O隔离箱外,所述输出电流探头、输入探头衰减器、输出探头衰减器、示波器和电/光转换器设置在I/O隔离箱内;所述触发器、光/电转换器和控制计算机设置在屏蔽控制室内。
10.一种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布置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
步骤二:将被测防护装置固定在共形隔离窗上,被测防护装置的输入端在I/O隔离箱外并接输入端负载,被测防护装置输出端在I/O隔离箱内并接输出端负载;
步骤三:触发器触发高功率微波脉冲源产生微波脉冲并经发射天线辐射微波,再经接收天线接收后经注入电流环向被测防护装置注入电流;输入电流探头信号I1-1经输入探头衰减器送入示波器,输出电流探头信号I1-2经输出探头衰减器送入示波器;示波器采集并存储输入电流探头信号I1-1和输出电流探头信号I1-2
步骤四:调节高功率微波脉冲源输出功率或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间的距离,重复步骤三,获得不同激励强度下输入电流探头信号In-1和输出电流探头信号In-2
步骤五:根据步骤三存储的输入电流探头信号I1-1和输出电流探头信号I1-2,计算被测防护装置的峰值电流衰减防护效能PEpr、能量衰减防护效能PEer和频域防护效能PEfr
峰值电流衰减防护效能计算公式为PEpr=20lg(I1-1-peak/I1-2-peak);其中,I1-1-peak是I1-1最大值,I1-2-peak是I1-2最大值;
能量衰减防护效能计算公式为PEer=10lg(E1-1/E1-2);其中,E1-1为被测防护装置输入端口注入能量,
Figure FDA0003226485220000031
E1-2为被测防护装置输出端口残余能量,
Figure FDA0003226485220000032
R1为被测防护装置输入端口阻抗,T1为I1-1电流脉冲宽度,R2为被测防护装置输出端口阻抗,T2为I1-2电流脉冲宽度;
频域防护效能计算公式为PEfr=20lg(I1-1-FD/I1-2-FD);其中,I1-1-FD和I1-2-FD为I1-1和I1-2进行傅里叶变换后的频域电流;
步骤六:根据步骤五获得的不同激励强度下输入电流探头信号In-1和输出电流探头信号In-2,重复步骤五,获得不同激励强度下被测防护装置的峰值电流衰减防护效能、能量衰减防护效能和频域防护效能。
CN202110973341.7A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与方法 Active CN1138999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3341.7A CN113899962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3341.7A CN113899962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9962A true CN113899962A (zh) 2022-01-07
CN113899962B CN113899962B (zh) 2023-04-25

Family

ID=79188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3341.7A Active CN113899962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99962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873A (ja) * 1993-06-22 1995-01-17 Nec Corp 検査用電磁遮蔽箱
JPH10239365A (ja) * 1997-02-21 1998-09-11 Tomoe Corp 電磁波シールドルームのシールド性能検査方法とその装置
JP2001349916A (ja) * 2000-06-12 2001-12-21 Shimizu Corp 電磁シールド簡易測定システム
KR20020088849A (ko) * 2001-05-21 2002-11-29 학교법인고려중앙학원 넓은 주파수 영역에서 전자기파 차폐효율 측정 방법 및장치
CN103630777A (zh) * 2013-11-19 2014-03-12 陕西海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子装备屏蔽效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3884940A (zh) * 2014-03-27 2014-06-2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基于嵌套混响室的材料电磁脉冲屏蔽效能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11034388B (zh) * 2012-12-27 2015-0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限压型亚纳秒电磁脉冲防护器件防护性能评价方法
CN205426977U (zh) * 2016-03-24 2016-08-03 吉林大学 一种抗强电磁辐射干扰的测量系统
CN106714538A (zh) * 2017-01-03 2017-05-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红外波段三带通光学窗电磁屏蔽结构
CN108802544A (zh) * 2018-08-20 2018-11-1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测试窗口尺寸灵活可调的电磁屏蔽效能测试装置
CN109116124A (zh) * 2018-08-20 2019-01-0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移动式多输出电磁屏蔽效能测试装置
CN110702999A (zh) * 2019-11-21 2020-01-1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强电磁脉冲屏蔽效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0954770A (zh) * 2019-12-16 2020-04-0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防护模块强电磁脉冲综合防护性能自动化测试系统与方法
CN111239520A (zh) * 2020-02-07 2020-06-05 吉林大学 一种防护电路模块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的测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873A (ja) * 1993-06-22 1995-01-17 Nec Corp 検査用電磁遮蔽箱
JPH10239365A (ja) * 1997-02-21 1998-09-11 Tomoe Corp 電磁波シールドルームのシールド性能検査方法とその装置
JP2001349916A (ja) * 2000-06-12 2001-12-21 Shimizu Corp 電磁シールド簡易測定システム
KR20020088849A (ko) * 2001-05-21 2002-11-29 학교법인고려중앙학원 넓은 주파수 영역에서 전자기파 차폐효율 측정 방법 및장치
CN111034388B (zh) * 2012-12-27 2015-0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限压型亚纳秒电磁脉冲防护器件防护性能评价方法
CN103630777A (zh) * 2013-11-19 2014-03-12 陕西海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子装备屏蔽效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3884940A (zh) * 2014-03-27 2014-06-2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基于嵌套混响室的材料电磁脉冲屏蔽效能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205426977U (zh) * 2016-03-24 2016-08-03 吉林大学 一种抗强电磁辐射干扰的测量系统
CN106714538A (zh) * 2017-01-03 2017-05-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红外波段三带通光学窗电磁屏蔽结构
CN108802544A (zh) * 2018-08-20 2018-11-1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测试窗口尺寸灵活可调的电磁屏蔽效能测试装置
CN109116124A (zh) * 2018-08-20 2019-01-0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移动式多输出电磁屏蔽效能测试装置
CN110702999A (zh) * 2019-11-21 2020-01-1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强电磁脉冲屏蔽效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0954770A (zh) * 2019-12-16 2020-04-0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防护模块强电磁脉冲综合防护性能自动化测试系统与方法
CN111239520A (zh) * 2020-02-07 2020-06-05 吉林大学 一种防护电路模块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的测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秦风: "车辆强电磁脉冲环境适应性研究" *
高鹏琦: "微波 电磁辐射防护服屏蔽效能测试探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9962B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onsoli et al. Laser produced electromagnetic pulses: generation,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Morari et al.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materials
CN109884407B (zh) 电磁屏蔽效能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11239520B (zh) 一种防护电路模块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的测评方法
Ishibashi et al. Non-contact PIM evaluation method using a standing wave coaxial tube
CN113899962B (zh) 一种后门防护装置高功率微波防护效能测试系统与方法
Weber et al.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conducted HPEM signals
Xiao et al. Simulation analysis of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of electronic device chassis
Carbonini Comparison of analysis of a WTEM cell with standard TEM cells for generating EM fields
Radivojević et al. The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measurements of a rectangular enclosure perforated with slot aperture
Cerri et al. ESD field penetration through slots into shielded enclosures: a time domain approach
Milutinović et al. Analysis of enclosure shielding properties dependence on aperture spacing and excitation parameters
Monteverde et al. Source stirring technique for reverberation chambers;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li et al. FDTD analysis of rectangular waveguide in receiving mode as EMI sensors
Sapuan et al.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and S 21 of a rectangular enclosure with aperture and wire penetration
Jesch Measurement of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cable and shielding configurations by mode-stirred techniques
Milutinović et al.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rectangular enclosure with apertures and real receiving antenna
Ho et al. Estimating the reduction of radiated emissions from microstrip components using network analyzer with a bulk current injection probe
Pan et al. Research on the Induced Current Distribution Law of the Penetrative Conducto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Continuous Wave Radiation
De Leo et al. ESD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upling mechanisms and compliance testing
Cerri et al. Development of a hybrid MOMTD/FDTD technique for EMC problems: analysis of the coupling between ESD transient fields and slotted enclosures
Han et al. Designing and Testing of Energy Selective Surface Based on PIN Diode
Lucicanin et al. Higher order mode suppression in triaxial cells
Mueller Cable shielding test methods: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est methods
Vie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TEM 1750 from 0.08 GHz to 6 GHz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